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5年)

  • 格式:doc
  • 大小:201.00 KB
  • 文档页数:2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5年)公示稿规划文本内容摘要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指导思想

1、坚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相协调,优化人口、资源、空间布局结构,促进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

2、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资源保护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自然保护区、山林绿地、重要生态功能区等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制,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3、坚持公平和谐的原则。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合理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布局。关注弱势群体的需求,倡导公众参与,实现区域公平、城乡公平、个体公平和代际公平。

4、坚持资源节约的原则。按照建设节约型城市的要求,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合理确定城乡建设标准。

5、坚持与相关规划协调一致的原则。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城市空间布局和建设用地规模等,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关规划保持衔接并协调一致。

二、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6>12号)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146号令)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2006年11月)

《四川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

《四川省攀西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

《攀枝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国家、四川省、攀枝花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三、规划期限

近期 2007年—2010年

中期 2011年—2015年

远期 2016年—2025年

远景展望至2050年

四、规划范围:

(一)市域规划范围

即攀枝花市行政区域范围,包括现状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和盐边县,总面积7440平方公里。

(二)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

城市市区的东区、西区,仁和区的仁和镇、金江镇、前进镇、总发乡、大龙潭乡、中坝乡,总面积970.08K㎡。

(三)城市规划区控制范围

盐边县桐子林镇、红格镇、益民乡、新九乡因受行政区划限制无法划入城市规划区,但由于属城市未来空间拓展方向,应与国家级苏铁自然保护区、国家级二滩森林公园、省级大黑山森林公园等用地一起作为控制区域,对上述区域应加强规划监督,控制发展。

五、适用范围

编制攀枝花市城镇及乡村、控制与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各专项规划,对本规划实施规划管理和在攀枝花市行政辖区内进行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有关的活动,均应符合本规划且同时应符合国家、四川省现行有关法规、标准的规定。

六、实施主体

本规划由攀枝花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承办本规划实施的具体工作。

第二章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

一、发展总目标

至规划期末,攀枝花市经济发展总量和社会、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经济、社会、文化、城乡建设、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人居与投资环境良好,成为适宜居住与创业,各项事业较发达的四川省综合实力先进城市。到2025年实现生产总值1700亿元,人均达到13万元左右,建成现代化大城市,人民生活富裕安康,实现和谐繁荣攀枝花。

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经济发展目标:以2005年为基数,年均增长速度预期为10%左右,至2025年全市经济总量达1700亿元,人均GDP达13万元,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民营经济比重达50%以上。

社会发展目标:正常适龄儿童少年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100%和99%以上;城乡卫生体系完善,人均预期寿命达75岁以上;广播电视混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8%以上。

城乡发展目标: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加强县城和工矿镇建设,积极发展小城镇,形成布局合理、等级规模协调、职能分工协作紧密的不同层级的市域城镇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至2025年城镇化率达75.0—80.0%,城市建成区用水普及率达98%以上,燃气普及率达90%以上,绿化覆盖率达45%以上。

可持续发展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10‰;万元GDP能耗逐年下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市区空气优良率达85%以上;市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水环境质量达到地表水III类水域标准,饮用水水质100%达标。

人民生活目标:2025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与GDP增长同步,分别达到6.0万元和2.4万元。社会保障体系更为健全,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三、产业发展目标

发挥区域资源优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社会经济发展,以优势产业和优势地区,形成攀枝花的综合竞争优势,强化区域协作,将攀西地区发展为川西南、滇西北特色鲜明、经济发达、城乡协调、竞争力强的经济区。

四、生态环境目标

走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金沙江、雅砻江等主要河流水体达到或优于II类;

支持“退耕还林和加强天然林保护”,市域范围内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建为四川省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推行清洁工厂和使用清洁燃料,城镇环境空气质量全面达到二级标准;

建立地质环境安全监测体系,保障重大地质灾情及时准确预报,避免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基本实现良性循环。

五、发展策略

(一)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硬环境。

(二)水资源开发。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城镇工业生产、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灌溉用水。

(三)发挥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的辐射作用。

(四)提高人口素质。

(五)加强开发研究,做好技术储量。

(六)加快安宁河谷流域立体农业的商业化、产业化进程。

(七)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六、市域经济分区

根据资源分布和环境承载力的不同特征,在综合现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发展分区。

中心城区经济区:含中心城区、盐边县的中部和东南部及仁和区的北部。产业发展突出以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为主体、第三产业加速协调发展的城市综合经济区;

南部经济区:含仁和区的南部。本区立足于发展城郊型经济,产业发展以生态农业发展为龙头,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大力发展生物药业及农产品综合开发;

东北部经济区:含米易县东部。本区产业重点利用白马矿区的开发机遇,形成新兴工业区;同时保持农业产业化和特色民俗旅游业的发展;

西北部经济区:含盐边县西北部和米易县西部。本区着重多种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和生态特色农业,特别是生态林业的发展。

七、产业布局

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