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宽窄行种植产量与效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81.47 KB
- 文档页数:3
宽窄行栽培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作者:郭红敏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第21期玉米宽窄行栽培技术的出现,对于传统的种植模式中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优势,具有良好的通透性,透光性,能够对风蚀,水蚀的现象给予防备,土壤的蓄水能力也更强。
为了保证玉米栽种技术的规范化,本文就对宽窄行栽培对玉米生产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做出几点分析。
玉米宽窄行栽培技术的应用,应从多方面着手,是保证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当然控制玉米宽窄行栽培技术也非常关键,这种栽培方式的应用,也就是对宽行,窄行相同的方式来进行培育,一般情况下宽行的播种行距应该控制到85到90厘米之间,在窄行的行距,应该控制到45到48厘米之间,通过两种方式相互结合,来使玉米的产量升高力度,经济效益也就随之增高,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一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因素1播种及收获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综合分析来看,玉米最适宜播种期应在5月28日至6月3日,玉米的成熟日期在9月18日左右,玉米如果收获的过少,对玉米的品质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如果收获的过晚,也会影响其他农作物生长和播种的时期,所以玉米的收获期应定在9月18日前后几天。
才不会影响玉米的产量。
2气象因素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综合近八年的气象因素来看,在玉米生长期正常的情况下,生长期积温和日照成正比的关系,降水量和日照成反比的关系。
也就是说,降水日数越多,日照时间越少,因此在玉米品种和土壤肥力不变的情况下,应该充分考虑气象因素对玉米生产的影响,阴雨天气多,光照时间就少光合作用自然就差,天气炎热,土壤水分蒸发和植物消耗的水分大,这些因素都不利于玉米的生长。
3田间管理对产量的影响由于玉米生育的周期较短,从播种到收获大概只有110天左右,所以玉米的田间管理十分重要,苗期玉米要进行查苗,要及时进行除草,定苗,喷射农药,防止病虫害发生,在玉米七叶期前后使用追肥,中国玉米收获后,要及时进行晾晒,防止霉变或发芽,保证玉米的品质。
二、影响玉米宽窄栽培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因素1科学选种玉米宽窄行栽培技术的应用,首先前期要做好选种的工作,由于宽窄栽培技术的特点,应选用耐密性的玉米品种,玉米间行距大,能够实现对阳光的充分利用,具有良好的通风性,常见的耐力性品种有很多,我们应选取这些品种来作为玉米宽窄行培育的重要品种。
农 业 技 术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年第8期简析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要点牛晓芸(渭源县清源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甘肃定西 748200)摘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玉米不但是主要农作物之一,也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利用科技种植,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更能优化品种,同时也满足了市场对于玉米的产能的需求。
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选择宽窄行种植的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全新的栽培技术,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土地肥力,增强透光性能,使玉米得以增产。
因此,首先针对玉米宽窄行种植的优缺点进行简要分析和阐述,接着提出了玉米宽窄行种植的基本技术要求,从玉米选种、基础处理、土地平整、科学播种以及注重病虫害防治等诸多角度,提出了玉米宽窄行种植等具体技术要求,希望能够结合实际种植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与方案,为玉米种植人员提供必要参考,也为切实在我国广大地区推广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奠定基础与保障。
关键词: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要点0 引言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实际上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是比较简单易行的,并且实践操作意义比较强,可以有效增强种植过程中的通风性以及透光性。
另外,在此过程当中,还可以使得土壤中的水气、热气、肥力等充分发挥出来,有利于改善作物之间相互争夺光线以及肥力的情况,对于改善作物品质以及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未来需要各区域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尝试将玉米宽窄种植方式作为全新的玉米栽培技术,这样势必会提高玉米产量,促进其品质的进一步提升。
1 玉米宽窄行种植优缺点分析1.1 优点分析所谓玉米宽窄行种植,实际上是相较于传统等行种植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玉米种植方式,其本身更加符合玉米种植的实际特点,并且也更加能够满足玉米稳产高产的目标和要求。
玉米宽窄行种植作为一种全新的栽培技术,其一定是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和特点,才会在现阶段不断被推广。
虽然说现阶段并没有全面推广开来,但从其整体发展前景来看还是非常具有推广意义和价值。
玉米一穴双株宽窄行种植新模式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也不断地向着高效、节约、环保的方向发展。
在种植模式上,也不断尝试新的方法,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其中,玉米一穴双株宽窄行种植新模式,正逐渐备受农民欢迎。
什么是玉米一穴双株宽窄行种植?玉米一穴双株宽窄行种植是指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每个穴位同时种植两株玉米,同时采用宽窄行轮作的模式进行。
也就是说,一条畦子所种植的玉米植株数量不同,行距也不同。
具体来说,宽行是指在玉米植株之间留有较宽的距离,而株行距则相应变窄。
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种植,可以使得每穴的玉米植株数量在5~6株之间。
玉米一穴双株宽窄行种植的好处玉米一穴双株宽窄行种植的好处可谓是十分明显的。
首先,这种种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种植的占地面积,可以增加耕地的回报率,尤其是对于小农户和土地有限的农户来说,更是一种理想的种植模式。
其次,宽窄行轮作可以控制玉米病虫害的发生。
种植在较窄的株行距下,可以使得玉米植株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同时病虫害传播也会更加快速,导致玉米产量下降。
而较宽的行距则可以减少植株之间的竞争,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
最后,玉米一穴双株宽窄行种植也可以减少播种量,节约种子。
在传统种植模式下,为了获得更高的玉米产量,通常需要大量的种子。
而在这种新型的种植模式下,由于每个穴位种植两株玉米,可以减少播种量,降低种子成本。
玉米一穴双株宽窄行种植应注意的问题虽然玉米一穴双株宽窄行种植模式有着很多优点,但是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适合性问题。
玉米一穴双株宽窄行种植模式适合种植密度在50,000株/公顷以下,土壤基础较好和气候较为适宜的地区。
2. 施肥问题。
由于玉米一穴双株宽窄行种植需要两株玉米共生,因此施肥需要比较合理,不能让两株玉米同时竞争养分,需要在每个穴位加强施肥。
3. 除草问题。
宽窄行种植会使得玉米植株留下了更多的空隙,容易生长出杂草,需要注意及时除草。
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的探讨【摘要】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提高产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
本文首先介绍了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的重要性,该技术在减少病虫害、提高通风透光性、节约土地资源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其次分析了玉米宽行和窄行种植技术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这两种技术对产量的影响。
然后详细介绍了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的实施方法,包括选择种植品种、调整行距、施肥浇水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最后展望了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前景,指出其在提高玉米产量、保护环境和提高农民收益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关键词: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优势、产量、实施方法、应用前景、重要性、发展现状、发展前景。
1. 引言1.1 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的重要性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
宽行种植可以增加单株玉米的生长空间,有利于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从而增加玉米的产量。
窄行种植则可以增加每单位面积上的玉米植株数量,有效利用土地资源,进一步提高产量。
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还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
通过合理的植株排列和间距,利用自然生态环境的调控作用,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从而减少对农药的依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它不仅可以提高玉米产量,保障粮食安全,还可以减少农业对环境的影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粮食生产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1.2 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的发展现状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作为现代种植业的一项重要技术,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技术创新的不断深入,玉米种植技术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在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上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不断探索和推广这一种植模式。
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1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玉米宽窄行倒茬平作种植技术是吉林省农科院多年研究的科研成果,已经通过国家鉴定,并获国家发明专利。
梨树县2004年开始引进并进行试验示范,2012年全县推广面积已达到了10000多公顷,应用范围也辐射到了全县各乡镇,特别是万发镇发展速度较快,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平均比常规均匀垄种植增产10.6%.2012年小宽镇陶树山采用此技术容获高产创建一等奖奖,公顷产量达14250公斤,比常规种植增产20%。
一、宽窄行栽培的技术要点1、是改均匀垄种植为宽窄行种植。
窄行为40厘米,宽行为80---90厘米。
2、是改垄作为平作。
新式种植取消了成垄的过程,作物在整个生长期都是在平整的耕地上进行.整地必须在秋季进行,有条件可以施入农肥和底化肥,旋耕深度不小于16厘米,施肥深度为10厘米.3、是改浅中耕为一次深松。
常规种植中耕时只对表土进行耕作,一般耕深只有10-15厘米耕层浅而且翻动土层较多,失墒严重.宽窄行种植在6月下旬深松和追肥同时进行,深松时不翻动土层,深度要达到30厘米以上,以打破犁底层为准.追肥深度10厘米左右,而传统施肥深度只有3-5厘米.4、是改低留茬为高留茬自然腐烂还田。
常规种植留茬高度一般为5cm~8cm。
根茬用机械粉碎抛撒在田里,增加了作业环节和支出,同时由于表层土壤被搅动,易造成失墒,新式种植要求留茬高度为30cm~40cm,是秸杆总量的三分之一.靠自然腐烂还田.5、是改全面作业为间隔作业。
主要体现在中耕时深松和整地环节上。
常规种植中耕和整地,作业面积与种植面积相等。
新式种植深松和整地时只对宽行进行作业,作业面积是耕地面积的55%。
二、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的作用效果1、倒茬休耕,通风透光窄行视为种植带,宽行视为休耕带,作物在窄行上生长,宽行就得到相应的休整,第二年将种植带移至宽行中,使上一年的窄行成了宽行,即休耕带.这样,年复一年的倒茬种植,实现了种养的结合.宽窄行玉米田有效地改善了田间小气候,增强了通风透光性增加。
在我国的粮食产业中,玉米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其地位不可替代,很多以玉米为原材料制作的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有着极大的价值。
因此需要着重关注玉米种植技术的创新和优化,进而在更大程度上提升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使其效益得到更显著的提升。
鉴于此,本文对于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的应用等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概述以及相应对应的技术要点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也叫做玉米宽窄行倒茬平作种植技术,这是吉林省农科院多年研究的科研成果,已经通过国家相关方面的鉴定,并且获得了国家的发明专利,通过实践的检验可以看出,这种种植技术有着十分良好的应用效果和优势,可以使农民更加增产增收,平均比常规均匀垄种植增产10.6%。
这项技术有着比较高的科技含量,值得深入应用和研究,不断的创新,进一步实现耕地的种养结合,使土地投入产出实现良性循环,这对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对于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的主要要点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针对种植方式进行有效改进要突破传统的均匀垄种植方式,使其转变成为宽窄行种植方式,具体的规格主要体现在:窄行为40厘米,宽行为80---90厘米。
2、改垄作为平作宽窄行种植方式把成垄的过程进行取消,确保玉米作物能够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可以在平整耕地上有序操作。
在整地的过程中要在秋季进行,可以有针对性的施加农肥或者底化肥。
针对旋耕的深度而言,要进行有效的控制,深度不小于16厘米,施肥深度为10厘米。
3、改浅中耕为一次深松常规种植中耕的过程中往往只是工作表土,通常情况下深度只有10-15厘米,耕层浅而且翻动土层相对来说比较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导致比较严重的失墒。
宽窄行种植方式通常情况下是在每年的6月下旬深松和追肥同步推进,在深松的过程中不能把土层翻动,要对其深度进行有效控制,超过30米以上为准。
要打破犁底层,使追肥深度超过10厘米。
4、改低留茬为高留茬自然腐烂还田种植的过程中要求留茬高度为30cm~40cm,是秸杆总量的三分之一,靠自然腐烂还田。
Z a i p e i j i s h u玉米窄行种植技术现如今已经发展成了一个成熟的种植技术,该种植技术改进了对光热等影响因素的配置,大大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通过玉米窄行种植技术种植出的玉米都有着发达的根系和健壮的植株。
并且该技术对于提高耕地的水平以及改善土壤环境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如果在适应区推广定能获得很好的收益效果。
一、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的优缺点1、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优点①受光率的提高提高受光率可以让每株玉米都享受到充分的日照,避免了叶子遮盖导致日照不充足的情况。
这一做法从根本上保障了玉米的生长条件,提高了玉米的质量和产量。
②通风性的增加玉米窄行种植技术促进了田间的空气流通,保证玉米能够呼吸足够的二氧化碳,加强光合作用。
除此之外,通风性的提高导致田间的昼夜温差变化大,有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
③资源利用率的提升玉米窄行种植技术有利于合理划分土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田地和休息地的相互使用是土地深松,施肥效果更好。
2、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的局限性玉米窄行技术最大的缺点就是根系竞争强烈。
虽然这项技术将上层资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产量和质量都实现了有效的增长,但是下层资源竞争激烈的问题却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宽窄行的距离不同会直接影响到玉米的产量,所以宽窄行距离是否科学合理对技术优势的发挥有很大的影响。
二、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1、土地平整和播种方法采用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可应用至土地平整和播种中,但是一定要注意做好选地、选种和播种工作,即良好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是确保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顺利实施的充分条件,而良好肥沃的玉米田地和发育良好的玉米植株是保障玉米产量与质量的必要条件。
所以应首要选择土壤肥沃的地块,可以重点关注去年栽种过作物的土地。
如去年种植过大姜的地块。
不过如果土地在前一年栽培过其他的作物,就要通过土地深翻的方式来清除前一年种植的作物在田地中留下的根茬残留,确保土壤疏松透气,为玉米的种植提供充足的养分。
北疆春玉米宽窄行滴灌栽培技术北疆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产区之一,春玉米是北疆地区的主要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春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保证农民的经济收益,北疆地区采用了宽窄行滴灌的栽培技术。
宽窄行滴灌是指在玉米田间采用宽行和窄行的播种方式,结合滴灌技术进行灌溉。
宽行滴灌是指将玉米的行距调整到较宽的距离,以便在行距中设置滴灌带,使水分可以直接滴在玉米根部。
窄行滴灌是指将行距调整到较窄的距离,滴灌带仍然设置在行距中,但是滴灌带间距更小,以增加滴灌带的覆盖面积。
宽窄行滴灌的栽培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合理施肥:春玉米是耗肥作物,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
根据土壤肥力和玉米生长期需求,采用科学合理的施肥措施。
在播种前根据土壤检测结果进行基础施肥,随后根据玉米生长的需求进行追肥。
二、密植栽培:宽窄行滴灌中,窄行滴灌时可以适量增加玉米的密度,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玉米株数,提高产量。
但是密植也会增加玉米间的竞争,需要加强管理,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三、优质品种选用:选择适应北疆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品种,提高玉米的抗逆性和产量。
注意选用无草根系侵蚀问题的品种,以减少滴灌带堵塞的风险。
四、科学灌水:宽窄行滴灌要根据玉米生长的需水量和土壤持水能力,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水。
灌溉时要保持适度的湿润,避免过早或过晚灌水,确保玉米的生长需要。
五、病虫害防治: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玉米的健康生长。
宽窄行滴灌栽培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提高土壤利用率,减少土壤侵蚀;避免农民对化肥的过度使用,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减少了灌溉水量,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通过北疆春玉米宽窄行滴灌栽培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春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保证农民的经济收益,还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这一技术的应用将在北疆地区进一步推广,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玉米宽窄行种植行间距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许多国家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宽窄行种植行间距是非常重要的。
宽窄行种植行间距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宽窄行种植行间距的影响。
宽窄行种植行间距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和根系分布有着直接影响。
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根系的分布情况直接决定了植物的吸收能力。
研究表明,较窄的行间距可以促使玉米植株的根系更加发达,根系分布更加均匀。
这样可以增加植株对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从而提高玉米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宽窄行种植行间距还会对玉米的光能利用效率产生影响。
光能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直接关系到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研究发现,较宽的行间距可以增加玉米植株的叶面积,提高光能的吸收面积和利用效率。
然而,行间距过宽也会导致植株之间的竞争加剧,降低光能利用效率。
因此,选择合适的宽窄行种植行间距是确保光能充分利用,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
宽窄行种植行间距还会影响到玉米田间的风速和湿度。
较宽的行间距会减少植株之间的阻挡,增加风速,有利于玉米田间的空气流通和湿度调节。
这对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提高玉米的抗病虫能力非常重要。
宽窄行种植行间距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到具体的土壤条件和农业机械的适应性。
较宽的行间距可以减少机械设备在田间作业时的阻力和损耗,提高作业效率。
然而,在土壤肥力较低的地区,较窄的行间距可以增加玉米植株之间的竞争,提高养分利用效率,从而提高产量。
选择合适的宽窄行种植行间距对于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选择行间距,可以促进根系发达、光能利用效率高、防治病虫害、适应机械作业等,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农民在进行玉米种植时,应根据自身的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农业机械等综合因素,科学合理地选择宽窄行种植行间距,以获得最佳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探析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玉米是我国最主要的经济粮食作物之一,为了提升玉米的产量,我们要积极研发新的种植技术。
宽窄行种植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玉米品质,提升玉米产量,但该技术也存在一些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标签: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宽窄行玉米种植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种植技术,其在提升农作物质量和产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该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作物增产和农民增收。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对该项种植技术不断扶持和宣传的同时,也应该不断研究、创新农作物种植技术和方法,在减少人力、物力支出的同时,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从而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
1 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要点一是宽窄行种植技术是改均匀垄种植为宽窄行种植。
窄行为40厘米,宽行为80—90厘米。
二是改垄作为平作,新式种植取消了成垄的过程,作物的整个生长周期都在平整的耕地上进行,整地必须在秋季进行,有条件的可以施入农家肥和底肥,旋耕深度不小于16厘米,施肥深度为10厘米。
三是窄行种植技术是改低留茬为高留茬,留茬高度为30—40厘米,是秸秆总量的1/3,自然腐烂还田,改善田间持水量和土壤肥力,保证农业土地可持续性发展。
四是窄行种植技术是改全面作业为间隔作业。
主要体现在种植时深松和整地环节上。
种植深松和整地时只对宽行作业,作业面积是耕地面积的55%。
2 玉米宽窄行种植法的流程2.1修整土地玉米宽窄行种植法的前期,最重要的是修整土地。
先将种植土地全部翻一遍,之后在阳光下暴晒7d左右,然后按照一个宽行、一个窄行的方法,在玉米地上面挖种植坑,坑里面的泥土越碎越好。
一般来说,宽行的尺寸为70—90cm,窄行的尺寸为40—60cm。
2.2播种对土地进行修整以后方可进行播种。
玉米种子应选择颗粒饱满的,在播种之前可以先将种子放到阳光下晾晒,之后进行播种。
在之前挖好的玉米坑中,可以先用磷肥和氮肥作底肥,这样玉米能吸收到充分的营养;用少量土覆盖化肥,然后在每个玉米坑放入2—3粒种子,再用少量土覆盖种子。
摘要:近几年,榆社县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玉米种植面积不断缩小,如何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增加产量,是榆社县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宽窄行种植技术的优势有助于解决此问题。
关键词:榆社县;玉米;种植技术1.精细播种播种质量的好坏,在高产栽培中尤为重要,一旦播种质量不高,容易造成缺苗断垄,或出苗参差不齐、苗子大小不一,抓好播种这一环节,做到一播全苗,对实现苗全、苗齐、苗匀、苗壮,获得玉米高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整地,施肥采用灭茬、旋耕、施肥、起垄和镇压于一体的大型拖拉机进行整地,一次性成垄。
针对耕作层较浅现象,使用深松机进行深松作业,深度维持在25cm以上,打破梨底层,为玉米根系生长奠定坚实基础。
一般情况下每隔2~3年深松一次。
提高土壤肥力的重点是提高其基础肥力,即提高其水、肥、气、热协调能力,同时也提高肥料利用率。
玉米基肥以农家肥为主,配合使用化肥。
一般产量达650公斤/亩的地块,施农家肥2吨,二胺7~10公斤、尿素10~15公斤,硫酸钾7公斤,硫酸锌1公斤做底肥,结合整地打垄一次性深施20cm以下。
1.2良种选择,种子精选,药剂拌种,确保苗齐、苗全1.2.1品种选择。
“科技兴农,种子先行”。
选用具有优良生产性能的品种是玉米实现高产丰收的重要前提。
在品种选择上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用优质、高产、抗倒伏、高抗病杂交一代杂交种。
在品种选择时要保证种子净度在98%以上,纯度97%以上,发芽率90%以上。
二是选用紧凑型耐密玉米品种。
玉米高产田品种选择宜采用紧凑型,是今后玉米良种向更高产迈进的发展趋势。
三是注意品种生育期,因地制宜选用品种。
我县大部分地区宜选择中晚熟品种,如大丰1407、诚信1601,瑞普686、联创839、大康193、中地998、龙生19,只有北寨乡上半社、社城镇两河口等局部区域选用中早熟品种,如先玉335、龙生19。
1.2.2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要做好种子处理工作,去除秕粒、霉粒、破粒、虫粒及杂物,并选择29%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剂亩用量10mL进行拌种,每亩拌种2500g。
玉米宽窄行种植行距玉米作为我国的一种重要粮食作物,其种植方式也是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
其中宽窄行种植行距的选择,更是直接关系到玉米的产量及质量,因此值得探讨。
宽行种植是指玉米的行距大于标准行距,通常在60-100厘米之间。
宽行种植的优势在于:1.减少病虫害发生率。
由于植株之间空间较大,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侵染。
2.增加光能利用率。
植株之间距离较大,每株植株可以接受到更多的光线照射,从而提高光能利用率,促进光合作用的发生。
3.减少对灌溉、肥料的需求。
同样由于植株之间距离较远,灌溉和施肥次数也会减少,有利于减少成本,并且可以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窄行种植则是相反的,行距通常在50-60厘米之间。
窄行种植的优势在于:1.增加叶面积指数。
植株之间的间距较小,叶面积指数可以通过叶面积比的增大而提高。
2.提高单株产量。
由于植株之间距离较小,单株产量可以得到有效提高。
3.适应设备化种植。
由于行距较小,可以采用机械化种植和收获。
虽然窄行种植存在上述优势,但由于植株之间空间较小,容易导致植株之间互相竞争,从而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
在选择宽窄行种植的行距时,需要根据土壤、玉米品种、种植技术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对于玉米栽培的初学者,建议采用宽行种植的方式,由于此种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等优点,初学者可快速学会玉米的种植技巧。
而对于有一定学习和实践经验的栽培人员来说,可以选择适合当地条件、品种的宽窄行种植行距,以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无论是宽行种植还是窄行种植,在玉米栽培中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选择时,还需要考虑到土壤、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应的种植计划,才能使我们的玉米产量和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宽窄行种玉米标准1. 引言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球前列。
玉米在食品、饲料、燃料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玉米的品质和种类有很多,其中宽窄行种玉米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新品种。
为确保宽窄行种玉米产品的质量和规格,需要制定相应的产品标准。
本文旨在探讨宽窄行种玉米的优点、应用、标准等方面。
2. 宽窄行种玉米的优点宽窄行种玉米是一种高效率的农作物生产方式,通过在种植过程中调整玉米行距和种植密度,可以显著提高阳光利用效率和养分利用效率。
具体来说,宽窄行种玉米的行距通常为75-90厘米,而传统种植方式的行距约为50厘米左右。
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宽窄行种玉米的主要优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了阳光利用效率:宽窄行种玉米间距大,叶片间距宽,可以使阳光更好地照射到每个玉米植株上,使玉米植株吸收阳光更充分,从而提高了作物生产效率。
(2)提高了养分利用效率:在宽窄行种玉米中,通过适当增加玉米密植度,可以有效提高养分分配效率,使每个作物单位的养分利用更加充分,从而降低了养分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3)增加了产量和收益:宽窄行种玉米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减少了作物损失,从而显著提高了产量和收益。
(4)减小了环境污染:宽窄行种玉米在种植过程中,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是一种更加环保、可持续的农作物生产方式。
宽窄行种玉米在国内外均已得到推广和应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优质高产玉米、生态种植、绿色食品等领域。
在我国,目前宽窄行种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已成为一种新的玉米种植模式。
宽窄行种玉米适用于不同的耕作模式和玉米品种,可以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推广应用。
宽窄行种玉米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适用于不同的土地类型:宽窄行种玉米不仅可以适应沙化荒漠、矮房坡地、超青年惠泽等不利于玉米生长的环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抗旱、抗病、耐盐碱,具有显著的适应性。
(2)果实品质优良:宽窄行种玉米果粒大、外观美、品质优良,口感香甜且易储藏,适合生产食品、饲料等多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