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格式:pdf
- 大小:196.65 KB
- 文档页数:2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表单(自用2019版)一、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编码1. 国家卫计委原编码∶疾病名称及编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15.901)2.修改编码∶疾病名称及编码∶急性鼻咽炎(ICD-10∶JO0)急性咽炎(ICD-10∶JO02)【除溃疡性(ICD-10∶J02.903)】急性扁桃体炎(ICD-10∶J03)急性喉炎(ICD-10∶J04.0)(3度以下)急性咽喉炎(ICD-10∶J06.0)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06.9)流行性感冒伴有呼吸道表现,流感病毒被标明(ICD-10∶J101)流行性感冒伴有呼吸道表现,病毒未标明(ICD-10∶JI1.1)疱疹性咽峡炎(ICD-10∶BO8.501)二、临床路径检索方法J0/J02/J03/J04.0(3度以下)/J06.90/J10.1/J11.1/B08.501且年龄≤14 三、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15.901)。
释义■本路径适用对象为临床诊断急性上呼吸道的患者,或者口鼻咽部局部炎症的患者,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咽结合膜热、疤疹性咽峡炎。
■如出现以下情况需退出本路径,进入其他相应路径∶1. 合并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
2.感染扩数,导致颈部淋巴结炎、咽后壁脓肿、化脓性中耳炎、上倾骨骨髓炎、喉炎(3度及以上)、急性会厌炎。
3.病原菌通过血液循环播散到全身∶如细菌感染并发败血症,细菌感染导致化脓性病灶;如皮下脓肿、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骨髓炎、脑膜炎、脑脓肿、泌尿系感染等。
4.病初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但最后确诊为风湿热、川崎病、肾炎、心肌炎、紫瘤、类风湿病及其他结缔组织病等。
(二)诊断依据根据《儿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上部呼吸道的鼻和咽部的急性感染,病情轻重程度相差大,一般年长儿轻,婴幼儿重。
鼻部症状如鼻塞、鼻涕、发热、咽痛,婴幼儿可有呕吐、腹泻。
小柴胡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改善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对比不同方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方法:选定2023年9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我校治疗的1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采用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治疗的对照组和复方氨酚烷胺胶囊联合小柴胡颗粒治疗的观察组[1][A2]。
将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有效性、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情况作为评价依据,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经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有效性较对照存在显著优势,(P<0.05)。
结论:将小柴胡颗粒应用在临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中,有助于治疗有效性的进一步提升,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小柴胡颗粒;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在临床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极为常见,该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且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包括普通感冒、急性疱疹性咽峡炎和喉炎等,上述多种疾病都是因为病毒感染引起[1]。
因此,临床在治疗该类患者时主要采取抗病毒药物。
在有关文献资料中提到,小柴胡颗粒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为了验证其应用价值,现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1.1一般资料患者一般资料(表1)。
表1患者一般资料对比(±s,[n]%)资料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 P性别男26(52.00)27(54.00).704.121女24(48.00)23(46.00)年龄(岁)17.30±2.2218.02±2.520.497.3011.2方法对照组: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用药方案。
患者每次口服1粒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江西铜鼓仁和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8169],每天用药2次,连续用药5天。
观察组:复方氨酚烷胺+小柴胡颗粒。
其中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使用方法如上,同时联用小柴胡颗粒。
小柴胡颗粒用药方案:患者每次用开水冲泡小柴胡颗粒[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Z44020211]1袋,每天用药3次,连续用药5天。
医诊通呼吸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以气流持续性受阻为特征的气道疾病急性发作。
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气促喘息加重、痰液增多、胸闷、呼吸困难等。
该病属内科中疑难病症,常反复发作,病情缠绵,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治疗不及时危及生命。
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但有向年轻化蔓延的趋势。
外在因素是空气污染、职业粉尘、有害化学成分吸入、气候变化等,内因是吸烟、呼吸道感染、遗传等。
单纯西医治疗AECOPD的方法是吸入支气管扩张剂,运用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物治疗等,但是效果有的不理想,不能有效阻止肺功能下降,严重的话可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中医药靶点多,临床中西医结合效果卓越。
张伯礼院士在《中医内科学》将AECOPD中医学定为“肺胀病”,归属于“喘证”诊治范畴,认为外邪和肺虚是此病的两个主要因素。
其病根源于:本气先虚,致呼吸衰竭,因大气下陷吸气难,兼有血瘀、咳喘、痰热或痰湿等实证。
治法:升举大气,通络化瘀,化痰平喘。
现探究李可老中医名方[1]升陷汤、丹参饮颗粒联合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吸入治疗AECOPD并轻度呼吸衰竭,并且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分析。
对该类患者的治疗,首先,给予吸氧、解痉平喘、排痰等治疗,并用扩张支气管LAMA/LABA吸入:茚达特罗格隆溴铵吸入粉雾剂治疗,剂量为1粒/次,1次/天,疗程5天。
其次,给予患者升陷汤合丹参饮颗粒治疗。
升陷汤合丹参饮颗粒组成:北芪、山萸肉、丹参、柴胡、升麻、桔梗、檀香、降香、炙甘草、砂仁、知母、款冬花、北杏仁各适量的中药颗粒,每次1格,用适量温水稀释,每日2次,连服3天。
另外红参10克,打成小块吞服。
注意事项:■用于呼吸衰竭症状者:大气下陷致吸气难,患34RRJK【作者简介】刘素梅主管中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
【通讯作者】马国贤中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
者感觉气升不上来,呼吸急促,说话需要多次换气,面色苍白;腹部鼓凸,按之空软无物;脉细弱。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炎的优势是什么肺炎是一种发生面比较广的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来说肺炎指的是肺泡、远端气道和肺间质的感染性炎症。
从西医的角度来看,肺炎一般由病原体引起,比较常见的有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口咽部真菌、厌氧菌、呼吸道病毒等。
一般来说小儿、老年人以及身体素质比较差的群体,更容易感染肺炎,患者以呼吸急促、呼吸困难、食欲不振、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等为主要症状。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肺炎属于“咳嗽”的范畴,主要由患者正气不足而导致风邪入体,可以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
外感咳嗽指的是六淫外邪犯肺,可以分为风热犯肺型、风寒袭肺型等;内伤咳嗽可以分为痰热郁肺型、肝火犯肺型等。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肺炎,都会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需要采取合适的手段进行治疗,帮助患者快速康复。
1中西医治疗肺炎的概述目前西医药物是肺炎的主要治疗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疾病的各种不良症状,减轻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比较好。
但随着肺炎患者数量的增多,以及临床经验不断丰富,很多学者和医护人员都指出,西医在治疗肺炎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西医采用药物对不同病原体进行治疗,从而起到抑制和消灭病原菌的作用,但长期服用同样的药物,会让患者体内的病菌类病原体产生耐药性,影响药物的有效性,甚至还会引起其他器官的不良反应。
因此,如何提升治疗效果,成为了常规西医的重大难题之一。
中医则是攻克这一问题的重要“辅助”,以辨证诊断来了解病因,通过针灸、汤药、药膏贴敷等方式,提升患者免疫力,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从而改善肺部的血运情况。
但是中医的缺陷同样比较明显,主要是因为中医治疗重“本”,起效的时间相对比较慢,而肺炎前期属于急性加重期,部分特殊情况下不仅无法起到有效的作用,还会加重症状。
因此,为了全面提升疗效,将中西医进行结合十分有必要,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2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炎的优势(1)诊断优势。
西医治疗之前会利用各种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对患者进行检查,确定病因,了解病原体的性质、活性、影响范围等,从而确定药物类型、剂量、服用时长等;中医在治疗之前会了解患者的生活情况、个人体质等,从而确定肺炎类型,随后针对性用药。
31中西医结合治疗,避免慢阻肺急性加重⊙桑村镇中心卫生院 秦敬功秋冬季天气寒冷,因为呼吸道感染而导致慢阻肺患者病情急性加重而入院治疗的情况开始增多。
慢阻肺急性发作是导致患者肺功能下降、病残率升高和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危险因素,患者应该积极采取中西医结合的防治措施,提高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从根本上减少慢阻肺的急性发作。
慢阻肺容易急性发作慢阻肺(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持续存在的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病程可分为急性加重和稳定期。
急性加重是慢阻肺自然病程中的急性事件,表现为咳嗽咳痰增多、呼吸困难加重,需要通过额外用药控制。
每次发作都会对呼吸功能造成较大影响,甚至导致不可逆的肺功能受损。
最新流调显示,我国目前有近1亿慢阻肺患者,而慢阻肺患者每年急性发作约0.5~3.5次。
进入秋冬季,气温下降,人体呼吸系统的防御能力降低,容易发生感染,进而导致慢阻肺急性发作。
慢阻肺全球倡议组织(GOLD)也指出,呼吸道感染是慢阻肺发病和急性加重的重要因素。
防感染、调免疫,减少急性发作目前,对有慢阻肺急性发作入院史或1年内有≥2次中度慢阻肺急性发作事件且存在重度或以上气流受限者,稳定期推荐使用含有ICS/长效抗胆碱拮抗剂(LAMA)/LABA的三联治疗,以减轻症状及减少急性发作。
同时,患者平时要注意保暖,加强锻炼,保持心态平和,规律作息;并按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
《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中西医诊治专家共识(2021)》明确指出:对慢阻肺患者根据辨证施治的中医治疗原则,使用具有祛痰、支气管舒张和免疫调节等作用的中药,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和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慢阻肺属于中医“咳嗽”“肺胀”“喘病” 等范畴。
早在3000余年前的《黄帝内经》就有对本病的记载,认为肺脏感邪,迁延失治,痰淤停留,损伤正气,肺、脾、肾虚损,正虚卫外不固,外邪易反复侵袭,最终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病理变化为本虚标实。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退热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退热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诊治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58例,将其按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与西医组,每组各有患儿29例。
西医组患儿采用西医方法治疗;中西医结合组患儿采用西医方法+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将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效果、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持续时间、不良反应进行对比。
结果: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可见,中西医结合组显著优于西医组,且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中西医结合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持续时间明显短于西医组,且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将西医+热毒宁注射液结合方法应用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其能够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促进患儿体温的恢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热毒宁注射液;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退热;疗效【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6-0308-02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咽部、鼻腔或者喉咙急性炎症反应,是呼吸道常见传染病。
其临床最为主要的特征是发热,同时伴随打喷嚏、鼻塞和头痛、流鼻涕等特征,一般全年都可能发病,但春季和冬季发病率较高。
其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发展快速等特点,若临床不能给予有效控制,则会引发患儿出现诸多严重并发症状,严重威胁着患儿生命与健康[1]。
为了探讨更为有效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途径,本文选取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29例,采用西医方法+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治疗效果较显著,现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诊治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58例,所有患儿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于1999 年制定的关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标准[2] 。
第一章测试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治疗原则是()A:解表达邪B:活血化瘀C:息风止痉D:益气滋阴答案:A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细菌是()A:大肠杆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表皮葡萄球菌D:溶血性链球菌答案:D3.下列各项,关于慢性支气管炎中医的病变脏腑叙述正确的是()A:病位在肾,涉及肺、脾B:病位在肺,涉及肝、脾C:病位在肺,涉及肝、脾、肾D:病位在肺,涉及脾、肾答案:D4.哮病的病理机制主要是()A:肺阴虚弱B:痰气相搏,气道被阻C:外邪袭肺,肺气不利D:饮食生冷,损伤肺气答案:B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浊壅肺证,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A:涤痰汤、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B: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C:小青龙汤D:桑白皮汤答案:B6.李某,男,56岁,哮喘20年,劳累后哮喘易发,平素息促气短,呼多吸少,动则为甚,形瘦,神疲,心悸,腰酸腿软,脑转耳鸣,舌淡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A:定喘汤B:金匮肾气丸C:射干麻黄汤D:六君子汤答案:B7.支气管哮喘的特征性临床表现是()A:反复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可自行缓解或治疗后缓解B:咳大量脓痰或反复咯血C:午后低热、乏力、盗汗、纳差、消瘦D:咳嗽、胸痛答案:A8.下列各项,不属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体征的是()A:肺部叩诊为过清音B:语颤增强C:两肺呼吸音减弱D:桶状胸答案:B9.以下哪些属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并发症()A:呼吸衰竭B:肺炎C:中耳炎D:鼻窦炎答案:BCD10.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防重于治。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患者,男,65岁,有间歇性头痛头晕。
血压偏高史,现症见:精神萎靡,少寐多梦,腰膝酸软,四肢不温,形寒怯冷。
舌质淡,脉沉弱,昨日出现呕吐、视物模糊、抽搐,面色苍白。
血压190/120mmHg,心率120次/分。
其最可能的诊断是?()A:恶性高血压B:高血压脑病C:高血压病3级D:继发性高血压E:高血压危象答案:B2.高血压病的并发症,包括下列哪项?()A:高血压脑病B:肾动脉硬化C:心力衰竭D:脑血栓形成E:主动脉夹层答案:ABCDE3.原发性高血压心脏并发症中首先出现的是?()A:冠心病B:心律不齐C:心绞痛D:左心衰竭E:左心室肥厚答案:E4.高血压脑病是指?()A:肢体偏瘫,失语不可恢复B:脑组织血流灌注过多引起脑水肿C:血压过高引起的头痛D:脑血管破裂出血E:脑血栓形成答案:B5.心肌梗死的并发症有哪些?()A:心脏破裂B:乳头肌功能不全或腱索断裂C:栓塞D:心肌梗死后综合征E:心室壁瘤答案:ABCDE6.急性心肌梗死与心绞痛主要鉴别点为()。
2008年11月第5卷第32期 ・中医中药・ 肺俞穴埋药治疗dxJ L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 临床观察
欧阳瑾,李伟,王涛 (吉林医药学院直属医院,吉林吉林132013)
I摘要】目的:观察肺俞穴埋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 对照组100例,治疗组给予西医常规内科治疗加用肺俞穴位埋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常规内科治疗,观察患者 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退热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7%,对照组为76.0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fe<o.01),且退热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 O.os)。结论:肺俞穴埋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 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病程,方法简单、安全,值得推广。 『关键词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俞穴位埋药;中西医结合疗法;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 1(2008)1 1(b)一049—02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medicine buried on Feishu Point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S infection and fever for children 0UYANG.fin,LI Wei,WANG Tao (Directly Subordinate Hospital of Jilin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llege,Jilin 132013,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clinical efficacy of medicine buried on Feishu Point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upper res- piratory S infection and fever.Methods:Divide 220 patients randomly into two groups:120 cases of treated group and 100 cases of contrasted group.Bury medicine on Feishu Point in the treatment of treated group,and contrasted group not buried.Both of the two groups are given conventional medical treatment.Observe the amelioration of symptoms and the cooling time on all patients.Results:Obviously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92.37%for treated group is much higher than 76.04% for the contrasted group fP<0.o1).And the cooling time is earlier in treated group 6<o.os).Conclusion:It is simple,safe and worthy to be popularized this method,which can make a quite good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upper respirato— ry S infection and fever and can also ameliorate the symptoms and shorte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obviously. [Key words]Acute upper respiratory;Medicine buried on Feishu Point;Combination therap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Clinical Application
肺俞穴埋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观察目的:观察肺俞穴埋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给予西医常规内科治疗加用肺俞穴位埋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常规内科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退热时间。
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7%,对照组为76.0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退热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
结论:肺俞穴埋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病程,方法简单、安全,值得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clinical efficacy of medicine buried on Feishu Point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upper respiratory’s infection and fever. Methods: Divide 220 patients randomly into two groups: 120 cases of treated group and 100 cases of contrasted group. Bury medicine on Feishu Point in the treatment of treated group,and contrasted group not buried. Both of the two groups are given conventional medical treatment. Observe the amelioration of symptoms and the cooling time on all patients. Results: Obviously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92.37% for treated group is much higher than 76.04% for the contrasted group (P<0.01). And the cooling time is earlier in treated group (P<0.05). Conclusion: It is simple,safe and worthy to be popularized this method,which can make a quite good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upper respiratory’s infection and fever and can also ameliorate the symptoms and shorte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obviously.[Key words]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Medicine buried on Feishu Point; Combination therap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linical Application肺俞穴位注射是根据中西医结合的理论,把少量的药液注入肺俞穴位,使穴位得到针刺感,重复针感,药物的停留等共同刺激,从而起到止咳平喘,改善肺功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