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教学中师德修养研究

教育教学中师德修养研究

教育教学中师德修养研究
教育教学中师德修养研究

绪论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又是一个魅力不衰的话题,这是因为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永恒性,又具有时代性,时代不断地赋予它新的内涵。

“爱生。奉献”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而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是永恒的,因为它是由教育这个专门培养人的职业所固有的本质属性和本体功能所决定的。教育同时又具有为社会服务的工具功能,教师为所属社会担负着培养特定要求的人的责任,因此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也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发展,随着教育性质及培养目标的变化体现出时代性。当我们谈论今天新时期教师道德的含义时,不仅涵盖了师德的永恒内涵,也注入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师德观念——“以人为本”的师德内涵。同时我们还清醒地认识到,师德在教师身上不是孤立的成分,它是教师整体素养的组成部分,它的修炼同教师的外部环境、教师自身的多方面因素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在把教师作为整体的人来看待,倡导师德的同时,也关注教师的尊严与发展,揭示师德的健康心理基础。我们的师德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空中楼阁”,它就在教师身边,可以走进教师的心里。

一、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新含义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永恒性——爱生·奉献

在社会分工中,教师承担的是传承文化知识、促进学生发孔子、鲁迅这些伟大的教育家都是爱生的典范。孔子的学生冉伯牛患了恶疾,别人不敢去看望他,孔子不但去了,还握着他的手安慰他。他的另一个学生子路被政敌砍死了,孔子把锅里的肉倒了,怕因此想起子路而更痛心。鲁迅先生在“四·一二”白色恐怖中,为了营救被国民党逮捕的学生,当面怒斥国民党特务,后因营救无效,他愤然辞去教务主任和系主

任的职务。

师德领域这个千古课题的结论告诉我们:

(1)“爱生·奉献”意味着教师职业不期待“收支平衡”,

因为你对学生的付出无法测量,你的成果很难量化。

(2)“爱生·奉献”意味着教师职业不期待“立竿见影”,因为你所从事的是“百年树人”的职业,你付出的结果如何,不是一时可以见分晓的。这如同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你所做的、所说的和使儿童接受的一切,有时要过五年、十年才能显示出来。”

(3)“爱生·奉献”意味着教师职业不期待“掌声、鲜花”。因为这是一个平凡的职业,你的劳动不直接创造财富,你是借助学生的劳动成果来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的。

“爱生·奉献”只意味着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爱心。因为这是一个触及儿童心灵的职业,你的劳动的付出是在这个基础上见成效的,不论是为了丰收学业还是完善人格,这是最为可靠的不可或缺的前提。正如苏联的捷尔任斯基说过的:“谁不爱孩子,谁就无法教育好他。”

理解是一种认知因素。苏联的赞可夫说:“了解儿童,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恐怕没有比这一点更重要的事了。”陶行知先生说:如果说理解和尊重含有较多的理性成分,爱则是情意成分。可见教师的爱既是一种天然的情感,又是理性升华的产物。因为它是在理解和尊重之上建立起来的,是情理相融的,

其中包含着教师所坚持的教育原则、坚定的教育信念、追求的教育目标。然而,

教师的原则、信念和目标,隐藏在自然的交往、轻松的情境、愉快的谈话,关切的询问、活泼的活动、智慧的创作、公平的处理事件、积极的解决问题之中……这就是教师爱的特征,它既纯真又充满智慧与创造。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时代性——社会工具以人为本

对于教师作为服务社会的工具价值的理解,其深刻程度莫过于我国的古人了。古人甚至把“师”与“天、地、君、亲”平起平坐地列为“五圣”,就是出于对教师工具价值的深刻认识。为什么这样高抬教师?荀子这段话是最明确不过的回答:“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放纵),人有快则法度坏。”他把教师与国家的盛衰、法度的建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通过培养“政治人"为古代社会服务

在古代社会,教育从属于某一阶层或阶级的需要,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政治人"“卫道士”。说是“教书育人”,其实“人”远未处于教育发展的中心位置。教师是名副其实的教书匠,培养出来的学生,个体得不到尊重,主体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张扬,常常表现为一种无个性的工具型人格:崇尚权威,追随君王,缺乏自我思想意识,他们可能成为可怜的“忠臣”、痛苦的“隐士”或悲哀的“奴才”。

2.通过培养“经济人"为现代社会服务

近代工业文明以来,科技的发展和理性的高扬把人类全面推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道路,各国强调教育的国家功利主义价值,整个教育成为庞大的人才“加工厂”。知识、技术、潜能的开发是现代教育的主题,这其实是教育工具化、人工具化的表现,这一表现的结果就是现代教育与人精神的疏离。

3.通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创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人类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是从牺牲人来为社会服务,到发展人来实现和谐社会;教育的功能与价值,也随之从只凸显其外在工具功能,向教育内在本体功能的全面、充分的发挥。这个发展趋势是教育现代化的趋势。教师的职业道德的内涵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形成了以培养全面发展人为价值取向的以人为本的师德观。

马克思向来把人全面发展的实现与人类社会向着理想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杜威也曾经指出,一切政治制度的最高标准,应该是不问种族、性别、阶级或经济地位,要解放和发展每个人的能力,要对社会每个成员的全面发展作出贡献。因此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应该成为教育现代化的最终价值取向。教育是否“为了一切人的发展和全面发展”,是衡量教育是否现代化或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尺。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现代化就是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人的社会化发展到社会化中日益融进人潜能开发、自身发展的过程,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育对他们进行智慧启发和心灵陶冶所带来的内心充实、和谐、光明和快乐,从而实现个体身心素质的全面的、生动的、活泼的发展。这样的教育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教育现代化的真正内涵,也是当今教师职业道德所要体现的新内涵。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新含义——尊严发展

过去人们习惯把教师比做“蜡烛”“人梯”或“春蚕”,其积极意义在于它是教师职业道德中奉献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形象解读,表达着人们对于该职业神圣性的理解和对于从事该职业的教师高期望的表达。但是同时传递着消极的信息:教师忽略了对自己的关注,失去了自豪感,丧失了幸福感,也牺牲了自身的发展,

这恰恰与教师道德的新含义相违背。

1.失去了自豪感

蜡烛只照亮别人,意味着照亮他人的同时自己失去了光彩。难道教师只需照亮别人,自己不应当光彩照人吗?我们的回答是“不”。那么,教师的光彩从何而来?

首先,因为教师是人才。晏阳初在谈到一般人才的标准时提出了六个条件:一、劳动者的体力;二、专家的职能;三、教育者的态度;四、科学家的头脑;

五、创造者的气魄;六、宗教家的精神。这些条件其实对于教师来说,都是最为基本的,可以说一个人一旦选择了教师一这职业,就意味着走上了成“才”之路,而且这个“才”是德才兼备之“才”,其中的“德”权重更大。也正因为师德的崇高性,教师职业才更具魅力,成为“太阳底下最为光辉的职业”。

其次,光彩来自智慧。教师的工作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工作,其挑战性在于,教师每时每刻都可能面临困境。他的期待、目标经常地要与现实之间出现障碍,发生冲突和产生距离。他不仅仅要不遗余力地“每天挖山不止”,从而“感动了上帝”,使他超越这一切,去实现预期。他还需要充满智慧,不仅遵循教育规律、学生的身心特点科学地工作,更要借助技

巧,艺术地或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时还要凭借直觉,机智巧妙地、迂回隐蔽地实现教育的预期和目标。

再次,光彩来自专业。《教师法》第一次明确界定教师职业是一个“专业”。在我国,这是对于教师职业认识上的一个质的飞跃,也是一个突破。它意味着,那种将教师职业等同于一般职业,“扒拉个脑袋,都可以当老师”,“干不了别的,就去考师范”等贬低、扭曲教师职业的时代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教师职业辉煌时代的来临。作为一个“专业”,就必然具备一些基本条件:如必须有专业理论知识作依据,有专门的技能作保证;属于公共事业,要遵守职业道德;在本行业内,具有专业自主权等等。这样一来,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没有教师专业资格证书,就甭想当教师。教师的门槛高了,当教师的才会有光荣感。

还有,光彩来自创造。自主性是创造性的前提,没有自主,就无法创造,教师具有专业自主权,就有了创造的可能。马克思说:“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课程改革扩大了教师教学的自主权,素质教育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意味着教师自身必须有创造性。叶澜说过,“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对于学生

创造性的发展,无疑是一种近乎灾难的障碍”。

2.丧失了幸福感

蜡烛的燃尽,春蚕的吐丝,尽管是悲壮的,也是令人寒心的。教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他们同样有人类共有的需求和情感。工作之余他们需要交友、休闲、健康和娱乐,他们在投身事业的同时需要兼顾家庭、生活、长辈和子女。当他们统统抛弃了这一切时,内疚和愧疚感就会伴随着自己,’甚至折磨着自己,从而失去了幸福感,损伤了身心。

在教师道德的新含义中,教师所情愿献身的职业不仅有“桃李满天下”的满足感,更充满着专家的成就感、成才的光荣感、创新超越的自豪感。

二、教师职业倦怠与师德建设

(一)师德建设的潜在威胁

在教师身上可能出现的症状有:

1.躯体症状

(1)感到自己经常疲惫不堪;

(2)对疾病抵抗力下降,容易患感冒或其他流行疾病;

(3)出现失眠、头痛、背痛、肠胃不适等症状。

2.智力症状

(1)脑子一片空白,知识好似被掏空了一样;

(2)讲课讲不出新意,讲的东西自己都不感兴趣。

3.心理一情绪症状

(1)出现对他人不信任,多疑;

(2)师生关系不融洽,摩擦增多;

(3)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态度看待同事,人际关系恶化;

(4)以麻木不仁和冷漠的情绪去对待自己周围的人,内心充满孤独感。

4.行为症状

(1)对学生不闻不问,爱理不理;

(2)对他人的攻击性行为加剧;

(3)对学生态度粗暴、谩骂、羞辱,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

(4)甚至出现自伤行为。

职业倦怠重症时,会感觉所有的事情都是对自我的威胁。生理症状变得经常性,个体的自信心完全降低,对工作极度冷漠,知觉混乱,社会关系非常紧张,强烈要求改变或逃避。

(二)职业倦怠与师德

学生一个小小的失误,可能成为大发雷霆的导火索……

一个差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也没能引起你的兴奋和激动……

在教学中,老教案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用着……

在讲台上,头脑中一阵阵地出现空白……

讲完课后,内心一阵阵地感到空虚……,

学校的会议中,你专找一个紧靠着门的最后一排的座位坐着…….

当学校讨论某项教学改革措施时,你居然像是一位局外人,一言不发……

一向健康的你,身无大病却浑身难受,或小病不断……

那么,很可能职业倦怠在困扰着你……

(三)职业倦怠的标本兼治

职业倦怠现象提示我们,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不能忽略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职业道德形成与发展的心理基础。为了防止和克服职业倦怠,做到标本兼治,就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引导教师提高自身的心理自调能力。

1.外部环境

(1)职业声望:在媒体的宣传中要避免“晕轮效应”,把个别教师或个别教师的个别问题扩展成整个教师队伍的问题,关注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

(2)待遇不公:评价教师的劳动价值,教师的社会地位的提高要伴随着经济待遇的提高。要使教师经济待遇与公务员相当或略高于公务员水平。

(3)工作负荷:减轻教师工作负担,不要任意占用教师下班后和休假时间。教师工作时间的安排要留有余地,特别要为教师的继续教育空出一定的时间。

(4)社会期待:不要过高地要求教师,因为教师也是自然人,也有自己的情感和爱好,也需要照顾自己的生活和家庭,要给教师一些私人生活的空间。

(5)工作环境:学校领导要创设宽松、舒适、整洁、明亮的工作环境,要整顿好学校和班级的秩序,要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组织气氛。

2.心理自调

(1)人格特征:情感上教师要变冷漠为热情;态度上,

变偏见为公正;意志上,变专制为民主;理智上,变因循守旧

为开拓创新。这一切有利于克服倦怠。

(2)心理调适:压力虽然来自外部,但是对于压力的感受,每个人却大不相同。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同样被关进了牛棚,有的人承受不了压力,走上绝路;有的人对牛弹琴,自我解嘲,乐观地活着。同样对待不公,有的人越发计较,越是痛苦;有的人难得糊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其乐融融。负荷过大,有的人硬撑着,终于倒下;有的人调整目标,分轻重缓急,有取有舍,好自为之。总之,在外部压力面前,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感受,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可以克服倦怠。

(3)体验创造:因循守旧1、重复机械地工作容易导致倦怠。教师要善于突破常规,异想天开,超越自己,超越过去,超越书本,超越他人,在超越与挑战中体验创造的快乐,有利于克服倦怠。

三、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主要问题及基本对策

(一)主要问题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主要职责,因此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问题,主要是在教书育人中体现出来的问题,当前这些问题的表现形式多样,归根结底是树立“以人为本”的信念问题,另外还有倡导在师德中体现智慧讲求艺术的问题。

1.树立“以人为本”信念问题

(1)以人为本的信念,就是要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发展,突出人的需要。对于教师来说,教师所做的一切都必须把学生放在首位。

(2)以人为本的信念,就是要始终关注学生的幸福、自主和尊严,把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根本的目标。

(3)以人为本的信念,就是要充分体现人文的关怀和道德的情感,把学生的冷暖苦乐放在心上。

2.在师德中体现智慧、讲求艺术的问题

当我们大力倡导奉献精神的时候,我们深感引进“智慧”的必要。智慧是师德的科学基础,是保障教师的奉献产生最大功效的关键。通常我们常说,要苦干加巧干,在教师为教育工作呕心沥血地付出时,要倡导教师开动脑筋,创造性地、道德地、经济有效地解决问题,科学而艺术地开展工作。

(二)基本对策

1.让师德与体验同长

以往师德教育总是把师德规范作为师德教育的出发点或着力点,实际上就是把对师德规范的理解当做中心任务去投入,大量地讲道理、作报告,于是忽略了主攻方向,结果收效甚微。那么,什么是主攻方向呢?师德的情感领域应当是师德教育的中心领域。师德情感的培养应当是师德的重点任务,而师德情感的发展更多的不是靠明理而是靠感化,更需要动心而不是动脑,更要求触及心灵而不是嵌人人脑,更强调求善求美(幸福感)而不是求知求能的。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提倡一种隐性的师德教育。这种师德教育,不是通过直接说教的,而是通过间接的、内隐的情景体验的。它使教师在优化的物质和人际环境之中,在有意义的活动中,

体验着并潜移默化地内化着师德规范。

2.让师德与智慧同在

通过情感的体验酿造出来的教师的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等,还需要配以教师的智慧才能在其外化过程中,在施教过程中保证产生积极的成效。这里的智慧意味着教师要科学而艺术

3.让师德与发展同行

师德教育从其根本旨趣来说是对教师生命中善与幸福的追求,它要关注教师的生存,促进教师的发展。发展必须是自主的发展,建构的发展。在师德教育中我们必须看到教师们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都积累了一些师德经验或认识,师德教育的任务是让他们在这些经验或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已有经验或认识与新要求的联系,对自己的经验或认识系统进行调整、扩充和重组。否认了这个自我建构的过程,也就否认了学员在师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为了保证学员的自我建构替代教师的灌输说教,要以案例引发反思,用问题引发思考,摆冲突引发辩论,用隐喻引发理解,尽可能调动学员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师德教育的主人。

4.让师德在互动中构建

依据社会建构的观点,教师职业道德的建构,不应是孤家寡人闭门思过,而应当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寻求共识的讨论与互动中调整与重构自己的职业品德认识。因此,师德学习应当是讨论的、交流的、互动的。师德教育要通过组织讨论,提供实际案例,设计两难问题,激发学员开动脑筋,思想碰撞,相互启发,寻求答案。

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和培养方法

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和 培养方法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和培养方法

一、提高师徳修养的基本途径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教师师徳修养的基本途径。师徳修养不论是提高认识、培养情感,还是确立信念、锻炼意志都离不开理论的学习、实践的锻炼以及互动提高。 (一)加强学习,勇于创新。加强自身的学习,是教师师徳修养的必要途径。正确的理性认识,是自觉行动的前提,教师师徳修养离不开科学的理论学习。古人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的“学、问、思、辨”,讲的就是通过学习与思考,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离开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教师师徳必然会迷失方向。 第一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理论,不断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提高认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只有透彻地认识人生价值,深刻地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才能摆正个人和事业的位置,正确处理义与利、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才能明确自身发展的方向。 第二要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教育科学是人类长期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有助于教师深刻的理解师徳修养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从而提高履行师徳修养的自觉性。 第三要学习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在心中确立崇高的师徳榜样,升华白己的师徳境界。因为一切优秀教师的道徳实践,都是师徳规范原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化,具有鲜明、生动、形象的特点。教师要像古人说的那样: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一定会有益于师徳品质的养成。如《师徳手册》中介绍的许多优秀教师,他们立足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会使人的灵魂受到洗礼,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二)勇于实践,总结经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道徳修养的

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

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首要的是要有忠于教育事业和肯于奉献的精神,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良好的师德要求每一位教师在自己从事的执教工作中做到爱岗敬业、甘为人梯,专心致志做好教学工作,并且在执教活动中积极探索教育改革和创新教育方法,以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新型综合人才。 良好的师德修养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育工作根据教书育人的宗旨对教师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这也是教师的优良传统和美德的集中体现。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应该成为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学生人生观的建立,道德情操的形成固然需要教师的课堂教育,而教师的个人品格、行为习惯、言行举止以及处世方法,给学生们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更为重要,比他教授的知识更能影响学生。由此看来,教师能给学生施以影响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时候是习惯,是心态,是做人的标准。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就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学生们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是崇高的,教师的一举一动往往成为他们的模仿对象。所以教师要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处处给学生做出榜样。试想,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义愤填膺地抨击各种丑恶现象,走出教室却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迎合或追逐,这种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的行为,对学生会产生怎样的不良影响。 师爱是师德的核心。身为教师应有一颗无私的爱心。我们的教育事业本身就是爱的事业,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只有教师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力量,这样也才会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作为一名教师要从内心深处培养对学生的“爱”,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在学生受到挫折的时候去安慰他们,在学生受到烦忧的时候去开导他们,在学生迷茫的时候去帮助他们。教师对学生既要关爱,又要严格要求,做到严慈相济。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尊重学生的自尊,通过维护学生的尊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从而形成师生相互尊重的和谐关系。 还记得我班上有个叫小周的男孩子,大大的眼睛,白白的皮肤,可总好像长不大似的。平时课堂上总是漫不经心,从不举手发言。作业本总是乱七八糟,东西丢三落四,几次单元测验,成绩相当差。各科老师都为他着急,可他总好像没事人一样。有时,真让人哭笑不得。几次找他谈心,发现他对自己很没信心,甚至有些自暴自弃。偶尔有一次,我知道了他的父母工作特别忙,平时无人关心。他的一句话,让我的心为之一颤。“我今天过生日,我想和爸爸和妈妈一起去公园,

师德修养的培养方法

师德修养的培养方法 (一)解剖自己。严于解剖自己,认真进行自我批评,是提高教师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教师师德修养实质上是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克服自己头脑中旧的错误的道德观、教育观,逐步树立起科学的道德观、教育观的过程。教师要认真开展自我批评,严格解剖自己,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时刻对自己的品行进行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还必须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更好地认识自己,改造自己。当前教师要以新世纪的师德原则和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以社会、学校中的模范典型、优秀教师为榜样,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慎独。“慎独”是道德品质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把教师师德修养推上更高程度极的重要方法。“慎独”出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顺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教师要时刻检查自己的行动,警惕有什么不妥的言行而自己没有看到,害怕别人对自己有什么意见没有听到。因此,一个有道德的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仍要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当然,我们今天所说的“慎独”与以前的以封建道德为标准的“慎独”含义是不同的。我们所说的慎独是以科学的道德为标准,它是教师师德修养的一条原则和方法。 “慎独”是教师良好的思想修养,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在学生面前做到的,学生不在的地方也能做到,在无人知道的时间和空间,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意志是教师自身修养的重要保证,而“慎独”是锻炼意志的有效途径,教师自觉地纠正不良行为,不懈地同私心杂念作斗争,在自我批评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在独

教师个人师德修养总结

教师个人师德修养总结 安图县永庆乡中心学校郭培杰 师德是教师立身之本。教师的行为举止,言谈风貌都会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本学期我加强师德的自我修养,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现将本学期的师德修养工作总结如下: 一、本学期的师德修养方面做到了以下几点 1、提高思想认识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也深知肩负的历史寄托和责任。特别是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的责任是把学生带入科学的殿堂。我们的国家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这需要很多优秀的科学人才,因此我从学生的发展着想,着眼学生的长远利益。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在思想上形成以人为本,面向将来。 2、加强学习,依法执教 现在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所以我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在业务上寻求新思路、新突破。在平凡的岗位中踏踏实实的工作,默默无闻的付出。并自觉遵守《教师法》,以它为准则,时刻提醒自己要依法执教。 3、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我热爱教育,热爱自己所从事的物理教学,热爱我们的学校。把学校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时刻不忘教师的职责。在做好教具、认真备课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工作中本着“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的原则来来从事教育。 4、热爱学生 在每次的活动中,我都要以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为出发点,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不体罚和变相体罚,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5、注重细节,塑造人格 在教育教学中,我要时刻铭记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我要以自身良好的师德形象带动学生。 6、严格要求自己 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对学生进行有偿补课和收取额外的报酬。与家长交往中不收礼、不吃请、不叫家长办事,不进行有偿家教。 二、存在的不足 1、有的时候责任心不够强,有时不注意自己的形象。情绪容易激动,有时甚至会带一点到工作和课堂中去。 2、有的时候,教育学生的手段欠佳,没有进行换位思考,不管出于何种目的,都给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3、有的时候对学生不信任,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在很多时候还是关心学生的分时,对学生的鼓励、奖励方面做得不到位。 4、在业务提高方面进步不大,教科研方面不足。 三、今后师德修养努力方向 1、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克服不良情绪、杜绝不良的行为。 2、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充实自身。

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在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和贯彻中,非常强调加强修养,重视教师职业道德自我修养的途径和方法问题。途径方法对于每个老师来说不陌生,因为在实际工作中,一是教育行政部门经常提,还有就是教师有时候也很注重这方面。 实际上,面向自我修养的途径是比较多的。但总的来看,我认为还是三个基本的方面,一个就是学习,自我学习,学习是一个基本途径,这种学习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相关经验的学习,有关道德方面的学习,也包括向人学习等。还有一个途径,就是交流和探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他人进行交流这种方式是很重要的。因为交流中不断发生着人们之间相互对话,就某一个问题,都在谈自己的感受。这会无形扩大自身在教育教学中多样化的考虑和选择,所以交流这种方式在教师职业道德自我修养当中不可忽视。第三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实践,就是我们所说的在实践当中去体会,良好教师职业道德在实践中生成、巩固和发展。实践过程能使我们从中感悟到那些是我们应该坚持操守的,哪些是我们需要加以调整的。自我修养的途径,总体上可划分为这样三种,具体的在现实休养中还会有很多,就靠我们自己去把握了。 谈到方法问题,从自我修养这个角度来看,自省、自讼、慎独、自警、自立方法都属于自我修养方面的。这是从我国传统道德修养中产生的。现行教师职业道德自我修养,很多人又谈到感悟、体验、反思、审视。这些方法也是很可贵的,特别是体验、反思,我觉得对老师自我道德修养来说尤为重要。当然在现实中具体方式可各有不同,有的体验反思,往往习惯自我日记;有的在自身的活动中,一天或者一段时间对自身的教学活动、自我修养进行反思;有的可能从中意识到什么问题,下次避免。体验和反思较为重要,因为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很多优秀的实践工作者,都很注重去体验、去反思。经常进行体验反思,会把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引向深处,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口号性的,或者是官样文章上,就不是停留在要进行素质教育,要以新的观念统领课程改革,要新思想新思路,它不是这种的。它往往都非常具体,这种反思的出来的结论往往都非常有实际意义,能有力促进和提升教师的实际素养和能力。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是最关注和思考教育问题的,所以他关于教育的著述特别多,他的这些东西都是建立在对教育的思考,对教育的反思,包括对自我的反思之上的,因此他有时讲出的话在我看来就是教育真谛。比如他讲过:以往造成教育最大困难的障碍之一,就是我们的教育以赤裸裸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而青少年就本性来说,是不愿意被别人来“教育”的。这个教育是打引号的。这样的道理,如果没有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思和体验,是得不出这样结论的。很令人深思,使人产生新的教育意识。以往造成教育最大困难的障碍是什么?也可能有家庭的,也可能有社会的,也可能有学生老师本身方面的,但是他悟到了一种:造成教育最大困难的障碍是教育以赤裸裸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什么是赤裸裸的教育方式呢?我们通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可能就属于赤裸裸的教育:学校计划要搞教育活动,先在学生中进行宣传、进行动员,讲明活动的意义目的,现行学校的教育活动常常爱这样做。这样的活动有的给学生一种感觉:学校进行这方面的活动是为了解决我们当中什么问题,为了克服什么问题而进行的。此外,还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教育者常常是以一贯正确的、以上对下的口气在进行实际教育,话题说着说着就暗含着对学生某些行为的不满,对学生某些行为的指责,对学生某些行为的批判,甚至表现出来对他们的未来担忧。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一旦觉得教育者是把他们当成“有问题者”来看待时候,他们接受教育的大门一点点就在关闭,甚至会油然生出反弹。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在底下听着会感觉到:在教育者的眼中,好像我们什么都不是,我们有那么多的缺点毛病,甚至未来我们是不是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都不好说。这样的教育就叫做赤裸裸的教育。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说青少年就他们

如何提高师德修养

如何提高师德修养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学习的榜样,教师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教育就是以心灵塑造心灵,以人格造就人格的神圣事业。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 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 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 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师德就是榜样,当 今实践师德是第一要务。 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它体现着社会和人民对教师 的希望和要求。教师师德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传道授业才能收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那么,教师师德通过哪些途径来提高呢?笔者认为不外“知”与“行”两步, 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一步,要“勤知”。努力学习教师道德理论,树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论人格。人民教师 道德理论是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掌握了它,才能辨别善恶、是非,才能在自 己思想领域里战胜那些错误的,落后的道德观念。学习主要包括个人自学和有组织的教师 道德学习两种方式,内容主要有学理论和学楷模之别。个人自学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有一 定的自我支配的灵活性、机动性,针对性强,但由于受教师个人理论水平、理想觉悟和自 我控制能力的影响,有时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教育部门,包括学校组织的教师道德学习, 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师道德教育,它克服了自学中的不利因素,可以解决一些共性 的问题。树立教师道德的理想人格,就是要确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想。认真向革命前辈、 英雄模范和优秀教师学习,对照自己的理论认知,汲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一个只有在道 德修养中时刻以教师道德的先进典型作为自己思想行为的楷模,鼓励自己,在思想意识中 凝聚着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常以崇高的道德品质作为自己行为的目标,才能使自己的道 德修养不会迷失方向,才有可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较高教师道德修养的人民教师。 第二步,要“善行”。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教师 道德修养,反思理论的指导作用,是教师修养的根本办法。在教师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从 教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到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习惯,自始至终都是 在社会实践中和教育教学完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认识自己的行为是与非,才能 辨别善与恶习,才能培养自己良好的教师道德品质。如果只是“闭门思过”、“坐而论道”,脱离实践去学理论,去修养,那么提高师德修养就要成为一句空话。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论理论知识掌握的多么丰富出色,如果经不起实践的 检验,其理论的说服力是苍白无力的;或者说,在实践过程中,不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反思 与感悟,势必会多走弯路。因此,参加社会实践,投身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理论与实践 相结合的原则,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才能有效地提高师德修养。

教师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水平的方法

所谓的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必备的道德品质。师德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师德是教育事业的灵魂,是教师工作的精髓。 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之前,首先要塑造好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又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才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从而才能塑造好学生的灵魂。 一、新形势下提高师德修养的重要性 1. 提高师德修养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迫切需要。 邓小平曾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就对新世纪教师的素质,包括师德素质提出了明确、迫切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教师献身教育、殚精竭虑、无私奉献,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同时也为维护和发扬高尚师德传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责任更加突出了,对师德素质的要求更加广泛了,教书育人工作的标准更高了。然而,目前教师队伍中仍存在在少数人思想政治水平不高,道德品质、人格特性存在缺陷,业务能力不强,治学不严谨等问题。特别是一些人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失范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教师和学校的形象,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加强师德修养,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于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持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提高师德修养是改进教风带动学风的迫切需要。 教师的教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教师中存在的对教学不负责任,应付了事;对学生漠不关心,教书不育人;自我要求不严,不能为人师表等等,必然损害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为人师表的形象。现实迫切要求我们在推动素质教育中,把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以师德建设为突破口,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师德促进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感的增强,以良好的教风,促进学生良好的学风的形成,从而激发为奉献祖国、服务人民而发愤学习。 3. 提高师德修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质量的需要。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这是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向基础教育战线提出的一项紧迫任务。今天,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教好少数尖子学生,而且要教好全体学生;不但要教学生学好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要教学生怎样做人;不但要对学生当前负责,而且要对学生的一生负责。这就需要教师有高超的教育艺术和诲人不倦的教育精神,而良好的师德是激励教师学政治、钻业务,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动力。 4. 提高师德修养是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的需要。 良好的师德在青少年成长中具有重要的榜样导向作用,特别对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小学生来说,这种作用更大,影响更长远。他们往往把教师看作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仿效的榜样。所以,教师的为人师表显得更为重要。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最新资料推荐------------------------------------------------------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师德修养的途径方法在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和贯彻中,非常强调加强修养,重视教师职业道德自我修养的途径和方法问题。 途径方法对于每个老师来说不陌生,因为在实际工作中,一是教育行政部门经常提,还有就是教师有时候也很注重这方面。 实际上,面向自我修养的途径是比较多的。 但总的来看,我认为还是三个基本的方面,一个就是学习,自我学习,学习是一个基本途径,这种学习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相关经验的学习,有关道德方面的学习,也包括向人学习等。 还有一个途径,就是交流和探讨,与他人进行交流。 与他人进行交流这种方式是很重要的。 因为交流中不断发生着人们之间相互对话,就某一个问题,都在谈自己的感受。 这会无形扩大自身在教育教学中多样化的考虑和选择,所以交流这种方式在教师职业道德自我修养当中不可忽视。 第三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实践,就是我们所说的在实践当中去体会,良好教师职业道德在实践中生成、巩固和发展。 实践过程能使我们从中感悟到那些是我们应该坚持操守的,哪些是我们需要加以调整的。 自我修养的途径,总体上可划分为这样三种,具体的在现实休养 1 / 10

中还会有很多,就靠我们自己去把握了。 谈到方法问题,从自我修养这个角度来看,自省、自讼、慎独、自警、自立方法都属于自我修养方面的。 这是从我国传统道德修养中产生的。 现行教师职业道德自我修养,很多人又谈到感悟、体验、反思、审视。 这些方法也是很可贵的,特别是体验、反思,我觉得对老师自我道德修养来说尤为重要。 当然在现实中具体方式可各有不同,有的体验反思,往往习惯自我日记;有的在自身的活动中,一天或者一段时间对自身的教学活动、自我修养进行反思;有的可能从中意识到什么问题,下次避免。 体验和反思较为重要,因为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很多优秀的实践工作者,都很注重去体验、去反思。 经常进行体验反思,会把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引向深处,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口号性的,或者是官样文章上,就不是停留在要进行素质教育,要以新的观念统领课程改革,要新思想新思路,它不是这种的。 它往往都非常具体,这种反思的出来的结论往往都非常有实际意义,能有力促进和提升教师的实际素养和能力。 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是最关注和思考教育问题的,所以他关于教育的著述特别多,他的这些东西都是建立在对教育的思考,对教育的反思,包括对自我的反思之上的,因此他有时讲出的话

分析师德修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分析师德修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是学校里最主要的表率,是直观的最有教育意义的模范,是学校活生生的榜样。”因此,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和人格魅力是由教师的职业性质和教育的功能决定的,这就是“师德”。教师想要拥有良好的师德,必须通过师德修养的修炼。教师的师德素养与教学规范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可以提高教师的自我修养与道德情操,又有助于检验教师自我素质的水平。因此,师德在学校德育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个人道德素质的水平严格地制约着师德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轨迹。只有将情感态度、道德评价、人格意志、身体力行有机融合,才能形成良好的师德与规范。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一朝一夕便可形成的,必须通过在学生时代与教学实践中的道德冲突来历练,最终形成一种道德上的自律意识。 师德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是: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尝试中不断思考;教师之间注意相互交流,但教师要经常主动进行自我反思。实践不但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更是提升素养的必由之路。教师身份的正确认知可以帮助师范生与青年教师树立起对师德的重视程度,而由观念阶段转向自律遵守,就需要长期的磨合与体验。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师德修养也是在实践中逐渐完备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内在成果”。《看上去很美》里的李老师是一位年轻严厉的女教师。她用严厉与严苛的手段来管理与教育学生。在孩子年少时期,为他们树立标准,立规矩。矛盾冲突将一直穿插在教师的职业特点与道德规范之间,无论是矛盾显露头角之时还是化解矛盾之后,都不应该一概而论。分析矛盾的起因和反思解决矛盾过程中的偏差是一种高效提高教

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和培养方法精选文档

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和 培养方法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和培养方法 一、提高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教师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师德修养不论是提高认识、培养情感,还是确立信念、锻炼意志都离不开理论的学习、实践的锻炼以及互动提高。 (一)加强学习,勇于创新。加强自身的学习,是教师师德修养的必要途径。正确的理性认识,是自觉行动的前提,教师师德修养离不开科学的理论学习。古人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的“学、问、思、辨”,讲的就是通过学习与思考,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离开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教师师德必然会迷失方向。 第一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理论,不断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提高认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只有透彻地认识人生价值,深刻地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才能摆正个人和事业的位置,正确处理义与利、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才能明确自身发展的方向。 第二要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教育科学是人类长期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有助于教师深刻的理解师德修养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从而提高履行师德修养的自觉性。 第三要学习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在心中确立崇高的师德榜样,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因为一切优秀教师的道德实践,都是师德规范原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化,具有鲜明、生动、形象的特点。教师要像古人说的那样: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一定会有益于师德品质的养成。如《师德手册》中介绍的许多优秀教师,他们立足本职工作全心

如何将师德渗透到教学中

如何将师德渗透到教学中 师德既是教师个人道德修养,也是教师集体和教育行业精神风貌与工作作风的反映,体现着社会和人民教师的希望和要求。就我县总体而言,我们教师的师德状况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多年来,广大教师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地献身于教育工作,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塑造自己的良好品行,为莘莘学子点亮一盏盏人生前行的明灯。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当前教师师德问题上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具体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子女的培养、待遇低下、购房压力使部分教师把本职工作功利化,严重损害了教师队伍的形象。为了“金钱”,有的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校外,暗暗从事第二职业,授课敷衍塞责;有的教师把本应在课堂中完成的工作,留在课后来做,美名其曰补课,双休日也给学生补课(有的实际上是上新课),好处是有可观的补课费;有的教师以学生家长的职业是否对自己有利来决定对学生的好恶态度,严重损伤了青少年纯洁的心灵。 其二、职务聘任没有真正意义上落实。中高级职称,特别是高级职称的教师没有危机意识,倚老卖老,在学校承担较轻的工作量(有的干脆搞后勤),与初级职称的年轻教师形成较大的反差(工资相差近一半)。“千呼万唤使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绩效工资的实施,年轻人占点便宜,一贯领高工资的较年长的教师利益受损,就大肆对学校管理、教研教改甚至对领导、对政府进行言论攻击、造谣,形成负面效应,严重影响着学校教师的积极性。 其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某些教师体罚学生的手段可谓品种繁多,比如罚站、罚跑步、给学生安排“特殊座位”、罚抄作业,个别教师还打骂学生。更为严重的是,学生犯错累及家长,对后进生的家长进行指责、嘲讽等,这样做既伤害了学生心理,也伤害了家长的自尊,使教育走向了对立,更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其四、教育管理急需规范。教育收费的规范,学校禁止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但省、市、县一级相关部门大肆进行着“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行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教辅材料为例,一本只有三十来页的练习册价格开到十几元,政治科中考开卷考试规定只能携带课本和“时事杂志”(该杂志据说是市命题组组长爱人主编的),种种教育收费的乱象,使一线教师对相关部门及政策产生一定的抵抗情绪,逆反心理越发严重,不可避免地对教育工作带来了影响。 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学校立德树人和青少年健康成长。此前,舆论曾普遍关注的“范跑跑”、“杨不管”事件,一度引起公众关于师德问题的大讨论。的确,教育是一种特殊

教育教学中师德修养案例研究案例

1 学习《教育教学中师德修养案例研究》的教学案例 兴义市仓更镇中学数学教师:韦会兴 自从走上教师这个岗位,师德这个词让人听起来挺俗气的,但每次学习都有不同的想法,使我感受颇深,下面谈一些我的看法。 有人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对教师的崇高评价和美好赞誉。世人给教师带上了如此美丽的“花环”,我们更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为这顶“花环”增添光彩。因此教师要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敢于正视自己,解剖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事,自己坚决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印象,言传身教比单纯说教有效百倍。 培训老师在课堂上与我们分析的几个案例:[案例一]课桌上的水、[案例二]你确定是他的问题吗、[案例三]他为什么没有站起来等等包括书里的其他案例中都与我们师德修养中“爱”字有关。我记得有这么一句歌词: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美好的人间。是的,有一种爱叫做忘记。有一种爱注定成传奇,却想寻找一个答案,真的好累。有一种爱叫忍让忍让也是一种爱,以爱的方式善待对方的缺陷,用包容的胸怀宽恕自己爱的学生,给他一个悔悟的机会,留一个自省的空间于平平淡淡中演绎经典,在无声无语中融洽爱心,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热爱教育事业,只有充满了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才会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有人说快乐是一种选择,有的人快乐,有的人痛苦,在于一念之差。教师职业给我们带来的体验是苦是乐呢?回答:教师职业有其苦,但更多的是乐:不是吗?除了学校我们要到哪里去看人多的场面呢?文娱节丰富多彩的活动,孩子们玩耍的欢乐声我们又能在哪看到呢?除了与学生们在一起还有哪些地方也能让我们开怀大笑呢?......我们当教师的,不仅仅在奉献,在孩子们中间,我们同样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亲眼看到学生一天天茁壮成长,就会由衷高兴,产生一种强烈的幸福感,这种职业的成就感是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 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爱,老师的爱始终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希望,集体对他的信任,从而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教师尊重信任学生,关心学生,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已关心爱护,会更“倾心”于教师,更加乐于接近教师,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热爱学生这种态度和行为,本身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陶冶作用。在关系和谐,心理相融,感情相通,乐于相互交往,易于相互沟通的气氛中,师生间不仅相互尊重信任,同时还常常伴随相互学习的行为,教学才能得到最明显的体现。从教师这方面来说,他除了从学生那里有各种所得外,他自身的许多良好言行也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感情陶冶、人格陶冶等,教师热爱学生这种态度和行为就能对学生为人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学生在对教师给予他们的关心、热爱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爱的温暖,而且能感受到人格的真善美所在。使他们从教师的态度和行为中体验到如何待人,如何为人,懂得真诚与合作的价值,感受到人世间生活的美好,从而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真诚助人的品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许多教育家都强调,教师只有尊重信任学生,关心学生,才能培养起学生良好的情感和品德。没有教师对儿童的爱的阳光,学

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中公教育

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中公江西教师考试网 欢迎来到江西教师招聘网,中公江西教师网是江西教师招聘第一门户网站,提供中小学教师招聘信息、考试培训、面试辅导、最新教师考试讲座等全方位教师考试信息,预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教师招聘考试。 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关系着师资队伍建设的大局,人才培养的质量,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面对新时期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现状,以及教师职业道德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师范生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进行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提高师范生职业道德修养水平,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本文,中公资深讲师陈程主要从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的途径 (1)努力学习,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理论修养。人们从事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需要知识,这就必须学习。同样,人们改造主观世界,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也需要学习。加强理论学习,是师范生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途径。从根本上说,一个师范生高度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觉悟,正是以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革命理想为指导的。只有确立这样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才能坚定不移的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和献身人民教育事业,自觉地把个人生命意义、价值与人民教育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教育和培养好学生,为教育事业作贡献,看作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才能矢志教育,义无反顾,以坚毅不拔的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为人民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教师职业道德培养。人的道德修养不能脱离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客观实践。与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按照教师道德的规范和要求,不断进行自我教育的和自我改造,是师范生增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师范生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在于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师范生不仅要通过理论学习来分清是非善恶,更重要的是要求身体力行,把这些认识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行。 (3)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自身素质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就其本质来说,是师范生在心灵深处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自我斗争、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开展自我批评,严于解剖自己。首先,要学会认识自己。作为教员不能认识自己,又谈何了解、教育学员。俗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上看,如果一个教师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摆正

教师应如何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

教师应如何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 一、进行教师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努力学习师德理论,树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论人格。师德理论是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掌握了它,才能辨别善恶、是非,才能在自己思想领域里战胜那些错误的,落后的道德观念。只有在道德修养中以教师道德的先进典型作为自己思想行为的楷模,鼓励自己,在思想意识中凝聚着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常以崇高的道德品质作为自己行为的目标,才能使自己的道德修养不会迷失方向,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较高教师道德修养的人民教师。 第二,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教师道德修养,是教师修养的根本办法。在教师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从教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到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习惯,自始至终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和教育教学完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认识自己的行为是与非,才能辨别善与恶习,才能培养自己良好的教师道德品质。如果只是“闭门思过”、“坐而论道”,脱离实践去修养,那么教师道德修养就要成为一句空话。二、进行教师道德修养,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 1、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促进个人进步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推动力,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由于教师工作的艰辛、繁重、复杂,教师在道德修养上会出现反复或曲折,也会因种种原因产生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都是在所难免的。对于这个问题,关键是如何对待自己在道德实践中出现的违背教师道德的言论和行为。正确解决方法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2、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道德品质。因为先进教师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生活在教师队伍里的活生生的人,它能够以直观形式启发教育和感染教师,进而影响教师的思想和行为,监督和促使他们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取长补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品质,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多读教育界名人的传记和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这些名人身上都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体现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多接触他们,以便受到感染和鼓舞,使自己的行为趋于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二是学习身边的模范教师,他们生活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影响更直接、更深刻、更快捷。三、加强自身修养,展现人格魅力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对灵魂塑造的过程中,同时也要不断的塑造自己。教师既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文明的楷模。要自觉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爱岗敬业在时下市场经济条件中,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不计较个人得失,发扬“红烛”精神,甘做“人梯”,安于“粉笔生涯”,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怀,献身教育,鞠躬尽瘁。 2、热爱学生教师仅仅把功课教好是不够的,还要多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一生着想。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全面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因势利导

读《有效教学与师德修养》 有感

读《有效教学与师德修养》一书有感最近读了《有效教学与师德修养》一书,本书在内容上共分为五个主题,包括:备课行为与师德修养;课堂教学行为与师德修养;课堂调控行为与师德修养;对学生评价行为与师德修养;教师合作与师德修养。这五个内容是相辅相成的,都是围绕着有效教学展开。作者对每个话题先进行提问,引领读者阅读和思考,然后分步对每个案例进行评价,最后对每个话题进行讨论与评析,把有效教学与师德修养的讨论上升到理性高度。 在读书的过程中,使我获得了很多有用的东西,让我拥有了很多感想和体会,也对我的工作和生活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同时,通过读这本书,我对有效教学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并使我联系到教委提出的高效课堂,让我知道了怎样在课堂中把发现让给学生,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用自己的心灵去发现学习的快乐。另一方面,教师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类社会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所以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感染我们的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让他们在沐浴知识阳光的同时,也具有健康的人格。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崇高的道德品质是教育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纯洁灵魂,高尚品格去影响学生的心灵,才能培养出具有优良道德品质的新一代。 师德修养是有效教育的前提。因为备课态度不同,授课效果就会有差别,课堂效益就会有差异,学生的成长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只有有高尚师德的教育者才能在备课中精益求精,坚持不懈,才会把孩子的成长放在首位;因为只有师德高尚的教师才能从居高临下的强势位置上走下来,走到与学生平起平坐、平等交流的关系上来,构建一种充满民主的和谐课堂;因为只有师德高尚的教师才能给孩子一个公正的评价,使教学真正成为有效的教学,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因为只有师德高尚的教师才能与其他教师团结合作、互相配合,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探究去影响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与合作探究。

师德师风培训方案

大安小学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结合学校实际,在全校继续开展以“弘德育人,廉洁从教”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特制定学校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为抓手,以“德为人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树教育形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解决个别不符合师德要求的现象为重点,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教师言行,全面提高教师师德水平。 二、活动目标 通过深入地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重点解决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有偿家教、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等突出问题,努力建设一支“乐于奉献、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精于教书”的教师队伍;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在全社会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形象,弘扬高尚的师德风范,努力达到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 三、工作的途径与方法 1、要抓好干部队伍的示范作用。干部的言行要在师生中起示范作用,要人格优秀,依法办事,大公无私,品德高尚,要加强自身学习,自觉加强修养,以模范行为带动全体教师。

2、要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努力实现“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目标,在师德建设中作表率,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实事求是,标本兼治,强化师德制度建设。不断加强师德制度建设,以制度来预防、监督和管理。坚持典型引路,培养树立先进典型,及时严格处理有悖师德的现象和对象。 4、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师德教育活动,提高师德教育的实效性,有所创新,常抓不懈,抓好师德承诺,抓好师德建设实施方案的落实、指导、检查、评价、总结、表彰等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师德建设不断地推向前进。 四、活动内容及学习阶段 1、组织深入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 2、认真组织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大力宣传典型的先进事迹,教师要撰写学习笔记及学习心得体会。尤其要发掘我校典型教师的事迹和先进经验,提高典型教师的影响力和示范性。 4、开展师德报告会,围绕“加强师德修养、履行师德规范、提升师德水平”为主题开展师德讨论活动,并有针对性组织学校师德报告会活动。 5、对照师德标准,认真查找,深入剖析,采取措施,积极整改。查找不足,认真反思。

教师应如何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

教师应如何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说的就是老师必须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去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要使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成为教师行为的准则,必须依靠自己长期不懈的努力,自觉地进行修养和锻炼。因此,掌握正确的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进行教师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努力学习师德理论,树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论人格。师德理论是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掌握了它,才能辨别善恶、是非,才能在自己思想领域里战胜那些错误的,落后的道德观念。只有在道德修养中以教师道德的先进典型作为自己思想行为的楷模,鼓励自己,在思想意识中凝聚着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常以崇高的道德品质作为自己行为的目标,才能使自己的道德修养不会迷失方向,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较高教师道德修养的人民教师。 第二,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教师道德修养,是教师修养的根本办法。在教师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从教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到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习惯,自始至终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和教育教学完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认识自己的行为是与非,才能辨别善与恶习,才能培养自己良好的教师道德品质。如果只是“闭门思过”、“坐而论道”,脱离实践去修养,那么教师道德修养就要成为一句空话。 二、进行教师道德修养,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 1、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促进个人进步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推动力,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由于教师工作的艰辛、繁重、复杂,教师在道德修养上会出现反复或曲折,也会因种种原因产生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都是在所难免的。对于这个问题,关键是如何对待自己在道

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1.勤奋学习 学习,对人来说,是知识经验的获得以及行为变化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一个人,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离不开学习。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人,教师只有先学好才能教好,学是教的基础,所以学习对教师来说尤其重要。 学习,不仅指学习知识,还包括学习技能、经验,也包括教师修养本身。因为教师修养作为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体现存在于整个社会生活中,只有不断从整个社会生活中吸取精神营养,才能不断丰富和提高修养水平。 学习是修养的前提。中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里的“学、问、思、辨”是“行”的前提,只有通过学习思考,才能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才能使修养不迷失方向。学习可以使逸者行勤,昏者得明,迷者得醒,丧魄者得救。 勤奋学习,要发扬“学而不厌”的精神,要求在学习内容上不厌其“博”,不厌其“专”,即尽量要多学一点,学广—点,不要浅尝辄止,要“尽其理”,“读书穷理”,敢于攀高峰。“学而不厌”还要求在学习态度上具有不畏艰苦,终身不息的品质。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说:“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这种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顽强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勤奋学习,首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其次,要学习师德修养理论。。 再次,要学习专业知识,学习教育理论,尽可能多学一些有利于提高师德修养水平的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 最后,还要善于从师。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大凡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都很重视择师而行,虚心好学。 2.认真实践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毛泽东同志的这些论述充分说明了认识从实践开始,又要回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的道理。对于提高师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实践是师德修养理论产生的源泉。教师的知识、才能只有通过实践,特别是教育教学实践才能形成和发展。 实践是师德修养的根本目的。教师学习修养理论,并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其目的不是为了别的,根本上是为了指导自己更好地投入教育教学实践,如果离开这一根本目的,提高修养水平又有什么价值呢? 实践是检验师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准。教师修养的内容和要求是否符合时代精神?修养水平是否适应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只有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去接受检验。一个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的成果越大,说明这个教师的修养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离开了教育教学实践,师德修养便失去了客观的评价标准,这样的“修养”又有什么意义呢? 实践是提高教师修养水平的最直接的动力。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一方面教育学生,塑造学生灵魂,另一方面又在改造自己。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原有的修养水平与教育教学工作需要不相适应时,就需要进一步提高修养水平,去达到新的适应。但适应总是相对的、暂时的,不适应则是绝对的,教师必须通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使自己的修养水平不断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新的需要,这种适应———不适应——适应,以至往复无穷,构成了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是推动教师提高修养水平的根本动力。而适应——不适应——适应的反复过程始终是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