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有害气体的燃烧净化
- 格式:ppt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68
voc的处理工艺VolatileOrganicCompounds(VOC)是指在常温常压下,有容易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主要来自工业废气中,是对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的一类有毒有害物质。
VOC的处理工艺就是指将VOC从废气中经过有效的净化脱除,降低废气中VOC排放浓度,以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标准及无害化处理。
VOC处理工艺有很多种,具体分为:一、燃烧法燃烧是指将废气中的VOC燃烧分解,将其处理成温室气体或无害气体,如二氧化碳、水蒸气等,从而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它可以有效地降低废气中VOC的排放浓度,但是要求燃烧条件良好,以免产生有害的二次污染物,如氮氧化物等。
二、物理法物理法是指应用物理方法,如吸附、冷凝、干化、喷雾干燥,从废气中将VOC快速、有效地脱除,并将其以一定的形式回收、处置或焚烧,以达到污染物排放的要求。
三、催化氧化法催化氧化是指使用一种特定的催化剂,如金属催化剂或复合催化剂,通过加入充分的氧气将VOC彻底氧化,从而完成净化工作。
四、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指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特性,将VOC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温室气体或无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VOC的处理工艺分类众多,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VOC污染物的性质,废气的浓度,处理技术的成熟程度等因素,采取最合适、最经济实用的技术方案,以保证废气中VOC浓度最终达到排放标准,实现排放污染物的有效净化。
VOC的处理工艺是污染防治技术中一个关键技术,它不仅能有效地处理VOC污染,而且能够大大减少污染源对环境的污染,从而为维护空气环境质量贡献力量。
因此,VOC的处理工艺的研究是极其重要的,有责任心的企业应该尽力研发有效的VOC处理技术,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空气质量,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无火焰燃烧塔工作原理
无火焰燃烧塔是一种处理空气污染物的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将有害物质转化为可接受的形式。
其基本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污染气体输入:待处理的污染气体由进气口输入无火焰燃烧塔内部。
2. 剂料喷射:在进入燃烧塔之前,适当的添加剂料会通过喷射装置进行喷射,与污染气体混合。
3. 化学反应:混合后的气体进入燃烧塔内部,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这些反应可能包括氧化、还原、酸碱反应等,以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或较低有害性的物质。
4. 质量分离:经过化学反应后的气体会继续向上升腾,通过设备内部的特定结构,与其他存在于气体中的固体颗粒或液体进行质量分离。
分离后的固体或液体会通过相应的收集装置进行处理或回收利用。
5. 净化气体排放:经过化学反应和质量分离后,气体中的大部分污染物已经被转化或分离掉,净化后的气体最终会从无火焰燃烧塔的出口排放出去,达到符合环保标准的要求。
总的来说,无火焰燃烧塔通过化学反应和质量分离的方式,将有害气体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或较低有害性的物质,从而达
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这一工作原理使得燃烧过程中不产生明火,降低了能源消耗和二次污染的风险。
工业通风总结第一章工业有害物及其防治的综合措施粉尘是指在空气中浮游的固体微粒。
气溶胶:当一种物质的微粒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之中,就构成了一个分散系统,人们把固体或液体微粒分散在气体介质中所构成的分散系统。
气溶胶包括粉尘和雾。
P2 图1-1吸入呼吸器官的气溶胶粒子一次尘化作用:使尘粒由静止状态进入空气中浮游的尘化作用。
二次气流:由于通风或冷热气流对流所形成的室内气流。
速度越大,作用越明显。
人的冷热感觉与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流速、周围物体表面温度(客观性指标)和人的心理因素(主观性指标)等因素有关,第二章控制工业有害物的通风方法按照通风功力的不同,通风系统可分为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两类。
自然通风是依靠室外风力造成的风压和室内外空气温度差所造成的热压使空气流动;机械通风是依靠风机造成的压力使空气流动的。
局部排风系统组成:局部排风罩、风管、净化设备、风机全面通风也称稀释通风,它一方面用清洁空气稀释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浓度,同时不断把污染空气排至室外,使室内空气中有害物浓度不超过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
气流组织:合理的布置送、排风口位置、分配风量以及选用风口形式,以便用最小的通风量达到最佳的通风效果。
气流组织的原则:1、排风口应尽量靠近有害物源或有害物浓度高的区域,把有害物迅速从室内排出。
2、送风口应尽量接近操作地点。
3、在整个通风房间内,尽量使送风气流均匀分布,减少涡流,避免有害物在局部地区的积聚。
第三章局部排风罩按照工作原理的不同,局部排风罩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型式:(填空)1、密闭罩2、柜式排风罩(通风柜)3、外部吸气罩(包括上吸式、侧吸式、下吸式及槽边排风罩)4、接受式排风罩5、吹吸式排风罩密闭罩:把有害物源全部密闭在罩内,在罩上设有工作孔,从罩外吸入空气,罩内污染空气由上部排风口排出。
密闭罩的类型:局部密闭罩、整体密闭罩、大容积密闭罩(密闭小室)柜式排风罩P31-33 图3-13 图3-14 图3-15 图3-16控制风速(吸入速度):为保证有害物全部吸入罩内,必须在距吸气口最远的有害物散发点(即控制点)上造成适当的空气流动。
天然气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近年来,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燃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家庭供暖、工业生产和发电等。
然而,虽然天然气相对于传统燃料来说更加环保,但其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仍然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天然气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的具体影响,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二氧化碳的影响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当天然气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过多的排放会导致地球变暖,进而引发气候变化。
这对全球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了广泛的负面影响。
然而,在人体健康层面,短期接触到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又会引起一系列不适症状,如头痛、头晕、嗜睡、心跳加快等。
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环境下,可能导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因此,在天然气燃烧过程中,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对于保护人体健康和减缓气候变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部分:一氧化碳的影响天然气燃烧产生的另一种有害气体是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且无刺激性的气体,不易察觉,但其毒性极高。
当人体暴露在高浓度的一氧化碳环境下时,会抑制血液中的氧运输功能,导致中毒和窒息的风险。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
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昏迷和死亡。
老年人、婴幼儿和存在慢性疾病的人群对一氧化碳的敏感性更高,因此,确保天然气的燃烧过程中一氧化碳的排放量符合标准和规范对于保护健康至关重要。
第三部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影响除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外,天然气燃烧还会产生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这些化合物包括苯、甲醛、二甲基苯等,其排放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们与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疾病有一定的关联。
长期接触高浓度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可能导致癌症、呼吸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问题等。
因此,在天然气的燃烧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对于保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篇烟气净化系统第一章烟气净化系统第一节烟气净化系统简介一锅炉出口烟气成分及有关参数二烟气净化系统的功能几净化目标三烟气净化系统的组成第二节烟气净化系统性能计算一酸性气体的净化原理及计算二烟气中有毒有害物的净化原理三烟气中粉尘的去除四管道系统及有关计算第二章半干法反应系统第一节半干法反应系统概述一半干法反应法反应系统功能二半干法反应系统组成部分第二节旋转雾化器及其附属系统一旋转雾化器二旋转雾化器附属系统三旋转雾化器及其附属系统的运行维护第三节半干反应塔及其附属设备一半干反应塔及烟气进口蜗壳设计计算(包括CFD)二半干反应塔结构三附属设备及其运行维护(大块破碎器、拌热器)第三章石灰存储和石灰浆制备系统第一节石灰存储仓一社会存储仓组成部分二石灰存储仓功能及运行维护第二节石灰浆制备系统一石灰浆制备系统组成部分二石灰浆制备系统功能三石灰浆制备系统设计计算第三节石灰存储仓和石灰浆制备系统运行维护一石灰存储仓及其附属设备的运行维护二石灰浆制备系统运行维护第四章活性碳存储和计量喷入系统第一节活性碳存储仓一活性碳存储仓组成部分二活性碳存储仓功能第二节活性碳计量和喷入系统一活性碳计量和喷入系统组成部分二活性碳计量和喷入系统功能三活性碳计量和喷入系统计算第三节活性碳存储和计量喷入系统运行维护一活性碳存储仓几其附属设备运行维护二活性碳计量和喷入系统运行维护第五章袋式除尘系统第一节袋式除尘系统概述一袋式除尘系统入口烟气成分及有关参数二垃圾焚烧烟气处理对袋式除尘系统的特殊要求三袋式除尘系统功能及净化目标第二节袋式除尘系统组成部分及其功能一袋式除尘烟气净化系统二压缩空气脉冲喷吹系统三热风循环系统四旁路及气密系统五袋式除尘器出灰第三节袋式除尘器一袋式除尘器工作原理二袋式除尘器计算及参数三袋式除尘器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四袋式除尘器的结构特点五袋式除尘器的清灰控制特点第四节袋式除尘系统运行维护一袋式除尘系统运行维护二袋式除尘器运行维护第六章其他第一节恶臭气体的防治一恶臭气体成分和引起原因二恶臭气体防治原理和方法三国家标准第二节噪声的控制一噪声引起原因二噪声防治原理和方法三国家标准第三节烟气污染的防治一烟气污染组成和引起原因二烟气污染防治原则和方法三国家标准第一章烟气净化系统第一节烟气净化系统简介一锅炉出口烟气成分及有关参数可燃的生活垃圾基本上是有机物,由大量的碳、氢、氧元素组成。
工业通风期末考试复习《工业通风》期末复习题总论1.工业通风的任务主要在于消除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和蒸气、余热和余湿的危害。
2.工程上将只实现空气的清洁度处理和控制并保持有害物浓度在一定的卫生要求范围内的技术称为工业通风。
3.所谓通风就是把室外的新鲜空气适当处理(如过滤、加热或冷却)后送进室内,把室内的污浊气体经消毒、除害后排至室外,从而保持空气的新鲜程度,使排放废气符合标准。
1)固体物料的机械破碎和研磨2)粉状物料的混合、筛分、包装及运输3)物质的燃烧过程4)物质被加热时产生的蒸气在空气中的氧化合凝结2.粉尘对生产的影响主要有:1)降低产品质量、降低机器工作精度和使用年限2)降低光照度和能见度,影响室内外作业的视野4.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取决于粉尘的性质、粒径大小、浓度、与人体持续接触的时间、车间的气象条件以及人的劳动强度、年龄、性别和体质情况等。
5.人体散热主要通过皮肤与外界的对流、辐射和表面汗液蒸发三种形式进行。
6.对流换热取决于温度和空气的流速,辐射散热只取决于周围物体表面的温度,蒸发散热主要取决于空气的相对湿度和流速。
7.当空气的温度和周围物体表面的温度高于体温时,人体的散热主要依靠汗液蒸发。
相对湿度愈低,空气流速愈大,则汗液愈容易蒸发。
8.粉尘的浓度有两种表示方法,分别是质量浓度和计数浓度。
9.有害气体和蒸气的浓度有两种表示方法,分别是质量浓度和体积浓度。
10.卫生标准规定了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和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它是设计和检查工业通风效果的重要依据。
11.危害性大的物质其容许浓度低,并且居住区的卫生要求比生产车间高。
12.卫生标准中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害物的最高容许浓度,是按工人在此浓度下长期进行生产劳动,而不会引起急性或慢性职业病为基础的13.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一次最高容许浓度,一般是根据不引起粘膜刺激和恶臭而制定的。
14.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主要是根据防止有害物质的慢性中毒而制定的。
燃气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介绍燃气燃烧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能源利用方式,它可以为我们提供温暖、照明和烹饪等生活所需。
然而,燃气燃烧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对我们的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燃气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
一、一氧化碳燃气燃烧产生的最主要有害气体之一就是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但是对人体却有着严重的危害。
当我们在密闭的空间中使用燃气燃烧器具时,如果燃烧不完全,就会产生一氧化碳,长时间吸入一氧化碳会导致头痛、恶心、乏力甚至中毒死亡。
二、二氧化硫除了一氧化碳,燃气燃烧还会产生二氧化硫这种有害气体。
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刺激性气体,吸入过量的二氧化硫会损害呼吸道,引起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长期接触二氧化硫还会导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三、氮氧化物在燃气燃烧的过程中,还会产生氮氧化物这种有害气体。
氮氧化物对大气环境有着严重的污染作用,它会参与臭氧的生成,进而对臭氧层造成破坏,加速全球变暖的进程。
此外,氮氧化物还会形成酸雨,危害植物生长和土壤质量。
四、苯、甲苯等有机物除了上述几种主要的有害气体外,燃气燃烧还会产生一些有机物,如苯、甲苯等。
这些有机物对健康和环境同样造成危害,它们会引起呼吸道疾病、过敏反应等。
苯、甲苯等有机物还对大气环境有着不良影响,加重大气污染程度。
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此外,燃气燃烧还会产生一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易挥发到空气中,对大气环境有着不利影响。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主要来自于燃料或涂料等中的挥发性成分,在燃烧过程中被释放到空气中。
这些有机化合物会造成臭氧层破坏、光化学烟雾等问题。
六、光化学烟雾燃气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会形成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害处,它会加重空气污染程度,对呼吸系统和皮肤造成危害。
长期暴露在光化学烟雾中会导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七、颗粒物燃气燃烧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颗粒物,这些颗粒物悬浮在空气中会造成雾霾和空气污染。
气体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气体安全生产,避免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各类企事业单位生产、储存和使用涉及气体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所有参与气体生产、储存和使用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依法执行。
第四条涉及气体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职业培训和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五条气体生产、储存和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
第二章安全操作规程第六条所有从事气体操作的工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护用品,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第七条气体容器的搬运需由专门人员负责,不得搬运超过自己能力的重量,搬运过程中应确保容器的平稳、安全。
第八条遇到涉及气体泄漏的情况时,工作人员必须迅速采取措施,将泄漏源封堵或转移,同时通知有关部门做好应急处理。
第九条在涉及气体的操作过程中,严禁吸烟、使用明火和产生火花的行为。
第十条涉及气体操作时,必须确保操作区域的通风良好,避免气体积聚引发意外事故。
第十一条使用气体设备之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的运行正常,同时注意设备的使用说明和安全警示。
第十二条涉及气体的操作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滥用、乱用和误用。
第十三条涉及气体储存的区域必须配置专门的储存设备,设备必须定期检修和维护,储存区域必须保持清洁干燥,防止火源、静电、高温等危险因素。
第十四条涉及气体的使用必须按照正常工艺流程进行,不得擅自增减或更改。
第十五条涉及气体的操作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禁止违规操作。
第十六条对于违反本规程的工作人员,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相应的处罚,同时要加强对他们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第三章安全意识教育第十七条涉及气体操作的工作人员必须参加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八条涉及气体操作的工作人员必须了解常见气体的特性、危害以及事故处理方法,能够根据情况灵活应对。
第十九条气体安全生产应当与其他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形成合力,共同维护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