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青年教师的地位、特点及困境

高校青年教师的地位、特点及困境

高校青年教师的地位、特点及困境
高校青年教师的地位、特点及困境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5, 4(3), 157-164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5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d816108803.html,/journal/ass

https://www.doczj.com/doc/d816108803.html,/10.12677/ass.2015.43023

Research on the Status, Characteristic

and Dilemma of Young College

Teachers

Jianguang Zhang, Shengjun Yuan, Chongzhi Qiu

Business School,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

Email: 120575014@https://www.doczj.com/doc/d816108803.html,

Received: Aug. 23rd, 2015; accepted: Sept. 8th, 2015; published: Sept. 15th,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d816108803.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young teachers of national universities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half of the proportion, whether current or future, young teachers will be the backbone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determine the fu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Young teachers both ha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ir living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 facing many difficulties in life, teaching, re-search, job evaluation, time, role play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government must pay close attention to helping young teachers to solve the dilemma and create good growth conditions, which is also the important task of universities and even the whole society in the current and fu-ture period.

Keywords

Young College Teachers, Status, Characteristic, Dilemma

高校青年教师的地位、特点及困境

张剑光,袁胜军,邱重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广西桂林

Email: 120575014@https://www.doczj.com/doc/d816108803.html,

收稿日期:2015年8月23日;录用日期:2015年9月8日;发布日期:2015年9月15日

张剑光等

摘要

近年来,全国高校中的青年教师已占超过一半的比重,无论是当前还是未来,都将是高校中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决定着高等教育的未来。青年教师既有优点,也有不足。他们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在生活、教学、科研、职称评审、时间精力、角色扮演和专业发展等方面面临诸多的困境,必须要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帮助高校青年教师解决上述困境,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条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高校乃至全社会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高校青年教师,地位,特点,困境

1. 引言

“青年教师”就字面意思来解读,通常意为在年龄上较为年轻的教师。对高校青年教师年龄的界定历来存在争议,某些学者将高校青年教师的年龄限定在四十岁以下,一些学者将高校青年教师的年龄限定在三十五岁以下。想要更好地界定高校青年教师的年龄,可以参考国家的相关政策。国家社科基金规定青年项目的申请者年龄不得超过39周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规定青年项目的申请者年龄不得超过39周岁,国家自科基金规定青年项目的申请者男性年龄不得超过35周岁,女性年龄不得超过40周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者年龄不得超过45周岁。国家教育部设立的“高校青年教师奖”将青年教师的年龄限定在35岁以下。鉴于国家政策导向的不同,教育系统中和学术界对于青年教师的年龄界定,也存在着两种理解,35岁和40岁。李宜江(2013)还专门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身份和年龄进行了探究,最终将青年教师的年龄界定在40岁以下[1]。胡娇和王晓平(2015)认为除了年龄,教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因素,他们把把高校中的青年教师定义为“40岁以下的高校教龄在15年以下的教学岗位人员”[2]。笔者认为35岁更加贴切,故将高校青年教师的定义为:从事高校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年龄限定在35岁以下的教师群体。网络上一般讲高校青年教师戏称为“青椒”。

青年教师已成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领域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各高校未来发展壮大之重任。对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是当前高校发展道路上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2. 青年教师的地位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让·皮亚杰(Jane Piaget)曾经说过:“有关教育与教学的问题中,没有一个问题不是和师资培养的问题有联系。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合格的教师,任何令世人钦佩的改革势必在实践中失败”。

1931年12月2日,梅贻琦在出任清华大学校长的就职演讲中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哈佛大学前校长詹姆斯·布赖恩特·科南特(James Bryant Conant)认为:“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他一代又一代的教师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名”。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张剑光等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一流教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

可见,大学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是古今中外相同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高校扩招,学生人数急剧攀升。为了缓解师资压力,各高校引进了许多青年教师。据2014年教育部网站公布的统计数字来看,截至2013年,全国高校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超过63万,占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的44%,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群体总数的60.88%,其中以31~35岁的青年教师人数最多。数据表明青年教师成了高等学校教学的主力军,因此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决定着高等教育的未来。

美国教育联合会在1991年的报告书《大学教师发展:国力的提升》指出:“大学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发展是国力提升的核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中亦提出“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大力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水平”。

2012年9月20日,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文(教师[2012]10号《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关系着高校发展的未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未来,关系着教育事业的未来”。

综上所述,青年教师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青年教师的发展必须要引起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想尽一切办法改善青年教师的发展环境,将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3. 青年教师的特点

1) 学历高、专业知识丰富

各高校新进的青年教师大多经历过硕士、博士乃至博士后阶段的系统学习和专业训练,拥有较为扎实的专业文化知识和丰富的理论知识,科研能力强,熟悉本学科及相近学科前沿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情况。

2) 大龄职场新人

即使一个学生的学业历程非常顺利,其工作年龄也是在28岁左右。因此,高校教师新教师的入职年龄比社会上的其他岗位都大6岁,因此,在职业生涯经历上看,28岁的新的高校教师,是职场的新人,没有职场经验[2]。

3) 热情高、工作干劲大

刚刚参加工作的高校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高,干劲很大,对高等教育事业充满激情,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喜欢接受挑战,容易把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4) 年龄小、容易沟通交流

高校青年教师年龄一般在30周岁左右,与在校大学生年龄相差不大,不存在代沟关系,很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甚至“学长、学姐”、“哥哥姐姐”成了他们与学生日常沟通的常用身份,这种称兄道弟式的朋友关系很容易让他们赢得学生的好感,因此,在教学上有着天然的优势。

5) 缺乏教育理论知识

张剑光等

虽然刚入职的高校青年教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比较高的学历学位等天然优势,但是由于高校青年教师刚刚跨入教师行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理论培训和教育实习等环节的训练,缺乏教学经验,特别是本科阶段不是师范专业毕业的高校青年教师对教学业务、教育实习等领域较为陌生,所以,短时间内很难以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对高校教师的要求[3]。

6) 实战经验贫乏

绝大多数青年教师都是“校门对校门”,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没有在社会上从事过跟所在专业和学科领域相关的工作,因此,实战经验几乎为零,难以满足学生在实践动手能力方面的诉求。

4. 青年教师的困境

青年教师是一个占全国高校教师总数比例高达60%的庞大群体。他们大多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前期,寒窗苦读二十余载终在高校谋得一席教职。在一般人眼中,大学老师应该是“知识水平高、经济收入高、社会地位高”的“三高”群体,然而事实上,身处于象牙塔内的高校青年教师却面临着人们不了解的困惑和艰辛,“夹心层”“不上不下”“境遇尴尬”成为挥之不去的标签。

2011年,合肥工业大学34岁年轻老师陈刚跳楼自杀;2012年,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外国语学院28岁的日语教师杨晓凤从该校图书馆跳楼身亡;2013年中山大学法学院37岁年轻教师谷德近在家跳楼身亡……除了不断发生的“跳楼死”,“过劳死”也不断地在高校青年教师身上重演。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现状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2012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廉思对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发布了名为《工蜂》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作为近九成拥有博士学位的高知群体,高校青年教师是高压人群。72.3%的受访者直言“压力大”,其中36.3%的人认为“压力非常大”。多数高校青年教师都是月光族,每月能有结余的只占31.3%,23.7%的人收不抵支,11.8%的高校青年教师工作前几年主要靠父母和配偶支持。由于生活压力大,不少高校青年教师不得不从事各种兼职,以代课、培训、承揽项目等方式贴补家用,甚至有14.2%受访者以兼职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

2013年年初,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课题组组织实施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半数高校教师认为自身心理压力大,课题组认为高校教师的心理保健问题亟待重视。

2014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薪酬管理研究分会课题组发布的一项有关高校教师的收入调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调查显示,高校青年教师收入普遍不高,81.9%的青年教师年收入10万元以下,特别是34.6%的青年教师年收入6万元以下,青年教师中近1/4的人收不抵支[4]。

“从前,科研是副业;现在,教学是副业”、“一个相信讲好一门课比写好一篇论文更重要的人,今夜死去了”。2014年年底,四川大学教师周鼎在一封“自白书”中如此书写自己对高校现状的种种失望,引发了不少高校青年教师的共鸣。

那么究竟有哪些原因导致了高校青年教师会沦落到如此生活境地?接下来,本文将剖析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的困境,以期从中窥探真实的原因。

1) 生活困境

刚刚毕业进入高校的青年教师几乎没有任何积蓄,却要面临结婚生子、养家糊口、买房买车、孩子求学、赡养老人等一系列经济开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或者师资欠缺的高校为了吸引人才部分而提供安家费、科研启动费和单位福利房等一系列诱人的物质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青年教师的部分压力,但大多数博士毕业后为了谋取更大的发展,选择了名校、省会城市或其他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方的高校尤其是211和985类型的高校,对新引进的教师几乎没有任何待遇,高额的生活开支与微不足

张剑光等

道的课时津贴相比,经常让一些青年教师入不敷出,生活的乐趣在经济负担前消解了。高校教师中的单身率和离婚率逐渐走高是这一状况的直接反应。青年教师的资历有限,获得社会资源的可能性也有限,受邀讲学或咨询的机会几近于零。虽然部分青年教师也能申请到国家、地方或学校的课题资助,但是能申请到的资助往往不足挂齿,更何况绝大多数人无缘问津科研课题。虽然,有一定的压力是好的,可以转化为动力,但是多数青年教师感觉压力太大了,生活质量大打折扣,甚至有些人生活在底层,与国家税务局将高校教师定为高收入阶层的地位极不相符,理想的角色期望和个体对角色的主观认识之间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在这种角色差距的作用下,青年教师的职业信念难免受到影响,其在教育教学活动和个人职业发展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亦会严重受挫。一些老师忍受不了这种教育系统的低收入状况,为了提高收入想方设法在校外做兼职、搞副业,所得收入比在学校拿的还多,心思更加不在教学和科研上了。高校青年教师极高的职业劳动价值与偏低的职业劳动报酬形成鲜明的反差,无疑将社会中的脑体倒挂现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诱发高校青年教师出现心理动荡,使得他们产生一定的潜在压力。据调查,经济待遇和物质条件差,居于导致高校青年教师角色压力来源的首位。

2) 教学困境

由于扩招、自考和继续教育的发展,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成倍增加,有的周课时甚至达到20多学时,与中小学教师无异。不断增长的课时量,与多年不变的低课时费,以及职称评审方面的“重科研、轻教学”,导致高校教师都不愿意多上课,认为“科研是自留地,教学是公家田”,尤其是科研任务比较重的和已经过了教师适应期的老师更不愿意上课,更别说新开课了,“排课难”是我国多数高校存在的问题。但是,课总得有人上,于是乎,年轻老师就挑起了上课重任,尤其是刚入职的。这种属于被动多上课的,还有一部分是主动多上课的。一部分年轻老师为了解决经济上的困难,主动申请多上课。尽管好多高校明文规定新进教师第一年不能上讲台,但为了解决燃眉之急,也只能勉为其难了。对于毫无教学经验的年轻老师一学期上五六门课,更有甚者还有上9门课的,根本不可能认真备好每门课,教学质量如何得到保障?一个教师给同样的学生在同样的教室连续上三门以上的课的情况时有发生,视觉疲劳让好多学生难以接受。然而,绝大多数高校的课酬毕竟不高,加之科研压力,青年教师在充当了三四年的“教学苦力”后,开始产生职业倦怠,变成所谓的“老油条”后,就不再想多上课了,只保证基本的教学量,推掉的教学量就又转移到了新来的教师身上。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连年滑坡与高校排课不均衡有着必然的联系。

年轻教师一方面想上好每一门课,做一个称职的大学老师,赢得学生的认可,一方面为了养家糊口,缓解经济困难,又不得不多上课,在这一困境面前,往往牺牲的是前者,因为在刚入职的几年内,教学收益与巨大的生活开支相距甚远,这也是年轻老师的无奈之举。教学质量得不到提升,学生怨声载道,长此以往,许多青年教师与自己当初选择当大学老师的初衷渐行渐远。

3) 科研困境

大多数高校在奖励、晋升、分配等制度上大幅度向科研考核倾斜,没有科研,就什么都没有了:没有职称,没有岗位,没有待遇,没有前途。为了评定职称以及获得晋升,发表论文、取得科研成果成为青年教师的又一重大任务,并且是大多数青年教师的主攻方向。然而,青年教师毕竟资历有限,离开了博士生导师的研究团队,融入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成了孤家寡人一个,科研成果又有限,地方课题论资排辈难以获取,没有小课题支撑,更别说国家级课题了。

学术界的马太效应非常明显,课题申报要看申请者已有的课题和成果,知名专家学者忙得团团转,挂名都挂不过来,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尽管在读研期间帮导师做了很多课题、写了很多申报书、发表了很多论文,但都是为他人做嫁衣,没有自己挂名第一的,而课题申报看中的是属于自己的成果的数量和级别,可以说,刚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在学术上是白纸一张,在申报课题的时候很难入评委的法眼。自己

张剑光等

申请不来课题,只能跟着老资历们做。但结果是活儿多名少,发表论文时署名也好、申请奖励也罢,排名总是靠后。

SCI、SSCI、国外EI原刊、国内权威期刊、校内A类、B类期刊等,对于青年教师来讲,这些高级别、高水平刊物成了他们挥之不去的重压。然而高水平刊物毕竟要求太高、审稿周期太长、数量有限,加上金钱稿、人情稿越来越多,还有中介收费又太高,因此,在这些刊物上发表论文的难度太大,加上部分高校规定读博期间的成果不算数,对于刚毕业的青年教师,想要在两三年内发表几篇符合职称要求和评奖要求的高水平论文,真是比登天还难。

科研上的压力,让年轻教师们丝毫不能懈怠,必须加班加点写文章申报课题。好不容易申请上了国家课题,在权威刊物上发表了高水平论文,对于有明确评审标准的高校中的年轻教师来讲,终于可以缓一口气了,因为按标准终于可以评上副教授了。但是,由于名额有限,为了竞得有限的名额,必须要比别人申请到更多的、更高层次的课题,发表更多更高水平的论文,科研难度进一步加大。

4) 职称评审困境

高校中的职称评审要求越来越严、难度越来越大、名额越来越少,除了教育比较落后的地区高校和急需扩充师资的高校的环境稍微宽松些,多数高校的职称评审争得头破血流,年轻教师要做好多方面的功课,评审专家要多轮投票才能最终确定下来少得可怜的名额。但是,对于有名额限制的高校中的年轻老师,尤其是211和985高校,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因为在这些高校,评职称的标准就是谁比谁更厉害,因为凡是参评的几乎都能够满足基本条件,但名额有限,部分高校,某一个学科,每年只有1个名额,为了这仅有的一个名额,大家拼得头破血流,虽然在能力上都足够评教授了,但是,没有这个名分,待遇还是上不去。此外,在职称的评定方面,有太多的人情因素。不少高校在职称评定方面存在暗箱操作,一些人虽然在业务方面达到了所谓的职级标准,但评委们存在所谓地方主义、部门主义以及个人主义等,影响到了职称评定的公正性。所以,为了评职称,要求大学教师必须是个多面手,要同时应付多种局面。

一些高校虽然给了刚入职的青年博士副教授待遇,但是有名无分,三年内如果没有省部级以上课题或者没有评上副教授,就不能继续享受副教授待遇,降格为讲师待遇,部分学校更严,几年内评不上就得走人,甚至还有部分高校规定“非升即转”,由教师岗转为行政岗。多数211和985院校还规定,评职称必须要有出国留学经历。上述几点改革,正在高校中逐渐蔓延开来,已然成为一种趋势。博士群体的逐渐增多、职称名额的趋于紧张、高校生源的逐渐减少,很大程度上又推动了这一趋势的蔓延。故,青年教师的科研压力会越来越大。

但,评上职称并非就此高枕无忧了。最近几年,一些名牌院校在逐渐的尝试打破“能上不能下”的职称评价体系,打算建立起一套“能上能下”的评价体系,每隔几年对所有教师进行一次评价,达不到相应职称要求的,就要降级,正的降为副的,副的将为讲师,“靠吃老底儿混日子”的状况将逐渐的被我国高校一一打破,无形中给原本压力已经够大的年轻教师又多了一层压力。

5) 时间和精力困境

结婚买房、生儿育女、孩子教育、赡养老人、生活开支、繁重的教学任务、无法喘息的科研压力、班主任、外出进修、以及杂七杂八的琐屑之事,同时压向年轻老师,能力再强、身体再好也吃不消,毕竟时间有限、精力有限。人脑毕竟不是电脑,人体毕竟不是机器,不可能长期高速运转下去。短期内要应付这么多的事情,大多数年轻老师根本应付不来,时间稍微一长,身体吃不消,于是就有了过劳死的报道;心理吃不消,于是就有了跳楼的报道。教师职业压力过大常常导致心脏病、心理障碍、身体疲劳以及其它各种疾病产生。据调查,17.5%的青年教师经常失眠,18.3%的青年教师经常头疼,12.9%的青年教师经常感到心慌。而这些生理疾病反过来又将导致消极行为的产生和心理方面的种种不适。青年教

张剑光等

师的生存环境得不到改善,这种情况会越来越严重。

6) 角色困境

青年教师,尤其是男教师,在家人面前要当好儿子、爸爸、丈夫三重角色,在单位要当好新人多做事,在学生面前要当好一个好老师、好班主任,在科研上要当好教授,一人同时分饰多重角色,并且经常发生冲突,恨不得会分身术。当高校青年教师个体身兼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色时,大多缺乏充分的时间、精力和资源等,无法同时满足各方面所提出的不同期望和要求,于是产生同一角色集里两个或多个角色之间的矛盾或冲突,结果经常是顾此失彼。如家庭角色与工作角色,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冲突更明显。还有一种比较突出的角色冲突——教学与科研,又要当好教书育人的典范,又要在学术研究上有所建树,多数人选择了后者。以郑敏(2005)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角色困境进行了专门研究,将高校青年教师角色困境的表现形式总结为五个方面:角色冲突频繁、角色关系紧张、角色差距明显、角色压力过大以及角色技能薄弱。这种角色冲突的情境将使高校青年教师个体体验到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的消极心理状态,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身心健康极为有害,还可能影响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稳定[5]。以青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为例,一方面想在学生面前树立权威,一方面又想跟学生搞好关系,年龄上的小差距,让学生经常与年轻教师称兄道弟,权威一扫而光,课堂管理难以有效驾驭,经常让青年教师很是苦恼。除此之外,在学生面前更多地表现为“作为教师的人”,而在其他教师面前则更多地表现为“作为人的教师”

[6],对于前者,要掩饰自我,对于后者要展现自我,频繁地变换着特征相背的两种常套行为,往往感受到比较强烈的内心冲突,容易形成双重人格。

7) 专业发展困境

此处的专业发展困境指的是教学与科研的不统一困境。可以肯定地说,大学里的大部分教师科研和教学是分离的,甚至都不属于一个学科领域。好多老师几乎是全才,什么课都能教,什么课题都能做。结果就是科研成果没有成功的转化为学生所学的知识。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就是说,大学教师的教学不是简单地把知识转授给学生就够了,更重要的是通过创新知识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

好多高校老师教的课不是自己喜欢的,搞科研也不是自己喜欢的,如果没有利益驱动,压根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来大学当老师,更谈不上科研和教学的统一了。说白了,好多青年教师在入职前没有一个清晰的职业规划,“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是哪儿”,“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直处于一种应付状态,少有人能够体会到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带来的职业乐趣。虽然,有些老师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想要把两者结合起来,但转换成本太大,缺少这种勇气,忍受不了转换带来的痛苦。必须要有一种机制来推动青年教师做出改变,让他们的生命潜能得以释放,让他们的创造才能得以发挥,最终达到生命与事业高度融合的境界[7]。

5. 结语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天下不可一日无政教,人类不可一日无教师”、“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流教师成就一流大学”,拥有如此高的地位的高校青年教师却遭遇了上述困境的尴尬,不得不发人深省,更要引起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2012年“两会”期间,30位委员联名提案,为改善高校青年教师困境建言。虽有代表在努力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但实际改变并不大,虽然一些知名院校已经开始在做些尝试,试图改变目前的状况,但正如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在谈到“青椒”成长环境建设时所说:“青年人才一定要有伯乐发现,要有环境支持才行。仅仅靠自强不息,靠自己玩命干,个别的可以起来,但整个群体起不来”。帮助高校青年教

张剑光等

师解决上述困境,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条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高校乃至全社会的重要任务。

基金项目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教改项目:工商管理类专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与提升路径研究——以桂林地区高校为例(131GL004)。

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工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09B03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李宜江(2013) 关于大学青年教师身份与年龄界定的探究.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 75-79.

[2]胡娇, 王晓平(2015)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阻抗因素与提升策略.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1, 50-51.

[3]龚俊朋(2015) 河南省高校青年教师发展:困境与突破. 高等农业教育, 3, 64-67.

[4]高校教师薪酬调查课题组(2014) 高校教师收入调查分析与对策建议. 中国高等教育, 10, 27-29.

[5]郑敏(2005) 高校青年教师的角色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硕士论文, 安徽师范大学, 芜湖.

[6]吴康宁(1999) 课堂教学社会学.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南京.

[7]韩淑萍(2010) 从“利益驱动”走向“生命驱动”. 中国教育报, 2010-06-04.

最新青年教师的总结

青年教师的总结3篇 xx市实验小学期末考试阅卷工作刚刚结束,传统性的教师辩论大赛又拉开了帷幕。6月30日下午,该校举行了第十二届青年教师辩论大赛,全校除辩手之外的教师都参加了观摩。 本届辩论赛主要围绕“严”与“爱”展开辩论。正方的观点为:教育学生应以爱为先;反方观点为:教育学生应以严为先。辩论赛精彩纷呈,双方辩手唇枪舌战,旁征博引,争锋相对,势均力敌,从一辩的陈述观点,二辩的补充论述,到自由辩论的你来我往,再到六辩的总结陈词,辩论的每个环节都紧紧相扣,整个赛场异常激烈,气氛浓烈。现场掌声、欢呼声、加油声、欢笑声不断。观摩教师被台上选手们机智的反应能力、敏锐的洞察能力、缜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优秀的团队协作能力所折服,真正享受了一场语言的盛宴。 在教学工作中如何把“严”和“爱”结合起来,怎样做到严爱相济呢?在这么一个对立而统一的论题面前,辩手们理性中充满激情,激情中又蕴含成竹在胸的泰然风度,他们在妙语连珠中以生动丰富的论据、无可辩驳的事实对严与爱的各自特征和优势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让大家充分认识到了严与爱的重要性。虽然比赛总有胜负,但双方辩手都表现出儒雅之风,展现了自我的魅力。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辩论赛圆满落幕。 此次辩论赛从策划、准备到开展历时近一个月。在此过程中,青年教师群策群力,协同合作,增强了团队精神。更重要的是,他们结合教育理论思考教育现状,在活动过程中,提升了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反思能力。 4月14日,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天标志着我在景东小学开始的语文教师实习生涯。 回顾两个月的实习生涯,我是跟着师傅凌老师学习的。我师傅是个语文教学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认真踏实,严于律己的老师。所以对于我除了必要的听课,她还给了我大量的时间作为我的教学锻炼和工作反思。整个实习过程安排严谨,工作到位。 为期两个多月的实习过程中,我在五(2)班上了近10节课。如《语言大师》、《关羽刮骨疗毒》、《一曲胡笳救孤城》、《六个孩子的故事》、《奴隶英雄》、《天窗》、《莫伯桑拜师》、《母校》等等。每次课前,师傅都让我先仔细研读教材,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根据单元目标、课文训练重点设计教学环节。每节课后,师傅对于我的课堂教学会做出一定的评价,并叮嘱我要及时记录自己在课中的收获与不足,特别针对不尽理想的环节进行课后反思、教学环节重建,这样才能为下一次的课做好准备、使自己每次都有一点小进步。 当然,在自己上课的同时,我也听了40多节课,其中主要是师傅的随堂课。当然还包括我校景东杯中的各位优秀老师的精彩课程。我还跟着师傅和其他老师去过宝山区大场中心小学、徐汇区高安路小学、江川路小学等其他学校学习,他校的语文教学方式和特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现在临近实习结束,感觉到受益匪浅,现做以下总结。 校长在青年教师培训的课程中,强调教书育人,先育人后教书。我颇有感受,一样是德和才,先要做一个思想端正的人,然后把这样的人培养成人才才能真正为社会之所用,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所以小学教育是塑造人格的关键时间段,而老师也是重要的引导者,起到关键的模范作用。 面对一个班级群体,我知道不能只看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我们要有师德,那就是爱心。对每一个学生我们要做到公平。但是对于特殊的学生,我们又要赋予更多的爱心。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特殊学生的反常原因,是智力方面的还是家庭方面的或者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心理因素等等。 在我们五(2)班,每日的相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特别的学生。像孙奕航,他上课的时候,无论他坐在哪里,都喜欢和别人说话。作业也不是很认真。因为在班级里成绩不好,所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总结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总结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总结(一) 师德师风是学校的灵魂所在,也是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抓好师德师风建设不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推进教学改革向深度和广度的进展,而且有利于校园精神风貌的改善,形成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层层规划,全面部署。系领导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把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纳入了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同时还建立了以系党总支书记许步国同志任组长,系主任朱晓慧同志任副组长,由其他党政领导和有关人员组成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并制定了师德师风建设三年工作规划。在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部署下,党总支各委员和行政各领导分工负责,团结协作,认真结合各自职责,积极做好师德师风建设的宣传动员和贯彻落实工作,确保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在全系范围内的全面开展。 二、注重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师德师风建设,首先是思想建设。而抓好思想建设,关键要抓好学习教育。只有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学习教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掌握关于

教职工思想、道德、作风建设的政策规定,有效提高广大教职工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的自觉性,才能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矗三年来,我系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把师德师风学习教育同教职工政治学习有机结合起来,采取切实措施加以保证,形成切合实际工作的机制,使广大教职工的思想、道德、作风建设目标明确、有章可循,使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逐步走上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 1.组织开展常规化政治学习。 三、抓好落实,完善机制,规范管理。在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过程中,各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积极抓好落实,注意通过加强建章立制来不断完善管理,既重视办好学校对广大教职工的职业要求,又充分尊重教职工的职业特点,把师德师风建设同广大教职工的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实现学校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积极性,将师德师风建设成为推动我系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开创以德治系新路子。 四、精心组织,丰富活动,突出主题。1.优化校园环境,强化校园制度。优美的校园,不但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爱国、爱校精神。针对我系在浦东校区单独办学的特殊性,系党政领导们除了配合学校做好校园硬件设施建设,还积极创造“软件”条件,努力改善校园氛围,营造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提要:高校师德建设事关高等教育的成败,影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而影响公民道德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认真研究加强高校师德建设问题,特别是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任务。本文重点谈了高校青年教师在师德上存在的问题,及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几项对策。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 高校是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建设高级人才的基地,教师肩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任。教师是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和传播者,人们把教师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业道德比任何职业道德的要求都要高,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离不开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这也已成为高校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数是年轻,朝气蓬勃,精力充沛,思维敏锐,极富创造力的硕士、博士。但与老教师相比,青年教师当中的一部分人在师德方面还需要弥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青年教师需要进行师德重建。以往国内外教育界对“师德”问题也多有论述,但多从“师德”的广泛意义上进行探讨,对市场经济社会中具有“弄潮”能力的高等院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关注不够。 一、高校青年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和大量的教育实践来看,大多数青年教

师的师德师风总体上是好的。都能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受到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但不可否认在青年教师队伍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术不够严谨,学术风气不够端正 自古以来人们视教师为圣人,将学术领域尊为纯洁的圣土,容不得学术作品有半点瑕疵。但是现实情况是,媒体报道的关于高校教师剽窃,抄袭,照搬他人学术成果的现象尚存在,高校少数青年教师做学术时敷衍了事,态度不求严谨,将学术研究功利化,这样的学术风气扩散了学术研究的歪风,玷污了学术殿堂。 (二)敬业精神不足,功利思想浓厚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拜金主义,功利主义越来越浓厚,部分教师敬业精神下滑,在高校扩招的情况下,教师的课时增多,在课时津贴等项目的驱使下,部分青年教师承担过重的教学任务,为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疲于应付工作量,忽视教学质量,导致学生接收的知识含金量降低。另有一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发展副业,将精力主要放在经营副业上,而将教学放于次要地位。 (三)理论知识积累较多,实践经验缺乏 高校大部分青年教师的学历都在硕士以上,具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专业基础扎实。但是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课堂讲课内容集中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缺乏深度和宽度。培养的学

大学青年教师五年职业发展规划

大学青年教师五年职业发展规划 (2017年12月12日) 职业生涯是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是指一个人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整个历程,人的一生主要是在职业生涯生活中度过的,职业生涯的成败对一个人有着重要的影响,对高校教师也是如此。因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就近五年的时间做一职业发展规划。 一、自我认识 作为高校的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深刻地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与弱点,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仍显不足,专业著作的阅读欠缺,尤其是学科领域内最新的研究成果。教学任务中,在平时思想上出现惰性,不能很好借鉴、运用一些名家的教法及观点解释教育现象。写作水平要不断提高,很少能抓住教学灵感等写出高质量的教学论文。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开发和利用不足等。对教师职业的认识,虽感觉到责任重大,但由于工作中的挫折,产生了一定的职业倦怠感,也在自己的人生发展道路上出现了困惑。 二、岗位认知 教师岗位是指具有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工作职责和相应能力水平要求的专业技术岗位。以教学为主,长期在教学第一线,并承担一定科研工作,任务重,责任大。根据我校与今年七月份的教师岗位设置,作为讲师,(1)要承担二门(至少承担一门全校性通识选修课)以上课程的讲授工作,承担课程辅导、批改作业等教学工作,指导学生实验、实训、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设计(论文)等,完成288学时/学年的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较好;

(2)参加科学研究、技术研究、教学研究、教育教学改革和社会服务,积极参与校级及以上的科研、教研项目,参加编写教材或教学参考书等工作,发表学术论文或教学研究论文;(3)承担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充实实验内容,革新实验手段,组织和指导实验教学工作,编写实验课教材及实验指导书等工作;(4)聘期内完成科研业绩积分(按《吕梁学院科研业绩量化考核标准》计分):十级须6分以上;(5)积极参与学科专业、课程等方面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以及其它公益活动,根据需要担任班主任、学生导师等工作;(6)积极参与优秀教学团队和学术创新团队建设工作。 教师工作的核心是教书育人。作为班主任,要积极配合学校系部尽最大可能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目标定位 学习为重心,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住平时的点滴时间读书不止,进行长期的有效的学习,增强理论底蕴,成为学习型教师。用心思考,凡事多思多想,反思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总结得失,找出成长的方向,做个反思型教师。专心写作,不断提升教科研水平,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实践,做个科研型教师。全心教育,关注学生的课堂生命,在创新中构建良好的教学策略,在发展中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做个研究型反思性教师。汲取名家教学特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细而言之,认真备好每一课,备好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节课,善于请教,及时总结。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坚持写教学反思、随笔。研读教学理论专著,定期阅读本学科专业刊物,做好读书笔记,尤其写好深刻的学习心得,每年不少于1万字。作为班主任,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紧跟时代步伐,紧握教育脉搏。

2020年青年教师工作总结

2020年青年教师工作总结 2020年青年教师工作总结 指导青年教师成长使我积累了更多的理论经验。积极参加互助教学活动,悉心辅导青年教师学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分析教材等课程资源及教法,拓展教学思路,帮助他们处理好教育教学疑难问题,使他们迅速掌握教学规律和方法。尽心帮教,做青年教师的良师益友。 一、端正职业意识助树积极心态 在工作中首先是要看能力,但如果心态不好,再有能力也会无济于事。而往往青年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有些偏颇。刚入行时,理想远大,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热情高涨,干劲十足,然而对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阻力估计不足,且年轻急躁,感觉事事不顺心,适应不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就会消极思考并认为地位钱财不如人,辛苦劳累多于人,而产生消极心态,不能用好的心态去应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的好心态是教师做好每一件事情、应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必须具备的一个前提条件。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会用我自己的耳闻目睹及亲身经历与青年教师促膝谈心,以自己在工作中的感受,帮助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琐碎、艰辛、平淡及清苦,教师职业工作需要不厌其烦、需要不遗余力、需要耐得住寂寞及需要挡得住诱惑。因此帮助青年教师端正教师职业意识,树立积极心态,才能让青年教师认识到教师职业崇高的背后是艰辛,艰辛的背后是无尽的乐趣;才能让青年教师认识“心在

哪里,成功就在哪里”;才能让青年教师知道无论成功之路有多曲折,都应秉持一种不服输的顽强精神,以积极心态去面对,唯有努力才能走向成功。 二、指导理论学习促进业务能力 为了尽快地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积极引领青年教师订阅《____》、《___》等专业杂志,拓宽青年教师的学科知识面;指导他们学习《___》等书籍的新理念,并指导他们观看优秀课堂教学录象、听名师教学讲座视频,将新课改理念及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作为重中之重,要求他们摘记新课改理念及现代教育理论之精华,将所学到的理论、教法、技能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技能技巧。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学习目的是借鉴,总结结果是提高,将他人的经验加以验证、提炼、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工作作风和教学风格,来促使青年教师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促进业务能力。 三、跟踪课堂教学成长于每课时 青年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生力军,积极跟踪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每一节课后帮他开出“诊断单”,指出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等,帮助他们发现每课时教学的亮点。指导青年教师为成功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跟踪到位、指导到位、关爱到位、帮扶到位,鼓励他们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探索课堂新教法,开创教学新局面。让青年教教师自觉

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现状及对策

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现状及对策 陈博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政法经管系) 摘要: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生力军。本文针对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 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最基础的建设,青年教师是高校建设与发展的主力军,青年教师的师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关系到学校培养人才的规格、质量和标准;关系到教育创新的顺利实施;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广大青年教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拥护改革开放的政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他们关心党和国家的大事,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对国家的政治局势和经济发展前景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绝大多数青年教师具有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的真诚愿望,爱岗敬业,勤奋好学,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为高校改革发展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如个别青年教师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严重、极大损害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也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大力提高青年教师的道德水平,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紧迫性的任务。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现状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活跃,富有朝气,敢于创新,精力充沛,但是理想信念较模糊,缺少政治鉴别力和判断力。高校青年教师充满朝气,思想活跃,富有激情,善于接受新事物,敢于直面社会的弊病,有自己追求的目标。但是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部分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比较模糊,对教师岗位的价值没有充分认识,马列主义理论素养不高,对社会主义信念产生动摇,对政治的鉴别力和判断力明显较低,容易受反政治思潮的影响,存在非政治化、非意识形态化的倾向,主张自己超然于政治、意识形态之外,因此,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缺乏政治进取心。高校青年教师理论知识扎实、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先进、知识面广,但敬业意识

高校青年教师个人发展计划

青年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所在院系: 教师姓名: 2016年11月

一、个人基本情况 作为一名新入职的青年高校教师,我对这一工作充满了热情。由于我的父母都是大学老师,从小我就将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视作自己的人生理想之一。我本科选择的是新闻传播学院的编辑出版学专业,研究生阶段则选择了同类大学科之下的传媒经济学。在校期间,我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刻苦钻研专业理论,细心揣摩老师的教学方法,并且参加了学校的助教工作,这都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由于我研究生阶段主修的专业传媒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在三年的学习研究以及硕士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掌握了一定的综合研究方法,这样的能力可以帮助我在科研方面有所创新。性格方面,我为人和善,虽然较为内向却也热情开朗,相信能够在教学工作中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由于我刚刚走出校园,尽管在教学的能力和技巧方面有所欠缺,但正是因为年轻,或许更容易理解学生们的想法,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兴趣爱好方面,我从小就喜欢阅读且阅读面比较广,由于想象力丰富,闲暇之余我还尝试过小说和剧本的写作;此外,我还喜欢绘画,自学了水彩和彩铅;非常喜欢猫狗等小动物,会通过眼神和肢体动作和它们交流。总体来说,我是一个喜静又温柔的人。 二、专业发展条件分析 作为我校历史文化与旅游系文化产业教研室的一名新进教师,在此,我先就个人的理解对文化产业管理这门专业

的发展条件进行简要分析。 首先,从课程设置而言,目前我系该专业的课程有文化产业管理概论、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资源概论、大众传媒管理、文化经纪理论与实务、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公共事业管理、美学概论、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遗产、儿童文化产业概论、旅游文化概论等。在此基础上还可有相应的扩展和延伸,加强实践性,以培养既具备扎实的文化产业管理知识,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有具备优秀的实践技能,能在文化旅游、文化贸易、文化政策、文物遗产、文化投资等各种文化产业领域从事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在上述领域中与儿童文化产业及旅游文化相关的,“品德优、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善创业”应用型人才。因而,研究生专业为传媒经济学的我可着重在文化产业管理、文化产业经济学、大众传媒管理、文化经纪理论与实务进行钻研和深造,而历史方面的理论功底则有待加强。 其次,本人认为更应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与核心课程理论教学同步,例如可组织学生至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关中民俗博物院,大唐西市博物馆、陕西省美术馆以及相关文化产业博览会,进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现场考察学习,组织学生到相关文化产业集团进行见习、实习,培养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并安排聘请陕西文化投资集团和曲江文化投资集团管理人员、儿童艺术创作名家、新媒体创作者等来校示范教学。作为该专业的教师,我也应该在

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总结

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总结 細高校衬学院青年教师培养工作 中期检查总结 ,2014年4月29日, 林学院提出“三三期”的发展思路?现平稳于“滑翔期”?随着学院快速发展、品牌专业建设的不断深化?我院将重心转到科教方面的内涵建设上?对自身的教学、科研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而优秀的科教成果离不开一线教师?对此我院领导班子成员深刻体会到“名师培育名生?名生铸造名校?名校成就名师”?因此?在师资队伍上“精细化管理?内涵式发展”的理念是专业品牌化建设的保证。我院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到全院教师的一半?整个教师队伍既是一支年轻、有为、灵动、富有激情的团队?也是一支教学经验、案例积累还需加强?教育知识还需尽快转化为教育能力?整体教学研究能力还有待提高的教师队伍。 “青年教师兴则学院兴,青年教师强则学院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将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学校搭建的青年教师成长平台下?我院积极创造条件?提升专业技能?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铺路搭桥?使青年教师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总结这一年培养青年教师的工作?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我们认为主要围绕以下儿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做好工作布置 我院按照学校校行人字[2013J6号文要求?林等10位青年教师与 学院副教授及以上的指导老师结对?并成立学院青年教师考核小组?山**院长担任小组组长?林副院长和桂副书记担任副组长?5位教学单位负责人担任组员?负责帮助和督查青年教师及指导老师的相关工作。 二、建设学院核心文化,营造教师成长氛围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在有专家认为?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场。这是启示一个优秀的青年教师培育基地需要创设一个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成长所需要的环境?要用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一流文化去影响教师。因此?我院在以“尚高重德奋进”为核心文化的氛围中?近年申报了“**学专业硕士授权点”、“**重点研究室”、9个校内教学质量工程项H等多个平台?学院全部青年教师参加不同项LI?全程跟踪。通过这样的文化氛围?提升青年教师的向上性和凝聚力。践行学校文化思想的过程?就是凝炼教师的进取精神和高尚师德?使教师乐于成为一个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正气正义?富有责任的外校人的过程。我院青年教师虽然毕业于不同的院校?但是到了我院?那种无形的核心文化让他们积极凝练自己?很快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争先恐后?迅速站稳了讲台?成长为一个学生喜欢、大家欣赏的青年教师。 三、制定发展口标,践行制度落实,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把握方向 LI标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明确的、有价值的LI标能诱发人的动机和行为的产生?并指引人的活动方向。青年教师结合工作和自身发展实际?提出适合自己特点的个人发展要求?在导师的指 导下建立个人专业化成长规划和年度培养计划?让每一位青年教师明确培养H 标并督促有计划的逐个达到。 1、有目的、有目标的培养青年教师。 青年教师的培养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师德师风建设、业务能力培养、综 合素质拓展。 师德师风建设方面:都说“什么样的老师带出什么样的学生”?大学生的成长 影响不仅来源于学生科?更多的是一线教学教师的潜移默化?因此我院提出以“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尽职尽责?教书育人,勤奋学习、精通业务,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青年教师“重德”的要求?同时提倡青年教师积

高校青年教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高校青年教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与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在我国社会进程的发展过程中,教师职业起起落落,贫困的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人民逐步的富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对教师期待与希望要求,也在不断的升华,教师承载着人们对理想未来的追求也就俞加的浓烈。 国家的兴衰,取决于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科技的创新发展,取决于民族教育的发展;民族素质的提高,取决于教育的兴衰;而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而高校教师则是实现以德治国方略、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者,也是学生思想和知识进步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更是落实科技兴国战略的生力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对社会进步、民族振兴有着重大影响和重要意义,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的需要,其职业道德水准直接影响着学生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它的道德水准高低将与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没有教师的社会劳动,没有教师道德的高素质,便没有新一代民族素质的提高。中国是文化底蕴浓厚的文明古国,从古至今人们对教师这一职业都是抱也尊重与寄托。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些赞美的语言表现了人们对教师的尊敬与尊重。因为教师不仅仅是要传递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成为学生的典范,世人学习的楷模。这就对教师的职业修养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明确提出,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自身修养,弘扬高尚师德,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高校教师如何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呢?我认为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树立忠诚教育,教书育人的信念。这种信念源自于对现代教育的性质、地位和功能的深刻理解。取决于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取向的确立。只有真正献身教育事业,忠于职守的教师,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民教师。这既是由教师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也是教师职业的传统美德。作为新时期的高校教师,必须能够抵制各种诱惑,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把培养人、教育人作为自己的终身理想和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全社会的尊重,也才更值得社会尊重。 第二,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是一种理想与情感,热爱学生才是实施教育的基本触发点和着力点。热爱学生不仅是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也是倾注了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作为教师,爱的形式与内容,就是教师品德、学识和情感的结晶。是否热爱学生,这是衡量一名教师称职与否的重要标准。只有对学生充满爱,才能真正将学生放在首位,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教育学生在各个方面全面发展。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鼓励着学生不断进步。 当代大学生品德修养和心理健康发展要求高校教师应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在市场经济和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品德修养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日益成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焦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对他人的理解、加强对大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因此,教师担负着培养未来接班人的重任,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高校学生是一群思维敏捷、可塑性强的人群,他们同时也有自己的判断标准。面对当今时代的迅猛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飞跃,面对新事物、新问题的层出不穷,由此,教师只有不断学习,精通专业,具有渊博的知识,同时严于律己,规范自己的言行,严谨治学,只有不断加强高校教师的业务和专业学习,才能更好适应工作的要求,才能被学生所信赖和尊重,才能为学生作出表率,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进而内化为职业道德修养,实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不断提升。 第四,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教师的基本职责是知识的传递。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教师的学习和研究。学习不仅是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智力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就导致了知识的发展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增加。高校是一个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也是知识创新传播的重要场所。高校教师在具备扎实而渊博的知识的同时,也必须要具备勇于创新的工作态度。要解放思想,不断更新观念,大胆探索,努力实践。在尊重教育科学,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也应当具备教育工作的创新性和创造性,才能适应现代教学工作的要求。 第五,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不可避免地在当今市场经济活动中存在竞争。教师的工作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竞争促进了教育事业发展的繁荣,也为为教育增添了活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现了现代教育的新模式:家庭教师、专家型教师、星级教师,造就了大批新型的人才,展现了大批教育教学成果。但在市场经济中的利益最大化原则下,也滋生了个人主义、利已主义、拜金主义的泛滥,重金钱,轻事业,敬业精神下降现象大有存在。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从政治素质修养、思想修养、人格修养、合作品质修养、创新品质修养方面不断的学习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中也包括了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的内涵。学生的成长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决不是一个教师的劳动成果,而是教师群体与社会积极力量通力协作下的群体劳动成果。教师只有善于处理好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社会积极力量的关系,才能减少教育过程中的内耗,消除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消极作用,从而形成取向一致的教育力量。 第六,教师还应有高尚的人格,端庄的仪表,优雅的风度。教师高尚的人格,大度的仪表,优雅的风度具有无穷的感召力,亲和力。教师高尚的人格来自教师的道德修养;教师端庄优雅的仪表、风度、气质来自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师只有以协调的人格美、仪表美、风度美,才能以德立教,以身示教,塑造出当代教师的美好形象,造就新一代的师魂。 第七,开展和完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和考核评价体系,是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能使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高教师职业的幸福感,从而内化为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建立完整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考核评价体系,为不断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修养提供制度保障,既能有效了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又能对高校教师队伍中职业道德修养低下的人员给予警告和教育,并将其及时清除出教师队伍,永葆高校教师队伍的纯洁性。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重要桥梁,作为高等教育的实施和参与者,高校教师对职业道德认识如何,对职业关系把握如何,将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成败和育人的效果。高校教师自身行为的道德规范,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学生和社会,对于学校工作的和谐开展、社会新人的培养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不断推进,对高校教师的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弟1页/(共2页)弟2页/(共2页)

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摘要:作为对于国家具有重要战略发展意义的群体,高校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目前国家对于高校的发展极为重视,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又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发展。所以本文通过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重要作用和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改善的意见。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发展;对策 教师是社会的一个特殊职业,高校教师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如今,更是处在一个不可替代的位置上,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决定着一所学校发展的水平和进程。 一、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重要性 高等学校在当前国家如此普及及高度重视教育的前提下,随着高校的扩招,在整个社会都担负着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任。高校教师直接决定着高校的建设水平,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主要资源。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一股新生和中坚力量。 首先,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的后备发展储备,是高校实现其战略目标的核心力量。青年教师的素质决定着高校发展的综合实力,所

以要促进高校的发展,就要抓住青年教师发展这股核心力量。 其次,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也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教师对于青年大学生有示范作用,青年教师会有意无意地模仿教师,所以教师作为学生知识的直接和重要获取渠道,教师的教学技能、专业知识水平、职业道德等方面都对学生有莫大影响。只有在保证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实现建校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最后,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也是自身和国家发展的需求。高校青年教师作为国家的栋梁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为了自身的发展,更为了能够更好的建设国家,为国家做贡献,必须不断提升自己。 二、高校青年教师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高校青年教师虽然较其他工作者而言具有较强的目标规划和自我效能认识感,但是在现有的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1.教师自我职业生涯规划不合理。现如今很多高校青年教师在刚进入岗位时对整个学校及机构部门的分布情况根本不了解,对于自己以后的发展之路更是一头雾水。对于处在职业探索发展期的青年教师,有较高的成才欲望,对于自身的职业发展也给予较高的期望,但是学校给予的重视度不够,导致教师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极易受挫,从而产生懈怠心理。在面对刚进入学校低职称、低收入、高压的生活问题时,很多教师就会不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2.制度不够完善,缺乏机构保障。学校内部是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一些学校对于青年教师发展的规划目标不明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作者:周宇 来源:《青年与社会》2020年第26期 摘要:青年教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生力军,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施教群体。通过实证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以客观数据做支撑,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师德建设策略。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新时代师德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和新希望,师德师风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青年教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生力军,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施教群体。青年教师能否从执教开始就培养良好的师德认知,形成良好的师德行为规范,这不仅事关高校师德建设成效,而且事关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贯彻落实。因此做好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工作至关重要,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已有研究概述 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相关研究也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霍军亮(2014)探讨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问题,提出了弘扬优秀传统师德文化、优化师德建设的内容、创新师德建设的方式方法、优化师德建设环境等师德建设路径。陈东琼(2018)指出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党建引领、强化主体责任;提升服务意识,丰富工作内容;构建长效机制,形成有效合力。曾忠毅(2019)从高校青年教师心理状态和内心需求的角度出发,结合心理契约特征及与师德建设的逻辑关系,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探究。[3]张也卉等(2019)指出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必须立足于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新要求,结合高校人才队伍的现状,突出育人主体作用,提高青年教师师德意识,发挥党员教师先锋作用,树立师德典范。[4]通过对已有研究的简单梳理我们发现,针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问题及对策研究的成果丰硕,但大部分的研究是理论思辨,基本过程是研究者根据经验做理性分析判断,较少有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因此,文章拟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实际问题的聚焦,并以客观数据做支撑,对青年教师师德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在青年教师中开展师德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五个维度,分别是职业认同、课堂教学、课外互动、为人师表、师德建设,五个维度下共设指标36

关注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系列

关注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系列 青年教师怎样站稳讲台 近几年来,伴随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高校教师队伍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大批青年教师成为高校教学科研的新生力量。据教育部人事司统计,1998年全国高校专任教师为40.73万人,2005年上升为96.58万人,2005年全国高校30岁以下教师比例为29.32%,40岁以下占65.23%。如何把这支年轻教师队伍建设好,是高等教育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质量的新课题,也是关系到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长远大计。日前,本报记者分赴江苏、湖北、陕西、吉林等地教育部门和高校,就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问题进行了采访。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关注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系列报道。 近几年来,新补充到高校的青年教师成为本科教学的主体,他们大多具有较高的学历,充满活力。但不少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经验不足,有的青年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山东某大学教务处处长称之为?一停电就不会讲课?。如何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不断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已经引起高等学校的关注。 上大学讲台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生说,教他们英语的教师刚毕业,上课控场能力差,同时口音很重,一度让同学们失去了学习英语的热情。 ?暑假之前还是学生,暑假之后就成为教师,仅靠几本教材,讲几句话,就让他们上课,教学效果肯定不行。?谈到青年教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王国栋喜忧参半。一些高校反映,几年高校扩招,师资队伍缺乏已成为普遍问题。青年教师学历高,但教学经验普遍缺乏。由于教学任务很重,青年教师到校后来不及充电,就要迅速进入角色。 天津大学曾发生这样一件事:一名青年博士,经考核后取得?岗前培训合格证?,他的科研能力很强,但教学能力较差,表达能力不强,不能把知识系统、有条理地讲授给学生,所以没通过第一次讲课验收。学校从教学规律、教学方法、教学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培养,经过指导老师帮助,他的教学能力仍没有明显提高,再次验收仍未通过。对此,学校建议他转到科研岗位。 应当说,不少高校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是重视的,采取了岗前培训、出国进修、基本功大赛、博士化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等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与青年教师数量迅速增加以及新时期教育教学工作对青年教师的要求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既要解决?教什么?又要解决?如何教? ?不要以为有了硕士或博士学位就能上好课。?2003年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梅凤翔说,?现在的青年教师大多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从这一点看比许多老教师有优势。从知识角度看,给学生上课应不成问题。但传授知识与认识知识是不一样的。你自己搞明白了,给学生讲时,人家不一定能明白。学问很高,但上课讲不明白的,大有人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的院校为了扩充规模上层次,新聘的博士有时甚至不经过试讲就特许上讲台。而更多的高校,绝大多数初任教师是在没有教育学理论基础的情况下开始教学生涯的。吉林大学人事处处长沈维立说,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审视,高校教师应该既具有解决?教什么?这一问题的学科专业知识,又

高校教师评职称个人工作总结_2434138.

高校教师评职称个人工作总结 2020-06-28 时间一晃而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活动告一段落了,这段时间里,相信大家面临着许多挑战,也收获了许多成长,是时候在中好好总结过去的成绩了。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校教师评职称(精选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校教师评职称个人工作总结1 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才,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应注重对人才的塑造。作为一名高校的青年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适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工作的重中之重。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几点。 1、准确定位,认识自身特点 作为一名踏上讲台不久的青年教师,我们应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做到扬长避短,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1)优势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大多为硕士及以上学历,具有系统而扎实的专业基础,工作热情高,学习能力强。由于接触教学工作时间较短,没有形成固定的思维套路,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引进新视角、新方法,从而推陈出新,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劣势 青年教师往往由于教材熟悉程度不够,对教学内容缺乏全面掌握,从而极易忽视对教学重点难点的强调,导致教学过程中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由于本身经验不足,不能自如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及手段,使得教学内容枯燥,教法僵硬,教学过程缺乏互动,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此外,由于年青教师本身阅历不足,知识存在缺陷,不能很好地起到学习引导者的作用。 只有当高校的青年教师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特点,多方求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劣势转化为优势,让优势保持为优势,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取得进步。 2、扎实基础,提高业务素质

青年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成长计划

青年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成长计划 转眼间,我从“学生”向“教师”这个角色的转换已经三年了。在三年的成长过程中,我曾有过失落和迷茫,但只要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眼、天真的笑容和那稚声的“老师好!”,我就感到满足和无悔。从我成为一名教育战线上的新兵那天起,我就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受学生欢迎、让家长接受的人民教师。为了让自己成长地更快,我为自己作了如下的三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吃透课改精神,持续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根植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中探究、反思和理论提升,力求自己由专业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是我努力的方向。 二、发展目标 (1)“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之可言。”所以我要使自己具备更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当好人梯,对教育事业忠诚不二,矢志不渝,无怨无悔。 (2)自己在工作中曾得到过很多教师的协助,他们良好的师德辐射带动了我,所以当身边的老师有困难或需要协助时,我定会竭尽所能。 (1)教学工作是教师的中心工作。本人要认真担负本职工作,认真书写教案、备课,并针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有的放矢的展开工作。课堂上,耐心细致地讲解,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书本知识,并能够在操作上学会准确操作,我会认真研究学生、钻研教材,尽量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易学易懂的情境下实行学习,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以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到的教学模式去实行教学。 (2)业务方面要树立现代学生观,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的巨大潜能,并努力去探索发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动学生的主体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3)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并能在自己的课堂上得到发展,能满足学生成长和走上社会的实际需要,有充足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4)深化课改,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改教学理念,充分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情感培养。注重对自身教育行为的反思、实践,解决教改新问题,提升教学质量,做一个有思想的新形势下的教师。 (5)认真研究相关教育理论书籍,与实践相结合,以促动自身的发展。适逢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及实施“课改”的严峻挑战,作为年轻教师,我积极响应上级教育部门及本学校的号召,利用业余时间,阅读相关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资料,使自己首先具有一种先进的教育意识及理念,为新学期

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现状与思考

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现状与思考 师德是教师之魂,即教师的职业道德,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至关重要。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如下:政府部门积极倡导,总体水平值得肯定;社会迅猛发展冲击,价值判断失衡;师德建设机制偏颇,重学术轻道德;自我修养意识淡薄,自律能力不足。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加强师德建设,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自身的共同努力。 标签:高校教师;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何谓师?韩愈曾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被称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德即“教师之魂”。何谓师德?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部分。师德的内涵具备鲜明的时代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分别从政治觉悟、爱岗敬业、专业素养、热爱学生几个层面对教师的师德素养提出要求。教育部部长周济提出新时期“爱与责任”应是“师德之魂”,首次赋予师德新的涵义,即“责任”,同时将“责任”具体化为岗位责任、社会责任以及国家责任。由此可见,“师德”观的丰富与更新越来越向着人性化方向发展,更加彰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目前,师德已成为高校教师工作评价的首要标准。 二、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现状 当前,旨在提高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师德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青年教师师德状况主流积极向上,总体上值得肯定,但同时由于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1.政府部门积极倡导,总体水平值得肯定 我国历届领导人都倡导师德建设,提出了各自的师德观念,江泽民曾提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国家和政府对师德的重视体现在诸多重要文件的颁布,如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对师德内涵进行阐述;颁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旨在推动师德建设工作;教育部《以崇高的师德塑造未来——热烈祝贺第29个教师节》的发布等。值得指出的是,作为高等教育的师德建设起步标志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于2011年才出台,可见高等教育的师德建设远远滞后于基础教育。 国家从宏观层面上对师德的倡导,推动了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运动的开展。不少研究显示,在师德水平上,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学者马寒在对山东地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相关研究中提出,有将近六成的青年教师中进入高校执教作为人生职业的第一选择,63%的青年教师表示将把高等教育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