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专项练习(三)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1
专项专攻练习文言文实词与虚词专项专攻练习文言文实词与虚词文言实词与虚词(一)(2016·随州)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1-4题。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①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
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尝至门生家,见篚②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
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④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
”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⑤之若是,未必后人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列传》)【注释】①姥(mǔ):老妇。
②篚(fěi):圆形竹筐。
③真草:楷书,草书。
④抗:抗衡,相当。
⑤耽:沉溺,沉迷。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善鸣,求市未能得(擅长(善于))(2)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前往(去))(3)当举群相送耳(全(全部))(4)使人耽之若是(假使(假如,如果))2.“笼鹅而归”的“笼”与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B.横柯上蔽(《与朱元思书》)C.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D.饿其体肤(《〈孟子〉两章》)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王羲之前往看鹅,心里很高兴,坚持要求把鹅买下来。
(2)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王羲之的书法被世人看重,都是这类情况。
(“皆此类也”意译为“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亦可。
)4.下列有关王羲之书法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A.王羲之是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
B.王羲之是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齐名的唐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C.王羲之书法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真率而蕴藉,飘逸而端庄。
D.王羲之《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三)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刘宣苦读成才景泰间,吉安刘公宣代戍于京师龙驤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
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
未几,发解及第取解时,刘文恭公铉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益著。
(焦竤《玉堂丛语》)【注释】①刘公宣:即刘宣。
②卫使:人名。
③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解元。
④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文恭”也同。
10.解释加点字(4分)(1)为卫使畜马为()(2)而文恭知人之益著益()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谓必山林老儒之作”一句中“必”字用得好,请简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一介马夫竟然成为进士,请你说说刘宣成功的主客观原因。
(3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0.(1)替(2)更加(由于版本原因原文应为“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此处加大了答题难度)11.老师对他的能力感到惊异,把(这件事)告诉了卫使,卫使便对他加以优待12.“必”翻译做“一定”,表示肯定的推测体现出了刘文恭非常确定刘宣所做文章出自山林老儒之手,侧面体现出了刘宣所著文章的老练及其卓绝的文采。
13.①刘宣自己读书勤奋刻苦;②卫使善待人才;③刘文恭有伯乐识人之明(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第11-14题。
文言句式练习(一)判断句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夫战,勇气也。
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4、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环滁皆山也。
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非我也,兵也。
二、选择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刘备天下枭雄C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妪,先大母婢也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2.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句是( )A.予本非文人画士 B.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D.夫病者所见非鬼也3.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不表判断的一项是( )A.是为何谷 B.何为以公名 C.以臣为愚 D.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4.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子其他三句的是( )A.管仲贤佐也 B.桓公霸君也 C.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D.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三、阅读下文,指出划线句子是何种句式。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1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
”桓公曰:“2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zì)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
少年曰:‘牛不能生马。
’遂持驹去。
3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
”桓公遂归。
明日朝,以告管仲。
管仲正衿再拜曰:“4此夷吾之愚也。
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
”孔子曰:“弟子记之,5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
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与。
”(《说苑•政理》)文言句式练习(二)被动句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三)文言文阅读(12分)张友正自少学书,常居一小阁上,杜门不治他事,积三十年不辍.。
有别馆,直三百万,尽鬻①以买纸。
其书笔迹高简,有晋宋人风味。
故庐在甜水巷,一日忽弃去,赁小屋于.水柜街,与染工为邻。
众人异.之,或问其故。
友正答曰:“吾欲假.其素绢学书耳。
”与染工约:凡有欲染皂.者,先假之,一端②酬二百金。
如是日书数端,笔未尝停。
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至尽乃已。
素与苏子瞻相善。
元祐末,子瞻自扬州召还,友正乃具饭遨之。
既至,则对设长案,各以精笔、佳墨、纸三百列其上,而置肴其旁。
子瞻见之,大笑。
就坐,二人每酒一巡,即展纸挥毫。
一二小僮磨墨,几不能供。
饮酒终,纸亦尽,俱自以为平日书莫及也。
友正未尝仕。
其性直,恐为名声所累,少与人交,故知其书者少。
(选自宋代叶梦得《避暑录话》,有删改)注:①鬻(yù),卖。
②端,长度单位。
布帛二丈(或六丈)为一端。
1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积三十年不辍.辍:收拾B.众人异.之异:认为……奇怪C.吾欲假.其素绢学书耳假:借D.凡有欲染皂.者皂:黑色12.下列句中,加点“于”的含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赁小屋于.水柜街A.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B.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C.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D.荀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B.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C.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D.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14.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张友正从小学习书法,并专心练习。
为了购买纸张,他卖掉了价值三百万钱的别馆。
B.张友正搬离旧居,与染工为邻,是因为染坊里有染过的绢,可以用来练习书法。
文言句式练习(一)判断句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夫战,勇气也。
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4、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环滁皆山也。
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非我也,兵也。
二、选择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刘备天下枭雄C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妪,先大母婢也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2.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句是( )A.予本非文人画士 B.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D.夫病者所见非鬼也3.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不表判断的一项是( )A.是为何谷 B.何为以公名 C.以臣为愚 D.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4.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子其他三句的是( )A.管仲贤佐也 B.桓公霸君也 C.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D.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三、阅读下文,指出划线句子是何种句式。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1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
”桓公曰:“2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zì)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
少年曰:‘牛不能生马。
’遂持驹去。
3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
”桓公遂归。
明日朝,以告管仲。
管仲正衿再拜曰:“4此夷吾之愚也。
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
”孔子曰:“弟子记之,5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
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与。
”(《说苑•政理》)文言句式练习(二)被动句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高考100个最易错文言文实词及文句翻译练习(三)69.彧(yù)据案而立,立素于庭,辨诘事状。
素由是衔之。
70.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
以约失之者鲜矣。
71.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
72.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73.乾宁三年,充武宁军留后,行颍州刺史。
74.变不形于方言,真台辅之器也。
75.阶疾病,帝自临省。
76.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
77.寻给鼓吹一部,入直殿省。
78.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
79.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
语数日不厌。
80.方遣孟宗政、扈再兴以百骑邀之,杀千余人。
81.一时富贵翕吓,众所观骇,而贞甫不予易也。
82.性至孝,居父忧过礼,由是少知名。
83.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84.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85.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
86.国家无虞,利及后世。
87.数决疑狱,庭中称平。
88.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
89.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90.时始诏民垦荒,阅三年乃税。
91.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
92.我则天而行,有何不可!93.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94.高祖举兵将入洛,留暹佐琛知后事。
95.每读书至治乱得失。
96.鲁侯闻之大惊,使上卿厚礼而致之。
97.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98.催科不扰,是催科中抚字。
99.往年春,汉族淮阴。
100.上闻而谴之,竟坐免。
高考100个最易错文言文实词及文句翻译练习(三)69.彧(yù)据案而立,立素于庭,辨诘事状。
素由是衔之。
误:接受,正:怀恨。
译文:柳彧手按几案站立,让杨素站在庭院中,审问杨素的犯罪事实,杨素从此怀恨在心。
70.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
以约失之者鲜矣。
误:新鲜,正:少。
译文:季文子辅佐鲁国,妾不穿丝绸衣服。
因节俭而犯错的人少啊。
71.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
误:感谢,正:谢罪。
译文:大家都叩头谢罪,到期没有敢违约的。
72.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赤壁赋》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题。
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项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掉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诸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扶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籍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纵一苇之所如如:往B.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危:端正C.而今安在哉安:哪里D.相与枕藉乎舟中藉:凭借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以其无礼于晋B.方其破荆州其孰能讥之乎C.吕鱼虾而友糜鹿,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D.目遇之而成色不知老之将至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舞幽壑之潜蛟A.项伯杀人,臣活之B.群贤毕至,少长咸集C.皆白衣冠以送之D.吾得兄事之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文言文精读练习(一)(时间:40分钟分值:3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9分)余村.居无事,喜钓游。
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
当初夏、中秋之时,蚤.食后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疾理钓丝,持篮而.往。
至乎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钓而下.之,蹲而视其浮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
无何,浮子寂然,则.徐牵引之,仍自寂然;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
盖逾时始得一动,动而掣之则.无有。
余曰:“是.小鱼之窃食者也,鱼将至矣。
”又逾时动者稍异,掣之得鲫,长可.四五寸许。
余曰:“鱼至矣,大者可得矣!”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率.如前之鱼,无有大者。
日方午,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
见村人之田者,皆毕食以出,乃收竿持鱼以归。
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
乃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钓处,逮.暮乃归,其得鱼与午前比。
或一日往焉,卒未尝多得,且或无一得者。
余疑钓之不善,问之常钓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家,率.如是。
嘻!此可以观矣。
吾尝试求科第官禄于时矣,与吾之此钓有以异乎哉?其始之就试有司也,是望而往,蹲而视焉者也;其数试而.不遇也,是久未得鱼者也;其幸而获于学官、乡举也,是得鱼之小者也;若其进于礼部,吏.于天官[注],是得鱼之大,吾方数数钓而又未能有之者也。
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求如此之日暮归来而博妻孥之一笑,岂可得耶?夫钓,适.事也,隐者之所游也,其趣或.类于求得。
终焉少系于人之心者.,不足可欲故也。
吾将唯鱼之求,而无他钓焉,其.可哉!(清·吴敏树《说钓》) [注]天官:吏部列六部之首,后世因以“天官”为吏部的通称。
吏部掌全国官吏之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
(一)文言文精读方案设计[第1段]1.“余村.居无事”中的“村”,通过分析句子结构推断,是名词作状语,译为________。
2021年河南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古诗文默写与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默写与阅读第3篇湖心亭看雪一、默写。
1.文中运用侧面描写,借舟子的话来表现出作者孤高冷寂的品格的句子是: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文中从听觉角度,描绘出一幅万籁俱寂的雪景图的句子是: 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
3.运用白描手法,描写出一片举目皆白的冰雪世界的句子是: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4~7题。
(共10分)(一)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二)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
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注】) 【注】此文与《醉翁亭记》同为作者被贬滁州时所作。
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2分)A.是{是日更定矣是金陵人B.一{上下一白而或长烟一空C.道{道其风俗之美益慕圣贤之道D.乐{以与民共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言词语意思的辨析。
B项,两个“一”都是“全”的意思。
A项,指示代词,此/判断词;C项,说,谈论/学说,主张;D项,快乐/以……为快乐。
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一)蛛与蚕蛛语蚕曰:“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口吐经纬①,黄口灿然②,固之自裹。
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③躯。
然则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蚕答蛛曰:“我固自杀,我所吐者,遂为文章④,天子衮龙⑤,百官绂绣⑥,孰非我为?汝乃枵腹而营口⑦,吐经纬织成网罗,坐伺其间,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而以自饱。
巧则巧矣,何其忍也!”蛛曰:“为人谋则为汝自谋,宁为我!”噫,世之为蚕不为蛛者寡矣夫!(选自《雪涛小说》)注释:①经纬:纺织品中直线为经,横线为纬。
此指所吐之丝。
②黄口灿然:即言蚕黄色的嘴金光灿灿。
③厥(jué):作代词用,意为“其”,“他(它)”。
④文章:带花纹的织品。
⑤衮龙:衮(gǔn),衮龙,古帝王之礼服。
⑥绂绣:绂(fú),绂秀,祭祀时穿的礼服。
⑦枵腹而营口:枵(xiāo),枵腹,空腹。
营,经营,此为“寻找”意;营口,即寻找食物糊口。
1.解释加点词:⑴蛛语蚕曰语:⑵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汤:2.辨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我固自杀固:汝心之固固:我义固不杀人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固: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原句:适以自杀,不亦愚乎!译句:4.蚕答蛛的话运用了写作手法,表现了蚕怎样的感情?答:(二)邴原泣学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
”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于是遂就书。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初潭集》)1.辨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⑴凡得学者得: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得:⑵吾徒相教徒:徒以有先生也徒:2.将文中画线句子译为汉语。
原句: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译句:3.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
4.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什么?答:(三)李将军[甲]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文言句式练习(一)判断句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夫战,勇气也。
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4、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环滁皆山也。
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非我也,兵也。
二、选择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刘备天下枭雄C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妪,先大母婢也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2.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句是( )A.予本非文人画士 B.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D.夫病者所见非鬼也3.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不表判断的一项是( )A.是为何谷 B.何为以公名 C.以臣为愚 D.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4.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子其他三句的是( )A.管仲贤佐也 B.桓公霸君也 C.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D.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三、阅读下文,指出划线句子是何种句式。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1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
”桓公曰:“2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zì)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
少年曰:‘牛不能生马。
’遂持驹去。
3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
”桓公遂归。
明日朝,以告管仲。
管仲正衿再拜曰:“4此夷吾之愚也。
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
”孔子曰:“弟子记之,5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
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与。
”(《说苑•政理》)文言句式练习(二)被动句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寒假作业之课内文言文翻译专项练习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翻译1.翻译下列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父命.之________ 与民由.之________ 威武不能屈.________ 妾妇之道.________是焉..得为大丈夫乎________ 居.天下之广居________ 无违.夫子________ 往之女.家________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6)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7.翻译句子。
(1)何苦而不平?(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9.翻译文言句子的意思。
甚矣!汝之不惠。
10.参照课文注释,翻译下列句子。
(1)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2)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1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下面句子的意思,并要注意准确表现说话者的不同语气。
(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专练(三)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
少负"气节,沉厚寡言。
天资敏悟,强"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
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
学射于周同。
同射三失,皆同中,以示飞。
飞引弓一发,破其筶";再发,又中。
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
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注释】①负,具有。
②强:擅长于。
③筈(kuò):箭的尾部。
1.解释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1)诵习达早.,不寐.()()(3)未冠..,能挽弓三百斤()(3)同射三矢,皆中的,以示.飞()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译:3.选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岳飞年少有志的?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山茶花之最不耐开,一开辄尽者,桂与玉兰是也;花之最能持久,愈开愈盛者,山茶、石榴是也。
然石榴之久,犹不及山茶。
榴叶经霜即脱,山茶戴雪而荣。
则是此花也者,具松柏之骨,抉桃李之姿,历春夏秋冬如一日,殆草木而神仙者乎?又况种类极多,由浅红以至深红,无一不备。
其浅也如粉如脂如美人之腮如酒客之面;其深也,如朱如火,如猩猩之血,如鹤顶之珠,可谓极浅深浓淡之致,而无一毫遗憾者矣。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1.过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桂与兰花/是也B.具/松柏之骨C.惜乎予园/仅同芥子D.善善/而不能用2.解译文中加点的词。
(1)尽()(2)犹()(3)况()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榴叶经霜即脱,山茶戴雪而荣。
(2)可谓极浅深浓淡之致,而无一毫遗憾者矣。
4.本文主要运用哪些修辞手法来写山茶?试举例说明。
5.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荀灌传(节选)荀崧小女灌,幼有奇节。
崧为襄城太守,为杜曾所围,力弱食尽,欲求救于故吏平南将军石览,计无从出。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文言文阅读专项练题(一)(13分)XXX在研究《咏雪》后,对“XXX”这个人物充满兴趣。
课外他查阅《世说新语》和史书中XXX的记载,做了专题研读。
【甲】XXX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称曰:“昔我往矣,XXX;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公曰:“XXX定命,XXX告。
”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
(选自《世说新语•文学》)【乙】叔父XXX问:“《毛诗》何句最佳?”XXX称:“XXX作颂,XXX。
XXX永怀,以慰其心。
”XXX有雅人深致。
(选自《晋书•谢道韫传》)【丙】XXX与人围棋,俄而XXX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XXX向局。
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
”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选自《世说新语•▲》)【丁】XXX等既破坚,有驿书至,XXX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
客问之,XXX:“小儿辈遂已破贼。
”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
其矫情镇物如此。
(选自《晋书•谢安传》)【注释】①毛诗:即指《诗经》。
②遏:指XXX,XXX 是XXX的侄儿。
③“吁(xù)谟”句:意思是国家大计一定要号召,重大方针政策就及时宣告。
XXX是从政治角度肯定这一句的。
④深致:深远的意趣。
⑤屐:古代人所穿的鞋。
⑥矫情镇物:比喻故作镇静,使人无法猜度。
⑤⑥③④①②1.阅读【甲】【乙】两文,并联系《咏雪》,分析XXX 称赞XXX的原因。
(2分)2.【甲】文中画横线诗句的音韵美体现在哪里?请写出你的发觉。
(2分)3.《世说新语》共为36门,【丙】文应属于以下选项中的哪一门?并申明来由。
(3分)A.方正B.言语C.雅量D.XXX4.根据【丙】文内容,填在【丁】文横线处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A.了无喜色,棋如故B.喜怒无色,棋如故C.了无愠色,棋如故D.貌闲意悦,棋如故5.XXX认为【丁】文结尾处有画蛇添足之嫌。
《种树郭橐驼传》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三)(四)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
(13分)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
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
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传其事以为官戒。
14.解释加点字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分)⑴驼业种树()⑵遂而鸡豚()⑶故病且怠()15.翻译句子。
(4分)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16.选出下列选项中与“非有能硕茂之也”中的加点字用法一致的一项。
(2分)A.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B. 光弼厚待之,表授特进C. 非有能早而蕃之也D. 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17.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一致的一项是()。
初三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题带答案初三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题带答案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文言文是中考语文里面最困难的一项,要想突破文言文就必须多做一些专项练习题。
店铺为大家力荐了初三中考文言文专项练习题,给大家作为参考,希望能帮到大家!初三中考文言文专项练习题(一)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①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②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③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⑤,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选自《列子·汤问》)【注释】①志:志趣、心意。
②峨峨:高耸的样子。
③洋洋:宽广的样子。
④卒:通“猝”,突然。
⑤操:琴曲。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1)伯牙善鼓琴善:(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3)钟子期辄穷其趣辄:(4)伯牙乃舍琴舍: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译文:3.“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3分)(二)鲁人刘仁嗜弈,然不精。
一日,出市,见有人弈,观者五六,遂滞焉,竟局,胜者欲去,刘要之对局。
胜者熟视之,曰:“善。
”甫下子,刘占势,栩栩然以为必胜。
移时胜者连出高招。
刘愕然,无招架之力,欲起。
曰:“汝不闻,欲要取之,必先予之。
”观者哂之。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1)鲁人刘仁嗜弈(2)遂滞焉(3)刘要之对局(4)观者哂之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甫下子,刘占势,栩栩然以为必胜。
3.在与“胜者”的对弈过程中,可以看出刘仁是一个人?(三)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太丘使元方、季方炊。
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
炊忘著箅①,饭落釜中。
太丘问:“炊何不馏②?”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③。
”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
”二子俱说,更相易夺④,言无遗失。
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注)①箅(bì):蒸饭的工具。
②馏:把食物蒸熟。
③糜子:粥。
④更相:互相;易夺:改正补充。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宾客诣.陈太丘宿__ __(2)太丘使.元方、季方炊__ __(3)俱委.而窃听__ __(4)仿佛志.之__ __2.下列句中虚词用法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相委而去(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文中指“我”)B.仿佛志之(之,代词,代那些话)C.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之,助词,无义)D.更相易夺(相,指互相,相互)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客与太丘论议4.翻译下列句子。
(1)尔颇有所识不?(2)未若柳絮因风起。
5.元方兄弟长大后以博学多才而闻名天下,结合选文中陈太丘的做法分析原因。
西湖游记袁宏道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①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②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③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注)①罗纨:丝织品。
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
③夕舂:夕阳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梅花为.寒所勒(2)余时为桃花所恋.7.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
冕小儿,恬若不知。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窃入学舍()②辄默记()
③儿痴如此()④恬若不见()
2.与“依僧寺以居”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必以分人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以刀劈狼首
3.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4 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