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

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

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
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

(2002年3月13日国务院第5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管理,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人工影响天气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人工影响天气,是指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人工影响,实现增雨雪、防雹、消雨、消雾、防霜等目的的活动。

第四条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按照作业规模和影响范围,在作业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协调下,由气象主管机构组织实施和指导管理。

第五条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应当制定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计划。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计划由有关地方气象主管机构商同级有关部门编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按照有关人民政府批准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计划开展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属于公益性事业,所需经费列入该级人民政府的财政预算。

第六条组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应当具备适宜的天气气候条件,充分考虑当地防灾减灾的需要和作业效果。

第七条国家鼓励和支持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研究,推广使用先进技术。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专家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提供决策依据的有关单位给予奖励。

第八条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地点,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地理条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的有关规定,会同有关飞行管制部门确定。

第九条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单位,应当符合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条件。

第十条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人员,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利用高射炮、火箭发射装置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人员名单,由所在地的气象主管机构抄送当地公安机关备案。

第十一条利用高射炮、火箭发射装置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由作业地的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向有关飞行管制部门申请空域和作业时限。

利用飞机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向有关飞行管制部门申请空域和作业时限;所需飞机由军队或者民航部门按照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的方式提供;机场管理机构及有关单位应当根据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计划做好保障工作。

有关飞行管制部门接到申请后,应当及时作出决定并通知申请人。

第十二条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必须在批准的空域和作业时限内,严格按照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作业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并接受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的指挥、管理和监督,确保作业安全。

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作业地的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提前公告,并通知当地公安机关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第十三条作业地气象台站应当及时无偿提供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所需的气象探测资料、情报、预报。

农业、水利、林业等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无偿提供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所需的灾情、水文、火情等资料。

第十四条需要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商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第十五条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使用的火箭发射装置、炮弹、火箭弹,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共同指定的企业按照国家有关强制性技术标准和要求组织生产。

因作业需要采购前款规定设备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按照国家有关政府采购的规定组织采购。

第十六条运输、存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使用的高射炮、火箭发射装置、炮弹、火箭弹,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武器装备、爆炸物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使用的炮弹、火箭弹,由军队、当地人民武装部协助存储;需要调运的,由有关部门依照国家有关武器装备、爆炸物品管理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手续。

第十七条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使用的高射炮、火箭发射装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组织年检;年检不合格的,应当立即进行检测,经检修仍达不到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要求的,予以报废。

第十八条禁止下列行为:

(一)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转让给非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单位或者个人;

(二)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用于与人工影响天气无关的活动;

(三)使用年检不合格、超过有效期或者报废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单位之间需要转让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的,应当报经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批准。

第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严惩后果的,依照刑法关于危险物品肇事罪、重大责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管理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取消作业资格;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违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规范或者操作规程的;

(二)未按照批准的空域和作业时限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

(三)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转让给非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单位或者个人的;

(四)未经批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单位之间转让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的;

(五)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用于与人工影响天气无关的活动的。

第二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组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造成特大安全事故的,对有关主管机构的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处理。

第二十一条为军事目的从事人工影响天气活动的具体管理办法,由中央军事委员会制定。

第二十二条本条例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学校学生食品安全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学校学生食品安全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营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的生长发育,健康水平,劳动能力和寿命长短都与营养密切相关。营养来源于食物,人们一日三餐就是要从食物中获得各种营养素,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一、人体对营养的需要 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就象发动机需要汽油,电灯需要电一样,这些能量的来源就是人们每天吃下的食物。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都能在体内转化,以供给人体活动的能量。蛋白脂、脂肪和糖被称为“热源物质”。除“热源物质”外,食物中的维生素,无机盐和水也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虽然它们不能供给热量,但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都少不了这类物质。因此,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就是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维生素和水,通常称为六大营养素。 1、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物质,人的肌肉、骨骼、血液、毛发等没有一处不含蛋白质,没有蛋白质便没有生命。蛋白质是由二十多种氨基酸组成的,其中有八种氨基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需由食物供给,称之为“必需氨基酸”蛋白质又分动物蛋白质和植物蛋白质。 一个人每天需要的蛋白质总量要根据年龄、性别、劳动条件和健康状况等而定。儿童、青少年在生长发育期以及妇女在孕育和哺乳期所需的蛋白质要比其它人多一些。 2、脂肪:是一种富含热量的营养素,包括脂肪酸和脂类等,它是人体的重要成分之一。脂肪主要来源于动植物油脂。过量的脂肪对人体健康不利,尤其不能过多吃动物脂肪。 3、糖: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可分为单糖(果糖、葡萄糖)双糖(蔗糖、麦芽糖和乳糖)和多糖(淀粉、糖元、纤维素和果胶等),

糖类是重要的营养素之一。 4、无机盐:无机盐又称矿物质。人体中含量较多的无机盐有钙、镁、钾、钠、磷、氧、硫等,还有一些微量元素。 ①钙:是人体含量最多的一种无机盐,也是人体最容易缺乏的元素之一,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钙来源于乳及乳制品,豆类、谷类、蔬菜、虾米皮、鱼、虾等也是钙的重要来源,少年儿童每天需要1000毫克的钙,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②铁:在人体内含量很少,属于微量元素,由于参与人体氧的运输,交换等重要功能,因此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如果食物中长期缺铁,就会发生缺铁性贫血。铁的吸收利用受多种因素影响,动物性食物中的铁易吸收,植物性食物中的铁不易吸收,而我国食物构成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因此较易造成铁缺乏。含铁较多的食物有蛋黄、肝、肾、粮谷类、豆类、绿叶等。儿童青少年每天需铁15g。 ③碘:碘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碘缺乏时能引发甲状腺肿大,俗称“大粗脖”同时影响人体的能量代谢和儿童的生长发育。一般碘的需要量为每人每天100-140微克,食盐加碘可能解决缺碘问题。 5、维生素:是维持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物质。它的种类很多,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脂溶性维生素,可溶于脂肪,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等,另一类是水溶性维生素易溶于水,有维生素B族(包括维生素B1、B2、B 6、B12,铜酸、叶酸,泛酸等)和维生素C等,大多数维生素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由食物供给。 几种维生素缺乏能引起的疾病: 二、食品污染 三、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

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2104-2020)

附件 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 (2014-2020年) 2014年12月

前言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服务农业生产、缓解水资源紧缺、防灾减灾、保护生态以及保障重大活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等发展战略,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11年、2012年和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提出“加强人工增雨(雪)作业示范区建设,科学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强化人工影响天气基础设施和科技能力建设”、“加快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体系与能力建设”等要求。2012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2〕44号,以下简称44号文件),要求加强对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统筹规划,加强能力建设。2013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听取中国气象局工作汇报时指出,要继续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除做好人工影响天气队伍能力建设外,要大力提升人工影响天气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举办重大公共活动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特别是要搞好人工增雨,为农业抗旱夺丰收提供支撑。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更加凸显,防灾减灾形势更加严峻,农业、生态、环境、交通等行业对干旱、冰雹、雾霾、高温热浪等灾害的敏感性不断增强。为贯彻落 i

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实现44号文件提出的发展目标,适应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提高人工影响天气在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能力和效益,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气象局在认真总结《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2008-2012年)》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发展的行动纲领。 《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征求了国家相关部门、各省(区、市)发展改革委和有关专家的意见。《规划》在内容上体现了新时期人工影响天气发展的特点:一是确定了发展布局,包括区域布局、重点保障区布局、飞机和地面作业布局、试验示范基地布局;二是创新完善体制机制,特别是区域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管理体制和指挥调度机制;三是明确了能力建设任务,重点加强飞机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增强科技支撑能力。 《规划》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年)》和《气象发展规划(2011-2015年)》等发展规划进行了有效衔接,是指导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建设和地方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ii

最新整理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规定.docx

最新整理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公共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人工影响天气活动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制定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单位的资格条件及审批程序,并定期对取得作业资格的单位进行审验。对未通过审验的作业单位,应取消其作业资格。 第四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建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制度,规范培训的组织形式、培训内容和教材、培训时间、考核程序、上岗证审批程序,并建立作业人员档案。 培训内容应包括: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作业业务规范,作业装备、仪器操作技能和安全注意事项;基本气象知识。 上岗证应注明作业人员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职务、发证日期等,并附本人照片。对于已取得上岗证的作业人员,每年应在作业期前进行培训、考核和上岗证年度注册,未通过考核的,取消其上岗证。 作业人员培训经费,应纳入各级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经费预算之中。 作业人员应享有人身安全保险。 禁止无上岗证和未经过上岗证年度注册的人员上岗作业。 第五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建立高炮、火箭发射架等作业装备的年检制度,规范年检的组织形式,建立、健全作业装备档案,按照有关的技术要求,采用专用检测设备进行定量检测;对检测合格的作业装备,给予年检合格证。 禁止使用未取得年检合格证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 第六条高炮、火箭作业站点的布设,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

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以及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业务规范的有关规定。 经批准的作业站点,必须调查和掌握高炮、火箭射程范围内的城镇、厂矿企业、村庄等人口稠密区的分布情况,绘制安全射界图。作业时,高炮、火箭的发射方向和角度应避开上述地点,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第七条存放高炮、火箭的作业站点必须建设专用库房。人雨弹、火箭弹等必须存放于弹药库中,禁止与其它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共同存放。作业装备必须有专人看管。 第八条采用向空中施放人雨弹、火箭弹、焰弹等方式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作业单位在作业前应按照空域申请的程序和有关规定申请作业空域,并将申请过程记录、留存,在有关部门批复的空域和时限内实施作业;未申请空域或虽申请空域但未得到批准的,禁止实施作业。 第九条作业前,作业人员应对作业装备进行认真检查, 确保作业装备处于完好状态。作业指挥人员和作业人员应遵守作业规程和业务规范,按照作业装备的使用方法和程序进行操作、排除故障,禁止违规操作。 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清点、回收弹壳,统计故障弹,上报作业情况,对高炮、火箭发射架进行维护、保养,并存放于库房中。 第十条各地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制定人雨弹、火箭弹的出、入库规章制度,准确掌握弹药的存储数量、批号、使用期限和配发等情况。人雨弹、火箭弹的运输,应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 第十一条在非作业期间,人雨弹、火箭弹应当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统一组织清点回收,军队、当地人民武装部协助存储,作业站点禁止存放。对于自建仓库保管的,应经当地公安机关验收认可。高炮、火箭发射架必须入库封存,关键部件要拆卸交专人保管。 第十二条禁止使用未获得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许可使用的,以及超过保存期和有破损的人雨弹、火箭弹。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检查中发现上述人雨弹、火箭弹,应立即封存,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及时组织回收保管,并省级气象主管机构组织销毁。 违法使用未获得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许可使用的或超过保存期的人雨

1790+ 2020年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的实施意见

1790+ 2020年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的实施意见 1790+ 2020年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的实施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有关直属单位: 根据《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的意见》(x政办发〔xxxx〕xx号)要求,为解决我县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避免发生人工影响天气安全事故,更好地发挥人工影响天气作用,经县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x大和十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x**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为防灾减灾、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和水资源安全保障的有力手段和有效途径,强化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作业能力、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益,为我县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坚持标准先行,完善制度,实现人工影响天气装备、弹药的运输、储存及作业规范化管理;完善军地协同、专兼结合的工作机制。 (三)发展目标。到xxxx年,全县建成责任明确、操作规范、制度严格、措施到位的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各乡镇全部完成标准化弹药临时存储库建设,全县固定作业站点和移动作业站点、预设阵地全部达到标准化建设标准。全县全部高炮、火箭升级为自动发射。 二、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监管 (一)加强空域和弹药的安全管理。规范申请使用空域,坚决禁止不经申请或不经批准使用空域进行作业。作业单位应绘制安全射界图,弹丸坠落区及爆炸碎片坠落区应是空旷地带,同时在增雨作业时要事先通过媒体等形式发布作业公告,确保增雨作业安全。作业中严禁使用过期、报废弹药,过期弹药由县气象部门统一收回送至省级气象主管机构销毁。定期对人工增雨、防雹作业装备进行安检,凡是不符合安全作业要求的,坚决退出人工增雨、防雹作业。 (二)安全运输作业装备及弹药。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及弹药属危险易爆品,要有专门的库房进行储存,同时使用专用车辆进行运输。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协调解决人工影响天气弹药运输问题,必须使用专用车辆进行人工影响天气装备(高炮、火箭)的运输,配备专用司机和押运员,并到公安部门开具民爆物品运输证,规范运输行为,确保各作业站点间弹药的运输安全。

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作业站(项目编号:XXX9-J2-60019-GXDS)流标公告【模板】

XX公司XX县所略乡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作业站(项目编号:XXX9- J2-60019-GXDS)流标公告 XX公司受 XX县气象局的委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规定,就 XX县所略乡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作业站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进行采购。现就本次采购的流标结果公告如下: 一、项目名称:XX县所略乡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作业站 二、项目编号:XXX9-J2-60019-GXDS 三、采购项目简要说明: 主要建设内容:XX县所略乡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作业站,包括:建筑装饰装修、水电安装、围墙、道路硬化及绿化工程等工程内容;具体内容详见施工图纸及工程量清单。 建设地点:XX县所略乡所圩村那朋屯 本项目工程招标控制价:人民币肆拾陆万捌仟贰佰柒拾伍元整(¥468275.00)。 工期要求:90日历天。 工程质量要求:达到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四、竞争性谈判采购公告媒体及日期:于2019年8月20日在中国政府采购网(******/)、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采购网(******/)、XX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gxbmzbw/)上发布公告。 五、竞争性谈判采购文件的获取时间:自竞争性谈判采购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19年8月23日17时30分止。 六、截标时间:2019年8月27日15 时30分整。 七、流标原因:本项目在规定的竞争性谈判采购文件获取时间内,因购买竞争性谈判 采购文件的竞标单位不足三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故本项目作流标处理。 八、联系事项: 1、采购人名称:XX县气象局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地址:XX县新建路268号 联系人及电话:赖英度,******** 2、采购代理机构名称:XX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地址:XX市XX区六十米大道状元西苑一单元1102房 项目联系人: XXX 联系电话/传真:******** 3、监督部门:XX县政府采购办公室 联系电话:******** 九、公告期限:自流标公告发布之日起一个工作日。

全市关于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计划(最新)

全市关于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计划(最新) X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多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采取多种措施开展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在解决水资源短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应对森林草原火灾、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的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按照《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8号)、《X省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X省人民政府令第216号)、《X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X省人民政府令X第11号)等有关法规文件精神,根据省和X市X年度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计划安排,结合我市今年短期气候预测意见,以进一步增强我市人工影响天气基础保障、重点领域服务和气象现代化科技支撑能力,完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机制和体系,提高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监管能力和作业效益为目标,特制定本计划。 一、完善作业站现代化建设,增强科技支撑能力 以实现作业指挥科学化、作业装备现代化、作业服务高效化为目标,全面完成X市现代化人工影响天气系统建设工作,对火箭发射装置进行数字化改造,实现无线上网气象信息显示终端,建成X市人工影响天气气象一体化综合分析系统,发挥人工影响天气数字化作业指挥系统作用,实现指挥中心与各作业站数据对接,使人工影响天气工

作与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相结合,全面提升我市人工影响天气业务能力、科技水平和服务效益,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福祉提供坚实保障。 二、全力做好人工影响天气服务和监测评估 (一)积极开展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加强旱情和作业条件动态监测,全力组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最大限度地减轻干旱、冰雹等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林业、牧业、烟草、设施农业等影响。 (二)加强空中云水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和重大活动保障服务。根据需求,在重点工农业和生活供水、水库蓄水区实施全年常态化增蓄型人工增雨作业;围绕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积极开展森林草原防火、生态蓄水人工增雨(雪)作业;在技术装备和气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需求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保障重大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做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益检验基础设施建设和效益评估工作。区域自动气象站是做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果评估工作的重要观测站网设施,且在气象灾害防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X年将按照中国气象局发展规划和人影作业效果评估的需求,完成年内2套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更新改造工作。按照要求,继续开展空中云水资源监测和作业效果评估业务,开展不同天气类型的作业效果评估业务,年底前各乡镇形成作业效果评估报告,上报市政府。 三、加强安全监管,保障作业安全 (一)强化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监管。健全责任明确、操作规范、

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规定示范文本

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规 定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规定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第一条为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工作,保障人民 生命财产和社会公共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 法》和《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人工影响 天气活动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制定 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单位的资格条件及审批程序,并定 期对取得作业资格的单位进行审验。对未通过审验的作业 单位,应取消其作业资格。 第四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建立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制度,规范 培训的组织形式、培训内容和教材、培训时间、考核程

序、上岗证审批程序,并建立作业人员档案。 培训内容应包括: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作业业务规范,作业装备、仪器操作技能和安全注意事项;基本气象知识。 上岗证应注明作业人员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职务、发证日期等,并附本人照片。对于已取得上岗证的作业人员,每年应在作业期前进行培训、考核和上岗证年度注册,未通过考核的,取消其上岗证。 作业人员培训经费,应纳入各级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经费预算之中。 作业人员应享有人身安全保险。 禁止无上岗证和未经过上岗证年度注册的人员上岗作业。 第五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建立高炮、火箭发射架等作业装备的年检制度,规范年检的组

四川省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

四川省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 【法规类别】气象技术装备 【发文字号】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183号 【发布部门】四川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4.09.24 【实施日期】2005.01.01 【时效性】已被修改 【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 【修改依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正部分规章的决定 四川省人民政府令 (第183号) 《四川省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已经2004年8月1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第4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省长:张中伟 二00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四川省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管理,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

《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结合四川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四川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人工影响天气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人工影响天气,是指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人工影响,实现增雨雪、防雹、消雨、消雾、防霜、森林防(灭)火、消除公共污染等目的的活动。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领导,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列入常备计划,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地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协调机制,建立反应灵敏的作业指挥系统、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和作业信息处理系统,统一指挥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按照作业规模和影响范围,由作业地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组织实施和指导管理。 第五条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根据防灾减灾、生态环境建设、空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等需要,商同级有关部门编制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计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六条按照有关人民政府批准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计划开展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属于公益性事业,所需基本建设经费、事业经费、作业专项经费和科学试验研究经费列入该级人民政府的财政预算。 其他的人工影响天气活动,其费用由用户承担。 第七条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研究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对气候的影响,并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效果进行评估。 第八条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地点,由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根据作业区域的气候特点、地理、交通、通讯、人口密集情况等条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

对人工影响天气综合业务平台建设的探讨

对人工影响天气综合业务平台建设的探讨 人工影响天气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其涵盖的技术范围很广,需要的人力支持也很大。一个成功的人工影响天气平台应该包括天气情况的监测、天气情况数据的汇总分析、确定天气走向并且做出预报和预警、以及作业管理等很多业务,所以建设一个人工影响天气平台需要有多方面的支持和大量的资源投入,而且还要确保该平台组织结构的合理性。所以一个人工影响天气平台的建立是新时代天气研究治理领域的重要课题,而且很多成功的例子也为这项工作的实施积累了可贵的经验,奠定了基础。 标签:人工;影响天气;平台;建设 引言 我国由于地域广泛,气候情况多样,而且呈现分布不均匀的特点。所以对应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我们对于人工影响天气的需求和关注更大。本文结合实际和国情详细的探讨关于了一个完整的人工影响天气平台的组成发展意义以及发展历程和当前发展现状。 1 人工影响天气的概念 人工影响天气是指人为的干预来使天气朝着对人类生活有益的方向发展或是用来避免极端恶劣天气。是对目前科学技术的有效利用,而且人类在这种对天气资源的合理利用技术已经成熟,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像我们最熟悉常见人类影响天气形式的就是人工增雨(雪),其次就是人工防雹。这类人工影响天气的原理简单,操作也不复杂,所以是目前为止运用最为广泛的人工影响天气方式。都知道自然天气所携带的能量是很大的,例如,风暴和台风一次携带的能量相当于千万吨级的核弹爆炸所产生的能量,假使这些能量的极小一部分不加干扰的作用于人类生活的环境,那结果都是不可估量的,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会对人类生活社区带来毁灭,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出于这样的考量,世界各国都在探索更广泛的人工影响天气的形式:人工消弱雷电、人工减弱。由于技术和操作难度的问题,这类问题还处于摸索阶段,还不能达到低成本高效的效果。 不管是哪样的人工干预天气,它们的原理和动机都是一样的。都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手段(催化剂等)来合理的掌握并利用现有的天气资源,使着天气向着有利于人类生产生活或者是减少恶劣天气对人类的影响方向发展。一个成功的人类影响天气的工程就是用最低的耗费来达到预期效果。 2 建设人工影响天气平台的可行性 无论是做什么事情,事前一定要提前准备,讨论该工程的可行性情况。只有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术语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术语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术语的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2 术语和定义 2.1 基本术语 2.1.1 人工影响天气weather modification 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和次生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人工影响,实现增雨(雪)、防雹、引雷、防霜、消云、消雨、消雾等目的的活动。 2.1.2 无意识人工影响天气inadvertent weather modification 某些人类活动对天气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如从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云核和冰核。 2.1.3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weather modification operation 用飞机、高炮、火箭、地面发生器等运载工具将适当催化剂引入云雾中,以人为改变天气的行为。 2.1.4 人工增雨artificial precipitation enhancement 用高炮、火箭和飞机等作业工具将携带有催化剂的物质播撒到云中,以产生大量的人工冰核,通过这些人工冰核与云中的水汽和过冷水的相互作用来增加降水。 2.1.5 人工增加降水precipitation enhancement;rain making 用人为手段,向云中播撒催化剂,以增加云的降水量。 2.1.6 人工防雹artificial hail suppression 用人为方法抑制或削弱冰雹危害。 2.1.7 人工引雷artificially triggered lighting 在适宜的雷暴条件下,通过一枚小型火箭将雷电人为地引到地面。 2.1.8 人工防霜冻artificial frost prevention 用人为方法提高近地层空气和土壤表面的温度,使农作物免受霜冻危害。有烟雾法、加热法和风机法等。 2.1.9 人工消云artificial cloud dispersal 用人为方法使局部区域的云体消散。 2.1.10 人工消雾artificial fog dispersal 用人工方法,部分或全部消除雾滴,达到改善能见度目的的措施。 2.1.11 作业技术规范technical operation criterion 规范实施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序列、流程和管理等技术规定,分国家级和省级业务技术规范。 2.1.12 云水cloud water 云中已经凝结(华)但未形成降水的部分。 2.1.13 云水资源cloud water resources 通过自然过程所不能转化为降水,利用人工增雨作业,能够人为地降到地面可被人所用的云水。 2.1.14 云水资源开发exploitation of cloud water resources 通过人工影响改变云的结构,可增大云中形成降水的份额,从而增大降水。 2.1.15 催化剂seeding agent 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而反应前后本身的化学组成和质量不变的物质。在人工影响天气中,催化剂主要有吸湿剂、致冷剂和人工冰核三类。 2.1.16 吸湿剂hygroscopic material 具有强吸湿性,可在低于水面饱和条件下凝结增长,常用于暖云催化的物质,如食盐、氯化钙、硝酸铵和

人工影响天气轨道业务竞赛题

人工影响天气轨道业务竞赛题 单位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 作为人工增雨的的主要对象,冷锋出现频次:( ) (A)冬季最多; (B)春季最多; (C)夏季最多; (D)秋季最多。 2. 人工影响天气效果检验的显著水平常取为: ( ) (A) 0.01 (B) 0.10 (C) 0.05 (D) 0.005 3. 炮弹移运,应使炮弹轴向与运动方向: ( ) (A)平行 (B)垂直 (C)倾斜 (D)任何取向均可 4. 火箭弹移运时要求有包装,应使火箭弹的轴向与运行方向:( ) (A)平行;(B)垂直; (C)倾斜; (D)任何取向均可。 5. 自然"播种-供水"降水增强机制,常出现于: ( ) (A)深厚层状云系的混杂云中; (B)气团雷暴中; (C)雨层云中;(D)上为高层云,下为碎雨云的云系中。 6. 实施飞机人工增雨时有关空域的确定,应向下列哪些部门或单位申报? ( ) (A)应向当地所属的省政府申报; (B)应向当地气象主管部门申报; (C)应向拟飞行空域范围的民航部门申报; (D)应向所在空域范围的空中航行管制主管部门(大军区级)申报。 7. 按科学布局要求布设高炮防雹作业点,应符合那条标准?( ) (A)在保护区上风方4㎞内,炮点间距面积15㎞2; (B)在保护区上风方10㎞内,炮点间距面积50㎞2; (C)在保护区下风方4㎞内,炮点间距面积15㎞2; (D)可以在选定的保护区域内随意设点。 8.《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规定》第四条规定,对于已取得上岗证的作业人 员,()。

(A)每年应进行培训; (B)每年应在作业期前进行培训、考核; (C)每年应在作业期前进行培训、考核和上岗证年度注册,未通过考核的,取消其上岗证; (D)每年应在作业期前进行培训、考核和上岗证年度注册。 9.《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在非作业期间,人雨弹、火箭弹应当由: ( ) (A)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统一组织清点回收; (B)地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统一组织清点回收; (C)省级气象主管机构统一组织清点回收; (D)乡镇政府组织清点回收。 10.炮弹储存期为()。 (A)3年; (B)5年; (C)8年;(D)10年。 11.《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规定》第十九条规定,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依据《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和国家其他有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和健全本地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安全() (A)责任制度; (B)责任追究制度; (C)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D)保险制度。 12.《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规定》第十八条规定,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制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事故处理预案。发生()时,必须及时逐级上报,不得隐瞒不报、谎报和拖延不报。 (A)安全事故; (B)重大安全事故和违法、违规事件; (C)重大安全事故;(D)违法、违规事件。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在致冷剂中,哪些可称为绿色催化剂:() (A)干冰; (B)液态丙烷; (C)液态二氧化碳; (D)液氮。 2. 如按作业目标云系的不同,适宜于进行人工增雨作业的云系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规定(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规 定(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621-38 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规定(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第一条为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公共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人工影响天气活动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制定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单位的资格条件及审批程序,并定期对取得作业资格的单位进行审验。对未通过审验的作业单位,应取消其作业资格。 第四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建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制度,规范培训的组织形式、培训内容和教材、培训时间、考核程序、上岗证审批程序,并建立作业人员档案。

培训内容应包括: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作业业务规范,作业装备、仪器操作技能和安全注意事项;基本气象知识。 上岗证应注明作业人员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职务、发证日期等,并附本人照片。对于已取得上岗证的作业人员,每年应在作业期前进行培训、考核和上岗证年度注册,未通过考核的,取消其上岗证。 作业人员培训经费,应纳入各级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经费预算之中。 作业人员应享有人身安全保险。 禁止无上岗证和未经过上岗证年度注册的人员上岗作业。 第五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建立高炮、火箭发射架等作业装备的年检制度,规范年检的组织形式,建立、健全作业装备档案,按照有关的技术要求,采用专用检测设备进行定量检测;对检测合格的作业装备,给予年检合格证。 禁止使用未取得年检合格证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人工影响天气试题库

人工影响天气 一、单选题 1、《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规定》规定,各地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制定( )。 A、人雨弹、火箭弹的出、入库规章制度,准确掌握弹药的存储数量、批号、使用期限和配发等情况; B、人雨弹、火箭弹的出、入库规章制度; C、人雨弹、火箭弹的出、入库规章制度,准确掌握弹药的存储数量; D、人雨弹、火箭弹的出、入库规章制度,准确掌握弹药的存储数量、批号、使用期限。 2、《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规定》规定,在非作业期间,人雨弹、火箭弹应当由( ) 统一组织清点回收;由军队、当地人民武装部协助存储,作业站点禁止存放。对于自建仓库保管的,应经当地公安机关验收认可。 A、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 B、 地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 C、 省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 D、 乡镇政府组织清点回收 3、《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规定》规定,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制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事故处理预案。发生( )时,必须及时逐级上报,不得隐瞒不报、谎报和拖延不报。 A、 安全事故 B、重大安全事故和违法、违规事件 C、重大安全事故 D、 违法、违规事件 4、《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规定,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组织必须使用符合( )要求的技术标准的作业设备,遵守作业规范。 A、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B、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

C、市级气象主管机构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 )应当加强对人工影响天气工 作的领导,并根据实际情况,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 作。 A、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B、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 C、市气象主管机构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6、《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规定,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按照作业规模 和影响范围,在作业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领导和协调下,由( )组织实施和指导管理。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气象主管机构 C、 镇政府 D、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武装部门 7、《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规定,组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应 当具备适宜的天气气候条件,充分考虑当地( )的需要和作业效果。 A、防灾减灾 B、农业 C、 地方政府 D、 企业 8、《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规定,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人员, 经( )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A、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B、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 C、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9、《高炮人工防雹增雨作业业务规范(试行)》指出,一般冰雹生成( )分钟后产生跃增增长,约5—8分钟回波达到最大高度,云内冰雹含量 达到最大。回波跃增增长发生在降雹之前,是识别冰雹云的先兆特征。 冰雹云的先兆特征一旦出现(必须在冰雹尚未形成时),立即实施作 业。( ) A、3 B、4 C、3-4 D、4-5

人工影响天气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人工影响天气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发表时间:2019-07-18T09:28:40.747Z 来源:《科技尚品》2019年第2期作者:黄庆[导读] 目前,全球气候日趋变暖,各地频繁发生极端天气情况及气候事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影响天气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通过使用技术手段人为干预大气环境从而实现增雨增雪、防雹降霜等目的,以提高气候资源的利用率。本文对人工影响天气的意义进行概述,分析了目前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措施。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气象局 引言:绵阳市隶属四川省,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东邻广元市的青川县、剑阁县和南充市的南部县、西充县;南接遂宁市的射洪县;西接德阳市的罗江区、中江县、绵竹市;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肃省的文县接壤。介于北纬30°42′-33°03′、东经103°45′-105°43′之间,总面积20248.4平方千米。绵阳市地处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半年受偏北气流控制,气候干冷少雨;夏半年受偏南气流控制,气候炎热、多雨、潮湿。由于市境内地势北高南低,高差悬殊大,地貌由山地向丘陵过渡,形成了较为独特的气候特点。由于受到特殊地形及气候的影响,造成该地区干旱、暴雨洪涝、冰雹等气象灾害现象频发,因此,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尤为重要。 1 人工影响天气的应用 人工影响天气是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条件下,通过合理的技术措施对天气和气候状况进行干预,使天气现象朝大众希望的方向发展并服务于生产生活。目前,常见的人工影响天气项目有:人工增雨、人工防雹、人工除雾、人工除霜等。人工影响天气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在防灾减灾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天气雷达、气象卫星。地理信息技术、中小尺度气象监测网、新型催化剂和播撒工具的运用,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奠定了科学基础,使人工影响天气的作用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开展,可有效减轻干旱、冰雹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害,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雾霾天气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城市交通及生态环境,尤其是在东北、京津冀、川渝、闽粤等雾霾多发地,更是对人们的身体及日常生活带来了严重的不便和威胁,利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减少大雾、雾霾的不利影响,是保证社会生产生活正常进行的重要手段。 2 人工影响天气中存在的问题 2.1 技术方面不够成熟 人工影响天气作为我国一门仍在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有一定的差距,其中仍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在进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时,需要充分认识自然云结构特征,并对降水演变过程充分了解才能针对性的提出人工影响天气方法,是人工影响天气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目前,我国虽在人工影响天气实施面积和规模上不断扩大,但采用的方式一般都是飞机播撒碘化银和干冰,或使用高炮、火箭将碘化银发射到低空云层中达到催化增雨的目的,但在技术上仍不够成熟。 2.2 经费投入欠缺,设备老化 人工影响天气活动的开展以对天气状况进行科学华的驱导和规避为目的,使之有利于生产生活的有序开展,并区域性的改善部分地区的生态状况。我国目前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现行投资方式基本都以地方为主,国家级的科学技术试验研究投入较少,严重影响了我国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地区的人工影响天气专项资金欠缺,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存在结构性矛盾,给实践活动的开展及安全作业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设备对人工影响天气效果有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在人工影响天气过程中存在有作业设备、机器和仪器陈旧、老化甚至破损、落后的问题,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高频度、大范围的作业需求难以满足,给人工影响作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2.3 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目前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开展的规模较大,但在实施具体作业方面,一些人员操作技能和实践技巧都存在各种漏洞、偏差。另外,部分人员存在学历低、年龄大、专业知识不足、流动性较强等问题,给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活动埋下了隐患,严重阻碍了人工影响天气的顺利发展。 3 人工影响天气的发展措施 3.1加强科学技术研究 利用卫星、雷达、飞机等现代探测手段,对多尺度云降水检测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完善云降水和人工催化过程的实时监测识别系统;加强对现代天气数值预报技术的利用,深入研究开发多尺度云降水和催化过程的数值模拟及同化技术,使模拟和预测能力得到提高,进而建立实时同化、预测系统;加强利用监测新技术,对不同降水云的催化作业条件和实时识别技术进行完善;并对不同降水云的播撒方法、工具、时机、部位、催化剂、剂量等技术指标进行逐步完善;不断加强云雾物理和人工催化的室内实验研究,并研制出高效的暖云催化剂和成冰催化剂,使作业催化系统逐步完善,进而有效改进催化工具。 3.2 加大投入力度,更新技术设备 相关部门应加大投入力度,定向、定时的给予人工影响天气活动资金扶持,加强提升作业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并将人工影响天气真正纳入到民生活动的范畴。使人工影响天气全方面的服务于地方的发展建设。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顺利开展,必须要做好硬件设备的工作,对于年久失修、功能失效的作业技术设备、机器、仪器,要及时上报并立即更新更换,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3.3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作业能力建设 加强应急系统、探测系统、各种云条件的催化作业系统建设,以满足应对突发事件组织跨省区联合作业的协调指挥,综合探测及催化作业能力,起到及时预防、及时解决的作用。 3.4加强人工影响天气队伍建设 气象部门应积极向地方政府申请人工影响天气岗位编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四川省气象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和地方相关部门加强联系沟通,尽快使地方人工影响天气编制得以落实。建立专业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在为作业人员提高待遇的同时,在非作业期可为他们提供公益岗位,并定期组织作业人员进行相关的学习培训。学习、掌握人工影响天气这门复杂的科学技术,需要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来承担。

XX年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报告

20xx年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报告 20xx年,**县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州人影中心的精心指导、关心和支持下,**县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和《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规定》,广大人影人员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团结一致地积极开展人工增雨抗旱、人工防雹作业和应急值班,注重安全规范化管理,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各项防灾减灾任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一、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组织管理 (一)“**彝族自治县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挂牌成立。县人影中心编制人员3人列入20xx年县人社局招考计划。5月28日,完成组织机构码和法人证办理,“**彝族自治县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二)进一步强化人影工作管理。严格按照“政府主导、气象主管、部门联合、区域协作”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组织领导,把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为防灾减灾的有力手段、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水资源安全保障和生态保护的有效途径以及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保障措施,县气象局与县人民政府签订《20xx年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和安全生产目标考核。

4月27日,州局王永平局长、人影中心朱淳源主任一行到**检查人影工作。7月5,县委副书记茶向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晓华、县政研室主任方进祥亲临县人影指挥中心视察指导人影安全、人工增雨作业情况。8月8日,县委、碧溪乡人民政府领导视察碧溪作业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9月1日,州局杨桂荣副局长为组长的安全生产检查组到**检查人影安全管理工作。 (三)加大人影资金投入。20xx5年,我县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资金投入共138.24万元,较上年增长2.4%。其中,省人影中心下达人影作业决策指挥系统建设项目补助20万元;州财政局拨付 人影固定作业点升级改造经费补助5万元;县政研室拨付标准化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点建设补助20万元;县水务局拨付标准化作业点建设经费5万元;人工防雹经费88.24万元(其中,州烟草公司人工防雹炮弹补助费约26.3万元(5元/亩),县级投入61.94万元)。 二、强化人影安全生产管理 (一)建章立制,完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 1.建章立制,明确工作依据。县气象局印发《**彝族自治县气象局20xx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彝族自治县气象局重大灾害气象应急响应及服务工作流程》、《**彝族自治县气象局20xx5年决策气象服务周年方案》、《**彝族自治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