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化疗与全身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4
三维适形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进展近年来,胰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早诊率低,手术切除率低,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发病人数与死亡人数的比值接近1。
目前放化疗联合姑息性手术的综合治疗是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随着新型化疗药(如吉西他滨)的出现以及三维适形放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 )技术的发展,同步放化疗给局部晚期胰腺癌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标签:局部晚期胰腺癌;吉西他滨;3DCR T;同步放化疗胰腺癌的发病率占常见恶性肿瘤的l % ~ 2 %,近年来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由于其早诊困难,手术切除率低,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5 年生存率低于5 %。
手术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且失去手术机会。
目前,中晚期胰腺癌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较差,因此提高中晚期胰腺癌的疗效,特别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仍是目前临床追求的目标[1]。
近年来,随着新型化疗药(如吉西他滨)的出现以及三维适形放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 )技术和影像学的发展,胰腺癌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胰腺癌的化疗最初主要是以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为主。
由于化疗对胰腺癌敏感性差,近年来随着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的应用,疗效有所提高。
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了GEM或5-Fu在初治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疗效[2]。
GEM 1000 mg/m2 静脉滴注30min,每周1次,连用7周,休l周,继续原剂量每周1次,连用3周,休1周;5-Fu 600 mg/m2 静脉滴注30min,每周1次。
临床症状改善率分别为24%和5%(P = 0 .0022 );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 .7 个月和4 .2个月(P = 0.00025 );GEM组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46%、24%和18%;5-Fu 组分别为29%、5%和2%。
聚焦热疗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观察张欣平;付曦;郭翠华;文世民【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13(6)25【摘要】目的观察聚焦热疗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5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例和对照组12例。
治疗组采用BSD2000相控阵聚焦热疗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对照组予单纯动脉灌注化疗治疗。
观察2组病灶变化情况,临床受益反应(CBR)、生存率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治疗组肿瘤灶变化总有效率为30.8%高于对照组的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CBR有效率为53.8%高于对照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热疗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能提高近期有效率及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40-41)【关键词】聚焦热疗;化疗;胰腺癌;晚期【作者】张欣平;付曦;郭翠华;文世民【作者单位】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2.491【相关文献】1.三维适形放疗结合热疗及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 [J], 孙祖杰;丁常青;唐涛;孙素平;张春文2.高能超声聚焦热疗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 [J], 李成发;黄孟芹;甘晓青;孟曼;姚荣杰;王为民;孔凡良3.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J], 纪卫;张献南;胡建军4.区域性动脉灌注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20例临床疗效观察 [J], 李佳睿;刘莹;王大伟5.区域性动脉灌注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20例临床疗效观察 [J], 李佳睿;刘莹;王大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常常在晚期被发现,且难以治愈。
安罗替尼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已被用于胰腺癌的治疗。
本研究旨在观察安罗替尼在晚期胰腺癌治疗中的疗效。
本研究共纳入了100名晚期胰腺癌患者,年龄范围为45-70岁,男女比例为1:1。
这些患者的胰腺癌已经扩散到其他器官或组织,并且接受安罗替尼治疗。
治疗期间,患者每天口服一定剂量的安罗替尼。
观察期为6个月,每个月进行一次治疗效果评估。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病情观察和影像学检查,我们评估了安罗替尼对晚期胰腺癌的治疗效果。
我们观察了患者的疼痛症状。
在治疗前,75%的患者报告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
在治疗后的第3个月,仅有25%的患者报告疼痛症状较之前有所改善。
我们还观察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例如食欲、体力和精神状态都有所提高。
我们进行了肿瘤的影像学评估。
治疗前,所有患者的肿瘤在影像学上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增大。
治疗后的第6个月,有56%的患者的肿瘤缩小了,其中有13%的患者的肿瘤缩小率超过50%。
有部分患者的肿瘤在治疗后出现了增大的趋势,可能是因为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耐药性。
我们观察了患者的生存状况。
治疗前,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10个月。
治疗后的第6个月,平均生存期延长至14个月。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研究的观察期仅为6个月,我们无法获得更长时间的随访数据,所以对于安罗替尼的长期疗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表明安罗替尼在晚期胰腺癌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
它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还可以使部分患者的肿瘤缩小,延长平均生存期。
安罗替尼也存在耐药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替吉奥单药对比吉西他滨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范军达;孙涛【摘要】目的探讨替吉奥与吉西他滨单药对比治疗老年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07-2015-12在某院就诊的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吉西他滨静脉注射.给予观察组患者替吉奥口服.记录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比较6个月生存率与1年生存率.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指标,对比CA199与CEA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6个月生存率与1年生存率分别为50.0%与33.3%,对照组分别为46.7%与3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CA199与CEA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此次化疗中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黏膜炎等;观察组患者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为Ⅰ~Ⅱ度.血液学毒性,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等,观察组患者发生Ⅲ~Ⅳ度骨髓抑制者仅1例(3.3%),对照组则为9例(3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替吉奥单药治疗老年晚期胰腺癌与吉西他滨单药治疗的近期疗效相近,但使用替吉奥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更低,能减轻患者痛苦,安全性更高.【期刊名称】《中国疗养医学》【年(卷),期】2017(026)011【总页数】3页(P1205-1207)【关键词】替吉奥;吉西他滨;老年;晚期胰腺癌【作者】范军达;孙涛【作者单位】110034 沈阳二四二医院肿瘤血液科;110034 沈阳二四二医院肿瘤血液科【正文语种】中文由于胰腺癌患者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确诊时多为晚期,不足20%的患者有手术机会[1],该病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易转移,尽管手术、介入等多种方式积极治疗,患者预后仍然不佳,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5个月,4%的患者生存期可超过5年,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预后最差的疾病之一[2],化疗是晚期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最大限度的延长患者的生命,本研究选择2014-07—2015-12在我院就诊的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别为随机分组的患者给予替吉奥和吉西他滨两种单药治疗,现报告如下。
替吉奥与顺铂分别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疗效比较王璐;熊超;曾灵芝;段训凰【摘要】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gemcitabine plus S-1 and gemcitabine plus cisplatin in treating of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 Methods Forty-two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 patients collected from Feb 2010 Dec 2012 in our hospital.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GP group:gemcitabine plus cisplatin (18 patients) and GS group: gemcitabine plus S-1 (24 patients). In GP group,patients were given gemcitabine 1000mg·m-2 on the 1st and 8th day,cisplatin d·m-1,repeated every 3 weeks. In GS group,patients were given gemcitabine (usage as well as GP group) and S-1 taken based on the body surface area bid on the 1-14d,repeated every 3 weeks. Results In GS and GP group,objective response was 37.3%and 33.3%(P>0.05), CBR was 37.3% and33.3%(P>0.05),the 6-month survival rate was 79.2% and 83.3%(P>0.05),the 12-month survival rate was 29.2%and 22.2%(P>0.05),respective. The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was 5.5 months and 4.5months(P<0.05),and the medi-an overall survival was 8.8 months and 8.15 months(P>0.05). The incidence of nausea and vomiting of GP group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GS. Conclusion The two kinds of chemotherapy regimens are effective and safe for treating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pancreatic cancer. Gemcitabine plus S-1 is better than plus cisplatin in PFS,it also shows superiority in survival rates,bu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wteen two chemotherapy regimens.%目的:评价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胰腺癌临床疗效。
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对比S-1联合吉西他滨在治疗胰腺癌的疗效对比赵华;董晓丽【摘要】目的对比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和替吉奥(S-1)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0年4月—2016年10月期间在该院收治的56胰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S-1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对照组给予吉西他并联合紫杉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化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1年和2年存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化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较化疗前均明显升高,且化疗后4周、8周、12周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分别为(5.8±0.2)个月、(26.7±6.2)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的(4.0±0.2)个月、(20.3±4.5)个月;2年存活率为5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7%;Ⅲ度以上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心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发生率(25.0%、10.7%、3.6%、7.1%、3.6%)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于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S-1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胰腺癌的疗效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7(036)018【总页数】3页(P123-124,127)【关键词】吉西他滨;紫杉醇;S-1;胰腺癌【作者】赵华;董晓丽【作者单位】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云南保山 678000;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云南保山 67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9胰腺癌是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恶性程度较高,手术根治率低,不经治疗的患者1年生存率在17%左右[1],死亡率极高。
早期发现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后,仍有可能复发和转移,因此根治术后的综合治疗十分关键,该文将以2010年4月—2016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56例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吉西他滨分别联合紫杉醇、替吉奥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常规化疗、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姑息化疗、术后辅助化疗等化疗类型用药方式和适应症具体区别不同化疗类型关系“化疗”是利用化学药物的细胞毒作用,杀灭肿瘤细胞,化疗药物分布全身,可以对局部和转移的肿瘤进行治疗。
大部分肿瘤患者都逃不过化疗,常用的系统化疗药物包括5-氟尿嘧啶(5-FU)、卡培他滨、替吉奥、顺铂、奥沙利铂、紫杉醇、多西他赛、白蛋白紫杉醇、伊立替康、表阿霉素等。
一般化疗是所有采用化学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的总称。
辅助化疗是化疗中的一种策略,辅助化疗又可分为新辅助化疗和术后辅助化疗。
辅助化疗适宜人群,目前临床认为肿瘤手术后复发或转移几率可能性较大的情况下,均应接受辅助化疗的治疗。
新辅助化疗治疗概念新辅助治疗是在手术前进行的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全身药物治疗。
新辅助化疗指的是诱导化疗,被称之为手术前的全身化疗是为降低肿瘤临床分期,提高切除率,在手术或手术加局部放射治疗前,首先进行全身化疗,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化疗。
新辅助化疗最早由Frei提出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主要应用于头颈部癌、骨肿瘤、乳腺癌等实体肿瘤,指在恶性肿瘤局部治疗前给予的全身性化疗,又称为起始化疗,以示有别于术后辅助化疗。
其主要目的是使患者体内的肿瘤病灶体积缩小或提前消灭看不见的转移癌细胞,有助于改善手术前的状态并为后续手术或放疗创造有利的条件。
新辅助化疗的适应人群,一般认为肿瘤早期患者不需要接受新辅助化疗,而癌症晚期患者因为根治疾病的可能性不大也不建议做新辅助化疗的治疗,局部晚期癌症患者且处于早期晚期分界阶段就可以采取新辅助化疗措施。
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应用较广泛,国内外相关指南关于新辅助化疗的适应症都有所差别,目前的国际共识认为所有需要进行辅助化疗的乳腺癌都可以给予新辅助化疗。
主要包括三类患者:肿瘤较大、分期较晚,直接进行手术无法确保肿瘤被完整切除,且手术难度较大的患者;有保乳意愿,但因肿瘤较大难以保乳者;部分三阴型或HER2阳性的患者。
脾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的效果及减毒作用研究目的观察脾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的效果及减毒作用。
方法将2015年1~12月我科收治的60例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GP化疗方案,试验组在GP化疗的基础上联合脾多肽治疗。
观察两组间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变化。
结果试验组的生活质量提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0% vs 40%)(P<0.05),且不良反应轻(P<0.05),疗效无差异(P>0.05)。
结论脾多肽注射液联合GP方案全身化疗治疗胰腺癌可明显减轻化疗骨髓抑制,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attenuation of Lienal Polypeptid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pancreatic cancer.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canc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5,30 cases in each group,30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GP program program in the control group,another 30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Lienal Polypeptid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GP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efficacy,quality of life and adverse reaction of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 Improve rate of quality of lif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60% vs 40%)(P<0.05).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curative effect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Lienal Polypeptid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GP program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pancreatic cancer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chemotherapy bone marrow suppression,clinical symptoms improve significantly,quality of life h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Key words]Lienal Polypeptide;Pancreatic cancer;Chemotherapy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胰头部。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或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疗效的比较束永前;刘凌翔;黄普文;卢凯华;殷咏梅【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03(018)005【摘要】目的比较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与GF方案(吉西他滨+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胰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证实的60例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GP组和GF组,各30例.GP组给予吉西他滨1 000 mg/m2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30 min,第1、8、15天;顺铂40 mg,静脉滴注,第15、16、17天.GF组给予吉西他滨1 000 mg/m2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点滴30 min,第1、8、15天;氟尿嘧啶500 mg/m2加5%GS 500 ml,静脉滴注时间超过6 h,第1~5天.结果GP组PR 3例,MR 5例,NC 12例,PD 5例,PR+MR为32.0%,中位生存期为8.7个月,临床受益反应率(CBR)为57.7%(15/26),CA19-9水平下降超过50%者达48.1%(13/27).GF组PR 3例,MR 8例,NC 9例,PD 4例,PR+MR为45.8%,中位生存期为10.1个月,CBR 82.1%(23/28),CA19-9水平下降超过50%者达53.6%(15/28).2组比较,CBR有显著性差异(P<0.05),GF疗效较佳.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2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含吉西他滨的联合化疗方案与以往单药方案比较,疗效高、副作用小、患者中位生存期长,临床受益反应率(CBR)高;GP方案和GF方案比较,后者CBR更高(57.7%,82.1%),副作用相近.【总页数】4页(P527-530)【作者】束永前;刘凌翔;黄普文;卢凯华;殷咏梅【作者单位】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9【相关文献】1.替吉奥联合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性与安全性比较 [J], 李欣2.吉西他滨联合氟尿嘧啶和顺铂治疗晚期胰腺癌 [J], 钱志英;何流;蒋华;张宏星3.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与吉西他滨单药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比较的Meta分析 [J], 谢德荣;梁汉霖;王羽;郭双双;杨琼;江志敏4.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或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疗效比较 [J], 束永前;刘凌翔5.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与单药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比较 [J], 孙衍伟;安永恒;梁军;丁兆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胰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
目前治疗胰腺癌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手术、放化疗和中医保守治疗。
很多患者面对众多的治疗方案,不知道该作何选择。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胰腺癌化疗好还是中药好?事实上,任何方法只要能给患者带来康复就是好的方法。
化疗在胰腺癌的治疗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化疗可以有效控制体内癌细胞继续扩散,但是化疗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体内正常细胞产生破坏,所以很多患者在化疗后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
为了减少化疗带来了不良反应,患者可以使用中药进行辅助治疗。
胰腺癌化疗好还是中药好?选择三联平衡疗法,为患者生命增添多重保障首先,三联平衡疗法主张辩症施治。
中医认为即使是同一种疾病,不同患者的发病的原因不尽相同,临床表现也是不同的。
因此在用药时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
而中医治疗胰腺癌会根据患者不同的表现选择不同的药方。
这种一人一方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患者对药物的接受程度,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其次,三联平衡疗法无副作用。
中医在治疗中全程采用中草药,绿色安全,无副作用。
研究证实,化疗后使用中草药,可以提高疗效,减少恶心反胃、热毒伤阴、气阴两虚的症状,在手术后使用中药,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防止复发或转移,延长生存期。
老年或晚期癌症患者往往因为身体虚弱,不能承受手术、放疗、化疗等带来的创伤,此时如采用中医药治疗则比较安全、稳妥。
对于那些不能手术,放、化疗无效果,或已行手术、放化疗以后,防止复发转移的情况,采用中医药治疗,对绝大多数病人能改善全身状况,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最后,三联平衡疗法重在治本。
中医认为癌症虽然是局部的疾病,但却是全身疾病在局部的反应,只有用药贯彻全身,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不少患者在患病之后会选择手术治疗,对于早期胰腺癌患者来说,手术的确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切除肿瘤,减少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但是并不能阻止癌细胞的转移和扩散,因此有很多患者在手术后还会出现复发的情况。
胰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一、概述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2021年统计数据显示,在美国所有恶性肿瘤中,胰腺癌新发病例男性位列第10位,女性第9位,占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率的第4位。
中国国家癌症中心2021年统计数据显示,胰腺癌位居我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7位,女性第11位,占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率的第6位。
(本文所述胰腺癌均特指胰腺导管腺癌)近年来,随着影像、内镜、病理等学科的发展,胰腺癌诊断水平有所提高;外科手术新理念和新技术(如腹腔镜技术、机器人等)的发展,局部治疗手段(如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纳米刀消融治疗、粒子源植入等)以及抗肿瘤药物(如吉西他滨、纳米白蛋白紫杉醇、替吉奥、卡培他滨、伊立替康、奥沙利铂、尼妥珠单抗等)的应用等,为胰腺癌的治疗带来了机遇和进步。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胰腺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胰腺癌诊疗水平,改善胰腺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指南。
虽然该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决策,但它不能纳入所有可能的临床变化。
本指南仅适用于胰腺导管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
二、诊断技术与应用(一)高危因素。
胰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胰腺癌发病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
非遗传性危险因素:长期吸烟,高龄,高脂饮食,体重指数超标、慢性胰腺炎或伴发糖尿病等是胰腺癌可能的非遗传性危险因素。
遗传性危险因素:家族遗传也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大约10%胰腺癌病例具有家族遗传性。
患有遗传性胰腺炎、波伊茨-耶格综合征、家族性恶性黑色素瘤及其他遗传性肿瘤疾病的患者,胰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
目前这些遗传易感性的遗传基础尚未清楚,多达80%的胰腺癌患者没有已知的遗传原因。
CDKN2A、BRCA1/2、PALB2等基因突变被证实与家族性胰腺癌发病密切相关。
(二)临床表现。
胰腺癌恶性程度较高,进展迅速,但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临床就诊时大部分患者已属于中晚期。
首发症状往往取决于肿瘤的部位和范围,如胰头癌早期便可出现梗阻性黄疸;而早期胰体尾部肿瘤一般无黄疸。
间质化疗与全身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间质化疗与全身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
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1年
10月收治的52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
各26例。试验组患者接受间质化疗联合放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全
身化疗联合放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试验组
疼痛得到缓解与kps积分增加>20分的患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p7%的患者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质化
疗对于局部晚期胰腺癌的治疗效果优于全身化疗,值得推广。
【关键词】 胰腺癌; 间质化疗; 全身化疗
中图分类号 r57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
6-0033-02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1],故许多患者没有在疾病早期对
其进行干涉,临床上半数以上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已失去了手术的机
会[2]。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1年10月共收治52例局部
晚期胰腺癌患者,对比分析间质化疗与全身化疗在治疗局部晚期胰
腺癌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52例局部晚
期胰腺癌患者,所有患者经细胞活检均诊断为胰腺癌晚期,无法进
行手术,经影像学检查,均未发生远处转移,且不合并其他慢性疾
病、血液疾病及肝肾功能不全。将52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
照组,两组均26例。试验组男17例,女9例,平均年龄(56.4±
5.8)岁,其中tnm分期ⅲ期16例,ⅳ期10例;对照组男20例,
女6例,平均年龄(57.2±6.4)岁,其中tnm分期ⅲ期14例,ⅳ
期1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3d-crt放疗:使用三维重建显示肿瘤的大小、
形状、部位,并设置照射野,使用双光子直线加速器以及3d-crt
治疗系统对患者进行放射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氟尿嘧啶注射液
(天津天安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041729),500 mg/d,
每周连续注射5 d,3周为一疗程。试验组:于ct的引导下,将氟
尿嘧啶缓释剂(芜湖先声中人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
h20030345)置入病灶。
1.3 评价标准
根据burris于1997年制定的cbr标准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
较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数据间计量资料使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检验标准为0.05,p20分的患者例
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7%的患者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来院就诊的胰腺癌患者大多处于病程的中晚期,大多
数不符合手术的指征,无法进行手术[3]。即使能够进行手术,由
于胰腺的位置较深,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难度较大,对医师的操作要
求也高,可变因素较多,故放化疗在晚期的胰腺癌患者的治疗中占
据了重要的位置[4]。对于晚期胰腺癌患者,治疗的目的在于改善
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故治疗多为姑息性,而不是一味地
追求一些硬性指标[5]。以往对于晚期胰腺癌,由于单独化疗或放
疗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常常使用全身化疗联合放疗的方案。但是
由于胰腺恶性肿瘤血供较少,故使用全身化疗,药物无法在肿瘤局
部达到有效浓度,故无法得到预期的效果,而抗肿瘤药物引起的副
反应会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放射治疗所取得的疗效,很
大程度取决于射线的剂量,但过大的射线剂量会对患者的骨髓功能
造成抑制,造成脱发、消化道症状及一系列不良反应。间质化疗的
原理是将抗肿瘤药物与其载体一同置入患者的病灶,通过载体,控
制药物的释放速度,使药物在肿瘤病灶内始终处于一个较高的浓
度。间质化疗的优势在于药物选择性聚集于肿瘤部位,不会对其他
器官造成各类毒副作用,且给药剂量也可以相对减少,这样化疗药
物就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
疗效,患者还可以不必耐受各种副反应,且药物所带来的经济负担
相对于全身化疗而言也要小,故更能够使患者接受。近年来,联合
中药综合治疗肿瘤的概念被提出,最大程度地发挥出中药整体治疗
的理念。使用中药能够提高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常用的方剂有:
党参、白术、猪苓、黄芪等,这些中药能够在调理脾胃的基础上清
热理气,化痰散结,使治疗的效果更显著。本次研究中,笔者采用
cbr评价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试验组疼痛得到缓解与kps积分增
加>20分的患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7%的患者例数差异比较无统
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间质化疗对于局部晚期胰腺癌的
治疗效果优于全身化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志贵,关泉林.胰腺癌的化疗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j].广东
医学,2010,31(2):252-254.
[2]张自森,吴敏.晚期胰腺癌的化疗进展[j].癌症进展,2010,
8(1):38-42.
[3]石永刚,江波,李甸源,等.间质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
胰腺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8(6):
451-453.
[4]李井泉,赵平,王世亮,等.吉西他滨缓释微球间质化疗治疗
胰腺癌的实验研究[j].癌症进展,2008,6(6):601-606.
[5]王增会,宋秀红.高聚能超声刀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
晚期胰腺癌28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8):
134-135.
(收稿日期:2012-11-15) (编辑:何玉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