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引导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引导对策

【摘要】大学生是自媒体时代的“代言人”。大学生网络舆情是指借助微博、微信、qzone、sns社交网站等自媒体,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对自身所关注或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物所表达的意见、态度和看法。本文从研究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现状出发,探讨大学生网络舆情对校园稳定的影响,提出为创造高校良好的网络环境和舆论氛围,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情;高校;引导对策

在如今的自媒体(we media)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的传播者。大学生作为网络传播的主力军,在以个人传播为主的媒介时代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13年1月,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年龄段在18 -24岁间的大学生网络群体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1]随着校园网络的迅猛发展,大学生舆情表达的形式和渠道也多种多样,通常是以发帖和跟帖的方式在最具有代表性的平台上如qzone、微博、微信、sns、bbs等参与国内外众多事件的讨论。当大学生对某类问题的讨论引起共鸣或引发争议的时候,会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且较为明确的意见、态度和看法,即大学生网络舆情。深入研究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影响,适时地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对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意义重大。

一、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现状

(一)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主要内容

高校作为各种思潮交流交锋的领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作为思维非常活跃的群体,是整个社会的精英群体。在自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网络渠道来获取大量的信息,更多地是参与到与网络媒体的互动当中,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民生、娱乐、学习等方面。目前,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国内外突发性事件及社会热点问题,如近期发生的王立军事件、赵红霞事件等,这些话题常常涉及社会不公平现象,往往会相当快的激起大学生的思绪反应。二是校园管理及有关大学生利益的问题,从食堂卫生、宿舍后勤到大学校园及其周边的治安问题,都是大学生密切关注的对象。大学生通过网络将现实中不愿意说的、不便于说的想法和建议,对学校或生活的不满意表述为各式各样的网络舆情;三是大学生自身感兴趣的其他信息类问题。

(二)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传播的主要平台

区别于传统媒体表达舆情的单一化,自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网络舆情的表达途径非常丰富。伴随着3g通信技术的发展,wifi等校园无线通信技术的成熟运用和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大量普及,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移动网络来传播和表达舆情。

1.微博。2012年底我国的微博用户规模达到3.09亿,较2011年底增长了5873万,其中超过六成的微博用户使用手机微博,微博成为连续两年来使用率增幅最大的手机应用。[2]在学历层次高、

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群体中,微博作为一种热门的自媒体,“去中心化”的作用更加明显,更加催化了大学生群体的深度应用。但是,大学生在140个字的极短空间里发布的相关信息容易被带上个性化甚至明显的个人感情色彩,导致部分虚假信息的滋生。

2.微信。与qq号相伴随的微信,为大学生表达舆情开辟了新的方式。有这样一种说法,微信的1万个听众相当于新浪微博100万个粉丝。如果说微博呈现的是一个真实的社会和场景,那么微信则呈现的是一个真实的人和生活。再者,微博是开放的扩散传播,而微信是私密空间的闭环交流。微信更有利于大学生之间内部信息的沟通,从而在群体内易引发大范围的舆情。

3.论坛。高校bbs是大学生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主要场所,较能反映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虽然高校bbs涉及的话题较为分散,但都是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意见倾向。与微博相比,论坛呈现的信息要更加的全面。

(三)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点

大学生网络舆情除了具有一般网络舆情的特点外,如具有“自由性与可控性,交互性与即时性,隐匿性与外显性,情绪化与非理性,丰富性与多元性,个性化与群体极化性”等,[3]还拥有其自身显著的特点。

1.舆情主体的特殊性。大学生是一个同质性很强的社会群体,这其中部分群体又具有特殊的同一性。一方面,大学生思维活跃、勇于表达,乐于对社会、文化、经济问题随时发表自己的看法,言论

有很强的随意性;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阅历有限,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在逐步成型之中,与社会上的其他阶层有着鲜明的差异,这就造成了大学生思维的主观性。

2.舆情传播方式的多样性。自媒体的发展和影视、游戏、体育、音乐等紧密结合,娱乐已经取代搜索成为大学生网络应用的第一选择。大学生不仅仅是在微博、微信和bbs上以文字的方式发表或传递信息,还有的将自拍图片和网络自拍剧进行广泛传播。[4]如韩国歌舞《江南style》红遍大江南北后,各种各样的大学生版的《江南style》充斥网络,其中西安交大版的《江南style》获得网民10万多的点击率。

二、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对校园稳定的影响

大学生网络舆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对校园稳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网络舆情中大学生易“随波逐流”,自我化倾向明显,价值观和人生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拥有的开放和包容的特点,容易造成大学生群体的盲从和冲动。真假难辨的网络舆情信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如前几年在高校中热议的“芙蓉姐姐”、“凤姐”事件,一度被大学生解读为“成功颠覆精英文化”、“丑即美的最佳例证”。当幕后策划者出来说出炒作的过程,大学生们才恍然大悟自身在网络上是处于被利用的角色。同时,网络“三俗事件”的大量爆发,如“干露露事件”、“郭美美炫富事件”、“伪娘”等引发了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的热议。很多学生在网络舆

情的热议过程中,误将快感当美感,渐渐失去了大学生应有的道德和人伦底线。

2.大学生网络舆情是扩大高校群体性事件影响力的关键因素。网络舆情的煽动性强,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对校园群体性事件的反应也相当迅速。大学生会在第一时间将相关事件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上传到网络上,从而在大学生群体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和激烈的辩论。“目前高校群体性事件中采用的方式方法,除了传统的静坐、游行,多采用网络舆论进行煽动,在虚拟空间里对现实社会的问题发泄不满。”[5]如大学生对“钓鱼岛事件”的网络舆情,在百度上搜索“大学生钓鱼岛”关键词,共得到480多万个搜索结果。这一方面体现出大学生对国家政治事件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体现出大学生借助其虚拟身份畅所欲言,难于控制。其中就有大学生成为谣言的传播者和混乱的制造者,放大事件的不良影响。

3.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传播增强了高校管理的难度。大学生网络舆情既是反映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也是影响校园稳定的“绊脚石”。自媒体时代突发性事件、意外伤害事件频发,信息传递的数量、速度等远远超越了传统媒体,大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往往不能批判地吸收各种信息,加之学校的引导缺乏及时和准确,导致大学生出现敏感、麻木、冷漠甚至恐惧等心理特点,充斥在网络上的就是各式各样的负面舆情,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困难。

三、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对策

自媒体时代网络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了能从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