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化验作业指导书(正式)

煤化验作业指导书(正式)

煤化验作业指导书(正式)
煤化验作业指导书(正式)

一、目的

指导煤炭工业分析检验的工艺查定工作。

二、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煤碳原煤及煤炭制品进行监督抽查和委托检验过程中的分析检验工作。

三、内容

1.煤样制备

1.1煤样筛分

1.1.1 对所取50公斤样品的大块煤样进行人工破碎后快速取约1公斤有代表性的煤样作全水分检测,剩余的煤样再进行破碎(用人工或破碎机均可)至粒度≤25mm。将破碎后的煤样用平板铁锹铲起堆成圆锥体,再次交互地从煤样堆两边对角贴底逐锹铲起堆成另一个圆锥。每锹铲起的煤样,不应过多,并分两三次撒落在新锥顶端,使之均匀地落在新锥的四周。如此反复两次,再由煤样堆顶端,从中心向周围均匀地将煤样摊平或压平。按四分法缩分至25公斤。

1.1.2 缩分后的样品送入破碎机中进行破碎至粒度小于13mm,再缩分至样量约为12Kg。

1.1.3 缩分至12 Kg的煤样通过孔径≤5mm的分样筛,未过分样筛的再送入破碎机中进行破碎至粒度小于5mm,再按四分法缩分至煤样两份各约3kg,一份作存查样并作好标识,同时根据《蓟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取样单》的内容准确填写《煤样品登记单》一式两份,存查样品中放一份。一份随报告单存档。将另一份样按四分法缩分至约100g用粉碎机粉碎至粒度≤0.2mm, 取约50g装于试样瓶中,供空气干燥煤样水分、挥发分、灰分、全硫、发热量的测定。

1.2煤炭制样注意事项:

1.2.1 制样过程中的每次取样都必须依据标准抽取,并将煤样充分混合均匀,否则会对分析结果造成影响。

1.2.2 进入破碎机破碎之前,如煤样太湿,需先在烘箱内烘去外水后再制样。

2.煤样工业分析检验

2.1全水分的测定(空气干燥法)

在预先干燥和已称量过的浅盘内迅速称取粒径≤25mm 的煤样(500±10g )。(称准至0.1g ),平摊在浅盘中。将浅盘放入预先加热到(105-110℃)的空气干燥箱中,在鼓风条件下,烟煤干燥2-3h ,将浅盘取出,趁热称量(称准至0.1g )。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分钟,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的质量减少不超过0.5g 或质量增加时为止。在后一种情况下,采用质量增加前一次的质量作为计算依据。 2.2 结果的计算

全水分计算结果按下式计算

Mt%=

1001

2

1?-

M M M

式中:M1-烘干前的煤样质量,

M2-烘干后的煤样质量。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水分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规定:

注意:整个制样过程和称样过程要迅速。 2.2 空气干燥煤样水份(M ad )测定 2.2.1 方法提要(空气干燥法)

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105~110℃的干燥箱内,于空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质量分数。

2.2.2.分析步骤 在预先干燥并已称量过的称量瓶内称取料度小于0.2 mm 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 ,称准至0.0002g ,平摊在称量瓶中。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鼓风并已加热到105~110℃的干燥箱中,在一直鼓风的条件下,烟煤干燥1小时,无烟煤干燥1~1.5小时。

注:预先鼓风是为了使温度均匀。将装有煤样的称量瓶放入干燥箱前3~5min 就开始鼓风。

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瓶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 )后进行称量。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 ,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的质量减少不超过0.0010g 或质量增加时为止。在后一种情况下,采用质量增加前一次的质量为计算依据。水分在2.00%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2.2.3结果的计算

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按下式计算

M ad (%)=1002

1

2?-M M M 式中:Mad----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单位为百分数(%) M1------称取的空气干燥煤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 M2-----煤样干燥后失去水份后的质量,单位为克(g ) 注: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水分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规定:

2.3空气干燥煤样的挥发分(V ad ) 2.

3.1原理

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放在挥发分坩埚中,在900±10℃温度下。隔绝空气加热7分钟,以减少的质量占煤样质量的百分数减去该煤样的水分含量(M ad )作为挥发分。 2.3.2分析步骤

a 、用预先在900℃温度下灼烧至质量恒定的挥发分瓷坩埚,称取粒径≤0.2mm 煤

样1±0.1g(精确到0.0002g),然后轻轻振动坩埚,使煤样摊平。盖上盖,放在坩埚架上。(褐煤和长焰煤应预先压饼,并切成3mm的小块。)

b、将马福炉预先加热到920℃左右。打开炉门,迅速将放有坩埚的架子送入恒温区,并关上炉门。准确加热7分钟。坩埚及架子刚放入后,炉温有所下降,但必须在3分钟内使炉温恢复到900±10℃,否则,试验作废。加热时间包括温度恢复时间在内。

c、从炉内取出坩埚架,放在空气中冷却5分钟左右,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分钟)后,称量。

2.3.3结果计算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空气干燥煤样的挥发分(V

ad

%)按下式:

V ad (%)=

100

1

0?

-

M

M

M

-M

ad

%

式中:M

——煤样加热前的质量,g;

M

1

——煤样加热后的质量,g;

M

ad

——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

注:结果保留两位小数。挥发酚测定精密度规定:

2.4空气干燥煤样的灰分(A

ad

2.4.1原理

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放入马福炉中,以一定的速度加热到815±10℃灰化并灼烧到质量恒定。以残留物占煤样质量的百分数作为灰分产率。

2.4.2分析步骤

a 、用预先灼烧至质量恒定的灰皿称取粒径≤0.2mm 煤样1g ±0.1g (精确至0.0002)g ,均匀摊平。

b 、将灰皿送入温度不超过100℃的马福炉中,关上炉门并使炉门留有15mm 左右的缝隙。在不少于30分钟的时间内,将炉温升至约500℃,并在此温度下保持30分钟。继续升温到815±10℃,关上炉门,并在此温度下灼烧1h 。

c 、从炉中取出灰皿,放在耐热瓷板或石棉板上,在空气中冷却5分钟左右,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分钟)后,称量

d 、进行检查性灼烧,每次20分钟。直到连续两次灼烧的质量变化不超过0.001g 为止。用最后一次灼烧的质量做计算依据。灰分低于15%时必须进行检查性灼烧。 2.4.3结果计算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空气干燥煤样的灰分(A ad )按下式计算:

A ad (%)=

1

M M ×100 式中:M 1—残留物的质量,g ; M 0—煤样的质量,g 。

注: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灰分测定的精密度规定:

2.5硫含量 2.5.1原理

煤样在1150℃的高温条件下及催化剂的作用下,在净化过的空气流中燃烧,煤中

各种形态的硫燃烧、分解后均被净化过的空气流带到电解池内,生成亚硫酸或少量的硫酸,亚硫酸立即被电解液中的碘(溴)氧化成硫酸,结果溶液中的碘(溴)减少而碘离子(溴离子)增加,破坏了电解液的平衡状态,指示电极间的电位升高,仪器自动判断启动电解,并根据指示电极上的电位高低,控制与之对应的电解电流的大小与时间,使电解电极上生成的碘(溴)与亚硫酸反应所消耗的数量相等,从而使电解液重新回到平衡状态,重复此过程,直到试验结束,最后,仪器根据对电解产生碘(溴)所消耗的电量积分,再根据法拉弟电解定律计算试样中的全硫的含量。 2.5.2分析步骤

于瓷舟中用天平称取粒径≤0.2mm 的试样50mg ,精确至0.0001g ,在试样上盖一层薄薄的三氧化钨。 2.5.3试验步骤

启动温控器,将管式炉升温到1150℃±5℃,再开动供气泵与抽气泵并将气流量调节到1000ml/min ,在抽气情况下将250---300ml 电解液加入电解池内,开动电磁搅拌器。

在瓷舟中放入少量非测定煤样,在煤样上盖一薄层三氧化钨,放入送样的石英托盘上,开启送样程序控制器。直至库仑积分器显示数值不为零时开始。再在另一瓷舟上称取粒度小于0.2mm 空气干燥煤样0.05g(准称至0.0002g),在煤样上盖一薄层三氧化钨,放入送样的石英托盘上,开启送样程序控制器,煤样进入炉内,库仑滴定开始。试验结束后,库仑积分器显示硫的毫克数或百分含量并由打印机打出。

2.5.4 结果计算

当库仑积分器最终显示数为硫的毫克数时,全硫含量按下式计算:

St,ad = m

m 1

×100

St,ad------空气干燥基全硫含量,%;

m1------库仑积分器显示值,mg ; m------煤样质量,mg 。

注: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库伦滴定法测定煤中全硫精密度规定:

2.6煤炭中氢的检测 2.6.1原理

煤样于800℃在高锰酸银热解产物作用下,在氧气流中燃烧,生成的水与Pt-P 2O 5电解池中的五氧化二磷反应生成偏磷酸,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H 20 + P 205 —→ 2HPO 3

电解偏磷酸,在Pt-P 205电解池内产生如下反应: 阳极:2PO 3- - 2e —→ P 205 + 21O 2 阴极:2H + + 2e —→ H 2

随着电解反应的进行,偏磷酸越来越少,生成的氧气和氢气随氧气流排出,而五氧化二磷得以再生,电解电流也随之下降。当电解电流降至终点电流时,电解结束。根据电解所消耗的电量应用法拉第定律:W =96487

Q ·N M

即可计算出煤中氢的含量。

煤样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用二氧化碳吸收剂吸收,吸收剂一般选用碱石棉,主要成份为氢氧化钠。其吸收反应方程式如下: 2NaOH + CO 2 —→ Na 2CO 3 + H 20 根据吸收剂的增量,计算煤中碳的含量。

试样中硫和氯对测定产生的干扰可用高锰酸银热解产物除去,氮对碳的干扰由活性粒状二氧化锰除去。 2.6.2碳氢分析操作

分析样品时应注意首先避免各方面的人为污染,如手汗、器皿等,特别是南方雨季较多,空气潮湿,备用的器皿,煤样等要及时放置在干燥容器内,减少不必要的分析误差。

2.6.2.1打开氧气路,通冷却水。调节氧气吸人器(压力表) 旋钮,使流量指示为80mL/min,调节冷却水使水流出时呈细水柱状即可。

2.6.2.2开启电源,在升温的同时,做U型管(二氧化碳吸收管)恒重试验。将二氧化碳吸收管磨口塞旋开,与系统连接,并接上气泡计,接通氧气使氧气流速保持80mL/min,按一下[复位]键,待仪器报点(10min)后,取下吸收管,关闭活塞。在天平旁放置10min左右,称量,再与仪器相连,重复上述试验,直到二氧化碳吸收管质量变化不超过0.0005g时为恒重。

2.6.2.3选择极性开关。仪器的极性转换键,应每天交换,这对维持电解池良好工作状态大有益处。

交换电解电源两极间的极性。电解一段时间后,电极的—根铂丝会逐渐从银白色变成黑色,最后这根作为阴极的铂丝上沉结有黑色发亮的油状物(阴极泥),用洗涤剂等甚至浸入热浓的硫酸一重铬酸钾溶液中亦不能将它除去。铂丝发黑后,电解池性能就会逐渐恶化。试验中如每天改变电解池两根铂丝的极性,可长期地保持铂丝不变色。测定时电解电流下降平稳,空白值小而稳定。

2.6.2.4待三段炉温升至需要的温度指示值后,即可做正式样品分析。(若是新电解池则做一废样,以平衡电解池状态。做废样不需连上吸碳管,样品亦无须标准,步骤与分析正式样品一样)。

2.6.2.5废样做完后,在预先灼烧过的燃烧舟中称取粗度小于0.2mm的空气干燥煤样(煤样须用转瓶法混合均匀)70~75mg(标准到0.0002g)的样品并均匀铺平,在煤样上盖一层三氧化铬。可把此燃烧舟暂存入不带干燥剂的容器中。

2.6.2.6接上已恒量的二氧化碳吸收管和气泡计,并以80mL/min的流速通人氧气。按[预处理]键,将电解池电解到终点,清除残余水份。打开带有镍铬丝推棒的橡皮塞,迅速将燃烧舟放入燃烧管入口端,及时塞紧带推棒的橡皮塞。用推棒推动燃烧舟,使舟的一半进入燃烧炉口,按[复位]、[测定]键,见煤样燃烧后(约90s),可将全舟推入燃烧炉口,待样品燃烧平衡无火星后(约3min)即可将全舟推入高温

区,并立即拉回推棒,不要让推棒红热部分回拉到靠近橡皮塞处,以免使橡皮塞过热分解。

2.6.2.7 试验10min 后(电解已达到终点,否则需适当延长时间),取下二氧化碳吸收管,关闭活塞,在天平旁放置l0min 后称量(称量前应瞬间旋开一下U 形管旋塞);记下仪器显示的毫克数。打开带推棒的橡皮塞,用带钩镍铬丝棒取出燃烧舟,塞上带推棒橡皮塞。 2.6.2.8氢空白值的测定

测定氢的空白值可与二氧化碳吸收管的恒重试验同时进行,也可在碳氢测定之后进行。

在三段炉温达到指定温度后,保持氧气流速为80mL/min 。按[预处理]键,将电解池电解到终点,清除系统残余水份。在一个预先灼烧过的燃烧舟内加适量的三氧化三铬(数量和煤样分析时相当),打开带推棒的橡皮塞,放入燃烧舟,塞紧橡皮塞,按[空白]键。用推棒将燃烧舟一次性推到高温带,立即拉回推捧,9min 后,仪器自动电解,等待电解到达终点后,记下仪器显示的氢毫克数。若两次空白值相差不超过0.05mg ,则取两次测定平均值,为当天氢的空白值。

样品分析结束后,关掉电源、水源、气路、将气泡计调过来接到无水高氯酸镁U 形管上。 2.6.3结果计算 2.6.3.1氢值的计算

①总氢值H 为:

H =m

m m 3

2-×100

②分析基氢值Had 为:

Had =

m

m m 3

2-×100 – 0.1119Mad 或Had =H – 0.1119Mad ③干基氢值Hd 为:

Hd =

Mad

Mad

H --1001119.0×100

上列各式中:

m 2——仪器氢的显示数;mg m ——试样重量;mg

煤炭检验

页码:第 10 页 共 14 页

m 3——测定氢的空白值;mg Mad ——分析煤样的水份值;% 0.1119——将水折算成氢的系数 2.6.3.2碳值的计算

①分析基碳值Cad 为:

Cad =

m

m 1

2729.0×100 ②干基碳值Cd 为:

Cd =

)

100(2729.01Mad m m ×100

上列各式中:

m1—一U 形管吸收二氧化碳增重的量;mg 0.2729——将二氧化碳折算成碳的系数。

一般新装的碱石棉U 形管,刚开始做样时,第二吸收管不增重,做数次样品分析后,若第二吸收管增重量达50mg 以上时,表明第—个吸收管已经失效,须更换。 2.7煤发热量的测定

准确称取粒径≤0.2mm 的煤样1g ±0.1g (精确至0.0002)g ,按煤发热量测定仪说明书进行操作。 2.7.1 方法原理

将一定量的试样在充有过量氧气的氧弹内燃烧,煤的发热量是在氧弹热量计中测定的,取一定量的分析试样放于充有过量氧气的氧弹热量计中完全燃烧,氧弹筒浸没在盛有一定量水的容器中。煤样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使氧弹热量计量热系统的温度升高,测定水温度的升高值即可计算氧弹弹筒发热量Q DT (兆焦/千克)。

MJ/kg.热量计的热容通过在相近条件下燃烧一定量的基准

物苯甲酸来确定,根据试样燃烧前后量热系统产生的温升,并对点火热等附加热进行校正后即可求得试样的弹筒发热量。从发热量中扣除硝酸形成和硫酸校正热即得高位发热量 2.7.2仪器和设备 ⑴自动恒温式热量计

⑵燃烧皿、压力表和氧气导管;

⑶天平(分析天平、工业天平)

2.7.3试验步骤

2.7.

3.1按照自动量热仪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2.7.

3.2在燃烧皿中称取粒度小于0.2㎜的空气干燥煤样或水煤浆干燥试样0.9~1.1g(称准到0.0002g),然后将燃烧皿装入氧弹的干锅架上。

2.7.

3.3取一段已知热值的点火丝,两端分别接在氧弹的两个电极柱上,弯曲点火丝接近试样,注意与试样保持良好接触或保持微小的距离(对易飞溅和易燃的煤);并注意勿使点火丝接触燃烧皿,以免形成短路而导致点火失败,甚至烧毁燃烧皿。同时还应注意防止两电极间以及燃烧皿与另一电极之间的短路。当用棉线点火时,把已知质量棉线的一端固定在已连接到两电极柱上的点火导线上(最好夹紧在点火导线的螺旋中),另一端搭接在试样上,根据试样点火的难易,调节搭接的程度。对易飞溅的煤样,应保持微小的距离。

2.7.

3.4往氧弹中加入10ml蒸馏水。小心拧紧氧弹盖,注意避免燃烧皿和点火丝的位置因受振动而改变。有的恒温自动量热计需人工往氧弹中缓缓充入氧气,直至压力到2.8~3.0Mpa,达到压力后的持续充氧时间不得小于15s;如果充氧压力超过3.2Mpa,应停止实验,放掉氧气后,重新充氧至3.2Mpa以下。

2.7.

3.5按仪器操作说明书进行其余步骤实验,直至结束实验。

2.7.

3.6结束实验后,取出氧弹开启放气阀、放出燃烧废气,打开氧弹,仔细观察弹筒和燃烧皿内部,如果有试样燃烧不完全的迹象或有碳存在,实验应作废。需要时;用蒸馏水充分冲洗氧弹内各部分、放气阀、燃烧皿内外和燃烧残渣;把全部洗液(共约100ml)收集在一个烧杯中供测硫使用。

2.7.

3.7实验结果被打印或显示后,校对输入的参数,审核后报出结果。

2.7.4.实验结果处理:

2.7.4.1恒温式热量计的发热量的计算

⑴弹筒发热量按下式计算:

煤炭检验

页码:第 12 页 共 14 页

⑵ 高位发热量计算公式

2.7.4.2 恒容低位发热量的计算

工业分析一般依收到基煤的低位发热量进行计算。收到基的恒容低位发热量的计算方法为:

ar ad

ar

ad ad gr ar v net M M M H Q Q 23100100)206(,,,---?

-=

2.7.4.3 恒压低位发热量的计算

由弹筒发热量算出的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都属恒容状态,在实际工业燃烧中则是恒压状态,严格的讲,工业计算中应使用恒压低位发热量,如有必要,恒压低位发热量可按下式计算:

发热量测定的重复性限和再现性临界差: 高位发热量(J/g )

重复性限 再现性临界差

120

300 2.7.5.注意事项

2.7.5.1新氧弹和新换部件(弹筒、弹头、连接环)的氧弹应经20.0Mpa 的水压实验,证明无问题后方能使用。此外,应经常注意观察与弹筒强度有关的结构,入弹筒和连接环的螺纹、进气阀、出气阀和电极与弹头的连接处等,如发现磨损或松动显著,应进行修理,并经水压实验合格后再用。弹筒还应定期进行水压实验,每次水压实验后,氧弹的使用时间一般不应超过2年。当使用多个设计制作相同的氧弹时,每一个氧弹都应作为一个完整的单元使用。氧弹部件的交换使用可能导致发生严重的故事。

2.7.5.2 实验室应设在单独房间,不得在同一实验室进行其他试验项目。室温应尽量保持恒定,每次测定时,室温变化不应超过1℃ ,冬夏季室温以不超出15~

35 ℃的范围为宜。室内应无强烈的空气对流,因此不应有强烈的热源和风扇等,试验过程中应避免开启门窗。试验室最好朝北,以避免阳光照射,否则热量计应放在不受阳光直射的地方。

2.7.5.3 当钢瓶中氧气压力降低5.0Mpa以下时,充氧时间应酌量延长;压力降低到4.0Mpa以下时,应更换新的钢瓶氧气。

3.煤灰、煤渣的测定

3.1取样及制样

将抽取的煤灰样品,同煤样的制取方法制成≤0.2mm的样,供测定挥发分和灰分,用以计算可燃物。

3.2可燃物的测定

3.2.1挥发份的测定

同空气干燥煤样挥发分的测定

3.2.2灰分的测定

同空气干燥煤样灰分的测定

3.2.3水分的测定

同空气干燥煤样水分的测定

4 测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1每半月应用标准煤样对发热量、硫含量仪器进行比对校正。

4.2仪器停止使用5日以上,在使用前要用标准煤样对发热量、硫含量仪器进行比对校正。

4.3对新供货商和样品均应进行仪器和工业分析比对检测。

5 .报告单的出具

5.1.煤炭检验煤报告的出具

化验员依据化验结果出具《蓟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验报告》,并对依照《DB12/106-1999》、《GB/T13593-92》进行合格与否判定。化验报告单一式三份,经批准人审核确认后,发放至受检单位(或个人)。检验原始记录由检验单位留存,作为检验机构的原始资料存档。

6、支持性文件

6.1 GB 474-1996 煤样的制备方法

6.2 GB 475-2008 商品煤样人工采取方法6.3 GB/T212-2008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6.4 GB/T213-2008 煤的发热量的测定方法6.5 GB/T211-2007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6.6 GB/T476-2008 煤中碳和氢的测定方法附:常用符号表示

Mt——全水份

Mad——分析水分

Vad——挥发份

Aad——灰份

Had——氢

St.ad—分析基全硫含量

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的不同讲解学习

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的不同 作业指导书是指为保证过程的质量而制订的程序。 可理解为一组相关的具体作业活动或过程(如抹灰、砌砖、插件、调试、装配、完成某项培训)。 -作业指导书也是一种程序,只不过其针对的对象是具体的作业活动,而程序文件描述的对象是某项系统性的质量活动。 -作业指导书有时也称为工作指导令或操作规范、操作规程、工作指引等。 ·作业指导书的作用 -是指导保证过程质量的最基础的文件和为开展纯技术性质量活动提供指导。 -是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 b. 作业指导书的种类 ·按发布形式可分为: -书面作业指导书; -口述作业指导书; -计算机软件化的工作指令; -音像化的工作指令。 ·按内容可分为: -用于施工、操作、检验、安装等具体过程的作业指导书; -用于指导具体管理工作的各种工作细则、导,则、计划和规章制度等; -用于指导自动化程度高而操作相对独立的标准操作规范。 c. ISO9000系列标准中对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 "如果没有作业指导书就不能保证5质量时,则应对生产和安装方法制订作业指导书"(GB/T19001-ISO9001--9. 1)。 ·生产作业可由作业指导书规定到必要的程度。应对工序能力进行研究以确定工序的潜能。整个生产中使用工艺规定也应写成书面文件,务个作业指导书中均应引用。作业指导书中应明确规定圆满完成工作以及符合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准则。……(GB/T19004-ISO9004--10. 1. 1)。 · "应按照质量体系的规定对作业指导书,规范和图样进行控制"(GB/T19004-ISO9004--11. 5)。

2. 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常用的作业指导书、工作细则、标准、作业规范通常应包含的内容. 3. 作业指导书的编号与管理 a. 基本要求 ·内容应满足 -5W1H原则 任何作业指导书都须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 Where:即在哪里使用此作业指导书; Who:什么样的人使用该作业指导书; What:此项作业的名称及内容是什么; Why:此项作业的目的是干什么; How:如何按步骤完成作业。 -"最好,最实际"原则 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 良好的可操作性和良好的综合效果。 ·数量应满足 -不一定每一个工位,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成文的作业指导书; -"没有作业指导书就不能保证质量时"才用; -描述质量体系的质量手册之中究竟要引用多少个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就根据各组织的要求来确定; -培训充分有效时,作业指导书可适量减少 -某获证企业质量手册中引用的作业指导书清单,详见附表16。 ·格式应满足 -以满足培训要求为目的,不拘一格; -简单、明了、可获唯一理解; -美观、实用。 b. 编写步骤 ·见作业指导书编写流程图 ·流程图说明 -作业指导书的编写任务一般由具体部门承担; -明确编写目的是编写作业指导书的首要环节;

化验室作业指导书(范本)

作业指导书 文件名称:化验室检验手册 文件编号: 拟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版号:C分发号: 有限公司

目录 1.概况 (1)质量方针及目标--------------------------------------------1 (2)执行标准--------------------------------------------------1 (3)人员构成情况----------------------------------------------2 (4)主要监视和测量装置情况------------------------------------3 (5)主要检验项目及周期----------------------------------------6 2.职责和权限-----------------------------------------------------8 3.工作要求-------------------------------------------------------9 4.奖金分配制度---------------------------------------------------10 5.考核制度 (1)考核表----------------------------------------------------11 (2)工作分工表------------------------------------------------14 (3)月考核表--------------------------------------------------16 (4)奖金分配表------------------------------------------------17 (5)记录------------------------------------------------------18 6.安全操作规程---------------------------------------------------20 7.设备仪器操作规程 (!)光度计操作规程--------------------------------------------23 (2)分析天平操作规程------------------------------------------25 (3)PH计操作规程----------------------------------------------26 (4)冰箱操作规程-----------------------------------------------27 (5)干燥箱操作规程-------------------------------------------- 27 (6)水浴锅操作规程---------------------------------------------29 (7)色度仪操作规程---------------------------------------------30 (8)蒸馏水器操作规程-------------------------------------------30 (9)红外水分仪操作规程-----------------------------------------31 (10)显微镜操作规程--------------------------------------------31

全尺寸检验作业指导书

XX 有限公司作业文件 文件编号:JT/C-8.2.4J-006 版号:A/0 全尺寸检验作业 指导书 批准: 审核: 编制: 受控状态:分发号: 2006年11月15 日发布2006年11月15日实施

全尺寸检验指导书JT/C-8.2.4J-006 1. 目的 根据顾客的要求和/或本公司控制计划的要求,规定合理的全尺寸检验的频次,使公司所生产产品的全过程,包括从原材料接收、生产、成品入库直到出厂,得到有效的控制。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本公司的所有产品的全尺寸检验。 3. 职责 3.1 技术科负责制定合理的产品/材料的性能试验和全尺寸检测项目指标。 3.2 检验科负责产品和/或材料的性能试验和产品进行全尺寸检验。 3.3车间或仓库负责配合全尺寸检验的实施。 4.全尺寸检验的时机 4.1全尺寸检验要求的确定。 4.1.1根据公司产品特性和风险、品种数量的多少、质量的稳定性、顾客的要求等确定全尺寸检验的频次: 1. 根据顾客的要求的频次对所有的产品进行全尺寸检验和试验。 2. 根据技术科的要求对于产品和模具在长期停放后做全尺寸检验和 试验。 3.根据控制计划的要求进行全尺寸检验。 4.1.2当出现内部或外部客户抱怨、监测系统反应质量出现异常波动时,应考虑追加全尺寸检验的频次。 5全尺寸检验的实施 5.1全尺寸检验的資料输入 ?图纸; ?技术规范; ?生产工艺文件,生产过程描述; ?检验技术规范; ?缺陷目录(缺陷评定,例如︰主要和次要缺陷); ?极限样品; ?评定方法要求; 5.2 全尺寸检验的抽样要求 5.2.1全尺寸检验应在最近的生产批中进行,这是为了能够了解最新生产过程的影响。 5.2.2用于全尺寸检验的零件要直接从仓库中或从准备交付给顾客的原包装中抽样,以便能同时对装箱质量、包装清洁与否进行评价。检测结果进行

1、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总则 1、材料员、质检员负责按照《采购工作程序》对现场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 2、材料责任工程师负责监督检查材料员工作。 3、需要进行理化试验的项目由理化责任工程师负责联系试验中心进行理化性能试验。 一、管子、管件及阀门的检验一般规定 保证项目 1、管子、管件、阀门及支吊架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合格证、质量证明书、设计或规范要求进行复验的材料要有复验记录。 检查数量:应各抽检10%,且不得少于3份。 基本项目 1、管子、管件、阀门及支、吊架弹簧的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合格:无裂纹、缩孔、夹渣、折叠、重皮、砂眼、针孔和超过壁厚允许偏差的局部凹坑、碰撞;铸铁管应有制造厂标记;黄铜管无绿锈和严重脱锌,不锈钢管无划痕、锈斑。 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表面光洁,合金钢及铸铁管的标记明显、清晰,黄铜管无脱锌,弹簧表面无锈蚀。 检验方法:观察检验,用小锤敲击,有放大镜、卡钳和测厚仪检查。 检查数量:应按类型各抽检5%,且不得少于1件。 二、钢管检验 保证项目 1、当运到现场的高压钢管钢号、炉罐号与证明书不符或无钢号、炉罐号时,必须进行校验检查,其检查数量、方法、项目、标准等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的有关规定: 1)合金钢管组成件应采用光谱分析或其它方法对材质进行复查,并应做标记。合金钢阀门的内件材质应进行抽查,每批(同制造厂、同规格、同型号、同时到货,)抽查数量不得少于1个。 2)设计文件要求进行低温冲击韧性试验的材料,供货方应提供低温冲击韧性试验结果的文件,其指标不得低于设计文件的规定。

渗透检验作业指导书(规范)

渗透检验作业指导书要点 l.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1.1.工程概况: 主要介绍工程名称、规模、特点及施工环境。 1.2.工程量: 分类统计需进行渗透检验的工件及焊接接头的名称、规格、数量。 2.编制依据: 列出与渗透探伤相关的所有设计图纸,技术、质量、安环相关的规程、规 范。 3.作业活动中的组织分工和人员职责 3.1作业的组织分工(与相关作业和其他专业的分工) 明确检验委托、检验作业、结果反馈的责任部门和传递渠道。 3.2作业人员的职责(空表格) 列出参加渗透检验工作人员的岗位名称和职责,应包括技术员、班组长、检验作业人员。 4.作业前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应作的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接受委托并察看现场(审核委托项目是否齐全、环境条件是否具备) 4.1.2根据委托和通用工艺文件编制工艺卡(至少应包括以下方面) 采用的渗透液的类型及型号

采用的灵敏度试片 采用的渗透方法 采用的观察和记录方法 环境温度及检验参数 执行的标准 安全注意事项 4.1.3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1.4选择好渗透探伤剂类型及进行灵敏度校验合格 4.1.5辅助工器具及防护用品的准备完毕 4.2作业人员(配置、资格) 4.2.1 探伤人员必须持有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且在有效期内。 探伤报告必需由Ⅱ级或Ⅱ级以上的渗透探伤人员签发。 4.2.2探伤人员矫正视力不得低于1.0,且没有色盲、色弱。 4.2.3 检验辅助工必须经过安全和专业技能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4.2.4. 作业过程中要认真按作业指导书和工艺卡进行检验。 4.2. 5. 必须遵守现场安全规程和其它有关规定。 4.2.6. 不具备安全作业条件时探伤人员有权停止工作。 4.2.7. 人员最低配备:持证人员1-2名(Ⅱ级);检验辅助工1-2名 4.3作业机具(包括配置、等级、精度等) 4.3.1所配备的工器具(包括渗透探伤试块、操作工具、通讯工具等)。 4.3.2所需仪器、仪表的规格和精度(包括渗透剂、显像剂、温度计等)

水泥企业化验室粉煤灰全分析作业指导书

水泥企业化验室粉煤灰全分析作业指导书 1检验设备:分析天平、高温炉、坩埚、烘箱、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等。 2检验频次与抽样计划:按本企业《过程质量控制明细表》要求进行。 3取样方法与样品制备:按《取样及制样作业指导书》进行。 4试剂配制:GB176-96《标准溶液的制备和标定》 5检验准备: 5.1送检的试样,应是具有代表性的均匀样品,并全部通过孔径0.08mm的方孔筛,数量不少于50g,试样应装入带有磨口塞的瓶中,瓶口须密封。 5.2所用分析天平不应低于四级,天平与砝码应定期进行检定。 5.3称取试样时应准确到0.0001g。 5.4化学分析用的水是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所用试剂应为分析纯或优级纯试剂。 5.5所用的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应进行校正。 5.6各项分析结果(%)的数值经修约后应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二位。 5.7分析结果允许误差按《试验允许误差表》执行。

6分析方法: 6.1烧失量的测定:准确称取试样约1g ,放入已灼烧恒重的瓷坩埚中,将盖子盖上并留一缝隙,放入高温炉内,由低温升起至所需温度并保持半小时以上,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如此反复灼烧,直到恒重。 烧失量=G G G 1 ×100% G —称取的试样质量(g ); G 1—烧后余物质量(g )。 6.2二氧化硅的测定: 称取0.5g 试样置于银坩埚中,加入7-8g 氢氧化钠,盖上坩埚盖(并留有一定空隙),放入高温炉中升温至650℃时把试样放进去,15min (中间可摇动坩埚一至二次)后取出放冷。将整个坩埚放入盛有100ml 热水的烧杯中盖上表面皿(反应缓慢时可适当加热),待熔块安全被浸出后,立即取出坩埚,用水冲洗干净,盖上表面皿,随即加入20ml 浓盐酸,浓硝酸数滴,并立即搅拌。坩埚以少量盐酸(1+5)洗净,将洗液合并于原烧杯中,盖上表面皿加热煮沸3-4min ,此时溶液应澄清透明,等稍冷却后,移入25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线,摇匀备用。 将15ml 浓硝酸加入以盛有50ml 试样溶液的300ml 塑料杯中,冷至室温后加入150g/L 氟化钾溶液10ml 搅拌,然后加入固体氯化钾直至和并析出,放置15min ,用中速滤纸过滤,

(完整word版)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指导检验员正确操作程序,控制好产品质量。 二、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对白胎检验员的选瓷工序。 三、职责:检验员负责正确执行本作业指导。 四、工作程序及作业内容: 1、由车间办公室开具生产计划加工单,班长按计划单要求开领料单到仓库领料。 2、班长负责产品的器型、材质等信息和内容的核对,并填写交接单(即领料单)。 3、班长应按规划好指定的地方,带领检验员按要求堆放未检验、已检验、次品、废品,并按要求挂标识牌,要列明订单号、品名、数量、材质,对次品要在每盒上贴上《次品明细表》,并按要求集中到指定的地点。 4、要爱护产品,轻拿轻放,禁止人为的破坏现象。 5、检验程序 1)在检验前,每一个检验员必须先对样品(样品由班长提供,分别画列出可接受及不可接受参对样)并要告知检验员相关注意事项、质量等级。 2)A俯视杯口及杯内 B双手拿杯从杯把部位开始转动检验、目测、变形、针孔、落渣、黑点、刺手等外观质量、按公司内控质量标准,如有指定要求的则按

指定要求来操作。 3)底部严禁单手拿杯。 4)原则上检验是原包装来,原包装回,如有要求按托盒或木板,则应按要求更换。 5)检验过的产品要按要求堆放,并做好记录。 6)班长要统计好每天每单挑选报表,并在第二天上午10:00前交办公室审核。 7)检验员发现质量超出正常范围,应告知班长,班长应告知办公室人员,办公室人员做出最终认定。 8)班长要对检验员检验过的产品进行抽检,抽检率是不能低于10%,发现检验员检验的产品超出内控指定的范围2%以上的,班长要通知其进行复核。 9)要求服从工作安排,团结协作。 10)坚持按时上下班,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加班,应按要求来加班。11)保持工作场地及岗位的清洁、整齐,做到随时干净,养成下班前及时整理的习惯。

作业指导书及检验规程

碳酸饮料生产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指导生产人员生产操作,使碳酸饮料生产操作规化、标准化、程序化。 2、适用围 适用于本公司碳酸饮料的生产操作。 3、职责 3.1生产车间负责碳酸饮料的生产操作,并负责进行记录。 3.2检验室负责在制品质量检查,并负责不合格品的处置 4、作业过程 4.1工艺流程 见文件《生产工艺流程图》 4.2作业流程 4.2.1 收 选用符合产品标准的各类食品用原辅料,已实行生产可证管理的原果浆、果葡糖浆、白砂糖、食品添加剂等产品须采购有食品生产可证(QS证书)的产品。按《进货查验及记录规》的规定进行验收,不合格原料禁投入生产。食品生产用各类原料必须使用食品级原料,农产品应新鲜良好,无萎缩、畸形、病虫及霉烂现象,不得使用来历不明的原料进行生产。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围和添加量应格按照GB2760的规定。

4.2.1工艺水制取s 421.1每天生产前,对砂滤罐、碳滤罐进行5~10分钟"反、正”冲,直到排出之水无 果蔬汁饮料生产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指导生产人员生产操作,使果汁饮料生产操作规化、标准化、程序化。 2、适用围 适用于本公司果汁饮料的生产操作 3、职责 3.1生产车间负责果汁饮料的生产操作,并负责进行记录。 3.2检验室负责在制品质量检查,并负责不合格品的处置 4、作业过程 4.1工艺流程 见文件《生产工艺流程图》 4.2作业流程 4.2.1工艺水制取 4.2.1.1每天生产前,对砂滤罐、碳滤罐进行5~10分钟“反、正"冲,直到排出之水无杂质。4.2.1.2经砂滤、碳滤制取初滤水入水罐中备用。 4.2.1.3生产时打开初滤水罐底阀,并开启紫外线灭菌器,启水泵经5u和lu精滤和紫外 线消毒器消毒以制取精滤工艺水,供生产备用。 4.2.2原辅材料购进验收 4.2.2.1选用符合产品标准的各类食品用原辅料,已实行生产可证管理的浓缩果汁、果葡糖浆、白砂糖和食品添加剂等,必须采购有食品生产可证并经第三检验合格并有合格证的产品,按《进货查验及记录规》进行验收,不合格品禁投入生产。 422.2原辅材料按先入先出原则,并确保在保质期无变质现象才能投入生产。不得使用来 历不明的原料进行生产。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围和添加量应格按照GB2760的规定。

化验室分析室作业指导书

化验室分析室作业指导书 一、化学试剂配制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保证化学分析所用溶液配制及试验准确性和规范性,特制定本规程。 2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化验室分析试验所用溶液。 3 引用标准 GB/T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601-2002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配制 4 主要内容 4.1 酸溶液 4.1.1 盐酸(1+1):将盐酸以同体积水稀释。 4.1.2 盐酸(1+5):将1体积盐酸以5体积水稀释。 4.1.3 盐酸(1+9):将1体积盐酸以9体积水稀释。 4.1.4 盐酸(1+10):将1体积盐酸以10体积水稀释。 4.1.5 盐酸(3+97):将3体积盐酸以97体积水稀释。 4.1.6 硝酸(1+1):将硝酸以同体积水稀释。 4.1.7 硫-磷混合酸:将150亳升硫酸缓缓注入500亳升水中,冷却后加入150亳升磷酸,再加水稀释至1升。 4.1.8 硝酸(1+20):将1体积硝酸以20体积水稀释。 4.1.9 硫酸(1+1):将硫酸缓缓注入同体积水中。 盐酸(1+2):将1体积盐酸以2体积体积水稀释。 4.2 碱溶液 4.2.1 氨水(1+1):将氨水以同体积水稀释。 4.2.2 氢氧化钾(200g/L):将200g/L氢氧化钾溶于1L水中。 4.2.3 氢氧化钠(10g/l):将10g氢氧化钠溶于1L水中。 4.2.4 氨水(1+2):将1体积氨水以2体积水稀释。 4.3 盐溶液 4.3.1 氟化钾溶液(150g/L):将150g氟化钾(KF.2H2O)放在塑料杯中,用水稀释至1000ml,贮存在塑料瓶中. 4.3.2 氟化钾溶液(20g/L):将20g氟化钾(KF.2H2O)溶于1000mL水中, 贮存于塑料瓶中. 4.3.3 氯化钾(50g/L):将50g氯化钾溶于1L水中。 4.3.4 氯化钾-乙醇溶液(50g/L):将50g氯化钾溶于500mL水中,用95%(V/V)乙醇稀释至1L。 4.3.5 硝酸铵溶液(20g/L):将20g硝酸铵溶于1L水中,以甲基红为指示剂,用氨水(1+1)中和

品质检验作业指导书书

深圳市****** 家具有限公司 品质检验作业指导书 版本/版次:A/1 总页数:18页文件编号:MB-PZ-003 生效日期: 编制:审核:核准:

品质检验作业指导书 生效日期 文件修改记录

品质检验作业指导书 生效日期

文件编号 ■ MB-PZ-003 版本/版次 A/1 页 次 4/18 生效日期 制定 审核 批准 文件编号 MB-PZ-003 版本/版次 A/1 页 次 3/18 生效日期 1、目的:本作业指导书是为规范制程检验的流程以及发现问题的处理程序,确保公司产品在加工 过程的质量控制 4. 2. 1制程巡检的时机与频次 A )当首件判定合格后,品管员必须对生产过程的各工序进行巡回检查,主要是通过技术要求 、客供样板和作业指导书对生产过程产品进行判定,指导员工进行有效生产;

******家具有限公司品质管理工作细则 ******家具有限公司品质管理工作细则 制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制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B)正常情况下,每1小时必须对生产各工序进行巡回检查一次,~ 定的产品需加大巡回检查频率,每30分钟须对生产各工序进行巡回检查一次。每个工序最少检 验5PCS产品,把相关巡查的情况记录在《制程检验报告》上,便于追踪。 4. 2. 2、制程巡检的异常处理 A )当在巡回检查过程中发现工序生产不合格品时,必须首先通知生产作业员停止生产,把不品隔离 开来并标识清楚,记录相关的数量及质量状况,与车间班组长协商处理,达成一致后须 上报品质主管。如不能达成一致,须通知生产主管和品质主管处理,车间品管按最终处理结对不 良品进行处理。 B)车间不良品的处理方法通常有:报废、返修/返工、让步接收、降级处理等。 C)针对连续出现多次的工序不合格情况,生产部在短时间又无法改善时,制程品管须发出《纠 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追踪生产部改善进度。 4. 2. 3制程巡检的要点 A)员工是否按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进行生产作业; B)员工是否按要求每半小时进行一次自检,核对图纸与样板; C)车间的不良品是否有按要求进行标识; D)转序产品是否有进行确认; E)设备是否进行检点; F)其它相关事项。 4. 3自检与互检的控制 4. 3. 1员工在做首件时,必须对试样的产品进行自检,量产的产品必须每30分钟进行一次自 检,发现不良情况必须立即向制程品管报告; 4. 3. 2生产过程的产品在转序时必须进行互检,当上一工序要转到下一工序加工和生产时,上一 工序作业员必须填写清楚《制程标识卡》,通知制程品管确认是否可以转序,只有经品管人 员确认和盖章的产品才可以转序。 5.记录保存:《制程检验报告》、《首件检验报告》、《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由品管保存,《制程标 识卡》由品质部保存。

作业指导书与检验规范流程

碳酸饮料生产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指导生产人员生产操作,使碳酸饮料生产操作规化、标准化、程序化。 2、适用围 适用于本公司碳酸饮料的生产操作。 3、职责 3.1生产车间负责碳酸饮料的生产操作,并负责进行记录。 3.2检验室负责在制品质量检查,并负责不合格品的处置 4、作业过程 4.1工艺流程 见文件《生产工艺流程图》 4.2作业流程 4.2.1原料验收 选用符合产品标准的各类食品用原辅料,已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原果浆、果葡糖浆、白砂糖、食品添加剂等产品须采购有食品生产许可证(QS证书)的产品。按《进货查验及记录规》的规定进行验收,不合格原料严禁投入生产。食品生产用各类原料必须使用食品级原料,农产品应新鲜良好,无萎缩、畸形、病虫及霉烂现象,不得使用来历不明的原料进行生产。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围和添加量应严格按照GB2760的规定。 4.2.1工艺水制取 4.2.1.1每天生产前,对砂滤罐、碳滤罐进行5~10分钟“反、正”冲,直到排出之水无杂质。 4.2.1.2经砂滤、碳滤制取初滤水入水罐中备用。 4.2.1.3生产时打开初滤水罐底阀,并开启紫外线灭菌器,启水泵经5u和1u精滤和紫外线消毒器消毒以制取精滤工艺水,供生产备用。 4.2.2溶糖工序 4.2.2.1根据配方要求准确称取并经复核无误之相应份量之果葡糖浆,加入350kg纯净水(属本日第一次生产时需先排出管前一天所残存的纯净水约3~5分钟),使其完全溶解

并继续加热至90±2℃,保温20分钟。 4.2.2.2保温结束后,启动泵把溶糖缸管道的糖浆回流到溶糖缸(持续3分钟)后,启动冷却水塔,并把糖浆经过5μ过滤器和板式换热器冷却至45℃±5℃,放至对应的调配缸。 4.2.3 配料调配 4.2.4.1调配操作员按产品配方单规定的原料品种、数量和投料顺序,在“关键质量控制点监控记录上”登记好用量,复核查对无误后,严格按工艺规程进行投料、操作,严禁将不合格的原材料投料生产。 4.2.4.2然后按原辅料加入顺序:①原糖浆②防腐剂③甜味剂④酸味剂⑤香精⑥色素,最后加水定容,分别按配方要求称取并复核无误以上原辅料,并用水溶解逐次加入已开启搅拌器之配料缸,再停止搅拌,继续加工艺水至2000L或6000L刻度处,并继续开启搅拌器搅拌15分钟以上,然后取样进行理化检验和外观检查,符合要求即打开底阀,启泵经过滤器过滤泵入高位缸。 4.2.4汽水混合碳酸化 经水处理后的纯水,经脱氧后,注入经汽化的二氧化碳进化碳化制冷,制冷温度保持10℃以下。制冷后与调配后的溶液进行混合,完成汽水混合碳酸化工序。详见操作见文件《汽水的混合碳酸化作业指导书》 4.2.5灌装工序 4.2. 5.1上罐、罐清洗消毒 1)上罐人员上罐前先检查叉车叉来的空罐是否与所生产的产品品种相符,确认后,割掉包装带,撕去缠绕薄膜,将空罐版小心地推入上罐升降斗,然后开启升降机,将空罐版最上层空罐升至与上罐台处同一平面即停止。 2)上罐人员在接到生产指令时,开启上罐台输送链板和输罐链条,将最上层空罐用干净之木棍慢慢推进入上罐台输送链板上,由输送链板输送至输罐链条上,最后输送至自动洗罐处,罐身经清洗、消毒后进入灌装间。 3)当输送链板上有倒罐时,应及时扶正;当输罐链条上有倒罐或卡罐时,应及时停机清出。 4)需换产品品种时,在接到机房信号时,停止上罐,将剩余空罐通过上罐升降机放下并

(完整版)检验作业指导书

检验作业指导书 1.进料检验 1.1 定义 进料检验又称来料检验,是制止不良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进料检验由IQC执行。 1.2 检测要项 IQC在对来货检验前,首先应清楚该批货物的品质检测要项,不明之处要向本部门主管问询,直到 清楚明了为止。在必要时,IQC验货员可从来货中随机抽取两件来货样,交IQC主管签发来货检验临时样品,并附相应的品质检测说明,不得在不明来货检验与验证项目、方法和品质允收标准的情况下进行验收。 1.3 检验项目与方法 1.3.1 外观检测 一般用目视、手感、限度样品进行验证。 1.3.2 尺寸检测 一般用卡尺、千分尺、塞规等量具验证。 1.3.3 结构检测 一般用拉力器、扭力器、压力器验证。 1.3.4 特性检测 如电气的、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特性一般采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验证。 1.4 检验方式的选择 1.4.1 全检方式 适用于来货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物料或公司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1.4.2 免检方式 适用于低值、辅助性材料或经认定的免检厂来料以及生产急用而特批免检的,对于后者IQC应跟进生产时的品质状况。 1.4.3 抽样检验方式 适用于平均数量较多、经常性使用的物料。 样本大小:批量的10%(不少于20件),允收数AC=0,拒收数RE=1。 1.5 检验结果的处理方式 1.5.1 允收 经IQC验证,不合格品数低于限定的不合格品个数时,则判为该批来货允收。IQC应在验收单上签名,盖检验合格印章,通知货仓收货。

若不合格品数大于限定的不良品个数,则判定该送检批为拒收。IQC应及时填制《IQC退货报告》,经相关部门会签后,交仓库、采购办理退货事宜。同时在该送检批货品外箱标签上盖“退货”字样,并挂“退货”标牌。 1.5.3 特采 特采,即进料经IQC检验,品质低于允许水准。IQC虽提出“退货”的要求,但由于生产的原因,而 做出的“特别采用”的要求。 若非迫不得已,公司应尽可能不启用“特采”。“特采”必须由总经理批准,可行时还必须征得客户的 书面许可。 1.5.3.1 偏差 送检批物料全部不良,但只影响工厂生产速度,不会造成产品最终品质不合格。在此情况下,经特批,予 以接收。此类货品由生产、质检单位按实际生产情况,估算出耗费工时数,对供应商做扣款处理。 1.5.3.2 全检 送检批不合格品数超过规定的允收水准,经特批后,进行全数检验。选出其中的不合格品,退回供 应商,合格品办理入库或投入生产。 1.5.3.3 重工 送检批几乎全部不合格,但经过加工处理后,货品即可接受。在此情况下,由公司抽调人力进行来 货再处理。IQC对加工后的货品进行重检,对合格品接受,对不合格品开出《IQC退货报告》交相关部门办理退货。此类货品由IQC统计加工工时,对供应商做扣款处理。 1.6 紧急放行控制 1.6.1 紧急放行内涵 a. 紧急放行的定义 紧急放行是指生产急需来不及验证就放行产品的做法,称为“紧急放行” b. 紧急放行条件 产品发现的不合格能在技术上给以纠正,并且在经济上不会发生较大损失,也不会影响相关、连接、相配 的零部件质量,可紧急放行。 1.6.2 紧急放行的具体操作步骤 1.6. 2.1 应设置适当的紧急放行的停止点,对于流转到停止点上的紧急放行产品,在接到证明该批产品合 格的检验报告后,才能将产品放行。 1.6. 2.2 若发现紧急放行的产品经检验不合格,要立即根据可追溯性标识及识别记录将不合格品追回。 2.过程检验: 过程检验(IPQC)指来料入仓后,至成品组装(或包装)完成之前所进行的质量检验活动。

实验室作业指导书

第一部分水样采集、贮存和运输操作实施细则 一.水样的分类 (一)综合水样把从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起来所得到的样品称为“综合水样”。 (二)瞬时水样对于组成较稳定的水体或水体的组成在相当长的时间和相当大的空间范围变化不大,采瞬时样品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三)混合水样是指在同一采样点上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样的混合样。 (四)平均污水样对于排放污水的企业而言,生产的周期性影响着排污的规律性,在排放流量不稳定的情况下,可将一个排污口不同时间的污水样,依照流量的大小按比例混合。 (五)其它水样例如为监测洪水期或退水期的水质变化,调整水污案事故的影响等都须采集相应的水样,采集这类水样时,须根据污染物进入水系的位置和扩散方向布点并采样,一般采集瞬时水样。 二.地表水和地下水样的采集 (一)水样的类型 (1)表层水 在河流、湖泊可以直接汲水的场合,可用适当的容器如水桶采样,要注意不能混入漂浮于水面上的物质。 (2)一定深度的水 在湖泊、水库等采集一定深度的水时,可用直立式或有机玻璃采水器。(3)泉水、井水 (3)对于自喷的泉水,可在涌口处直接采样,采集不自喷的泉水时,将停滞在抽水管的水汲出,新水更替之后,再进行采样。从井水采集水样,必须在充分抽汲后进行,以保证水样能代表地下水水源。 (4)自来水或抽水设备中的水 采集这些水样时,应先放水数分钟,使积留在水管中的杂质及陈旧水排出,然后再取样。 采集水样前,应先用水样洗涤采样器容器、盛样瓶及塞子2-3次(油类除外)。 (二)采样前的准备 a.确定采样负责人 主要负责制定采样计划并组织实施。 b .制定采样计划 采样负责人在制定计划前要充分了解该项监测任务的目的和要求;应对要采样的监测断面周围情况了解清楚;并熟悉采样方法、水样容器的洗涤、样品的保存技术。在有现场测定项目和任务时,还应了解有关现场测定技术。 采样计划应包括:确定的采样垂线和采样点位、测定项目和数量、采样质量保证措施, 采样时间和路线、采样人员和分工、采样器材和交通工具以及需要进行的现场测定项目和安全保证等。 c.采样器材与现场测定仪器的准备 采样器材主要是采样器和水样容器。关于水样保存及容器洗涤方法见表1-1。本表所 列洗涤方法,系指对已用容器的一般洗涤方法。如新启用容器,则应事先作更充分的清洗,

生产过程品质检验作业指导书

生产过程品质检验作业指导书 适用本厂木工产品的品质检验。 检验内容: 一)备料: 1.材质:备料材质是否符合订单生产要求; 2.材料品质:依油漆颜色决定蓝斑/节疤/虫孔等材料的使用,油漆颜色越深或白色要求越松,反之加严; 3.弯曲:材料弯曲不超过3MM; 4.刮伤:深度不超过0.5MM; 5.毛料尺寸:宽度+3MM、长度+10MM,白色产品尺寸要求加严; 6.其它品质情况依产品的实际状况而定。 二)加工: 1.尺寸:组件经过处理后尺寸宽+.5MM,长+1MM(参图纸); 2.孔径:偏差不超过0.2MM; 3.孔距:偏差不超过0.5MM; 4.孔深:偏差不超过+2.5MM; 5.遗漏操作:不可有任何遗漏操作; 6.粗糙:组件表面须经过处理不可粗糙; 7.刮伤:深度不超过0.2MM 8.材料:材料不良或前工段备料不良一律另行处理; 9.其它品质情况依产品的实际状况而定。 三)砂光: 1.材料/配料:凡节疤太大/腐朽/开裂/大面积蓝斑/尺寸不符/拼缝过大/脱胶等砂光无法处理的组件,须另处理再定; 2.水渍/胶水/污渍:组件表面不可有水渍/胶水/污渍; 3.砂痕:所有组件砂光须顺木纹进行,不可逆木纹砂光且要光滑; 4.刮/压伤:组件表面的刮/压伤须砂光除掉或另处理; 5.刀具烧伤:组件表面不可有刀具烧伤; 6.砂穿/凹陷:不可有严重的砂穿/凹陷; 枪钉:所有组件表面不可有出钉情况; 7.锐点/锐角/锐边:所有组件不可有锐点/锐角/锐边; 8.遗漏操作:不可有任何遗漏操作; 10.它品质情况依产品的实际状况而定。 四)油漆: 1.污染:漆面不可有污染; 2.粘漆:组件不可有粘漆情况; 3.流油:组件正面不允许有流油,背面允许有轻微流油; 4.涂膜不均或不足:组件不允许有涂膜不均或不足情况; 5.粗糙:漆面光滑不可粗糙; 6.色差:组件不可有严重色差(参色板相差不超过15%); 7.起泡:组件不允许有起泡现象;

OQC出货检验作业指导书

1.0目的: 为检验员提供检验方法,指导其正确检验从而稳定产品质量,确认出货成品的产品质量,防止不良品流出,以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要求。 2.0 范围: 本公司所有出货的产品依此文件进行检验。 3.0 职责: 品质主管负责本作业方法有效执行,OQC执此作进指导书进行检验。 4.0 术语和定义: 4.1 镀前划痕:指电镀或氧化之前因操作不当、或对明显缺陷进行粗打磨等人为造成的基体材料 上的一般呈细线型划伤或局部磨擦的痕迹。 4.2 浅划痕:膜层或涂膜表面划伤,但未伤至底层(即底层未暴露);对其它无膜层表面则为: 目测不明显、手指甲触摸无凹凸感、未伤及材料本体伤痕。 4.3 深划痕:表面膜层或涂膜层划伤且已伤至底层(即底层已暴露出来);对无膜层表面则为: 目测明显手指甲触摸有凹凸感、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 4.4凹坑:由于基体材料缺陷、或在加工过程中操作不当等原因而在材料表面留下的小坑状 痕迹。 4.5 水印:电镀或氧化后因清洗水未及时干燥或干燥不彻底所形成的斑纹、印迹。 4.6露白:镀锌彩色钝化膜因磨擦而被去除、露出锌层,或因缝隙截留溶液导致的无法钝化膜 现象,呈现为区别于周围彩色的白色。 4.7雾状:镀铬、镀镍表面或透明塑胶表面上的模糊、不清晰、不光亮的现象。 4.8挂具印:指电镀、氧化、或喷涂等表面处理生产过程中,因装挂用辅助工具的遮挡而使其与 零件相接触的部位局部无膜层的现象。 5.0 作业内容: 5.1 检验准备:检验前准备必要的检验工具(如:卡尺、卷尺、扭力计、检具等)、检验依据(如: 图纸、相关作业指导书等)、检验报告、标识、手套等。 5.2 抽样计划:整机每批抽3PCS,判定标准为0收1退,散件按MIL-STD-105E一次正常检查Ⅱ 级标准中AQL=1(重要特性)和AQL=2.5(次要特性)抽样进行。 5.3 外观检验

化学实验室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文件名称:化验室检验手册 文件编号: 拟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版号:C分发号: 有限公司 目录 1.概况 (1)质量方针及目标--------------------------------------------1 (2)执行标准--------------------------------------------------1 (3)人员构成情况----------------------------------------------2 (4)主要监视和测量装置情况------------------------------------3 (5)主要检验项目及周期----------------------------------------6 2.职责和权限-----------------------------------------------------8 3.工作要求-------------------------------------------------------9 4.奖金分配制度---------------------------------------------------10 5.考核制度 (1)考核表----------------------------------------------------11 (2)工作分工表------------------------------------------------14 (3)月考核表--------------------------------------------------16 (4)奖金分配表------------------------------------------------17 (5)记录------------------------------------------------------18 6.安全操作规程---------------------------------------------------20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介绍

XXXXX公司作业文件 检验作业指导书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规定了服装生产用面料、里料和辅料的进货质量检验、生产过程中的工序质量检验、产品完工质量检验和成衣出厂质量检验、外协产品的质量检验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外检的项目。本规定适用于服装生产过程中的所有质量检验工作。 2 目的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的质量要求已得到满足。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1 GB / T2660—1999 衬衫 3. 2 GB / T2666—2001 男、女西裤 3. 3 GB / T13661—1992 一般防护服 3. 4 GB/12014---2009 防静电工作服 3. 5 GB/8965---2009 阻燃工作服 3. 6 FZ / T80004—1998 服装成品出厂检验规则 3. 7 FZ / T81008—2004 茄克衫 4 职责 4. 1 技术质量部负责本检验规程的制定。 4. 2 技术质量部负责组织服装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检验工作,负责本检验规程的贯彻实施。 4. 3 质量检验员负责按本检验作业指导书的规定实施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 5 检验的方法和内容 5.1 进货质量检验 5.1.1 采购物资按对服装产品质量影响程度的分类 A类:指构成服装产品的主要部分和关键部分,直接影响服装的外观质量和使用性能,有可能导致顾客严重投诉的采购产品。如面料、特殊服装的里料、有纺粘合衬、缝纫线、拉链、绣花、印花等。 B类:指构成服装产品的其它部分,一般不会影响服装的使用效果,即使略有影响,也可以采取补救措施的采购产品。如一般里料、钮扣、四合扣、无纺粘合衬、口袋布、垫肩、松紧、商标等。 C类:指不直接用于服装产品本身,但又起到服装保护作用的采购产品。如包装纸箱、塑

原材料进厂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进厂检验作业指导书 各种原材料每批进货要求供应商提供材质证明复印件,并进行以下检查: 一、无缝钢管 1、材料牌号:20钢 2、.执行标准::GB/T699-1999 3、化学成分:C 0.17~0.24.、Si 0.17~0.37、Mn 0.35~0.65、 P≤0.035、S≤0.035、Cr≤0.25委托化验室化验. 4、检验执行标准:GB/T17395-1998随机每批抽一件取样. 5、检查方法: 材料进厂后,外协检查员根据材料牌号进行尺寸检查并记录,外观、尺寸合格后通知化验员,化验员随机抽取一件取样化验,根据化验结果做出综合结论。 以上检验合格准予入库,做好记录。 二、圆钢和方钢的检查项目 1、材料牌号:45钢。 2、执行标准.GB/699-1999。 3、化学成分: C0.42~0.50 Si 0.17~0.37 Mn 0.50~0.80

S ≤0.035 P≤0.035 Cr≤0.25。 4、化验项目:C 0.42~0.50 S ≤0.035如有需要可按委托做 Si 0.17~0.37 Mn 0.50~0.80 P≤0.035 等成分分析。 5、检验执行标准: 6.检验方法: 材料进厂后,外协检查员根据材料牌号进行尺寸检查并记录,外观、尺寸合格后通知化验员,化验员随机抽取一件取样化验,根据化验结果做出综合结论。 以上检验合格准予入库,做好记录。 三、热轧钢板 1、材料牌号:Q345B Q235A 2、执行标准:GB/T1591-1994。 3、化学成分:Q345B:C≤0.2. Mn 1.00~1.60 S≤0.40 Si≤0.55

P≤0.045 4、检查项目: . Q345B尺寸检查厚度.8~16mm. 最大允许-0.2mm, 检查厚度25~35mm. 允许-0.6mm 5、检验执行标准: 6、检验方法: 材料进厂后,外协检查员根据材料牌号进行尺寸检查并记录,外观、尺寸合格后通知化验员,化验员随机抽取一件取样化验,根据化验结果做出综合结论。 以上检验合格准予入库,做好记录。 四、铸钢 1、材料牌号:ZG 310-570 (1)执行标准: GB/TH352-1989. (2)化学成分:C 0.45-0.5 Si 0.50-0.6 Mn 0.9-1.2 S≤0.04 P≤0.04. (3)尺寸按图纸,平面、外圆加工余量不大于3mm,孔加工余量不大 于4mm 2、材料牌号:ZG230-450 (1)执行标准: GB/T11352-1989.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模板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目的:对IQC品检人员的作业方法及流程进行规,提高IQC检验作业水平,控制来料不良,提高品质。 1、实用围:来料进料检验 2、质检步骤 (1)来料暂收 (2)来料检查 (3)物料入库 3、质检要点及规 (1)来料暂收:仓管收到供应商的送货单后根据送货单核对来料:数量,种类及标签容等无误后送交IQC 检验,予以暂收,并签回货单给来料厂商。 (2)来料检查:IQC品检人员收到进料验收单后,依验收单和采购单核对来料与标签容是否相符,来料规格,种类;是否相符,如不符拒检验,并通知仓管、采购及生管,如符合,则进行下一步检验。一般先抽查来料的一定比例(以仓库来料质检标准),查看品质情况,再决定入库全检,还是退料。 (3)检查容: (1)外观:自然光或日光灯下,距离样品30CM目视; (2)尺寸规格:用卡尺/钢尺测量,厚度用卡尺/外径千分尺测量; (3)粘性分别按:GB/T4852-2002、GB/T4851-1998、GB/T2792-1998中方法执行,结果记录于《可靠度测试报告》中; (4)包装完好、标识正确、完整、清晰,环保材料查看是否贴有相应的环保标签,第一批进料时要附SGS 报告及物质安全表及客户要求的其它有害物质检测报告;

(5)检验合格后贴上合格标签,填写《物料检验表》并通知仓库入库,仓库要按材料类型(环保与实用型)及种类分开放置标示清楚,成品料由IQC人员包装放于待出货区。以仓库物料质检标准。 (6)物料入库:检查完毕,要提交《原材料进库验货》交上级处理,并对合格暂收物料进行入库登记。异常物料特《原材料进库验货》批示后,按批示处理。 4、注意事项 (1)要保持物料的整洁。 (2)贵重物品及特殊要求物料要逐一检查。 (3)新的物料需给技术开发部确认。 5、异常处理办法 物料在检验过程中发现异常,即时向采购及品管主管反映,录求解决方法,尽快处理。 6、不合格品的处理: (1)IQC判定为不合格时,在产品包装外贴上退货/拒收标签,把产品转移到不合格/退货区域,并报品质主管确认签字后,送采购/生管签名后发到供应商,供应商未在2个工作日回复的报仓库直接作退货处理;如为急料,经品质主管与采购,生管,业务协商后,呈经理审批,按评审意见办理; (2)跟据供应商提供的改善方案,IQC品管员对下批来料改善效果进行确认,并记录结果。 7、材料环保要求管理: (1)原材料必须符合无毒或低毒环保要求,且符合国际环境保护之法律法规要求,每批来料必须符合联昌环境有害物质管理标准之规定,第一批来料必须附有第三方的检测报告(如SGS)及物质安全表及客户要求的其它有害物质检测报告)并贴有环保标签,按批随货物送达; (2)原材料为环保产品,必须要求仓库单独放在环保区域且要分类保管,贴上环保标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