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雷西嗪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03.40 KB
- 文档页数:2
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
如病人心功能不好,同时室性早搏和非持续性室速发作频繁,也可使用胺碘酮,但不宜使用可能预后恶化的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早搏的药物治疗王 国 干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急诊抢救科(100037)早搏即过早搏动,又称期前收缩,是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所致的心脏搏动。
根据早搏起源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房性早搏、房室交界性早搏和室性早搏。
1 房性早搏1.1 临床征象 房性早搏简称房早,多见于正常成年人,在老年人尤为常见,通常无症状,有时可伴有心悸。
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房性早搏发生率较高,而心房病变、心房增大、心房压力增高或心力衰竭时较常见。
房性早搏多属良性,少数可伴有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房颤)。
1.2 心电图特点 ①提前出现P′波,形态与窦性P 波不一致;②P′-R≥0.12秒;③代偿间歇多不完全;④QRS波群与窦性心律时的QRS波群一致,或因差异传导QRS波可轻度异常,多呈右束支阻滞图形。
过早出现的房性早搏可不下传心室,P′波重叠在T波上,使T波变形,之后出现较长间歇,需注意与窦性静止相鉴别。
1.3 治疗原则 多数房性早搏患者没有症状,无须治疗。
如房性早搏引起心悸明显或诱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则需治疗。
1.3.1 去除房性早搏诱因:如避免烟、酒、浓茶、咖啡等。
1.3.2 肺心病患者出现房性早搏时,应积极控制感染,吸氧,解痉化痰,纠正电解质紊乱。
1.3.3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25~50mg口服,每天2次,或阿替洛尔12.5~25mg口服,每天2次,或比索洛尔2.5~5mg口服,每天1次,或心得安10mg口服,每天3次(注:伴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阻滞患者慎用)。
1.3.4 普罗帕酮150~200mg口服,每天3次;或莫雷西嗪150~200mg口服,每天3次。
1.3.5 索他洛尔(施太可)40~120mg口服,每天2次。
文献报道约2.5%患者发生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大多数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在服药3天内,当每日剂量>320mg时,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危险性增加。
早搏的感觉症状和治疗方法是什么对于很多出现早搏的一些患者,都会对自己的心脏构成严重的伤害,而且症状比较明显,所以很多患者就想全面了解一下早搏的感觉症状和治疗,为了你能尽快的全面的了解,下面内容就给很多患者做了详细的介绍,你可以充分了解一下。
症状过早搏动可无症状,亦可有心悸或心跳暂停感。
频发的过早搏动可致(因心排血量减少引起)乏力、头晕等症状,原有心脏病者可因此而诱发或加重心绞痛或心力衰竭。
听诊可发现心律不规则,早搏后有较长的代偿间歇。
早搏的第一心音多增强,第二心音多减弱或消失。
早搏呈二或三联律时,可听到每两或三次心搏后有长间歇。
早搏插入两次正规心搏间,可表现为三次心搏连续。
脉搏触诊可发现间歇脉搏缺如。
治疗应参考有无器质性心脏病,是否影响心排血量以及发展成为严重心律失常的可能性而决定治疗原则。
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过早搏动,大多不需特殊治疗。
有症状者宜解除顾虑,由紧张过度情绪激动或运动诱发的过早搏动可试用镇静剂和β-受体阻滞剂。
频繁发作,症状明显或伴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宜尽快找出早搏发作的病因和诱因,给予相应的病因和诱因治疗,同时正确识别其潜在致命可能,积极治疗病因和对症治疗。
除病因治疗外,可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房性和房室交接处早搏大多选作用于心房和房室交接处的Ⅰa、Ⅰc、Ⅱ、Ⅳ类药,而室性早搏则多选用作用于心室的Ⅰ类和Ⅲ类药(参见上文药物分类,也参见第七篇“临床药理学概论”)。
有潜在致命危险的室性早搏常需紧急静脉给药。
以Ⅰb类为首选。
急性心肌梗塞初期仍常首选静脉内利多卡因。
心肌梗塞后若无禁忌,则常用β-阻滞剂治疗。
原发或继发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患者,禁用Ⅰ类药,原发性者可选用β-阻滞剂、苯妥英或卡马西平。
继发性者去除病因,宜用异丙肾上腺素或心房或心室起搏治疗。
近年研究(CAST1989)提示,抗心律失常有增加死亡率危险。
即使有心脏病患者控制室性过早搏动,亦无证据证明使猝死率降低(除心肌梗塞后用β阻滞剂外)。
临床钠通道阻滞剂、B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I类药物(钠通道阻滞剂)I类药物抑制峰钠电流可降低心房、心室肌和心脏传导系统动作电位(AP)幅度和最大除极速率,增高兴奋阈值,减慢传导,抑制异位自律性和阻断折返激动。
O相除极幅度降低,继发钙内流减小,抑制心肌收缩力,可加重心功能不全。
Ia类。
Ia类药物阻滞钠通道开放,与钠通道解离时间中等,阻滞强度中等;可抑制快速激活的延迟整流钾电流(IKr),延长动作电位时程(APD)、有效不应期(ERP)和QTC间期;对多种类型心律失常有效,因抑制传导、延长QTC间期及致心律失常作用,可增加病死率。
Ib类。
Ib类药物阻滞钠通道开放及失活,与钠通道解离时间短,对正常心肌的INa抑制作用弱,抑制晚钠电流作用相对明显,可缩短APD和ERP,消除折返;抑制INa作用在心肌缺血等病理情况下增强,对浦肯野纤维作用强于心室肌,可提升电复律疗效;对房室传导和心肌收缩力影响小;用于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对房性心律失常无效。
大剂量Ib类药物可抑制自律性,减慢室内及房室传导,抑制心肌收缩力。
IC类。
IC类药物阻滞钠通道失活,与钠通道解离时间长,抑制钠通道作用强;减慢心房和心室内传导,延长QRS及H-V间期,延长房室结双径路的快径逆传和房室旁道的ERP,阻滞心肌细胞肌浆网雷诺丁受体(RyR2)介导的钙释放,轻度抑制IKr和IKUr;可治疗多种类型的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抑制心肌收缩力作用强,可诱发或加重心功能不全,可能升高除颤/起搏的阈值。
莫雷西嗪抑制INa且缩短ERP,属于Ib或IC类。
Id类。
选择性晚钠电流抑制剂,缩短APD和QT间期,降低复极离散度,增大复极储备和复极后不应期,治疗浓度不影响INa和室内传导。
代表药物雷诺嗪,用于治疗慢性心肌缺血,对1QTS3型和冠心病合并的心律失常有作用,可减少冠心病特别是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的室早、短阵室速和房颤。
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临床研究概况【关键词】室性早搏;心悸;中医疗法;综述室性早搏(VPB),亦称室性期前收缩,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怔忡”等范畴。
研究表明,现代医学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肌梗死后伴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总病死率明显增加,射频导管消融又因有严格的适应证限制,且患者接受程度不一[1],故西医治疗VPB的临床运用受到极大限制。
在此背景下,中医药以其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而日益受到重视;因VPB发生人群广泛,而不同人群的预后不一,中医个体化用药的治疗特色也受到新的关注。
笔者现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VPB的临床研究进展做一归纳。
1辨证论治目前,多数医家认同本病的中医病机主耍为脏腑亏虚,气血失调,气阴两虚,心血瘀滞,痰浊阻塞,属本虚标实之证,以气阴虚为本,兼见痰瘀为标;治疗上应标本同治、虚实兼顾,立法处方以益气养阴、涤痰活血为主。
但在不同个体及不同VPB类型及病程的影响下,气血、阴阳、痰瘀各有偏重不同,临床立法用药亦侧重点不同。
周氏等[2]辨证治疗100例心悸(VPB)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治疗组分型辨治:①心虚胆怯证22例,以安神定志丸加减,配合中成药黄芪注射液、补心气口服液、宁心宝胶囊;②气阴两虚证35例,以炙甘草汤加减,配合中成药参麦注射液、滋心阴口服液、补心气口服液、宁心宝胶囊;③痰火扰心证15例,以黄连温胆汤加减,配合中成药葛根素注射液、黄连素;④心血瘀阻证16例,以桃仁红花煎加减,配合中成药灯盏细辛注射液、复方丹参滴丸;⑤心阳不振证12例,以参附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配合中成药参附注射液、宁心宝胶囊。
与西药对照,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 0%、76. 0%(P<0. 05) ;2组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83. 0%、82. 0%(P>0. 05) ;2组治疗后动态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81. 0%、78. 0%(P>0. 05)。
也有研究者结合西医诊断分类,分别探讨与不同诊断分类VPB相对应的中医证型,作为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为临床提供统的性能,组件的划分也不能太小,否则会导致系统中由于有过多的组件,在完成某项功能时需要多次链接或在进程间相互调用,从而引起系统性能的下降。
光明中医2021 年3 月第36 卷第5 期CJGMCM March 2021. Vol 36.5• 737 •隆力福治疗室性早搏临床观察+陈勤善余天泰王可文李签摘要:目的观察隆力福肢囊治疗室性早搏(心悸病气虚血瘀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将符合临宋诊断标准入选的100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采用美西律治疗,治疗组采用隆力福肢囊治疗,疗程56 d(8周),评价其中医证候积分、动态心电图指标及安全性指标,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4 h心电图疗效 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均有轻微不良反应,治疗组不良反应较低。
结论用隆力福肢囊治疗室性早搏确有疗效,且改善临床症状显著,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心悸;室性早搏;隆力福肢囊;中医药疗法doi: 10.3969/j. issn. 1003-8914.2021.05.022 文章编号:1003-8914 (2021) -05-0737-03Clinical Observation on Longlifu in the Treatment of 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sCHEN Xunshan YU Tiantai WANG Kewen LI Xin(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Nanping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ujian Province, Nanping 353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onglifu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premature ventricular beats ( 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of palpitation). Methods 10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xiletine,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onglifu capsule.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56 days. The TCM syndrome score,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index and safety index were evaluated, and the data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24 - hour ECG effect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CM syndrome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 05). There were slight adverse reactions in both groups,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lower. Conclusion Longlifu capsule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 and it can improve clinical symptoms significantly and is safe.Key w ords:palpitation;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Longlifu capsule;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室性早搏(室早)是指希氏束及分支以下心室肌 的异位兴奋灶提前除极而产生的心室期前收缩。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160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口服美托洛尔,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稳心颗粒。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5%,显著高于对照组7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治疗期间有6例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1例。
结论稳心颗料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疗效确切,是一组安全有效的联合用药方案。
标签:稳心颗粒;美托洛尔;室性早搏室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1]。
现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室性早搏患者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经心电图或24 h动态心电图证实的室性早搏患者160例,其中男91例,女69例;年龄25~70岁,平均(42.5±6.8)岁;冠心病48例,高血压病39例,病因不明者11例;排除心动过缓、预激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晕厥、抽搐、黑矇、胸痛病史、心肌炎、甲亢、多器官功能衰竭并发室性早搏及其他证实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和明显抑郁症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取针对高血压、冠心病或心肌炎的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美托洛尔缓释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J20100098)23.75 mg或47.5 mg,每日1次。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稳心颗粒(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Z10950026),9 g/次,温开水饭后冲服,3次/d,4 周为1个疗程。
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
1.3观察指标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查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观察临床自觉症状与药物不良反应、有无致心律失常作用,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血脂、血糖、电解质。
稳心颗粒联用倍他乐克治疗冠心病并室性早搏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稳心颗粒用倍他乐克治疗冠心病并室性早搏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129例确诊为冠心病并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3组。
联合治疗组(43例):口服稳心颗粒和倍他乐克片;稳心颗粒组(43例):口服稳心颗粒;倍他乐克组(43例):倍他乐克片口服。
3组治疗时间为4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和临床症状的变化。
结果联合用药组显效率69.8%,有效率25.6%,总有效率95.3%,心电图有效率93%;稳心颗粒组显效率37.2%,有效率30.2%,总有效率67.4%,心电图有效率79%;倍他乐克组显效率32.5%,有效率37.2%,总有效率69.8%,心电图有效率79%。
经统计学处理,3组中联合用药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心电图有效率与稳心颗粒组和倍他乐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稳心颗粒联用倍他乐克治疗冠心病并室性早搏的效果比单用稳心颗粒和倍他乐克明显增高,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关键词】稳心颗粒倍他乐克冠心病室性早搏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病,常易合并各类心律失常,尤其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死亡率高,其治疗方法主要为对症处理,包括控制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心律失常,预防栓塞。
笔者采用稳心颗粒联用倍他乐克治疗冠心病并室性早搏129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倍他乐克与稳心颗粒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03年~2007年间收住入院的冠心病并室性早搏129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稳心颗粒组、倍他乐克组、稳心颗粒加倍他乐克组(联合组)。
稳心颗粒组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40~75岁;倍他乐克组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龄40~78岁;联合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40~77岁。
1.2 入选标准:被确诊为冠心病患者。
Holter评价心律失常为室性早搏伴心悸、气短、头昏、乏力、双下肢水肿、尿量减少等症。
血压不低于90/60mm Hg(1mm Hg=0.133kPa)、年龄40岁以上;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1周。
法(P<0.05);同时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联合用药安全性较佳。
ABI是一种简便、准确、无创的测量方法,有研究认为ABI不仅可作为DLEAD的一项重要检测指标,而且ABI值越低,患者预后越差〔©°本观察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BI和足背动脉峰值流速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 0.05),且提高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
该结果显示,自拟补气活血通络汤能显著改善LEADDP患者下肢血流状态。
综上所述,自拟补气活血通络汤治疗LEADDP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较佳,能显著改善下肢血流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杨娜,王璇,蓝茜,等.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4(1):73-76.[2]Rhee SY,Kim YS.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2diabetes mellitus[J].Diabetes&Metabolism Joural,2015,39(4):283-285.[3]Hinchlifle RJ,Andros G,Apelqvist J,et al.A systematic reviewof the effectiveness of revascularization of the ulcerated foot in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J].DiabetesMetab Res Rev,2012,28(Suppl1):179-217.[4]陶凯忠.高血糖与糖尿病血管病变及机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1,9(5):306-308.[5]Zhang X,Ran X,Xu Z,et al.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 in Chinese diabetes patients at highrisk:a prospective,multicenter,cross-sectional study[J].Journal of Diabetes&Its Complications,2018,32(2):150-152. [6]Morbach S,Furchert H,Groblinghoff U,et al.Long-term prognosis of diabetic foot patients and their limbs:samputation anddeath over the course of adecade[J].Diabetes Care,2012,35(10):2021-2027.[7]王文平,张玉璞,徐胜珍,等.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医辨证与血瘀证相关性研究[J].环球中医药,2013,6(10):733-736.[8]陈思华,邓小敏,黄蓉,等.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9,31(3):399-402.[9]张赛飞,吴芳,王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及治疗规范[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32(6):383-385.[10]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57-360.[11]杨士伟,胡大一.踝肱指数检测规范[J].中国医刊,2006,41(4):25-26.[12]Kuy SR,Dua A,Desai S,et al.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after lowerextremity revascularization procedures involving groin incisions[J].Annals of Vascular Surgery,2014,28(1):53-58.(收稿日期:2019-12-ll)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03892,81774111);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19401970400);上海市中医专科培育项目----中医心病专科通信作者:符德玉,E-mail:fdy65@参柏养心煎膏治疗气阴两虚型心悸(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芦波,马玉龙,符德玉,史鑫鑫,陈晓詰,桂明泰,周训杰,姚磊,李建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齧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心血管研究室•上海200437)无论是否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都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临床上可表现为心悸、胸闷、乏力甚至晕厥,有无症状是考虑是否对室性早搏进行治疗的主要依据,而当前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多有致心律失常的作用,应用范围有限。
早搏心脏早搏即早搏。
本词条由卫生计生委临床医生科普项目/百科名医网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
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
网上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断。
过早搏动简称早搏。
是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可发生在窦性或异位性(如心房颤动)心律的基础上。
可偶发或频发,可以不规则或规则地在每一个或每数个正常搏动后发生,形成二联律或联律性过早搏动。
按起源部位可分为窦性、房性、房室交接处性和室性四种。
其中以室性早搏最常见,其次是房性,结性较少见。
窦性过早搏动罕见。
早搏可见于正常人,或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常见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
早搏亦可见于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洋地黄或锑剂中毒;血钾过低;心脏手术或心导管检查时对心脏的机械刺激等。
一病因过早搏动可发生于正常人。
但心脏神经官能症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更易发生。
情绪激动,神经紧张,疲劳,消化不良,过度吸烟、饮酒或喝浓茶等均可引起发作,亦可无明显诱因,洋地黄、钡剂、奎尼丁、拟交感神经类药物、氯仿、环丙烷麻醉药等毒性作用,缺钾以及心脏手术或心导管检查都可引起。
冠心病、晚期二尖瓣病变、心脏病、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等常易发生过早搏动。
可能通过多种方式产生。
1.异常自律性所致冲动形成异常(1)在某些条件下,如窦性冲动到达异位起搏点处时由于魏登斯基现象,使该处阈电位降低及舒张期除极坡度改变而引起过早搏动。
(2)病变心房、心室或浦顷野纤维细胞膜对不同离子通透性改变,使快反应纤维转变为慢反应纤维,舒张期自动除极因而加速,自律性增强,而产生过早搏动。
窦性冲动到达异位起搏点,使该处阈电位水平下移,因而异位起搏点舒张期除极在基本节律起搏点之前达到阈电位而引起早搏。
2.折返现象枣环行折返或局灶性微折返如折返途径相同则过早搏动形态一致;如折返中传导速度一致,则过早搏动与前一搏动的配对时间固定。
参松养心胶囊对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作用的探讨吴优【摘要】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是恶性程度最高的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疾病,以情绪激动或运动诱发的双向或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为特征,常常伴有晕厥,甚至发生猝死,多发生于QT间期正常而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儿童或青少年;患病率约为1/10000,猝死率高达30%~50%,给患者及家庭成员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及精神创伤.目前的治疗方案主要有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钠通道阻滞剂、复律除颤器、左心交感神经切除术等,各种治疗均有一定效果,但其伴随的诸多副作用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重大障碍,不容忽视;因此寻找既有效又安全的药物尤为重要.参松养心胶囊是我国临床常用抗心律失常中成药,对多离子通道有协同阻滞作用,安全性高,副作用少;但用于CPVT的治疗尚未见报道,文章目的是对参松养心胶囊的多离子通道的协同阻滞作用对CPVT患者能否中止或减少CPVT的发生率进行探讨.【期刊名称】《大众科技》【年(卷),期】2016(018)001【总页数】4页(P55-58)【关键词】参松养心胶囊;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多离子通道的协同阻滞作用【作者】吴优【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 53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atecholaminergic 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CPVT)是一种严重而少见的的遗传性心律失常,由肾上腺素所诱发的心律紊乱是其核心;临床上以情绪激动、运动或紧张诱发的双向性或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为特征,常常伴有晕厥,甚至发生猝死,多发生于QT 间期正常而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儿童或青少年[1]。
该病的患病率约为1/10000[2]。
2.1 心电图特征可有窦性心动过缓,右胸导联的T波切迹、双峰、双向以及明显的U波增高,无ST段偏移、J点抬高,大部分QT间期正常[3]。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室性期前收缩的治疗 作者:王桂璠 纪春玲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9期
【摘要】室性期前收缩是指在窦性激动尚未到达之前,自心室中某一起搏点提前发生激动,引起心室除极,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病因有:生理性期前收缩、功能性室性期前收缩、病理性室性期前收缩。其具有典型的心电图特点。临床上要根据其病因针对性地用药才能收到好的疗效。
【关键词】室性期前收缩;治疗方法研究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17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06-01 室性期前收缩(ventricular extrasystole)亦称室性过早搏动(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s,VPBs)简称室性早搏,室性发生早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这种病部分年龄,和具体的脏器有关,也是属于心律失常的病情之一。这种就是心室提前发生动,过早进行运动导致了不正常的心率的跳动。
1室性期前收缩的病因 11生理性期前收缩可发生在健康人。正常人发生室性期前收缩的机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12功能性室性期前收缩 121心外局部病灶感染多见于年轻人,无器质性心脏病,常由扁桃体炎、咽炎、龋齿、根尖脓肿、胆石症和胆系感染引起,称之为病灶性室性期前收缩,多属良性。
122精神不安过量烟、酒、咖啡等刺激也能诱发室性期前收缩。 123机械刺激心脏介入检查和治疗时心导管刺激心室可引发室性期前收缩,调整或撤除导管后室性期前收缩即消失。
13病理性室性期前收缩 131心脏病由于心脏的压力的增大,或者是体内缺血或者缺氧,都会导致病例性的提前收缩,有的时候是受到了物理性的刺激发生的,一般常见的冠心病或者心肌病都是这样的。
132电解质紊乱、药物作用如:洋地黄和锑剂中毒等可引发室性期前收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4室性期前收缩具有典型心电图特点 141提早出现的QRS-T波群:其前没有和其有关的异位P波。 142QRS波群宽大畸形:粗钝或有切迹,时间一般大于或等于012s。 143T波方向常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为继发性T波改变。 144有完全性代偿间歇。 145如为同一异位兴奋灶引起的室性期前收缩:则室性期前收缩与前一个心搏有固定的联律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