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实现及其条件分析.pptx
- 格式:pptx
- 大小:327.95 KB
- 文档页数:61
在五年内,人民币应该实现完全自由兑换摘要: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要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必须达到七个方面的条件。
我国在外汇市场和汇率机制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预计我国在今后五年内可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
换必须达到七个方面的条件,我国在外汇市场和汇率机制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预计我国在今后5年内可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
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它是适应我国经济对外开放,更快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客观要求。
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有利于我国外贸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也有利于外资的进入,从而有利于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我国建立与国际贸易相一致的金融机制。
所以,我国努力争取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是势在必行的。
但要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必须以具备一定条件为前提,是不可急于求成,匆促上阵的。
一、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条件第一个条件是:政府必须要有充足的国际储备。
国际储备包括外汇储备、黄金储备、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等,尤其是其中的外汇储备必须充分保有。
我国的外汇储备包括两部分政府自有储备和中国银行外汇营业结存。
外汇营业结存的大部分是不能长期被用来支持汇率的稳定的,因此就必须要保有一定的政府自有外汇储备。
根据通行的国际储备需求理论,充足的外汇储备是指外汇储备额占年进口额的比重最少不得低于20%. 一般应维持在30-40% 之间。
只有具备了充足的国际储备,在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后,才可以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兑换要求,维持外汇市场和汇率的相对稳定,政府才有能力去干预外汇市场,以避免出现外汇市场的危机。
第二个条件是要有统一开放的外汇市场和合理的汇率形成机制。
目前我国的外汇市场主要是在沿海开放地区。
随着内地的开放和开发,外资的更多涌入以及外贸的更迅速发展将是可以预期的,因此内地的外汇市场也将出现和发展。
在一定时期之后,我国就将形成统一的开放的外汇市场。
但是我国的汇率形成机制还不能真正反映货币实际所代表的价值量的变化和市场的供求变动情况。
摘要:货币权力的大小与其所在国或地区GDP在全球的地位高度正相关,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的低调”无法隐藏人民币正在成为新兴国际货币的事实。
鉴于当前人民币流通的现状,本文分析了人民币成为自由兑换货币的各方面的条件,探讨人民币在实现全球自由兑换的道路上依然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最后,结合实际分析提出推进人民币成为自由兑换货币的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自由兑换条件阻碍对策一、人民币自由兑换含义目前,对货币自由兑换的定义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说法,学术界对此各执己见。
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人民币现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②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这是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关键;③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的比重,是衡量货币包括人民币能否实现全球自由兑换的的通用标准。
二、人民币自由兑换条件分析(一人民币自由兑换现有优势条件分析1•外部优势条件分析(1近年来,美、欧、日这三大世界货币陷入走入低谷的情势,而人民币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借此,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结算的范畴,促进人民币的自由流通与兑换,以改变中国贸易大国、货币小国”的尴尬。
(2目前人民币已经成为边境贸易中的主要结算货币,成为周边国家的硬通货。
有些国家还正式承认并公开宣布人民币为自由兑换货币。
人民币走出国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同步的必然之路。
双边货物贸易的发展使得东盟对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也在逐步增加。
由于人民币币值稳定,资产收益率较高且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良好表现,赢得了东盟各国的信任。
由此可知,实行人民币国际化具备了区域化的可行性。
2•内部优势条件分析(1稳定的政治格局中国国内政局一直十分稳定,同时具有较强的世界政治地位,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外交战略十分开放,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负责任的大国。
中国还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多方面的合作关系。
人民币的自由兑换货币自由兑换的涵义所谓货币自由兑换,是指在外汇市场上能自由地用本币(外币)购买或兑换外币(本币)。
货币自由兑换可分为两个层次: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包括贸易收支、服务收支、单方面转移等)下可兑换,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国家之间发生的资本流出与流入)下均可以自由兑换即完全可兑换。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规定,所谓自由兑换,是指:对国际经常往来的付款和资金转移不得施加限制。
也就是说,这种货币在国际经常往来中,随时可以无条件地作为支付手段使用,对方亦应无条件接受并承认其法定价值。
不施行歧视性货币政策措施或多种货币汇率。
在另一成员国要求下,随时有义务换回对方在经常性往来中所结存的本国货币。
即参加该协定的成员国具有无条件承兑本币的义务。
货币可兑换的程度主要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同时也是一国外汇管理政策选择的结果。
由于各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不同,各国经济发达程度和社会经济金融条件不一样,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时期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和手段限制货币的可兑换性。
我国已于1996年实现了人民币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由于各种条件限制,我国尚未实现资本和金融项目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
而逐步实现人民币的完全自由兑换,是深化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促进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的前提和基础。
货币可自由兑换的好处第一、有利于提高货币的国际地位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较高,作用也较大,它在一国的国际收支、外汇储备、市场干预及其他国际事务等方面,发挥着更大或关键的作用。
第二、有利于形成多边国际结算,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第三、有利于利用国际资本发展经济一国货币能否自由兑换,尽管不是利用外资的先决条件,但却是一个长期性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外国投资者的利息利润能否汇出,是外国投资者必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第四、有利于维护贸易往来和资本交易的公平性第五、有利于获取比较优势,减少储备风险与成本如果一国货币是可自由兑换货币,该国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就可以用本币支付,由此减少了动用外汇储备来平衡的压力;同时,也可以不需储备太多的外汇而造成投资机会与投资收益的损失,即减少储备风险和成本。
案例16: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与条件所谓货币自由兑换,是指在外汇市场上能自由地用本币(外币)购买或兑换外币(本币)。
按产生货币兑换需要的国际间经济交易的性质不同,货币自由兑换可以分为经常帐户下的自由兑换和资本与金融账户下的自由兑换。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斩成第八条的二、三、四款中规定,凡是能实现不对经常性支付和资金转移施加限制、不实行歧视性货币措施或多重汇率、能够兑付外国持有的在经常性交易中所取得的本国货币的国家,该国货币就是可自由兑换货币。
可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所指的自由兑换实际上是经常帐户下的货币自由兑换。
因此,实现了经常帐户下货币自由兑换的国家又称为“第八条款国”。
截止1997年底,基金组织184个成员中,已有143个国家和地区是“第八条款国”。
第八条款对会员国在商品贸易方面所实行的限制并未施加约束。
此外,基金组织的条款也并不排除强迫居民将外汇收入结售给国家的可能。
所谓资本与金融账户可兑换,则只对资本流入和流出的兑换均无限制。
达到资本与金融账户可兑换的要求比经常账户可兑换难得多,截止1997年底,基金组织全部成员中有128个成员对资本市场交易实行限制,112个成员对货币舒市场交易实行限制,144个成员对直接投资实行限制,此外还有许多成员对一部分或全部资本与金融账户交易使用歧视性汇率。
在实行资本与金融账户可兑换的成员中,绝大多数是工业化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所含比例甚少。
一国货币实行完全可兑换性,一般来说要经历经常帐户的有条件兑换、经常帐户自由兑换、经常帐户自由兑换加上资本与金融账户的有条件兑换,以及经常帐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均自由兑换这样几个阶段。
一国货币若能实行自由兑换,须具备如下几个条件:一是稳定的宏观经济形势。
一国应在此前一段时期基本达到充分就业,既无严重通货膨胀,又无通货紧缩,财政赤字处于可控制的范围内,银行体系无巨额不良资产,金融秩序正常。
二是有效的市场调节机制。
国内市场机制应比较健全,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上的价格应能充分地、灵敏地反映真实供求状况,不存在扭曲因素。
目录一、封面 (1)二、目录 (2)三、论文 (3)四、参考文献 (6)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条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汇率制度的改革、高额外汇储备的形成、国有企业改革及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我国已经具备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条件。
为了提升人民币地位,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经之路。
本文分析了人民币成为自由兑换货币的各方面的条件,探讨人民币在实现自由兑换的道路上依然面临着诸多的约束和挑战。
最后,结合实际分析提出推进人民币成为自由兑换货币的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自由兑换条件阻碍对策1 货币自由兑换的含义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规定:自由兑换就是取消汇兑限制。
国际上均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中第八条的规定作为观察一国货币可兑换性的依据。
该规定认为,成员国对国际经常账户下交易的资金支付和转移不加限制,不是歧视性安排和多重汇率制度,并随时有义务按别国要求换回其经常往来中结存的本国货币,即是可兑换货币。
在我国,人民币可兑换包括经常项目下可兑换和资本项目下可兑换[1]。
1.1 经常项目可兑换经常项目可兑换,是指一国对经常项口国际支付和转移不予限制,并不得实行歧视性货币安排或者多重货币制度。
1.2 资本项目可兑换资本项目可兑换,是指一种货币不仅在国际收支经常性来往中可以本国货币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而且在资本项口上也可以自由兑换。
2 人民币兑换的条件一般而言,一国货币实现自由兑换需要具备下列条件:(1)健康的宏观经济状况,包括稳定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成熟的宏观调控能力。
(2)健全的金融监管体制,包括一般企业和金融性企业。
(3)合理的经济开放状态,包括充足的国际支付能力和足够的外汇储备。
(4)恰当的汇率制度与汇率水平。
(5)国内企业具有国际竞争力。
2.1 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稳定的宏观经济可以使自由化过程更为平稳。
实际上,在通货膨胀率较低和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情况下,一国抗风险能力比较强,适合推动自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