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灌溉10种节水灌溉技术
- 格式:docx
- 大小:13.04 KB
- 文档页数:2
节水灌溉主要有哪些技术
核心提示: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渠道防渗技术用混凝土或塑料薄膜等材料对土渠进行防渗处理。
管道输水技术用混凝土管或塑料管等取代土渠输水,减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渠道防渗技术用混凝土或塑料薄膜等材料对土渠进行防渗处理。
管道输水技术用混凝土管或塑料管等取代土渠输水,减少渗漏损失。
地面灌溉技术主要指平整地面,沟畦灌溉、膜上或膜下灌水等。
喷灌技术用水泵加压将灌溉水通过喷头射向空中,再落到田间。
微灌技术通过安装在田间塑料细管上的滴头、微喷头等将水缓慢地送到作物根区,这种方式用水量和湿润土壤的范围都很小。
田间“薄、浅、湿、晒”灌溉技术改变传统的水稻田长期深水淹灌的方法,根据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对水的需求,使田间间断保持较浅水层、无水层或晒干状态。
注水点灌技术我国北方春播季节常常干旱,为了不影响作物播种发芽和幼苗发育,可采用注水点播和苗期抗旱补水的灌溉方式。
群众俗称“坐水种”对各种节水灌溉技术各地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科学地采用。
农业节水灌溉的六种灌溉方法一、滴灌技术1. 原理和特点滴灌技术是以滴水的方式将水分直接输送到植株根部的一种灌溉方法。
其主要特点是节水、节能、减少病虫害和杂草的生长,同时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实施步骤•建设滴灌系统:包括水源、水泵、滴灌管、滴灌装置等。
•水肥一体化管理:通过滴灌系统,将水和肥料混合供给作物,实现高效土壤肥力的利用。
•控制灌溉量: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水量和土壤湿度,合理控制滴灌量,避免水分浪费和作物生长不良。
3. 应用范围滴灌技术适用于各种农作物的灌溉,特别是适合果树、蔬菜、花卉等作物的种植。
二、喷灌技术1. 原理和特点喷灌技术是将水通过喷头雾化成细小水滴,均匀地喷洒在作物上的一种灌溉方法。
其主要特点是节水、节能、冷却作用和充分利用雨量。
2. 实施步骤•建设喷灌系统:包括主管道、支管道、喷头等。
•定期维护喷头:清洗和更换喷头,避免堵塞和水滴大小不一的问题。
•控制喷灌时间和强度: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湿度,合理设定喷灌时间和强度,避免浪费水资源。
喷灌技术适用于各种农作物的灌溉,特别是适合大田作物和果树的种植。
三、微喷灌技术1. 原理和特点微喷灌技术是将水通过微喷头均匀喷洒在作物根区的一种灌溉方法。
其主要特点是节水、经济、操作简便和适用于各种形状土地。
2. 实施步骤•建设微喷灌系统:包括微喷头、支管道、过滤器等。
•定期检查系统:检查喷头是否堵塞或损坏,及时清洗和更换。
•控制灌溉时间和频率: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湿度,合理设定微喷灌时间和频率,避免水分的过多或不足。
3. 应用范围微喷灌技术适用于各种农作物的灌溉,特别是适合大田作物和旱地果树、蔬菜等的种植。
四、旱田水分管理技术1. 原理和特点旱田水分管理技术是在旱地农田进行节水灌溉的一种方法。
其主要特点是根据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合理管理土壤水分,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2. 实施步骤•轮作和间作:通过合理安排不同作物的种植顺序和组合,控制土壤湿度和避免水分浪费。
农田管理中的节水灌溉技术与节能减排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农田管理中的节水灌溉技术与节能减排变得愈发重要。
农业作为全球最大的用水行业之一,对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环境保护产生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就农田管理中的节水灌溉技术和节能减排对策进行详细探讨。
一、灌溉优化与节水技术灌溉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过度的灌溉会导致水资源浪费和环境负荷增加。
为了提高灌溉效率并降低用水量,人们提出了一系列节水灌溉技术。
1. 集雨灌溉技术集雨灌溉技术是指通过收集和利用雨水来进行灌溉的方法。
这种技术可以将雨水储存下来,在干旱季节或无雨季节进行补充灌溉。
利用集雨灌溉技术,可以减少对地下水和河流等传统水源的依赖,大幅度降低水资源的使用成本和环境影响。
2. 地下滴灌技术地下滴灌技术是一种将水源通过埋设在地下的管道和滴灌器输送至农作物根系的方法。
相比于传统的地面喷灌,地下滴灌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将水直接输送至作物根部,提高灌溉效率。
同时,地下滴灌技术还有助于减少土壤盐渍化和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3. 秸秆覆盖技术秸秆覆盖技术是指在田间地头、作物行间或水田底部覆盖秸秆,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表面径流流失。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保持土壤湿度,降低灌溉频率和用水量。
同时,秸秆还可以逐渐分解为有机物质,改善土壤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
二、节能减排策略除了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外,农田管理中还可以通过一系列节能减排策略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1. 优化农机具使用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机具,如拖拉机、喷灌设备等,通常会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并产生废气排放。
优化农机具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例如,选用燃料效率高的农机具、合理控制作业时间和速度,都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排放的产生。
2. 推广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一种注重生态循环和资源利用的农业生产方式。
与传统农业相比,有机农业更加注重土壤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农业生产中的农田灌溉节水技术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农田灌溉节水技术成为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推动力。
农田灌溉节水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高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还能提高农田灌溉的精准性,促进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讨论几种农田灌溉节水技术的应用及其优势。
一、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一种将水通过微型孔隙滴,点滴地供应到作物根系附近的灌溉技术。
它可以减少水的流失和蒸发,使水分直接进入作物根系区域,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滴灌技术具有灵活性强、节水效果显著、减少土壤盐渍化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干旱地区和沙漠化地区的灌溉。
二、喷灌技术喷灌技术是一种通过喷头将水以细小水滴或水线的方式喷洒到作物上的灌溉技术。
喷灌技术可以减少水的流失和蒸发,使水均匀覆盖在作物表面,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
喷灌技术具有灵活性高、节水效果显著、适用性广等优点,适用于小范围的灌溉和蔬菜、花卉等作物的灌溉。
三、地下滴灌技术地下滴灌技术是一种将滴灌技术与地下管道相结合的灌溉技术。
它通过地下管道将水直接供应到作物根系附近,减少水的流失和蒸发,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
地下滴灌技术具有节水效果显著、减少土壤湿度波动、降低土壤盐渍化等优点,适用于果树、葡萄等作物的灌溉。
四、渗灌技术渗灌技术是一种通过土壤自身的渗透性,将水以渗透方式供应到作物根系附近的灌溉技术。
它可以减少水的流失和蒸发,使水分充分渗透到土壤深层,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
渗灌技术具有节水效果显著、降低土壤侵蚀、改善土壤结构等优点,适用于大田作物、果树等作物的灌溉。
五、遥感监测技术遥感监测技术是一种通过观测卫星图像或无人机图像的方式,对农田的水分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的技术。
它可以提供农田水分的分布情况,帮助农民合理制定灌溉计划,减少过度灌溉和水分浪费。
遥感监测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实时性强、广覆盖等优点,是农田灌溉节水管理的重要工具。
综上所述,农田灌溉节水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滴灌技术、喷灌技术、地下滴灌技术、渗灌技术以及遥感监测技术等多种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农田灌溉的精准性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农田灌溉中的节水新技术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然而在全球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如何在农田灌溉中实现高效节水成为了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系列节水新技术应运而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滴灌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
它通过管道系统将水一滴一滴地均匀、缓慢地滴入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使土壤保持适宜的湿度。
与传统的大水漫灌相比,滴灌大大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和渗漏,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滴灌系统还可以结合施肥装置,实现水肥一体化,将肥料精准地输送到作物根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肥料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喷灌技术也是一种常见的节水灌溉方式。
它通过喷头将水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的水滴均匀地洒落在田间。
喷灌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墒情,灵活调整灌溉的时间和水量,避免了过度灌溉。
此外,喷灌还可以改善田间小气候,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气温,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微灌技术是在滴灌和喷灌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精准的灌溉方式。
包括微喷灌、小管出流灌溉等。
微喷灌的喷头孔径更小,喷出的水滴更细小,能够更精确地控制灌溉水量和范围。
小管出流灌溉则是通过小管将水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减少了水分在输送过程中的损失。
膜下滴灌技术是将滴灌技术与覆膜种植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创新方式。
在覆膜的基础上进行滴灌,不仅能够减少水分的蒸发,还能提高地温,保持土壤疏松,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
尤其在干旱地区,膜下滴灌技术能够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智能灌溉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高科技节水灌溉技术。
它利用传感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气温、作物生长状况等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自动控制灌溉设备的运行。
智能灌溉系统可以实现精准灌溉,根据作物的实际需求提供适量的水分,最大限度地节约水资源。
在农田灌溉中,除了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外,还可以通过优化灌溉管理来实现节水。
例如,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水规律制定合理的灌溉计划,避免在雨天或低温时灌溉;加强灌溉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推广耐旱作物品种,提高作物自身的水分利用效率等。
几种常用的节水灌溉技术(总1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Onel-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几种常用的节水灌溉技术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我国大多数农田是“靠天吃饭”,全国的农田受旱面积约4亿亩,我国的农业生产长期面临着用水短缺的制约,干旱是发生最频繁、危害最严重、受害面积最大的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同时,农业又是用水大户,水资源利用率较低,节水潜力很大,为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利用率,用较少的水生产较多的粮食、蔬菜和水果等农产品,大力推广农业节水增效灌溉技术是缓解水资源紧缺的根本出路,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常用的节水技术主要有渠道防渗、喷灌、微灌(滴灌、微喷、渗灌)、膜下灌等技术。
不同的灌溉技术,其节水的效果有很大的差异。
通常情况下,滴灌和地下灌溉方式节水效果较好;微喷次之;而地面漫灌最浪费水;喷灌则界于微喷和地面漫灌之间。
一、渠道防渗:渠道防渗技术主要是利用各种技术措施、工程措施防止渠道内的水发生渗漏损失,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增加水的利用率,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传统的土渠输水渠系水利用系数一般为0.4—0.5,差的仅0.3左右,也就是说,大部分水都渗漏和蒸发损失掉了。
渠道渗漏是农田灌溉用水损失的主要方面。
根据所使用的材料,渠道防渗可分为三合土护面防渗、砌石防渗、混凝土防渗、塑料薄膜防渗等。
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后,一般可使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0.85,比原来的土渠提高50%—70%。
渠道防渗还具有输水快、有利于农业生产抢季节、节省土地等优点,是当前我国农田节水灌溉的主要措施之一。
二、喷灌:喷灌是通过管道、喷头等机械部件将有压力的水喷射到空中,分散成水滴均匀地降落到地面的一种灌溉方式。
一般的粮、棉、油、蔬菜及果树等作物都可以采用喷灌来进行浇灌,喷灌还可以结合喷洒农药和液肥,是一种较理想的灌溉方法。
农田节水灌溉五大技术哎呀,说起农田节水灌溉,这事儿可真不是盖的,得好好唠唠。
你知道吗,现在这水资源紧张得很,咱们得想点法子,让这水用得更高效,更节约。
我最近就在老家,亲眼见识了几种节水灌溉的技术,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首先得提的是滴灌技术。
这玩意儿,就像是给植物打点滴一样,水一滴一滴地直接送到植物的根部。
我看着那些细细的管子,就像是蜘蛛网一样铺在田里,每个管子上都有好多小孔,水就从这些小孔里慢慢渗出来。
这技术好在哪儿呢?它能让水直接到达植物需要的地方,减少了蒸发和渗漏,节水效果杠杠的。
接下来是喷灌技术。
这个你可能见过,就是那种大圆盘一样的喷头,转啊转的,把水均匀地撒在田里。
我观察了一下,这喷灌比传统的漫灌要省水多了。
因为水是直接喷到作物上,而不是让水在田里乱流,这样就能减少水的浪费。
还有那个渗灌技术,这个你可能不太熟悉。
渗灌就是让水慢慢渗透到土壤里,让作物的根部自己去吸收。
我看着那些渗水管,就像是埋在地下的秘密通道,悄悄地给植物送水。
这种方法对土壤结构影响小,还能减少水分蒸发,挺有意思的。
再说说微喷灌技术,这个跟喷灌有点像,但是喷头更小,水雾更细。
我站在田边,看着那些细细的水雾在太阳下闪闪发光,就像是给作物披上了一层薄纱。
这种技术不仅能节水,还能减少对作物的物理损伤,一举两得。
最后是那个智能灌溉系统,这个就高级了。
我看着那些传感器和控制器,就像是农田里的大脑和神经。
它们能根据土壤湿度、天气情况自动调节灌溉量,既科学又智能。
我心想,这玩意儿要是普及了,咱们农民兄弟可就省心多了。
你看,这些节水灌溉技术,每一种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我就觉得,咱们得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的技术。
这样,既能保护咱们的水资源,又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何乐而不为呢?总之,节水灌溉这事儿,真的挺重要的。
我这次回老家,亲眼看到这些技术的应用,心里挺有感触的。
希望这些技术能被更多人了解和使用,让咱们的农田更绿,水资源更充足。
咱们一起努力,让这水,用得更聪明,更节约吧!。
旱作农业中的节水灌溉技术旱作农业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依靠和充分利用自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的一种雨养农业类型。
在旱作农业区域,水资源匮乏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节水灌溉技术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一、滴灌技术滴灌是一种精确的灌溉方式。
它通过滴头,将水一滴一滴地、缓慢而均匀地滴入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
这种灌溉方式最大的优点在于其节水效率极高。
由于水直接滴灌到作物根部,减少了水分在土壤表面的蒸发和在非根系区域的渗漏。
例如在一些干旱地区的果园里,滴灌技术能使每一滴水都被果树的根系充分吸收。
滴灌系统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规律,精确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
对于一些需水量较少的作物,如某些耐旱型的蔬菜品种,滴灌能够提供恰到好处的水分,既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又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滴灌技术还有利于土壤结构的保持。
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往往会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使土壤变得板结。
而滴灌由于是小流量灌溉,对土壤的冲击力极小,能保持土壤的疏松性,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和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
在一些沙质土壤的旱作农业区,滴灌可以防止土壤因过度灌溉而导致的沙化加剧现象。
二、微喷灌技术微喷灌介于喷灌和滴灌之间。
它是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以较小的流量将水喷洒到作物上。
微喷灌的喷头可以将水雾化成细小的水滴,就像下着轻柔的小雨一样。
这种灌溉方式在旱作农业中有独特的优势。
一方面,它的覆盖面积相对较大,适合于种植密度较大的作物,如一些谷类作物。
它能够均匀地将水分洒在作物的叶片和周围土壤上,既补充了土壤的水分,又能起到一定的降温增湿作用,有利于作物在干旱炎热的环境下生长。
另一方面,微喷灌系统的安装和维护相对比较简单。
与滴灌系统相比,它不需要像滴灌那样精确地对准每一株作物的根部,喷头的布置相对灵活。
在一些小型的旱作农业农场或者家庭式的种植园中,微喷灌技术更容易被采用。
而且微喷灌系统的成本相对较低,对于资金有限的旱作农户来说是一个比较经济实惠的选择。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介绍水是生命之源,在农业生产中,灌溉用水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成为了农业发展的关键。
这些技术不仅有助于节约宝贵的水资源,还能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一、滴灌技术滴灌是一种精准的灌溉方式。
它通过滴头,将水一滴一滴地、缓慢而均匀地滴入植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
滴灌系统主要由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和滴头组成。
-水源可以是井水、河水或者水库水等。
首部枢纽则起着控制、过滤和施肥等功能。
它能调节水的压力,去除水中的杂质,还可以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实现随水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输配水管网如同人体的血管,将处理好的水输送到各个滴头。
-滴头是滴灌技术的核心部件之一。
它的出水量非常小,能够精准地将水送达植物根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和深层渗漏。
这种灌溉方式特别适合于干旱地区和水资源匮乏的地区。
比如在一些沙漠边缘种植果树或者蔬菜的农场,滴灌可以保证每一株植物都能得到适量的水分供应,既不会因为缺水而干枯,也不会因为水分过多而导致根部腐烂。
而且,滴灌还能减少杂草的生长,因为只有植物根部周围有水分,杂草难以在干燥的区域生长。
二、微喷灌技术微喷灌是介于喷灌与滴灌之间的一种灌溉方式。
它的喷头喷出的是细小的水滴,就像细雨一般。
-微喷灌系统包括水源、首部枢纽、输水管网和微喷头。
水源和首部枢纽的功能与滴灌类似。
输水管网将水送到各个微喷头所在的位置。
微喷头有多种形式,有的是旋转式的,有的是折射式的。
这些微喷头能够将水以扇形或者圆形的方式喷洒在作物周围的地面上。
-这种灌溉方式的优点是能够增加空气湿度,在高温干旱的环境下,这对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利。
例如在花卉种植园中,微喷灌既能为花卉提供水分,又能营造一个相对湿润的小气候环境,有助于花卉保持娇艳的色泽和良好的生长状态。
微喷灌的喷洒范围较大,相比于滴灌,它可以覆盖更大的面积,适合一些行距较宽的作物,如葡萄种植园。
而且,它的喷头安装相对简单,维护成本也比较低。
农田节水灌溉的措施与建议农田节水灌溉是指在农田种植过程中采取措施,以减少用水量并提高利用效率的方式进行灌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农田节水灌溉的措施与建议。
1. 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方案:根据作物的生长特点、土壤的保水能力、降雨情况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灌溉方案。
可以使用水分平衡法、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等方法,定期测定土壤水分含量,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灌水量和灌水时间。
2. 选择适宜的灌溉方式: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
常见的灌溉方式有滴灌、微喷灌、喷洒灌、渗灌等。
这些灌溉方式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3. 提高灌溉水资源的利用率:在灌溉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比如减少水分蒸发的损失,可以覆盖地膜、建设遮阳棚等;减少渗漏的损失,可以进行地面排水系统的改造,减少渗漏量;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可以收集雨水进行灌溉等。
4. 增加土壤保水能力:改善土壤结构和水分保持能力,是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的关键。
可以采取措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如施用有机肥料、秸秆还田等;改善土壤通透性,如进行水土保持工程、加入适量的有机改良剂等。
5. 定期检测土壤水分含量:要及时掌握农田土壤的水分状况,可以利用土壤水分传感器等设备,定期监测土壤水分含量。
根据土壤水分情况进行调整,避免浪费水资源和过度灌溉。
6. 科学施肥: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
根据农作物的需求,采取科学施肥措施,确保作物能够充分吸收养分并减少养分的流失。
在施肥过程中,应根据土壤质地、作物需求等因素,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用量。
7. 加强管理和维护:农田节水灌溉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加强管理和维护工作。
及时修复漏水、堵塞的设备,保持灌溉系统的正常运行。
加强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和技术水平。
农田节水灌溉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农田水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
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灌溉方式、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管理和维护等措施,才能实现农田节水灌溉的目标。
农业科普如何利用农田的水资源实现节水灌溉农业科普:如何利用农田的水资源实现节水灌溉随着全球水资源的不断紧张,农业灌溉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保障农田的灌溉需求,同时实现节水的目标,科学利用农田的水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农田实现节水灌溉。
1. 优化灌溉系统农田的灌溉系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何优化灌溉系统是实现节水灌溉的首要任务。
一种常见的优化方式是采用滴灌或喷灌技术,这两种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洪灌方式具有节水的显著优势。
滴灌和喷灌能够直接将水输送到作物根部,减少了水分蒸散的损失,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
2. 合理安排灌溉时机合理安排灌溉时机也是实现节水灌溉的重要手段。
通过监测土壤的湿度和作物的水分需求,可以确定最佳的灌溉时机。
避免在高温和高风速的条件下进行灌溉,这样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和风化损失。
此外,在夜间进行灌溉也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因为夜间的温度较低,水分的蒸散会相对较少。
3. 应用节水灌溉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设备来实现农田的节水灌溉。
例如,精确的传感器技术可以监测土壤湿度和作物水分需求,帮助农民科学地调整灌溉量。
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环境条件和作物需求自动调节灌溉设备,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此外,还可以应用雨水收集和再利用技术,将雨水储存起来用于灌溉,减少对地下水和表面水的依赖。
4. 推广种植节水作物选择适应当前水资源紧缺环境的节水作物也是实现节水灌溉的重要策略。
节水作物通常具有较低的水分需求,能够在较少的水资源条件下生长并且保持良好的产量。
例如,燕麦、玉米和南瓜等作物都是适宜节水灌溉的选择。
通过推广种植节水作物,不仅可以降低灌溉需求,还能够减少对水资源的压力。
5. 水土保持措施改善土壤质量和实施水土保持措施也对实现节水灌溉起到重要的作用。
土壤质量的改善可以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减少水分的流失。
采取一些措施如修建梯田、建立覆盖层和植物护坡等可以避免水流冲刷土壤,减少水分的流失,提高灌溉效果。
农田节水灌溉的措施与建议农田节水灌溉是指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减少灌溉水量,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达到节水目的的一种农田管理方法。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的日益紧缺,节水灌溉已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就农田节水灌溉的措施与建议进行阐述。
一、优化农田灌溉系统1. 推广滴灌和微喷灌技术滴灌和微喷灌技术是一种高效、节水的灌溉方式,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地表径流损失,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应大力推广这两种灌溉技术,改造现有农田灌溉系统。
2. 完善灌溉设施农田灌溉系统应加强设施建设和维护,完善灌溉渠道和喷灌设备,减少漏水和渗水,确保每滴水都被充分利用。
3. 实施精准灌溉通过土壤水分监测和气象条件预测,精准计量供水,避免过度灌溉和浪费水资源。
二、科学制定灌溉计划1. 制定合理的灌溉周期根据作物生长期和土壤水分状况,科学制定灌溉周期和水量,避免因过度灌溉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
2. 调整灌溉时段在早晨或傍晚进行灌溉,避免在阳光强烈的时段进行灌溉,减少水分蒸发损失。
3. 考虑作物生长需求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水量和灌溉敏感期,科学制定不同的灌溉策略,使水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
三、改善土壤水分保持能力1. 科学施肥适量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性能,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2. 覆盖地膜在种植作物时,可以覆盖地膜,减少蒸发损失,保持土壤湿润。
3. 科学轮作通过合理的轮作制度,调整种植结构,减少单一作物对水资源的需求,提高土壤水分保持能力。
四、加强水资源管理1. 实施水资源定额管理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状况,科学制定灌溉水量的定额管理措施,通过配额方式限制用水量,保障农田灌溉需求。
2. 加强农田水资源监控建立水资源监测系统,对农田灌溉水量进行动态监测和管控,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灌溉计划。
3. 加强农民节水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对节水灌溉的认识和意识,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
农田节水灌溉是当前和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加强政府、农民和科研机构的合作,通过技术改造、制度建设和管理措施,实现农田节水灌溉的目标,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粮食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节水灌溉的方式节水灌溉的方式节水灌溉的方式有喷灌、滴灌等,总结一下灌溉技术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漫灌,漫灌是传统的灌溉方式。
常要挖沟渠,以前用人工,后来用牲畜、拖拉机,植物在畦和陇沟中排成行或在苗床上生长,水沿着渠道进入农田,顺着陇沟或苗床边沿流入。
也可以在田中用硬塑料管或铝管引水,在管上间隔距离开孔灌溉,用虹吸管连接渠道。
2.喷灌。
喷灌是由管道将水送到位于田地中的喷头中喷出,有高压和低压的区别,也可以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
固定式喷头安装在固定的地方,有的喷头安装在地表面高度,主要用于需要美观的地方,如高尔夫球场、跑马场草地灌溉、公园、墓地等3.微喷。
微喷灌是利用折射、旋转、或辐射式微型喷头将水均匀地喷洒到作物枝叶等区域的灌水形式,隶属于微灌范畴。
微喷灌的工作压力低,流量小,既可以定时定量的增加土壤水分,又能提高空气湿度,调节局部小气候,广泛应用于蔬菜、花卉、果园、药材种植场所,以及扦插育苗、饲养场所等区域的加湿降温。
4.滴灌。
滴灌是将水一滴一滴地、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植物根系附近土壤中的灌溉形式,滴水流量小,水滴缓慢入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蒸发损失,如果再加上地膜覆盖,可以进一步减少蒸发,滴灌条件下除紧靠滴头下面的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外,其它部位的土壤水分均处于非饱和状态,土壤水分主要借助毛管张力作用入渗和扩散。
滴灌是通过不同口径的塑料管,将水直接送到每株农作物的根部,以点滴等方式进行灌溉。
现有一块农田共装了600个滴水头,如图所示,总进水管为p,每个满水头为q。
设总进水管横截面积s为0.0016m2,平均每分钟每个滴头滴水120滴(每5滴水体积约为1cm3),则总水管p中的水流量是m3/s,p管中水流平均速度是m/s(流体在每秒钟流过某横截面的体积叫流量Q,它与水管的横截面积s及水流平均速度v的关系是Q=sv)。
5.渗灌。
渗灌技术已经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应用许多年了,是人工将地下水位抬高,直接从底下为植物根系供水的方法。
农田灌溉——10种节水灌溉技术
我国农田节水技术的主要类型有以下10种:
耕地整理节水技术
平整土地,畅通排灌,修建池、塘、坑、窖、库、堤等拦水、蓄水设施是保证节水灌
溉实施的基本条件,已得到农民的普遍认可。
减免耕保水技术
采用“以松代耕”、“以旋代耕”、“高留茬免耕套播”和“贴茬免耕直播”等方式,可以增加水
分入渗深度和蓄水保墒能力,减少水分流失。
节水灌溉技术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主要有沟灌、沟中覆膜灌、低压管灌、滴灌、渗灌、喷灌、微喷等。
如喷灌可节水50%,微灌可节水60%到70%,滴灌和渗灌可节水80%以上。
生物、化学制剂保水技术
近年来,我国已研制开发了多种生物和化学、有机与无机的抗旱保水剂、水分蒸腾抑
制剂等,在旱作节水农业上推广应用。
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保水技术
这两种覆盖类型在我国应用面积较大,成效显著。主要作用是能大幅度减少土壤水分
蒸发,增强耕地的蓄水保水性能。
节水种植技术
该类技术在北方旱区应用较为普遍。如:玉米点水穴播(坐水点种);水稻旱育稀植;
小麦的膜侧沟播等。有的作物采用“当年秋覆膜,来年春播”。
水、肥一体化调控节水技术
从单一浇水转向浇营养液,肥随水走。把水变成了庄稼的“复合水溶剂”,既减少了田间
作业次数,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又提高了肥水的利用效益。
膜下滴灌节水模式
这是新疆石河子市农垦单位把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结合创造的模式。它使滴
灌水一滴一滴地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区域。
集雨蓄水灌溉模式
主要在西北部黄土高原旱塬农作区推广应用。主要由集雨场、下水沟、过滤池、蓄水
窖、提水泵、输水管组成。
抗旱品种和旱作栽培技术
目前北方推广的主要品种的抗旱性能都较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玉米、小麦、豆类、
薯类、杂粮、棉麻、油料和糖料作物及果树等都有一批高抗旱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