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室数据采集及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实验室数据采集及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实验室数据采集及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实验室数据采集及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实验室数据采集及管理系统,包括至少一用于服务器的实验室数据管理系统;以及至少一用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实验室数据采集系统;所述用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实验室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一终端数据采集模块、一终端数据预处理模块、一终端数据存储模块、一终端数据调用模块、一终端数据显示模块及一终端数据通信模块;所述用于服务器的实验室数据管理系统,包括一服务器数据通信模块、一服务器数据存储模块、一服务器数据调用模块及一服务器数据显示模块。本技术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实时获取数据,利用服务器汇总及管理实验室数据,保证所有实验室数据都能得到长期有效的保存及管理,所有科研人员都得能调用其权限内的实验室数据。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实验室数据采集及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用于服务器的实验室数据管理系统;以及

至少一用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实验室数据采集系统;

所述用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实验室数据采集系统,包括:

一终端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实验室数据,所述实验室数据包括实验过程中的图片数据、视频数据以及文本数据;

一终端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实验室数据进行预处理,使其形成至少一实验室数据库;

一终端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预处理过的实验室数据库;

一终端数据调用模块,用于从所述实验室数据库中调用至少一实验室数据;

一终端数据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终端数据调用模块调用的实验室数据;

一终端数据通信模块,用于发送预处理过的实验室数据库至所述实验室数据管理系统;

所述用于服务器的实验室数据管理系统,包括:

一服务器数据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实验室数据采集系统发送的实验室数据库;

一服务器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服务器数据通信模块接收到的所述实验室数据库;

一服务器数据调用模块,用于从所述服务器数据存储模块存储的实验室数据库调用至少一实验室数据;

一服务器数据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服务器数据调用模块调用的实验室数据;

所述服务器数据通信模块与所述终端数据通信模块相对应,实现彼此数据交换,所述服务器数据通信模块发送所述服务器数据存储模块存储的实验室数据库至任一实验室数据采集系统中的终端数据通信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数据采集及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数据采集模块包

括:

一影像拍摄模块,用于拍摄实验过程中的图片或视频;以及

一文本录入模块,用于录入实验过程中的文本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数据采集及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数据通信模块、所述终端数据通信模块为彼此对应的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终端数据通信模块通过无线网络连接至所述服务器数据通信模块。

4.一种实验室数据采集及管理设备,包括至少一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服务器以及至少一如权利要求书1或2所述的移动智能终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验室数据采集及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以上的服务器彼此之间通过互联网络或局域网络相连接,所述移动智能终端与所述服务器之间通过无线网络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验室数据采集及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智能终端上设有一影像拍摄装置及一文本录入装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验室数据采集及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服务器为专用服务器、通用服务器、虚拟服务器、PC机或笔记本电脑,所述移动智能终端为专用智能终端、智能手机、掌上电脑或平板电脑。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数据采集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采集实验室数据,所述实验室数据包括实验过程中的图片数据、视频数据以及文本数据;对采集到的实验室数据进行预处理,使其形成至少一实验室数据库;

存储预处理过的实验室数据库至所述终端数据存储模块;

从所述终端数据存储模块存储的实验室数据库中调用至少一实验室数据;

显示被调用的所述实验室数据;以及

发送预处理后的实验室数据库至所述实验室数据管理系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实验室数据采集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采集到的实验室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实验室数据分类为可编辑数据和不可编辑数据;其中,可编辑数据开放只读权限和新增权限,不可编辑数据开放只读权限;

将所述不可编辑数据根据记录时间顺序整理成实验室数据表;以及

根据实验室数据表将所述不可编辑数据整理成实验室数据图;

其中,所述实验室数据表与所述实验室数据图形成至少一实验室数据库。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数据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所述实验室数据采集系统发送的实验室数据库;

存储所述服务器数据通信模块接收到的所述实验室数据库;

从所述服务器数据存储模块存储的实验室数据库调用至少一实验室数据;以及

显示所述服务器数据调用模块调用的实验室数据。

实验室数据采集及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一种实验室数据采集及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各个科研领域,研发实验室都是必不可少的,对实验室中实验室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是所有科研工作的基础,也是科技发展的基石。在传统的实验室中,研发人员将文本、表格、图形、方程式等文件用纸笔记录下来,用以进行后续研究。这样的传统记录方式,效率低下、数据保密性较差、数据查找困难、时效性差、长期数据保存及管理困难。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目前大多数实验室都采用个人计算机来记录及存储实验室数据,以这样的方式记录存储数据,数据保密性较好、数据查找方便、数据长期保存方便。然而,直接使用计算机录入数据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有一些实验室数据需要即时采集,数据的录入时间与采集时间会有一定的时间差,造成录入数据与真实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此外,科研人员用计算机录入数据,一般都是文本格式的数据,有些实验现象或实验过程无法用文本格式直观的记录和表现,这就需要引入其他的影像记录设备获取图片或视频文件,再用数据线导入到计算机的数据库中,其数据采集及录入过程非常麻烦,而且实时性更差;如果实验室规模较大,科研人员录入的数据较多,同一研发团队的科研人员之间的沟通会产生障碍,无法及时交流科研数据及进度。另一方面,在生物、化工、医药等科研领域,对于实验用物料的采购、消耗、库存也需要严格的统计和监控,一般的实验室管理系统不能及时地向科研人员反馈这些

技术内容

本技术提供一种实验室数据采集及管理系统,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数据采集实时性差、误差较大、影像数据采集困难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技术涉及一种实验室数据采集及管理系统,包括:

至少一用于服务器的实验室数据管理系统;以及

至少一用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实验室数据采集系统;

所述用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实验室数据采集系统,包括:

一终端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实验室数据,所述实验室数据包括实验过程中的图片数据、视频数据以及文本数据;

一终端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实验室数据进行预处理,使其形成至少一实验室数据库;

一终端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预处理过的实验室数据库;

一终端数据调用模块,用于从所述实验室数据库中调用至少一实验室数据;

一终端数据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终端数据调用模块调用的实验室数据;

一终端数据通信模块,用于发送预处理过的实验室数据库至所述实验室数据管理系统;

所述用于服务器的实验室数据管理系统,包括:

一服务器数据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实验室数据采集系统发送的实验室数据库;

一服务器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服务器数据通信模块接收到的所述实验室数据库;

一服务器数据调用模块,用于从所述服务器数据存储模块存储的实验室数据库调用至少一实验室数据;

一服务器数据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服务器数据调用模块调用的实验室数据;

所述服务器数据通信模块与所述终端数据通信模块相对应,实现彼此数据交换,所述服务器数据通信模块发送所述服务器数据存储模块存储的实验室数据库至任一实验室数据采集系统中的终端数据通信模块。

所述终端数据采集模块包括:

一影像拍摄模块,用于拍摄实验过程中的图片或视频;以及

一文本录入模块,用于录入实验过程中的文本数据。

所述服务器数据通信模块、所述终端数据通信模块为彼此对应的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终端数据通信模块通过无线网络连接至所述服务器数据通信模块。

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实验室数据采集及管理设备,包括至少一所述的服务器以及至少一所述的移动智能终端。

两个以上的服务器彼此之间通过互联网络或局域网络相连接,所述移动智能终端与所述服务器之间通过无线网络相连接。

所述移动智能终端上设有一影像拍摄装置及一文本录入装置。

所述的服务器为专用服务器、通用服务器、虚拟服务器、PC机或笔记本电脑,所述移动智能终端为专用智能终端、智能手机、掌上电脑或平板电脑。

本技术还涉及一种所述的实验室数据采集系统的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采集实验室数据,所述实验室数据包括实验过程中的图片数据、视频数据以及文本数据;对采集到的实验室数据进行预处理,使其形成至少一实验室数据库;

存储预处理后的实验室数据库至所述终端数据存储模块;

从所述终端数据存储模块存储的实验室数据库中调用至少一实验室数据;

显示被调用的所述实验室数据;以及

发送预处理后的实验室数据库至所述实验室数据管理系统。

其中,对采集到的实验室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实验室数据分类为可编辑数据和不可编辑数据;其中,可编辑数据开放只读权限和新增权限,不可编辑数据开放只读权限;

将所述不可编辑数据根据记录时间顺序整理成实验室数据表;以及

根据实验室数据表将所述不可编辑数据整理成实验室数据图。其中,所述实验室数据表与所述实验室数据图形成至少一实验室数据库。

本技术还涉及一种所述的实验室数据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所述实验室数据采集系统发送的实验室数据库;

存储所述服务器数据通信模块接收到的所述实验室数据库;

从所述服务器数据存储模块存储的实验室数据库调用至少一实验室数据;以及

显示所述服务器数据调用模块调用的实验室数据。

本技术优点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室数据采集及管理系统,将用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实验室数据采集系统与用于服务器的实验室数据管理系统相结合,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实时获取数据,利用服务器汇总及管理实验室数据,使得实验过程中的文本数据、图片数据、视频数据都能及时得以保存,保证所有实验室数据都能得到长期有效的保存及管理,便于所有科研人员都得能调用其权限内的实验室数据。多个服务器之间可以依托互联网实现数据共享、远程的数据录入以及远程监控等功能,实现在不同地区的实验室之间的数据交流,最大程度地实现多实验室研发数据的整合和有效利用。本技术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科研实验室中,如生物、化工、医药、机械、电子工程等,其市场前景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中实验室数据采集及管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中实验室数据采集及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技术中实验室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技术中实验室数据采集系统的实现方法流程框图;

图5为本技术中对采集到的实验室数据进行预处理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6为本技术中实验室数据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如何实现本技术。应当理解,尽管本技术描述了其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然而这些只是对实施方案的阐述,而不是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实验室数据采集及管理设备,包括至少一设有实验室数据管理系统的服务器10以及至少一设有实验室数据采集系统的移动智能终端20。两个以上的服务器10彼此之间通过互联网络或局域网络相连接,移动智能终端20与服务器10之间通过无线网络相连接,所述无线网络可以为WLAN无线局域网络或者3G/4G移动网络。

所述实验室数据包括实验室中所有在实验准备中或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或获取的数据,包括化学、药学实验中的数据,如化学试剂的组成成分、反应时间、反应现象等;包括物理实验

中的数据,如物理参数、实验条件、实验现象等;所述实验室数据的格式包括文本格式、图片格式及视频格式等。

所述的服务器为专用服务器、通用服务器、虚拟服务器、PC机或笔记本电脑,多部PC机或笔记本电脑可以通过互联网络或局域网络相连接,所述移动智能终端为专用智能终端、智能手机、掌上电脑或平板电脑。所述专用服务器是指专用于实验室数据管理的服务器,所述专用智能终端是指专用于实验室数据采集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智能终端上设有一影像拍摄装置及一文本录入装置。所述影像拍摄装置为安装在专用智能终端、智能手机、掌上电脑或平板电脑上的摄像头,所述文本录入装置为专用智能终端、智能手机、掌上电脑或平板电脑的用户输入装置,如触摸屏。

如图2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实验室数据采集及管理系统,包括至少一用于服务器10的实验室数据管理系统1;以及至少一用于移动智能终端20的实验室数据采集系统2。

用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实验室数据采集系统1,包括:

一终端数据采集模块11,用于采集实验室数据,所述实验室数据包括实验过程中的图片数据、视频数据以及文本数据;

一终端数据预处理模块12,用于对所述实验室数据进行预处理,使其形成至少一实验室数据

库;预处理过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实验室数据分类为可编辑数据和不可编辑数据;其中,可编辑数据开放只读权限和新增权限,不可编辑数据开放只读权限,不可擦除且不可更改,以保证采集数据的真实性;将所述不可编辑数据根据记录时间顺序整理成实验室数据表;以及根据实验室数据表将所述不可编辑数据整理成实验室数据图;其中,所述实验室数据表与所述实验室数据图形成至少一实验室数据库;

一终端数据存储模块13,用于存储预处理过的实验室数据库;

一终端数据调用模块14,用于从所述实验室数据库中调用至少一实验室数据;

一终端数据显示模块15,用于显示所述终端数据调用模块调用的实验室数据;

一终端数据通信模块16,用于发送预处理过的实验室数据库至所述实验室数据管理系统;用于服务器的实验室数据管理系统2,包括:

一服务器数据通信模块21,用于接收所述实验室数据采集系统发送的实验室数据库;

一服务器数据存储模块22,用于存储所述服务器数据通信模块接收到的所述实验室数据库;

一服务器数据调用模块23,用于从所述服务器数据存储模块存储的实验室数据库调用至少一实验室数据;

一服务器数据显示模块24,用于显示所述服务器数据调用模块调用的实验室数据;

服务器数据通信模块21与终端数据通信模块16相对应,实现彼此数据交换,服务器数据通信模块21可以发送服务器数据存储模块22存储的实验室数据库至任一实验室数据采集系统中的终端数据通信模块16。服务器数据通信模块21、终端数据通信模块16为彼此对应的无线通信模块,终端数据通信模块16通过无线网络连接至服务器数据通信模块21,所述无线网络为WLAN无线局域网络或者3G/4G移动网络。

如图3所示,终端数据采集模块11包括一影像拍摄模块111,用于拍摄实验过程中的图片或视频;以及一文本录入模块112,用于录入实验过程中的文本数据。影像拍摄模块111为安装在所述移动智能终端上对应其影像拍摄装置的软件,用于采集实验过程中的图片或视频数据,文本录入模块112为安装在所述移动智能终端上对应其文本录入装置的软件,用于采集实验过程中的文本数据。

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实验室数据采集及管理系统,在实验室中的具体应用如下:

首先,设置至少一服务器10及至少一移动智能终端20;然后,在每一服务器10内安装实验室数据管理系统1的应用软件,在每一移动智能终端20内安装实验室数据采集系统2的APP软件;最后,在实验室工作的每一科研人员随身携带一安装有实验室数据采集系统APP软件的移动智能终端。科研人员在进行科研实验过程中,可以利用移动智能终端的影像拍摄装置(如摄像头)实时拍摄需要采集的图片数据或视频数据,也可以利用移动智能终端的文本录入装置(如触摸屏)实时输入需要采集的文本数据。

如图4所示,一种用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实验室数据采集系统的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采集实验室数据,所述实验室数据包括实验过程中的图片数据、视频数据以及文本数据;

步骤S102)对采集到的实验室数据进行预处理,使其形成至少一实验室数据库;

步骤S103)存储预处理后的实验室数据库至所述终端数据存储模块;

步骤S104)从所述终端数据存储模块存储的实验室数据库中调用至少一实验室数据;

步骤S105)显示被调用的所述实验室数据;以及

步骤S106)发送预处理后的实验室数据库至所述实验室数据管理系统。

若移动智能终端得不到网络支持,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可以将自行采集的实验室数据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在移动智能终端内部,以便该科研人员可以随时调用。若移动智能终端得到网络支持,移动智能终端内的终端数据通信模块与服务器内的服务器数据通信模块相对应,移动智能终端可以与服务器实现数据交换。

如图5所示,如图5所示,对采集到的实验室数据进行预处理的方法,即对实验室数据进行分类、整合,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1)将所述实验室数据分类为可编辑数据和不可编辑数据;其中,可编辑数据开放只读权限和新增权限,不可编辑数据开放只读权限,不可擦除且不可更改,以保证采集数据的真实性;可编辑数据可以添加新数据,但不可以删除或修改数据,保存提交后即转为不可编辑数据;不可编辑数据既不能添加新数据,也不能删除或修改数据,从而确保采集到的实验室数据不可修改。

步骤S1022)将所述不可编辑数据根据记录时间顺序整理成实验室数据表;以及

步骤S1023)根据实验室数据表将所述不可编辑数据整理成实验室数据图;所述实验室数据表与所述实验室数据图形成至少一实验室数据库,包括实验项目名称、实验人员、实验室数据记录时间、实验室数据格式或类型(图片、视频或文本数据)等内容。

从所述终端数据存储模块存储的实验室数据库中调用至少一实验室数据的步骤中,移动智能终端调用实验室数据列表接口,获取实验室数据列表信息,列表中的实验室数据按照采集时间顺序排列,移动智能终端根据实验列表中的匹配符调用该条实验室数据的详细信息,实质上是一种简单的数据检索。

显示被调用的所述实验室数据的步骤中,移动智能终端的显示装置(如触摸屏),可用于显示已编辑完成的数据列表、显示未完成的实验数据中已被录入实验室数据管理系统中的数据以及显示实验室数据表及实验室数据图。

如图6所示,一种用于服务器的实验室数据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接收所述实验室数据采集系统发送的实验室数据库;

步骤S202)存储所述服务器数据通信模块接收到的所述实验室数据库;

步骤S203)从所述服务器数据存储模块存储的实验室数据库调用至少一实验室数据;以及步骤S204)显示所述服务器数据调用模块调用的实验室数据。

从所述服务器数据存储模块存储的实验室数据库调用至少一实验室数据的步骤中,实验室数据管理系统直接访问实验室数据库,实验室数据库,包括实验项目名称、实验人员、实验室数据记录时间、实验室数据格式或类型(图片、视频或文本数据)等内容,根据记录时间、排序方式和分类条件等可以对需要的实验室数据进行调用,无需通过接口实现调用。

显示所述服务器数据调用模块调用的实验室数据的步骤中,所述服务器的显示屏,可以显示实验室数据管理系统软件的界面,界面中可以显示实验相关的项目名称、化学试剂的组份、摩尔比等各项参数,显示实验过程中的文字记录内容、图片记录内容及视频记录内容。此处的显示内容与移动智能终端的显示内容相同,仅数据抓取方式及显示排版方式不同。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及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此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

一。SCADA系统概述 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即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系统的应用领域很广,它可以应用于电力系统、给水系统、石油、化工等领域的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以及过程控制等诸多领域。在电力系统以及电气化铁道上又称远动系统。 SCADA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过程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它可以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以及各类信号报警等各项功能。 由于各个应用领域对SCADA的要求不同,所以不同应用领域的SCADA系统发展也不完全相同。 在电力系统中,SCADA系统应用最为广泛,技术发展也最为成熟。它作为能量管理系统(EMS系统)的一个最主要的子系统,有着信息完整、提高效率、正确掌握系统运行状态、加快决策、能帮助快速诊断出系统故障状态等优势,现已经成为电力调度不可缺少的工具。它对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与经济效益,减轻调度员的负担,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与现代化,提高调度的效率和水平中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SCADA在铁道电气化远动系统上的应用较早,在保证电气化铁路的安全可靠供电,提高铁路运输的调度管理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铁道电气化SCADA系统的发展过程中,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产品,同时我国也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SCADA产品与设备,这些都带动了铁道电气化远动系统向更高的目标发展。 二.SCADA系统发展历程 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全名为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系统自诞生之日起就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SCADA系统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三代。 第一代是基于专用计算机和专用*作系统的SCADA系统,如电力自动化研究院为华北电网开发的SD176系统以及在日本日立公司为我国铁道电气化远动系统所设计的H-80M系统。这一阶段是从计算机运用到SCADA系统时开始到70年代。 第二代是80年代基于通用计算机的SCADA系统,在第二代中,广泛采用VAX等其它计算机以及其它通用工作站,*作系统一般是通用的UNIX*作系统。在这一阶段,SCADA系统在电网调度自动化中与经济运行分析,自动发电控制(AGC)以及网络分析结合到一起构成了EMS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第一代与第二代SCADA系统的共同特点是基于集中式计算机系统,并且系统不具有开放性,因而系统维护,升级以及与其它联网构成很大困难。 90年代按照开放的原则,基于分布式计算机网络以及关系数据库技术的能够实现大范围联网的EMS/SCADA系统称为第三代。这一阶段是我国SCADA/EMS系统发展最快的阶段,各种最新的计算机技术都汇集进SCADA/EMS系统中。这一阶段也是我国对电力系统自动化以及电网建设投资最大的时期,国家计划未来三年内投资2700亿元改造城乡电网可见国家对电力系统自动化以及电网建设的重视程度。 第四代SCADA/EMS系统的基础条件已经或即将具备,预计将与21世纪初诞生。该系统的主要特征是采用Internet技术、面向对象技术、神经网络技术以及JAVA技术等技术,继续扩大SCADA/EMS系统与其

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的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的设计学院自动化学院 专业自动化 班级0902班 姓名何润

指导教师张丹红 2012年07月03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何润专业班级:自动化0902班 指导教师:张丹红工作单位:自动化学院 题目: 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的设计 初始条件: 设计一个64路巡回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系统循环周期为1秒,16路模拟信号输入,16路开关信号输入,16路模拟输出,16路数字输出。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输入通道及输出通道设计(0~20mV输入),(0~10V输出)2.每周期内各通道采样10次; 3.对模拟信号采用一种数字滤波算法; 4.完成系统硬件电路设计,软件流程及各程序模块设计; 5.完成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 时间安排: 2012年6月25日~2010年7月4日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摘要 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是指从传感器和其它待测设备等模拟和数字被测单元中自动采用非电量或者电量信号,送到上位机中进行分析,处理的过程。数据采集系统是结合基于计算机或者其他专用测试平台的测量软硬件产品来实现灵活的、用户自定义的测量系统。而数据处理就是通过一些滤波算法,删除原始数据中的干扰和不必要的信息,分离出反映被测对象的特征的重要信息。本次课程设计采用A/D和D/A转换器和MCS-51单片机组成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可以通过A/D转换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且可以方便的实现数字信号存储。该设计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高性价比、具有显示、记录存储功能,能够适应油田野外恶劣环境,;具有性能稳定、可靠性高、响应速度快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回放过程的信号可以直观的观察。它与有线数传相比主要有布线成本低、安装简便、便于移动等性能。 数据采集器的市场需求量大,以数据采集器为核心构成的小系统在工农业控制系统、医药、化工、食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据采集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在我们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本次课程设计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有着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数据采集,处理,A/D转换,D/A转换,采样保持

电力系统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介绍

电力系统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 测控技术与仪器0840308234 张臻欢 摘要: 介绍了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各部分的功能和运行原理,以及一种基于USB和CAN总线技术的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一个USB-CAN节点和多个数据采集结点构成,采用CAN总线构成通信网,以USB总线接口实现主节点与计算机的通信,数据采集结点完成电力设备参数采集,可以通过一台主机监控多个电力设备状态参数。该系统实现了电力监控系统中的电力参数检测和总线通信,具有实时性强、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容易扩展新节点等优点。 关键词: 电力监控、数据采集、功能运行原理、通用串行总线、控制器局域网总线 引言: 计算机的出现,使监控系统的设计与使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引入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系统前,监控系统的功能局限于远程控制和简单的状态信号显示。当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监控系统出现后,大容量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才有可能被广泛地运用,并成为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对电力监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监控及数据采集的功能 1.1数据采集 周期性地从RTU中采集数据是它的基本功能。电力系统中的大多数系统是以查询方式采集数据,即RTU仅在接收到主站对其请求后,才把数据传送给主站。它有2种可选用的RTU响应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发送所需点或点集的实际值或状态;另一种方式是仅发送前一次查询请求以来状态发生过的变化或数据值超过一预先定义的增量变化范围的点或点集。后者称为报告异常事件方式。此方式的主要优点是减少了主站处理时间。通信线路中平均负荷也比第一种方式要小。不过,通信线路必须具有足够的带宽容量,以适应最坏情况,即在电力系统出现大干扰时,大量点的数据会发生快速变化,而此时调度员却最需要及时和准确的数据。 数据采集过程可认为是一些专用及高度相关子过程的过程集。这些子过程为:a.对RTU 内部数据库的查寻及快速修改;b.主站周期性地对RTU进行查询;c.把主站所需的RTU 数据传送给主站;d.校核因传送所引起的数据错误;e.换算数据工程单位;f.通过写入来覆盖数据库中的原有状态或数值。 1.2信息显示 信息显示是有选择地检索数据库中固定数据及实时数据,并将其组合后提供给运行人员的过程。通常将其显示在有限的图形CRT彩色屏幕上。固定数据包括发电厂、变电站接线图的信息及其它不随时变化的可显示信息。可变数据包括二态或三态设备的状态和数量变化,并可能带有符号的模拟量。通过名字或标识符来表示的设备名称和点的标志常被认为固定值,并被附在变量后面。 显示常常选择分层的树结构形式。在此结构中,索引页面(或者叫菜单)允许运行人员用光标定位技术(键盘、鼠标、跟踪球或屏幕接触定位法)来选择各种信息的显示。在同一系统中,常常提供多种显示选择方法,如专用功能键、显示标识符或名字的键盘输入。 专用功能键使显示的时间大为缩短。但由于受空间的限制,因而这种键的数目是有限的。用标识符进行键盘选择,要求运行人员记住及使用相互参照表。 也有除CRT之外的其它显示介质。一般有动态模拟盘,它主要通过灯光的变化来显示。

第三章 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练习..

一、单选题 1、对于离散空间最佳的内插方法 是: A.整体内插法 B.局部内插法 C.移动拟合法 D.邻近元法 2、下列能进行地图数字化的设备 是: A.打印机 B.手扶跟踪数字化仪 C.主 机 D.硬盘 3、有关数据处理的叙述错误的 是: A.数据处理是实现空间数据有序化的必要过程 B.数据处理是检验数据质量的关键环节 C.数据处理是实现数据共享的关键步骤 D.数据处理是对地图数字化前的预处理 4、邻近元法 是: A.离散空间数据内插的方法 B.连续空间内插的方法 C.生成DEM的一种方法 D.生成DTM的一种方法 5、一般用于模拟大范围内变化的内插技术是: A.邻近元法 B.整体拟合技术 C.局部拟合技术 D.移动拟合法 6、在地理数据采集中,手工方式主要是用于录入: A.属性数据 B.地图数据 C.影象数 据 D.DTM数据

7、要保证GIS中数据的现势性必须实时进行: A.数据编辑 B.数据变换 C.数据更 新 D.数据匹配 8、下列属于地图投影变换方法的 是: A.正解变换 B.平移变换 C.空间变 换 D.旋转变换 9、以信息损失为代价换取空间数据容量的压缩方法是: A.压缩软件 B.消冗处理 C.特征点筛选 法 D.压缩编码技术 10、表达现实世界空间变化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 空间位置、专题特征、时间 B. 空间位置、专题特征、属性 C. 空间特点、变化趋势、属性 D. 空间特点、变化趋势、时间 11、以下哪种不属于数据采集的方式: A. 手工方式 B.扫描方式 C.投影方 式 D.数据通讯方式 12、以下不属于地图投影变换方法的是: A. 正解变换 B.平移变换 C.数值变 换 D.反解变换 13、以下不属于按照空间数据元数据描述对象分类的是: A. 实体元数据 B.属性元数据 C.数据层元数据 D. 应用层元数据 14、以下按照空间数据元数据的作用分类的是: A. 实体元数据 B.属性元数据 C. 说明元数据 D. 分类元数据 15、以下不属于遥感数据误差的是: A. 数字化误差 B.数据预处理误差 C. 数据转换误差 D. 人工判读误差

监测数据自动采集控制与管理系统

监测数据自动采集控制与管理系统 用户手册 北京微玛特科技有限公司 2011年9月27日

目录 第一章今日概览 (3) 1.功能简介 (3) 2.操作说明 (4) 操作1:设备运行状态统计 (4) 操作2:服务状态总计 (4) 操作3:日志 (4) 操作4:系统资源 (4) 第二章终端信息 (5) 1.功能简介 (5) 2.操作说明 (5) 2.1终端信息操作 (5) 操作1:终端信息查询 (5) 操作2:终端信息添加 (5) 操作3:终端信息删除 (6) 操作4:反馈单导入 (6) 2.2传感器操作 (7) 操作1:传感器信息添加 (7) 操作2:传感器信息删除 (7) 第三章终端控制 (7) 1.功能概述 (7) 2.操作说明 (8) 2.1 终端信息查询 (8) 2.2 选择页面操作 (8) 操作1:终端操作命令 (8) 操作2:传感器操作命令 (8) 2.3 手工输入页面操作 (9) 第四章工况查询 (9) 1.功能概述 (9) 2.操作说明 (10) 操作1:状态分析 (10) 操作2:最新数据 (10) 第五章信息监控 (10) 1.功能概述 (10) 2.功能说明 (10) 操作1:数据监控 (11) 操作2:日志监控 (11) 第六章信息查询 (12) 1.功能概述 (12) 2.操作说明 (12) 操作1:数据查询 (12) 操作2:日志查询 (12) 操作3:自记查询 (13)

第七章配置管理 (13) 1. 功能概述 (13) 2. 操作说明 (13) 2.1 服务配置 (14) 操作1:服务自动配置 (14) 操作2:服务手动配置 (14) 2.1 通道配置 (14) 操作1:添加通道 (14) 操作2:删除查询 (14) 第一章今日概览 1.功能简介 为用户提供当日设备运行状况统计、服务状态总计、日志、系统资源等信息的概览:

数据采集及管理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数据采集及管理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服装企业实时数据采集及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 Design Of Real-time Data Collection And Administration Control System In Clothes Enterprise 摘要: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服装业信息化的高要求也迫在眉睫。本文主要针对服装业讨论设计了一 套实时数据采集及管理控制系统,它避免了当前服装业常 见管理软件的信息延迟与滞后的问题,能够做到生产过程 的实时控制,把国内服装业的管理水平推向一个更高的层 次。 关键词:实时控制;工况信息;批处理;成绩表现;生产平衡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 it is very necessary for clothes enterprises in china to accelerate innovations . In this paper , it is principal to design a system in clothes enterprise for real- time data collection and administration control , which can escape the important problem occurred by nowadays administrative software —— information delay and can improve the administration level .

机床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

机床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 一、应用背景 如何准确统计机床利用率、如何提高机床利用率,如何从海量数据中分析出制约生产的瓶颈?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日益普遍应用,网络进入制造中心已是一种趋势。数控机床走向网络化、集成化,帮助企业实现制造信息化、自动化,推动企业进入科学化的量化管理、提质增效、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已成为数控机床发展方向。 “MDC机床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是机床数据采集系统和机床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的集成,具有数据采集,机床监控,数据分析处理,报表输出等功能,主要用于采集数控机床和其他生产设备的工作和运行状态数据,实现对车间机床的利用率、空闲率、报错率、零件生产量等情况的监视与控制,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生成相应的报告,为公司领导层开展科学化的量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做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二、功能: 1、实时获取设备状态及加工信息 管理人员只需在办公室即可直观、快速了解现场车间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关机、运行、待机、空运行、调试、故障)、产量、稼动率以及加工参数信息(主轴倍率、主轴转速、进给倍率、进给速度、温度、电流等)加工进度等实时监控。

2、各项数据多角度分析呈现 能够把采集到的数据按机床、时间、开机率、利用率等条件,以饼图、柱图、折线图、统计表格等多种方式统计、分析数据,并可以输出为EXCEL文档。报表内容包括设备状态、加工产量、设备用时、调机用时、设备报警、设备稼动率、操作人员达成率、工单完成率等报表数据,可根据操作工、设备、班次等信息,按班次、日、周、月、季、年进行报表导出。

3、移动端应用设备数据远程实时监控 管理人员通过移动端随时掌握生产现场情况,包括加工进度、任务完成情况、设备运行状态及设备运行效率等状况,现场问题及时获知和处理,降低管理成本。

视频监控和试验室数据采集方案

视频监控和试验室数据采集方案2018年,集团公司在建项目11个,总里程1045公里,计划总投资180多亿,建设规模大、投资金额多、安全质量风险高,工程项目安全质量管理面临复杂艰巨的任务,为及时准确的掌握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情况,集成管理工程项目的动态信息,亟需实施“视频监控和试验室数据采集”措施,实现项目的有效管理。 1.视频监控方案 1.1 创建目的 项目现场存在施工地点分散、工序复杂、人员流动频繁等特点,无法单纯依靠人员巡防和盯守管理工地,实施视频监控措施,可以有效解决项目管理人员移动办公等要求,及时掌控施工现场的工程进度、安全管理和施工质量等情况。 1.2 创建原则 (1)充分考虑实际应用的具体情况,用最优的技术方案完成视频监控任务; (2)保证图像清晰,网络信号传输准确可靠、播放流畅; (3)保证整个系统稳定,视频数据备份及时,控制可靠; (4)系统具有一定的扩展冗余,可随时扩展和升级。 1.3 方案总体构架

1.4 监控范围 1.4.1试验室操作监控 对工地试验室的土工室、力学室、沥青室、沥青混合料室、水泥室、水泥混凝土室、化学室等主要功能室安装摄像头,实时监控相应试验的操作过程。 图1 试验室操作监控 1.4.2重要场站监控 对预制梁场、小型构件预制场、拌和站、钢筋加工场等重要场站安装摄像头,实时监控场站的规范化管理。

图2 重要场站监控 1.4.3桥梁、隧道施工关键部位监控 对大桥、特大桥的两端、隧道洞口等部位安装摄像头,实时监控施工流程,规范现场作业行为。 图3 桥梁、隧道施工关键部位监控 1.4.4重大危险源的监控 对梁场龙门架、现浇梁支架、高墩施工等重大危险源的部位安装摄像头,实时监控重大危险源的作业。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一、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介绍: 1、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即LIMS的概念: LIMS是英文单词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的缩写。它是由计算机硬件和应用软件组成,能够完成实验室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管理。LIMS基于计算机局域网,专门针对一个实验室的整体环境而设计,是一个包括了信号采集设备、数据通讯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在内的高效集成系统。 它以实验室为中心,将实验室的业务流程、环境、人员、仪器设备、标物标液、化学试剂、标准方法、图书资料、文件记录、科研管理、项目管理、客户管理等等影响分析数据的因素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标准化的实验室管理思想,组成一个全面、规范的管理体系,为实现分析数据网上调度、分析数据自动采集、快速分布、信息共享、分析报告无纸化、质量保证体系顺利实施、成本严格控制、人员量化考核、实验室管理水平整体提高等各方面提供技术支持,是连接实验室、生产车间、质管部门及客户的信息平台,同时引入先进的数理统计技术,如方差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显着性检验、累积和控制图、抽样检验等,协助职能部门发现和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2、与LIMS相关的国际标准 标准规范的制定与实施,体现了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产品成熟的标志。为提高分析数据质量,已将其纳入法制轨道,七十年代提出了质量管理(QC)概念,九十年代,各行业的标准化组织相继制定和颁布了各种管理标准,质量保证规范和各种技术协议,对推动高新技术的发展、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产生了重大影响。 实验室的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国际标准如下: 由于计算机在实验室普遍应用,增订了优良的自动化实验室规范(GALP) ,它对实验室的方法、职责、管理和使用计算机处理实验室数据等,都制订了技术细则。美国环保局(EPA)制订了有关健康和环境产品的管理规范。美国材料测试协会ASTM, 官方分析化学协会(AOAC), 美国实验室联合委员会(ACIL), 制订了许多相关的标准和协议。欧共体(EEC)颁布了实验室认证指南, 促使欧共体成员国成为 (EEC) 认证的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出示的证书,为欧共体各国认可,打开了商品流通的渠道。国际标准化机构ISO, 制订的ISO-9000系列规范成为国际公认的标准,国内一些企业已通过I SO认证,或正在努力实施。 由于分析仪器的计算机硬软件各不相同,尤其是分析数据缺乏标准,制约了实验室的自动化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共享,这已成为科学仪器厂商和分析化学家的共识。ASTM颁布了分析化学技术有关的规范,其中有1998年公布的色谱分析数据交换协议(AIA),协议制订了原始数据文件和结果文件的标准化格式和结构,其目的是1〕有利于各厂商的仪器之间传输数据,2〕为LIMS提供了通信接口,3〕可将数据链接到文档环境和电子表格中,4〕数据存档。还有分析数据交换和信息存储标准(ADISS),这是一种面向分析数据对象的标准,已被分析仪器与数据通信标准委员会,美国质谱协

安全监控数据采集系统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课题:安全监控数据采集系统 指导教师:

摘要 随着国内煤矿安全事故不断发生,特别是井下瓦斯爆炸事故时有发生,研究出一套安全监控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文章介绍了智能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中的时钟电路设计及一些监控程序流程。其中时钟电路设计部分主要介绍了相关芯片介绍,芯片特性及应用方法,以及时钟电路的设计。其中时钟芯片DS1339是采用了I2C接口技术的超小型串行实时时钟芯片。主要利用它通过外部接口为单片机系统提供日历和时钟。 关键词:单片机,时钟电路,I2C总线,串行传输。

Abstract Unceasingly occurs along with the domestic coal mine security accident, specially mine gas explosion accident sometimes occurs, studies set of safe supervisory systems is extremely essential. The article introduced in the intelligent coal mine safe supervisory system clock circuit design and some monitor routine flows. Clock circuit design partial mainly introduced the related chip introduced,chip characteristic and application method, as well as clock electric circuit design. Clock chip DS1339 has used the I2C connection technology subminiature serial real-time clock chip. Mainly uses it to provide the calendar and the clock through exterior connection for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system. Key word: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clock electric circuit, I2C main line, serial transmission.

数据采集系统

目录 摘要 第1章引言 (3) 第2章研华ADAM模块简介 (4) 第2.1节 ADAM4017模拟量输入模块 (4) 第2.2节 ADAM-4520 隔离转换器 (4) 2.2.1 RS-232接口和RS-485接口 (5) 第3章监控组态软件概述 (7) 第3.1节组态与监控组态软件 (7) 第3.2节组态王6.5的介绍 (7) 3.2.1 组态王6.5的程序组成 (8) 3.2.2 组态王6.5变量和命令语言 (10) 第4章数据采集系统的总体结构 (12) 第4.1节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结构 (12) 第4.2节数据采集系统的监控界面设计 (13) 4.2.1 通讯组态 (13) 4.2.2 画面组态 (19) 第5章结论 (24) 参考文献 (26) 致谢 (27)

摘要 文章介绍了以数据采集模块,通讯模块和监控组态软件为基础的多通道模拟量数据采集系统。系统采用研华ADAM40178通道A/D模块进行现场数据的采集,通过研华ADAM4520模块传输到计算机,利用组态王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实时显示数据。 本系统数据库技术、计算机图形接口技术于一体, 实现了系统的动态显示、报警、数据记录, 并提供友好的人机界面, 可靠性高、可维护性强。 关键词:数据采集系统;ADAM4017;ADAM4520;组态王软件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a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based on data acquisition module,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monitoring and control configuration software.It use YanHua ADAM4017 PLC to make acquisition of those field data.Then we use YanHua ADAM4520 module to transmite to the computer making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with Kingview softwre and at the same time ,displaying the data. This system includes control technology,database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graphics interface technology,it achieves dynamic display and warning,data records. In addition,our system provides friendly man-machine interface with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reliability and good maintainability. Keywords:data acquisition system,ADAM4017,ADAM4520,Kingview softwre

远程无线数据采集监控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远程无线数据采集监控管理系统 技 术 方 案 深圳市信立科技有限公司 2016.10.23 目录 第一部分概述 (2) 1、应用背景 (2) 2、远程无线监控管理系统 (2) 第二部分、系统组成 (3) 1、远程测控终端系统 (3) 2、通信平台: (4) 3、中心管理系统 (4) (4)

第三部分:系统功能特点 (4) 1、监控终端功能特点: (4) 2、管理中心平台具有以下的功能特点 (6) 第四部分、适用范围及扩展应用领域 (7) 1、适用范围 (7) 2、扩展应用领域 (8) 第五部分:应用实例 (8) (8) 1、藁城市东顺呋喃化工有限公司 (8) 2、河南佰利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8) 3、石家庄金正.海悦天地 (9) 第一部分概述 1、应用背景 液位,温度、压力等作为工业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工艺参数之一,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诸如液体储罐、储槽、进料罐、缓冲罐、消防/生活水池/水箱等设备.参数控制是工业中常见的过程控制,它对生产的影响不容忽视.参数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业过程控制的安全性,如果超出范围很可能会酿成危险的后果,在过去,参数的监控装置多数是使用单片机实现先点对点控制,和显示,工作人员必须到工业现场操作这些仪器,且单片机功能十分有限,只能完成一些相对简单的操作,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基于无线通信的远程监控系统实现远程监测,控制盒管理的有效集成,能及时了解现场信息,快速进行决策,并省去了很多人力。 2、远程无线监控管理系统 深圳市信立科技有限公司远程无线监控管理系统是集传感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为一体的自动化网络式监控管理系统。可以检测被测参数的实时数值,当达到预先设定的上下限报警设定值时,发出声音报警和控制信号,以提示操作人员采取安全

环境监测数据采集传输系统软件简要介绍

环境监测数据采集传输系统软件简要介绍 一、软件功能介绍: 我公司长期专业从事环境自动监测监控系统开发和运营工作,开发的下端数据采集传输软件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实际使用和管理要求不断地升级改版,目前的软件按照总局制订的《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HJ/T 212-2005)传输标准要求开发的,且已经过长时间的实际运行考证。 环保数据采集查询传输系统软件基于微软Windows框架开发,采用 Windows XP或 XPE嵌入式操作系统,具有工作稳定性高、开发升级方便、保密性强等特点。 本软件是用于环境监测监控的专业软件,该软件基于工控机模式的下位机程序,实现除现有的数据采集功能外,同时支持ADSL、PSTN、GPRS、CDMA和以太网,便于用户管理现场在线分析仪而开发的一套管理软件,该软件提供以下功能: ↘数据采集:采集来自仪器仪表的模拟量信号和分析仪的各状态信号;模拟信号包括流量、PH、COD等参数。 ↘数据处理:计算采样数据,得到各种测量项的分析结果和需统计数据,提供各种测量项的瞬时值、指定时间段的平均值或排放量。 ↘数据存储:保存原始采样数据和统计数据,可存储10年以上历史数据; ↘数据查询:多种方式查询显示各测量项的瞬时值、统计数据、历史数据;↘数据打印:可根据需要打印数据报表、画面内容、操作记录等; ↘系统操作:简洁的操作界面,系统、网络、监测参数设置方便; ↘通信标准:通信协议符合国家环保部《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HJ/T 212-2005)传输标准,且可扩展兼容各省市制定通信协议和其他通信协议; ↘数据传输:数据传输至上位监控中心平台,并可通过ADSL、PSTN、GPRS、CDMA和以太网等任意一种网络进行通信; ↘系统扩展:系统可随时增加监测参数,软件开放式构架,可扩展软件功能和进行二次开发; ↘数据安全:分级安全认证密码,以避免误操作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通用数据采集管理系统(设计说明书)

软件设计说明书 版本:1.0

目录 1.引言 (3) 1.1 目的 (3) 1.2 背景 (3) 2.总体设计 (3) 2.1 软件描述 (3) 2.2 设计方法 (3) 2.3 软件结构 (3) 2.4 模块设计说明 (5) 2.4.1 设备信息管理 (5) 2.4.2 基站信息管理 (6) 2.4.3sim卡信息管理 (7) 2.4.4 恒温箱信息管理 (8) 2.5 流程图 (8) 2.5.1 数据录入流程: (8) 2.5.2 数据采集流程 (9)

1.引言 1.1 目的 编写此需求分析报告,实现公司自主研发的各个设备的数据采集进行同一管理。重点是要实现各个设备不同条件的查询功能。后台管理人员可以输入需要管理的设备信息,对设备的各项数据信息进行管理。 1.2 背景 项目名称:通用数据采集系统。 研发单位:北京创和世纪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部 2.总体设计 2.1 软件描述 通用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实现设备、基站、sim卡、恒温箱信息的管理已经对各个模块进行实时查询,并通过报表系统形成响应的报表数据。各个模块都有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等功能。采用C/S的软件体系结构,服务器采用Windows2003,mysql.客户端采用Windows XP,浏览器采用IE6.0以上。 2.2 设计方法 本软件采用传统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方法,采用自定向下,逐步求精的结构化的软件设计方法 2.3 软件结构 1.总体结构:

2.设备信息管理模块: 3.基站信息管理模块: 4.sim

5.恒温箱信息管理模块: 2.4 模块设计说明 2.4.1 设备信息管理 一.设备类别信息 1.模块描述: 管理系统中涉及到的设备的类别。 2.实现功能: 对设备的类别进行添加、修改、查询功能。 3.输入、输出: 二.设备总表信息 1.模块描述: 管理系统中所有的设备。 2.实现功能: 对设备进行修改、查询功能。设备的添加是从数据库直接添加,不能随便添加。 3.输入、输出:

基于STM32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STM32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The Design Of Multi-channel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Based On STM3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指导教师 2013.3.31

摘要 本文是基于ARM Cortex-M3的STM32系列嵌入式微控制器的应用实践,介绍了基于STM32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数据采集系统是模拟域与数字域之间必不可少的纽带,它的存在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的重点是数据采集系统,而该系统硬件部分的重心在于单片机。数据采集与通信控制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数据采集与通信控制采用了单片机STM32来实现,硬件部分是以单片机为核心,还包括A/D模数转换模块,显示模块,和串行接口部分。该系统从机负责数据采集并应答主机的命令。输入数据是由现场模拟信号产生器产生,8路被测电压再通过模数转换器ADC0809进行模数转换,实现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模拟量到数字量的转换,并将转换后的数据传输到上位机,由上位机负责数据的接受、处理和显示,并用LCD数码显示器来显示所采集的结果。软件部分应用Keil uVision4通过C++编写控制软件,对数据采集系统、模数转换系统、数据显示、数据通信等程序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数据采集 89C52单片机 ADC0809 Keil uVision4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an application of STM32 series embedded ARM controller based on Cortex-M3 and it describes the hardware design and software design of the data on which based on signal-chip microcomputer .The data collection system is the link between the digital domain and analog domain. It has an very important function. The introductive point of this text is a data to collect the system. The hardware of the system focuses on signal-chip microcomputer .Data collec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use modular design. The data collected to control with correspondence to adopt a machine 8051 to carry out. The part of hardware’s core is STM32, is also includes A/D conversion module, display module, and the serial interface. Slave machine is responsible for data acquisition and answering the host machine.8 roads were measured the electric voltage to pass the in general use mold-few conversion of ADC0809,the realization carries on the conversion that imitates to measure the numeral to measure towards the data that collect .Then send the data to the host machine.the host machine is responsible for data and display, LED digital display is responsible display the data. The software is partly programmed with C++ of the Keil uVision4. The software can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the whole system. It designs much program like data-acquisition treatment,data-display and data-communication ect. Keyword: data acquisition AT89C52 ADC0809 Keil uVision4 目录

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第一章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第一节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结构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火力发电设备发展方向是采用高参数大容量的单元式机组。机组容量越大,热力系统越复杂,需要监视的参数和操作的对象也就越多。特别是在机组的启停和事故处理过程中,机组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下工作,各种参数不断迅速变化,在同一瞬间需要同时进行几个参数的监视和操作,甚至有时要求运行人员在几分钟内完成几十个操作动作,稍有贻误就容易造成重大事故。以一台300MW机组为例,它需要监视的项目在900~1100点左右,如此多的数据如果用常规仪表去监视和测量,无论是在设计还是在运行上都有相当大的困难,一方面将使控制盘的尺寸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会给运行人员的监盘造成极大困难,劳动强度大,更易造成误操作,直接威协机组的安全运行。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在国内外大型火力发电机组上都广泛采用计算机对生产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该计算机系统一般称为数据采集系统(Data Acquisition System 简称DAS),或者将其称为计算机安全监视系统、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数据采集监视和处理系统等。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可采用小型机、单台微型机、或多台微型机构成。 一、小型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 以小型计算机构成的典型数据采集系统如图6-1所示。 小型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采用双总线式结构,即内存总线与I/O总线分开。系统中所有的过程变量经过程通道连接在I/O总线上,其中包括各种模拟量输入、开关量输入、脉冲量输入、模拟量输出、开关量输出等。在I/O总线上还挂有专用接口,用以连接其它计算机装置或系统。在I/O总线上挂有硬盘驱动器,用以存贮操作系统、各种文件及数据。磁盘由专门的文件管理系统进行管理。主要人机联系设备有:运行人员操作台、工程师操作台和程序员操作台,亦挂在I/O总线上。 由小型计算机构成的数据采集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由于小型机一般设有专门的I/O总线和I/O处理机,所以它与外部或外围设备交换的信息可以由I/O处理机进行处理,这样就可以加快I/O处理的速度和提高外设与主机之间工作的并行程度。

宝钢国际设备系统远程数据采集升级技术方案

表格编号:SEZ19003-02D 宝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设备系统远程数据采集升级 技术方案

1.现状分析 1.1.现状 宝钢国际设备系统远程数据采集管理主要实现了对宝钢国际激光拼焊产线的生产、设备状态数据进行远程监控、采集、分析的功能。2009年7月上线,覆盖阿赛洛1、2、3、4号线,同年9月延伸覆盖了天津宝钢1号线等11条产线,目前总共覆盖激光拼焊产线15条,情况如下表: 远程数据采集管理包括数据维护、产量指标、质量分析、设备运行分析、设备状态监控5个模块,由于数据传输存在问题,无法保证数据源的准确性,系统功能目前基本处于停止使用状态。

1.2.存在问题 目前宝钢国际设备系统远程数据采集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1、远程数据采集管理目前只覆盖了15条激光拼焊线,而宝钢国际目前已有激光拼焊产线25条,数据完整性上有缺失。 2、数据传输存在问题。远程数据采集管理获得数据的流程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远程数据采集流程是由硕泰克激光拼焊线上的PLC采集数据后发送到加工中心现场的专用采集服务器,再由采集服务器转发设备系统远程数据采集管理,目前硕泰克PLC在向采集服务器发送数据时存在数据不准确(时间超过当前日期)、发送不及时(采集机未按时收到PLC的数据)等问题,而采集服务器本身由于缺乏管理,经常宕机,既无法获得PLC的数据,也无法转发,导致了整个数据传输通道的崩溃。 3、由于产量数据和设备状态数据都采用实时模式,数据量较大,导致数据分析展示页面速度缓慢。 2.必要性和目标 为满足国际信息化发展的需要,达到对宝钢国际所有激光拼焊产线进行精细化管理,目前的设备系统远程数据采集管理亟需修复升级。 系统升级后应实现以下目标:

单警音视频执法记录仪和数据采集管理系统简介

执法记录仪数据采集管理系统 简介 2015.07.03

目录 一、数据采集系统的构成 (2) 1.1系统组成 (2) 1.2数据采集管理系统拓扑图 (2) 1.3 采集工作站(此部分为本次采购部分) (3) 二采集工作站参数及功能 (5) 2.2.1设备外观 (5) 2.2.2基本功能 (6) 2.2.3主要参数: (7) 2.2.4 采集工作站操作流程 (9) 2.2.4.1 数据导入 (10) 2.2.4.2 取消导入: (10) 2.2.4.3 设备管理 (11) 2.2.4.4 数据查询 (12) 2.2.4.5 照片下发 (14) 2.2.4.6 系统设置: (15) 2.2.4.7 文件设置 (16)

一、数据采集系统的构成 1.1系统组成 1、执法记录仪终端 2、采集工作站 3、中心服务器(数据采集管理平台) 1.2数据采集管理系统拓扑图 数据采集管理系统拓扑图

执法记录仪管理系统是由执法监管平台(中心服务器)、执法记录仪采集工作站和执法记录仪终端三部分组成。在支队建立执法监管平台(中心服务器),实现对全市交警系统的执法管理。各大队采购一定数量的执法记录仪采集工作站和执法记录仪终端,并按照支队平台接口的技术要求进行数据接入。 执法监管平台(中心服务器)与执法记录仪采集工作站利用公安网连接,为了不影响公安网的其他业务,执法记录仪管理系统应采用分布式存储数据的模式,即对上传数据进行分级标注,一般信息只存储在采集工作站中,不上传到执法监管平台(中心服务器)中。 支队在执法监管平台(中心服务器)分别为支队、大队、中队赋予相应的权限,各级执法监督人员可以登录执法监管平台监管本辖区的视频信息。 1.3 采集工作站 采集工作站负责实现执法记录仪数据安全、完整、可靠、高效地从记录仪导入到系统中。采集工作站可以独立部署,实现导入、存储、查询、浏览、统 计以及用户和设备管理等完整的数据管理功能和业务功能。能够满足4TB以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