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S数据处理及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15
船舶航行数据分析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提高船舶航行效率船舶航行数据分析: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提高船舶航行效率船舶航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在现代航运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利用数据分析技术,船舶航行数据可以被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帮助提高船舶的航行效率。
本文将探讨船舶航行数据的分析应用,并介绍如何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来提升船舶的航行效率。
一、收集船舶航行数据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收集船舶的航行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航速、航向、位置、水深、风力等信息。
航行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现代化的航行监控系统来实现,例如使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和自动识别系统(AIS)等。
这些系统可以提供准确的船舶位置和航行数据,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奠定基础。
二、数据清洗与处理在进行船舶航行数据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和处理。
数据清洗可以帮助我们去除可能存在的异常值和错误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数据处理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和整理,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工作。
三、航线优化通过对船舶航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探索最优化的航线设计。
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我们可以识别出航线上的潜在瓶颈和风险区域,并根据历史数据和大数据模型进行预测和优化。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历史天气数据来预测未来某一航段的风力和海况,以便选择更加安全和高效的航线。
航线优化可以帮助减少航行时间、降低燃油消耗,并提高航行效率。
四、能源管理与节能优化船舶的能源管理和节能优化也是航行效率提高的关键因素。
通过对航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船舶在不同条件下的能源消耗情况,并提出相应的节能措施。
例如,我们可以根据航行数据的分析结果,优化船舶的航速、航向和动力系统的使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并提高船舶的航行效率。
五、预测和故障排除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我们可以对船舶的设备和系统进行故障预测和排除。
通过分析船舶设备的传感器数据和历史数据,我们可以建立预测模型来判断设备是否可能出现故障,并提前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和保养。
《基于AIS数据的船舶行为异常检测》篇一基于S数据的船舶行为异常检测一、引言随着全球航运业的快速发展,船舶的航行安全与效率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自动识别系统(S)作为一种重要的船舶导航与通信技术,为船舶的监控与管理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异常行为,如超速、偏离航线、异常停泊等,这些行为都可能对航行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基于S数据的船舶行为异常检测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S数据的船舶行为异常检测方法,以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二、S数据与船舶行为分析S数据主要包括船舶的航行状态、位置、速度等信息。
通过对S数据的分析,可以获取船舶的航行行为特征。
船舶的航行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天气、海况、航线规划、船员操作等。
因此,在分析船舶行为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三、船舶行为异常检测方法基于S数据的船舶行为异常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式识别和异常判断等步骤。
1. 数据预处理:对S数据进行清洗、去噪、补全等处理,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特征提取:从预处理后的S数据中提取出反映船舶行为的特征,如航速、航向、位置等。
3. 模式识别: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对提取出的特征进行训练和建模,以识别出正常的航行模式和异常的航行模式。
4. 异常判断:根据模式识别的结果,对船舶的航行行为进行异常判断。
当检测到异常行为时,及时发出警报,以便相关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具体实现与应用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步骤实现基于S数据的船舶行为异常检测:1. 收集S数据:从相关的数据源中收集船舶的S数据。
2. 数据预处理:对收集到的S数据进行清洗、去噪、补全等处理。
3. 特征提取:从预处理后的S数据中提取出反映船舶行为的特征。
4. 训练模型: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对提取出的特征进行训练和建模,以识别出正常的航行模式和异常的航行模式。
《基于AIS数据的船舶行为异常检测》篇一基于S数据的船舶行为异常检测一、引言随着全球航运业的快速发展,船舶的监控与安全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自动识别系统(S)数据的广泛应用为船舶行为分析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来源。
基于S数据的船舶行为异常检测,可以帮助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提高海上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S数据的船舶行为异常检测的方法和模型,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二、S数据与船舶行为分析S(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是一种自动跟踪和识别船舶的系统,能够实时收集和传输船舶的位置、航速、航向等关键信息。
这些数据为船舶行为分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通过对S 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船舶的航行规律、行为模式以及与其他船舶的交互情况。
三、船舶行为异常检测方法1. 数据预处理:在利用S数据进行船舶行为异常检测之前,需要进行数据预处理。
包括数据清洗、格式转换、坐标转换等步骤,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2. 特征提取:从S数据中提取出反映船舶行为的特征,如航速、航向、位置、与其他船舶的交互情况等。
这些特征将用于后续的异常检测。
3. 异常检测模型:基于提取的特征,建立船舶行为异常检测模型。
常用的模型包括基于统计的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等。
这些模型能够自动识别出异常的船舶行为。
4. 模型评估与优化:通过实际数据对模型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模型进行优化,提高异常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四、实际应用案例以某海域的船舶监控为例,采用基于S数据的船舶行为异常检测方法,成功检测出多起潜在的船舶安全隐患。
通过实时监测船舶的航行轨迹、速度和航向等数据,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异常检测模型,实现了对船舶行为的实时监控和预警。
在实际应用中,该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船舶安全隐患,提高了海上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五、结论与展望基于S数据的船舶行为异常检测是一种有效的船舶监控和安全管理方法。
船厂ais工作原理
船厂AIS(自动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超高频无线电通信技术,实现船舶之间以及船舶与岸基设施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
具体而言,船厂AIS系统包括以下主要组件:AIS设备、附加传感器、VHF无线电通信设备和岸基接收和处理设备。
- AIS设备:船舶上安装的AIS设备包括VHF收发器和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和发送AIS消息。
AIS设备与其他船舶和岸基站点的AIS设备进行通信,并通过VHF信道广播船舶的身份、位置、航向、速度等信息。
- 附加传感器:为了提供更全面的船舶信息,AIS系统通常还包括附加传感器,如GPS接收器、航向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收集船舶的位置、航向和速度等数据,并与AIS设备进行集成,以便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信息。
- VHF无线电通信设备:AIS设备通过VHF无线电信道进行通信。
VHF频段在AIS系统中被指定为专用频段,每个AIS 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MMSI(海上移动通信系统识别码),用于标识船舶并在通信中进行身份验证。
- 岸基接收和处理设备:岸基站点也设有AIS设备和VHF无线电通信设备,用于接收船舶的AIS消息。
岸基设施可以集中接收来自大量船舶的AIS数据,并通过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来提供航行安全、交通管理等服务。
总体而言,船厂AIS系统的工作原理是船舶通过AIS设备将自身位置和状态等信息广播给周围的船舶和岸基站点,其他船舶和岸基站点接收这些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应用。
通过AIS系统,船舶可以实现位置跟踪、避免碰撞、提供辅助导航等功能,从而提高航行安全性和效率。
《基于AIS数据的船舶行为异常检测》篇一基于S数据的船舶行为异常检测的高质量范文一、引言随着全球贸易的繁荣发展,海上运输日益繁忙,船舶的数量和活动范围不断扩大。
为确保海上安全,及时监测和发现船舶行为异常显得尤为重要。
自动识别系统(S)作为一项关键技术,为船舶行为异常检测提供了大量数据支持。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S 数据的船舶行为异常检测方法,以期为海上安全监管提供有力支持。
二、S数据概述S(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是一种自动跟踪和识别船舶的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实时获取船舶的航行状态、位置、速度等信息。
这些数据对于监测船舶行为、提高海上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船舶行为异常检测的必要性海上环境复杂多变,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不可预测的情况。
当船舶出现异常行为时,如超速、偏离航线、突然停航等,若不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
因此,基于S数据的船舶行为异常检测对于预防海上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四、基于S数据的船舶行为异常检测方法(一)数据预处理在利用S数据进行船舶行为异常检测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包括数据清洗、去噪、格式转换等步骤,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特征提取从S数据中提取出反映船舶行为的特征,如航速、航向、位置等。
这些特征将用于后续的异常检测算法。
(三)异常检测算法常用的异常检测算法包括基于统计的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等。
其中,基于统计的方法通过计算特征值的阈值来检测异常;而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则通过训练模型来识别异常行为。
具体步骤如下:1. 选择合适的异常检测算法,如基于聚类的算法、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算法等。
2. 利用历史S数据对算法进行训练,建立船舶行为模型。
3. 将实时S数据输入模型进行检测,判断船舶行为是否异常。
五、应用实例以某港口为例,采用基于S数据的船舶行为异常检测方法进行实践应用。
通过实时监测船舶的航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了多起潜在的安全事故。
AIS系统介绍基于AIS的船舶避碰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摘要:船舶⾃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简称AIS )⼯作在海上VHF 频段,运⽤SOTDMA⽅式发射船舶数据,具有补充现有船舶导航存在的缺陷,减少船舶碰撞事故;提⾼搜救遇险船舶的速度;增强雷达,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的功能。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家之间交流的⽇益频繁,航运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次⾼峰,航海技术的提⾼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上个世纪,VHF通信技术被⼴泛地应⽤于船舶通信领域。
雷达、ARPA具有识别船舶的功能但是由于它们⾃⾝的局限性⽽⽆法适应现代航运安全的需求;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通信技术以及⽹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AIS的技术基础已经形成,在航运界对助航设各的要求越来越⾼的情况下,船舶⾃动识别系统应运⽽⽣。
船舶⾃动识别系统⾸先被⽤于航海避碰。
由于雷达特性的限制,以及不是所有的船都装备有这个设备,因⽽它⾸先被⽤做为⼀种监视与判断碰撞的危险度的⼀种⽅式。
获得船舶⾃动识别系统发送的数据对于船舶避碰⾮常重要。
本⽂对AIS基本结构、⼯作原理、技术特点、及其输⼊输出接⼝,输出信息的帧封装及解析原理等进⾏了解析。
在此基础上完成了AIS信息采集处理的系统设计。
试验表明所得到的AIS信息准确可靠。
该项技术的研究,是AIS信息应⽤系统研究的基础。
关键词:船舶避碰AIS VHF GPS 数据采集Abstract:AIS works on the marine VHF, use the SOTDMA (Self Organized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data chain protocol to transfer data of ships. The AIS can help the limits of the current services, and decrease the collide case of ships, and improve the value of the safe action in marine, and make the content of the radar and the VTS more stronger.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and the more communication of the countries, the navigation gets a chance to have a booming future. The navigation technologies are more and more to be emphasized.During the last century, the VHF (V ery High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has been applied in the ship's transportation, as well as radar and ARPA also could identify ships in the marine. But they couldn't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modern navigation because of their limit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net ware technology supports the needed technology of AIS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s the aiding service of the navigation, AIS is born to live and will be stronger and stronger.AIS is used in navigation primarily for collision avoidance. Due to the limitations of radio characteristics, and because not all vessels are equipped with AIS, the system is meant to be used primarily as a means of lookout and to determine risk of collision。
内河海事监管中AIS故障处理案例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内河水运是我国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其安全运行对于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在内河水运中,船舶碰撞、搁浅等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船舶和人员的安全。
为了提高内河水运的安全性,加强监管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1.2 问题描述1. 船舶无法及时准确地向其他船舶发送自身位置信息,增加了碰撞的风险。
2. 船舶无法接收其他船舶的位置信息,导致无法及时避让,可能造成交通混乱和事故发生。
3. 监管部门无法对船舶的实时位置进行监控和管理,影响了海上交通的有序进行。
4. 船舶无法及时响应监管部门的指令和要求,可能涉及到安全救援和救助等紧急情况时无法及时处理。
2. 正文2.1 案例分析在进一步的调查中发现,这一问题并非一次性出现,而是在之前的系统维护和升级中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只是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由于系统使用频率较高,一旦出现问题就会给船舶航行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一故障。
为此,团队对系统进行了全面检测和维护,并重新设计了软件程序,改进了数据交换的机制,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严格的测试和验证,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保障了内河海事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
这一案例给我们教训深刻,也提醒我们在系统维护和升级过程中要格外小心,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
只有不断总结经验,加强技术培训和管理,才能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海事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故障原因故障原因分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进行故障处理时,需要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具体的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预防。
通过对故障原因的深入分析,才能有效避免类似故障的再次发生,确保内河海事监管工作的正常运行。
2.3 解决方案1. 维修及更换零部件:对设备进行全面检修,更换磨损严重的零部件,并对硬件进行升级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软件升级:针对可能存在的软件问题,监管部门与设备厂家合作,进行软件升级。
ais分级标准AI分级标准是根据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程度以及应用范围来进行划分的,主要有四个等级:弱人工智能(ANI)、强人工智能(AGI)、超级人工智能(ASI)和分布式人工智能(DI)。
下面将分别对这四个等级进行详细解释,给出相关参考内容。
1. 弱人工智能(ANI):弱人工智能是指人工智能技术只能在特定领域内进行任务处理,缺乏通用的智能能力。
它能够通过学习和分析大量数据,从而实现一定程度的智能化决策和问题解决。
典型的例子包括机器学习算法、语音识别和推荐系统等。
弱人工智能主要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辅助决策,能够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参考内容:- T. Mitchell等人在《机器学习》一书中详细介绍了机器学习算法的原理和应用。
- 陈天奇等人的论文《DeepCTR:一个深度学习的推荐系统框架》中介绍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推荐系统的实现方法。
- J. Mao等人的研究成果《开放领域中的自然语言处理》中介绍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弱人工智能中的应用。
2. 强人工智能(AGI):强人工智能是指具备与人类相似或超过人类的智能水平,能够在各个领域进行学习、推理和问题解决。
强人工智能能够理解和处理复杂的自然语言,具备类似于人类的认知能力。
目前,强人工智能仍处于理论和实践阶段,尚未实现。
参考内容:- R. Kurzweil在《人工智能革命:新春天蓝图》一书中探讨了实现强人工智能的可能途径和发展趋势。
- S. Russell和P. Norvig在《人工智能:一种现代方法》一书中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 D. Silver等人的论文《Mastering the game of Go with deep neural networks and tree search》中介绍了利用深度学习和树搜索实现强人工智能在围棋领域的应用。
3. 超级人工智能(ASI):超级人工智能是指超越人类智能的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在各个领域内实现智能化决策和问题解决。
《基于AIS数据的船舶行为异常检测》篇一基于S数据的船舶行为异常检测一、引言随着全球航运业的快速发展,船舶在海洋中的活动日益频繁,对于船舶的监控与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自动识别系统(S)作为现代航海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船舶的实时监控与行为分析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
然而,如何从海量的S数据中有效提取信息,特别是对船舶行为异常进行检测,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S数据的船舶行为异常检测方法,以期为船舶安全监管和海上事故预防提供技术支持。
二、S数据与船舶行为分析S是一种自动跟踪和报告船舶位置、航速、航向等信息的系统。
通过对S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船舶的航行状态和行为特征。
然而,由于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可能因各种原因产生异常行为,如偏离航线、突然加速或减速等。
这些异常行为可能会对船舶安全构成威胁,甚至导致海上事故的发生。
因此,对船舶行为异常进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三、船舶行为异常检测方法针对S数据的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的船舶行为异常检测方法。
该方法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型训练和异常检测四个步骤。
1. 数据预处理:首先,对S数据进行清洗和格式化,去除无效、重复和错误的数据。
其次,根据船舶的航行特点和数据特性,选择合适的时空尺度对数据进行聚合,以便更好地反映船舶的行为特征。
2. 特征提取:通过分析S数据,提取反映船舶行为的关键特征,如航线偏离度、航速变化率、航向变化率等。
这些特征将用于后续的模型训练和异常检测。
3. 模型训练: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如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对提取的特征进行训练,建立船舶行为异常检测模型。
在模型训练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正常行为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
4. 异常检测:将实时S数据输入到训练好的模型中,对船舶的行为进行实时检测。
如果检测到异常行为,则发出警报,以便相关人员及时采取措施。
四、实验与分析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船舶行为异常检测方法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
基于图像处理和AIS数据的船舶异常行为报警系统
李锋;赵仓龙;汤丽丽
【期刊名称】《舰船科学技术》
【年(卷),期】2024(46)1
【摘要】船舶数量增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船舶航行的安全性,需要对其他船舶的异常行为进行判断并发出预警。
单纯依靠AIS数据去判断船舶异常行为,存在数据准确度不高和信息滞后等问题。
本文提出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和AIS数据来对船舶异常行为进行综合判断,使用YOLO V3对获取的监控图像进行处理,对船舶目标进行有效识别,使用DBSCAN算法对船舶航迹进行聚类仿真,进而判断船舶的异常行为。
最后将获取的图像目标识别、航迹聚类结果和异常行为规则库进行比较,实现对船舶异常行为的检测和报警。
【总页数】4页(P176-179)
【作者】李锋;赵仓龙;汤丽丽
【作者单位】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67.65
【相关文献】
1.基于AIS数据处理的船舶失联报警系统设计
2.基于AIS数据的船舶异常行为检测方法
3.基于模式识别的船舶异常行为自动报警方法
4.基于模式识别的船舶异常行为自动报警方法
5.基于AIS数据的敏感水域船舶异常行为检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AIS岸基系统运行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统一和规范中国沿海船舶自动识别岸基系统(以下简称AIS)的运行管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建设、管理或维护的AIS的运行管理。
AIS的运行管理必须遵守本规定和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国际公约及其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AIS包括构成该系统的各类设备、设施和软件,以及支持系统正常运转、使用所必需的各类专用及附属设施、设备和软件。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运行管理包括:系统的运行、日常维护管理及其他与之相关的工作。
第五条AIS按照海区航标业务运行、维护和管理。
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是AIS运行管理的主管机关。
各海区海事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各海区局)负责本辖区内AIS的运行管理。
第七条各海区局根据本规定,制定本海区的AIS运行管理实施细则。
第二章 AIS运行第八条AIS应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以确保其安全有效运转及报文上下行畅通;AIS管、用、养、修等应有相应的实施措施和台帐记录。
第九条AIS维护管理中心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
值班人员应认真填写AIS管理维护值班日志,详细记录AIS运行中出现的异常问题、处理过程和结果;遇有影响AIS整体运行的故障或基站不能正常工作的连续时间超过2个小时,应及时书面上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并采取应急措施进行解决。
第十条各海区局应适时地组织本海区内的AIS技术和业务培训,以提高AIS运行管理人员的业务和技术水平,培训记录和结果应报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AIS岗位工作人员应经过技术培训并取得相应的岗位任职资格,持证上岗。
第十一条各海区局应严格管理AIS数据;AIS数据必须由各海区局统一实行长期存储。
第三章AIS维护第十二条各海区局负责组织和实施本海区AIS的年度保养和日常巡检以及应急反应工作,应做到:(一)编制年度维护保养计划,并报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二)每年组织实施一次AIS保养工作,并做好详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