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自由兑换现状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分析

[摘要] 随着国际贸易的频繁往来、国际资金流动的迅速增加,进一步开放资本项目、逐步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成为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着眼于我国近年来人民币兑换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探讨了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所面临的挑战,阐述了人民币自由兑换所带来的利弊影响以及自由兑换所需的条件,提出了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的进程,与之相应的配套措施以及相应的法律对策。

[关键词] 人民币兑换制度人民币自由兑换改革政策措施

1994年1月1日,我国实行汇率并轨,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有条件的可兑换。1996年12年1日,我国正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协定第八条款的义务,使人民币成为在经常项目可以兑换的货币,并朝着资本项目可兑换即人民币的完全可兑换目标前进。2001年,我国政府承诺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最初的五年内,为逐步放松直至取消对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制作好准备,在第二个五年内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并最终实现人民币的完全自由可兑换。近年来,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大幅上升,有关外汇体制改革,特别是人民币的自由兑换问题,一直是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关注的话题。

一、货币自由兑换的涵义

货币的自由兑换最初是纸币兑换成黄金并且不受限制,不过,要事先确定兑换的比率。随着金本位制的崩溃,特别是浮动汇率制度的实行,货币自由兑换一般泛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一国货币的使用既可以自由兑换成其他外国货币,

而且又不受限制,即经常项目可兑换和资本项目可兑换。

(一)经常项目可兑换

是指取消对经常项目外汇支付和转移的汇兑限制。国际收支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经常项目的外汇收支,它是国际间经常性交易中发生的不以资本移动为目的的外汇收支,主要包括进出口贸易收支、运输、旅游、个人外汇等非贸易收支以及贷款利息、投资利润、股息红利等外汇收支。根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八条对经常项目可兑换的规定:一国在实行货币经常项目可兑换时不得对国际间经常性往来的对外支付和资金转移施加限制,不得实行歧视性的货币措施或多重汇率,应兑付外国持有的经常性交易中所获得的本国货币。概括的讲,对经常项目下的用汇只要有真正的交易凭证就可以到银行购汇支付。一般认为,成员国的外汇管理体制符合这一条款的规定后,该国货币即实现了经常项目的自由兑换。需要说明的是,基金条款并没有规定不允许强迫居民把所得外汇上缴货币当局的要求;也没有规定可以在国内自由地把货币兑换成外币资产或自由地持有以外币计值的资产。只有发生了国际间的交易行为而且必须是属于经常项目下的交易行为才能持真实的交易凭证购汇支付。这也表明,1996年12月我国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后,

并不意味着我国居民可以自由地将人民币兑换成外汇或汇出国外。

(二)资本项目可兑换

是指取消资本流出、流入的汇兑限制,即一国在其参与的国际性资本交易中,保证本国货币的持有者可以自由地兑换外国货币,并对资本项目的外汇收支不加限制。

(三)人民币自由兑换

人民币自由兑换是指人民币与外国可兑换货币之间的自由买卖,即可实现贸易账户下的自由兑换,也可进行非贸易账户下的自由兑换,还可进行资本账户下的自由兑换。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是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二、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客观必然

货币自由兑换是金融国际化的必然趋势,人民币自由兑换不仅有利于促进两个市场和国内外价格体系的接轨,而且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一)有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合理化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单一浮动汇率制度,即中央银行以出口换汇成本为依据,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出口换汇成本是指每出口创汇一定数量的外币需支出相应的人民币成本,用公式表达为:

出口换汇成本=人民币计值的出口总额/外币计值的出口总额@(1+预期利润率)

这种以出口换汇成本来确定和调节人民币汇率,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民币汇率的扭曲。突出表现在这种汇率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口创汇与国内生产成本的关系,掺杂了很多外贸出口盲目竞争的因素。实行人民币自由兑换,就是要消除国家对外汇市场主体、范围、容量和机制的限制,使人民币汇率完全按外汇市场的供需情况而自行决定与外国货币的比价,这有利于建立国内外价格之间的联系,逐步消除国内物价与国外物价相脱节的现象。

(二)有助于国内资源的优化配置

人民币的自由兑换,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首先,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可以提高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我国金融服务业相对落后,提供的金融产品较少,无法充分挖掘储蓄潜力。而国外金融机构进入我国后,一方面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可以促进我国储蓄率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示范效应和竞争压力促使我国金融机构提高效率、改进服务、提升竞争力。其次,建立有效的对投资者进行筛选的制度。先进的金融机构有较成熟的筛选投资者的程序,通过与之竞争交流有助于我国金融机构建立有效的对投资者进行筛选的制度,提高贷款质量,合理利用资源,抑制经济泡沫。第三,为存量资源的转移提供服务。对存量资源重新配置的主要方式是收购与兼并,而收购与兼并通过金融国际化的拓展,可以得到国内外两个市场的支持。

(三)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国际化

人民币的自由兑换,是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前提。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民币若成为国际货币,则我国对外贸易就可以不受外汇瓶颈的限制,直接通过人民币结算就可换取经济发展所需的外国产品、技术和能源等。由于汇兑限制的取消,可以优化我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国资本,推动我国资

本的对外投资,扩大中国经济的规模和影响力。另外,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议有关自由使用货币的标准,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在国际支付中逐步扩大使用范围和数量,并在主要的外汇市场上逐步扩大其交易额,以及在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争取更广泛的认同。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客观上必须实现人民币的全面自由兑换。

三、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主观条件

推进和实现人民币全面自由兑换是一种高级的资金运动形式,它对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运行机制和市场基础等都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全面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一)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和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

一国的国民经济只有持续、稳定和健康的发展,其经济实力和对外贸易实力才能强大,才能不断加快本国经济的国际化进程和货币自由兑换进程。否则,如果宏观经济形势恶化,出现长时期的通货膨胀进而导致大量失业等社会问题,就会使得本国货币贬值,无法以稳定的价格与外币进行兑换,出现外汇的挤兑危机从而无法实现货币的自由兑换。

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必须在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水平上才能进行。因为,如果一个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的国家,通过货币自由兑换把国内市场同国际市场相连接,将会带来巨大的风险。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多样化程度越高,抵御货币自由兑换所带来的风险的能力就越大,货币自由兑换造成的负面影响就越小。

(二)良好的微观经济机制

货币自由兑换的目的就是通过本币与外币的价值比较和自由兑换形成市场的均衡汇率,更直接、及时和准确地反映国内外市场的价格信息,从而使国内外的微观经济主体能够根据这些市场信息做出正确地决策,实现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的有效接轨。只有形成良好的微观经济机制,才能建立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才能使商品和股票的价格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并与国际市场价格趋于一致。(三)金融深化与金融市场化

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将使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连接更加紧密,国际上的各种经济波动都可以通过金融市场很快的传导到国内。因此,进一步推动金融深化,通过发达的金融市场使我国中央银行的各项经济操作更具效率。例如,通过灵活运用再贴现业务、公开市场业务,以及利用外汇市场操作间接调控国内经济,正确引导资金流向,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从而抵消放开资本汇兑限制而造成的市场影响。

(四)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

人民币自由兑换引起的资本流动有可能导致投机以及泡沫经济的产生,只有建立健全相应的信息监测系统,才能随时为金融监管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特别是在资本项目可兑换后,国内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会因为国外金融机构的进入与竞争而大大增加,从而加大金融监管的范围和难度。(五)充足的国际储备

国际储备的主要存在形式是外汇储备,衡量一国外汇储备充足程度的标准,是以满足该国3个月进口支付为最底限。如果要实现货币自由兑换,其储备水平则要求更高。清偿手段不足容易受到始料不及的对外收支变化的影响,从而刺激投机行为,引发经济动荡。同时,保持充足的国际清偿手段有助于应付因无法预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