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参观博物馆》教学设计

《参观博物馆》教学设计

《参观博物馆》教学设计
《参观博物馆》教学设计

《参观博物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参观博物馆"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索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在具体情境中发展估算意识。

4.正确掌握已学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利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的小数除法之后,学习整数除以整数的小数除法。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因为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都要转化为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材创设"参观博物馆"的情境,提出了两个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对此展开研究,在交流时,提醒学生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从而强化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班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已经初步形成,而且探究知识的欲望较强,他们也很愿意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是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情境--生日礼物。他们参与的热情就更高。正因为这样我把课本中"参观博物馆"的情境改为"生日礼物"。参观博物馆的情境显得严肃,不生活化;而"生日礼物"这个情境对于学

生来说,就显得轻松,愉悦,感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上周六是我们班小雨同学的生日,我听说我们班的许多同学去参加了生日会。那天小雨收到了许多生日礼物,板书课题:"生日礼物"。想知道吗?

【电脑放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礼物

师:看到这么多生日礼物,你想知道什么?

生1:这些漂亮的礼物是谁送的?

生2:需要多少钱呢?

生3:是一个人送的还是几个人合送的呢?若是一起买的,每个同学需要多少钱呢?

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下面请送礼物的同学来给我们介绍。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介绍礼物"生日蛋糕"

1.提出问题:每个同学应付多少钱?

小凡:小辰、小芳、小龙和我合买了一个生日蛋糕送给小雨,这个蛋糕需要26元钱,请大家猜一猜:

(1)大约每个人花了多少钱?

(2)算一算平均每个人到底应付多少钱?

2.估一估

师:先估一估平均每个人到底应付多少钱?,然后和同桌交流估算的方法及结果。

全班交流:

生1:26看作28,28÷4=7(元)得数不超过7元,还有24÷4=6(元),所以得数应在6元和7元之间

生2:还可以这样想:(6)×4=24(元)(7)×4=28(元)

所以得数也应在6元和7元之间

3.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探究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商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6÷4=

先独立计算26÷4,算完后小组内交流。

1.全班交流反馈。

生1:我们先用24÷4=6(元),再把2元化成角,2元=20角,20÷4=5(角)6元+5角=6.5元:

生2::变成我们学过的:小数除整数的除法(在小数末尾添0,小数的大小不变。)

26.0÷4 =6.5(元)

方法五:直接用竖式计算。

26÷4 =6.5(元)

(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算法以及探索过程。)

5.师生共同完成用竖式计算。

6.师生共同总结出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

(1)从高位除起。

(2)除到被除数的个位有余数时,首先在商的个位后面点上小数点,然后在余数的末尾补0再除。

活动二:介绍礼物------钢笔

1.提出问题并估算

帅帅:我和波波、娜娜、扬扬等16个同学合起来买了一支12元钱的钢笔,希望她的学习越来越好。请大家先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钱?(不到1元钱);再请大家计算出正确得数。

2.独立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重点研究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4.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被除数不够除时,商的个位是0,对齐被除数的个位商写0,然后在被除数的个位后面添上小数点,并添上商的小数点,最后在被除数后面补上0再继续除。)

(三)在应用中巩固,

介绍礼物-----《趣味数学》

小小:小雨喜欢数学,所以我们6个人送了她一本《趣味数学》,价钱是13元,平均每人应付多少钱?请大家算一算。

介绍准备的水果----苹果

小雨:那天,我准备了丰盛的水果,其中我买了6个苹果1.26千克,平均每个苹果多少千克?还有6个苹果共用了3.12元,平均

每个苹果多少元?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的小数除法之后,学习整数除以整数的小数除法。在这节课里,我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出发,设计教学活动,以"生日礼物"的情境贯穿整节课;介绍礼物---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展示成果。紧紧围绕本节课的两个重要的知识点:第一个是除到个位还有余数;第二个是整数部分不够除。创设了学生熟悉的、喜欢的的情境,因而学生积极探究的热情高涨,并探究出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活动一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在这活动中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在活动二里,我改变了处理方式,先让学生独立解决12÷16,交流汇报时只重点强调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案例点评

本节课有以下特点:

1.创设了学生熟悉、喜欢的 "生日礼物"情境,充满了童趣,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2."生日礼物"情境贯穿整节课,充分利用资源,把资源用好,用足。

3.给学生提供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利用小组学习的优势,充分探究。出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4.尊重学生的意见及个性,体现在算法多样化和让学生充分展

示自己的成果。

5.教师善于组织与调控课堂,起到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建议:

1.课堂活动形式不够丰富。

2.课堂容量还应加大。

3.算法多样化与优化要更好找准一个切入点。

点评人:陈清容(深圳市南山区教研室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