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1.儿科护理学是一门专科性较强的学科,主要研究从胎儿期至青少年时期的小儿生长发育规律、预防保健、儿童心理及智力发展、疾病治疗和护理,以及如何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以达到恢复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一门临床护理学科。儿科护理学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对儿童提供综合性的、广泛性的护理,是护理专业必修的课程。

2.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小儿解剖、生理及心理的特点,掌握儿童保健和临床疾病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护理技能,能够开展优生、优育、优教宣传,能利用护理程序对小儿实施整体护理。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爱护、关心患儿,做好儿童身心全面护理,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3.教学活动以理论讲授、示教、实验、自修、电教、小组讨论、临床见习、角色扮演等方法进行,以理论考核、技能考核、课堂参与、个人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

4.本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理论41学时,实验13学时。

实践项目及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技能实验、临床见习、个人作业、病例讨论、电教、自修等

评价方法

理论考试

技能考试

个人作业:书写护理病历、见习报告、讨论报告等。

课堂参与:出勤、发言的质量、讨论发言次数。

评价标准(百分制)

1、评分比例理论考试60%

技能考试20%

个人作业10%

课堂参与10%

2、评价等级

90分及以上优

80分及以上良

70分及以上中

60分及以上及格

60分以下不及格

第一章绪论

一、绪论:1h

二、本章描述:

本章主要介绍了儿科护理学的概念、任务和范围,儿科护士的角色任务及素质要求,以及儿科护理学的发展和展望。

三、学习目标:

识记目标:1.简述儿科护理学的定义、任务、范围。

2.陈述儿科护士的角色任务。

理解目标:3.展望儿科护理学的发展方向。

应用目标:4.从儿科护理学的任务、范围方面分析儿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第二章生长发育

一、生长发育:5h

二、本章描述:

本章介绍了小儿生长发育的概念、小儿年龄阶段的划分、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影响因素,描述了小儿体格生长与发育、认知发展、心理社会发展、游戏发展的有关知识。

三、学习目标:

识记目标:1.能给生长、发育下定义。

2.复述胎儿期、新生儿期、围生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

青春期的概念。

3.陈述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4.列出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5.列出体格生长的几个常用指标。

6.说出出生时各体格生长发育指标的概念、平均值、增长规律、体重及身长

的计算公式、上部量和下部量的概念。

7.列出常用的体格生长评估的方法。

8.说出前囟的概念、正常值、闭合时间以及后囟的闭合时间。

9.描述脊柱三个自然弯曲的形成过程。

10.说出乳牙的数目、出牙时间、出牙顺序、换牙时间和顺序。

11.复述青春期生殖系统发育的3个阶段。

12.说出出生时脑重及发育情况。

13.复述小儿动作发育遵循的规律,粗、细动作的发育过程。

理解目标:14.解释测量前囟的意义。

15.举例说明小儿认知的发展过程、心理社会发展过程。

16.讨论游戏的功能。

应用目标:17.熟练完成小儿各项体格生长指标的测量方法。

18.比较男女生殖系统发育的时间和特点。

19.根据各年龄阶段游戏的发展特点,指导家长选择合适的玩具和游戏。

20.在护理实践中,运用小儿发展特点促进小儿健康成长。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技能实验:体格生长常用指标的测量

自修:认知发展、心理社会发展、游戏发展

第三章儿童保健

一、儿童保健:1h

二、本章描述:

本章主要介绍了儿童保健的定义、我国儿童保健组织、不同年龄期的保健特点以及预防接种的有关知识,说明了儿童保健对于减少儿童发病率及死亡率的意义。

三、学习目标:

识记目标:1、简述儿童保健的概念、我国儿童保健组织机构。

2、说出新生儿家庭访视的时间安排及访视内容。

3、复述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的保健重点。

4、说出预防接种的概念。

5、描述主动免疫、被动免疫的概念。

6、列出几种常用免疫制剂。

理解目标:7、解释计划免疫的意义及程序。

8、陈述几种主要生物制品的特点。

应用目标:9、新生儿家庭访视时,对父母进行健康宣教。

10、应用各年龄期不同的保健重点对儿童实施健康保健。

11、结合预防接种时的注意事项,按步骤完成预防接种工作,并做好接种后

反应的观察和处理。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自修:不同年龄期的保健特点。

第四章健康小儿的营养

一、健康小儿的营养:5h

二、本章描述:

本章主要介绍了热能、营养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及其需要量、婴儿喂养方法、儿童和少年的膳食安排及其注意要点。

三、学习目标:

识记目标:1、说出小儿对能量需要的五个方面。

2、说出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的概念。

3、叙述母乳喂养的优点。

4、列出母乳喂养的禁忌症。

5、复述小儿辅食添加的原则及顺序。

6、列出儿童、少年膳食安排及进餐的注意要点。

理解目标:7、解释各营养素对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8、确认供能营养素间的适宜比例。

9、区别补授法和代授法。

10、讨论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期儿童及少年的膳食安排要点。

应用目标:11、能正确指导母亲进行母乳喂养。

12、为人工喂养儿配制牛奶及计算奶量。

13、熟练完成小儿的人工喂养。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电教: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技巧。

技能实验:牛奶配制。

第五章小儿疾病的治疗及护理

一、小儿疾病的治疗及护理:6h

二、本章描述:

本章介绍了住院儿童的主要压力来源、住院儿童的心理反应及护理,描述了小儿用药的特点和护理,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液体疗法的护理,常用儿科护理技术操作及儿科护理病历的书写。

三、学习目标:

识记目标:1、列出住院儿童的主要压力来源。

2、复述小儿常用药物的种类。

3、列出药物剂量的计算方法。

4、说出常用液体的种类,口服补液盐的成分。

5、说出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的目的。

理解目标:6、举例说明各期儿童对疾病认识的差异。

7、陈述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对住院的反应。

8、陈述各类药物的适应症及用药注意事项。

9、区别低渗性、等渗性、高渗性脱水的机制、常见原因及临床表现。

10、解释低钾血症的概念、常见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11、解释常见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常见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12、明确液体疗法中补液量、补液种类、补液速度。

应用目标:13、运用所学知识能采取有效减轻住院儿童压力的护理措施。

14、按步骤完成口服、注射、外用等给药法。

15、判断患儿的脱水程度。

16、能简易配制几种常用的混合溶液。

17、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液体疗法的护理。

18、按步骤完成儿科护理技术操作。

19、按护理程序书写1~2份护理病历。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临床见习:口服、外用、注射给药法;与患儿沟通。

技能实验:常用混合溶液的配制、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个人作业:书写见习报告;书写一份儿科护理病历。

第六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的护理

一、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的护理:5h

二、本章描述:

本章描述了新生儿分类、足月新生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其护理措施,介绍了新生儿窒息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脐炎、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低血糖症、新生儿低血钙症等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常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三、学习目标:

识记目标:1、列出新生儿的分类方法。

2、复述各种新生儿的概念。

3、描述足月儿、早产儿的特点。

4、说出足月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5.描述各种新生儿疾病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

理解目标:6、讨论足月儿、早产儿的常见护理诊断。

7、陈述各种新生儿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原则。

8、陈述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9、区别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

应用目标:10、选择最佳护理方案为足月儿和早产儿实施护理。

11、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常见护理诊断,制定并实施护理措

施。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自修: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脐炎、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低血糖症、新生儿低血钙症。

第七章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3h

二、本章描述:

本章介绍了营养不良、小儿肥胖症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介绍了维生素D、A、B1、C的来源和生理功能,以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维生素A缺乏症、维生素B1缺乏症、维生素C缺乏症、锌缺乏症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并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护理、实施健康教育。三、学习目标:

识记目标:1、说出营养不良和小儿肥胖症的概念、病因。

2、复述各种维生素的来源、生理功能及缺乏的原因。

3、描述各种维生素缺乏病、锌缺乏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理解目标:4、陈述营养不良、小儿肥胖症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5、陈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及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发病机制。

应用目标:6、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营养不良和小儿肥胖症的常见护理诊断,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7、运用护理程序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

症患儿进行整体护理。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自修:其他维生素缺乏、锌缺乏症。

第八章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3h

二、本章描述:

本章描述了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介绍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感染性喉炎、急性支气管炎、小儿肺炎、支气管哮喘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并按照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护理。

三、学习目标:

识记目标:1、复述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说出呼吸系统各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理解目标:3、解释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与本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

4、陈述小儿肺炎的病理生理、辅助检查。

5、陈述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

应用目标:6、应用护理程序正确评估患儿,提出常见护理诊断,制定护理目标,实施整体护理。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自修:急性感染性喉炎、急性支气管炎。

第九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4h

二、本章描述:

本章描述了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介绍了口炎小儿腹泻、急性坏死性肠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并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护理、实施健康教育。

三、学习目标:

识记目标:1、复述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2、说出各种口炎的病原体、临床表现。

3、说出小儿腹泻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

4、复述迁延性腹泻、慢性腹泻、生理性腹泻的概念。

5、说出急性坏死性肠炎的临床表现。

理解目标:6、陈述各种口炎的治疗原则。

7、解释小儿腹泻、急性坏死性肠炎的发病机制、治疗原则。

应用目标:8、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口炎、急性坏死性肠炎的护理诊断,制定并实施护理措施。

9、能运用护理程序分析小儿腹泻有关病例,实施整体护理。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自修:急性坏死性肠炎

临床见习:小儿腹泻

个人作业:见习报告

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3h

二、本章描述:

本章介绍了小儿循环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及其分类,临床常见的几型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指征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还描述了病毒性心肌炎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原则及其护理。

三、学习目标:

识记目标:1、复述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及其分型。

2、说出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要点。

3、给充血性心力衰竭下定义。

4、复述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理解目标:5、解释心脏胚胎发育的过程及其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

6、陈述正常胎儿的血循环及出生后的改变,正常各年龄小儿心脏、心率、血

压的特点。

7、指出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病因。

8、陈述临床常见的几型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特征。

9、说明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原则。

10、陈述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应用目标:11、运用护理程序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整体护理。

12、运用有关知识对病毒性心肌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提出护理诊断,制

定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自修:充血性心力衰竭

第十一章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3h

二、本章描述:

本章介绍了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叙述了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并运用护理程序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进行护理。还介绍了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三、学习目标:

识记目标:1、复述小儿的造血特点、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种类、白细胞数及分类。

2、给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下定义。

3、列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

4、说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

则。

理解目标:5、陈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6、解释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

应用目标:7、运用护理程序分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有关病例,实施整体护理。

8、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急性白血病的常见

护理诊断、制定并实施护理措施。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自修:急性白血病

第十二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4h

二、本章描述:

本章介绍了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描述了急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泌尿道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特点、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并按护理程序实施护理计划。

三、学习目标:

识记目标:1、复述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其与本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

2、说出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3、复述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定义及临床特点。

4、说出泌尿道感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5、给急性肾功能衰竭下定义。

6、说出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理解目标:7、解释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病理和病理生理特点。

8、解释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特点。

9.陈述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10、陈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应用目标:11、运用护理程序分析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有关病例,实施整体护理。

12、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泌尿道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的

常见护理诊断、制定并实施护理措施。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第十三章内分泌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内分泌疾病患儿的护理:1h

二、本章描述:

本章主要介绍了下丘脑-垂体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儿童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常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三、学习目标:

识记目标:1、说出生长激素缺乏症、尿崩症的概念、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2、复述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

理解目标:3、陈述生长激素缺乏症、尿崩症的病因。

4、陈述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发病机制、治疗原则。

5、表述儿童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应用目标:6、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护理诊断,制定并实施护理措施。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自修:儿童糖尿病。

第十四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h

二、本章描述:

本章主要介绍了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脑性瘫痪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并按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三、学习目标:

识记目标:1、说出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2、复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3、表述脑性瘫痪的概念、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理解目标:4、解释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的发病机制。

5、陈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脑性瘫痪的可能病因。

应用目标:6、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的常见护理诊断、制定并实施护理措施。

7、讨论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脑性瘫痪的常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自修: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脑性瘫痪。

第十五章免疫缺陷病和结缔组织病患儿的护理

一、免疫缺陷病和结缔组织病患儿的护理:1h

二、本章描述:

本章主要介绍了小儿免疫系统特点,描述了原发性免疫缺陷病、风湿热、儿童类风湿、过敏性紫癜、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

三、学习目标:

识记目标:1、阐述小儿非特异性、特异性免疫特点。

2、给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下定义。

3、复述风湿热、儿童类风湿、过敏性紫癜、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定义、

临床特征、治疗原则。

理解目标:4、陈述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分类、几种免疫缺陷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原则。应用目标:5、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本章疾病常见的护理诊断,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自修:儿童类风湿、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第十六章遗传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遗传性疾病患儿的护理:1h

二、本章描述:

本章介绍了遗传性疾病的一般概念及其预防措施,描述了21—三体综合征、糖原累积病、苯丙酮尿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

三、学习目标:

识记目标:1、说出遗传的概念,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性疾病的分类及各类遗传性疾病的含义。

2、复述21—三体综合征的概念、临床表现。

3、复述糖原累积病、苯丙酮尿症的定义、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理解目标:4、列出遗传性疾病的预防措施。

5、陈述糖原累积病、苯丙酮尿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应用目标:6、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本章疾病常见的护理诊断,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第十七章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一、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3h

二、本章描述:

本章介绍了常见传染病的病原学、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常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三、学习目标:

识记目标:1、说出本章常见传染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点。

2、复述结核菌素试验的方法、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

3、复述原发型肺结核、结合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

理解目标:4、陈述各传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应用目标:5、能应用正规方法加强小儿传染病的护理与管理。

6、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本章疾病的护理诊断,制定并实施护理措施。

7、能指导家长及儿童采取结核病的预防措施。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自修:流行性腮腺炎、脊髓灰质炎

第十八章寄生虫病患儿的护理

一、寄生虫病患儿的护理:

二、本章描述:

本章主要介绍了蛔虫病、蛲虫病的病原与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并按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三、学习目标:

识记目标:1、说出蛔虫病、蛲虫病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常用驱虫药物。

应用目标:2、能按护理程序对寄生虫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四、教学方法:

自修:蛔虫病、蛲虫病

第十九章急性中毒和常见急症患儿的护理

一、急性中毒和常见急症患儿的护理:5h

二、本章描述:

本章介绍了急性中毒的常见原因、常见中毒的特征性症状和体征、治疗原则及护理。咳描述了小儿各种常见急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并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护理。

三、学习目标:

识记目标:1、列出急性中毒的常见原因,常见中毒的特征性症状和体征。

2、复述小儿惊厥、急性颅内压增高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3、说出急性呼吸衰竭概念、病因。

4、说出感染性休克的概念、治疗原则。

5、给心跳呼吸骤停下定义。

6、列出心跳呼吸骤停的常见病因。

理解目标:7、陈述急性中毒的治疗原则。

8、陈述急性颅内压增高的发病机制。

9、解释急性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10、陈述感染性休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11、陈述心跳呼吸骤停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应用目标:12、识别急性中毒患儿的主要问题,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

13、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急症患儿的相关护理诊断,制定并实施护理措施。

14、按步骤完成催吐、洗胃、导泻、洗肠、吸痰、心肺复苏等急救操作。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技能试验:催吐、洗胃、导泻、洗肠、吸痰、心肺复苏

自修:急性中毒、感染性休克、心跳呼吸骤停。

儿科护理学完整版.pdf

儿科护理学完整版 一、填空题 1. 儿童生长发育的顺序: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2. 营养不良患儿饮食调整的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饮食,直至恢复正常。 3. 营养性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分期: 初期(早期)、活动期(激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4. 儿童总的能量消耗包括 基础代谢率、食物的热力作用、生长发育(小儿特有)、活动、排泄及摄食消 耗 6 个方面。 5. 法洛四联征: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 6. 生理性黄疸:足月儿和早产儿于生后 2—3 天内出现黄疸, 4—5 天达高峰,足月儿一般在10—14 天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至3—4 周。 7. 临床上常见的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类型: 消瘦型营养不良(能量缺乏)、水肿型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消瘦—水肿型营养不良。 8. 化脓性脑膜炎生命体征的变化:体温升高、血压升高、脉搏变慢、呼吸深慢且不规则。 9. 颅内压增高的典型临床表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10. 脑膜刺激征:颈强直、Kernig 征、Brudzinski 征阳性。 二、选择题 1. 胎儿期保健以孕母保健为重点,新生儿保健重点放在生后第 1 周。 2. 新生儿或婴儿母乳喂养后取右侧卧位,头位略高,以利于胃排空,避免因溢乳而引起窒息。 3. 儿童年龄分期、各期特点及保健 (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娩出止为胎儿期; (2)新生儿期:从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 天称新生儿期; 22—胎龄满28 周至出生后7 足天,称围生期。新生儿期的保健措施主要为合理喂养与保暖(温度保持在 24℃,湿度55%); (3)婴儿期:出生后到 1 周岁为婴儿期;生长发育最为迅速,出现第一个生长高峰,消化和吸收能力未 完善,易腹泻和营养不良, 故应合理喂养;从胎盘获得的免疫球蛋白逐渐消失,后天免疫力尚未产生,易 患感染性疾病, 故应按时免疫接种; (4)幼儿期:自满 1 周岁到 3 周岁为幼儿期;神经系统发育迅速,能独立行走,但对危险的识别能力和 自我保护能力不足,容易发生意外; 5 岁以下儿童主要死亡原因是意外窒息(初生1—3 个月内婴儿易发生窒息, 1—5 岁婴幼儿易发生异物进入机体,呼吸道异物多见于学龄期儿童); 18 个月左右可能出现生理性厌食,应鼓励其自己进食,不要惩罚幼儿。 (5)学龄前期:自满 3 周岁到6—7 岁为学龄前期; 7)青春期:以性发育为标志进入青春期;此期儿童体格生长再次加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同时生 6)学龄期:自6—7 岁到进入青春期前为学龄期,此期易出现上学的不适应性; 殖系统发育加速并趋于成熟。

儿科护理学1

1.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护理,一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科学。 2.胎儿期(fetal period)从精子和卵子结合新生命开始到小儿出生。 3.新生儿期(neonatal period)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至生后28天止。出生不满7天的阶段称新生儿早期。 4.围生期(perinatal period)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足天,又称围产期,包括胎儿晚期,分娩过程,新生儿早期,期间的胎儿和新生儿称围生儿。 5.婴儿期(infant period)出生后到满1周岁之前 6.幼儿期(toddler’s age)1周岁后到满3岁之前 7.学龄前期(preschool age)3周岁后到6-7岁入小学前 8.学龄期(school age)从入小学起(6-7岁)到进入青春期前 9.青春期(adolescence)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 10.生长(growth)一般指小儿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可测其量的改变 11.发育(development)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完善和功能上的成熟,为质的改变 12.生理性体重下降:(physiological weight loss)出生后第一周内,由于摄入不足,水分丧失及排除胎粪,体重可暂时性下降3﹪-9﹪约在生后3-4日达到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长于第7-10日恢复到出生时的水平,这一过程称生理性体重下降 13.骨龄(bone age)通过X线检查不同年龄小儿长骨骨骺端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数目,形态变化,并将其标准化,称骨龄 14.计划免疫(planned immunization)指给易感者接种特异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产生相应的免疫能力,预防相应传染病15.被动免疫(passive immunization)未接受主动免疫的易感者在接触传染源后,被给予相应的抗体,而立即获得免疫力 16.免疫程序:是指接种疫苗的先后顺序及要求 17.足月儿(full-term infant)指胎龄满37周至未满42周(260-293d)的新生儿 18.早产儿(pre-term infant)指胎龄<37周(<259d)的新生儿 19.过期产儿(post-term infant)胎龄≥42周(≥294d)的新生儿 20.正常出生体重儿(normal birth weight neonate)出生体重为2500-4000g的新生儿 21.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 neonate LBW)指出生体重<2500g者,其中体重<1500g称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1000g称超低出生

(完整word版)儿科护理学1-6章重点总结精华

绪论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护理,以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科学。 2.儿科特点 (1)解剖特点新生儿和小婴儿头部相对较大,抱小儿时应注意保护头部;颈部肌肉和颈椎发育迟缓,平卧时在肩下垫软垫抬高2-3cm以保持呼吸道通畅;胃呈水平位,哺乳后易溢乳,哺乳后宜将小儿竖立并拍背至打嗝后再放下;小儿骨骼较软且富有弹性,不易折断,受压易变形;髋关节处韧带较松弛,易发生脱臼;皮肤和黏膜薄而柔嫩,易损伤和感染(2)生理特点小儿生长快,营养需求大,胃肠功能尚未成熟,易发生营养缺乏和消化紊

乱;婴儿代谢旺盛,肾脏功能较差,比成人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 (3)免疫特点 IgG(可从母体获得)生后6个月内患传染病的机会较少,6个月后来自母体的IgG下降,自行合成的能力要到6-7岁才达到成人水平;IgM(不可从母体获得),易患革兰阴性细菌感染;SIgA缺乏,易患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 (4)病理特点维生素D缺乏时,成人患骨软化症,儿童患佝偻病;肺炎球菌感染时,成人患大叶性肺炎,儿童患支气管肺炎 (5)预后特点诊治护理及时合理到位,好转恢复快,小儿各脏器组织修复和再生能力较强,后遗症较少 生长发育 4.生长发育的规律 (1)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生长发育贯穿于整个小儿时期并2个生长高峰 (2)各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神经系统发育较早,生殖系统发育较晚,淋巴系统先快而后萎缩;皮下脂肪发育年幼时较发达,肌肉组织的发育要到学龄期才加速 (3)生长发育的顺序性通常遵循由上到下(先会抬头,再会坐,站和走)、由近及远(先抬肩、伸臂,后双手握物)、由粗到细(先会用全手掌握物,再会由手指持物)、由简单到复杂(先会画直线,再会画圆)、由低级到高级(先会感觉事物,再发展到认识事物) (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小儿生长发育有一定的正常范围 5.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决定生长发育的的潜力 环境因素影响生长发育的潜力,包括营养、孕母情况、生活环境和疾病 6.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 (1)体重为各器官,组织及体液的总重量。 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后1周内,由于摄入不足、水分丧失及排出胎粪,体重可暂时下降3-9%,约在生后3-4天内达最低点,以后逐渐恢复,常于第7-10天恢复至出生时水平 出生时平均体重为3kg,3个月时约为6kg,1岁时约为9kg,2岁时约为12kg 体重计算公式 1-6个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kg)+月龄×0.7 7-12个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kg)+月龄×0.7+(月龄-6)×0.4 =6+月龄×0.25 2岁-青春期前:体重(kg)=年龄×2+8 或选用公式 3-12个月:体重(kg)=(月龄+9)/2 1-6岁:体重(kg)=年龄(岁)×2+8 7-12岁:体重(kg)=[年龄(岁)×7-5]/2 (2)身高(身长):头顶到足底的垂直长度 3岁以内的小孩卧位测量,称身长;3岁以后称身高 出生时平均身长为50cm,1岁时约为75cm,2岁时约为85cm 计算公式 1-6个月:身长(cm)=出生时身长(cm)+月龄×2.5 7-12个月:身长(cm)=出生时身长(cm)+月龄×2、5+(月龄-6)×1.5 2-12岁:身高(cm)=年龄(岁)×7+70 上部量(头顶到耻骨联合上缘)和下部量(耻骨联合上缘到足底)。出生时上部量与下部量的比例约为60%:40%,中点在脐上,2岁时中点在脐下,6岁时中点在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之

《煤矿地质学》测试试题

《煤矿地质学》试题

————————————————————————————————作者:————————————————————————————————日期:

中国矿业大学2014~2015学年第 1 学期 《煤矿地质学》试卷(A)卷 考试时间:10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学院班级姓名学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名词解释(共20分) 1.节理与解理 答:节理——断裂两侧的岩层或岩体沿破裂面断开,但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称节理构造。 解理——指结晶矿物在受外力打击后,沿一定的方向规则地裂开,形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2.层理构造与层面构造 答:层理构造—是沉积物在沉积过程中在层内形成的构造,主要由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等在垂向上的变化而显示出来。是沉积岩最重要的沉积构造类型。 层面构造—不同性质沉积层的分隔界面称层面,常见的层面构造有波痕、 泥裂、印模和结核。 3.年代地层单位与地质年代单位 答:年代地层单位—是指在特定的地质时间间隔中形成的成层或非成层的岩石体:宇、界、系、统、阶、时带。每个年代地层单位都有一个对应的地质年代单位(地质时间间隔):宙、代、纪、世、期、时。 4.煤的变质作用 答:褐煤在地下受到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影响转变为烟煤或无烟煤的地球化学作用。 5.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 答:由地球内部能量引起的地质作用称内力地质作用,包括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地震作用。 由地球外部能量引起的地质作用称外力地质作用,按外应力的类型可以分为河流的地质作用、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风的地质作用和海洋的地质作用,按其发生的序列可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

儿科护理学重点整理

精品文档 儿科护理重点整理 第二章 1.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⑴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出生后头三个月出现第一个生长高峰,至青春期又出现第二个高峰; ⑵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神经系统发育的较早,生殖系统最晚,淋巴系统则先快后回缩; ⑶生长发育的顺序性: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高级到低级,由简单到复杂; ⑷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第三章: 1、简述青春期少年保健的主要内容:(试题里有,但书上没画重点) 1)营养保健:青春期生长发育较快。需要增加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2)良好的个人卫生,充足的睡眠,以及体格锻炼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 3)继续防止急性传染病以及沙眼、龋齿、近视眼、寄生虫和脊柱弯曲等疾患 4)预防运动创伤、车祸、溺水,以及打架斗殴造成的意外伤害。家长。学校和保健人员都有责任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 第四章 1、简述母乳喂养的优点 :(1)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2)增加婴儿的免疫力(3)简便、卫生、经济:母乳温度适宜,不易污染,经济方便,随要随哺(4)增进母婴情感交流:婴儿安全感、信任;心理与社会适应性的发展;建立亲密的母子关系(5)哺乳对母亲有利:产生催乳素、抑制排卵。 2、母乳喂养的禁忌症 母亲感染HIV,患有严重疾病如活动下肺结核、糖尿病、严重心脏病等应停止哺乳。乙型肝炎并非哺乳禁忌。半乳糖血症的婴儿禁忌母乳喂养。 3、婴儿辅食的添加原则 1)时间:一般在小儿4-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 2)方式: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 3)质量:单独制作,保证质量,不能以成人食品代替 4)要求:患病期间不添加新的辅食。添加辅食后观察小儿大便情况。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4、人工喂养的注意事项: 1)选用适宜的奶嘴2)测试乳液的温度3)避免空气吸入4)加强奶具卫生5)及时调整奶量 第五章 1、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识记内容) (一)体液的总量和分布:年龄越小,体液总量相对越多(间质液比例高) (二)体液的电解质组成与成人相似 (三)水代谢的特点

《儿科护理学》

《儿科护理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娩出止为胎儿期。 2、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主要由受寒引起,其临床特征是低体温和多功能 损伤,严重者出现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又称新生儿硬肿症。 3、哮喘持续状态:哮喘严重发作,经合理应用缓解药物后任有严重或进行性 呼吸性困难者,称为哮喘持续状态。 4、尿崩症:是一种由于患儿完全或部分丧失尿浓缩功能,临床以多饮、多尿、 排除低比重尿为特征的综合征。 5、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征,是常染色体畸变疾病, 主要临床特征是特殊面容、身体和智力发育差,并可伴发多发畸形。 二、填空题 1、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包括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实施身心整体护理、减少创伤和疼痛、遵守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 2、婴儿期是指(出生后到一周岁),此期的特点是生长发育(最迅速),2-12岁小儿体重计算公式体重(Kg)=年龄x2+7(或8),身高计算公式身高(cm)=年龄x7+77。 3、小儿运动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一般2个月抬头,7个月翻身,8个月坐,9个月爬,12个月站。 4、计划免疫方式包括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常用制剂包括菌苗、疫苗和类毒素。 5、Apgar评分是简易的临床上评价新生儿窒息程度的方法,8—10 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 6、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头部症状有方颅,四肢症状有“X”性腿或“O”性腿。 7、小儿腹泻根据其发病机制可以分为渗透性腹泻、分泌性腹泻、和渗出 性腹泻、肠道功能异常性腹泻4种类型。 8、治疗哮喘首选糖皮质激素,惊厥持续状态首选地西泮,新生儿除破伤风外的惊厥首选苯巴比妥。 9、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除皮肤紫癜外,有关节肿痛、腹痛、和便血、血尿、蛋白尿等。 三、选择题 1、正常小儿前囟闭合时间是( c ) A、6个月 B、6个月至1岁 C、1岁至1岁半D、1岁半至2岁E、3岁 2、新生儿应接种的疫苗是( c )

儿科护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3-2014 学年度儿科护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 1. 乳牙出齐的年龄是( ) A 、生后4 -6个月 B 、8个月-1岁 C 、1-1.5岁 D 、 2-2.5 岁 2. 肺炎患儿的护理措施是( ) A 、疏通呼吸道 B 、正确输氧 C 、维持正常体温 D 、以 上都是 3.麻疹疫苗初种的年龄是 ) A 、 6 个月 B 、 8 个月 C 、 10 个月 D 、 12 个 月 4. 完全断奶的时间是( ) A 、 8-10 个月 B 、 10-12 个月 C 、 12-18 个月 D 、 18-24 个月 5. 肺炎患儿的护理诊断不正确的是( ) 水患儿 7. 新生儿寒冷损伤 综合征最关键的护理措施是( ) 1 0 .正常足月新生儿开始喂母乳的时间是( ) 后半小时 A 、活动无耐力 B 、气体交换受损 C 、清理呼吸道无效 6. 前囟门隆起最常见于( A 、 Vit D 缺乏性佝偻病 D 、体温过高 ) B 、甲低患儿 C 、颅压增高 D 、脱 A 、复温 B 、合理喂养 C 、预防感染 D 、密切观察病情 8.5 岁小儿的体重是( ) A 、 12kg B 、 14kg 18kg 9.婴儿停用洋地黄药物的指征是( A 、心率V 120次/分 分 C 、心率V 80次/分 C 、 16kg D 、 ) B 、心率V 100次/ D 、心率V 60次/分 A 、生后2小时 B 、生后1.5小时 C 、生后1小时 D 、生

11. 重型腹泻不同于轻型腹泻最主要的是() A、大便性质 B、腹泻次数 C、感染中毒症状 D、水电解质紊乱程度 12. 对于生理性黄疸描述错误的是( A 、生后24 小时出现 3~4 周) C、血清胆红素w 221umol/L 情况正常 13. 添加辅食不正确的是() A、2 个月加鱼肝油滴剂 C、4 个月加动物血 14. 蓝光灯照射不正确的方法是( A、床温度预热至30~32 C C 、全身裸露,充分暴露身体各部位温 1 次 15. 衡量小儿营养状况最重要的指标是 A、头围 B、胸围 16. 不符合腹泻患儿护理诊断的是( A 、有效呼吸受损 C 、皮肤完整性受损 17. 小儿体格发育最快的时期是( A、婴儿期 B、幼儿期青春期 18. 不是肺炎并心衰的临床表现的是( A、两眼上翻,前囟门隆起 烦躁 C、心率增快,〉16-180次/分 19. 低钙致惊厥时正确的护理方法是( A、补VitD —补钙 C、止痉—补VitD —补钙 —补VitD B、7-14 天消失(早产儿 D 、除轻度黄疸外一切 B、3个月加瘦肉末 D、5个月加蛋黄 ) B、灯管距患儿皮肤33-50cm D、每2-4小时测体温,箱 ) C 、身长 D 、体重 ) B、腹泻 D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 C、学龄前期 D、 ) B、极度呼吸困难, D、肝脏增大 ) B、补钙—补VitD D 、止痉—补钙 ) C、22~24 C D、

儿科护理学(1)

儿科总结 名词解释 1、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儿童保健、疾病防治与护 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一门专科护理学。 2、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 3、婴儿期:出生后到1周岁为婴儿期。 4、幼儿期:自满1周岁到3周岁为幼儿期。此期防止意外创伤和中毒 5、学龄前期:自满3周岁到6~7岁为学龄前期。 6、生长:是指随年龄的增长,儿童各器官、系统的长大,主要表现为形态变化。 7、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上的分化与成熟,是“质”的改变,包括情感-心 理的发育成熟过程。 8、体重:是身体各器官、组织及体液的总重量。 9、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在生后数天内由于摄入不足、胎粪及水分的排出,可致体 重暂时性下降。 10、补授法:指补充母乳量不足的方法。 11、代授法:用配方奶或其他乳品一次或数次替代母乳的方法。 12、低钾血症:当血清钾低于3.5mmol/L 13、高钾血症:血清钾高于5.5mmol/L 14、适于胎龄儿: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90百分位者。 15、正常足月儿:是指胎龄慢37-42周出生,出生体重在2500-4000g,无任何畸形 和疾病的活产婴儿。 16、适中温度:指能维持正常体核及皮肤温度的最适宜的环境温度,在此温度下身 体耗氧量最少,蒸发散热量最少,新陈代谢最低。 17、呼吸暂停:如呼吸停止时间达15-20秒,伴有心率减慢并出现发绀及四肢肌张 力的下降。 18、原发性呼吸暂停:胎儿或新生儿窒息缺氧时,初起1-2分钟呼吸深快,如缺氧 未及时纠正,随即转为呼吸抑制和反射性心率减慢。 19、生理性黄疸:生后2-3天内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 在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到3-4周。

煤地质学复习重点

煤地质学 植物残骸堆积的学说(或理论)及其依据 植物残骸的堆积方式两种观点 1)原地生成说原理:造煤植物残骸堆积于植物生存的泥炭沼泽内,没有经过搬运,在原地堆积转变成为泥炭。证据:现在很多煤层底板存在大量根土岩或煤层至上的直立树干。 2)异地生成说原理:泥炭层形成的地方不是成煤植物生长地方,残体经长距离搬运后,在浅水盆地、泻湖等地堆积。证据:现代三角洲地带存在上游漂木,煤中可见树根朝上以及大量矿物质。 3)微异地生成说(或称“亚原地生成说”)泥炭沼泽内部植物残体、部分泥炭受冲刷搬运并重新堆积的现象比较常见。 什么是泥炭化作用、腐泥化作用 1)泥炭化作用:植物物质经受生物化学分解及合成的复杂的过程且最终形成泥炭的作用 2)腐泥化作用:低等植物(藻类)和浮游生物遗体在滞流还原环境和厌氧微生物参与下,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形成的富含水分的有机软泥(腐泥) 的过程称为腐泥化作用 什么是凝胶化作用、丝炭化作用、残值化作用 1)凝胶化作用:指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泥炭化过程中经过生物化学变化和物理化学变化,形成以腐植酸和沥青质为主要成分的胶体物质(凝胶和溶胶)的过程。 2)丝炭化作用:高等植物死亡后在微生物参与下不断被分解、化合、聚积,发生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形成泥炭的过程 3)残值化作用:中水介质流通较畅,长期有新鲜氧供给的条件下,凝胶化作用和丝炭化作用的产物被充分分解破坏并被流水带走,稳定组分大量集中的过程称为残植化作用 比较凝胶化作用、丝炭化作用与残值化作用发生的条件 1)凝胶化作用:①较为停滞的、不太深的覆水条件下,②弱氧化至还原环境,在厌氧细菌的参与. 2)丝炭化作用:①沼泽覆水程度发生变化;②沼泽表面变得比较干燥,氧的供应较为充分;③氧化过程中有机物在微生物参与下由于失去被氧化的原子团而脱氢、脱水,碳含量相对地增加 3)残植化作用:①水介质具有流动特性—敞流沼泽②长期有新鲜氧供应,发生氧化作用③稳定组分聚集 煤化作用的阶段划分与基本特点 1.泥炭化作用阶段:从成煤原始物质的堆积,经生物化学作用直到泥炭的形成 2.煤化作用阶段:当泥炭形成后,由于沉积盆地的沉降,泥炭被埋藏于深处,在温度、压力增高等物理、化学作用下,形成褐煤、烟煤、无烟煤、变无烟煤 特点:①煤在连续地系列演化过程中,可明显地显现出增碳化(相对)趋势;②随着煤化作用进程,煤的有机分子表现为结构单一化趋势;③随着煤化作用进程,煤的有机分子结构表现为致密化和定向排列的趋势;④随着煤化作用进程,煤显微组分性质呈现为均一性趋势;⑤煤化作用是一种不可逆的反应;⑥煤化作用的发展是非线性的,表现为煤化作用的跃变,简称煤化跃变 煤化作用的演化主要是受温度的高低、经历的时间长短及压力的大小所决定的。 什么是希尔特定律它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1.希尔特定律:在地层大致水平的条件下,每百米煤的挥发分降低约%,即煤的变质程度随埋藏深度的加深而增高,

儿科护理学简答题1

1.简述前囟的临床意义。 (1)前囟早闭或过小见于小头畸形; (2)晚闭或过大见于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脑积水; (3)前囟饱满提示颅内压增高; (4)前囟凹陷见于脱水或极度营养不良。 2.简述胸围的测量方法。 (1)小儿取卧位或立位,两手自然平放或下垂; (2)测量者将软尺0点固定于一侧乳头下缘; (3)将软尺紧贴皮肤,经背部两侧肩胛骨下缘回至0点; (4)取平静呼、吸气时的平均值。 3.简述婴儿出暖箱的条件。 (1)体重达2000克左右或以上,体温正常者; (2)暖箱不加热的情况下,室温维持在24℃~26℃,患儿体温保持正常者;(3)在暖箱内生活了1个月以上,体重虽不到2000克,但一般情况良好者。4.简述对光疗患儿护理时的注意事项 (1)保证水分及营养供给; (2)严密观察病情; (3)保持灯管及反射板清洁,记录灯管使用时间; (4)光疗箱的维护与保养。 5.简述Apgar评分标准包括的体征。 (1)皮肤颜色; (2)心率; (3)刺激后的反应; (4)肌张力; (5)呼吸。 6.简述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案 (1)A 清理呼吸道; (2)B 建立呼吸; (3)C 维持正常循环; (4)D 药物治疗; (5)E 评估。 7.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1)胆红素生成较多; (2)肝功能不成熟; (3)肠肝循环增加。 4.(1)出现时间; (2)黄疸程度; (3)黄疸进展情况; (4)持续时间; (5)结合胆红素的浓度。 8.试述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1)出现时间; (2)黄疸程度; (3)黄疸进展情况; (4)持续时间;

(5)结合胆红素的浓度。 9.试述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 (1)早期症状、体征不明显,缺乏典型症状; (2)黄疸; (3)肝脾大; (4)出血倾向; (5)休克征象; (6)并发症。 10.试述母乳喂养的优点。 (1)营养丰富,比例合适; (2)增强婴儿免疫力; (3)有利于婴儿脑的发育; (4)良好的心理-社会反应; (5)喂哺简便; (6)对母亲有利。 11.简述添加辅食的原则。 (1)由少到多; (2)由稀到稠; (3)由细到粗; (4)由一种到多种。 1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有哪些? (1)日光照射不足; (2)维生素D摄入不足; (3)生长发育迅速; (4)疾病和药物的影响; 13.简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的临床表现。 (1)多于3个月左右开始发病; (2)神经精神症状; (3)枕秃。 14.如何给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 (1)介绍佝偻病的预防及护理知识; (2)多晒太阳; (3)补充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 (4)预防感染; (5)防止骨骼畸形; (6)后遗症的护理; (7)预防维生素中毒。 15.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有哪些临床表现? (1)呼吸突然加快,>60次/分; (2)心率突然增快,婴儿>180次/分,幼儿>160次/分; (3)突然极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面色苍白或发灰,指(趾)甲微血管充盈时间延长; (4)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 (5)肝迅速增大; (6)尿少或无尿,颜面眼睑或下肢浮肿;

(完整版)《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类型: (公共课限选课) 总学时:80 理论学时: 58 实践学时: 22 学分数:5 适用专业: 护理、护理(助产)、护理(英语)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临床护理的一门专科护理学。服务对象为身心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小儿。 其任务是使学生对《儿科护理学》有完整的认识,并掌握必要的技能。不仅对小儿疾病进行护理,还包括开展优生优育、提高儿童保健和疾病的防治质量,为减少发病率、降低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提供综合性、广泛性的护理。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构建《儿科护理学》课程的发展平台。按照“拓展基础,强化能力,注重应用”的原则,为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打好坚实的基础。注重知识的新颖性及前卫意识,为学生提供发展平台。 2.设置《儿科护理学》课程的合理内容。教学内容分为基础部分和拓展部分。确定以坚持“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拓展“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应性”为原则。《儿科护理学》课程要重新科学地审视儿科护理“三基”的内涵,基础部分在理论与方法上都应是最基本的,在医院和社区临床护理的应用中都应是最广泛的。要确保学生学习必需的知识,提高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由此来打造既能体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儿科护理学》课程具有的基本特点,又能适合时代进步所要求学生必备的儿科护理基本知识。成为学生获得学习专业护理课程、专业护理技能和职业就业能力的工具。拓展部分为适应学生进一步升华提供必要的准备,使学生了解《儿科护理学》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体会《儿科护理学》的文化价值,构建可供不同学生得到个性发展的有效平台。 3.关注《儿科护理学》课程的学习进程,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理论联系实际和启发性教学原则,促进师生互动。以模块教学取代传统教学,通过理论讲授、课堂练习、案例讨论、实验实践、临床见习与实习等手段完成教学目标。 4.体现《儿科护理学》课程现代文化氛围,要反映当代《儿科护理学》方面的新进展、新知识、新理念。 5.注重《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进程中新科学、新技术的使用。充分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多

儿科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大全(一)

全国儿科护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新生儿的呼吸频率是() A.18~20次/分B.22~28次/分 C.30~38次/分D.40~45次/分2.由于新生儿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差,故较容易发生()A.恶心B.溢乳 C.便秘D.呃逆 3.足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消退的时间约为() A.出生后5天B.出生后8天 C.出生后14天D.出生后30天 4.新生儿硬肿症患儿最先出现硬肿的部位是() A.面颊B.上肢 C.臀部D.小腿 5.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最先减少的部位是() A.腹部B.躯干 C.面部D.四肢 6.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方颅B.枕秃 C.肋膈沟D.“O”形腿 7.腹泻患儿发生低血钾时,一般不出现的症状是() A.全身乏力B.哭声低下,吃奶无力 C.肌张力增强D.腹胀8.婴幼儿易患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分泌型IgA低下B纤毛运动功能差 C气管、支气管相对狭窄 D气道阻力较成人小 9.引起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常见病毒是() A.呼吸道合胞病毒B.腺病毒 C.流感病毒D.柯萨奇病毒10.光照疗法主要用于辅助治疗()

A.新生儿肺透明膜病B.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C.新生儿破伤风 D.新生儿败血症 11.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状态不包括() A.阴道流血B.乳腺增大 C.“马牙”D.生理性贫血 12.小儿断奶时间应在生后() A.4~6个月B.6~8个月 C.10~12个月D.18~24个月 13.小儿开始添加辅食的时间是() A.生后2~3个月B.生后4~6个月 C.生后6~8个月D.生后10~12个月14.给小儿喂药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A.将片剂碾成粉末后再喂 B.服粉末剂药物时可加少量糖水 C.喂药时将患儿抱起或头略抬高 D.用拇、食指捏住患儿鼻孔,促其张口15.6~12个月的患儿对住院的主要反应是出现() A.分离性焦虑B.退化现象 C对身体完整性遭到破坏的惧怕 D皮肤饥饿感16.可能出现水冲脉和枪击音的先心病是() A.法洛四联症B.房间隔缺损 C.室间隔缺损D.动脉导管未闭17.急性肾炎水肿多始于() A.腹部B.下肢 C.踝部D.眼睑 18.小儿出生后主要的造血部位是() A.肝脏B.淋巴 C.骨髓D.脾脏 19.尿崩症患儿尿的变化特点是() A.尿渗透压<200mmol/L B.尿渗透压>200mmol/L C.尿绝对密度在1.001~1.005之间D.血尿 20.典型麻疹最先出疹部位是()

最新儿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儿科护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早产儿: 2、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3、生理性黄疸: 4、新生儿败血症: 5、肾病综合征: 6、心肺复苏术: 7、生理性体重下降: 二、单项选择 1.小儿前囟闭合的时间约为出生后() A、4—6个月 B、6—8个月 C、8—10个月 D、1—1.5岁 E、2—2.5岁 2.正常2周岁小儿,其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E、5倍 3.在等渗失水补液时,需补液体的张力为() A、2/3张 B、1/2张 C、1/3张 D、1/5张 E、以上都不是 4.正常小儿断母乳适宜年龄是() A、20个月 B、18个月 C、10—12个月 D、1—1.5岁 E、2—2.5岁 5、出生后2个月内的小儿应接种的疫苗是 A卡介苗B、乙型脑炎疫苗C、麻疹减毒活疫苗D、脊髓灰质炎疫苗E、白、百、破疫苗6.等渗性脱水时,血清钠的浓度是() A、80-100mmol/L B、100-130mmol/L C、130-150mmol/L D、150-180mmol/L E、180-200mmol/L 7.小儿乳牙总数的推算方法是() A、月龄减4-6 B、月龄减2-3 C、月龄减7-8 D、月龄减4-8 E、月龄减8 8.婴幼儿最常见的贫血是() A、生理性贫血 B、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C、溶血型贫血 D、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E、营养性感染性贫血 9 . 小儿生长发育顺序的规律,下列哪项正确 A、先下后上 B、由远到近 C、由细到粗 D、先慢后快 E、由简单到复杂 10.小儿营养不良时,皮下脂肪最先减少的部位是() A、胸部 B、面部 C、腹部 D、腰部 E、大腿 11.口服铁剂的给药时间最佳选择是() A、饭前 B、两餐之间 C、进餐时 D、睡前 E、随意 12.急性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高血压、血尿、蛋白尿 B、蛋白尿、高血压、浮肿 C、浮肿、高血压、血尿

煤矿地质学各种习题附答案

煤矿地质学 习题集 一、填空题 1.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为(从太阳由近而远排列) 。 2.地温梯度是深度每增加时地温升高的度数,地温分带分为 ,和。 3.地震波在地球内传播有两处极为明显的分界面,在平均地深km为第一地震分界面,又称面;平均地深km为第二地震分界面,又称面,由此将地球的内圈层划分为,和。 4.内力地质作用可分为 外力地质作用包括。 5.矿物是。 岩浆岩的六种造岩矿物是。摩氏 硬度计的十种代表矿物(由小到大)为 。 6.矿物的特征包括,,, ,,,,等,矿物的鉴定特征指 7.按照矿物解理面的完善程度,将解理分为,, ,,莫氏硬度计由一到十级的矿物分别为

。 8.常见的造岩矿物有,,, ,,,, 。 9.岩浆是 。根据的含量可将其划分为、、 和等四种基本岩浆类型。 10.岩浆岩的八种造岩矿物是 。摩氏硬度计的十种代表矿物(由小到大)为 。 11.外力地质作用包括。沉积岩根据划分为 等类型 12.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岩是按照___________来划分的,具体的划分规范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内源沉积岩的种类有,, ,,, ,和。 14.岩石地层单位从小到大为,,和,年代地层单位由小到大为,,,,和。 15.岩石地层分类系统的组是最基本的单位,组指 。列举出三个含煤地层的组名 16.地层对比是指, 地层对比的依据有,, ,。 17.地层对比的方法有:,, 和。 18.地质年代被划分为五个代,它们分别是,, ,,。 19.古生代可划分为纪,由老到新分别为(包括代号) 。 20.中生代和新生代共有六个纪,他们由老到新分别是,,,,,。 21.岩层的产状要素包括,和,根据岩层的倾角,可以将岩层分为,,和。 22.地层厚度包括,,,, 按照厚度,煤层可以分为,,, 。 23.褶曲要素包括,,,和,影响褶曲发育的因素有,, 24.成煤的必要条件有,,和。 宏观煤岩成分包括,,,和。 25.宏观煤岩成分可分为,,和。煤岩类型有,,和 26.煤矿中常见的地质图件有 。

儿科护理学专

儿科护理学(专) 重症佝偻病伴消化功能紊乱的患儿,用维生素D治疗后多久可以改为预防量口服 ? D. 4个月 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不包括 ? E. 运动 正常小儿前囟闭合的时间为 ? B. 1~1.5岁 临床上作为胎儿娩出后有无生存能力界限的时间为 ? D. 胎龄28周 正常小儿1岁时出牙数目约为 ? A. 2颗 婴幼儿灌肠液的温度一般为 ? E. 39oC ~41oC 新生儿重症监护的对象不包括 ? B. 胎龄<36周的患儿 某小儿体重为9.6kg,身长为75cm,头围46cm,估计其年龄为 ? B. 10个月 正常小儿出生时体重为3kg,5个月时体重最接近 ? C. 6kg 不符合儿科临床特点的一项为 ? D. 小儿生长发育不成熟,后遗症较成人多 Ⅱ度营养不良是指体重低于正常的 ? D. 25~40% 8个月小儿,体重为7kg,用5%糖牛奶喂养时,该小儿每日应供应的能量最接近于

? D. 850Kcal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为 ? B. 低渗性脱水时,细胞外液呈现低渗状态,口渴不明显 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 E. 蛋白尿 2:3:1含钠液配置方法是 ? B. 1.4%碳酸氢钠两份,5%葡萄糖三份, 0.9%NaCl一份 儿童上部量等于下部量的年龄是 ? D. 12岁 佝偻病患儿出现鞍状颅的年龄是 ? B. 3个月 小儿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时间为 ? D. 3、4、5 早产儿,日龄1天,有窒息史,生后1天出现烦躁不安,脑性尖叫,应考虑为 ? C. 新生儿颅内出血 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疾病为 ? B. 疱疹性咽峡炎 8个月小儿,体重为7kg,用5%糖牛奶喂养时,该小儿每日应供应的能量最接近于 ? A. 700Kcal 临床上作为胎儿娩出后有无生存能力界限的时间为 ? D. 胎龄28周 新生儿心肺复苏的特点是 ? D. 按压深度为2~3cm 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病原体为

(完整word版)《儿科护理学》

《儿科护理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娩出止为胎儿期。 2、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主要由受寒引起,其临床特征是低体 温和多功能损伤,严重者出现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又称新生儿硬肿症。 3、哮喘持续状态:哮喘严重发作,经合理应用缓解药物后任有严 重或进行性呼吸性困难者,称为哮喘持续状态。 4、尿崩症:是一种由于患儿完全或部分丧失尿浓缩功能,临床以 多饮、多尿、排除低比重尿为特征的综合征。 5、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征,是常染色体畸 变疾病,主要临床特征是特殊面容、身体和智力发育差,并可伴发多发畸形。 二、填空题 1、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包括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实施身心整体护理、减少创伤和疼痛、遵守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 2、婴儿期是指(出生后到一周岁),此期的特点是生长发育(最迅速),2-12岁小儿体重计算公式体重(Kg)=年龄x2+7(或8),身高计算公式身高(cm)=年龄x7+77。 3、小儿运动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一般2个月抬头,7个月翻身,8个月坐,9个月爬,12个月站。 4、计划免疫方式包括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常用制剂包括菌苗、疫苗和类毒素。 5、Apgar评分是简易的临床上评价新生儿窒息程度的方法,8—10 分为正常,4-7 分为轻度窒息,0-3 分为重度窒息。 6、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 引起的,头部症状有方颅,四肢症状有“X”性腿或“O”性腿。 7、小儿腹泻根据其发病机制可以分为渗透性腹泻、分泌性腹泻、 和渗出性腹泻、肠道功能异常性腹泻4种类型。 8、治疗哮喘首选糖皮质激素,惊厥持续状态首选地西泮,新生儿除破伤风外的惊厥首选苯巴比妥。 9、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除皮肤紫癜外,有关节肿痛、腹痛、和便血、血尿、蛋白尿等。 三、选择题 1、正常小儿前囟闭合时间是(c ) A、6个月 B、6个月至1岁 C、1岁至1岁半 D、1岁半至2岁 E、3岁 2、新生儿应接种的疫苗是( c ) A、麻疹减毒活疫苗 B、破伤风抗毒素 C、卡介苗和乙肝疫苗 D、乙脑疫苗 E、白、百、破类毒素混合制剂 3、小儿最常用的给药方法(a ) A、口服法 B、肌内注射 C、静脉推注 D、静脉滴注 E、直肠给药 4、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最先减少的部位是(c ) A、面部 B、四肢 C、腹部 D、臀部 E、背部

1儿科护理学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儿科护理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300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婴儿期是指() A.出生后到10个月B.出生后28天到1岁 C.出生后到l岁D.出生后到2岁 2.在妊娠期,对孕母的不利因素最容易造成胎儿畸形的时间是() A.妊娠2~8周B.妊娠12~20周 C.妊娠20~28周D.妊娠28~34周 3.下列预防措施中属于被动免疫的是() A.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B.注射卡介苗 C.注射丙种球蛋白D.注射麻疹疫苗 4.5个月的婴儿添加辅食,最适宜的食物是() A.菜汤、果汁B.果泥、菜泥、鱼泥 C.烂面、碎菜D.粥、拌面 5.新生儿光疗时,灯管与婴儿皮肤的最合适距离为() A.15~30cm B.33~50cm C.55~60cm D.60~70cm 6.导致新生儿鹅口疮的病原体是() A.白色念珠菌B.化脓性细菌 C.芽孢杆菌D.病毒 7.新生儿重度窒息的表现不包括 ...() A.皮肤苍白B.呼吸微弱或无呼吸 C.心音低钝D.肌张力增强 8.佝偻病初期的主要表现为() A.精神、神经症状B.骨骼改变 C.运动功能发育迟缓D.肌肉关节松弛 9.营养不良皮下脂肪消失的正确顺序是() A.四肢、躯干、臀部、腹部、面部B.腹部、面部、四肢、躯干、臀部 C.面部、腹部、躯干、四肢、臀部D.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部 10.有关哮喘的描述正确的是() A.6~12岁儿童忠病较多B.反复发作,常在日间发作、加剧 C.带哮鸣音的吸气性呼吸困难D.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11.引起小儿咽—结合膜热的病原体是()

煤矿地质学实验指导书

煤矿地质学 实验指导书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目录 实验一矿物 实验二火成岩 实验三沉积岩与变质岩 实验四煤的肉眼鉴定 实验五读图方法及读倾斜岩层地区地质图并作剖面实验六读褶皱地区地质图并作剖面 实验七编制勘探线剖面图 实验八编制煤层顶板等高线图——剖面法 实验九编制断煤交线图和水平切面图

实验一矿物 一、目的与要求 1. 通过观察,了解矿物形态和物理性质。 2. 通过观察,熟悉和掌握矿物的描述、鉴定方法。 3. 掌握常见矿物的基本鉴定特征。 二、实验内容 石墨、黄铁矿、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斜长石、石英、方铅矿、普通角闪石、黑云母、白云母、普通辉石、高岭石、橄榄石、石榴子石、黄铜矿、赤铁矿、磁铁矿 三、观察与描述内容 观察和描述矿物标本以如下顺序进行: 单体形态、集合体形态、颜色、条痕色、透明度、光泽、解理(包括组数、完全程度)、断口、硬度(用小刀、指甲刻划比较)、比重(用手掂重)、最后命名。 四、注意事项 1. 实验前注意复习有关内容。 2. 观察时注意相似矿物之间的比较。 五、作业 1. 描述部分标本。 2. 比较黄铁矿和黄铜矿的区别?

实验二火成岩 一、目的与要求 1. 通过实验认识常见的火成岩的结构、构造。复习常见火成岩的造岩矿物的鉴定特征以及火成岩类型及其特征(见教材71页表2-4)。 2. 掌握火成岩的观察、鉴定和描述方法,了解火成岩命名方法。 3. 通过观察,了解常见火成岩的宏观鉴定特征。 二、实验内容 观察以下标本,并做好观察记录: 超基性岩类:橄榄岩 基性岩类:辉长岩、玄武岩 中性岩类:闪长岩、安山岩 酸性岩类:花岗岩、流纹岩 三、观察与描述内容 观察、鉴定辉长岩标本时,按以下顺序进行观察和描述,最好利用表格形式:颜色、结构、矿物成分及其百分含量、其它特点(如次生变化、孔洞、裂隙等)、命名。 四、作业 描述上述标本 实验三沉积岩与变质岩 一、目的与要求

儿科护理学重点整理

儿科护理学 (A型选择 50*1;B型选择 10*1;名解 5*3;简答 2*5;分析 1*15) 名词解释 1、生长:各器官、系统、身体量的变化。 2、发育:细胞、组织、器官功能质的变化,包括情感--心理的发育成熟过程。 3、骨龄:通过X线检查不同年龄小儿长骨骨骺端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数目、形态变化,并将其标准化。 4、生理性体重下降:生后由于体内水分的丢失、胎粪排出,导致体重逐渐下降,约第5-6天降到最低点(小于BW的10%),一般7-10天后恢复到出生体重。 5、计划免疫:根据小儿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发生情况制定的免疫过程。 6、小于(大于、适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或低于平均体重2个标准差的新生儿。(大于: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90百分位以上的婴儿。适于: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10至90百分位之间的婴儿。) 7、口服补液盐溶液:简称ORS液,是由氯化钠2.6g,枸橼酸钠2.9g,氯化钾1.5g,葡萄糖13.5g,加水至1000ml配制而成,总渗透压为245mol/L,一般适用于轻度或中度脱水严重呕吐者。 8、分离性焦虑:指由现实的或预期的与家庭、日常接触的人、事物分离时引起的情绪低落,甚至功能损伤。 9、适中温度:指能维持正常体液及皮肤温度的最适宜的环境温度,在此温度下身体耗氧量最少,蒸发热量最少,新陈代谢最低。 10、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由于小儿体内VitD不足导致钙、磷代谢失常,产生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11、生理性贫血:出生后由于自主呼吸的建立,血氧含量增加,而胎儿红细胞寿命较短,且破坏较多(生理性溶血),加上红细胞生成素较少,婴儿生长发育迅速,血循环量增加等因素,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至2-3个月时,红细胞数降至3.0*10^12/l,血红蛋白量降至100g/l左右。 12、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慢性或反复咳嗽有时可能是支气管哮喘的唯一症状,即咳嗽变异性哮喘,常在夜间和清晨发作,运动可加重咳嗽。 13、缺氧发作:法洛四联症的患儿常在晨起吃奶时或大便、哭闹后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青紫加重,严重者可引起突然昏厥、抽搐或脑血管意外,这是由于在肺动脉漏斗部狭窄的基础上,突然发生该处肌肉痉挛,引起一时性肺动脉梗阻,使脑缺氧加重所致。 14、差异性紫绀:动脉导管未闭时,长期肺循环血量增加,使肺动脉压力增高,当肺动脉压力超过主动脉时,即产生右向左分流,患儿呈现下半身青紫,左上肢轻度青紫,右上肢正常。 15、法络四联症:是一组先天心血管的复合畸形,包括四种病理变化:肺动脉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