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6
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国家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全面评价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科学研究指标1. 研发投入水平:衡量国家在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程度,包括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企业研发投入比例等。
2. 科研机构数量和质量:考察国家科研机构的数量和质量,如高水平科研院所和大学数量、重点实验室数量等。
3. 科研成果产出:评估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科研成果产出,包括科研论文数量和质量、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等。
二、教育培养指标1. 教育投入:衡量国家在教育领域的投入水平,包括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教育设施的完备性等。
2. 研究人员培养:评价国家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的能力,包括高校科研人员数量和质量、留学生数量等。
3. 创新教育:考察国家创新教育的覆盖程度和质量,包括创新教育课程设置、创新类竞赛的举办等。
三、技术应用指标1. 科技产业化能力:评估国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包括科技型企业数量和质量、技术成果转化率等。
2. 技术进步水平:衡量国家技术创新的水平,包括高新技术产出的数量和质量、技术进步的速度等。
3. 企业创新能力:考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引进能力,包括企业的研发投入比例、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等。
四、政策和机制指标1. 创新政策支持:评价国家创新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包括科技创新资金的支持程度、创新政策的法规制度等。
2. 创新机制建设:考察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的完善程度,包括科技创新组织的协调与合作、创新平台的建设等。
3. 创新环境营造:评估国家创新环境的良好程度,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竞争环境等。
五、国际合作指标1. 科技合作水平:评估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合作情况,包括科技交流合作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国际科技刊物合作情况等。
2. 国际科技竞争力:考察国家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地位和表现,包括国家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排名、国际科技奖项的获得情况等。
企业科技投入与自主创新能力分析指标体系设计研究摘要:科技投入与自主创新密切关联,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为进一步把握科技投入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分析脉搏,科学分析科技投入和自主创新涉及的方面,本文探索提出反映其能力的因素,并建立分析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建立指标体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投入;自主创新;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0221世纪是创新经济时代,新技术、新发明及其产业化发展周期缩短,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增加,创新成果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社会面貌,改善了人们生活,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随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一、科技投入与自主创新概述(一)科技投入的涵义科技投入是支持开展科技活动的投入,也是生产性的投入。
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定义,科技活动应包括:r&d活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活动、科技服务活动三大部分。
其中r&d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活动包括设计与试制、小批试制、工业性试验等;科技服务活动包括计量、标准、统计等。
(二)自主创新的涵义创新是由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创新就是把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新组合包含五个方面:(1)采用一种新的产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掠取或控制一种新的原材料供应来源;(5)实现一种工业的新组织。
我们现在讲的自主创新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主要依靠自身的实力获取的创新成果。
二、相关研究回顾西方学术界在技术创新问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卡尔·马克思可被认为是最早认识到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的经济学家,他指出“资产阶级除非是生产工具不断革命化,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
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作者:加小科来源:《商场现代化》2021年第15期摘要:与传统企业相比,创新型企业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始终围绕着创新理念进行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与未来的发展中都会有着极强的竞争优势,因此如何才能切实有效地分析创新型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基于此,本文针对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充分研究,展开相关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看法与意见,为未来的创新型企业发展提供一个切实有效的发展思路,供相关企业参考。
关键词: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指标体系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创新精神是企业运行过程中必备的优秀品质,同时创新也是保证自身在行业竞争中留有一席之地的重要筹码,我国也将创新精神作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
因此若想充分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充分提升创新型企业的创新能力,这需要凭借创新型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主导性充分发挥作用,以实际运营为基础,以发展目标为方向,以自身为发展主体,以此进行充分的创新发展。
首先需要对创新企业型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充分的分析与评价。
并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此体系可以充分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明晰自身创新过程中的短板,为创新型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创新型企业保证自身创新能力的意义创新型企业若想充分保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明确的创新目标与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创新型企业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未来企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充分提升了创新型企业的创新能力。
其次,是要保证创新型企业持续性的全面创新能力,这种创新是涵盖多种多样类别的,需要对各类生产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并且进行长期调整。
另外,创新型公司还需要充分掌握自身的品牌,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进行充分掌握,并且有效地利用法律手段來保证自身企业的发展权益,增强企业自身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并对竞争对手进行合法手段的竞争。
同时,创新型企业还要充分保证自身的综合利益,依靠内生的方式来实现增长目的,这不仅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研发,还需要充分保证研究出的技术与产品性能高、品质强,始终保持自身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发展动力。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摘要:从技术经济和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如何建立一个
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自主创新 评价指标 体系
2005年11月11日,国家统计局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发
布了《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报告》,从技术创新能力的
角度提出了一个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
以下4个一级指标:一是潜在技术创新资源指标,二是技术创
新活动评价指标,三是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指标,四是技术创新
环境指标[1]。之后,中国企业联合会在于北京举行的“自主创
新与企业发展高层座谈会”上发布了“中国企业500强科技
自主创新问卷调查分析报告”。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部分500
强企业的科技自主创新体系比较健全,其科技自主创新动力
主要来自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需要,实现形式主要是“引进消
化吸收再创新”,科技奖励、岗位技能工资是技术要素参与收
益分配的主要形式,奖励创新人才政策、产业引导政策、新产
品减免税、科技引导政策对企业科技自主创新的影响较大。
本文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综合性
指标体系,它涉及到工业的基本情况、科技情况和高新技术情
况等许多方面。整个指标体系为三层框架结构,基本内容包括
4个模块、10个要素、18个指标。
一、自主创新条件模块()
自主创新的条件是一个地区或市的自主创新的基础条
件。因为它是反映一个地区对于自主创新活动的重视程度及
现拥有的自主创新实力,这既是自主创新实现的基础设施,又
是自主创新的人才保证和经济支持。
(1)机构设施要素() 一个企业要进行自主创新首先需要
有进行研究的场所,即企业要拥有研发机构,因此,机构设施情
况可以通过拥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企业总个数的比重()作为
指标来描述出企业创新的条件。
(2)人员基础要素()人才是创新的载体,是创新要素中起
决定作用的根本要素。因此,保证一定数量的科技人才,提高
研发人员比率是企业自主创新实现的重要条件。该要素用消
费者可以通过万名从业人员拥有的研发人员数()为指标来描
述。
(3)经费基础要素()有了研发的场地和人员,这时候就迫
切的需要经费保证来进行研究了,因此可以通过科技活动经
费占GDP的比重()作为指标来看此地区或者企业或者企业对
于研究开发做了如何的基础保障。
二、自主创新投入模块()
对企业而言,创新就像是一个“二律背反”的哲学命题。
一方面自主创新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大力推行,企业或
地区才能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提升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
如果企业要进行自主创新,就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
力,企业很难承担;但是如果不创新,就永远跟在跨国巨头背后,
陷入“引进一代,淘汰一代,再引进再淘汰”的宿命。
(1)经费投入要素()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是指某一地区
研发经费投入额与地方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反映地区对于科
研活动的经费支持力度;自筹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是
指某一地区内企业自筹经费与产品销售收入之比,反映区域
企业对自主创新活动的资金投入力度;新产品经费投入比重()
是指某一地区内企业新产品支出与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
之比,反映区域企业对自主创新中新产品的资金投入力度。
(2)人员投入要素()人均经费()是指某一地区内企业研发
经费与研发人员之比,反映区域企业自主创新中对于经费和
人员的调配力度;科技人员拥有科学家和工程师数()是指某一
地区内企业科学家和工程师与科技人员总数的之比,反映区
域企业对自主创新的高级人员配备力度。
(3)发展进步要素()研发经费增长率()是指某一地区内企
业去年的研发经费与今年的研发经费之比,反映出区域或者
企业对于研发经费投入的重视程度和力度;固定资产净值年
平均余额的增长率()是指某一地区内企业去年的固定资产净
值年平均余额与今年的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之比,是对于
创新活动的技术扩散。
三、自主创新产出模块()
企业投入了资源进行自主创新,最关键的就是希望得到
理想的产出。通过衡量创新产出能力指标也就可以检测创新
能力的高低。
(1)科技成果要素()发明专利比率()是指某一地区内企业
发明专利与专利申请数之比,反映出区域或者企业进行创新
后的无形资产增长效果;专利效率()是指某一地区内企业申请
专利数与研发经费之比,反映出区域或企业研发经费的使用
后无形资产增长效果;新产品项目数占科技项目数比重()是指
某地区内企业申请项目,尤其是新产品项目的力度。
(2)销售成果要素()利润同比增张()是指某一地区内企业
去年的利润总额与今年的利润总额之比,反映出区域或者企
业进行创新之后的技术扩散效果;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比重()
是指某一区域内企业新产品产值与总产值之比,反映出区域
或者企业自主创新所带来的新产品增产、增销力度。
四、自主创新价值模块()
一个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活力最终表现在对经济增
长的贡献及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上,同时,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为
当地企业的再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充足的资金支持。
(1)经济实力要素()此要素反映一个地区自主创新能力与
活力的综合经济效益。地区财政收入增长率()是指某一地区
内企业去年的财政收入和今年的财政收入之比,工业利税增
长率()是指某一地区内企业去年的利税总额与今年的利税总
额之比,反映出一个地区或者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后所带来的
收入增长力度。
(2)创新产业优化要素()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高新技术产
品代表着创新的能力,与创新产品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使用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与总产值的比率()作为指标来表征出地区
或者企业的创新产业优化力度。
参考文献:
[1] 李华,国家统计局提出衡量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4
大指标.工程机械与维修,2006,2:47.
作者简介:陈燕(1981-),女,管理系硕士,现任秦皇岛职业
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教师。
王静坤(1980―),女,管理系硕士,现任秦皇岛职业技术学
院管理工程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