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把栏杆拍遍》“百花杯”语文学科决赛参赛教案

《把栏杆拍遍》“百花杯”语文学科决赛参赛教案

《把栏杆拍遍》“百花杯”语文学科决赛参赛教案
《把栏杆拍遍》“百花杯”语文学科决赛参赛教案

杨浦区第八届“百花杯”语文学科决赛参赛教案

《把栏杆拍遍》教案

执教者:上海理工附中何莺

一、教学目标:

1、解读文本所引辛词及其他作品,体会“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

的意蕴。

2、认读文本,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辛弃疾这个人,感悟其丰富的精神内涵。

3、比较,拓展,进一步引发学生领悟以辛弃疾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脊梁的精神实

质。

二、教学设计:

1、重点。

体会“把栏杆拍遍”的内含,引起学生对辛弃疾其人的认识。

2、难点。

学习辛弃疾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脊梁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辛词代表作《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演示稿1)

2、词人辛弃疾渡江淮回归南宋已八、九年了,却被南宋王朝闲置一旁。他登临

建康城赏心亭,在“落日楼头,断鸿声里”,这位江南游子,因为“无人会”,“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演示稿2)把栏杆拍遍。

(二)解读文本。

作者梁衡在《把栏杆拍遍》一文中为我们塑造了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他以宏大的历史视野,选取八首辛词,勾勒出辛弃疾的生平经历。

他凭借独特的视角指出“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辛弃疾一人”(第1段),“辛弃疾的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人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第15段)

(三)问题设计。

阅读时,学生的思想受到文本内容的强烈震憾:

真没有想到辛弃疾原来是武人出身,还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文章的内容很深,写辛弃疾让我看到了当时宏大的历史视野,作者写辛弃疾,选一些词来写,很新颖;还将辛弃疾和苏轼等人比较,视野宽,有文化气;老师,我不理解为什么题目叫做“把栏杆拍遍”,很特别的……

有了,我不是也被题目吸引的吗?于是,我顺势带出:

为什么作者将题目拟为“把栏杆拍遍”?大家想想“把栏杆拍遍”有哪些含义?(演示稿3)

学生进入研读、思考、讨论、再研读、再思考、再交流的氛围中。

要求:

1、结合文本内容,认读理解表达,提倡见解独到。

2、启发点拨,肯定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互补提高。

落实:

1、介绍《水龙吟》中“把栏杆拍遍”的典故。

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日:“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

所以,“栏杆拍遍”往往表示借拍打栏杆来发泄心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演示稿4)

2、作者读懂了这位爱国词人在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了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的英雄之势。

注:演示稿(5)《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朗读、感悟)

而如今自己被迫脱离政治,只许旁观,不得插手,更不得插嘴。空有一身力,空有一腔志,空有一颗爱国心,又能向何处使呢?唯有痛拍栏杆,把栏杆拍遍,才能发泄出郁积已久的悲愤之心。(板书:悲愤)

所以,我们今天读其词,总能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遍地哭诉,一次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3、作者花了六年时间解读辛弃疾,还原出一个普通而真实的辛弃疾。让我们感受到辛弃疾一颗炽热的爱国心在其悲愤的血肉之躯中震颤,跳动、呐喊……

作者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在词人把栏杆拍遍的振聋发聩的声响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真实的复杂的心情:

不满、愤懑、焦虑、懊恼、无耐、等待、企盼……(板书)(演示稿6)

在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在被抛弃的感叹和无奈中,他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

诗词,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用刀和剑、用血和泪铸成的词作。

4、辛弃疾在痛拍栏杆时,内心积聚的复杂情感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化成忧心如焚,百感交集的人间愁绪。

出示《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演示稿7)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四)解读时代背景,领悟以辛弃疾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脊梁的精神内含。

1、示“辛弃疾生平经历”(演示稿8)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省历城县人)。生长在金兵占领地区。20岁,率领2000多人起抗金,投奔耿京为首的农民义军,为耿京掌书记。辛弃疾后归南宋,正值南宋统治集团中妥协投降势力嚣张得势之时,他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他写了《美芹十论》六、七年之后,再写《九议》他成复上书,议论恢复大计,批驳悲观论点,但均未被采纳。在历任地方官期间,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为北伐积极做好准备,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因此受到朝廷当权者忌恨。被罢职,闲居近20年,中间虽短期出任地方官职,但很快被罢免。到了晚年,朝廷情势危急才被起用,但仍不得信任,终于未能实现其恢复中原的宏愿而含恨辞世,病死于铅山。终年六十八岁。

2、弃疾南归后为什么不为朝廷喜欢呢?

(1)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

(2)在南宋生活了40年,近20年被闲置一旁,在20多年被断断续续使用的过程中,又遇37次频繁调动。每当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著地去工作。还要真抓实干,练兵、筹款、整饬政务。

(3)40年间无论在何时何地任何职,甚至赋用,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明确:

1、辛弃疾这个耿介的书生,这个工作狂,实在太过了,“过则成灾”。

2、弃疾这个精忠报国的武人,这个亡国浪子,实在太爱国,怨愤“生于所爱”呀!

3、词人甚至自我解嘲自己的姓氏:

(演示稿9)永遇乐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弃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

词人戏赋辛家门这个“辛”字,由“艰辛”做成,含着“悲辛”滋味,总是与“辛酸、辛苦”的命运结成不解之缘!辛弃疾天生具有耿介正直的家族性格,做人行事,刚直泼辣,忠心不二,火辣辣的个性就是不招南宋小朝廷的喜爱、赏识。

四、归纳:

1、词人本身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政治家、军事家。辛弃疾“把栏杆拍遍”,把爱国之歌一首首唱响,把悲怆之声一声声喊响。他曾经埋头苦干,他曾经拼命硬干,他曾经为民请命,他是中国历史的脊梁,他是中华民族的支柱,他是中国文化的血肉。

中国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演示稿10)

2、朗读课文第17段作结。

五、布置作业:

1、认读文中另外四首辛词,进一步体会词人的精神内涵。

2、拓展比较阅读。

(1)辛弃疾与岳飞

(2)辛弃疾与陶渊明

(3)辛弃疾与苏轼

3、另举一例,请你阐述以辛弃疾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脊梁的精神实质。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体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雁归来?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本词作于乾道4年~6年(1168~1170)。作者南归已8、9年了,却投闲置散,不得一遂报国之愿。值此登临周览之际,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

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

(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这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江景。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

所以,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放眼望去,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象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这些都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

(3)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落日”--比喻南宋国势衰败。

“断鸿”--指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辛弃疾渡江淮回归南宋,原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可是,南宋统治者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词人觉得自己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4)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吴钩”--本指吴地所造的钩形刀,是战场上用作杀敌的税利武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

“栏杆拍遍”--宣泄已郁结心中已久的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之情。

无人会,登临意--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可是无人知晓,无人理解,南宋统治者中没有人是他的知音,正可谓是“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下片:直接言志。11句,分4层意思。

(1)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来?

典故,晋人能翰见西风起,想起家乡鲈鱼的美味,便弃官回乡。

现在已是深秋时分,连大雁都知道南飞,何况我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呢?然而,自己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的统治之下,想回去也回去不了!

A、有家难回的乡思。

B、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求田问舍”--买地置房。

典故:三国时许汜去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谈,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许汜将此告之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记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如果碰上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在地下,岂止相差上下床呢?

像你这样琐屑的小人,自己有何面目去见像刘豫州那样的英雄人物?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流年”--年光如流

“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

“树犹如此”--典故

《世说新话》:桓温北征,经过金城,见自己所种之树已长到几围粗,感叹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树已长得这么高,人怎么能不衰老呢?

我忧惧的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愿望难以实现,辜负了自己雄心壮志。

(4)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请谁来唤取红巾翠袖的少女,拭干英雄因壮志难酬而流下的热泪?

可是,时无知已,得不到同情得不到激励,只能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把栏杆拍遍散文集:把栏杆拍遍

把栏杆拍遍散文集:把栏杆拍遍 日子就在我趴在栏杆上看着夕阳中逝;下面是有把栏杆拍遍散文集,欢迎参阅。 把栏杆拍遍散文集:把栏杆拍遍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词为业,成为大诗词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比如这首著名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虽然杜甫也写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军旅诗人卢纶也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但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在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 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

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 谁能懂得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是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呢?这是他登临建康赏心亭时所作。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挥刀纵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 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能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忠臣,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说到辛词的笔力多深,是刀刻也罢,血写也罢,其实他的追求从来不是要做一个词人。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对待政治,他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炼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 有人说辛词也婉约,多情细腻处不亚柳永、李清照。但柳李的多情多愁仅止于“执手相看泪眼”“梧桐更兼细雨”,而辛词中的婉约言愁之笔,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又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真正的诗人,最善以常人之心言大情大理,能于无声处炸响惊雷。 我常想,要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之为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共7篇)

篇一:小学语文教学案编写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案编写要求 一、设计要求: 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具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 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2.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教学内容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学 习基础。 3.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分析和设计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突出,教材分析、深入,能对 教材进行精心加工、准确确定教学内容,体现用“教材教”的理念。 4.开发和使用的教学资源符合教学学需要,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二、结构内容: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要求分课时写出课时目标,特别要具体写出本课时的知识点、能力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表述要具体、准确) (四)、教学过程 注意教学案与教案的区别。教学案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写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环节、也要写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形式、方法、方式、内容。同时还要写出相应的设计意图。 三、教学案文本格式要求: 课题四号黑体,正文小四号宋体,小标题加粗小四号宋体,行距统一为固定值22磅,a4版面,边界默认。 四、教学案结构图表: 《课题》教学案 单位:年级:设计者:时间:联系电话 小学语文教学实录、反思编写要求 1.教学实录请用戏剧剧本形式编写(教师投影、板书,学生活动,学生状态、课堂气氛等用舞台提示标识)。实录应原汁原味、具体详尽地呈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可以在关键处有针对性的加入自己的感受和点评,有条件的请参照网上或其他资料。 2.每个教学实录后均需附不少于200字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要求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及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梳理出成功处,并对不足处提出改进的做法。 3.内容、格式 《课题》课堂教学实录 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年级×册《××》 执教时间:×年×月×日 执教班级:××学校×年级×班 执教老师:××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4.教学实录文本要求: 课题四号黑体,正文小四号宋体,小标题加粗小四号宋体,舞台说明语言用括号标注,小四号楷体(gb2312),行距统一为固定值22磅,a4版面,边界默认。 说明:1.文件:一个课题建一个word文档,依次排列为:教学案(2课时)、教 学实录、教学反思; 5.命名:文件以课题+单位+作者命名。

浅谈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的整合

桐梓县羊磴中学:梁秀英 在新课程的改革进程中,进一步突出了素质教育中语文学科的基础性问题,它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要落实这基础性问题,当务之急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优化语文学科改革,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就必须将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与其它学科相整合,只有这样,“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这朵红花在“其它学科”这片绿叶的衬托下才会开得更加艳丽。 一、语文教学与其它学科整合的必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开篇就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些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教学的这一地位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是素质教育和课改趋势对语文教学的新要求,也是我在语文课改教学中的实践启示。语文学科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必须走整合教育的路子。语文学科进行整合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不同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学科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曹洪顺曾说:“语文学科不仅仅限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

能力,以便他们学习其他学科和知识做好准备,它还有向学生进行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的德育价值;具有向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育、发展学生智力的智育价值;具有向学生进行文化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的美育价值等等”。要实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德育、智育和美育等三个方面的价值,也只有在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的实践中才得以完成。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的安排趋向于综合化。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把“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摆到了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同等重要的位置,其目的是“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可见语文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交叉整合显然是有理有据,有规律可循的。语文教学是可以也是有必要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的,否则怎能完成奠定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目标呢? 二、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整合的着力点 (一) 整合其他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解决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比较教学点滴》一文中说:“语文课本中内容不仅与历史、政治、地理等社会科学内容相通,也与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内容相融,只不过教学目的和教材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比如我们教学《统筹方法》,自然联想到数学知识。教学《毛

把栏杆拍遍书评

把栏杆拍遍书评 在寒假我读了《把栏杆拍遍》这本书,很是让我折服。从这本书中让我读到许多的名人事迹,人生哲理,美丽风光,也读出作者对这些东西的看法与感悟。 一,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占领。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侂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 这是一个武将,也是一个词人。作者借用他的几首词来描述出辛弃疾一生中的悲愤与感慨,写出他那份保家卫国的迫切心情。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时穿插引用了他的八首词,这些词几乎都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作者在引用这些词作时既没有一引了之,也没有详加赏析,而是结合人物的命运作了精当的点评。作者首先总评辛弃疾的由行伍经历到弃戎从笔的无奈:“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纸笺,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这里有“钢刀利剑”与“羊毫软笔”的对比,这里有“奔走沙场”与“笔走龙蛇”的对比,我们还透过“只剩下”、“泪洒”等词语真切感受到作者对诗人的同情和惋惜。二,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东汉末期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青年时耕读于南阳郡,地方上称其卧龙、伏龙。后受刘备三顾茅庐邀请出仕,促成孙刘联盟和建立蜀汉政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刘备死后,诸葛亮受封爵位武乡侯,任蜀国丞相,辅佐刘禅,成为蜀汉政治、军事上的实际领导者。先后五次率军北伐曹魏,在第五次北伐时病逝于五丈原,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尊称诸葛亮为武侯、诸葛武侯。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忠臣与智者之代表。234年8月28日在五丈原逝世。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让我佩服不已,.文中有一句话说道:“一个人不管他官位多大,总要还原为人;不管他的寿命多长,总要变为鬼;而只有极少数人才有幸被百姓筛选,历史擢拔为神,享四时之祀,得到永恒.”诸葛亮正是这种人!作者说得好:“你只要在门口一站,一种尘世暂离而圣地在即的庄严肃穆之感便油然而生.”曾经有一篇古风中写道:“孔明未出祁山前,愿以之手将天补;何期历数到此终,长星半夜落山坞!”一时间国倾梁柱,民失相父.虽然诸葛亮不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军事家,而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但是他为了自己的理想(以汉代魏)而奋斗,六出祁山;终于,在公元234年,他在最后一次伐魏战争中病死军中.后人将他一生的伟大事迹在短短两句话中概括了出来:“功盖分三国,名成八阵图.”作者写道:“朝廷以礼不和,不许建祠.于是每年清明节,百姓就于野外对天设祭,举国痛呼魂兮归来.”在这里,我们已不难看出,此时的老百姓已将诸葛亮——蜀汉武乡侯益州牧诸葛丞相视作一个天人般的所在,不,天神!可见他在百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600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600 梁衡的人物散文,写的大多是人杰鬼雄,其中大多是名垂宇宙,家喻户晓的伟人,还有文惊当世,传之百代的文人。而这些跨越千年、百年的人物却从作者的笔端一一鲜活起来。以下内容是品才网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600,欢迎参考!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600 梁衡的文章读到现在,最喜欢看他写的议论文。我一向坚信,不论写什么样的文章,将自己独一无二的思想传递出来的才算是成功。梁衡的议论文与我的评判标准完全重合,句句振振有词、掷地有声。特别是那篇《怎样区分低俗、通俗和高雅》,思辨的力度,简直让人拜服。但今天其实想呈现的,是一些有关于读了梁老的文章后,我的思辨。 读了《教材的力量》后,我吃惊于那篇《晋祠》居然影响到了那么多的学生,更吃惊于我当初读它时却没受什么感动——甚至说,根本没什么感觉。我在读到本书第三单元的时候还特地重读了《晋祠》原文,的的确确是生动美妙。可为什么当初学这篇文章的我,就没有感受到呢? 我“思辨”了一下,觉得原因有二: 第一个是因为老师没教好。我们的老师在上课之前就在大屏幕上放出了她自己去晋祠游玩时的照片,照片上的晋祠

泯然典型的“中国式景区”,游人密密麻麻,小贩熙熙攘攘。上课了,老师对着大屏幕为我们介绍晋祠:“我去的时候晋祠里面外面都是小摊贩,哎呦,真的是乱七八糟的……好了,我们来看文章……你看这里,描写得多美啊!”殊不知,我们早已因为她对于晋祠的描绘而对之感到乏然无味了。 或许是因为我从小就立志想从事教育行业,我总喜欢思考如何成为一个好老师。现在,《晋祠》的这个例子又给我带来了这方面的启示。我觉得作为一个老师,最重要也是最难达到的是引起学生对于所传授内容的兴趣。 这一点虽说难达到,但我觉得,至少应该在课堂上、讲课文时,为学生营造一个美好的氛围,至少不应该去破坏这个氛围。即使现实真的很骨感,但我们又不是在上社会课。文章中的晋祠,处处透着古朴之美。而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做的,我认为应当是最大限度地为学生们还原“晋祠式”的美,却不能用现实当中的情形来草率地带入其中,这样反而破坏了这份独一无二的美感。 第二个原因,私心觉得是因为教材编得不好。且不说排版与插图,单凭教材上对于文章的剪切,就让古色古香的晋祠又一下子逊色了很多。我一直固执地认为被用来细细品读的文章就不应该剪切任何子句、段落。读文章好比看“场中美色”(当然不是“一眼即过”)。若要看一个美人是否真美,当然要看未经过任何修饰的样子喽!美人的眉眼多情、腰肢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1、窃读记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书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3、重点感悟片段,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课前准备: 1、相关资料。 2、自学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整体感知课文。 a.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b.认读生字词。 c.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d.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 二、细读课文,分析片段 三、感悟课文,体会主旨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导人: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是怎样“窃读”的,请同学们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文。 3、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励“我”窃读。 二、合作探究,小组探究 1、合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课件显示) a.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b.交流课前搜集的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汇报交流。 3、总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4、诵读句子 三、老师带领体会课文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的吗? 2、尝试分段,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四、积累内化,课外拓展 1、自选感兴趣的、最欣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美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让语文课更精彩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让语文课更精彩 新安县铁门二中李春香 内容摘要: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更应注重让学生自己去读教材,查阅资料,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而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自主权,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加强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无疑是一条双赢的必由之路。而“整合”绝不等同于“混合”应发挥信息优势,努力优化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中的教学设计,在充分体现语文学科教学的个性特征的同时,找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语文课更加精彩。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整合教学设计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课堂不是教师演讲的地方,而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教师指导、点拨,让学生作学习的主人。”由此可见,课堂中更应注重让学生自己去读教材,查阅资料,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而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自主权,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我认为加强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无疑是一条双赢的必由之路。以下浅谈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认识和想法。 一、“整合”不等同于“混合” 融入了信息技术的语文教学,在传统的教学结构学生、教师、文本三个要素外增加了教学媒体这一要素,但是四个要素不是简单的相加拼凑,而是互为辩证的关系。而在我们的课堂上有这样的一些现象:有些老师在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仅仅是用来取代小黑板,展示几个词语,代替语文书,出示几幅插图,课堂还是以教师的教授为主,

听的还是学生,无疑这样的“整合”只是“凑合”,我们教师只是穿着“新鞋子”走传统教学的老路罢了。 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文本中的逐句逐段、课文插图、课后练习一一打入课件中,让学生一味的盯着大屏幕展开教学,一节课下来学生连课本都不必带。如此依赖,不仅老师制作得累,学生40分钟盯着大屏幕也累呀。要知道教学中从来就是没有惟一的教学媒体。 我们认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重要的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新的语文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信息技术不只是一种辅助工具,而将与文本融为一体,成为基本的知识载体、教学媒介和交流工具。在网络教学中,学生可在计算机上,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他们面前展开的将是一个广阔无垠的知识世界。他们可以自己动手,查找资料,自己探索,解惑创新;合作研讨,共享成功。教师和学生在不同的层面上操作,发挥不同的作用。教师可以为学生学习的主题进行设定,对网络资源进行整理,对学生的探索过程进行了解,适时加以引导,帮助释疑解难,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二、发挥信息优势,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语文教学,把多媒体手段引入课堂,使抽象的化为形象,静态的变为动态,使“黑白”世界变得有声有色。尤其是语文课堂,学习内容情景交融,授课老师妙语连珠,加上多种媒体出奇制胜,使得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多姿多彩。 比如发挥音乐、图片优势,来渲染情境,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引发联想和想象,给学生展现一个更为广阔、丰富的空间,给语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时教学设计 ----北京市义务教育改革实验教材第11册21课《古诗四首》 怀柔三小缐亚平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新课标的实施建议: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2.《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语文课程的根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5.建构主义理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正确理解把握教材。 《送孟浩然之广陵》选自北京市义务教育改革实验教材第11册21课《古诗四首》. 共安排了四首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古诗所表达的是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景中包含着一个诗意的情节:帆影已逝了,而诗人还在翘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篇深情寄托在动态的自然景物描写之中,将情与景自然交融在一起,含而不漏却余味无穷。 本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开元盛世,阳春三月,文人知己,江南名楼,繁华都会——这样的创作背景使盛唐诗人笔下的这次离别在感伤之外,更充满了少年人青春昂扬的气息,充满蓬勃的生命活力,色彩明丽,体现了盛唐独有的精神风貌。因此,在“送别诗”中独放异彩,是历来传颂的名篇。 (2)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既有经验进行分析,说明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对策。

浅论语文课程整合

浅论语文课程整合 开州区中和镇中心小学张璐 课程整合是当代课程设计领域的主要趋势之一,虽然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不同层面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探索,但实际上,人们对“整合”一词的理解仍处于见仁见智的讨论中:广义上的课程整合,不仅仅是一种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还是一种课程设计的理论以及与其相关的学校教育理念;狭义上的课程整合则指一种特定的课程设计方法。本文将从课程设计的角度,探讨语文课程的整合问题。 作为特定的课程设计模式,课程整合在学校教育实践中较为典型的体现是学科整合课程。学科整合课程的目的是整合各学科知识,以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叠与分化,彰显知识、技能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及其价值。事实上,如果立足于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设置的现实情况,单一学科内容的整合更适于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实施。 一、语文学科内的课程整合 新课程改革强调克服课程结构单一、课程类型单一的弊端,促进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在这个背景下,语文学科内的课程整合应超越固有的课程模式,赋予教师更大的教学自主权,以期设计出适合学生发展和教学实际情况的具体课程。 1.语文课程整合的可能性 学科内的课程整合要求打破原有的结构安排和分化设计,以特定的目标为中心重新组织课程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根据特定的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

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语文教师应能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某一学段的学习目标,以学生既有的学习经验为基础,将教科书所提供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从而设计出教学操作层面上的具体语文课程内容。这类经过整合后的课程更加强调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强调根据不同的主题、概念和技能对学科内容进行系统的组织,强调关注不同主题、概念和技能之间的联系。比如许多教师倡导的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就是语文学科内课程整合的一种方式。 2.语文课程整合的维度 首先,学科教学目标的整合。以整合课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秋韵”为例,教师没有按顺序地逐篇解读欣赏,而是以秋天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综合从不同角度欣赏秋天、感悟秋天,体会作者从不同的方面描写秋天的美丽。教师将诗歌《九月九日山东兄弟》、《夜书所见》鉴赏能力巧妙地融入其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并掌握了一些诗歌鉴赏的策略和技巧,达成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目标。把诗词的教学目标通过景物的描写与《风筝》、《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整在一起,实现了主题性的联系,这正是对该单元进行整合教学的意义所在。 其次,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整合课例中,教师以“名人小故事”为整合点,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四篇小故事中的人物品质整为一个学习内容,运用比较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研讨的过程中提出问题,

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5课《把栏杆拍遍》教案

《把栏杆拍遍》教案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许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理解梁衡关于辛弃疾其人其词“唯一性”、“独特性”的解读。 2.引导学生掌握人物评传一般的阅读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主体探究、合作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文阅读思考,激发学生忧民爱国的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请学生快速阅读,为辛弃疾写一份小传。 示例: 辛弃疾年轻时组织义军,后率军南下归宋。但归宋后朝廷对他要么闲置不用,要么走马灯似的调动。虽然他被迫失去钢刀利剑,但从没丢下爱国热情。他不停地上书与主降派斗争,陈述退敌之策,他执着抗金收复失地,却屡遭排挤。报国无门的辛弃疾,只好到赣北修了一座带湖别墅,与鸥鹭为盟,邀白鹤做伴,咀嚼无边的寂寞;或与当地百姓聊农话桑,闲走山水,打发无聊的时光。 学生展示交流、点评。 由此看来:辛弃疾一生以武起事,以文为业;辛弃疾有三个身份武人、政人、词人。 二、探究文章主体内容 (一)三种身份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用原文回答)

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 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 辛弃疾走过了一个爱国志士、爱国诗人的成熟过程。 (二)分别探究三个身份 A.探究“武人”辛弃疾 1.作为武人,辛弃疾有怎样的特点? ①孔武高大、本领高强、血气方刚 ②无用武之地 2.所以,这一阶段,辛词有什么样的特征? 有凛然杀气;磅礴之势;也有空有一身力、一腔志无处使的悲愤。 3.试读《破阵子》或《水龙吟》 B.探究“政人”辛弃疾 1.作为政人,辛弃疾有怎样的特点? ①认真、执着、干练 ②调动频繁、时弃时用 2.这一阶段,辛弃疾的心境是如何的?请学生自由解读《菩萨蛮》等四首词。 心郁之词、心焚之词、心苦之词、心寂之词 3.仔细分析作为“武人”和“政人”的辛弃疾的遭遇,他始终处在一种矛盾的煎熬中。《宋史?辛弃疾传》末尾记有一段轶事,“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谢枋得路过弃疾墓旁庙宇,听到有急促的声音大呼于堂

把栏杆拍遍读书心得

把栏杆拍遍读书心得 这个假期,我读了中国现代作家梁衡写的集《把栏杆拍遍》,读完后,放下书,我顿时有很多感触。 在散文写作势不可挡的时代,在散文写作没有“王法”的时代,在散文写作已经成为许多作家狂欢和作家梦想的时代。 梁衡先生以他“一年一篇”的虔诚写作,给散文创作带来了别样的文本,也为我们带来成为“典范”的“巧文”。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梁衡先生会成为“健在”作家中作品入选语文课本最多的一位。 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对话,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交流。要实现这样的对话,第一步是作者要敞开心扉。 不愿表现自己真实本性的人,无法与读者以心换心,也就无法让读者用心去体味,进而感动。 正如余华所说:“一个真正的作家总是为他的心而写作。”因此,除了“理趣”之外,不得不提的是,作者在文章中,在字里行间注入了无限的感情。 看完散文集《打倒栏杆》后,我觉得其中的一些句子让我感触颇深:“辛弃疾的文字不是用笔写的,而是用刀和剑刻的。”; 别人用笔写字,力量也只到纸上,辛弃疾用笔写字,却是刀和剑的真实写照,在离战争最近的地方,吧感情深深的刻在生命和历史的长河里。“你看‘艰辛’、‘酸辛’、‘悲辛’、‘辛

辣’,真是五内俱焚。 良药苦口利于病,然而,并非所有的人都会喜欢苦涩的滋味,辛弃疾一腔壮志在面对现实时处处碰壁,苦口的良药展示自己的 天地,便成了咽回心中的苦水,独自承受。 “他有一颗对国家和民族的心,这颗心比天空更大、更热, 他不能放手,也不能关闭;他有无穷无尽的实践能力。他不怕流言 蜚语。他用了“蒸不烂,煮不熟,锤不扁,炒不扁”这句话,让 人想起关汉卿的义无反顾。 自从我读散文以后,我就开始喜欢上它了,喜欢它优美的句 子和特别的内容,但是当我读到《把栏杆拍遍r》这本散文集时,让我对散文有了不同的感受。 也许,在一些人看来,梁衡的散文是如此的苛求,以至于影 响了它的自由本性,限制了它的自由发挥,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 它的喜爱,因为我们中学生的写作在真正自由之前必须受到规范。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松鼠和松果》 一、课例导语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我们已经进入了高科技信息技术期间,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途径。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照》中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促进中小学教学根本性变革的首要途径。”这就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步到了一个十分主要的地位。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当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充分使用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服务,获得语文学科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进步语文素养,是一个极新而又布满朝气的领域。 二、教材特点 《松鼠和松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0课。课文是一篇童话,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到人类在向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由于以往的教学把识字和朗读放在重点,所以本班学生对朗读和识字掌握得比较好。学生能够利用以前学过的字识记新生字,在朗读中也能够进行知识的迁移。 低年级的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也很喜欢小动物,所以本课的内容很适合学生。 三、教学手段及目标: 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拼音已较掌握,课文基本读通,生字已能通过拼音自己认读;但对课文只是很浅的理解,真正读懂课文还需靠老师讲,所以教学方法应是基础的让学生自学,较难的由老师带学。同时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视觉上的冲突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与兴趣,所以加入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使教与学的过程更形象化.感性化,效果良好。我想通过以上的教学手段来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_把栏杆拍遍(梁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把栏杆拍遍》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感受辛弃疾和他的词在文人中和历史上的的惟一性和独特地位。 2、体会对比、以词证人等手法对表现辛弃疾形象的作用。 3、领悟以辛弃疾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脊梁的精神实质。 二、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1、作者: 梁衡: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有散文《晋祠》、《夏感》《》《把栏杆拍遍》等入选中学教材。据说,他是活着的作家中作品入选教材最多的人。 2、解释下列成语: ①笔走龙蛇: ②美芹十献: ③金瓯无缺: ④血气方刚: ⑤掉书袋: ⑥浅尝辄止: ⑦振聋发聩: (二)文本探究 1、辛弃疾是一个怎样的“武人”?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件来表现他的武人性格的? 2、作为“政人”的辛弃疾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弃疾南归后为什么不为朝廷喜欢呢? 3、武人出身、一心报国的政治家辛弃疾为什么终至于成为一位伟大的“词人”?

4、浏览全文,找出表明辛弃疾的词与其他文人的词有什么不同的句子。 (三)艺术探究 作者为了突出辛弃疾的唯一性和独特性,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请找出几处并分析。 (四)质疑探究 作者为什么说,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而不用“辛弃疾传”? (五)奇文共赏读 (六)作业布置 1、将文中涉及的词进行摘抄积累并背诵; 2、写一份关于辛弃疾的任务评述,300字以上。 《把栏杆拍遍》学情分析 散文相比小说,学生更喜欢学习小说。再加上本片课文中有大量的诗词,这些诗词也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诗词鉴赏本来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在之前的诗词学习中,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一些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但是学生在对诗词写作手法以及意境方面的体会还难以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所以我在教学时

《把栏杆拍遍》

一、【走进作者】 梁衡(1946——)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在基层当记者。现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全国记协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3卷)、《数理化通俗演义》(2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二、【背景资料】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做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这是一篇带有人物评传性质的文章,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文章较多地引用了辛弃疾本人的词作,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 三、【积累整合】 1.字音识记 肘腋(zhǒuyè)押解(jiè)纸笺(jiān)炽热(chì)挑灯(tiǎo) 的卢(dí)媲美(pì)遥岑(cén)整饬(chì)金瓯(ōu) 鹧鸪(zhègū)忧心忡忡(chōng)奁(lián) 2.字形辨识 寇敌寇髻发髻凛凛冽 蔻豆蔻鬓鬓角懔懔厉 冠冠军髯美髯檩檩子 3.词语释义 行伍:泛指军队。古时兵制,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 光复:恢复原有的领土、统治或事业。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 凛然:恐惧、畏惧。②整肃而又可敬又可怕。 媲美:美好的程度可以相比;比美。 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指军人战死沙场。 浪子:不受习俗惯例和道德规范约束的放荡不羁的人,尤指不务正业过着放荡生活的人。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讲课教案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 我们正处于一个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瞬息万变的信息化社会对学校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对促进以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素质教育可谓锦上添花,如虎添翼。然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会自然而然地创造课堂教学奇迹,它的社会作用取决于教师。教育技术变了,教学方法也应相应变革。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且懂得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支持课堂教学改革和促进教学发展。可见,教师应全面地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很好的为教学服务。 我们的课堂教育教学目标是诱发学生智能,培养学生综合化的能力。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就是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目标和要求。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教育自身必须实现现代化,在教学领域中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而信息技术教育特点之一,就是形声结合,声画并茂,能够较好的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加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独到的功能,让课堂教学真正的活起来。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以信息化推动现代素质教育,那么,如何善用信息技术,使之有机地融入语文课堂教学,把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完美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主动学习基础上,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呢? 一、明确目的,变辅为宝 我们必须明确,我们把信息技术引入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为了更好的服从语文课堂教学,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征,让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

中的主体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但许多老师并没有明白到这一点,以为要上好一节课,课件制作越多越好,课堂的容量越大越有用,制作得越精美越能得到大家的认同,还有些教师因为本地教学条件的限制、资源的不足,再加上的教学任务繁重,或没有足够的时间或没有能力自己制作课件,于是就实行“拿来主义”,上网下载或直接使用其他老师的资源,导致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的整合在畸形中发展,所谓的“整合”只是以前用人教,现在用机器教,“穿新鞋走老路”,没有真正地做到让信息技术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的辅助手段,违背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整合的初衷。更有甚者有些教师为了完成多媒体教学的任务,一堂课里,课堂几乎被课件控制了,网络多媒体不断地演示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呈流水线式的程序化模式,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课件的动画和音响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被冷冰冰的机器隔断,学生没有了思维的空间。 我们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但不能一味的让信息技术主宰我们的课堂。我们要明确资源的取用不能代替文本,更不能代替学生的个性。我们应该明白信息技术的使用是教学手段的改革,是新课程下进行地课堂教学手段的改革,而不是为了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而进行课堂教学。一堂课究竟是否使用信息技术和怎样合理有效的使用信息技术取决取我们教师的教学组织的需要,我们应使信息技术成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而不是一种教学摆设或者成为一种形而上学的教学形式。由于各个地方的环境不同,各人的教学方式的差异,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程度等都不尽相同,应要把信息技术正真有效地引入课堂,应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变辅为宝。 二、利用兴趣,正确引导 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也就是说“兴

夏感教案

夏感 (第一课时)梁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培养有感情的朗读文章。 2.学会抓住季节景物的特点,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描绘四季景色。 3.体会文章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有感情的诵读,注重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形象生动的描写,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画面美,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采用问题导引法、朗读法等,培养学生学习和思考的自觉性。 3.理请思路,了解文章的整体构思。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珍惜时间、热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感受夏天的气象,以及揣摩作者对夏天的情感

态度。 难点:使学生学习感受作者如何描绘夏景。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题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四,教学时数 试讲15 分钟 五、教学用具 粉笔黑板多媒体 六教学步骤 T:上课 S:起立,老师好! T:同学们好,请坐。 (一)导入 同学们,夏天来了,这是你们初中生活的第一个夏天,在上课之前,老师想问一下大家,你们对夏天有什么感受呢?S:热!烦!…… 是地,没有错,炎热的夏天的确令人烦躁,有蚊虫叮咬,有知了鸣叫,但是老师觉得呀,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件事,也许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三课,《夏感》,看看作者梁衡对夏天是什么感觉。 (二)具体教学过程 1.介绍作者背景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作者背景【先点PPT,再写“一,作者…”】 梁衡(1946年生)山西人。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有散文三篇《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3卷)、散文集《名山大川》等。小学六年级大家学过了他写的《跨越百年的美丽》本文选自他的作品集《梁衡文集》。 2.学习重点字词。 了解了作者,我们来看一下本课的重点字词。 同学们集体朗读课下注释,从第二个开始,芊芊,预备,起。【转身写板书】特别强调: 黛(dai4)色:青黑色。 磅礴(pangbo22):气势盛大。气势~。 3.朗读,划分段落,总结段意。 同学们,在介绍作者的时候老师提到,《夏感》是一篇散文,散文这个体裁同学们已经接触过,本学期的第二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就是篇叙事哲理散文,通过叙述作者童年的冒险经历,告诉我们在困难来临时应坚强勇敢地克服它。那么通过预习,大家能不能告诉老师《夏感》是什么类型的散文呢?嗯,有些学生说是抒情散文,有些学生说是写景散文,事实上两者都有,是写景抒情散文,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作者通过写了什么景,抒发什么样的情感。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流程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流程 所谓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流程,就是指一节小学语文课的设计过程。它大致包括解读文本、设定目标、整合资源、过程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六方面的内容。 一、解读文本 “文本”就是指包含丰富教育资源的,可供学生、教师与之对话的阅读材料的总和。教学中的“文本”呈现形式,可以是由语言文字构成,如一篇课文,一部名著,甚至是一段文字或一句话;也可以是语言文字塑造的形象以及有关图像等,如课文中的有关插图也是文本。 教师可按下面的步骤实现对文本的解读。 1.“走近”文本,即感觉文本,把握要旨。就要首先摸准作者的思路和思想,初步建立起对作品的感觉与认识。 2.“走进”文本,即感知文本,品味独特。品味文本内隐的独特意义,体验美的熏陶,真正地实现与文本的情感交流,讲究“披文入情”之理,追随“情动辞发”之境。 3.“走出”文本,即感悟文本,创生文化。这是对文本的深层次审视与重组、升华与提炼,是领悟内涵、发现理趣、挖掘本质的阅读活动。它要求教师不仅应从文本解读中创生问题、创生精神、创生个性,而且要以此为基础不断地去加工和创造新的发展空间,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将文本的解读延伸到动态的教学中,展开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多元对话,体现其人文导向,创生文化精神,追求诗意的教学风景。 二、设定目标 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和价值、过程与方法的综合”。其中“知识和能力”属教学目标的基本层面,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考量教学效果的主要显性因素;“过程和方法”首次列入课程目标,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它是隐性的,但其作用极为重要。“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两个维度是要靠“过程和方法”来实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标准》突出强调的目标,内容是隐性的,而其形式是外显的,它是语文学习的动力,也是人的发展所必须的。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把内容与目标一一对应,将“三个维度”割裂开来,而是要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有所侧重地落实“三个维度”的目标,使其既互相渗透又融为一体。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把学生当作是全面发展的、整体的人来看待,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制订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应遵循以下四条基本原则: 第一,教学目标设定要全面。 第二,教学目标设定要合理。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定位应恰到好处、不偏不倚,植根于文 本,不拔高、不牵强。 第三,教学目标设定要灵活。一方面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把教学目标定得太窄、太死,要具有灵活性;另一方面在教学中也要随机调整,甚至让学生参与到确定教学目标中来,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和学习过程中实际需要的变化,注意教学目标的生成性。 第四,教学目标设定要适当。即教学目标要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又要符合学生实际,还要考虑学生的差别,设层次性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时,要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个体差异,按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的顺序,安排教师教学和学生活动的层次。

小学语文学科整合

学科整合张楠 小学语文教学的多学科整合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在这个知识爆炸,信息瞬息万变的社会中,知识的增长速度,科学技术的发明及成果的综合性,迫使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教育分割成一个个小范围,各学科之间都界限分明,互不联系,这样的封闭式的教学,是否还符合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是否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现代教学要拓宽学科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教学活动成果与本学科教学活动进行有机整合,在整合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语文学科既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又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巧妙利用其他学科的独特魅力,整合学科优势,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兴趣。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活动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思路,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 一、语文与数学 语文作为基础课和工具课,对数学学科起着指导作用。然而在语文课堂中适当运用数学符号来表述命题可以使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清晰明了,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例如,段、句群、复句、单句、短语、词之间的关系可以借助数学中的“>”或“<”来表示,即段>句群>复句>单句>短语>词,或词<短语<单句<复句<句群<段。再如,“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是证明和被证明的关系。”这句话从数学逻辑对应角度来分析是有语病的,应改为“论据和论点的关系是证明和被证明

的关系。” 二、语文与美术 美术通过造型视觉艺术进行思想文化的传播,语文则是利用语言文字来传承,两者有诸多相同的目标。学习语言可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可以大大丰富美术创作中所需要的想象力。反之,美术教学中发展的学生联想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等又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为一段文字配图,即根据文字意义描绘一幅景象,或者看图作文,仔细观察图画上的细节,然后以语言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形象思维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三、语文与音乐 《乐记》中曾经说过:“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然后乐气从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由此可见,早在人类文明的启蒙时期,言、声、舞都是同出一源——“心”,只不过表现形式不一罢了。再从汉语的特点来看,它有声、有调、有韵,串联在一起,交错排列,便是一首非常美妙的“歌曲”。不要说唱,只须吟诵就可让人为之动容。在教学中,把音乐融入到语文课堂中,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在课前可以准备一首跟课文内容相符的一首曲子,以音乐导入,创设一个优美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将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情境,让学生以心感之,以心悟之。其次,教师还可以在音乐声中朗诵课文(或找学生朗诵),为学生呈现声情并茂的画面,同时音乐的节奏、旋律会将朗诵者与聆听者拉进乐曲的意境和情感之中,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最后,音乐还可应用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