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3
第一章测试1【判断题】(20分婴儿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完善,容易发生消化紊乱和营养不良。
()A.对B.错2【单选题】(20分)小儿各年龄分期,正确的是()。
A.学龄前期:生后5岁至满7岁之前B.幼儿期:生后满1岁至满3周岁之前C.新生儿期:生后脐带结扎至生后56天D.婴儿期:生后至满2岁之前3.【多选题】(20分)正确答案:ABCD新生儿期保健要点正确的是()A.加强护理,注意保暖、喂养B.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C.防窒息、注意消毒隔离D.进行新生儿家庭访视,4【判断题】(20分儿童组织修复和再生能力强,后遗症一般较成人少。
()A.错B.对5.【多选题】(20分)正确答案:ABC关于儿科临床特点,下述正确的是()A.婴幼儿的免疫功能较成人差B.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身体各部位的比例也不断变化C.不同年龄儿童有不同的生理生化正常指标D.婴幼儿代谢旺盛,营养要求高,消化吸收功能好6【单选题】(20分)新生儿早期是指()A.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足天B.满1周岁后到3周岁C.出生不满7天D.出生后到满1周岁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20分)健康小儿,能大笑,开始能发出“爸爸”、“妈妈”之复音,脊柱出现第二个生理弯曲,对“再见”还不懂,其年龄可能是()A.8个月B.3个月C.6个月D.12个月2【单选题】(20分)小儿大运动发育规律,下述描述正确的是()A.四抬六翻八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B.三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跑C.三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D.二抬五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E.四抬六翻七会坐,八滚九爬周会走3【单选题】(20分)正常婴儿,身长65cm,可独坐一会儿,不会爬,会用手摇玩具,能认出熟人和陌生人,最可能的年龄是()A.6个月B.12个月C.3个月D.4个月4【单选题】(20分)小儿各系统发育快慢不同,有先有后,发育最早的系统是()A.淋巴系统B.神经系统C.消化系统D.生殖系统5【单选题】(20分)正常小儿,前囟闭合的年龄是()A.7~10个月B.3~4个月C.6~8个岁D.1~2岁6【单选题】(20分)小儿前囟测量方法正确的是()A.对角连线B.对边中点连线C.邻边中点连线D.周径长度第三章测试1【单选题】(20分)新生儿保健重点为()。
《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课程类型: (公共课限选课)总学时:80 理论学时: 58 实践学时: 22学分数:5适用专业: 护理、护理(助产)、护理(英语)一、概述(一)课程性质《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临床护理的一门专科护理学。
服务对象为身心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小儿。
其任务是使学生对《儿科护理学》有完整的认识,并掌握必要的技能。
不仅对小儿疾病进行护理,还包括开展优生优育、提高儿童保健和疾病的防治质量,为减少发病率、降低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提供综合性、广泛性的护理。
(二)课程基本理念1.构建《儿科护理学》课程的发展平台。
按照“拓展基础,强化能力,注重应用”的原则,为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打好坚实的基础。
注重知识的新颖性及前卫意识,为学生提供发展平台。
2.设置《儿科护理学》课程的合理内容。
教学内容分为基础部分和拓展部分。
确定以坚持“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拓展“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应性”为原则。
《儿科护理学》课程要重新科学地审视儿科护理“三基”的内涵,基础部分在理论与方法上都应是最基本的,在医院和社区临床护理的应用中都应是最广泛的。
要确保学生学习必需的知识,提高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由此来打造既能体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儿科护理学》课程具有的基本特点,又能适合时代进步所要求学生必备的儿科护理基本知识。
成为学生获得学习专业护理课程、专业护理技能和职业就业能力的工具。
拓展部分为适应学生进一步升华提供必要的准备,使学生了解《儿科护理学》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体会《儿科护理学》的文化价值,构建可供不同学生得到个性发展的有效平台。
3.关注《儿科护理学》课程的学习进程,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理论联系实际和启发性教学原则,促进师生互动。
以模块教学取代传统教学,通过理论讲授、课堂练习、案例讨论、实验实践、临床见习与实习等手段完成教学目标。
4.体现《儿科护理学》课程现代文化氛围,要反映当代《儿科护理学》方面的新进展、新知识、新理念。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儿科护理学》真题[2015 版客观题]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40分)1.小儿接种卡介苗用于预防()A •结核病B •脊髓灰质炎C •流行性乙型脑炎D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7 岁男孩,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
病后 5 天,患儿突然头痛剧烈、呕吐、视物不清,该患儿可能发生了A.严重循环充血B •急性肾功能不全C •高血压脑病D •低钙惊厥3.小儿惊厥最常见的类型是A.颅内占位性病变所致惊厥B. 脑膜炎所致惊厥C. 高热惊厥D. 低血钙所致惊厥4.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的首选药物是()A •利尿剂B •肾上腺皮质激素C •免疫抑制剂D.白蛋白5.下列哪项不是足月新生儿的特点A.肤色红润,皮下脂肪丰富 B .乳腺结节〉4mmC.足底光滑,纹理少 D .男婴睾丸降至阴囊6 .患儿7 个月,系早产,出生体重2kg ,牛奶喂养,未添加辅食,现体重7.2kg 。
因“腹泻2 周”到医院检查,同时发现患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
该患儿缺铁的原因不包括A.饮食中铁的摄入量不足B.生长发育速度过快C.体内铁储存不足D. 机体抵抗力低下7.小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时期为A.新生儿期B •婴儿期 C.幼儿期D •学龄前期8.患儿8 个月,因腹泻3天入院。
经补液治疗后已排尿,按医嘱继续输液400ml,需加人10%氯化钾最多不应超过A.6ml B.8ml C.10ml D.12ml9.支气管肺炎患儿宜采取的体位是A头侧平卧位B •头肩高位或半卧位 C •左侧卧位D •右侧卧位10•发育正常婴儿,体重7.5kg,身长68cm,头围44cm,出牙4个。
能独坐,并能以拇、食指对指取物。
其最可能的月龄是A.5 个月B.9 个月C.12 个月D.18 个月11 .关于先天性心脏病病因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是:A孕母接触大量放射线 B •孕母患代谢紊乱性疾病C.孕母宫内感染 D •孕母早期服药史12.以下母乳喂养的优点中,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脂肪、糖比例合适 B •母乳含免疫物质C.有助于母亲产后子宫复原 D •母乳中酪蛋白多13.下列有关小儿年龄分期,正确的是A.围生期:从胎龄满28周到出生28天B•新生儿期: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C.婴儿期:从出生28天到满1周岁D 学龄前期:出生到3 周岁以前14 治疗轻度硬肿症首选方法是A.用激光B.用维生素C.用光疗D.12小时内复温15•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0R$用于腹泻,下列何项不当A.预防脱水B. 中度脱水而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C.中度以上脱水D. 静脉输液第2天脱水、电解质紊乱基本纠正16.在下列正常新生儿母乳喂养方法中,哪项不妥A. 生后尽早开始喂奶B. 坚持按需喂母乳C. 每次哺乳时间不能少于20 分钟D. 每次吸完一侧再吸另一侧17.新生儿正常的呼吸频率为A.30~35次/ 分B .35~40次/分C .40~45次/ 分D .45~50 次/ 分18.法洛四联症患儿,多有蹲踞症状,其主要作用是( )A.下肢屈曲,增加体循环阻力,可减少右向左分流,增加肺血流量B.下蹲可以休息片刻,恢复体力C.可以缓解气急D.可增加体循环血流量,有利于小儿生长发育19.营养不良患儿最严重的并发症是A. 营养性贫血B. 维生素缺乏C. 支气管肺炎D. 自发性低血糖20.新生儿败血症产后感染最常见的部位是A.皮肤B •中枢神经系统C •呼吸道D •脐部21.预防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措施下列哪项不正确A提倡母乳喂养 B •婴幼儿食品加入铁剂强化C.牛奶必须加热处理 D .早产儿应从6 个月起给予铁剂预防10 天观察,身体状况良好,医生通知家长训练按时排便 及早添加辅食 在 1 次哭闹后出现呼吸困难,随即昏厥,C .循环衰竭D .呼吸衰竭24.4 个月健康婴儿,现采用人工喂养,家长到儿保门诊咨询喂养方法,此时护 士应指导添加的辅食是A •肉末B •饼干C •蛋黄D •米饭25. 维生素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治疗步骤正确的是A •补钙一止惊一补维生素 DB •止惊一补维生素 D-补钙C.止惊一补钙一补维生素 D D .补维生素D —止惊一补钙26. 患儿女,4个月,被医生诊断为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初期,此患儿主要症 状是 A .颅骨软化 B .肋骨串珠 C .肌肉松弛 D .神经精神症状27 .患儿,男,5岁,患中耳炎半年,3天前感冒,出现发热,T 38 C,继而出 现剧烈头痛、呕吐、抽搐和意识障碍,送到医院查血白细胞 13X 109/ L ,颈项强 直,并抽取脑脊液检查,医生诊断化脓性脑膜炎。
《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儿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的主干课程之一,是研究从胎儿至青春期小儿的生长发育、卫生保健、疾病预防和临床护理的护理学课程。
该课程内容包括总论和各论。
总论包括儿科护理学绪论、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和生长发育、儿童保健、住院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基本操作技术。
各论包括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免疫性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和结核病患儿的护理。
本课程教学通过课堂讲授、病例讨论、临床见习,并结合多媒体教学(CAI、VCD),使学生全面、系统地领会和掌握儿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临床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运用护理程序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
为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独立解决儿科临床护理问题奠定理论基础,并为以后的儿科临床工作奠定初步的实践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目标课程包括课堂教学及临床实习两部分:绪论、生长发育、儿童保健、住院儿童的护理、儿童营养、营养不良、佝偻病、新生儿总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小儿腹泻病液体疗法、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小儿造血及血液特点、营养性贫血、先天性心脏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川崎病患儿的护理等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小儿生长发育、儿科护理与操作、、婴儿腹泻患儿的护理、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等临床实习内容。
1、绪论儿科护理学定义、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儿科特点、儿科护理学的一般原则、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儿科护士的角色和素质要求等。
2、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小儿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儿童发展理论、小儿生长发育中的特殊问题及干预、儿童保健、意外事故的预防措施、住院儿童的护理。
3、常见疾病,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窒息、营养不良、小儿腹泻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营养性贫血、先天性心脏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川崎病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名词解释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和实践与儿童相关的医疗护理的学科。
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使得他们在医疗护理上有着独特的需求和挑战。
本文将解释一些与儿科护理学相关的重要名词。
1. 儿科护士:儿科护士是专门受过培训的护理人员,专门从事儿科患者的护理工作。
他们通过提供优质的医疗和护理服务来满足儿童和家长的需求。
儿科护士需要具备扎实的护理技能和儿童心理学知识,以便有效地照顾儿童患者。
2. 儿科病房:儿科病房是专门用于收治儿童患者的医疗护理部门。
儿科病房通常设有舒适的空间和设施,以满足儿童患者的特殊需求。
在儿科病房,儿童患者可以接受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护理和康复治疗等在内的全方位护理。
3. 儿科临床路径:儿科临床路径是一种基于证据的、标准化的护理和管理方法,旨在提供一致和高质量的儿科护理服务。
儿科临床路径将根据儿童患者的特定病情和护理需求制定一系列具体的护理步骤和时间表,以便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协调和优化护理流程。
4. 儿童药物学:儿童药物学是研究儿童药物治疗的学科。
由于儿童的生理和代谢特点与成人存在差异,他们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性也有所不同。
儿童药物学旨在研究并确定适用于儿童的药物剂量、给药途径和安全性,以确保儿童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5. 儿童康复治疗:儿童康复治疗是通过一系列的物理、职业和言语治疗手段,帮助儿童患者恢复或改善其生活功能的过程。
儿童康复治疗通常包括运动训练、功能训练和语言训练等,以帮助儿童患者克服运动障碍、发育迟缓或语言障碍等问题,提高其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
6. 儿童心理护理:儿童心理护理是专门针对儿童患者的心理需求进行的护理工作。
儿童在医疗过程中可能经历焦虑、恐惧和疼痛等不适感,儿童心理护理旨在通过提供情感支持、教育和娱乐等活动,减轻儿童患者的心理压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和康复。
7. 儿童家属教育:儿童家属教育是指向儿童患者的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儿童患者的疾病和护理需求。
儿科护理学20个知识点1.儿童生理发育:了解儿童各个发育阶段的生理特征和身体系统的成熟程度,以便提供相应的健康护理。
2.婴儿喂养:了解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关键原则,包括喂养频率、姿势和相关问题的护理知识。
3.婴儿健康:了解婴儿常见疾病和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如呼吸道疾病、腹泻和皮肤问题等。
4.幼儿发育评估:学习使用标准的发育评估工具,对幼儿进行发育评估,以及对潜在的发育延迟进行早期干预。
5.儿童行为管理:掌握适应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行为管理技巧,包括正面激励、限制设置和冲突解决等。
6.儿童传染病管理:了解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如麻疹、水痘和流感等,掌握预防传播和护理措施。
7.儿童心理社会发展:了解儿童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特征,以及援助儿童应对挑战和压力的方法。
8.儿童安全:熟悉儿童安全的关键原则,包括家庭安全、防止意外伤害和儿童滥用等。
9.儿童疼痛管理:学习评估和缓解儿童疼痛的方法,包括使用药物和非药物疼痛管理措施。
10.儿童急救:掌握基本的儿童急救知识和技能,如心肺复苏和止血等。
11.儿童呼吸管理:了解儿童呼吸相关疾病的护理,如哮喘、肺炎和窒息等。
12.儿童心脏管理:学习儿童常见心脏疾病的预防和护理,如先天性心脏病和心律失常等。
13.儿童肾脏管理:了解儿童肾脏相关疾病的护理,如尿路感染和肾衰竭等。
14.儿童神经系统管理:熟悉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护理,如脑瘤、脑膜炎和癫痫等。
15.儿童消化系统管理:学习儿童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如胃炎、便秘和胃肠炎等。
16.儿童免疫管理:了解儿童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以及疫苗接种和免疫预防的原则。
17.儿童慢性疾病管理:学习儿童慢性疾病的护理,如糖尿病、哮喘和白血病等。
18.儿童癌症护理:了解儿童癌症的护理,包括化疗的副作用管理和支持性护理等。
19.儿童家庭中心护理:学习儿童在家庭中心护理的知识和技能,如家庭护理计划和家庭护理资源的提供。
20.儿童术后护理:掌握儿童手术后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包括术后病情观察和康复护理等。
儿科护理学第一章本章将介绍儿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内容,帮助护理学生和从事儿科护理工作的人员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儿科护理学的概念儿科护理学是指专门针对儿童进行的护理学科,主要包括婴儿、幼儿、学龄前儿童和青少年等不同年龄阶段的护理内容。
儿科护理学涉及到儿童生长发育、疾病防治、康复护理等方面的知识,是护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
二、儿科护理的特点儿科护理与成人护理相比,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和要求。
首先,儿科护理对象为儿童,他们的体质较弱,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有限,需要更加细致和耐心的护理。
其次,儿科护理需要考虑到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和方法。
再次,儿科护理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儿童心理和社会因素对治疗和康复的影响,保证儿童的身心健康。
三、儿科护理的任务儿科护理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儿童进行全面健康评估,了解其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及时发现和干预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
其次,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根据儿童的年龄、疾病情况和家庭背景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再次,进行护理执行和记录,保障儿童接受到规范和科学的护理服务。
最后,进行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帮助儿童恢复健康,提高抗病能力。
四、儿科护理的要求从事儿科护理工作的护士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熟悉儿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
其次,具有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能够与儿童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再次,具备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儿童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
最后,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心,能够积极参与团队工作,保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五、儿科护理学的发展随着医疗技术和护理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儿科护理学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在未来的发展中,儿科护理将注重儿童身心健康的综合护理,倡导家庭参与和社会支持,建立健康的儿童生活环境,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儿科护理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娩出止为胎儿期。
2、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主要由受寒引起,其临床特征是低体温和多功能
损伤,严重者出现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又称新生儿硬肿症。
3、哮喘持续状态:哮喘严重发作,经合理应用缓解药物后任有严重或进行性
呼吸性困难者,称为哮喘持续状态。
4、尿崩症:是一种由于患儿完全或部分丧失尿浓缩功能,临床以多饮、多尿、
排除低比重尿为特征的综合征。
5、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征,是常染色体畸变疾病,
主要临床特征是特殊面容、身体和智力发育差,并可伴发多发畸形。
二、填空题
1、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包括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实施身心整体护理、减少创伤和疼痛、遵守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
2、婴儿期是指(出生后到一周岁),此期的特点是生长发育(最迅速),2-12岁小儿体重计算公式体重(Kg)=年龄x2+7(或8),身高计算公式身高(cm)=年龄x7+77。
3、小儿运动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一般2个月抬头,7个月翻身,8个月坐,9个月爬,12个月站。
4、计划免疫方式包括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常用制剂包括菌苗、疫苗和类毒素。
5、Apgar评分是简易的临床上评价新生儿窒息程度的方法,8—10 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
6、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头部症状有方颅,四肢症状有“X”性腿或“O”性腿。
7、小儿腹泻根据其发病机制可以分为渗透性腹泻、分泌性腹泻、和渗出
性腹泻、肠道功能异常性腹泻4种类型。
8、治疗哮喘首选糖皮质激素,惊厥持续状态首选地西泮,新生儿除破伤风外的惊厥首选苯巴比妥。
9、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除皮肤紫癜外,有关节肿痛、腹痛、和便血、血尿、蛋白尿等。
三、选择题
1、正常小儿前囟闭合时间是( c )
A、6个月
B、6个月至1岁
C、1岁至1岁半D、1岁半至2岁E、3岁
2、新生儿应接种的疫苗是( c )
A、麻疹减毒活疫苗B、破伤风抗毒素C、卡介苗和乙肝疫苗
D、乙脑疫苗
E、白、百、破类毒素混合制剂
3、小儿最常用的给药方法(a )
A、口服法
B、肌内注射
C、静脉推注
D、静脉滴注
E、直肠给药
4、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最先减少的部位是( c )
A、面部B、四肢C、腹部D、臀部E、背部
5、ORS加水1000ml配制后张力为(D)
A、等张B、1/2张C、1/3张D、2/3张E、1/5张
6、小儿支气管哮喘首选的给药方式(c )
A、静脉推注B、静脉滴注C、吸入疗法D、口服E、皮下注射
7、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起病的症状大多是(E )
A、鼻、牙龈出血B、颅内出血C、呕血、便血D、血尿E、皮肤黏膜出血8、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做骨骼X线检查,对疾病确诊有辅助作用的骨发育落后部位是(A)
A、手和腕部
B、桡骨和尺骨
C、胫骨
D、股骨E、腓骨小
9、儿病毒性脑炎最常见的病毒是(C )
A、乙脑病毒B、腮腺炎病毒C、肠道病毒D、疱疹病毒E、流感病毒
10、儿童类风湿病与风湿热关节受累表现中,最大的区别在于(D )
A、游走性大B、红肿热痛C、关节受损D、留有畸形E、功能障碍
11、休克型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主要临床表现是(B )
A、呼吸衰竭B、周围循环衰竭C、肾衰竭D、脑疝E、水样腹泻
12、预防结核菌感染最有效的措施是(D )
A、化学药物B、定期X线检查C、治愈结核病人D、卡介苗接种E、应用抗结核药物
13、小儿高热惊厥好发年龄(B )
A、6个月以内
B、6个月-3岁
C、5-7岁
D、7-10岁E、10-14岁
14、降低颅内压的措施错误的是(E)
A、使用甘露醇B、使用激素C、控制过度通气D、低温亚冬眠E、腰穿放脑脊液
15、呼吸衰竭早期表现是( C)
A、潮式呼吸B、下颌呼吸C、呼吸困难D、发绀E、烦躁不安
16、新生儿寒冷综合征处理的步骤首先是(D)
A、激素
B、抗生素C、喂养D、复温E、补液ﻩ
17、低出生体重儿是指体重少于( A )
A、2500克
B、2000克
C、1500克D、1000克E、800克
18、关于小儿肺炎的护理,不正确的是( E)
A、半卧位
B、勤翻身拍背
C、及时吸痰
D、保证营养
E、补液速度要快
19、光照疗法最常见的副作用是(B)
A、皮疹
B、发热
C、溶血
D、青铜症
E、低血钙
20、新生儿出生时的头围是(B)
A、32cm B、34cm C、36cm D、38cm E、40cm
四、问答题
1、母乳喂养的有点有哪些?
答:1、母乳中不仅含有适合婴儿消化且比例适宜的营养素,还具有多种免疫物
质,可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
2、母乳喂养经济、方便、温度及泌乳速度适宜。
3、母乳新鲜无污染。
4、母乳喂养可密切母子感情,有利婴儿心理及身体健康。
5、母乳喂养可加快乳母产后子宫复原,减少再受孕的机会。
6、连续哺乳6个月以上还可是乳母孕期储备的脂肪消耗,促使乳母体型恢复至孕前状态。
2、新生儿有哪几种常见的特殊生理状况?
答:1、生理性体重下降2、生理性黄疸3、乳腺肿大4、“马牙”和“螳螂嘴”5、假月经6、粟栗疹
3、试述高热惊厥的护理措施?
答:1、预防窒息:惊厥发作时应就地抢救,立即让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松解衣服,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呕吐物,是气道通畅。
将舌轻轻向外牵拉,防止舌后坠阻塞呼吸道造成呼吸不畅。
备好急救用品,按医嘱给予止惊药物,观察并记录用药后的反应。
2、预防外伤:专人护理,防止皮肤摩擦受损,在上下臼齿间放置牙垫,防止舌咬伤,放置床档,防止坠床,勿强力按压或牵拉患儿肢体,以免骨折或脱臼。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患儿安静,避免刺激。
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及瞳孔变化。
及时采取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4、健康教育:向家长解释惊厥的病因和诱因,指导家属掌握预防惊厥的措施。
4、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答:1、调整饮食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3、控制感染:按医嘱选用针对病原菌的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4、保持皮肤完整性5、密切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大便情况、观察全身中毒症状、观察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症状。
6、健康教育:指导护理、做好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