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存款准备金政策及其作用机制的完善

存款准备金政策及其作用机制的完善

存款准备金政策及其作用机制的完善
存款准备金政策及其作用机制的完善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存款准备金政策及其作用机制的完善 (3)

一、政策介绍 (3)

(一)定义 (3)

(二)目的 (3)

(三)组成 (3)

(四)特点 (4)

二、存款准备金运行机制 (4)

(一)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 (4)

(二)我国频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分析 (5)

(三)我国2011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分析 (5)

(四)存款准备金政策效果有限的原因分析 (6)

三、存款准备金机制的完善 (7)

(一)调整差别存款准备金利率确定方式,强化正向激励机制 (8)

(二)实行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利益相关者对执行对象的监督制约..8(三)加大差别存款准备金上调幅度,并分档次执行 (8)

(四)扩大实行范围,体现公平原则 (8)

(五)加强配合,增强监管政策的协调一致性 (8)

结语 (8)

参考文献 (9)

内容摘要

近年来,人民银行频繁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应对经济中流动性过剩和通胀压力等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本文基于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判断提出,政策时滞和公众预期、利率非市场化、基础货币被动投放以及该政策本身的制度缺陷是造成法定准备金政策效果有限的原因。据此提出以下建议: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加强政策配套。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运行机制;效果

存款准备金政策及其作用机制的完善

近年来,为适应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形势,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

前提下有效抑制通货膨胀和解决流动性过剩等问题,人民银行货币政策

由宽松(2009)转向适度宽松(2010)再到今年重新回归稳健状态(2011),

要求将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搭配组合,更加强调宏观调控

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以促进经济平稳增长,解决结构性失衡,

更好地解决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货币政策的具体操作中,人

民银行主要采取了频繁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措施,截至目前为止仅

今年就六次上调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调控效果并不显著。本文就造

成这一政策调控效果不理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

政策建议。

一、政策介绍

(一)定义: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deposit-reserveratio。存款准备金的比例通常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被称为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实存准备金是金融机构存放在中央银行、超出存款准备金的部分,主要用于支付清算、头寸调拨或作为资产运用的备用资金。

(二)目的:

准备金本来是为了保证支付的,但它却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产品”,就是赋予了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职能,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现已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实行存款准备金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商业银行在遇到突然大量提取银行存款时,能有相当充足的清偿能力。自20世纪30年代以后,存款准备金制度还成为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进行控制的一种制度。中央银行控制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的多少和准备率的高低影响着银行的信贷规模。这个制度规定,商业银行不能将吸收的存款全部贷放出去,必须按一定的比例,或以存款形式存放在中央银行,或以库存现金形式自己保持。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重,称为准备率。

(三)组成:

在现代金融制度下,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现金的形式保存在自己的业务库,另一部分则以存款形式存储于央行,后者即为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分为“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两部分。央行在国家法律授权中规定金融机构必须将自己吸收的存款按照一定比率交存央行,这个比率就是存款准

备金率,按这个比率交存央行的存款为“存款准备金”存款。而金融机构在央行存款超过存款准备金存款的部分为超额准备金存款,超额准备金存款与金融机构自身保有的库存现金,构成超额准备金(习惯上称为备付金)。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总额的比例是超额准备金律(即备付率)。金融机构缴存的“存款准备金”,一般情况下是不准动用的。而超额准备金,金融机构可以自主动用,其保有金额也由金融机构自主决定。一般,人们只研究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业务规模变化,进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而没有研究“存款准备金”运营问题。

(四)特点:

“存款准备金”的特点是典型的规模可测、可控资金,只要“机构专业”,“规模合理”,“科学运营”,就会发挥既能控制“热钱”、“准热钱”,又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独特作用。

二、存款准备金运行机制

(一)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建立于1984 年,该制度建立的最初目的是为

了筹集资金,为此,中央银行通过制定较高的法定存款准备率掌握了相

当数量的信贷资金来源,以便对再贷款规模和信贷结构进行调整。我国

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对我国中央银行货币

政策操作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逐步成为间接

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从存款准备金率的历次调整来看,调整的原则基本上是逆经济风向

而行,即通过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应对经济过热时的通胀压力,或者调低

存款准备金率来刺激经济低迷时的有效需求,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平稳

增长。近年来,为有效对冲市场中过多的流动性以及控制信贷的过快增

长,我国央行已是频繁使用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这一货币政策工具。自

2010年1月开始,我国进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断调高时期,每次上调

幅度在0.5个百分点,截至今年6月,期间已经连续12次上调,大中型金

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也已经攀升至21.5%的历史高位。特别是今年法

定存款准备金的调控次数就达到了6次,基本上保持了每月一调,有学

者认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成为了中央银行的月度工具。存款准备金

的频繁上调确实表明了我国经济运行中流动性过剩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传递了央行的政策意图和调控经济的决心。照目前的经济情况分析,若

未来经济通胀压力未能有效缓解,流动性问题依然严重,那么正如央行

行长周小川所述“准备金率不存在绝对上限”,也许央行仍然会使用上调

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工具来回笼流动性,抑制经济持续过热的现象。而一

旦经济有下行的苗头,央行会再次调低存款准备金率。

(二)我国频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分析

从2010年1月起到2011年6月的18个月间,中央银行12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整个上调幅度达到了5.5个百分点。我国近年来如此密集连续地调控存款准备金率,把存款准备金率作为惯用的货币调控工具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与我国的整个宏观经济环境和相关制度的不完善有关。我国汇率制度弹性较弱,无法通过灵活调整汇率来解决我国出口增加和短期资本大量流入的问题。持续的贸易顺差是我国宏观经济领域存在的一个突出特征。外汇大量流入我国,而外汇占款的持续增加势必造成被动性的货币投放增加、市场流动性过剩,随之就是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同时,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不多、操作技术的局限等客观约束又制约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对冲流动性的操作空间。诸多因素造成人民银行只能依赖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主要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以此回笼流动性、降低通货膨胀预期。

另一方面,相比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本身具有一定的优势。其调整效应猛烈,只需较小的变动就可以给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更快的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与公开市场业务相比,使用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工具的成本远远低于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的成本,且不用面对到期赎回的压力。而且,在实施中能够起到良好的告示作用,以连续小幅度的调整,在政策预期方面起到明显的提示作用,及时给公众释放信号,各经济主体会在理性预期的基础上做出经济决策并调整其经济行为,从而实现中央银行的预期政策目标。

总之,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是目前我国中央银行能够主动采取的、操作相对简便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三)我国2011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分析

理论上认为法定准备金率的调整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有显著效果,但自2010年重启调高准备金率政策以来,政策对广义货币量(M2)的控制有一定效果但并不显著。准备金率的调整并没有使次月的广义货币量和狭义货币量全部都立刻呈现出下降趋势,可见货币供应量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不是十分敏感,双方并没有表现出严格的反方向变动关系,存款准备金政策效果在我国的表现并没有像理论上所描述的那么猛烈。比如,中央银行曾在2010年11月连续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整个上调幅度达到了1个百分点,但广义货币量(M2)在11月、12月的同比增加依次是19.5%和19.7%,不降反升的现象说明了调控的效果并未马

上显现出来。2011年1至6月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依次为17.2%、15.7%、16.6%、15.3%、15.1%、15.9%,调控的结果并不是显著下降,而是中间仍略有上下波动,但总体而言货币供应量增速呈缓慢下降趋势。特别是近几个月广义货币量的增速控制在中央银行年初公布的16%的调控目标之下,政策积累效果逐渐显现。但是理论上,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量应该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货币需要量相适应(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为GDP增长率与适度的通货膨胀率之和),在目前的发展阶段维持3%—5%的通货膨胀率是最有利的。据此分析,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6%,我国货币供应量理想的调控目标就应该在12.6%—14.6%之间,因此,目前的货币供应增量仍然属于高位运行,未来仍需加大调控力度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和规模。尽管货币量增速放缓,但上半年宏观经济中各方通胀压力仍十分明显:据海关统计,今年1至6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7036.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8%,6月份的出口值达到了1619.8亿美元,增长17.9%,月度出口规模创下新的历史纪录,贸易顺差的存在势必带来央行外汇占款的增加,进而加大了央行基础货币的投放数量,因此也导致了市场中的货币数量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的一再攀升也说明当前通胀压力突显,2011年上半年各月CPI同比增长从年初的4.9%,一路依次攀升到5.4%、5.3%、5.5%、6.4%,特别是六月份的CPI数据更是创下了36个月以来新高,CPI在上半年呈现出持续攀升的态势;除此之外,其他相关经济数据表明调控的效果是目前通胀压力并没有明显缓解迹象,控制通胀仍是当前首要的政策目标,抗通胀任务仍然艰巨。在此背景下,中央银行一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反映了央行控制货币供应和信贷增长速度以应对通胀和流动性过剩的政策信号。

(四)存款准备金政策效果有限的原因分析

1.政策时滞和公众预期降低政策效果

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效果具有明显的外部时滞性特征,即该政策的实施对政策目标所产生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不能立刻对相关经济变量产生作用,如经济中M2和M1的变化与政策并没有表现出严格的反方向变动关系,经济变量对政策反应略显迟钝,并非如传统理论认为是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一剂猛药”。再加上受客观的经济金融条件及各经济主体行为因素的影响,中央银行也很难有效控制由于时滞因素对政策效果的削弱,无奈之下只得通过屡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应对经济难题,但这也在无形中导致中央银行频频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这一举措落入公众

预期,市场各方为了加强自身承受力、消化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会提

前采取措施调整,从而对冲了一部分政策效果,导致该政策的警示效用

弱化,边际效用递减,市场反应也会随之趋于平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

了存款准备金政策本身应具有的威力。

2.利率非市场化阻碍政策的效用发挥

按照理论分析,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对货币供应量的作用机理为:

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影响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继而影响超额准备

金,从而整个金融系统的信用创造量和市场的货币供应量也会随之发生

变化。若货币供应量相应增加,则利率下降,反之,货币供应量减少,

则利率上升。最后,市场利率的升降最终会影响到社会的投资和货币需

求量。但是,由于我国的利率非完全市场化,这就导致了市场货币供给

量对利率的影响不大,从而弱化了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有效性,使得该政

策无法通过利率来有效配置经济资源,引导资金流向,大大降低了在经

济调控中理应发挥的作用。

3.基础货币被动投放削弱政策应有效果

一方面,我国目前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汇率波动被控制在一

个狭窄的范围内,中央银行为了维持一定的汇率水平,必须根据外汇供

求情况不断地进行基础货币的吞吐;另一方面,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和

人民币升值预期所导致的巨额外资流入使得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很快,大

量的外汇占款也迫使人民银行在市场上投放基础货币。根据货币乘数理

论,货币供应量由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两因素决定,由于基础货币的被

动投放,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货币乘数效应,政策也

只是锁住了部分流动性,而无法真正减少流动性的潜在规模,市场中的

货币数量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削弱了政策应有的效

果。

4.存款准备金政策本身的缺陷影响政策效率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不对准备金付息,更不可能对超额准备金付息,而我国中央银行则是对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支付利息,由于超额准备金实际上是一笔过剩资金,当它存放在央行账户上时,缺乏实际的用途,利率仅为0.99%,但随着准备金率的上调,其中的一部分转为法定准备金后可获得1.89%的利率。因此,超额准备金付息的利益驱使使得一些商业银行把大量资金以超额准备金的形式存放在央行以获取无风险收益,并对提高法定准备金表示欢迎。这样一来由于较高水平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存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只是把商业银行过剩的超额存款准备金挤到了央行,对商业银行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就比较有限,超额存款准备金的缓冲作用使得政策效果被延缓。

三、存款准备金机制的完善

(一)调整差别存款准备金利率确定方式,强化正向激励机制

建议人民银行比照超额存款准备金0.99%年利率的水平对该部分存款准备金计算利息,从而调动商业银行主动提高资产质量和风险化解能力的积极性,强化正向激励机制。

(二)实行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利益相关者对执行对象的监督制约

建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将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相关文件及时全面地向全社会公布,保障股东、存款人和借款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通过建立高效信息反馈机制,正确引导公众金融行为,促进金融市场的公平有序竞争,强化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风险防范作用和市场约束功能。

(三)加大差别存款准备金上调幅度,并分档次执行

大幅提高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范围,可将现行0.5%的幅度调整为最大可上调到5%甚至更高。根据金融机构风险程度和传导货币信贷政策的情况,选择执行相应档次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并建立递进惩罚机制,逐步加大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惩罚力度。

(四)扩大实行范围,体现公平原则

将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扩展到完成股份制改革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改革试点工作结束的城乡信用社,体现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原则。同时,对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采取法人考核和区域分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防止法人达标掩盖局部区域风险突显等不利局面的出现。(五)加强配合,增强监管政策的协调一致性

金融管理部门要加强信息沟通,及时监测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比率等指标的变化趋势,在个别金融机构出现重大违规、风险问题以及支付清算问题时,及时调整其存款准备金率,增加行动的一致性、准确性和针对性,提高调控效率,减少成本消耗。

结语:

当前,中国货币政策仍面临国际收支不平衡和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中央银行仍需要加强流动性管理,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导致流动性过剩的国际收支顺差既是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跨国外包、供应链重组加速以及国内资源禀赋竞争优势的反映,也与出口导向发展战略以及围绕此战略长期形成的财政体制、收入分配体制、贸易体制、价格体制、汇率体制等因素有关,从更深层次看,反映了消费率偏低、储蓄率偏高的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由于结构调整有一个过程,未来中国国际收支顺差的状态可能还会维持一段时间。但是,随着市场自身和国家政策的调整,国际收支趋于平衡应该是大的趋势。再次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将不断完善,利率、汇率等改革将继续推进,中国货币正常也将更有条件逐步增强一利率为核心的价格型工具的作用,从偏重数量微调控向更多运用价格型调控转变。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社论: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EB/OL]. https://www.doczj.com/doc/d818861630.html,/GB/8215/179399/204463/13464846.h

tml.

[2] 郭翠荣.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效应分析[J].河北金融,2010(6).

[3] 余明.中国存款准备金政策有效性分析[J].世界经济,2009(2).

[4] 崔健,柳欣.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机理及有效性研究[J].统

计与决策,2009(6).

[5]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2011年统计数据—货币统计概览[EB/OL].https://www.doczj.com/doc/d818861630.html,/publish/html/2011s07.htm

[6]和讯网.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17036.7亿美元,增25.8%[EB/OL]. https://www.doczj.com/doc/d818861630.html,/2011-07-10/131303523.html

[7]和讯网.2011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EB/OL].https://www.doczj.com/doc/d818861630.html,/2011/hgsj201106/

[⑤] 郭翠荣.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效应分析[J].河北金融,201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