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伞兵
- 格式:docx
- 大小:69.55 KB
- 文档页数:10
一位名叫诺曼的英军战俘在1943年6月被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当时他被强行脱光衣服,剃成光头,最后竟然被送到一个坑里驱逐虱子。
在此之前,诺曼在其他纳粹集中营中已经熬过了2年时光。
但在他来到奥斯维辛的第一天,就发现这是地方与其他集中营不同,充斥着魔鬼的气息。
在离他5米远的地方,就躺着3具犹太男孩的尸体,没有一具尸体的年龄超过26岁,他们半裸而瘦削的尸体就像垃圾一样随便抛在那里。
然而,奥斯维辛集中营恐怖的第一印象只是诺曼后来目击的众多恐怖事件的开始,在1945年1月被解放前,超过100万囚犯死在了那里,而诺曼亲眼目睹了其中许多血腥而恐怖的屠杀罪行。
在众多残忍的党卫军军官中,最让诺曼不寒而栗的人是一个绰号叫做“金发死亡天使”的纳粹女军官———厄玛·格丽斯,诺曼说:“她不是人,她是一个妖魔。
”据报道,纳粹“死亡天使”厄玛·格丽斯是奥斯维辛集中营中一名党卫军高级女军官,她掌管着该集中营里的3万名女囚犯,奥斯威辛集中营内一些最残暴的恶行,都和格丽斯有关。
格丽斯原来是一名德国农业劳工的女儿,她11岁时加入臭名昭著的希特勒青年队。
19岁时,就成了拉文斯布鲁克集中营的一名女看守,由于她极端崇拜希特勒,极为忠心的她频频获得调动升迁,最后她在1943年3月被调往奥斯维辛集中营,成了党卫军集中营女看守中第二高级别的人物。
诺曼回忆,这个“美丽的野兽”是个超级虐待狂,她经常残忍地鞭打囚犯,放出饥饿的阿尔萨斯狗对囚犯进行撕咬,挑选她看不顺眼的囚犯送入毒气室处死,当格丽斯对囚犯施展的暴行越残酷时,她嘴角的笑意也就越浓。
诺曼称,格丽斯还残忍地射杀过许多犹太囚犯,此外,她对在犹太囚犯身上进行的可怕人体“医学实验”也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嗜好。
当奥斯威辛集中营被解放时,盟军士兵在她位于奥斯威辛集中营的住宅内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灯罩,检查发现,这些灯罩竟然全都是用3名遇难犹太囚犯的人皮制成的!诺曼对记者说:“她总是穿着厚重的皮靴,带着一根鞭子和一把手枪。
实在不能理解铁托游击队的变态之处,他们为什么要先让俘虏脱掉袜子后再进行射杀?这个问题确实令人费解,但也正因为它的诡异性,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和猜测。
我将试图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并给出一些可能的解释。
我们需要了解铁托游击队是谁。
铁托游击队是南斯拉夫领导的一支游击队,他们在二战期间对抗德国和其它轴心国。
他们以其残忍的战术和手段而闻名,而其中一项就是让俘虏脱掉袜子后再进行射杀。
为了理解这种变态行为的原因,我们需要考虑铁托游击队的目的和背景。
在战争中,游击队常常面临着资源匮乏和人员不足的问题。
他们需要尽可能地削弱敌方的战斗力,同时保护自己的队伍。
他们可能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来达到这个目的。
让俘虏脱掉袜子后再进行射杀,可能有几个原因。
袜子是战争中常见的物品之一,它们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通过让俘虏脱掉袜子,铁托游击队可以获得额外的补给,比如用来包扎伤口或保暖等。
这种做法可以确保他们的队伍在战斗中有更好的生存条件。
让俘虏脱掉袜子后再进行射杀,可能是一种心理战术。
战争中,心理战术常常被用来削弱敌方的士气和意志力。
通过这种变态的行为,铁托游击队可以向敌人传递出一种残忍和无情的形象,从而使敌人感到恐惧和绝望。
这种心理上的压力可能会导致敌人的战斗力下降,甚至使他们更容易被击败。
让俘虏脱掉袜子后再进行射杀,还可能是一种示威和报复的手段。
在战争中,敌对双方往往存在着深深的仇恨和敌意。
通过这种变态的行为,铁托游击队可以向敌人展示他们的力量和残忍,以此来报复敌人的暴行或者是向敌人展示自己的威严和决心。
尽管我们对铁托游击队的变态之处感到难以理解,但可以从资源匮乏、心理战术和报复等角度来解释为什么他们要先让俘虏脱掉袜子后再进行射杀。
这种行为可能是为了确保自己的生存和战斗力,同时也是为了削弱敌人的士气和意志力。
无论如何,这种变态的行为都是战争中残酷现实的一部分,它提醒我们战争的可怕和人性的扭曲。
和平精英伞兵paraboy 口头禅一、伞兵paraboy的背景介绍伞兵paraboy是中国知名的和平精英职业选手,他在比赛中展现出了出色的实力和极高的竞技水平。
他的口头禅成为了他的标志之一,深受玩家喜爱和模仿。
本文将从伞兵paraboy的背景介绍、他的口头禅的含义和影响力等方面进行探讨。
1.1 伞兵paraboy的职业生涯伞兵paraboy,本名徐泽亮,是一位中国职业电竞选手。
他从小就对游戏充满了热爱,并在和平精英这款游戏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和实力。
他的职业生涯始于2019年,加入了TOP战队,并在职业赛事中获得了多个冠军和亚军的荣誉。
1.2 伞兵paraboy的口头禅伞兵paraboy的口头禅是“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他在接受采访和直播中频繁使用这句口头禅,成为了他的个人标志之一。
这句口头禅的含义和影响力将在后文中详细讨论。
二、口头禅的含义和影响力伞兵paraboy的口头禅“不念过去,不畏将来”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句口头禅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和影响力:2.1 不念过去不念过去意味着不被过去的失败和挫折所困扰,不沉浸于过去的荣誉和成就中。
伞兵paraboy通过这句口头禅告诉大家,只有放下过去的包袱,才能更好地面对眼前的挑战和未来的可能。
2.2 不畏将来不畏将来意味着不害怕未知和未来的困难。
伞兵paraboy鼓励人们要勇敢面对未来的一切,不畏惧失败和困难,勇往直前。
他的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激励着无数玩家和粉丝,让他们在游戏和生活中都能充满勇气和信心。
2.3 影响力伞兵paraboy作为中国知名职业选手,他的口头禅深受广大玩家和粉丝的喜爱和模仿。
他的口头禅已经成为了和平精英社区的一种文化符号,人们在游戏中互相打气时常常引用这句口头禅。
伞兵paraboy的口头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职业选手,让他们更加积极向上地面对比赛和生活。
三、伞兵paraboy的成功秘诀伞兵paraboy不仅仅是因为口头禅而闻名,他的成功也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3.1 专业能力伞兵paraboy具备出色的游戏技术和战术分析能力。
美国人蹦极时为何爱高喊“Geronimo”作者:安德烈来源:《航空世界》2017年第09期在许多美国的影视作品中,人们都可以看到类似的镜头:跳伞运动员或蹦极爱好者从高空一跃而下的瞬间,总是要高喊一声:“Geronimo!”实际上,“Geronimo”确实是美国蹦极爱好者和跳伞爱好者们在从高处跃下时常喊的一个单词。
但是,这个单词有什么含义呢?实际上,高喊“Geronimo”原本是美国伞兵的一项传统,这一传统,起源于一部电影。
故事还要从美国伞兵的起源说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6月,美陆军从第29步兵团抽调了一批人员,在佐治亚州的本宁堡组建了美国第一个试验性的空降分队。
1940年8月16日,在佐治亚的罗森机场,美国伞兵进行了第一次有官方记载的跳伞。
在第一次试跳的前夜,年轻的士兵们开了一个狂欢酒会,并一起观看了一场西部题材的电影,就是1939年由安迪·迪瓦恩(Andy Devine)主演的电影西部片《杰罗尼莫》(Geronimo,香港将这部电影的名字翻译为《勇冠万军》)。
这是一部讲述阿帕奇士兵与美国白人作战的西部题材电影,在当时很受欢迎,电影结束后,一个名为奥布里·埃伯哈德(Aubrey Eberhardt)向戰友们夸口,称自己并不害怕明天的跳伞。
毕竟,当时美国还没有人真正跳过。
当时,已经有了几分醉意的年轻士兵都对埃伯哈德的大言不惭报以嘘声,说他会在机舱门口忘记自己的名字——按照当时的伞兵惯例,伞兵跃出舱外的瞬间要喊出自己的名字。
第二天的试跳非常成功,每个人都成功跃出舱外,而且没有人忘记自己的名字。
当轮到埃伯哈德时,他在跳出舱外的瞬间,忽然转身对身后的战友们大喊一声:“Geronimo!”于是,一个新的军事传统诞生了。
事后,埃伯哈德承认自己只是想开个玩笑,作为对战友们昨天晚上的嘘声的回应。
但伞兵们非常喜欢埃伯哈德的玩笑,也非常喜欢《杰罗尼莫》这部电影。
于是,伞兵们不约而同地,在之后的跳伞中都喊“Geronimo”,而不再喊自己的名字。
揭秘二战美军“幽灵部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这样一直神秘的部队,使用各种战争策略来混淆视听,误导或恐吓德国军队。
下面店铺整理了揭秘二战美军“幽灵部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二战“幽灵部队”:盟军用充气坦克迷惑德军战争靠的不仅仅是实力,还有智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就使用各种战争策略来混淆视听,误导或恐吓德国军队,比如降落假的伞兵、伪造军官William Martin的死亡、掩盖一个军用飞机厂等等。
最近曝光的是被称为“幽灵部队”(Ghost Army)的诡计。
“幽灵部队”被官方称为“美军第23司令部直属特战团”,一个拥有1100人的部队。
他们的任务就是负责迷惑纳粹部队。
该部队的成员并不是普通的士兵,而是从纽约和费城艺术学院精心挑选出来的艺术家、插画家和音效师。
他们利用充气坦克和扬声器等作为“武器”对付敌军。
在战争期间,该部队在欧洲大陆上成功制造出了上万盟军大举推进的假象,以此骗过希特勒的军队。
他们总共发起了20多次行动,拯救了上万个士兵的生命,但是他们的英雄壮举没什么人知道。
因为“幽灵部队”的存在和行动一直被高度保密,直到1996年有关文件被解密,他们才为世人所知。
为了创造出一个庞大的军队,部队会使用充气的坦克、卡车、大炮和飞机,并通过巨型扬声器播放预先录制好的装甲和步兵的声音,而这声音在15英里(约24公里)开外的地方都能听到。
部队中有人负责创建虚假的交通网络,有的打扮成士兵,出没在当地的咖啡馆,向间谍散播一些假故事,还有的扮演成军官,开着吉普车从一个小镇至另一个小镇。
有的时候,部队还会开着几辆卡车营造出步兵被运送的错觉。
通常情况下,他们可以制造出2万到4万人的推进场景。
他们最壮观的行动之一是在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
1945年3月,当第九军准备横渡莱茵河进入德国时,“幽灵部队”在不同的地方试图吸引德军部队的注意。
他们设立了超过600个充气坦克和大炮,晚上播放坦克前进的声音,而白天则使用大型工程建造的声音。
【专辑:我心中的经典】之一:《无耻混蛋》(下)第四章:电影院行动Chapter 4 : Operation Kino 1、起幅:一阵皮鞋踏地的画外音后,镜头由完全黑暗忽然局部光明(顺应开门的动作),这时我们看到一个大景深的走廊全景,四周红木装饰充满古朴风气,暗示这里是保守而严肃的英军地盘。
2、英国中尉登堂入室。
这个场景运用局部逆光,正巧将正中间走来的中尉留下黑影轮廓,光线对比强烈,营造了严谨而神秘的气氛。
3、室内三个人物,一开始全部用大全景拍摄,凸显人物之间的距离感和空间的宽敞。
接下来Hicox中尉与Fenech将军的对话中,镜头采用了全景与半身景的交叉反打,中间夹杂了对丘吉尔的大远景镜头,透露了Hicox中尉与Fenech将军例行公事的间隔、以及Hicox中尉对丘吉尔的陌生。
现在简单整理一下这段对话的思路:1、从饮料的选择开始,两人不谋而合地选择了纯苏格兰威士忌,一下子拉近了将士间的距离。
2、将军询问中尉“德语如何”,答曰:“非常流利”(Like a Katzenjammer Kid.),这里的Katzenjammer Kid源于20世纪初一部由德国人编写、在美国发表的著名连环画《捣蛋鬼》(the Katzenjammer Kids),中尉原意估计是想告诉将军,自己的德语和当地人一样溜,然而却用了这样一个充满滑稽色彩的典故,个人以为更像是一种自嘲。
3、将军开始询问他以前作为电影评论家的经历。
中尉自称写过两本电影评论,一本有关“德国20年代电影”,而这个时期的德国电影是表现主义的起源,可以说那时的作品是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第二本书则是对G.W.Pabst作品的subtextual film criticism study(潜层文本研究),这位G.W.Pabst作为德国电影史上新写实主义大家,其作品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力可谓巨大;后期与里芬斯塔尔合作,使他的不少作品内也夹杂着一定的政治意味。
由此可见,中尉所列举的这两部作品分别体现了他对德国电影文化性(或“艺术性”)和政治性(或“社会性”)都具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圣堂兵种介绍 农民(Peasant ) 民兵(Conscript )1 攻击1 1 防御 11-1 杀伤1-2 3 生命6 4 速度4 8 主动8 N/A 魔法值N/AN/A 弹药N/A 1×1 体型 1×122 产量22 4 经验 8土 元素 土、气20价格30 纳税(Taxpayers ):每个农民每天能给王国带来1金的收入。
特殊能力盾牌打击(Shield bash ),在近战攻击中有一定几率击晕敌人,击晕成功时使敌人的行动条进度返回原点,并且不会受到敌人反击;对机械部队无效。
农民是神圣狮鹫帝国最基础的步兵。
他们弱小并且没有经过严格训练,但是以数量取胜。
农民是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通过纳税来使他们的主人每天获得额外的收入。
民兵卫士也是神圣狮鹫帝国最基础的步兵。
尽管依然相当弱小,但他们在战斗中得到了基础的训练,因此在肉搏战中有可能打晕敌人。
弓箭手(Archer ) 弩箭手(Marksman )4 攻击4 3 防御 42-4 杀伤2-8 7 生命10 4 速度4 9 主动8N/A 魔法值N/A10 弹药 12 1×1 体型 1×112 产量12 12 经验 19火 元素 火、气50价格 80 射手(Shooter ):具备远程攻击的能力,在射击6格外的敌人时,所造成的杀伤要减半。
散射(Scatter shot ):射击杀伤3*3范围内的多个部队(不分敌我),对单一目标造成的杀伤为正常杀伤的一半。
特殊 能力射手。
精准射击(Precise shot ):射击3格内的敌人时完全无视敌人的防御力。
弓箭手和神箭手是战斗的关键,因为他们可以在接触战之前就充分削减敌人部队。
弓箭手依靠狂风骤雨般的射击来消灭敌人。
他们拥有同时射击大范围内多个部队的能力,被射击的对象所遭受的伤害将比普通伤害减半。
神箭手所使用的弩要比弓箭手的弓更强大有力,并且更加精准。
当他们射击近距离的敌人时,弩矢会刺穿敌人的盔甲,令敌人防御力下降,从而造成更大的杀伤。
特战先锋分集剧情第1集抗战期间,日本新上任的间谍头目中村一郎开始了对军统骨干的暗杀行动。
戴先生看到案卷后,气急败坏地怒斥毛先生,连本部的军事情报科长都被日本人暗杀了,简直丢尽了团体的脸面。
毛先生分析说,中村是初生牛犊,年轻气盛,一心想要开拓对军统工作的新局面。
为此他不惜打破中日谍报战的游戏平衡和规则,使用暗杀这种极端手段,来对付军统的骨干。
表面上看,他这样做非常有效;其实从长远来说,这并不能伤害到军统的秘密情报网络。
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暗杀对暗杀,擒贼先擒王——直接干掉中村!而谁是委任这项任务最合适的人选呢?毛先生想到了军统集中营里面的一位奇能之士——陈一鸣。
探照灯将夜晚的息烽集中营照得如同白昼,看守们全副武装,牵着狼狗冲进来,径直冲向陈一鸣的牢房。
陈一鸣被押出来,看守揪着他的头发押到军法官田伯涛面前。
田伯涛拿出判决书,宣布陈一鸣将被执行死刑。
说完便把陈一鸣押上囚车带走。
陈一鸣一直被拉到了刑场。
车队里面的一辆吉普车内,毛先生平静地看着陈一鸣拖着脚镣走到行刑位置。
看守来蒙眼,陈一鸣说不用了。
行刑队持枪,田伯涛宣布准备,行刑队哗啦上枪栓。
陈一鸣深呼吸,大呼三民主义万岁——中华民国万岁——行刑队都愣了。
田伯涛踹了最近的行刑队员一脚说,妈的没见过枪毙人喊口号吗?行刑队员结结巴巴报告说,只见过喊共党万岁的。
田伯涛命令,给老子开枪!陈一鸣再次高呼委员长万岁——枪声响起。
陈一鸣纹丝未动,只是急促呼吸着。
行刑队员看着他。
田伯涛一点都不意外,摘下军帽说戏演完了,算你小子有种!陈一鸣这才知道自己从死亡边缘回来,汗水流下来,张大嘴呼吸。
毛先生从车上走下来,称赞陈一鸣是党国的人才,并请陈高参上车。
毛先生对陈一鸣表示,他又看了一遍陈一鸣的资料。
陈是陆军官校第九期步兵科第一名毕业的高材生,受到过校长的召见;并且当年就送往德国军校留学,学习空降兵作战指挥,两年后又是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期间还获得了雪绒花勋章。
致命钢雨----M18A1反步兵定向地雷喜欢军事动作题材电影的读者恐怕对1996年香港拍摄的动作片《飞虎》不会陌生,影片中叛逃的海豹部队为逃脱飞虎队追击,在必经之路上埋设了地雷,造成多名飞虎队员伤亡,这种地雷就是M18A1。
这种武器在美军中经常被称为“Claymore”,原意是指苏格兰阔剑——冷兵器时代苏格兰人曾经使用的一种带护手的双刃重剑,大概美军士兵期望这种武器能象苏格兰阔剑一样横扫一切敌人。
源起与发展M18A1反步兵定向地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纳粹德国的武器专家休伯特·沙尔丁(Hubert Schardin)和匈牙利人米斯奈(Misznay)几乎同时发现,在一块带弧度的钢板后引爆炸药,炸药在起爆时大部分冲击力垂直作用于钢板上,爆炸过程中钢板凹面就会形成一个高速侵彻体,其破坏能力非常惊人。
当时人们将这个发现命名为米斯奈-沙尔丁爆炸效应(Misznay-Schardin effect)。
休伯特·沙尔丁利用该原理设计了一种定向地雷,不过还没等他的设计投入生产,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结束了。
伴随着纳粹德国的迅速崩溃,这项技术最终流入当时的同盟国手中,但战后相对和平的环境使得该技术暂时被束之高阁。
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用这句话来形容休伯特·沙尔丁的设计也很贴切,因为数年后爆发了举世瞩目的朝鲜战争,使得米斯奈-沙尔丁爆炸效应原理很快在战场上得到了应用。
为援助朝鲜人民、保卫国家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政府请求出兵援助。
装备精良的“联合国军”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联合打击下丢城失地,节节败退,特别是志愿军的夜袭战和穿插包围,让美国士兵们惶惶不可终日,担心神出鬼没的志愿军战士会突然杀到他们的阵地上。
为了固守阵地、挽回失败局面,“联合国军”阵营迫切希望能得到一种可由单兵携带并使用的有效武器,重量轻、结构简单的反步兵地雷因此成了各国武器设计师眼中的香饽饽,但传统地雷不能很好满足需要,于是有人想到了休伯特·沙尔丁设计的地雷,加拿大人手脚比较快,没多久就设计生产出一种名“phoenix”的地雷,这种地雷成功地应用了“米斯奈-沙尔丁”爆炸效应原理,结构也颇为简单,通过引爆装在钢板后的炸药,使其破碎产生破片,从而达到杀伤敌人的目的。
地狱伞兵,行星轨道空降突击队,UNSC的的精英兵种,受过严格的训练,他们能乘坐攻击舱从宇宙中降落到地面,从天而降,进
行突击任务。
地狱伞兵(ODST,Orbital Drop Shock Troopers)
,作战能力强于陆战队,因为他们的体格是人类中比较强壮的。
而且地狱伞兵们受过严格的训练,他们能乘坐攻击舱从宇宙中降落
到地面。
因为中途会与大气层摩擦,产生常人无法忍受的高温,而
且最后还会因撞击地面而震荡,(在《HALO2》中与士官长一起空
投到环带的地狱伞兵就有几名因高温和撞击死在了登陆舱内。
)所
以大多数普通人是会直接死亡。
而地狱伞兵却靠这一点出名,他们
都从天而降,进行突击任务。
当然,斯巴达战士也可以做到。
但是,地狱伞兵再厉害,他们也是普普通通人类,所以还有本身的极限。
而斯巴达战士经过改造,无论是体格还是反应能力以及各
方面能力都超出人类极限,所以地狱伞兵在UNSC中仅次于斯巴达。
地狱伞兵对斯巴达计划2产生的斯巴达们抱有极大的敌意,原因有以下2个:
1.身为斯巴达2期计划的产物的士官长,(准确的说是斯巴达117 约翰,也就是玩家自己。
)当时为了验证生化强化后自己是否正常,却惹恼了4个牛逼哄哄的地狱伞兵,徒手与4个地狱伞兵对打,结果那4个地狱伞兵3死1重伤,事后总教官将事件淡化为训练中过度对抗导致教官阵亡。
2.斯巴达战士们的出现使地狱伞兵由UNSC最强兵种降到了第2强兵种。
因为这2个原因,地狱伞兵们对斯巴达毫无好感,甚至充满敌意。
(PS:还有一个原因,因为在陆军老大埃克森上校(地狱伞兵是他的精锐)失败的地方,哈尔茜博士所带领的斯巴达们却不断的成功,因此埃克森上校十分郁闷,所以整个地狱伞兵部队都与斯巴达为敌。
)
不过无论如何,地狱伞兵都是UNSC的强大兵种、杀人机器!
轨道空降突击部队
我们双脚着地!长官!
创立:UNSC军历公元2525年
隶属:联合国太空司令部
分支:联合国太空司令部陆战队
性质:突击步兵/特种部队[1]
ODST标志单位大小:数个师级部队
昵称:地狱伞兵
目前已知的单位
轨道空降突击部队第105师
轨道空降突击部队第2营
轨道空降突击部队第7营
轨道空降突击部队第340教导队105喷射空降排
轨道空降突击部队(以下简称ODST),或是他们较为人所知的昵称“地狱伞兵”,可以追溯到20及21世纪的伞兵部队,用
来空降在敌后夺取建筑物、桥梁以及各种重要的军事以及工业设施来替其他传统部队创造出有利的态势,这类部队最早的起源是1939年二战时期,德国用来奇袭位于比利时以及荷兰的“空降猎兵”,而当6月5号发动的诺曼底登陆战时,两支美军空降师以及一支英
军空降旅被空投到法国诺曼底的敌军阵线后方,而ODST同时也有
美国海军SEALS特战部队以及英国陆军SAS(特战空勤部队)的
特征。
然而,最早的轨道空降战役是发生在2163年的火星战役,联合
国陆战队被派往火星支持联合国部队对抗恐怖主义份子-弗拉基米尔.科索夫。
ODST最早是在2525年的初期开始运作,第一支、也是最精锐
的ODST师级部队是第105师,也就是为人所知的"地狱伞兵",是
一支以粗暴及效率著称的战斗部队,他们通常被认为是最精锐的部队,与精英、鬼面兽以及斯巴达战士属于相同的等级
除了斯巴达战士之外,ODST是UNSC中最有效率的战斗部队,而被赋予的任务与期待让整支部队全部都是自愿参加,有些外部人
士认为会参加的人全都是疯子,到了2552年,他们的数量快速膨
胀为好几个师级部队,好满足星盟战争中急切的需求
有些ODST部队在斯巴达二代战士的训练中有着活跃的表现,
不过整个计划的实用性却在单一斯巴达战士(就是士官长)徒手击
杀三名ODST并让一人重伤后受到质疑,这造成了ODST仇视斯巴
达战士的宿命,他们把斯巴达称为“怪胎”并认为他们不配叫做人类。
轨道空降突击部队最著名的就是他们那非正统的作战方式,包括使用轨道空降到地表上作战,与正规陆战队相似,轨道空降突击部
队维持了许多强大的分遣部队,并分配到UNSC海军的船舰以及设
施上,例如UNSC亚特拉斯号、琥珀号、秋风之墩号、航向黎明号、开罗航站等等。
当然他们是人类,但是他们与陆战队最不同的地方就是他们总是接下最危险、最疯狂的自杀性任务,他们在生理上与陆战队并没有不同,但是他们随时准备好“率先跳入地狱!”并执行不见得能生还的任务,时常展现出过人的勇气、荣誉以及疯狂的特质,因为这些原因,UNSC海军认为ODST是一群异类,而ODST则认为海军是懦夫,因为他们老是待在太空,而不是卷入地面上的混战。
他们也被派往敌火最猛烈,或是有重兵防守的地区,他们的任务就是消灭地区里的敌军,并保护鹈鹕号的登陆区,好让鹈鹄号可以带着陆战队的援军抵达,如果没有ODST的扫荡,鹈鹕号根本无法靠近着陆区,最著名的例子就是Delta Halo,一群ODST在士官长的带领下空降到登陆区去扫荡星盟部队,好让携带尤猪号的鹈鹕号能降落,也因为他们的任务性质,在游戏中的许多场景都能看见ODST的尸体。
轨道空降突击部队使用先进、特制化的装备来执行他们的任务。
(1)连身服
ODST除了使用陆战队的装备外,最特殊的就是他们的连身服,这是全黑色以及完全密封的战斗服,有保温以及冷却装置来遮蔽用
户的红外线讯号,氧气系统在太空战斗中能提供15分钟的氧气供应,头盔内有光学以及通讯装置,在抬头显示器上也安置了红外线影像
仪以及动作侦测器
在方舟战役中,ODST在他们的装甲上有颜色标记,这可能是代表阶级,四名白色搭配一名红色,红色可能代表是班长或是士官,
白色则是班兵,班长比其他的ODST更积极,也经常率领部下投入
战斗,而白底配上红色十字则是班上的医护兵,ODST在"战到最后
一人"这部影片中,将自己的血型贴在他们的肩甲上。
(2)人员投送载具Human Entry Vehicle (HEV)
HEV是一种由A级钛合金、超导合金、陶瓷所做成的泪滴状空
投舱,这些载具因为重返大气层时的高温、G力对人的冲击,被认
为是非常危险的,要不然就是它的降落伞在减速阶段时居然打不开,这也是最主要ODST成员被认为不正常的原因。
HEV同时也用来携带武器、食物、弹药、无线电,甚至可以当
作暂时庇护用的小卧室。
(3)武装突击艇
武装突击艇是一种陆战队以及海军用来部署ODST的载具,它
们被证明是非常没效率的,因为在突击中会吸引大量的火力,现在
已经被HEV取代。
(4)武器
ODST的标准装备为MA5B型突击步枪(后改为MA5C突击步
枪和BR55攻击步枪),同时也是《光晕1》中士官长的主要武器,在后来的战役中ODST体现了他们超强的体质和精湛的射击技术,
无论是人类的突击步枪,火箭筒,狙击步枪,还是圣约人所用的等
离子步枪,手枪,其准度都大大超过一般的陆战队员。
登上秋风之墩号的轨道空降突击部队在安东尼奥.席伐少校的率
领下多次重挫了星盟试图扫荡Alpha Halo上秋风之墩号生还者
的企图。
轨道空降突击部队第七营的成员参加了"新蒙巴萨郊区"中试图俘虏悲怆先知的任务,他们搭乘的鹈鹕号被圣甲虫击毁,他们奋战穿越郊区与UNSC的主力部队会合,这场战斗的纪录可以观赏影片Another Day at the Beach。
第七营的成员后来也参加了琥珀号抵达Delta Halo后的行动,跟随士官长扫荡着陆区好让尤猪号能抵达战场,随后又参予了航向黎明号突袭市中心以及00特区的任务。
两名ODST队员参加了2552年的巴瓦斯战役,当一个陆战队营正与星盟交战于巴基斯坦时,B-21以及B-22被派遣去斯巴达-117预计坠落的地点,B-21以及数名陆战队在战斗中被杀、而受伤的B-22则是加入一些陆战队的生还者。
你们都听见啦!小子!该是冒险的时候啦!!——枪炮上士彼特·史戴克
史戴克是隶属于105师第7营的地狱伞兵,战绩辉煌,几乎无役不予,参加过04特区战役、第一次地球战役、05特区战役、沃城战役以及00特区战役,更惊人的是他最后依然生还回到到地球。
他是以替凯斯(Keyes)舰长配音的彼特·史戴克先生命名作为纪念。
Dare,halo3ODST里的女上尉。
Michey,halo3ODST里的男队员。
Dutch,halo3ODST里的男队员。
Romeo,halo3ODST里的男队员,狙击手。
Buck,halo3ODST里的男队员。
Rookie,某ODST新兵绰号,第一次就在新蒙巴萨执行任务,HEV被载着悲惨先知的星盟舰船空间迁跃的震荡波影响,与队友的HEV走散,着陆后昏迷了6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