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现代平面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具有独特的韵味,在设计创作中如能很好地应用传统文化的元素,不仅可以体现民族所特有的艺术精神,还可以更好的为设计者拓展创作空间。
本文强调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平面设计发展的根基,重点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平面设计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引言在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从商周的青铜、秦汉的漆器、汉代的画像、魏晋的石窟、唐宋的瓷器、明清的家具等,及歌舞、戏曲、器乐、绘画、雕塑、蜡染、剪纸、皮影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艺术形式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特色及民族特征。
其中很多的造型、图案等都带有原创色彩,均可被视为“中国元素”。
而中国元素设计,其作用是让人观之就立刻感受到这源自中国的设计。
重要的不是其“血肉”,而是它的灵魂和“骨架”,是内涵神韵,不是几个简单的图形加减。
它们作为传统装饰艺术的表现形式全部是来源于广大人民的生活当中,是艺术与生活结合的很好的体现,对现代平面设计具有极高的借鉴作用。
传统文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灵魂。
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应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基础上。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韵味,使艺术创作的自由空间拓展开来,平面设计是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透过多种方式来创造和结合符号、图片和文字,借此作出用来传达想法或讯息的视觉表现,所以平面设计在发展过程中尤其应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对传统文化作深人而系统的研究,创造出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作品。
一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平面设计发展的关系目前当今的文化深受全球化进程的影响,新的生活方式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人们有了新的价值观与审美观,设计中没有了传统文化,失去了发展的根基,作为中国的平面设计,这种失去自我风格的没有意味的作品不会被世界所认同。
2021-05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文艺设计“非遗”元素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朱宝(佛山市南海信息技术学校,广东佛山528000)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凝练,可从中窥探古人的超前智慧,特别是“非遗”项目,更加凸显我国文化特色,将“非遗”元素融合平面广告设计,有助于引领潮流,传承“非遗”文化。
本文主要以“非遗”元素含义为切入点,分析平面广告设计在应用该元素中,应当遵循与客户需求统一、提高用户愉悦感、结合创意性、注意广告细节的原则,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应用措施,从而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非遗元素;平面广告;广告设计;应用中图分类号:J51;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1)14-0162-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14.077一、前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国民族古老的文化基因与生命记忆,能够体现国家文化软实力。
在信息高速迭代、科技迅速发展下,人们审美也产生了变化,为更好地传承与保护非遗,则应当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应用创新形式,将非遗与平面广告设计融合,为非遗工艺、技艺及产品注入新的活力。
因此,平面广告设计与非遗元素相结合,不仅能够传承非遗文化,还能为现代平面广告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二、“非遗”元素的含义新时代下,“非遗”元素逐渐成为设计师中海的元素,在平面广告设计中越来越多非遗元素得以发展,以剪纸、刺绣、京剧等非遗元素在广告设计中备受欢迎,且逐渐迈入国际舞台,再现我国民俗文化与传统文化之美①。
“非遗”元素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创新性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融入“非遗”元素不能生搬硬套,需基于现代审美二次加工和创作非遗文化,加工具备历史价值的非遗元素与现代审美思潮相融合,达到宽泛融合、与时俱进的效果。
2.文化性“非遗”元素承载着劳动民众的才智,项目不同文化气韵有所差异,如质朴的竹编、精致的刺绣、粗放的木雕等,非遗项目展现出不同特质,需要设计师突显其个性价值。
中国风元素在平面构成中的设计应用摘要:在中国的社会发展中,众多的文化艺术形式被创造和传承,并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风设计元素。
而融入中国风元素无疑会让人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增加欣赏以及学习。
在平面构成中加入中国风元素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
关键词:中国风元素;平面构成;应用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已经逐渐成为全世界人们的共同追求。
而中国与世界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我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设计传承从来没有间断过,代表一个国家的设计一定是与这个国家的文化息息相关的,要想获得好的设计,得到全世界的瞩目,必然要选取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元素加以运用,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作品才能更加具有创意,这是所有设计者共同奋斗的目标。
一、什么是中国风元素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中,会诞生繁衍出各种各样的事物,而这些所有事物的总和就是所谓的中国元素。
这些元素在历史的长河以及时代的变迁中,会有所继承,也有所淘汰,也就有了所谓的优劣之分。
而优秀的中国元素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就会一直遗传下来,这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最优秀的部分已经被世人认可,并逐渐代表着国家尊严和国家利益,与国家共荣辱。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我们已经离不开经济历史文化的发展,而世界文明也必然和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这些中国风元素逐渐成形成了品牌,走上了世界的舞台,承担着融入世界,影响世界的使命。
中国元素包括物质方面的文化元素和精神方面的文化元素。
中国元素包括了所有的传统文化的东西,比如,思想道德、意识观念、价值观、古宅建筑、古诗词、文化艺术、书道、茶道、香道、武术等都是中国元素,当然还包括一些现代的元素,如火炬嫦娥一号、福娃等一切能代表中国的元素。
1.平面构成1、平面构成的概念平面构成元素为点、线、面,并且点、线、面具有不同特征以及表现形式。
平面构成元素指一切平面空间和平面形态,在平面空间完成的造型艺术设计。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含有平面构成元素。
传统书法与篆刻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引言传统书法和篆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一直都是中国人民的文化瑰宝。
在当代平面设计领域,传统书法和篆刻艺术的应用却并不是很广泛,很多设计师更倾向于使用西方的设计方式。
本文旨在探讨传统书法与篆刻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以期为设计师们提供更多的灵感和创作方法。
一、传统书法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传统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传统书法包括了篆、隶、楷、草四种字体,每一种字体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美感。
在平面设计中,传统书法可以起到装饰、点缀、提升品味的作用。
传统书法可以作为设计的装饰元素。
在一些传统风格的平面设计中,设计师可以使用书法作为装饰元素,增强设计的文化氛围。
在一些传统风格的海报设计中,设计师可以使用楷书或者草书来书写标题或者文案,使得整个设计更具中国特色。
传统书法可以提升设计的品味。
传统书法的书写结构和美感是经过千百年的积淀而形成的,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可以提升设计的品味。
在一些高端品牌的平面设计中,设计师可以使用书法元素,以此突出品牌的文化底蕴和品味。
篆刻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珍品,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载体。
篆刻艺术以其独特的字体、结构和美感,在当代的平面设计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传统书法和篆刻艺术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平面设计中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而将传统书法和篆刻艺术结合起来进行应用,不仅可以发挥它们各自的特点,更能够创造出更加独特的设计效果。
结合传统书法和篆刻艺术可以丰富设计的表现形式。
在平面设计中,字体和玺印常常是设计中的重要元素,通过将传统书法和篆刻艺术进行结合应用,设计师可以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设计表现形式,使得设计更具有张力和冲击力。
结合传统书法和篆刻艺术可以提升设计的文化内涵。
传统书法和篆刻艺术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是深远的,通过将它们结合起来进行应用,可以提升设计的文化内涵,使得设计更加有内涵和艺术性。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传统文化 艺术元素 平面设计 结合 设计 创意
论文摘要:在今天世界文化交流的舞台上,如何将中国元素与现代平面设计相结合,从
而更好地展示我们独特的传统文化和民族个性,已经成为平面设计师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本
文从中国传统文化构成元素中的中国书法、传统吉祥图案、民族色彩三方面,阐述中国传统
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如何吸收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之中,
形成具有民族化特色的,中国式风格的现代设计理念。
一、中国平面设计的现状
在当今世界,“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设计思潮逐渐发展开来,而中国又以其特有的文化背
景和高速发展的经济形势活跃在世界舞台上,全世界认识到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潜力和文化思
想带来的冲击,在国际上,“中国制造”、“中国设计”蔚然成风。
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真正的兴起,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伴随着艺术设计学科的建
立和完善。以十几年的时间跨越了经济发达国家几十年历经的设计发展阶段,而当我们去深
入剖析设计的作品时却发现,我们的作品缺乏的是文化内涵,缺少的是民族特色,这也正是
我国平面设计落后的根源之所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设计的重要性,也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在呼吁把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
到现代设计作品中去。但从我们的平面设计作品中又发现了另一种现象,许多作品更多的是
不加选择地照搬传统元素,以为那样就能体现民族性和文化性。因此,传统元素和传统文化
介入现代平面设计还需要一个过程,因为我们传统元素中的很多形象和图案不一定符合现代
人的审美需求和时代发展的需要,这需要我们有一个理解、吸收、再创造的过程,使之能更
好的融入到现代平面设计作品中,使之能真正的体现出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以真正本土化
和民族化的设计语言及理论体系屹立于世界设计之林,凭借中国深厚的文化魅力成为引领潮
流的先驱。
二、书法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字的一种书写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书法字体包括篆书、
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由于人们对传统书法有着较强的接受能力和极高的喜好程度,
所以书法已经成为平面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传统元素,恰当地使用书法,能使我们的设计发挥
独特的艺术魅力。“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是北京2008奥运会会徽,借中国书法的灵感,采用
了典型的中国艺术表现形式。它集中国特有的文字、篆刻和书法于一体,以印章的形式设计,
传达出深刻而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设计中“京”字的造型经过艺术处理,巧妙地幻化成一个
向前奔跑、舞动着、欢呼着迎接胜利的人形。在挥毫间体现“新奥运”的理念。手书“北京2008”
借汉字形态之神韵,将中国人对奥林匹克的千万种表达浓缩于简洁的笔画中。当人们品味镌
刻于汉字中博大精深的内涵与韵味时,一个“新北京”诞生了。将汉字应用在平面设计中,往
往能展示出中国汉字所呈现的东方思想和民族气韵,向人们传递着华夏文明所独具的人文特
质和优雅品格。
汉字是中国艺术中的灵魂与核心,它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其彰显于形态、神韵、意
境等方面的特点,赋予了汉字特殊的空间美和独特的时间性与运动感。在现代平面设计过程
中,我们就更要关注汉字图形的创意,它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蕴,所传达的强大信息能力和
独具民族特性的艺术感染力,是任何其它设计语言都无法替代的。在汉字的创造中,我们还
要努力地多从文字图形与书法的演化等方面去加以改造,突破传统汉字在装饰性美术字上的
局限,发挥汉字图形的本质特征,为设计所用,这不仅仅有利于现代设计在国际化中的商业
性推广,而且亦有益于对汉字图形本身的研究。
三、传统图案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图案主要指民间艺术中的吉祥图案,吉祥图案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
中创造出来的产物,并且经过历代的传承,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而发展起来的民俗艺术,它向
人们传达对幸福、吉祥的向往。吉祥图案主要利用象征、谐音等表现手法,例如用蝙蝠、梅
花鹿、桃子象征“福禄寿”的含义,青蛙象征多子多孙等,如果将这些传统图形应用到我们的
平面设计之中,势必将创作出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作品来。上海老凤祥金店的标志就是采用
了传统图形中“凤凰”的形象,并将其作了适当的变形,包含着丰富的寓意,代表飞黄腾达,
好运连连。将中国传统图形应用到平面设计中,提升了老凤祥金店的品牌形象,也拉近了与
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使整个品牌更具有历史感。使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散发出来的无
穷魅力。
四、传统的民族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的五行色彩是一种最具民族代表性的色彩体系。青、赤、黄、白、黑,这五种
颜色分别具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其中青色包含蓝色和绿色,蓝色在传统观念中是纯净、神
往的象征,在现代设计中是冷静、沉思、智慧的象征。绿色在传统的观念中是一种朴素的代
表,在现代设计中,人们把绿色作为和平、生命、希望的象征。赤就是红色,不论是从传统
意义上讲,还是在现代设计中,它都一直是热烈、振奋、红火、热闹、吉祥的代名词。黄色
一直都是辉煌、富贵、威严、地位的象征;白色是所有颜色的综合体,既无比高尚、纯洁、
友爱,又充满幻想。黑色是一种沉稳、庄重、冷酷的象征。这五种色彩作为一种历史发展的
视觉表现形式,实质上是中国文化、绘画、宗教伦理等诸多元素互动而浓缩成的民族个性色
彩。将传统色彩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中,更好地借鉴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银行的标
志创意来自于结了红绳的古钱币,钱孔与红绳构成了“中”字。标志采用中国的红色基色,视
觉上给人一种强而有力的概念。而正是这一浓郁的民族色彩向人们传达着一种力量、稳重、
开拓的企业理念。
中国传统色彩与现代平面设计相结合,发掘出了中国色彩文化底蕴和内涵,表达出丰富
的民族情感,在人们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逐渐形成一种国际化的视觉语言,为现代平
面设计提供了实质性的借鉴和启迪。
五、结论
当今世界是一个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随之而来的是新文化、新思潮对中国传统
文化的巨大冲击。传统文化显现出的独特魅力,正是现代平面设计所需要寻找的源头。这使
我们逐渐认识到中国的现代平面设计应立足于本国传统。面对设计全球化的浪潮,每一位现
代平面设计师都应发挥自己的力量,使我国现代平面设计艺术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语言相结合,推动其走向国际化,是历史交给我们新一代设计师的伟
大使命。
参考文献:
柳芸,严明民间艺术色彩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长沙大学学报,2002,(03)
杨薏试论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渊源美与时代,2006,(10)
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简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