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曲线拼接
- 格式:pdf
- 大小:100.69 KB
- 文档页数:4
(北京)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测井曲线与解释示例—
图2-2油层测井曲线及解释结果
4753
4754 4755 4756 4757
4758 4781
4782 4783 4784
图2-14 SL-YY2井测井曲线及综合解释成果
2-16正旋回结束期的低阻油层测井曲线及解释结果
图2-17反旋回开始期的低阻油层测井曲线及解释结果
图3-6 TLM-JF地区某井低阻层测井曲线及饱和度评价结果
图3-17 LL-X4井测井曲线及综合处理成果图
图3-18 LL-X1测井曲线及综合处理成果图
3-19 LL-XX井白垩系砂层测井曲线及综合处理成果图
KB-A井J1段高阻油层测井曲线及解释结果
KB-B井J3段岩性油藏低阻油层测井曲线及解释结果
KB-6井J1段低幅度底水油藏油层测井曲线及解释结果
KB-20井J1气层测井曲线及解释结果
KB-20井J
2高阻油层测井曲线及解释结果
3
低阻油层测井曲线及解释结果。
测井ref曲线
摘要:
一、测井ref 曲线的定义与作用
二、测井ref 曲线的绘制方法
三、测井ref 曲线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四、我国测井ref 曲线的现状与发展
正文:
一、测井ref 曲线的定义与作用
测井ref 曲线,全称为反射测井曲线,是一种通过测量地层岩石对射线反射能力来研究地层结构和含油性的一种技术方法。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层的岩性、孔隙度、含油饱和度等信息,对于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测井ref 曲线的绘制方法
测井ref 曲线的绘制方法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曲线绘制三个步骤。
首先,通过测井仪器获取地层的反射信号数据;然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各种地球物理参数;最后,根据计算结果,绘制出测井ref 曲线。
三、测井ref 曲线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测井ref 曲线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地层岩性识别、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分析、油气藏评价等。
通过分析测井ref 曲线,我们可以对储层的性质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为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四、我国测井ref 曲线的现状与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油气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测井ref 曲线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测井ref 曲线技术体系,并在实际勘探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测井ref曲线(实用版)目录1.测井 ref 曲线的概述2.测井 ref 曲线的构成3.测井 ref 曲线的应用4.测井 ref 曲线的发展趋势正文一、测井 ref 曲线的概述测井 ref 曲线,全称为测井响应函数曲线,是测井技术中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参数曲线。
它通过对地层的电、声、密度等物理性质进行测量,将测量结果进行整理后得到的一种反映地层特征的曲线。
测井 ref 曲线在地质勘探、矿产资源开发、地下水资源勘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二、测井 ref 曲线的构成测井 ref 曲线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电流曲线:反映地层导电性质的曲线,能用来判断地层的含水性、含矿性等。
2.声波曲线:反映地层声波传播特性的曲线,能用来判断地层的岩性、孔隙度等。
3.密度曲线:反映地层密度分布特征的曲线,能用来判断地层的厚度、岩性等。
4.中子曲线:反映地层对中子散射特性的曲线,能用来判断地层的孔隙度、孔隙连通性等。
5.其他参数曲线:如自然伽马曲线、密度差曲线等,反映地层的其他物理性质。
三、测井 ref 曲线的应用测井 ref 曲线在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层划分:通过分析测井 ref 曲线,可以准确划分地层的界面,为地质勘探提供重要依据。
2.岩性识别:根据测井 ref 曲线的特征,可以判断地层的岩性,有助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地下水资源的勘查。
3.孔隙度计算:通过测井 ref 曲线,可以估算地层的孔隙度,为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参数。
4.储层评价:测井 ref 曲线可以用于评价油气藏的储层性质,为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依据。
四、测井 ref 曲线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测井 ref 曲线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处理和解释方法的改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测井 ref 曲线的数据处理和解释方法不断改进,使得测井 ref 曲线的解释更加准确、快速。
2.多种测井技术相结合:为了提高测井 ref 曲线的准确性,多种测井技术相结合成为一种趋势,如电法、声波法、密度法等。
1.声波时差曲线:在泥砂岩剖面上,砂岩显示低时差,其数值随孔隙度的不同而不同;泥岩一般为高时差,其数值随压实程度的不同而变化;页岩的时差介于泥岩和砂岩之间;砾岩的时差一般都较低,并且越致密声波时差值越低.在碳酸盐剖面上,致密石灰岩和白云岩声波时差最低,如含有泥质时,声波时差增高,若有孔隙和裂缝,声波时差明显增大,甚至出现周波跳跃.石膏岩盐剖面,渗透性砂岩最高?,泥岩(含钙质、石膏多)与致密砂岩相近,泥质含量高时增大,岩盐扩径(井直径)严重,周波跳跃?气体比油水的时差要大的多,岩性一定时候,含气层段出现周波跳跃。
2.自然Gamma曲线:在泥砂岩剖面上,纯砂岩在自然Gamma曲线上显最底值,泥岩显最高值,粉砂岩和泥质砂岩介于二者之间,并随着岩层中泥质含量增加曲线幅度增加;在碳酸盐剖面上,泥岩和页岩显最高值,纯的石灰岩、白云岩有最低值,而泥灰岩、泥质石灰岩、泥质白云岩自然Gamma测井曲线值介于二者之间,并随泥质含量增加幅值增大.3.微电极测井曲线中砂岩异常幅度差大于粉沙岩异常幅度差.4.泥岩在密度测井曲线上值较高而煤层密度测井值在剖面上看很低5.在淡水泥浆的沙泥岩剖面井中,自然电位测井曲线以大断泥岩层部分的自然电位曲线为基线,此时出现负异常的井段都可认为是渗透性岩层。
在含有泥质的砂岩中由于泥质对溶液产生吸附电动势使总电动势降低。
所以纯砂岩的自然电位异常幅度要比泥质岩石的异常幅度大,而且随着砂岩中泥质含量的增加,自然电位异常幅度会随之减小自然电位与自然伽马对砂岩泥岩都很敏感,但是自然电位容易受到流体性质、岩层厚度的影响,含油气或者薄层时,幅度很低。
粉砂和泥的比值大于1:2,幅度趋于0.自然伽马虽然也受到层厚影响,层厚小于0.8米时才开始显现影响。
以上为一般情况(正常压实),如果欠压实,情况相反,砂岩出现高时差,如渤海湾明化镇组所以具体地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根据岩心资料建立具体解释模型)6.感应测井为了获取井下地层的原始含油饱和度资料,用油基钻井液钻井;为了不破坏井下地层的渗透率,有时采用空气钻井;这时井中没有导电介质,不能传导电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发明了感应测井。
ML1 微梯度:对称双极板。
贴井壁测量,探测半径40mm,受泥饼影响特别大,主要测量泥饼电阻率。
ML2 微电位:受泥饼影响小,主要测量冲洗带电阻率,探测半径为100mm。
一般情况下,泥饼电阻率是井口泥浆电阻率的1—3倍。
冲洗带电阻率是泥饼电阻率的3—5倍。
ML1和ML2曲线能划分岩性,在泥岩处,ML1、ML2低值,无幅度差,曲线平直,基本重合。
在渗透层砂岩,幅度中等,有明显的正幅度差。
在致密砂岩,有明显幅度差,薄层呈尖峰状。
还能确定冲洗带电阻率X0和泥饼厚度。
声波DT:声波测井通过测量井壁介质的声学特性来判断井壁地层持质特性及井眼工程情况的一类测井方法。
它没有探测半径,测量的是纵波(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一致)。
声波能确定岩性和孔隙度,砂岩声波时差250--380μs/m,泥岩>300μs/m。
DT在气层有挖掘效应。
自然电位SP :SP是由地层水,泥浆(必须是导电的),泥岩三种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电位差随深度变化形成SP数值。
它能划分渗透层,估计渗透层厚度,计算泥质含量,确定地层水电阻率。
一般情况下含水纯砂岩SP值高于纯砂岩SP数值。
自然伽马GR:自然伽马测井是在井内测量层中自然存在的放射性核素衰变过程中放射出的γ射线的强度,来研究地质问题的一种测井方法。
GR曲线记录下来的主要是仪器附近,以探测中点为球心,半径为30-45cm范围内岩石放射出来的伽马射线。
GR曲线能够划分岩性,由于泥岩的放射性高,所以GR曲线高值;砂岩放射性低,GR曲线低值。
GR曲线与地层孔隙中流体性质无关。
井径CALS:CALS仪器四条腿紧贴井壁测量,用来检查井眼情况。
一般情况下,CALS曲线连泥岩处扩径,大于钻头直径;在砂岩处CALS曲线缩径,略小于钻头直径。
深感应、中感应、八侧向:ILD、ILM、LL8:LL8探测的是冲洗带电阻率,ILM 探测过渡带电阻率,ILD探测的是原状地层。
ILD、ILM、LL8三条曲线较能明显地分辨油、水层。
常规测井曲线的识别及应用(精简总结版)第一讲测井曲线的识别及应用钻井取芯、岩屑录井、地球物理测井是目前比较普及的三种认识了解地层的方法。
钻井获取的岩芯资料直观、准确,但成本高、效率低。
岩屑录井简便、及时,但干扰因素多,深度有误差,岩屑易失真。
测井是一种间接的录井手段,它是应用地球物理方法,连续地测定岩石的物理参数,以不同的岩石存在着一定物性差别,在测井曲线上有不同的变化特征为基础,利用各种测井曲线显示的特征、变化规律来划分钻井地质剖面、认识研究储层的一种录井方法;具有经济实用、收获率高、易保存的优势,是目前我们认识地层的主要途径。
鄂尔多斯盆地常规测井系列分为综合测井和标准测井两种。
综合测井系列:重点反映目的层段钻井剖面的地层特征。
测量井段由井底到直罗组底部,比例尺1:200。
由感应、八侧向、四米电阻、微电极、声速、井径、自然电位、自然咖玛八种测井方法组成。
探井、评价井为了提高储层物性解释精度,加测密度和补偿中子两条曲线。
标准测井系列:全面反映钻井剖面地层特征,测量井段由井底到井口(黄土层底部),比例尺1:500,多用于盆地宏观地质研究。
过去标准测井系列较单一,仅有视电阻率、自然咖玛测井等两三条曲线。
近几年完钻井的标准测井系列曲线较完善,只比综合测井系列少了微电极测井一项。
一、测井曲线的识别微电极系测井、四米电阻测井、感应—八侧向测井、都是以测定岩石的电阻率为物理前提,但曲线的指向意义各异。
微电极常用于判断砂岩渗透性和薄层划分。
感应—八侧向测井用于判定砂岩的含油水层性能。
四米电阻、声速、井径、自然电位、自然咖玛用于砂泥岩性划分。
它们各有特定含义,又互相印证,互为补充,所以,我们使用时必须综合考虑。
1、微电极测井大家知道,油井完钻后由井眼向外围依次是:泥饼、冲洗带、侵入带、地层。
泥饼是泥浆中的水分进入地层后,吸附、残留在砂岩壁上的泥浆颗粒物。
冲洗带是紧靠井壁附近,地层中的流体几乎被钻井液全部赶走了的部分;其深入地层的范围一般约7—8厘米。
2010级课程设计合成声波测井前言合成声波测井又称为虚速度测井,是地震处理中直接反演的方法之一。
由于地震记录中含有丰富的速度和密度信息,速度测井技术就可以利用地震记录来获取层速度和波阻抗等信息。
从方法原理上说:反射系数序列与地震子波褶积得合成地震记录,即通常所说的地震记录。
而合成声波测井把地震记录转换为声波测井曲线,这是合成地震记录的逆变换。
它首先对真振幅信噪比的地震记录,用反滤波的方法得到反射系数序列,再由反射系数序列换算成声波速度曲线。
过程如下图1,图2所示:图1图2经上述处理,便得到与测井曲线相类似的合成声波测井曲线,两者对比解释,可以用来确定地层瞬时速度等地层性质,纵向上可以更细致的划分地层,判断岩性;横向上追踪有意义的岩性,裂缝系统的变化,预测油气,指导钻井等,达到直接找油气的目的。
一、方法原理:岩石速度取决于三个重要地质因素:岩性,时代和深度,因此常被用来做岩性研究。
岩石速度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声波测井直接获得;另一个是地震测量间接获得。
地震测量数据和声波测井数据两者所含的信息是相似的,只是表达形式不同;地震记录曲线测量反射振幅,它随岩石界面两侧的速度差变化而变化,而声速测井直接测量岩石速度。
岩石速度可以从地震道提取出来。
方法是把声波测井模拟合成地震道所用的方法顺序颠倒过来。
从地震道提取声波测井技术的方法称之为合成声波测井技术,它可以解放出埋藏在地震信号中的一些附加地质信息。
声波测井和地震道可以通过反射系数联系起来,因为在速度和密度有差异的界面上会产生地震反射。
我们知道,在分界面上的地震反射系数是声阻抗的函数,为:ii ii i Z Z Z Z R +-=-+11 i=1,2,3……N (1)其中i i i V p Z =为第i 层的声阻抗,N 为地下反射界面数目。
如果已知第N 层以上各层界面的反射系数i R 和第一层介质的声阻抗。
那么该式可变为:∏=+-+=Ni iii R R Z Z 11111 (2) 如果反射系数与反射振幅成正比,则可以变为:∏=+-+=Ni iii KA KA Z Z 11111 (3)其中K 为比例系数,i A 为第i 个振幅值。
测井曲线拼接、标准化技术思路
1.测井曲线编辑、拼接
1.1曲线编辑
首先回放曲线,剔除野值,参考上下岩性的数值和录井(岩心、井壁取心)资料,补齐零星缺值,有三种方法:
1)根据测井一些经验公式进行相互转换来获得缺失数值;
2)在两条测井曲线之间回归一个公式来获得缺失数值;
3)在地震标定和地震小层解释的约束下,进行联井曲线的内插,从而获得缺失数值
1.2曲线拼接
多次测井的曲线之间拼接存在三种情况:
1)曲线之间数值刚好对接,不缺失也不重叠
选取上下厚层泥岩对两段曲线进行数值标定后拼接。
2)曲线之间存在重叠
这种情况下存在数值的取舍问题,参考上下纯砂岩、纯泥岩层
的数值和录井(岩心、井壁取心)资料来决定对数值的取舍即
可;再选取上下厚层泥岩对两段曲线进行数值标定后拼接。
3)曲线之间为空值
这种情况下需要对缺失的数值进行补齐,首先选取上下厚层泥
岩对两段曲线进行数值标定,然后(1)如果其它曲线在缺失
处有数值,可以根据测井一些经验公式进行相互转换来获得缺
失数值;或者在两条测井曲线之间回归一个公式来获得缺失数
值;或在地震标定和小层解释的约束下,进行联井曲线的内插,
从而获得缺失数值,再进行拼接;(2)所有曲线都有缺失,参
考上下岩性的数值和录井(岩心、井壁取心)资料来决定数值
大小,再进行拼接。
1.3测井环境校正
测井环境如井径、泥浆密度与矿化度、泥饼、井壁粗糙度、泥浆侵入带、地层温度与压力、围岩以及仪器外径、间隙等等非地层因素,不可避免地要对各种测井曲线发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在井眼及泥浆质量不好等情况下,这些非地层因素的影响会使测井曲线发生严重的歪曲,致使直接用这些测井曲线难以取得较好的测井解释与数据处理效果。
目前,对测井曲线进行环境影响校正的方法主要有解释图版法和逐点检验校正法。
逐点检验校正法主要是根据理论研究或解释图版得出的校正公式,编制专门的测井曲线环境影响校正程序来实现的。
逐点检验校正法用于声波(AC)及密度(DEN)测井井眼校正,在地球物理界应用较普遍,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对全井段所有地层或分井段各地层的测井曲线进行各种影响因素的校正,不用考虑测井系列,而且方法简单、迅速、有效。
其原理为:对声波测井曲线,设正常井眼条件下解释井段的地层声波时差的上限值为Dtmax
Dtmax=Vsh Dtsh+(1—Vsh)Dtp
式中,Dtsh为解释井段的泥质声波时差值;Dtp为解释井段中孔隙度最大的纯地层声波时差值;Vsh为当前采样点处地层的泥质含量,它可由自然伽玛测井曲线等计算。
当Dt>Dtmax时,则认为由于井眼扩径影响,使所测Dt比Dtmax还大,此时令Dt=Dtmax,作为该点处的近似声波时差值;当Dt≤Dtmax,则不作校正,仍采用原Dt值。
其它曲线采用所用仪器的标准环境校正图版进行校正。
2.曲线标准化
由于测井时间不集中、仪器型号也不统一。
为了尽可能消除不同时间、不同仪器及不同测井环境等因素对测井资料的影响,得到可靠的结果用于储层评价及解决困难的对比和地震模拟问题,对测井曲线需进行标准化处理。
在设计标准化时应该考虑的因素包括:岩石类型、研究区域的压实模式、井眼不规则情况、曲线类型和地层层位。
曲线标准化方法有:1)频率折线图法:即每口井选取相同层位的对比较好的较稳定的泥岩段的曲线数据,作频率折线图,如果所有井的全部数据组合在一个大综合区域图中。
根据统计的正态分布分析该折线图,产生一个包络,其中各口井的平均值必须相符。
例如,包络可能包括正态曲线下75%的面积。
该包络的范围被认为是井间实际地质变化的度量,假如单井的均方根值不落在包络内,就调
整数据使之落入包络内。
对于单井的数据分散,可应用计算的标准偏差进行类似调整。
应用岩石物理学的判断能力来解释和校正异常井。
2)趋势面法:标准化处理最关键的部分是确定研究区域各点的合理曲线值,考虑任何地层或压实趋势。
将要校正的测井曲线标准层段均方根值做平面插值,得到趋势面图,再剔除异常值,做二次趋势面平滑处理,得到井点处校正值,然后对所有工区井曲线进行校正处理。
频率折线图法把数值都校到了一个值上,如果考虑到井的分布情况及地质沉积规律,尤其是埋深的影响,其标准层均方根值不应该是确定的同一个值,而应该是具有一定趋势分布的值,趋势面法考虑到了这些因素,符合地质沉积规律,所以更合理。
应用趋势面法时,应合理确定工区区域,并参考该区域沉积相图,根据井位处岩相特征,合理确定各井标准层均方根值。
3.曲线拼接、标准化合理性检验
在地震标定和层位解释的约束下,进行测井曲线的内插、外推,得到测井曲线体,根据检查联井剖面是否有异常,在纵、横向上分布趋势是否合理,从而检验曲线拼接、标准化的合理性。
4.项目单价
1800元人民币/1口井。
北京华北科睿技术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