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最新】高中化学第三单元化学与材料的发展课题1无机非金属材料同步练习

【2019最新】高中化学第三单元化学与材料的发展课题1无机非金属材料同步练习

【2019最新】高中化学第三单元化学与材料的发展课题1无机非金属材料同步练习
【2019最新】高中化学第三单元化学与材料的发展课题1无机非金属材料同步练习

【2019最新】高中化学第三单元化学与材料的发展课题1无机非金

属材料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Na2CO3·10H2O B.水泥

C.纯净的盐酸 D.普通玻璃

答案:A

解析:

解答:水泥、盐酸、普通玻璃均为混合物。

分析:本题考查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注意结晶水合物属于纯净物而不是混合物。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抗腐蚀性、耐高温等许多优点,但也有质脆、经不起热冲击的缺点

B.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继承了传统非金属材料的优点,但不能耐高温

C.有些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可以做绝缘体,但都不能做半导体

D.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都能透过可见光

答案:A

解析:

解答: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有的可以耐高温;用金刚石可以制作半导体材料;并不是所有的无机非金属材料都可透光。

分析:本题考查传统非金属材料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在结构和性能上的优缺点,熟练掌握它们的性能是解题的关键。

3.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撒下大量石墨纤维,造成输电线、电厂设备损坏。这是由于石墨( )

A.有放射性 B.易燃、易爆

C.能导电 D.有剧毒

答案:C

解析:

解答:石墨能导电,所以石墨炸弹撒下的石墨纤维可以使输电线、电厂设备损坏。

分析:石墨是碳元素的一种同素异形体,熟练掌握石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4.美丽的大自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钻石是经过琢磨的金刚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比石墨的硬度高

B.金刚石是一种金属单质

C.金刚石是可再生资源

D.在金刚石被琢磨成钻石的过程中,金刚石发生了化学变化

答案:A

解析:

解答:金刚石是碳元素形成的具有立体网状结构的非金属单质,其硬度比石墨高。金刚石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在金刚石被琢磨成钻石的过程中,只有化学键的断裂,没有化学键的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

分析:本题考查碳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的结构与性质,熟练掌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5.世界著名的科技史学家、英国剑桥大学的李约瑟博士考证说:“至少在距今3000年以前,就已经使用玻璃了”。下列关于玻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玻璃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硅酸盐材料

B.玻璃在加热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

C.制普通玻璃的原料主要是纯碱、石灰石和粘土

D.普通玻璃的成分主要是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

答案:D

解析:

解答:陶瓷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硅酸盐材料;玻璃是混合物,无固定的熔点;制普通玻璃的原料主要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

分析:本题考查玻璃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熟练掌握玻璃的生产原料、玻璃的主要成分等是解题的关键。

6.熔融烧碱应选用的器皿是( )

A.石英坩埚 B.普通玻璃坩埚

C.生铁坩埚 D.陶瓷坩埚

答案:C

解析:

解答:石英坩埚、普通玻璃坩埚、陶瓷坩埚中均含有SiO2,能和烧碱发生反应,故应选生铁坩埚。

分析:本题考查常见化学仪器的主要组成成分、二氧化硅的性质,熟练掌握二氧化硅能与强碱溶液反应是解题的关键。

7.我国科学家前不久成功合成3nm长的管状碳纳米管,长度居世界之首。这种碳纤维具有强度高、刚度(抵抗变形的能力)高、密度小(只有钢的1/4)、熔点高,化学稳定性好的特点,因此被称为“超级纤维”。下列对碳纤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它是制造飞机的理想材料

B.它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元素

C.它的结构与石墨相似

D.碳纤维复合材料不易导电

答案:C

解析:

解答:石墨的内部结构是层状的,碳纳米管是管状的。

分析:本题考查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性能、新信息的吸收利用等,题目难度不大。

℃SiC+2CO↑,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 )

8.高温下发生反应SiO2+3C1900

=

A.1∶3 B.5∶3

C.1∶2 D.2∶1

答案:C

解析:

解答:在反应中碳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2。

分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以及质量比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

9.陶瓷已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下列不.属于陶瓷制品的是( )

A.电器中的绝缘瓷管 B.实验室中的坩埚

C.实验室中的试管 D.建筑上烧制的砖瓦

答案:C

解析:

解答:实验室中的试管是由玻璃制成的,不属于陶瓷。

分析:本题考查陶瓷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熟练掌握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成分是解题的关键。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生产普通玻璃和普通水泥的原料中都含有石灰石

B.生产陶瓷和普通玻璃的原料中都含有石英

C.某些合成橡胶可用做生产黏合剂的主要原料

D.生产水玻璃和玻璃的原料中都含有烧碱

答案:D

解析:

解答:黏合剂的基本成分是黏料,常见的黏料有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合成橡胶以及混合型黏料。水玻璃是能溶于水的硅酸盐,一般用石英和强碱做原料,例如用石英和氢氧化钠制取硅酸钠水玻璃。生产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石英砂、石灰石和纯碱,生成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和黏土。

分析:本题考查生产普通玻璃、普通水泥、陶瓷等工艺中的原料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制陶的主要原料是石英砂

B.制作陶器一般分为制泥、成型、干燥、烧成等步骤

C.制陶过程中温度越高越好,这样制得的陶器牢固

D.在氧化气氛中烧制得灰陶,在还原气氛中得红陶

答案:B

解析:

解答:制陶的原料是黏土,故A错误。制陶过程中温度不能太高,太高会使陶器变形,故C 错误。在氧化气氛中,铁元素以Fe2O3的形式存在,得红陶,在还原气氛中,铁元素以FeO 的形式存在,得灰陶,故D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陶瓷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题目难度不大。

12.根据陶瓷的生产原理,可以得出硅酸盐工业的一般特点是( )

①以含硅物质作为原料②主要产物是硅酸盐③反应条件是高温④反应原理是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解答:陶瓷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含硅酸盐的原料,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的是复杂的物理(熔化)、化学变化(硅酸盐参与的反应),产品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分析:本题考查陶瓷生产的主要原料和生产特点,题目难度不大。

13.制取下列物质,无需用到二氧化硅的是( )

A.玻璃 B.水泥

C.粗硅 D.光导纤维

答案:B

解析:

解答:制造普通玻璃的原料是纯碱(Na2CO3)、石灰石(CaCO3)和石英砂(SiO2);制造水泥的原料为石灰石和黏土;制造粗硅的原料是SiO2;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是SiO2。综上所述,不用SiO2为原料的只有水泥。

分析:本题考查二氧化硅的用途、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原料等,题目难度不大。

14.在下列粒子中,其形状不是正四面体的是( )

A.P4 B.[SiO4]4-

C.CH4 D.CH3Cl

答案:D

解析:

解答:P4、[SiO4]4-和CH4的形状都是正四面体,CH3Cl的形状不是正四面体。

分析:本题考查常见微粒的空间构型的判断,CH3Cl是四面体但不是正四面体。

15.汉代器物上的颜料“汉紫”至今尚没有发现其自然存在的记载。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进行超导材料研究时,偶然发现其成分为紫色的硅酸铜钡(化学式:BaCuSi2O x,Cu为+2价),下列有关“汉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盐的形式表示:BaSiO3·CuSiO3 B.用氧化物形式表示:BaO·CuO·2SiO2

C.易溶于强酸、强碱 D.性质稳定,不易褪色

答案:C

解析:

解答:“汉紫”能稳定存在至今,说明其性质稳定,不易褪色,不易与酸、碱反应。“汉紫”中Ba为+2价,Cu为+2价,Si为+4价,则x=6。

分析:本题考查新信息的吸收利用等,需要从题目叙述中得到有用信息再加以判断分析。16.在高新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陶瓷材料被称为“支撑未来高新技术的尖端材料”,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信息、医疗、交通运输等许多领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新型陶瓷材料和传统陶瓷材料都是硅酸盐材料

B.新型陶瓷材料又叫精细陶瓷或高性能陶瓷

C.制造新型陶瓷制品的原料以天然矿物为主

D.现在已经制造出的新型陶瓷材料大都性能优异,具有很好的延性和超塑性

答案:B

解析:

解答:新型陶瓷材料的化学组成已经远远超出了硅酸盐的范围,不再是传统的硅酸盐材料,故A是错误的。制造新型陶瓷制品所用的原料已从天然矿物发展为人工合成的超细、高纯的化工原料,故C错误。目前,人们成功制造出的许多新型陶瓷材料,虽然性能优异,但仍然属于脆性材料,延性不会很好,故D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和传统非金属无机材料的功能、原料等,熟练掌握星星无机非金属材料是解题的关键。

17.下列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中,由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

A.半导体材料砷化镓 B.吸氢材料镧镍合金

C.透明陶瓷材料硒化锌 D.超导材料K3C60

答案:C

解析:

解答:A项中,砷位于ⅤA族,镓位于ⅢA族,全为主族元素;B项中,镧位于ⅢB族,镍位于Ⅷ族,没有主族元素;C项中,硒位于ⅥA族,锌位于ⅡB族。符合题目要求;D项中,K、C均为主族元素。

分析:本题借用新材料来考查元素是主族元素还是副族元素,即考查对元素的粗浅认识。18.下列物品或设备:①水泥路;②门窗玻璃;③水晶镜片;④石英钟表;⑤玛瑙手镯;⑥硅太阳能电池;⑦光导纤维;⑧计算机芯片。所用材料含有SiO2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⑦ B.①②⑦⑧

C.⑥⑧D.全部

答案:A

解析:

解答:硅酸盐工业的产品水泥、玻璃均含有二氧化硅,另外水晶、石英、玛瑙、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单晶硅。

分析:本题考查硅酸盐工业等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原料与二氧化硅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

19.磷酸钙陶瓷也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以用于制成人造骨骼,这是利用这类材料的( )。

A.耐高温特性B.电学特性

C.光学特性D.生物功能

答案:D

解析:

解答:某些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强度高、无毒、不溶于水、对人体组织有较好的适应性,即具有生物功能。

分析:本题考查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殊功能,题目难度不大。

20.有关材料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氧化铝陶瓷可用作高压钠灯的灯管

B.氮化硅陶瓷可用作陶瓷发动机的材料

C.光导纤维可用作遥测遥控、照明等

D.氧化铝陶瓷可用作半导体材料

答案:D

解析:

解答:氧化铝陶瓷属于高温烧结陶瓷,它具有高熔点、高硬度等特性,可制成透明陶瓷,但不能作半导体材料;氮化硅陶瓷具有超硬度、耐磨损、抗冷热冲击而不破裂、耐高温、不易传热、抗腐蚀、高温时也抗氧化等特性,可用作陶瓷发动机材料。光导纤维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可用于医疗、信息处理、传能传像、遥测遥控、照明等。

分析:本题考查氧化铝陶瓷、氮化硅陶瓷等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知识。

二.非选择题

21.在制玻璃的原料中,再加入下列物质后,可制得各种不同用途的玻璃:

a.氧化亚铜(Cu2O) b.氧化钴(Co2O3)

c.氧化铅(PbO) d.硼砂(Na2B4O7·10H2O)

(1)制造化学仪器的玻璃需加入的物质是______。

答案:d

(2)制造光学仪器的玻璃需加入的物质是______。

答案:c

(3)制造蓝色玻璃需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答案:b

(4)制造红色玻璃需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答案:a

解析:

解答:Cu2O为红色,Co2O3为蓝色,铅玻璃中光线折射率大,常制光学仪器,硼砂玻璃耐骤热骤冷,常作化学仪器。

分析:本题考查特殊玻璃的成分,熟练掌握玻璃的类型是解题的关键。

22.氮化硅是一种高温陶瓷材料,它硬度大、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工业上普遍采用高纯硅与纯氮在1300℃反应获得。

(1)根据性质,推测氮化硅陶瓷的用途是________。(填序号)

a.制汽轮机b.制有色玻璃

c.制永久性模具d.制造柴油机

答案:acd

(2)写出N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根据元素周期律知识,请写出氮化硅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Si3N4

(3)氮化硅陶瓷抗腐蚀能力强,除氢氟酸外,它不与其他无机酸反应,试推测该陶瓷被氢氟酸腐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Si3N4+12HF===3SiF4↑+4NH3↑

(4)现用四氯化硅与氮气在氢气气氛保护下,加强热发生反应,可得较高纯度的氮化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SiCl 4+2N 2+6H 2=强热

Si 3N 4+12HCl 解析:

解答:氮化硅是一种高温陶瓷材料,具有硬度大,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等优良性质,可用于制造轴承、汽轮机叶片、机械密封环、永久性模具等机械构件,N 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第ⅤA 族,Si 元素则在第三周期第ⅣA 族,非金属性应是N 元素比Si 元素强,其化学式可写为:Si 3N 4,氮化硅可被氢氟酸腐蚀,由Si 3N 4和HF 的性质分析,可推知该反应不可能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其产物只能是SiF 4和NH 3。SiCl 4、N 2、H 2加强热时反应产物之一是Si 3N 4,可知N 2作为氧化剂参与反应,那么还原剂只能是H 2,H 2的氧化产物只能是HCl 。 分析:本题考查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氮化硅的组成、性质、原子结构的书写等,题目难度中等,根据氮化硅的有关性质叙述得出结论即可。 23.硅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很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硅半导体材料必须先得到高纯硅。三氯甲硅烷(SiHCl 3)还原法是当前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方法,生产过程示意图如下:

石英砂――→焦炭

高温粗硅――――――――→HCl

573K 以上

SiHCl 3(粗)――→精馏

SiHCl 3(纯)―――→H 2

1375K

高纯硅

①写出由纯SiHCl 3制备高纯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整个制备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无水、无氧。SiHCl 3遇水剧烈反应生成H 2SiO 3、 HCl 和另一种物质,写出配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H 2 还原SiHCl 3过程中若混有O 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SiHCl 3+H 2K

=1375Si +3HCl|

②SiHCl 3+3H 2O===H 2SiO 3+H 2↑+3HCl↑|高温下,H 2遇O 2可能会引起爆炸;O 2可能会氧化SiHCl 3

(2)下列有关硅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硅化学性质稳定,但可以被强碱溶液腐蚀

B.盐酸可以与硅反应,故采用盐酸为抛光液抛光单晶硅

C.普通玻璃是由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制成的,其熔点很高

D.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

答案:AD

(3)硅酸钠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取少量硅酸钠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盐酸,

振荡。写出实验现象并给予解释(用化学方程式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Na2SiO3+2HCl===2NaCl+H2SiO3↓

(4)在人体器官受到损伤时,需要使用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来植入体内,

这种材料是________(填字母)。

A.高温结构陶瓷 B.生物陶瓷 C.导电陶瓷

答案:B

解析:

解答:①SiHCl3和H2在高温下反应得到高纯硅的同时,可得到HCl,因此化学方程式为

SiHCl3+H2

K

=

1375

Si+3HCl,②SiHCl3遇水剧烈反应生成H2SiO3、HCl和另一种物质,不难得

出另一种物质为氢气,从而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当混有氧气时,氢气和氧气会发生反应,可能会引起爆炸,另外,氧气也可能会氧化SiHCl3;(2)A、D比较简单,属于正确的说法,B中,单晶硅性质稳定,能与氢氟酸反应,而不能与盐酸反应,所以这一说法是错误的;C中要注意玻璃是混合物,不具备固定的熔沸点,所以C错误;(3)用盐酸制取硅酸,由于硅酸不溶于水,所以可以看到有白色絮状沉淀产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2SiO3+2HCl===2NaCl+H2SiO3↓;(4)因是植入人体内,因此选用生物陶瓷,故选择B。

分析:根据硅及其化合物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性质等进行回答问题即可。

24.有A、B、C三种不溶于水的固体。A是某元素的一种单质,它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得到一种无色气体,此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另外测得这种气体密度为同温、同压下的氧气密度的1.375倍。B固体能溶于热苛性钠溶液,再往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时,析出白色胶状沉淀。此沉淀干燥后,成为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这是一种比碳酸酸性还弱的酸。将B与石灰石、纯碱按比例混合加热后能得到C,C在高温时软化,无固定熔点。

根据以上事实,判断A为________元素的单质,B的化学式为________,C物质为

________。

写出生成C 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碳|SiO 2|玻璃|CaCO 3+SiO 2=高温CaSiO 3+CO 2,Na 2CO 3+SiO 2=

高温Na 2SiO 3+CO 2

解析:

解答:根据A 形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及密度是氧气的1.375倍可以推知A 为碳;B 固体能溶于苛性钠,符合要求的是Si 、Al 和SiO 2,又知溶于NaOH 的产物不溶于盐酸,可知B 为Si 或SiO 2,根据B 与石灰石、纯碱可发生反应,可知B 为SiO 2,C 为玻璃。 分析:根据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无机推断,结合玻璃的生产原理进行回答问题即可。 25.单晶硅是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通常用焦炭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含铁、铝、硼、磷等杂质),粗硅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硅(反应温度450~500℃),四氯化硅经提纯后用氢气还原可得高纯硅。以下是实验室制备四氯化硅的装置示意图。

相关信息如下:

a .四氯化硅遇水极易水解;

b .硼、铝、铁、磷在高温下均能与氯气直接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

c .有关物质的物理常数见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MnO 2+4H +

+2Cl -

=

Mn 2+

+Cl 2↑+2H 2O

(2)装置A 中g 管的作用是________;装置C 中的试剂是________;装置E 中的h 瓶需要冷却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平衡压强|浓硫酸|使SiCl 4冷凝

(3)装置E 中h 瓶收集到的粗产物可通过精馏(类似多次蒸馏)得到高纯度四氯化硅,精馏后的残留物中,除铁元素外可能还含有的杂质元素是_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 答案:Al 、P 、Cl

(4)为了分析残留物中铁元素的含量,先将残留物预处理,使铁元素还原成

Fe 2+

,再用KMnO 4标准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5Fe 2+

+MnO 4-

+8H +

===5Fe 3+

+Mn 2+

+4H 2O

①滴定前是否要滴加指示剂?________(填“是”或“否”),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同学称取5.000g 残留物,经预处理后在容量瓶中配制成100mL 溶液,移取25.00mL 试样溶液,用 1.000×10-2

mol·L -1

KMnO 4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20.00mL ,则残留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答案:①否|KMnO 4溶液自身可作指示剂|②4.480% 解析:

解答: (1)A 装置是制备Cl 2的,注意要求写的是MnO 2与浓盐酸的“离子方程式”。 (2)装置A 中“g”管的作用是“使分液漏斗与圆底烧瓶压强保持一致,便于液体顺利滴下”,简单说就是“平衡压强”。B 是除杂装置,除去Cl 2中的HCl 气体,C 就是干燥装置。干燥Cl 2一般用浓硫酸。由于反应温度是450~500℃,此时SiCl 4是气体,而题目表格中SiCl 4通常应是液态的,故装置E 中h 瓶需要冷却的理由应是便于分离得到SiCl 4。(3)根据已知条件AlCl 3、FeCl 3、PCl 5都会在精馏后的残留物中存在,注意要先答上Cl ,容易遗漏。

(4)①由于紫色的KMnO 4溶液反应后颜色会褪去,所以不用滴加指示剂。②根据KMnO 4的用量计算出Fe 2+

的用量,再算其质量分数,属于典型的常见计算。

分析:本题以单质硅的制取为载体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题目难度中等。

高三化学2019年全国高考化学集锦

高考集锦 1.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 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 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 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3.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WZ的水溶液呈碱性 B. 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X>Y>Z C. 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中强酸 D. 该新化合物中Y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 蚕丝属于天热高分子材料 C. “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 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5.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O 数目为0.1N A A. 3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B. 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 4 C. 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 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6.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半径:W

2019版高中化学专题复习 (1)

题型八框图、结构分析判断型 1.(2018·日照市高三5月校际联考)前20号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分列四个不同周期和四个不同主族。其中A为Y元素组成的单质;甲、乙、丙、丁、戊为上述四种元素组成的二元或三元化合物;常温下乙为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Z>Y B.反应①为吸热反应 C.反应②为工业上制备漂白粉的反应原理 D.X、Y分别与Z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一定相同 答案 C 解析根据题给信息分析可知,常温下乙为液体,乙为水,W为氢元素,Y为氯元素,A为氯气;甲为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X为氧,Z为钙;化合物丁和化合物戊可能为氯化钙或次氯酸钙。A项,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Ca2+< Cl-,错误;B项,钙与水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反应为放热反应,错误;C项,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为工业上制备漂白粉的反应原理,正确;D项,过氧化钙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而氯化钙只有离子键,错误。 2.(2018·聊城市高三三模)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其中a、b、d、g为化合物,a为淡黄色固体,c是Z的单质,在铝热反应中常作引发剂;e、f为常见气体单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的半径:Y>Z>X 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X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Z>Y D.W、Y的氧化物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 答案 B

解析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其中a、b、d、g为化合物,a为淡黄色固体,则a为过氧化钠;c是Z的单质,在铝热反应中常作引发剂,c为金属镁;e、f 为常见气体单质,根据框图,镁与化合物b反应生成气体单质f,则f为氢气;过氧化钠与化合物b反应生成气体单质e,则e为氧气,则b为水,d为氢氧化钠,g为氢氧化镁。根据上述分析,a为过氧化钠,b为水,c为镁,d为氢氧化钠,e为氧气,f为氢气,g为氢氧化镁;则W为H、X为O、Y为Na、Z为Mg。A项,X为O、Y为Na、Z为Mg,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X>Y>Z,错误;B项,氢化钠是离子化合物,沸点高于水,正确;C项,元素的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碱性:Y>Z,错误;D项,水或过氧化氢都是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氧化钠或过氧化钠都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化学键类型不同,错误。 3.(2018·新余市高三二模)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p、q、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m、n分别是元素Y、Z的单质,m是常见的金属单质,n通常为深红棕色液体;0.01 mol·L-1 r溶液的pH为2,p被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称为“氢的重碳化合物”,s通常是难溶于水、比水重的油状液体。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q的溶液显酸性 B.W的氧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C.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D.p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答案 C 解析由题中的信息可知,p为苯,n为溴,s为溴苯,q为溴化铁,m为铁,W为H,X为C,Y为Fe,Z为Br。A项,q为溴化铁,三价铁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正确;B项,W 的氧化物是水或过氧化氢,常温常压下为液态,正确;C项,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若为HBrO4时为强酸,若为HBrO时则为弱酸,错误;D项,p为苯,苯分子中没有双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正确。 4.(2018·青州市高三三模)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四种元素形成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研究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性策略研究 摘要: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化学是高中教学最重要的学科之一。与其他学科一样,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对其有效性给予足够的关注,因为这是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需要。为此,作为化学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手段,努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按新课改的要求,高中化学教学是一个对化学知识体系进行主动构建的过程。为此,作为从事高中化学教学的一线教师,需要从信息化、生活化与兴趣化等方面寻找切入点,以促进高中化学有效性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在实施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怎样才能使高中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获得有效提升,这是摆在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从事高中化学教学一线教师面前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所谓有效性即是一种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以最少的时间与精力的投入,创设良好的氛围,以使教学达到预期目标的一种属性。有效教学的推进需要教师培育起现代教学理念,创新现代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引导。 一、影响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因素分析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不够 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动摇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然而,在以往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是居高临下的,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在其中只能处于一种被动地位。接受知识被动,自主能力不强,学习方法陈旧,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受到压制。 (二)师生之间的交流渠道不畅 课堂教学的过程原本是师生交流的过程,亦即二者实现互动的过程,而通过情感交流和信息传递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然而,现在的高中化学教学中这种互动与交流显得尤其薄弱。师生间的交流还仅限于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信息的传递方向是单一的。这种呆板、单一的交流形式所导致的结果只能是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进而对学习化学的兴趣产生不利影响。 (三)合作学习的作用发挥不足 以小组的方式开展合作学习,这是根据新课改要求而实施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新的理念的推行,对高中化学教学意味着一场巨大的变革。然而,从实际运行来看,这种变革虽说是巨大的,但实际效能却是低微的。原因是,一些教师似乎是在为完成新课改的要求而被动地实施合作教学方式。而且在实施过程中置内容与课型于不顾,为合作而合作,这就导致徒有其表,而乏其实。 二、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路径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育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其主动学习化学的基本前提,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必须找寻合适的切入点,切实调动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一旦有了兴趣,学生就会自觉打破课堂的沉闷气氛,就会活力迸发,就会对学习变得更加自觉、更加积极。教师要在精心分析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设计,通过引导、启发,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课堂氛围中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二)注重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课堂教学的推进离不开一定的情境,轻松、愉快的环境会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通过对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特

高二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讲解学习

高二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 (一)环境保护 1. 加快防治“白色污染”的步伐 2. 对(某地区)废电池回收情况的调查及建议 3. 环保筷的开发与推广 4. 饮用水污染与自然人为因素的关系和控制对策 5. 空气中SO2对土壤的负面影响及治理措施 6. 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利用 7. (某某地区)空气污染现状及对策 8. 浅谈水资源的污染其治理 9. 汽车尾气的治理及再利用 10. 如何降低汽车尾气净化的成本 11. 关于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设想与调查 12. 塑料及其回收利用 13. 摘掉城市的毒瘤——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研究 14. 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 15. 汽车安全与环保问题 16. 酸雨与人体健康 17. 环保与产业的结合 18. 光污染与光能节约 19. 汽车与环境 20. 无污染汽车 21. 燃煤脱硫的简史及其发展 22. 关于海水淡化问题的研究 23. 降解塑料的发展 24. 关于口香糖的报告 25. 水体的富营养化 26. 土地沙漠化的防治 27. 富营养水质的生物治理 28. 城市的供水、净水及水再利用 29. 创造绿色电能 30. 粉煤灰性能研究及综合利用 31. 城市生活垃圾的绿色处理 32. 无污染能源在家庭中的利用 33. 绿色消费 34. 杀虫剂使用的反思 35. 氟利昂问题 36. 核聚变、核裂变及环境污染 37. 臭氧层破坏 38. 某河流综合整治 39. 电磁辐射污染环境与健康 40. 无磷洗衣粉为何难以推广的探研 41. 厨房生活垃圾能再利用吗 42. 工业废水污染情况 43. 农药污染的影响 44. 石材石粉尘污染的调查 45. 工厂密集度和生活环境的关系 46. 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 47. 居室污染

2019北京高考化学卷

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北京卷)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第一部分(选择题) 1.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2.下列示意图与化学用语表述内容不相符 ...的是(水合离子用相应离子符号表示) CH3COOH在水中电离 NaCl溶于水电解CuCl2溶液 H2与Cl2反应能量变化

3.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铟与铷(37Rb)同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In 是第五周期第ⅢA 族元素 B.11549In 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7 C.原子半径:In >Al D.碱性:In(OH)3>RbOH 4.交联聚合物P 的结构片段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图中 表示链延长) A.聚合物P 中有酯基,能水解 B.聚合物P 的合成反应为缩聚反应 C.聚合物P 的原料之一丙三醇可由油脂水解获得 D.邻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在聚合过程中也可形成类似聚合物P 的交联结构 5.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 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FeCl 2溶液( FeCl 3) Fe 粉 B NaCl 溶液(MgCl 2) NaOH 溶液、稀HCl C Cl 2 (HCl ) H 2O 、浓H 2SO 4 D NO (NO 2) H 2O 、无水CaCl 2 6.探究草酸(H 2C 204)性质,进行如下实验。(已知:室温下,0.1mol ·L -1 H 2C 2O 4的pH =1.3) 实验 装置 试剂a 现象 ① Ca(OH)2溶液(含酚酞) 溶液褪色,产生白色沉淀 ② 少量 NaHCO 3溶液 产生气泡 ③ 酸性KMnO 4溶液 紫色溶液褪色 ④ C 2H 5OH 和浓硫酸 加热后产生有香味物质 由上述实验所得草酸性质所对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422O C H 有酸性,Ca(OH)2+H 2C 2O 4=CaC 2O 4↓+2H 20 B.酸性:H 2C 204>H 2CO 3,NaHCO 3+H 2C 2O 4= NaHC 2O 4+CO 2↑+H 2O

高中研究性学习之生活中的化学

课题:关注生活中的化学 组长:经过了一学期的研究学习,本小组完成了对生活中的化学研究。具体分工如下: :生活中的化学试验 :网上资料收集 :资料整理 经过本次研究性学习我们更加认识到了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生活是与化学密不可分的。经过多次的试验我将找到了生活中许多现象的化学本质,将所学化学知识应用到了实际。例如苹果在空气中的氧化试验,洗衣粉的清污原理。。。另外对一些网络资料进行了整理,从而了解到我们所不能亲自试验的化学现象。得出以下结论。 在昏暗的灯光下,一个披散着满头长发的中年男子半闭着眼睛,右手手中胡乱地挥舞着一把“宝剑”,口中念念有词,突然,他象看见了什么,眼睛一动不动,紧紧盯着前方,怕是惊动了什么似的,小心翼翼地把腰间的“宝葫芦”凑到嘴边喝了一口“仙水”,随着他手中宝剑虚空一刺,大喝一声“哪里跑!”对着宝剑“噗”的喷了一口,顿时,殷红的鲜血从宝剑上一滴一滴的滴下来。只见他对着早已吓瘫在地的一对母女说:“别怕!我已经把鬼杀了……”这就是科教片《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中《空中斩鬼的把戏》。 原来,他是利用了化学反应FeCl3 + 3KSCN = Fe(SCN)3 + 3KCl生成的Fe(SCN)3显血红色的道理来骗钱的。 其实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只要我们留心,就会有收获。请看: 1.同一支笔使用不同型号的墨水,为什么容易造成堵塞。 墨水是胶体,不同的墨水胶体粒子带不同的电荷。当两种带相反电荷的胶体混合时,由于互相中和电性,使胶体粒子间因带同种电荷的排斥作用减小,从而使之聚集成大的颗粒,出现胶体的聚沉造成堵塞。 2.为什么一夜之间,香蕉就熟了 你知道吗?北方吃到的香蕉并不是在树上成熟的。原来,香蕉在尚未完全成熟以前,采摘下来运到北方。在出售以前,把要出售的香蕉放在一间密封好的屋子里,喷洒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调节剂——乙烯利。乙烯利被香蕉吸收后,在香蕉内释放出乙烯,而乙烯对香蕉的成熟有促进作用。于是,第二天,香蕉便变黄成熟了。如果你家里有青香蕉、绿橘子等尚未完全成熟的水果,要想把它尽快催熟,可以把它们与熟苹果放在一个塑料袋里,系紧袋口。过几天就成熟了。这是因为水果在成熟的过程中,自身能放出乙烯气体,利用成熟水果放出的乙烯可以催熟生水果。 3.为什么用同一种粘土烧制的砖瓦有的是青色有的是红色 在烧制砖瓦时,用粘土做成的坯经过烘烧后,铁的化合物转化成Fe2O3而制得红色的砖瓦。若烧制后期从窑顶向下慢慢喷洒冷水,窑内会因发生化学反应C + H2O = CO+H2而产生大量的CO和H2,它们把红色的Fe2O3还原为黑色的Fe3O4和FeO,从而制得青色的砖瓦

(新人教版)2019版高中化学-专题4-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专题检测试卷-苏教版必修2【重点推荐】【精品推荐】

(新人教版)2019版高中化学-专题4-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专题检测试卷-苏教版必修2【重点推荐】【精品推荐】

专题4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 专题检测试卷(四)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8·温州市高一期末)下列有关物质制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得到金属钠、氢气和氯气 B.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制取漂白粉C.用焦炭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可得到粗硅D.高炉炼铁中利用焦炭直接将铁矿石还原为铁单质 答案 C 解析Na+在溶液中是不能放电的,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得到NaOH、氢气和氯气,故A错误; 的溶解度小,澄清石灰水中溶质质量小,Ca(OH) 2

不利于工业生产,工业上是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取漂白粉的,故B错误;用焦炭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是工业制粗硅的原理,故C正确;高炉炼铁中用焦炭燃烧产生的CO作为还原剂,将铁矿石还原为铁单质,故D错误。2.(2018·浙江舟山中学高一月考)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提出学说与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科学家戴维在实验室首次制得了金属钠,不久又制得了金属镁 B.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制碱法的最终产物是纯碱 (Na 2CO 3 ) C.舍勒发现了氯气,并将这种气体的组成元素命名为 chlorine D.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现象,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答案 C 解析首先制得金属钠的科学家是戴维,同时他还制得了金属镁,故A正确;我国化学家侯德榜

改进了制碱工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为化学工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故B正确;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软锰矿时发现了氯气,后来戴维将这种气体的组成元素命名为chlorine,故C 错误;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现象,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故D正确。 3.(2018·曙光中学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的分子间作用力A.干冰升华,克服的是CO 2 B.碳原子间连接方式的多样性,是含碳化合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 C.航空航天等技术所需要的许多高新材料来自于化学合成 D.目前,科学家还无法实现对原子或分子的操纵 答案 D

2019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

2019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表 ★熟记等式: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马上点标题下蓝字 " 高中化学 " 注重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 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 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元素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 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质量数 ==质子数 +中子数: A == Z + N 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二、元素周期律 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 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 负化合价数 = 8 —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水平减弱,失电子水平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水平——→逐渐增强,失电子水平——→逐渐减弱

高一化学学科研究性学习课题

高一化学学科研究性学习课题 水清洋 研究性学习课题:化学电池 (一):课题探究与构思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生活在现代社会,学生对“电” 有着丰富而又强烈的感性认识。当学生们了解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并感受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之后,会对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正是基于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通过本课题,把学生带进“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研究之中。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1.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能源问题,逐步形成正确的能源观。 3.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形成团结协作风貌。 研究性学习需要学生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学会从实践中去获取知识,从而树立主动学习、敢于创新的学习观念。该项活动将课堂由校园内移到了校园外,求知的空间更为广大,同时亦更为艰难,这就需要学生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克服困难,从而达到培养良好学风的目的。 4.学会收集处理信息,养成科学求知态度。 该项活动的另一目的是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和推断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并要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学会利用多种有

效手段去获取信息。同时要学会从实际出发,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去求得结论,并懂得尊重他人的成果。 三、课题研究的重点 该项活动的重点是比较常用化学电池的种类、名称、形状、电极、电解质、电压、可否再充电、价格、存放期、特点、用途、回收途径等 四、课题研究的难点 化学电池虽然在生活中用途广泛,但学生对化学电池的种类、名称、形状、电极、电解质、电压、可否再充电、价格、存放期、特点、用途、回收途径等知道的却很少,这就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信息查询和整理方能解决。因此要安排学生通过上网查询相关信息,深入社会调查研究获取直接体验和素材,组内及小组间讨论来共享信息等方式来开展研究性学习,既有意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又能促使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其集体协作的精神。 五、课题研究的形式 由于学习者是初次涉足研究领域的高中生,所以老师可以预先设计好研究的内容,并提供一定的活动建议和活动提示。为了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能互相帮助、互相配合,活动可分小组进行。如果学习者是已经有了研究性学习经验的学生,可根据学生的能力,逐步减少活动建议或活动提示,直至完全由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 六.参与课题研究的对象与指导教师: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专题试卷拔高试卷【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专题试卷拔高试卷【8】含答 案考点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有Al 、CuO 、Fe 2O 3组成的混合物共10.0 g ,放入500 mL 某浓度的盐酸溶液中,混合物完全溶解,当再加入250 mL 2.0 mol/L 的NaOH 溶液时,得到的沉淀最多。上述盐酸溶液的浓度为 A .0.5 mol /L B .1.0 mol/L C .2.0 mol/L D . 3.0 mol/L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元素守恒,当沉淀完全时最终所得溶液为氯化钠溶液,设盐酸的浓度为c ,则0.5Lc=0.25L×2.0mol/L ,解得c=1.0mol/L ,答案选B 。 考点:考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2.常温下,对于下列电解质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 .pH =1的溶液中,Fe 3+、I -、NO 3-、K + 可以大量共存 B .在c(SO )=0.1 mol·L -1 的溶液中,Na + 、Cl - 、H +、Ca 2+ 可以大量共存 C .工业上用过量的NaOH 溶液吸收SO 2:SO 2 + OH - ="=" HSO 3- D .将AlCl 3溶液滴入NaOH 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 3+ + 4OH - = AlO 2- + 2H 2O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 中是强酸性溶液,在该溶液中Fe 3+ 、I - 、NO 3-等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 共存;B 组中SO 和Ca 2+ 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过量氢氧化钠吸收SO2应该生成正盐 SO ,C 错误;.将AlCl 3溶液滴入NaOH 溶液,开始碱过量,所以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Al 3+ + 4OH - = AlO 2- + 2H 2O ,D 正确,故选D 。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离子反应中离子共存问题和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3.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Fe 3 +、Mg 2 +、SO 42-、NO 3-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化肥的研究

化肥的研究 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化学肥料简称化肥,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人工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常量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微量营养元素有硼、铜、铁、锰、钼、锌、氯等,土壤中的常量营养元素氮、磷、钾通常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因此需要施用含氮、磷、钾的化肥来补足。由于现在化肥品种众多,适用的范围和使用方法、功效各不相同,所以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应该掌握一些化肥的知识。 二.研究价值 研究本课题可以让我们综合运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从化学的角度去研究化肥,调查不同的化肥的主要成分,分析不同的成分对农作物的作用,明确不同化肥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对人们农业生产中化肥的选择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 1.临夏地区市面上的主要化肥品牌、品种、成分; 2.对化肥的分类; 3.化肥中化学成份的作用; 4.化肥选择中的注意事项。 四.课题实施的可行性 课题组成员都来自农村,熟悉农业生产,对化肥的成分和使用有一定的认识。课题组成员具备一定的的动手能力、观察记录能力、思考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且吃苦耐劳,做事细心。指导教师可以给予技术和硬件支持,专业知识的指导。学校图书馆资料充足,也可以上网搜集信息。整个活动无需经费保障等条件,利用课余时间即可方便进行。 五.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 2.归纳汇总,对比分析; 3.文献资料检索; 4.综合分析。

六.任务分工 1.资料搜集:李永彪,齐学伟,孙丽丽,王英明,赵文琴; 2.数据整理:何小七,祁婷婷,江荣璐; 3.文献资料检索:李永彪,王英明,齐学伟; 4.资料信息汇总,撰写研究报告:李永彪,齐学伟,孙丽丽,王英明,赵文琴,何小七,祁婷婷,江荣璐。 研究方案 第一阶段:组建研究小组,确定课题,撰写开题报告,明确组员任务分工。 第二阶段:调查临夏地区市面上的主要化肥品牌、品种、成分。 第三阶段:对前期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初步总结成果并确定要解决的问题。 第四阶段:通过上网搜索、图书室查资料、采访教师解决研究中的问题。 第五阶段:汇总小组成果,进一步分析、研究、总结,完成结题报告。 第六阶段:成果展示,与全校师生交流。 实施记录 活动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活动内容 2011.4.27 办公室李永彪,齐学伟,孙丽丽,王英明, 赵文琴,何小七,祁婷婷,江荣璐确定课题,开题、任务分工 2011.5.6 供销 社、集 市李永彪,齐学伟,孙丽丽,王英明, 赵文琴,何小七,祁婷婷,江荣璐 调查临夏地区市面上 的主要化肥品牌、品 种、成分 2011.5.15 教室李永彪,齐学伟整理资料,确定需要 解决的问题 2011.5.20 微机室李永彪,齐学伟,孙丽丽,王英明, 赵文琴,何小七,祁婷婷,江荣璐 查阅资料,解决难题2011.5.28 图书室李永彪,齐学伟,孙丽丽,王英明查阅资料,解决难题2011.6.3 教室李永彪,齐学伟,孙丽丽,王英明, 赵文琴,何小七,祁婷婷,江荣璐 撰写结题报告2011.6.15 办公室李永彪,齐学伟,王英明修改,完成结题报告

2019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2019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表 ★熟记等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马上点标题下蓝字"高中化学"注重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 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 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元素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 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 == Z + N 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二、元素周期律 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 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 负化合价数= 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水平减弱,失电子水平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水平——→逐渐增强,失电子水平——→逐渐减弱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课题研究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课题研究 主体报告 威海二中 化学课题组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研究主体报告 威海二中化学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背景与目的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实需要。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化学教师按新课程的理念,认真实践,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得到了很大的转变。但在实际的课堂实践中,我们发现“满堂灌”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有的教师过于追求教学内容的情景化,教学过程的形式化、情景化,过多教育手段的“媒体化” , 教学评价的片面化;实验在化学学科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不少老师将“演示实验”变成“讲实验”,甚至取消学生实验等等,这些做法导致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无效,甚至抹杀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我们应当重新反思当前的教育,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聚焦课堂,改革课堂,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真正实施有效教学。 二、课题研究各阶段的时间安排 2007.11 —2008.4 理论学习准备阶段; 2008.5 —2009.3 ,无效反思阶段的研究,初步确定一种课型的教学模式,并确定有关理论支持; 2009.3 —2009.12 ,有效备课阶段的研究,初步形成新授课、习题讲评课两种教学模式,初步在本校内推广; 2009.12-2010.5 ,有效上课阶段的研究,初步形成复习课和实验课的教学模式熟练运用,并将模式形成论文上报。 2010.5- 至今,有效评价、课后反思阶段的研究,课题总结。将肯定的各个课型推广施行,将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讲评课和实验课的教学模式熟练运用,在本校推广,并将模式形成论文上报。 三、研究内容 1、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一线老师和学生对实施有效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2、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学习,认真查阅资料,广泛交流探讨,同时积极向专家请教或走访兄弟学校,更大范围了解情况,逐步形成符合我们学

浙江省2019~2020年高中化学非选择题专题汇编(有机推断大题)

浙江省2019~2020年高中化学非选择题专题汇编( 有机推断大) 题 1.(2019·武邑县教育局高三月考)薄荷油中含有少量的α ?非兰烃和 β?非兰烃,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36。根据如下转化,回答相关问题: 已知: (1) 写出 α ?非兰烃中官能团名称 ,β?非兰烃的结构简式 。 (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α ?非兰烃与等物质的量的Br 2 进行加成反应,产物共有3 种 B .C→D 和E→F 反应类型相同 C .聚合物H 易溶于水 D .C→M 反应过程中有高分子聚合物等副产物产生 +RCHO +CO 2 2CH 3 COOH

(3)写出F→G 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A 的同分异构体。 ①含有4 个-CH3 ;②1 mol 此同分异构体在碱性条件下水解需2 mol NaOH。 2.(2019·浙江高三)依折麦布是目前唯一的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合成它的一种重要中间体M 的结构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以甲苯和戊二酸酐为原料,设计了以下合成路线,部分条件和产物已略去。 (5) 以甲苯和丙烯为基本原料合成(用流程图表示,其他无机试剂任选)。已知:①

② ③ 请回答: (1)物质K 的结构简式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甲苯制B 需用Fe 作催化剂 B.物质H 水解后产物的最简单同系物为乙酸 C.反应①②③ 均为取代反应 D.1mol物质K 最多能与2mol NaOH反应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G 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分子中含有3 个苯环;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④1H?NMR谱显示分子中含有6 种氢原子。 (5) 设计以苯和乙烯为原料制备另一种医药中间体二苯甲酮( ) 的合成路线: 。( 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 3.(2018·浙江镇海中学高三)化合物物G是一种用于合成γ- 分泌调节剂的药物中间体,其合成路线流程图如下: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中期报告

附件 4: BXJKGH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新教学改革与课改下学科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开发研究” 中期报告 课题名称高中化学课堂高效教学模式的研究 课题编号LN0138Z 所属学科化学 课题主持人王萍 所在单位本溪市第一中学 上报时间2013年7月 本溪市第一中学制 2013年 8月

一、研究进展情况:包括开题时间、主要参加者及分工落实情况、研究工作进度、调研 地点与时间等,不超过2000 字,可加页。 2013 年 7 月王萍参加课题开题仪式会议,领取开题协议书,参加仪式的有国家教 育科学研究所的李世平所长,总课题组理事李桂娟校长,总课题组理事张绍宾校长以及 参与各个子课题的负责人。张绍宾校长宣读了课题报告 , 就本课题及学校化学教学发展的 关系做了深刻的阐述 , 要求本校教研组要努力学习 , 加强科研 ,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 2013 年 8 月 28 日召开化学组教师会议组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的课题组,会议地点一中主校五楼会议室。 2013 年 8 月 30 日填写开题协议书,并听取学院教研室专家张文敏教师的建议修改 完善。 2013 年 10 月 8 日下午市教研室鞠文革主任,张文敏老师荐临我组指导开题报告. 开题仪式上课题负责人王萍报告了课题立项过程及意义 . 鞠文革主任 , 张文敏老师就我校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 就课题的立项、研究、结题等都作了具体而详尽的指导 . 学校信息中心对本次活动在设备、人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 一、课题研究主要进展 (一)健全组织机构,保障课题实施 我校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课题研究指导小组和子课题研究小组。由国家教育 科学研究所的李世平所长,总课题组理事李桂娟校长,总课题组理事张绍宾校长推动课 题研究的日常工作;实验学校子课题负责人负责课题的组织与实施课题研究工作。 (二)加强理论学习,明确研究方向 课题组采用个人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形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研究“化学高效 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研究”课题研究实验方案,明确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主要目 标、主要内容、遵循原则、主要方法、规章制度、操作方法、责任与义务等,加深对本 课题研究方向的认识。同时,课题组组织学习《有效教学》,余文森主编的《有效教学 十讲》等理论专著。 为课题组成员征订了《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化学》、《新课程》、《福建教 育》、等教育期刊,购买了《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等理论书

2019化学高考真题(2)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化学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 24S32Cl35.5Mn55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某试剂瓶标签上安全标志如右图,该试剂是( ) A. 氮水 B. 乙酸 C. 氢氧化钠 D. 硝酸 2. 我国古代典籍中有“石胆……浅碧色,烧之变白色者真”的记载,其中石胆是指 A. 42CuSO 5H O ? B. 42FeSO 7H O ? C. 42ZnSO 7H O ? D. ()422KAl SO 12H O ? 3. 反应22426C H ()C H (g)+H (g)g =,>0H 在一定条件下于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乙烷平衡转化率的是( ) A. 增大容器容积 B.升高反应温度 C.分离出部分氢气 D.等容下通入惰性气体 4.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B. C. D. 5. 根据右图中的能量关系,可求得C H —的键能为( )

A. 1414kJ mol -? B. 1377kJ mol -? C. 1235kJ mol -? D. 1197kJ mol -? 6.实验室通过称量42MgSO xH O ?样品受热脱水前后的质最来测定x 值,下列情况会导致测定值偏低的是( ) A. 实验前试样未经干燥 B. 试样中含有少景碳酸氢铵 C. 试样中含有少量氯化钠 D.加热过程中有试样进溅出来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趣有一个或两个..... 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7. 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联合国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下列有关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周期表共有18列 B. VIIN 族元素的非金属性自上而下依次减弱 C. 主族元素均呈现与其族数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D. 第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自左向右依次增大 8.微型银-锌电池可用作电子仪器的电源,其电极分别是2Ag /Ag O 和Zn ,电解质为KOH 溶液,电池总反应为222Ag O Zn H O 2Ag Zn(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池工作过程中,KOH 溶液浓度降低 B. 电池工作过程中,电解液中-OH 向负极迁移 C. 负极发生反应2Zn 2OH 2e Zn(OH)--+-=

高一化学研究性课题的选择

高一化学研究性课题的选择 [教学目的]:指导高一学生进行化学学科研究性课程的课题选择。 [教学重点和难点]:1、使学生明确研究性课程的目标。 2、研究性课程在内容选择和设计上的要求。 3、研究性课题的课题选择来源选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研究性课程的目标: 1、总目标:通过自主探究等多样化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方式,提升学生自身学习生活的经验、能力、情感体验和价值目标追求,密切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自然界,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学生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的联系,发展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整体性、规律性和独特性的认识,发展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态度、方法和能力,创造性学力和创新精神,加强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念和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现实和未来发展的人文精神。 2、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正确的对科学和道德等方面的评价能力。 (2)发展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3)培养学生通过主动探究的实践活动,获取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生主动求知、乐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4)促进学生通过研究实践活动,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开放性环境中获取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的能力,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等。 二、研究性课程在课题选择和设计上的要求。 1、开放性。 要注重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联系自然界、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实际问题,要从学科领域开放到现实生活中的事件、现象和情境。学习、研究的专题(课题内容是广域性的。既可以是单

2019年高考化学专题分类汇编专题二十三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解析版)

专题二十三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解析版) 1.【2019新课标Ⅰ卷】在普通铝中加入少量Cu和Mg后,形成一种称为拉维斯相的MgCu2微小晶粒,其分 散在Al中可使得铝材的硬度增加、延展性减小,形成所谓“坚铝”,是制造飞机的主要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状态的镁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填标号)。 (2)乙二胺(H2NCH2CH2NH2)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氮、碳的杂化类型分别是、 。乙二胺能与Mg2+、Cu2+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环状离子,其原因是,其中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稳定性相对较高的是(填“Mg2+”或“Cu2+”)。 (3)一些氧化物的熔点如下表所示: 氧化物Li O MgO P4O6SO2 2 熔点/℃ 15702800﹣解释表中氧化物之间熔点差异的原因。 (4)图(a)是MgCu2的拉维斯结构,Mg以金刚石方式堆积,八面体空隙和半数的四面体空隙中,填入以四面体方式排列的Cu.图(b)是沿立方格子对角面取得的截图。可见,Cu原子之间最短距离x=pm,Mg原子之间最短距离y= pm.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MgCu2的密度是g?cm﹣3(列出计算表达式)。 【答案】(1) A (2)sp3;sp3;乙二胺的两个N提供孤对电子给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Cu2+ (3)Li2O和MgO是离子晶体、P4O6和SO2是分子晶体,晶格能MgO>Li2O,分子间作用力:P4O6>SO2

(4)a;a; 【解析】 (1)AD微粒都是Mg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得到的,但是D微粒能量高于A,稳定性A>D,所以失电子能量A>D;BC都是原子,但是B是基态、C是激发态,能量:C>B,稳定性B>C,所以失 去一个电子能量:B>C;A微粒是B失去一个电子得到的,且A轨道中电子处于半满状态,较 稳定,所以失去一个电子能力A>B, 通过以上分析知,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A, 故答案为:A; (2)每个N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有2个N﹣H键、1个N﹣C键,且还含有1个孤电子对;每个C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有2个C﹣H键、2个C﹣N键,所以N、C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都是4,根据价层电子 对互斥理论判断N、C原子杂化类型分别为sp3、sp3;含有孤电子对的原子和含有空轨道的原子 之间易形成配位键,乙二胺的两个N提供孤对电子给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所以乙二胺能与Mg2+、Cu2+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环状离子;碱土金属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稳定性较弱,所以与乙二胺 形成的化合物稳定性相对较高的是Cu2+. (3)晶体熔沸点:离子晶体>分子晶体,离子晶体熔沸点与晶格能有关,晶格能越大熔沸点越高,晶格能与离子半径成反比,与电荷成正比,分子晶体熔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分子间作用力与 相对分子质量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分子间作用力越大,Li2O和MgO是离子晶体、P4O6和SO2 是分子晶体,且晶格能MgO>Li2O,分子间作用力:P4O6>SO2,所以熔沸点:MgO>Li2O>P4O6> SO2. (4)如图所示,AB之间的距离为面对角线长度=apm,AB之间距离相当于4个Cu原子直径,x距离1个Cu原子直径=; 体对角线长度=棱长=×apm,CD距离为y,该长度为体对角线BC长度的 =××apm=apm;该晶胞中Mg原子位于8个顶点上、6个面心上,在晶胞内部有4个Mg原子,所以Mg原子个数=8×+6×+4=8,Cu原子都位于晶胞内部,有16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