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二年级上册二单元课文
- 格式:doc
- 大小:84.00 KB
- 文档页数:6
语文二年级上册二单元课文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文学习资料。
一、单元主题。
本单元围绕“识字”这一主题展开,通过不同的识字方法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汉字,感受汉字的魅力。
二、课文内容。
1. 课文原文。
一只海鸥,一片沙滩。
一艘军舰,一条帆船。
一方鱼塘,一块稻田。
一行垂柳,一座花园。
一道小溪,一孔石桥。
一丛翠竹,一群飞鸟。
一面队旗,一把铜号。
一队“红领巾”,一片欢笑。
2. 重点字词。
- 量词:这篇课文重点学习了很多量词,如“只、片、艘、条、方、块、行、座、道、孔、丛、群、面、把、队”。这些量词的搭配是有一定规律的,例如“只”通常用于单个的鸟类,“艘”用于大型的船只等。通过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事物搭配不同量词的用法。 - 会认的字:鸥、滩、军、舰、帆、艘、稻、园、孔、翠、队、铜、号。可以通过制作生字卡片,一面写生字,一面写拼音和简单的组词,帮助学生认读。
3. 课文理解。
- 课文描绘了海边、乡村、公园等不同场景,像一幅美丽的画卷。每一小节都像是一个特写镜头,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场景中的不同事物组合。
- 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如读到“一只海鸥,一片沙滩”时,让学生想象在海边看到的景象,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想象力。
1. 课文原文。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
2. 重点字词。
- 树木名称:杨、榕、梧、桐、枫、松、柏、棉、桦、银杏、水杉、桂。这些都是树木的名称,其中有一些字是形声字,例如“梧”,左边的“木”表示和树木有关,右边的“吾”表示读音。可以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 描写特点的字词:高、壮、像手掌、秋天叶儿红、四季披绿装、喜暖、耐寒、活化石、开花满院香。这些字词准确地描述了各种树木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这些字词来区分不同的树木。
3. 课文理解。
- 这篇课文以儿歌的形式介绍了11种树木的特点,让学生在朗读中了解树木的种类及其特征。 -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图片或者实地观察树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树木的样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让学生观察杨树的高度、榕树的粗壮等。
1. 课文原文。
你拍一,我拍一,保护动物要牢记。
你拍二,我拍二,孔雀锦鸡是伙伴。
你拍三,我拍三,雄鹰飞翔云彩间。
你拍四,我拍四,天空雁群会写字。
你拍五,我拍五,丛林深处有猛虎。
你拍六,我拍六,黄鹂百灵唱不休。
你拍七,我拍七,竹林熊猫在嬉戏。
你拍八,我拍八,大小动物都有家。
你拍九,我拍九,人和动物是朋友。
你拍十,我拍十,保护动物是大事。
2. 重点字词。
- 动物名称:孔雀、锦鸡、雄鹰、雁群、猛虎、黄鹂、百灵、熊猫。这些动物名称都是需要学生认识的生字。可以通过播放动物的视频或者展示动物图片,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认识这些生字。
- 会认的字:雀、锦、雄、鹰、翔、雁、丛、深、猛、灵。对于这些生字,可以采用加一加、减一减等识字方法进行教学,如“锦”,左边是“钅”,右边是“帛”,可以引导学生记忆为用金属丝线织成的有彩色花纹的帛。
3. 课文理解。 - 课文以拍手歌的形式,讲述了保护动物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各种动物,并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
-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边拍手边朗读课文,增加朗读的趣味性。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要保护动物,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1. 课文原文。
春季里,春风吹,花开草长蝴蝶飞。
麦苗儿多嫩,桑叶儿正肥。
夏季里,农事忙,采了蚕桑又插秧。
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
秋季里,稻上场,谷像黄金粒粒香。
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
冬季里,雪初晴,新制棉衣暖又轻。
一年农事了,大家笑盈盈。
2. 重点字词。
- 农事活动:采蚕桑、插秧、稻上场等。这些农事活动反映了农民在不同季节的劳作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过程。
- 季节特点:春季的花开草长、夏季的农事繁忙、秋季的稻谷丰收、冬季的雪后初晴。通过这些描写,让学生感受四季的不同特点。
- 会认的字:季、蝴、蝶、麦、苗、桑、肥、农、归、戴、场、谷、粒、虽、辛、苦、了。可以通过制作字卡,进行分组识字比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3. 课文理解。 - 课文描述了田家四季的不同景象和农事活动,展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画面。
-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如让学生说说自己在不同季节看到的景象或者参与过的农事活动(如果有的话),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农民的辛苦和丰收的喜悦。
三、语文要素。
(一)识字写字。
1. 多种识字方法的运用。
- 在本单元中,运用了多种识字方法,如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如“梧”“桐”等)、结合图片识字(如认识各种动物时)、加一加减一减识字(如“锦”)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这些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能力。
-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例如在路边看到商店招牌上的字、在公园里看到植物名称的标识牌等,都可以让学生认读,增加识字量。
2. 写字指导。
- 本单元的生字在书写时要注意笔画顺序和字形结构。例如“杨”字,左边的“木”字旁要写得窄一些,右边的“昜”要写得舒展。教师可以通过示范书写、让学生书空等方式进行写字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朗读与理解。
1. 朗读要求。
2. 理解课文内容。
(三)积累与运用。
1. 词语积累。 - 积累本单元中的量词(如一只、一片、一艘等)、描写树木特点的词语(如高、壮、像手掌等)、描写动物的词语(如锦鸡、雄鹰等)以及描写农事活动的词语(如采蚕桑、插秧等)。这些词语的积累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语言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