微生态饲料添加剂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4
饲料原料葡醛内酯摘要:1.饲料原料葡醛内酯的概述2.葡醛内酯的生理功能与作用3.葡醛内酯在饲料中的应用4.葡醛内酯的安全性与法规要求5.葡醛内酯的市场前景与展望正文:饲料原料葡醛内酯是一种重要的饲料添加剂,近年来在我国养殖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葡醛内酯(1-脱氧野尻霉素)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和作用,对动物生长和健康具有显著的促进效果。
一、饲料原料葡醛内酯的概述葡醛内酯是一种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秸秆、玉米秸秆等农副产品中。
通过生物技术提取和加工,可以得到高纯度的葡醛内酯产品。
饲料级葡醛内酯在我国饲料工业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成为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
二、葡醛内酯的生理功能与作用1.增强免疫力:葡醛内酯可以促进动物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抗体水平,增强免疫力。
2.抗氧化:葡醛内酯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降低氧化应激,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
3.抗病原微生物:葡醛内酯对多种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预防动物感染性疾病。
4.调节肠道菌群:葡醛内酯可以促进有益菌的繁殖,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提高饲料利用率。
5.促进生长发育:葡醛内酯可以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提高生产性能。
三、葡醛内酯在饲料中的应用1.添加到猪饲料中:葡醛内酯可以提高猪的免疫力,降低腹泻发生率,提高日增重。
2.添加到禽饲料中:葡醛内酯可以提高禽类抗病能力,降低死亡率,提高产蛋率。
3.添加到水产饲料中:葡醛内酯可以增强水产动物的抗病能力,提高成活率。
四、葡醛内酯的安全性与法规要求1.安全性: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估,葡醛内酯在饲料中添加量为0.1%-1%时,对动物和人体安全。
2.法规要求:根据我国饲料法规,葡醛内酯作为饲料添加剂,需符合相关生产、质量和安全标准。
五、葡醛内酯的市场前景与展望随着养殖业对饲料添加剂的需求不断增长,葡醛内酯作为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和作用的饲料添加剂,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预计未来几年,葡醛内酯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推广,成为饲料添加剂市场的一大亮点。
水产养殖常用微生态制剂及使用注意事项作者:杨秀来源:《黑龙江水产》2018年第05期随着水产业健康养殖理念的不断提升,水产养殖中微生态制剂的使用呈现出日渐增多的态势,对调节水质、增强水生动物非特异性免疫、预防水生动物病害的发生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微生态制剂又称益生菌、益生素,是在微生态理论指导下采用已知有益微生物,经培养、复壮、发酵、包埋、干燥等特殊工艺制成的对水生动物有益的生物制剂或活菌制剂,具有维持宿主的微生态平衡,调整微生态失调和提高健康水平的功能。
按使用目的可分为水质改良剂、生长促进剂、免疫促进剂等。
剂型有液体、固体和半固体。
菌种主要有芽孢杆菌类、光合细菌类、乳酸菌类和酵母菌类。
一、微生物制剂使用方式从目前看,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使用方式有两種,一种是施用于养殖水体调节水质,另一种是作为水生生物的饲料添加剂。
1、微生态水质调控剂微生物可直接影响水质和养殖生物,有益微生物可以改善水质。
枯草杆菌、多粘杆菌等制成的系列制剂,可用于水产养殖废物的分解。
蛭弧菌对净化湖水,清除致病性弧菌和大肠杆菌有显著作用。
光合细菌能吸收分解水中的氨氮、硫化物等有害物质,具有很高的水质净化能力。
光合细菌对预防赤鳍病、烂鳃病、肠炎等疾病有显著作用。
2、微生态饵料添加剂在饵料中添加有益微生物,对防治养殖水生动物疾病和提高产量有一定的作用。
许多微生物本身就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添加到饲料中能被养殖动物利用。
光合细菌的活菌投喂孵化的鲤鱼苗,具有促生长作用。
微生态制剂投喂鲤鱼,可显著降低肠道中大肠杆菌数,增多有益微生物。
二、水产养殖常用微生态制剂1、芽孢杆菌制剂芽孢杆菌是一群好氧生长、可形成芽孢的革兰氏阳性细菌。
目前在养殖生产中主要应用的有枯草芽孢杆菌及纳豆芽孢杆菌等种类。
在养殖水生动物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制剂,会在水生动物肠道产生挥发性脂肪酸,抑制有害细菌在肠道内的生长,调节肠道内的菌群平衡。
具有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饵料系数促进生长的作用;将芽孢杆菌制剂施用于养殖水体,芽孢杆菌在繁殖过程中大量产生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能迅速降解鱼虾残留饵料和排泄物中蛋白质、淀粉、脂肪等有机物,将其分解为二氧化碳、硝酸盐、磷酸盐等,为单细胞藻类提供营养。
微生态制剂在畜牧业中的研究与应用作者:文生萍窦永芳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8年第08期摘要:微生态饲料添加剂即微生态制剂,它是抗生素添加剂的替代品之一。
本文主要从抗生素添加剂可能产生的危害、微生态制剂分类、作用原理以及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等进行阐述,希望对生产实际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微生态饲料添加剂;研究;应用中图分类号:S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8-0027-01抗生素添加到畜禽养殖中主要在预防动物腹泻、促进动物生长和健康、提高饲料转化率等方面有良好的效果。
但是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和养殖户违规滥抗生素后带来了一系列的弊端,如降低人体免疫功能,易产生交叉感染和继发感染的病原体。
抗生素慢慢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并被一种新型的无残留、无污染、多功能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微生态制剂所取代[1]。
1 微生态制剂的分类微生态饲料添加剂按其组成可分为单一制剂和复合制剂。
根据材料的组成,益生菌、益生元和共生元素是微生态制剂的主要类型。
[2]国内外常用的微生态制剂有: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链球菌、芽孢杆菌、放线菌、光合细菌、酵母菌等主要类别。
2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2.1 防止机体内有害物质的产生,改善肠道内的环境动物菌群和许多病原菌在消化代谢过程中产生多种有毒物质,如胺、氨和细菌毒素。
但是添加了微生态制剂后不仅能促进各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而且可以减少氨和其他腐败物质的产生。
乳酸菌可产生有机酸和抗菌物质,降低氧化还原电位,降低肠道pH值,促进宿主生长发育,保持健康。
2.2 产生有益物质起补充营养的作用益生菌在畜禽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后,体内代谢能产生多种氨基酸,合成B族维生素、维生素K等有用代谢物。
这些代谢物可以作为动物体内的营养物质进一步吸收,也可以促进钙向动物体内的增加,镁等矿物质元素的吸收。
2.3 增强动物免疫能力微生态制剂中的益生菌是一种良好的免疫激活剂,通过增加巨噬细胞的活性和免疫球蛋白的浓度,刺激动物产生干扰素,增强动物的抗病性,能及时杀灭病原菌侵人体内,预防疾病的发生。
蛋鸡饲料添加剂有哪些为满足鸡的营养需要,完善日粮的全价性,以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鸡生长发育,防治某些疾病,减少饲料贮藏期间营养品质的损失或改进产品品质等,这类物质称为饲料添加剂。
那么蛋鸡饲料添加剂都有哪些呢下面就帮大家归纳了一些以供各位参考。
一、维生素添加剂鸡日粮中需要添加的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四种脂溶性维生素和9种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泛酸、叶酸、胆碱、生物素及烟酸。
鸡配合饲料中的维生素添加剂是用化学和微生物学方法工业化生产的,性质和作用与自然界存在的维生素相同,按照特殊的药物制剂生产,应用效果优于天然维生素,贮存期的稳定性可以得到保证。
这类添加剂可分为雏鸡维生素添加剂、育成鸡维生素添加剂、产蛋鸡维生素添加剂和种鸡维生素添加剂等多种,添加时按药品说明决定用量,饲料中原有的含量只作为安全含量,不予考虑。
鸡处于应激环境时,如运输、转群、注射疫苗、断喙时对这类添加剂需要量加大。
林地饲养,由于鸡在林地自由采食大量青绿饲料,一般不会缺乏维生素。
二、氨基酸添加剂天然饲料中氨基酸含最不平衡,虽然尽量根据氨基酸平衡的原则配料,一般不同饲料搭配,只能改善日粮中氨基酸之间的比例,还不能达到理想的氨基酸平衡。
工业合成氨基酸添加剂可以提高配合饲料质量,降低配合成本。
目前在配合饲料中广泛应用的氨基酸添加剂是蛋氨酸和赖氨酸。
以大豆饼为主要蛋白质来源的日粮,添加蛋氨酸可以节省动物性饲料用量。
豆饼不足的日粮添加蛋氨酸和赖氨酸,可以强化饲料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在杂粕含量较高的日粮中添加氨基酸可以提高日粮消化利用率。
三、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中草药中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为多糖、苷类、生物碱、挥发油类、有机酸类等,具有调节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有些中草药还含有一定数量的蛋白质、氨基酸、糖、脂肪、淀粉、维生素和矿物质、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机体的生产性能。
什么是微生态制剂?市场上哪些是养鸡微生态制
剂?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养鸡业中的微生态概念开始火爆起来,现如今的畜禽兽药和添加剂厂家都有那么几款微生态旗号的产品,那么究竟什么是微生态制剂呢?对养鸡有帮助吗?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一、微生态制剂概念
百度文库常听到一个词叫做生态环境,大概意思就是说环境自成体系的正常运转,而且运转的比较和谐和健康。
最近一些年,咱们总能听见一些企业大佬口中喊“生态”的口号,他们想表达的意思,无非是自己创办的这些企业和业务,可以共生共荣,而且能让更多的人或者实体参与进来,大家一起共生共荣。
生态是一个大系统,而微生态就可以理解为一个小系统,有多小呢?小到微生物这个层面上了。
简单理解微生态系统,就是一群微生物在一个微环境里(比如细胞、身体组织等)共生共荣所形成的生态。
而利用微生物和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制成的活的微生物制剂,就是所谓的微生态制剂。
二、市场上哪些药剂是微生态制剂?
上面这些都是概念性质的,如果养鸡户无法理解也没关系。
大家只需要知道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一些益生菌,就是比较典型的微生态制剂就行了。
益生菌的作用主要是对肠道有好处,它可以起到很好的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
养鸡业有一句话叫做“养鸡就是养肠道”,所
以使用益生菌养好鸡的肠道,对于提升鸡的免疫力,保护鸡的健康,降低养鸡风险,确实大有裨益。
养鸡户可能经常在一些饲料添加剂的配料表里看到诸如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等等,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微生态制剂。
现在大家对于微生态制剂有了解了吧,其实日常养鸡中,百度文库也可以添加下微生态制剂,像益生菌就有很多养鸡户在用。
对于这个微生态制剂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微生态饲料添加剂
在猪养殖中的应用与注意事项
微生态制剂(Microecologicalagent)又称益生素(probiotics)、活菌制剂(biogen)等,它是在微生态平衡理论、微生态失调理论、微生态营养理论和微生态防治理论指导下,人工分离正常菌群,并通过特殊工艺制成的活菌制剂。
它是由许多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物构成,可直接饲喂动物,并能有效促进动物体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的一类添加剂。
微生态制剂安全、有效、不污染环境、无耐药性,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将在饲料工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猪的养殖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微生态在猪养殖中的应用
1.1 提高生产性能
在猪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提高猪的生长速度,改善饲料利用率,防治疾病,提高仔猪成活率以及防止仔猪腹泻。
潘树德等在28 日龄断奶的三元杂交(杜×长×大)仔猪试验中,分别添加酵母核酸0、0.1%、0.2%、0.4%,结果表明,28 日龄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酵母核酸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腹泻率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就提高生产性能而言,酵母核酸适宜的添加剂量为0.4%。
潘宝海等在25 日龄断奶仔猪的日粮中添加合生素(含菌量1.0×109 CFU/g,添加量0.1%)饲料转化率较抗生素对照组改善了6.9%,平均日增重提高10.6%。
包红梅等在20 头母猪日粮中添加枯草杆菌制剂,平均断奶仔猪数和断奶仔猪体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5.9%和3.4%。
李强等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0.5%的微生态制剂,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提高了11.4%,腹泻率降低了15%。
权吉锡报道,生长育肥猪添加微生态制剂,可使其日增重提高9.5%。
童家楠等研究表明,在猪基础日粮中添加天然精选活菌酵素复合的微生物制剂赐百健(含乳酸杆菌、枯草杆菌、乳酸球菌等)可以提高育肥猪屠宰率和瘦肉率,肌肉肉色较鲜红,猪肉品质也较好。
李春丽等将0.25%的微生态制剂拌于母猪及其所产仔猪饲料中,结果表明,试验组哺乳仔猪平均日增重提高13.02%,发病率降低36.04%。
1.2 防治疾病
微生态饲料添加剂可以起固“本”作用,使肠道菌群保持平衡,起到防治畜禽消化道菌群失调的作用。
微生态饲料添加剂还可以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功能,产生多种抗生物质,如乳酸菌素、嗜酸菌素、杆菌肽等,以及产生有机酸、H2O2 等物质,能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
另外,还可通过占位、黏附、竞争性排斥、营养物质的争夺,抑制有害菌的定殖和生长,起到生物颉颃作用,从而防治家禽疾病。
李春丽等在试验组母猪及其所产仔猪的饮水中添加0.1%的微生态制剂,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的仔猪较对照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提高8.3%,发病率降低30.31%,试验组母乳的免疫球蛋白(IgA)浓度一直维持不变,对照组的浓度下降了4.2%。
杨林等研究表明,微生态制剂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仔猪的平均日增重;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能显著降低仔猪的腹泻率(P<0.05);而肝重比、脾重比与对照组相比则无显著差异;平均日采食量较对照组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
马曙生利用EM发酵饲料培育断乳仔猪,试验结果表明,仔猪腹泻率下降65.6%,病死率下降6.8%,日增重也显著提高。
王任宁报道,用蜡样芽孢杆菌预防“猝死病”取得良好效果。
蔡一鸣等用“菌痢康”(需氧芽孢杆菌制剂)进行防治仔猪黄、白痢试验,对仔猪黄痢的治愈率在93%以上,仔猪白痢治愈率在95%以上,且试验组比对照组发病率、死亡率降低刘忠华用一种微生态制剂冲洗24 头病猪,按期发情按期配种,其1 次受胎率达90 %以上,而用另一种药物冲洗的19 头母猪,按期配种的一次配种受胎率仅为47.3%。
1.3 改善养殖环境
由于微生态制剂一方面能够阻止和抑制致病菌的入侵和定殖,抑制肠内腐败菌的增殖,从而减少有毒物质的产生;另一方面微生态制剂与体内原有正常菌协同作用,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蛋白质向氨及胺的转化,减少亚硝氨、氨、吲哚、粪臭素等有害物质的产生,消除恶臭气味,从而减少这些物质通过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净化了舍内空气质量。
1.4 微生态制剂与特异性疫苗免疫的联合效应
李国平研究报道,给出生次日的仔猪服用复合菌剂,14日龄以前灌服1 次/d,250mg / 次,14 日龄以后灌服350m/d,21 日龄时肌肉注射猪瘟疫苗(28 日龄断奶),至30 日龄时对经以上处理的猪进行分离、检查、分析,结果表明,口服复合菌剂与猪瘟病毒苗有很好的协同效应。
Lessand 试验证明,哺乳仔猪饲喂乳
酸杆菌制剂与传染性肠胃炎病毒疫苗有很好的联合效应,可增加血清抗体的生成,降低仔猪腹泻率。
2 微生态制剂使用注意事项
2.1 有选择地使用,增强针对性
微生态制剂种类很多,但功效不同,如粪链球菌在消化道内生长速度最快,且还能分泌大肠杆菌干扰素,故该制剂防治腹泻效果最好。
而芽孢杆菌在肠道中不能繁殖,治疗腹泻效果差,使用微生态制剂应具有目的性。
一般来说,要进行疾病预防,应选用乳酸菌、双歧杆菌等产乳酸类制剂;要达到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的目的,可选用芽孢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等制剂;要改善养殖环境,应选用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芽孢杆菌等制剂。
2.2 使用复合制剂和固态制剂
单一菌种制剂使用方便,生产容易,但其作用有限,实际上利用微生物制剂进行健康养殖,往往追求其具有改良水质、调节菌群、提高饲料利用率、促生长、抗病等多方面的作用,这些作用使用单一菌株是无法完成的,使用高质量的复合型制剂才能达到上述目的。
2.3 使用微生态制剂应具有足够的浓度,且要持续使用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和其他微生物的竞争性抑制来实现的,只有当有益微生物菌在适宜的环境中形成优势菌群后,才能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因此,首次使用和换垫料使用量一定要足并坚持长期连续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但微生态制剂并不是使用剂量越大越好,用作免疫增强剂的微生态制剂在饲料中添加量不宜大,可以少量添
加、持续使用。
2.4 使用微生态制剂应考虑环境条件
微生态制剂中微生物细菌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生长和繁殖,因此,应根据各种微生态制剂的生态特征使用。
例如光合细菌要有一定的光照、湿度和温度才能生长和繁殖,因此,在阴天、雨天、夜里不能使用光合细菌,应在晴天使用。
2.5 根据养殖对象的生理阶段科学使用微生态制剂
使用微生态制剂要早,尤其是肠道微生物,宜在幼龄动物使用,此时动物生长快,肠道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较少,使用微生态制剂容易定植形成优势菌群,
抑制病原菌生长和繁殖,减少病害发生率。
2.6 不能与抗菌素等同时使用
微生态制剂不能和抗生素、消毒剂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草药等同时使用,否则,活菌会被杀死或抑制,减弱或失去微生态制剂的作用。
因此在使用微生态制剂后的生长周期内,最好不使用抗菌剂或消毒剂,在使用抗菌剂后,药效期内也不宜使用微生态制剂。
另外,在使用微生态制剂过程中还要注意其保质期和在适宜的温度下存放,使用前要进行预试验,并在适宜微生物菌种生长的温度下使用及不同作用的微生物应交叉使用等。
微生态饲料添加剂具有安全、有效、无污染、无耐药性、无残留的优点,在饲料添加剂应用上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猪的养殖过程中,微生态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实际使用微生态制剂的过程中,由于对其特点和使用方法不了解,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总之,微生态在养猪业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具有明显的效果。
但是,微生态制剂只能是以预防作用为主,在使用时综合考虑、科学使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