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公司X射线探伤室辐射防护屏蔽计算

某公司X射线探伤室辐射防护屏蔽计算

某公司X射线探伤室辐射防护屏蔽计算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 16357—1996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X射线探伤装置和探伤作业场所及有关人员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500kV以下的工业X射线探伤装置(以下简称X射线装置)的生产和使用。 2 引用标准 GB 4792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3 术语 3.1 X射线专用探伤室探伤(以下简称探伤室探伤) 在专用探伤室对物体内部缺陷进行X射线透照检查的工作过程。 3.2 X射线现场探伤(以下简称现场探伤) 在室外、生产车间或安装现场使用移动式或携带式X射线探伤装置对物体内部缺陷进行X 射线透照检查的工作过程。 3.3 探伤室 放置X射线装置和被检物体进行X射线透照检查并具有一定屏蔽射线作用的照射室。 4 X射线探伤装置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 4.1 防护技术要求 4.1.1 X射线管头 4.1.1.1 移动式或固定式的X射线装置管头组装体应能固定在任何需要的位置上加以锁紧。 4.1.1.2 X射线管头应安装有限束装置。 4.1.1.3 X射线管头窗口孔径不得大于额定最大有用线束射出所需尺寸。 4.1.1.4 X射线管头必须具有如下标志: a.制造厂名称或商标; b.型号及顺序编号; c.X射线管的额定管电压、额定管电流; d.焦点的位置; e.出厂日期。 4.1.2 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 X射线装置在额定工作条件下,距X射线管焦点1m处的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应符合如下要求: 4.1.3 控制器 4.1.3.1 控制器必须安设X射线管电压的通或断、X射线管电压与管电流和照射时间显示装置。 4.1.3.2 工作在固定的管电压或固定的管电流的X射线装置必须在控制器上安设标明管电压或管电流的数值。 4.1.3.3 控制器必须安设高压接通的外部报警或指示装置。 4.1.4 连接电缆 移动式或携带式X射线装置,控制器与X射线管头或高压发生器的连接电缆不得短于20m。 4.1.5 产品说明书 产品说明书应注明X射线装置的型号、规格和主要技术指标与防护性能。 4.2 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的测试条件

辐射防护基础知识试题

科目:辐射防护基础知识 考试用时:本次考试时间为9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错选不得分) 1. 以下哪个标记是为“电离辐射”或“放射性”的标识:( ) A. B. C. D. 2. 原子核半径尺度为:( ) A. 10-15 m B. 10-12 m C. 10-10 m D. 10-6 m 3. β衰变一共有多少种模式:( ) A. 一种 B. 两种 C. 三种 D. 四种 4. 在下列给出的屏蔽材料中,屏蔽γ射线宜选用以下哪种:( ) A. 聚乙烯塑料 B. 混凝土 C. 有机玻璃 D. 铝合金 5. 原子核所带电性为:( ) A. 电中性 B. 负电 C. 不带电 D. 正电 6. 以下不属于γ射线与物质作用机制的有:( ) 姓名:_ _ _______ 单位/部门:_ __________ 岗位:___ __ ___ - -- - - -- - - - -密 - - - - - - - - 封 - - -- - -- - 线 - - - - - - - - 内 - - - - - - - - 不 - - - - - - - - 得 ____ 岗位:___ __ ___ -- - 内 - -- - - -- - 不 - - - - - - - -得

A. 光电效应 B. 碰撞散射 C. 康普顿散射 D. 电子对效应 7. 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是:( ) A. 居里 B. 毫克镭当量 C. 贝克勒尔 D. 伦琴 8. 下列数字中,有可能是组织权重因子W T 的是:( ) A. B. C. 20 D. 9. 有效剂量的单位是:( ) A. 戈瑞 B. 伦琴 C. 希伏 D. 拉德 10. 以下哪一个是放射性货包的标识:( ) 下列属于职业照射的情况是:( ) A. 客机飞行员所受的来自宇宙射线的照射 B. 乘坐头等舱的商务精英所受的来自宇宙射线的照射 C. 核电厂职员工体检时所受的照射 D. 普通公众所受的来自土壤、建筑物的放射性照射 12. 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中规定 姓名:_ _ _______ 单位/部门:_ _ _________ 岗位:___ __ ___ -- - - - - - -- - -密 - - - - - - - - 封- - - - - - - - 线 - - - - - - - - 内 - - - -- - - - 不- - - - - - - - 得

辐射防护屏蔽分项施工方案.

西安工会医院放射机房射线防护 装饰工程 辐射防护屏蔽设施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防护基本原则 (1) 三、防护门窗安装施工方案 (1) 四、防护涂料施工方案 (7) 五、防护产品的配置说明及详细参数 (9)

辐射防护屏蔽设施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西安工会医院放射机房射线防护装饰工程,位于一层及三层,其中一层包括CT检查室(一间)、X光机房(二间)及其它辅房控制区域;三层包括牙片室(一间)及其它辅房控制区域。 二、防护基本原则: 对于符合正当化的放射工作实践,以防护最优化为原则,使各类人员的受照当量剂量不仅低于规定的限值,而且控制到可以合理做到的尽可能低的辐射水平。 三、防护门窗安装施工方案 (1)工程施工说明 Ⅰ. 安装施工前应先到施工现场了解现场状况是否符合施工要求。例如:电源必需送到位,地面是否平整,一切符合施工条件方可开始施工。 Ⅱ. 测量门洞尺寸,与甲方商量制作要求,然后按要求制作施工图纸,交甲方认可。 Ⅲ. 按图纸制作框架、门扇(其中包括骨架、不锈钢、玻璃等)甲方制作除外。 Ⅳ. 等一切前期工程完成后即可进行安装施工。 (2)开始安装门机 Ⅰ. 墙壁安装前必须将墙面整平,以免不平造成轨道弯曲与产生噪音。导轨安装面平整度应小于1.5MM墙体安装可用膨胀螺丝将导

轨打孔固定,间隔为35~45CM之间。 Ⅱ. 槽钢与角铁架安装时直接用平头螺丝固定,间隔可与上相同,垂直1~2个。 Ⅲ. 安装轨道前,先用透明水管充满水之(管中不可有)测定导轨两端及中间水平度,地面以最高点为准。 Ⅳ. 将导轨螺丝孔打好,再将导轨两端各暂时用一支螺丝固定在墙面或钢结构上,再次校正水平后确认准确再增加固定。 注意:导轨以门体上升一般以25MM为准确。(根据机型而定)Ⅴ. 传感器应先装外面一点,一般装在门洞正中央之上方,高度根据现场情况而定。接线先参考说明书。 Ⅵ. 安装电动部件前先将导轨清理干净,再将马达、电盘、尾轮、变压器分别装在轨道固定槽内,把它移到适当位置,安装定位凝聚固定螺丝。 (3)安装门扇 Ⅰ. 将活动门体,当门体装上后测量活动门体与固定门体之间上下是否相等,大约在7mm~10mm之间等准确后再装上止摆器,然后将门推至与固定门对齐再上好皮带与止动板。 Ⅱ. 调整检查。以上步骤全部完成,自动门安装作业就大致完工,如未达到理想,可再依需要调整。 (4)安装测试 控制器可依需要调整,但调整时要注意机器非常灵敏,轻轻按下即可(具体调整依照电盘上的说明)如果测试一切正常,封上机箱外

X射线探伤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

X射线探伤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射线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科学研究以及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给国家和公众带来了巨大 的利益。但与此同时,在利用射线技术过程中而伴生的辐射事故也是触目惊心的。因此也就应运而生了电离辐射防护这门学科,其目的是对电离辐射进行合理控制 和防护,以保护人体不受其伤害。基于此,本文主要对X射线探伤辐射防护与安 全管理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X射线;探伤辐射;防护;安全管理 前言 X射线探伤是利用X射线在穿透被检物各部分时强度衰减的不同,检测被检 物中缺陷的一种方法,在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轻工、船舶、建筑、交通等 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近几年来,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环境保护行政 主管部门不断加强对X射线探伤应用单位的辐射安全管理。但由于点多面广,行 业分布广泛,X射线探伤行业的辐射安全管理问题仍然值得人们去关注。 一、我国有关辐射防护的主要标准和法规 我国有关辐射防护的主要标准和法规有:《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 标准》(GB18871-2002);“GBZ117-2015《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第709号令;《放射性同 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31号令;《关于建 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事故分级处理报告制度的通知》,环发(2006)14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4号;《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5号;《工业X射线探伤室辐射屏蔽规范》(GBZ/T 250-2014)。 二、X射线探伤作业的特点及应采取的辐射防护措施 X射线探伤机在工作状态时发射X射线,非工作状态时不产生X射线。探伤 机工作时会对探伤操作人员及周围公众造成一定程度的X射线外照射。在进行固 定式X射线探伤作业时,探伤室门-机联锁失灵、人员误入或滞留在探伤室内,还有可能发生人员大剂量受照事故。 通常对X射线的辐射防护常采用缩短接触时间、增大防护距离、遮挡屏蔽物 等方法来实现。特别是进行固定式探伤作业时,建造一个理想的探伤室是辐射防 护的关键。探伤室四周屏蔽墙、屋顶以及防护门的厚度均应能满足辐射防护的要求,同时探伤室的大、小防护门应粘贴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并安装工作状态指示灯。探伤室防护门应安装门-机联锁安全装置,保证探伤室防护门关闭后X射线探伤机才能进行出束检测,当人员误操作,在工作状态打开防护门时,设备自动停 止X射线出束。 开展移动式探伤作业时,应根据现场情况使用X-γ剂量率巡检仪进行辐射防 护“三区”的设置。将探伤机周围辐射剂量率大于15μGy/h的区域设为控制区;辐 射剂量率小于15μGy/h,大于2.5μGy/h的区域设为监督区;监督区以外的区域为“非限制区”。探伤作业期间禁止非放射工作人员进入探伤控制室内或监督区内, 具体措施如下:

2020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测试试题(十)(附答案)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 __________ …………○…………密…………○…………封…………○…………线…………○………… 绝密★启用前 2020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测试试题(十)(附答案) 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GB18871-2002的中文说法是(). A: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B: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C:国标2002年18871号文件 D:射线装置管理办法 2、根据GB18871-2002 规定,职业照射人员四肢的年当量剂量限值是 A:20mSv B:100mSv C:500mSv D:1000mSv 3、放射性活度的专用单位为---- A:贝可勒尔(Bq) B:居里(Ci) C:当量剂量(Sev) D:半衰期(T/z) 4、下面不能选作X射线屏蔽材料的是 A:铅 B:聚乙烯 C:混凝土 D:砖 5、随机性效应指的是()与照射剂量的大小有关的一类效应. A:严重程度 B:发生概率 C:剂量闯值 D:危险程度 6、电子对效应是描述(). A:X线与原子的内层电子的相互作用 B:X线与原子的外层电子的相互作用 C:X线与原子的内层电子和外层电子的相互作用 D:X线与原子的原子核的相互作用 7、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α、β、Y射线在内照射时的危害程度的排序为() .A:a<β

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设备安全防护与质量安全监测方案

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设备安全防护与质量安全监测方案 一、监测范围 每个试点地区选择15家医院开展放射诊疗设备安全防护与质量安全控制监测工作。其中三级医院5家(包括省肿瘤医院、省人民医院)、二级医院5家(包括2家县人民医院)、一级医院5家(包括2家乡镇卫生院)。监测医院应在试点城市中选择,如监测设备数量达不到要求,可适当扩大监测医院范围。 二、监测内容 (一)放射治疗设备安全防护与质量安全控制监测。 1.监测数量。每个试点地区监测放射治疗设备18台。其中医用电子加速器10台,钴-60远距离治疗机3台,头部伽玛刀2台,后装治疗机3台。 2.监测依据的标准。 (1)医用电子加速器依据《医用电子加速器性能和试验方法》(GB 15213-94)。 (2)钴-60远距离治疗机依据《医用γ射束远距治疗防护与安全标准》(GBZ 161-2004)。 (3)头部伽玛刀依据《X、γ射线头部立体定向外科治疗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68-2005)。 (4)后装治疗机依据《后装γ源治疗的患者防护与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 262-2006)、《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 16364-1996)。 3.监测指标。 (1)医用电子加速器(监测指标共13项,其中X射线7项,电子线6项)。 X射线的性能:辐射质、辐射野的均整度、辐射野与光野的重合、辐射野的对称性、剂量示值的重复性、剂量示值的线性、剂量示值的误差; 电子线的性能:辐射质,辐射野的均整度,辐射野的对称性,剂量示值的重复性、剂量示值的线性,剂量示值的误差。 (2)钴-60远距离治疗机(监测指标共7项)。准直器旋转中心,灯光野与照射野的重合性,半影区宽度,辐射野对称性,输出剂量的重复性,输出剂量的线性,治疗计划的吸收剂量偏差。 (3)头部伽玛刀(监测指标共7项)。焦点剂量率,焦点计划剂量与实测剂量的相对偏差,机械中心与辐射野中心之间的距离,辐射野半影宽度,辐射野尺寸(FWHM)与标称值最大偏差,透过准直体的泄漏辐射,非治疗状态下杂散辐射。 (4)后装治疗机(监测指标5项)。治疗源活度测量, 源传输到位精度,测量点吸收剂量重复性,距离贮源器表面5cm处的任何位置的泄露辐射空气比释动能率,距离贮源器表面100cm处任一点的泄露辐射空气比释动能率。 (二)核医学设备安全防护与质量安全控制监测。 1.监测数量。每个试点地区监测核医学设备5台,其中PET/CT 2台、SPECT 3台。 2.监测依据的标准。 (1)PET/CT。依据《放射性核素成像设备性能与实验规则第1部分: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装置》(GB/T 18988.1-2003)、《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装置性能测试》(NEMA NU2-2001)、

工业射线探伤辐射防护与安全措施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8940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工业射线探伤辐射防护与安全措施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工业射线探伤辐射防护与安全措施 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1、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1.1.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xx年国家主席令第60号; 1.1.2《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20xx年国家主席令第6号; 1.1.3《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20xx年国务院第449号令; 1.1.4《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20xx年国家环保总局令第31号; 1.1.5《关于γ射线探伤装置的辐射安全要求》

20xx年国家环保总局8号文件; 1.1.6《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20xx 年卫生部令第55号; 1.1.7《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20xx年卫生部令第17号; 1.1.8《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 1.1.9《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32-2002; 1.1.10《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17-2006; 编制说明 本工业射线探伤辐射防护与安全措施,以结合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及辐射防护与安全的基本标准及技术标准要求进行编制。

辐射屏蔽设计

辐射防护的方法 辐射对人体的照射方式有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种。体外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称为外照射,进入人体的放射性同位素对人体的照射,称为内照射。 外照射的基本防护原则是,缩短照射时间、加大人员与辐射源的距离和进行适当的屏蔽。内照射防护最根本的方法是尽量减少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的机会。例如制定合理的卫生管理制度,通风,密闭存放和操作,个人防护等等。 第一节 X 或射线的外照射防护 与X 、射线相关的辐射源有:X 射线机、加速器X 射线源和放射性核素。X 射线机的工作电压通常低于400kV ,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X 射线一般为2~30MeV 。放射性核素产生的X 或射线一般在几keV 到几MeV 之间。 1.1 X 或辐射源的剂量计算 1、 X 射线机 X 射线机的发射率常数X 定义为:当管电流为1mA 时,距离阳极靶1m 处,由初级射线束 产生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其单位是mGym 2mA -1min -1。 发射率常数X 与X 射线管类型、管电压及其电压波形、靶的材料和形状、以及过滤片的 材料和厚度等因素有关。准确的发射率常数应通过实验测量得出。准确度要求不高时,也可查手册中的发射率常数曲线来近似估计。 空气比释动能率.K a 可近似按下式计算: 20)/(r r I K X a δ= (2.1)

式中,r 0=1m;I是管电流,单位是mA; . K a 的单位是mGymin-1。 例1:为某患者做X射线拍片,设X射线管钨靶离患者,曝光时间。已知管电压为90kV、管电流50mA,出口处过滤片为2mm铝。试估算患者表面所在处的吸收剂量(忽略人身的散射影响)。 解:查得该条件下,发射率常数 X 为 mGym2mA-1min-1,由公式(2.1)计算 . K a 为693 mGymin-1, 空气比释动能为 mGy。吸收剂量值近似等于空气比释动能值,为 mGy。 2、加速器X射线源 由加速器输出的电子束产生的X射线源的发射率,同电子能量、束流强度、靶物质的 原子序数以及靶的厚度等因素有关,并随出射角度而异。 一般,当电子能量低于1MeV时,最大发射率方向倾向于与电子束入射方向垂直;随着电子能量增高,最大发射率方向越来越偏向入射电子束方向。 加速器X射线的发射率常数 a 定义为,将X射线源看成点源,单位束流(1mA)在标准距离1m处所形成的吸收剂量指数率,其单位是Gym2mA-1min-1。当电子束入射到低Z厚靶材 料上时,向垂直方向和向前方向出射的X射线的发射率常数 a ',可以利用对于高Z厚靶的a 值乘以表中给出的修正因子给予粗略地估计。 表近似估计低Z靶或结构材料的X射线发射率所用的修正因子

工业射线探伤辐射防护与安全措施实用版

YF-ED-J2420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工业射线探伤辐射防护与安全措施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工业射线探伤辐射防护与安全措 施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1.1.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0xx年国家主席令第60号; 1.1.2《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 法》20xx年国家主席令第6号; 1.1.3《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 护条例》20xx年国务院第449号令; 1.1.4《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 管理办法》20xx年国家环保总局令第31号;

1.1.5《关于γ射线探伤装置的辐射安全要求》20xx年国家环保总局8号文件; 1.1.6《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20xx年卫生部令第55号; 1.1.7《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20xx 年卫生部令第17号; 1.1.8《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 1.1.9《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32-2002; 1.1.10《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17-2006; 编制说明 本工业射线探伤辐射防护与安全措施,以结合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及辐射防护与安

EJ 380-1989 开放型放射性物质实验室辐射防护设计规范

F 70 EJ 380-1989 开放型放射性物质实验室 辐射防护设计规范 1989-03-24发布 1989-10-01实施 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发布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安防环保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第二研究设计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维奇、范深根。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开放型放射性物质实验室(以下简称开放型实验室)设计中的辐射防护要求,目的在于从设计上保障工作人员及附近居民的健康和安全及保护环境。 本标准适用于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及应用开放型放射性物质实验室辐射防护设计,也可供已建成单位在扩建和改建中参照使用。 本标准不适用于乏燃料后处理厂和铀矿冶金系统实验室的辐射防护设计。 2 引用标准 GB 8703 辐射防护规定 GB 4792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GB 11806 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定 EJJ 6 加工处理裂度材料临界安全规定 3 术语 3.1 开放型实验室 指由一个或多个处理非密封的放射性物质的实验室,实验室内设有热室、屏蔽工作箱、手套箱和通风柜等设备,还有为实验室正常运行所需的各种辅助设施。 3.2 开放性放射性工作 指非密封放射性工作,即在箱室或工作台上正常操作工作中,有可能引起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污染的工作。 3.3 开放型实验室分区 为控制污染,在设计上把实验室内分成数个区域,不同区域的设计要求不同。 3.4 白区(一区) 该区为实验室内不从事放射性工作的区域,一般情况下,该区无放射性污染。白区包括: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室、“冷”工作间(如试剂、药品间),“冷”实验室等。 3.5 绿区(二区) 实验室内从事隔离操作放射性物质的工作区,事故时可能出现污染,但能及时发现和清除。绿区包括:热室、屏蔽工作箱、手套箱的操作房间或存有密封容器的房间。 3.6 橙区(三区) 实验室内工作人员不经常停留的区域,只有在进行去污、检修和取样等工作时才进入。该区在正常运行时也会出现污染,污染一般能清除。橙区包括:热室、屏蔽工作箱、手套箱的检修区、放射性污染物暂

XX市2019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工作方案【精品范文】

XX市2019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 测工作方案 目录 一、监测目标 (2) 二、监测范围 (2) 三、监测内容与方法 (2) 四、质量控制 (4) 五、项目管理要求 (5) 六、进度安排 (6) 附表2-1放射诊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表 (7) 附表2-2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频度调查记录表 (11) 附表2-3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工作考核评分表 (12)

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安全关系到放射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顺利完成国家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任务,了解我市医用辐射防护现状,科学实施医疗卫生机构放射诊疗防护管理,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监测目标 通过开展问卷调查、现场监测的方法,掌握医疗卫生机构放射诊疗设备防护安全、医疗照射频度、患者和工种的辐射防护情况,为研究制定适宜的放射卫生标准和规范提供技术支持,有效保护医疗卫生机构放射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 二、监测范围 2019年度我市监测工作范围覆盖全市各县(市、区),在全市范围内选择20家医疗机构(监测点医院名单见附件4)开展监测工作,做到县、区全覆盖。监测工作分为两部分:(一)市疾控中心负责对辖区内监测点医疗卫生机构相关放射诊疗设备的防护性能和场所辐射防护进行监测。 (二)市卫生监督所负责组织实施对辖区内所有开展放射诊疗的医疗机构基本情况及放射诊疗频度进行调查。 三、监测内容与方法 (一)放射诊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 市卫生监督所负责组织辖区监测点医疗卫生机构填写《放射诊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表》、《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放射诊疗频度调查记录表》(见附表2-1、2-2),调查放射治疗、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X射线探伤室探伤二工业X射线C T探伤与工业X射线现场探伤的放射防护要求三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500k V以下的工业X射线探伤装置(以下简称X射线装置或探伤机)进行探伤的工作三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三 2.1 工业X射线探伤装置i n d u s t r i a l X-r a y r a d i o g r a p h y f a c i l i t i e s 包括X射线管头组装体二控制箱及连接电缆在内的对物体内部结构进行X射线摄影或断层检查的设备总称三X射线探伤装置按照X射线发射的方向和窗口范围可分为定向式和周向式;按安装形式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三 2.2 工业X射线探伤室探伤i n d u s t r i a l X-r a y r a d i o g r a p h y i n s p e c i a l r o o m 在探伤室内利用X射线探伤装置产生的X射线对被测物体内部结构进行检查的工作过程三 2.3 工业X射线现场探伤i n d u s t r i a l X-r a y r a d i o g r a p h y o n s i t e 在室外二生产车间或安装现场使用移动式X射线探伤装置对物体内部结构进行X射线摄影检查的工作过程三 2.4 工业X射线C T探伤i n d u s t r i a l X-r a y c o m p u t e d t o m o g r a p h y 使用工业X射线C T装置,以二维断层图像或三维立体图像的形式,展示被检测物体内部结构二组成二材质及缺损状况的工作过程三 3工业X射线探伤装置放射防护的性能要求 3.1设备技术要求 3.1.1X射线管头组装体 3.1.1.1移动式或固定式的X射线装置管头组装体应能固定在任何需要的位置上并加以锁紧三 3.1.1.2 X射线管头应设有限束装置三 3.1.1.3 X射线管头窗口孔径不得大于额定最大有用线束射出所需尺寸三 3.1.1.4 X射线管头应具有如下标志: a)制造厂名称或商标; b)型号及出厂编号; 1

辐射防护实验报告

《辐射防护实验报告》 专业:xxx 姓名:xxx 学号:2010xxxx 实验一:γ射线的辐射防护 一、实验目的 1、掌握X-γ剂量率仪的使用方法; 2、了解环境中的γ照射水平; 3、通过不同时间和距离的测量,获得γ外照射防护的直观认识,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二、实验原理 闪烁探测器是利用核辐射与某些透明物质相互作用,使其电离和激发而发射荧光的原理来探测核辐射的。γ射线入射到闪烁体内,产生次级电子,使闪烁体内原子电离、激发后产生荧光。这些光信号被传输到光电倍增管的光阴极,经光阴极的光电转换和倍增极的电子倍增作用而转换成电信号,它的幅度正比于该次级电子能量,再由所连接的电子学设备接收、放大、分析和记录。 三、实验内容 1、测量实验室γ照射本底环境; 2、测量一条环境γ照射剂量率剖面; 3、测量岩石的γ照射剂量率; 4、加放射源,测量并计算不同测量时间情况下的剂量; 5、加放射源,测量不同距离情况下的剂量率。 四、实验设备 1、Ra-226源一个; 2、X-γ剂量率仪一台; 3、岩石标本。 五、实验步骤

布置实验台,注意: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首先布置好准直器、探测仪,最后放置放射源,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实验步骤如下: 1、调节准直器以及探测仪器的相对位置; 2、设置好仪器的测量时间为30秒,记录仪器的本底剂量率Nd (连测3次,取平均值); 3、在探测仪器对面布置好放射源,使得射束中轴线和准直器中轴线重合,源探距离为1米,如上图所示,测定并记录仪器的剂量率N01(连测3次,取平均值); 4、调整仪器的测量时间为60秒,测定并记录仪器的剂量率N02(连测3次,取平均值); 5、调整仪器的测量时间为90秒,测定并记录仪器的剂量率N0(连测3次,取平均值); 6、暂时屏蔽放射源,源探距离为米,测定并记录仪器的剂量率N1(连测3次,取平均值); 7、暂时屏蔽放射源,源探距离为2米,测定并记录仪器的剂量率N2(连测3次,取平均值); 8、在校园里测量一条环境γ照射剂量率剖面,记录每个测点的仪器的剂量率(连测3次,取平均值); 9、在博物馆前的岩石标本处测量不同岩性岩石的γ照射剂量率,记录每个测量的剂量率(连测3次,取平均值); 10、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如下: 1)本底剂量率为: 2)在距离放射源、1、2米处不同时间计数率为:

射线辐射的危害与防护——射线探伤作业的必要性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射线辐射的危害与防护——射线探伤作业的必要性 正式版

射线辐射的危害与防护——射线探伤作业的必要性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由于设备管道焊缝破裂、断裂造成的 事故危害是严重的,如劳动部锅炉压力容 器安全杂志社1989年6月出版的《压力容 器安全技术》列举了6起压力容器爆炸事 故,死亡164人,受伤及中毒近千人,直 接经济损失达千万元,间接经济损失几亿 元,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是焊缝质量问题 造成的。射线探伤是检验金属对接焊缝质 量的重要技术手段。在石化行业改扩建施 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建设项目的焊接作业 工程质量,有效预防新装置、新设施投产 后的损坏或泄漏事故,确保投产后的新装

置、新设施能安全运行,必须对设备管道的对接焊缝进行射线探伤检验。目前,射线探伤是检验焊缝质量较好的方法。 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是由于超过允许剂量的放射线作用于肌体而发生的。放射危害分为体外危害和体内危害。体外危害是由于放射线从体外穿入肌体而造成的伤害,X射线、γ射线和中子都能造成体外伤害。体内危害是由于吞食、吸入或接触放射性物质,使其直接进入人体而造成的。 在放射性物质中,低能量的β粒子和穿透力很弱的α粒子由于能被皮肤阻止,

辐射镭源屏蔽实验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辐射防护实验 学院名称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2012060801 指导教师张庆贤 实验地点核110 实验成绩 二〇一五年四月二〇一五年四月

填写说明 1、适用于本科生所有的实验报告(印制实验报告册除外); 2、专业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的用小括号标明; 3、格式要求: ①用A4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A4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②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 2.54cm,左右2.54cm,页眉1.5cm,页脚1.75cm)。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 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③具体要求: 题目(二号黑体居中); 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小4 号宋体); 关键词(隔行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小4号黑体); 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 第1章××(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 1.1 ×××××小三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1.1.1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0.5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辐射镭源屏蔽实验 1.实验目的 1)了解镭源的辐射的γ辐照强度以及屏蔽材料的屏蔽防护能力. 2)通过计算求得镭源的γ辐照强度以及所需屏蔽材料屏蔽到15mSv/a需 要多厚 3)学会设计屏蔽层,再通过分析实验测定值与理论计算值之间的关系核差 别,清楚两者之间的联系 2.实验原理 利用宽束X或γ射线的减弱规律,考虑康普顿散射效应造成的散射光子不是被完全吸收而仅仅是能量和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会继续传播而有可能穿出物质层。探测器探测器辐射衰减的‘窄束’概念辐射衰减的‘宽束’概念 图1、窄束、宽束示意图在辐射防护中遇到的辐射一般为宽束辐射,射线束较宽、准直性差,穿过的物质层也很厚,如上图1所示,在此情况下,受到散射的光子经过多次散射后仍然可能会穿出物质,到达观察的空间位置,此时考察点上观察到的不仅包括那些未经相互作用而穿出物质层的光子,而且还包括初级γ射线经过多次散射后产生的散射光子。 窄束、宽束是物理上的概念,而不是由射线束的几何尺寸决定的,即不是几何上的概念。窄束可以看作是宽束的特殊情况。 实验k值计算:Γ=1.758*10-18 aC*m2/kg A=3.7*10^6Bq 查表得水中的转换因子fm=36.16

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制度

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制度 1 目的Purpose 为认真贯彻《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格管理、安全第一”的方针,开展企业辐射管理工作,完善体制,防止和减少辐射事故,保障员工健康,保护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Scope 适用于全公司。城东厂区、滁州公司、宿迁公司应根据属地政策,参照本制度制订各自的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制度。 3 定义Definition 3.1 射线装置,是指X线机、加速器、中子发生器以及含放射源的装置。 3.2 辐射作业人员,在放射工作单位从事放射职业活动中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人员。 3.3 辐射事故,是指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意外的 异常照射。 4 安全Safe 无 5 职责Responsibility 5.1 公司辐射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职责 5.1.1 公司安全环保处为辐射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公司辐射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协调。 5.1.2 贯彻国家、省、市有关辐射安全的法律法规及文件等要求,推进公司辐射安全管理工作。 5.1.3 负责江阴厂区辐射项目环评的申报及辐射安全许可证的申办工作,并指导外地厂区的工作。 5.1.4 负责公司辐射安全相关管理制度的起草、编写、修订、完善。 5.1.5 定期组织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事故隐患,有权责令改正。 5.1.6 与外部业务单位工作联络,传达及布置政府部门下发的工作要求。 5.1.7 负责联系有资质单位对射线装置进行工作场所环境质量检测。 5.1.8 实施辐射作业人员个人剂量监测。 5.1.9 负责重大辐射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5.2 各实体中心、各厂负责人职责 5.2.1 全面负责本中心/厂辐射安全工作。

关于X射线探伤装置的辐射安全要求

关于X射线探伤装置的辐射安全要求 为了加强我省X射线探伤的辐射安全管理,规范X射线探伤作业,避免恶性辐射事故的发生,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国家相关规定制定本要求: 一、固定式工业X射线探伤辐射安全要求 (一)探伤室建筑屏蔽设计探伤室建筑(包括辐射防护墙、门、辐射防护迷道)的防护厚度应充分考虑X射线直射、散射效应。探伤室的设计应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二)固定式工业X射线探伤室的辐射安全措施应具有冗余性、多重性和独立性,其基本要求如下: 1.安全联锁 1)门机联锁探伤室进出工件大门和人员通道门应与探伤机联锁。即X射线探伤机的高压控制器与门联锁,关门不到位,高压电源不能启动;高压电源未关闭,门不能被打开。 2)门灯联锁探伤室内墙、进出工件大门外侧和控制台上应各有工作状态警示灯,并与门联锁。 2.紧急止动装置在探伤室内墙上应安装多个串联并有明显标识的“紧急止动”开关,该开关应与控制台上的“紧急止动”按扭联

动。一旦按下按扭,X射线探伤机高压电源被切断,人员通道门可以从内侧打开。 3.钥匙控制探伤机的电源启动钥匙与人员通道门的钥匙以及控制台上的钥匙应牢固连接。该串钥匙应与便携式X辐射剂量仪(须具报警功能)连在一起,随操作员进出探伤室。 (三)警告标志探伤室工作人员入口门外和被探伤物件出入口门外应设置固定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状态指示灯箱,控制区边界应设置明显可见的警告标志。探伤作业时,应有声音警示,灯箱应醒目显示“禁止入内”。 (四)通风系统根据探伤室空间大小、x射线机的管电压和管电流、以及探伤作业时间,探伤室内应设置相应排风量的通风系统,使臭氧浓度低于国家标准要求。并采取相应的辐射屏蔽措施。 二、野外工业X射线探伤作业辐射安全要求 (一)制定野外探伤工作方案在野外探伤作业前,按项目应制定工作方案,该工作方案主要包括探伤工况、时间、地点、控制区范围、监测方案、清场方式等,明确探伤人员、防护人员、运输人员、保卫人员的职责和分工。工作期间做好相关记录,与方案一同存档备查。 (二)划定控制区和监督区野外探伤作业时,应设定控制区和监督区。控制区边界外X射线空气吸收剂量率应不大于20μGyh-1,

第二部分_辐射屏蔽设计

第二部分 辐射防护的方法 辐射对人体的照射方式有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种。体外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称为外照射,进入人体的放射性同位素对人体的照射,称为内照射。 外照射的基本防护原则是,缩短照射时间、加大人员与辐射源的距离和进行适当的屏蔽。内照射防护最根本的方法是尽量减少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的机会。例如制定合理的卫生管理制度,通风,密闭存放和操作,个人防护等等。 第一节 X 或γ射线的外照射防护 与X 、γ射线相关的辐射源有:X 射线机、加速器X 射线源和放射性核素。X 射线机的工作电压通常低于400kV ,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X 射线一般为2~30MeV 。放射性核素产生的X 或γ射线一般在几keV 到几MeV 之间。 1.1 X 或γ辐射源的剂量计算 1、 X 射线机 X 射线机的发射率常数δX 定义为:当管电流为1mA 时,距离阳极靶1m 处,由初级射线束产生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其单位是mGy ?m 2?mA -1?min -1。 发射率常数δX 与X 射线管类型、管电压及其电压波形、靶的材料和形状、以及过滤片的材料和厚度等因素有关。准确的发射率常数应通过实验测量得出。准确度要求不高时,也可查手册中的发射率常数曲线来近似估计。 空气比释动能率. K a 可近似按下式计算: 式中,r 0=1m ;I 是管电流,单位是mA ;.K a 的单位是mGy ?min -1。 例1:为某患者做X 射线拍片,设X 射线管钨靶离患者0.75m ,曝光时间0.6s 。已知管电压为90kV 、管电流50mA ,出口处过滤片为2mm 铝。试估算患者表面所在处的吸收剂量(忽略人身的散射影响)。 解:查得该条件下,发射率常数δX 为7.8 mGy ?m 2?mA -1?min -1,由公式(2.1)计算. K a 为693 mGy ?min -1,空气比释动能为6.93 mGy 。吸收剂量值近似等于空气比释动能值,为6.93 mGy 。 2、 加速器X 射线源 由加速器输出的电子束产生的X 射线源的发射率,同电子能量、束流强度、靶物质的原子序数以及靶的厚度等因素有关,并随出射角度而异。 一般,当电子能量低于1MeV 时,最大发射率方向倾向于与电子束入射方向垂直;随着电子能量增高,最大发射率方向越来越偏向入射电子束方向。 加速器X 射线的发射率常数δa 定义为,将X 射线源看成点源,单位束流(1mA )在标准距离1m 处所形成的吸收剂量指数率,其单位是Gy ?m 2?mA -1?min -1。当电子束入射到低Z 厚靶材料上时,向垂直方向和向前方向出射的X 射线的发射率常数δa ',可以利用对于高Z 厚靶的δa 值乘以表2.1中给出的修正因子给予粗略地估计。 20 )/(r r I K X a δ= (2.1)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最 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最新版) 1目的 加强公司所属各单位射线探伤作业管理,明确管理职责,保证人员安全。 2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公司所辖区域内所有的射线探伤作业,新建项目参照执行。 3编制依据 3.1GBZ117-200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3.2GBZ132-2008《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 3.2国务院第449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3.3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3.4HSE-01-04-26《危险作业许可管理细则》

3释义 4.1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是指不包括作为核燃料、核原料、核材料的其他放射性物质。包括探伤放射源和密封(放射)源。 4.2放射源:是指除研究堆和动力堆核燃料循环范畴的材料以外,永久密封在容器中或者有严密包层并呈固态的放射性材料。 4.3射线装置:是指X射线机、γ射线机、加速器及中子发生器以及含放射源的装置。 4.4射线探伤:是指用射线进行的探伤作业,包括X射线,γ射线探伤,高能射线探伤和中子射线探伤。 4.5《射线探伤安全作业票》以下简称“作业票”。 5职责 5.1公司生产管理部负责制定本细则,监督检查所属各单位执行该细则的情况。 5.2所属各单位按照本细则的要求严格执行。 5.3作业相关人员职责 5.3.1作业人员职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