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档案管理工作
- 格式:pdf
- 大小:152.49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学校档案管理的作用和意义【摘要】本文针对学校档案管理的主要作用、意义和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找出了目前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档案管理的方案,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
笔者结合多年的档案管理工作经验,对今后学校档案管理提出了一些具有可行性建议,希望能为相关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档案管理;作用;意义一、引言学校档案工作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基础之一,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维护学校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工作。
它是学校在教研教改、教学管理、德育教育等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这些材料真实地体现出了学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所以,学校档案是历史的镜子,记录着学校过去和现在,承载着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学校的重要信息资源。
二、学校档案管理的内容学校档案类别主要有人事档案、文书档案、教学和教师业绩档案、基建设备档案、声像实物档案。
具体涉及有关文件;计划;总结;学校历史沿革、校史、校志、大事记;各种规章制度、会议纪录;干部任免、考核培训;名册、报表;学校党员教育、理论学习、党员示范课活动形成的材料;学期教师任课安排、总课表;学生名册;转学、休学、复学、留级、会考、毕业证书存根;毕业生学籍卡;教育质量评估、高校录取名册、试卷分析材料;课外活动、对外公开课形成的文件材料;学校运动会材料;奖学生、学科竞赛获奖材料;德育工作材料;班主任工作材料;学生常规管理材料;三好学生材料及其他奖励活动材料;财务审计收费许可材料;固定资产统计表;绿化卫生工作文件;团组织改选、团干部任免的批复、通知;团内开展各项活动形成的材料;学生会、少先队工作文件;学校教代会文件材料等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三、学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学校档案真实地反映学校的教研、教学和管理水平,它蕴藏着大量的珍贵信息。
如果管理和利用得好,它对学校的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3.1、反映现有教研水平,促进教学改革创新研究教学档案,可以充分了解学校硬件水平和软件质量,充分反映教学设备的容纳量及新旧程度,反映各教师的教学质量及生源质量。
浅谈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存在的问题与策略高校档案编研工作是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环节,它关系着高校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的高校档案编研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档案编研工作的专业性不强、档案信息利用率不高、信息安全保障不足等。
这些问题需要引起高校档案管理部门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加以解决。
1. 专业性不强目前,一些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由非专业人士负责,其对档案工作的专业性要求不高,导致档案编研工作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一些工作人员对档案编研工作的理解不够深入,无法准确把握档案工作的特点,无法真正做到专业化。
2. 档案信息利用率不高一些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局限于对档案信息的整理和保存,却忽视了档案信息的利用。
这导致档案信息的利用率不高,无法发挥档案信息的最大潜力,也无法为高校科研和管理部门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3. 信息安全保障不足高校档案编研工作中,对档案信息的保密工作薄弱,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
在信息传输和存储中存在严重的漏洞,极易导致档案信息泄露或丢失,对高校档案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1. 提高档案编研工作的专业化水平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档案编研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档案管理水平。
制定专业的档案编研工作标准和流程,引导工作人员树立专业化意识,提升专业化素养,确保档案编研工作的质量。
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和实施档案信息利用规范,激发工作人员对档案信息的利用意识,推动档案信息在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的更广泛应用,促进档案信息的价值最大化。
可结合实际情况,推动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和便捷性。
高校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档案信息的安全保障工作,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和保密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
制定档案信息保密管理规定,限制档案信息的查阅和复制,加强档案信息存储设施和设备的保护,建立档案信息安全审计机制等,全面提升档案信息的安全保障水平。
高校档案管理创新浅谈【摘要】高校档案管理创新对高校档案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加强高校档案管理创新是高校档案管理的必然形势。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创新近年来,随着社会改革和建设的不断发展,必然也要求学校及其档案工作改革和发展,学校档案工作是学校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的档案室是学校档案管理部门,担负着学校各类档案资料的收集、鉴别、整理、分类、立卷、统计、保管、开发、利用等工作,而要实现高校档案管理创新,首先要从管理意识形态即管理思想上创新,继而在具体的档案管理全程各个环节上遵循创新思想。
现阶段,由于高等教育事业的日益发展,高校档案工作有了很大进步,档案部门的基础设施和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档案基础工作和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社会服务功能不断拓宽,档案法制意识也逐步增强。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如档案馆在收藏与管理上的矛盾,服务对象的局限性,服务方式的单一性,服务手段的滞后性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要求,不断创新,持续发展,才能与时俱进,开创高校档案工作的新局面。
1 高校档案工作创新的必须性1.1 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正逐步进入网络信息时代。
各行各业都需要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高校档案部门作为社会信息资源的一部分,当然也不例外。
人们对高校档案信息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需求范围也日益广泛。
所以,高校档案工作必须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摆脱传统的管理体制、陈旧的观念以及落后的服务手段,根据信息社会发展要求和高校改革发展的需求,重新确定档案工作思路和目标,在体制上、管理上以及服务上做好调整,满足高校日新月异的需要和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的需要,充分发挥高校档案的价值。
1.2 档案人员意识需要创新观念创新是管理创新取得成功的保证,高校档案人员必须改变过去那种“重保管、轻利用”的观念,确立现代化管理意识,把档案管理的知识化、网络化、社会化作为档案工作的管理目标。
(上接第75页)些不必要的误会,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2.3企事业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要关心职工。
关心主要来源于对职工的感情。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在这个时候职工对于感情的需求也就变得更加的强烈。
如果企事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对职工不够关心,感情比较冷淡的话,那么思想政治工作肯定也就开展不好。
企事业在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当中应该要更加关心职工,不管是对职工的生活还是工作,都需要加倍的关心,为职工创造比较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这样职工和企事业都能更好的发展。
2.4企事业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要激励职工。
在企事业发展的过程当中一定不能够压抑职工的个性,如果职工的个性被压抑的话,那么他们的创造力也就不能够有效的发挥出来。
在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当中,对于现代企事业来说,对职工个性化人格的认知情况是其进步的一个主要标志。
在对企事业职工的人际关系进行协调的时候,应该要表现出以人为本,让职工相互之间的包容意识能够得到不断的增强,让企事业的职工能够在相互的激励、合作和促进当中完成知识的增值和更新,完成专业的互补和思想的碰撞,这样职工的价值就会得到不断的升华和放大。
企事业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应该要采用比较有效的激励手段,提高企事业职工的创新能力,因为只有通过不断的激励才能够让职工的潜能得到激发,那么他们才能够不断的进行创新。
3结束语企事业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是一项比较复杂和系统的工程,那么在实际思想政治工作当中就应该要坚持以人为本,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以及服务人,把企事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职工的实际问题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在服务职工的过程当中对职工进行引导,从而来促进企事业职工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这样企事业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1]牛慧慧.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人为本[J].当代矿工,2014,01:44-45.[2]王瑛.试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J].神州,2013,19:134.[3]李科平.略论以人为本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12:69-70.[4]洪波.以人为本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J].当代广西,2004,19:15-16.[5]崔克锐.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新理念[D].东北师范大学,2005.[6]王志强.关于坚持以人为本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2,04:83-84.[7]张广龙,宋先增.坚持以人为本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J].山西青年,2013,08:6.摘要:学生档案是一个教育单位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对于学校的管理来说至关重要。
浅谈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存在的问题与策略高校档案编研工作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高校的发展和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档案编研工作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进行解决。
一、问题分析1. 缺乏统一规范目前,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导致各高校在档案编研工作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难以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这不仅增加了档案管理的复杂度,也影响了高校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2. 信息化水平不高大部分高校在档案编研工作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记录和管理方式,信息化水平较低。
这不仅增加了工作量,也存在档案遗漏和数据错误的风险,影响了档案编研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 缺乏专业人才高校档案编研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目前高校中缺乏专业的档案编研人才,导致档案编研工作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也限制了档案资源的有效利用。
4. 档案保护和管理存在隐患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档案资源数量不断增加,档案保护和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挑战。
一些高校存在档案保护和管理不到位、档案流失和损坏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档案资源的完整性和价值。
二、解决策略1. 统一规范和标准针对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存在的规范不统一的问题,可以加强高校档案编研规范和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建立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体系,规定档案编研工作的流程、标准和要求,提高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 加强信息化建设高校可以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推进档案管理和服务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采用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记录、检索和管理,提高档案编研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减轻档案编研工作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3. 强化人才培养高校可以加强档案编研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建立健全高校档案编研专业人才队伍。
通过开设相关专业课程、举办培训班等方式,提升高校档案编研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为高校档案编研工作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