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盆地地热地质特征
- 格式:doc
- 大小:167.00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部分县域基础资料第一节历史沿革天镇县在周朝属代国,战国时属赵国,称“延陵邑”,秦又设置“延陵县”,西汉设置“阳原县”,东汉改设为“当城县”“延陵乡”,隋朝属“云内县”,开皇初年设“玉泉驿”,元朝仍称“天城县”,明代设“天城卫”兼设“镇虏卫”,清代将“二卫”合并称“天镇卫”,后改称“天镇县”。
1952年撤消察哈尔省建制后,归属山西省,1958年天镇县与阳高县合并,1961年分县后,恢复天镇县建制,属雁北行署辖,1993年(雁北行署取消)属大同市辖县至今。
2001年进行撤乡并镇,撤宣家塔乡入逯家湾乡,大营盘乡入新平堡镇,孙家店乡入三十里铺乡,其余乡镇不变。
第二节县域概况天镇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地处晋、冀、蒙三省交界处,东经113°53′30″——114°32′30″,北纬40°9′8″——40°44′35″之间,东临河北省怀安县,南靠河北省阳原县,西与阳高县接壤,北与内蒙兴和县毗邻,全县南北最长64公里,东西最宽52公路,全县总面积1635.1平方公里,占大同市总面积的11.6%。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2007年底,全县共设置5个建制镇、6个乡,221个行政村,包括玉泉镇(县政府驻地)、谷前堡镇、米薪关镇、逯家湾镇、新平堡镇、三十里堡乡、南河堡乡、贾家屯乡、赵家沟乡、南高崖乡、张西河乡。
二、地形地貌天镇县位于山西高原东北部,系阴山山系,境内群山绵亘,丘陵起伏,最低海拔976米,最高2106.3米,多在1000——1500之间,总的地形西高东低,基本地貌由山地、丘陵地、平川盐碱地构成,分别占总面积的51.2%、28.6%、20.2%。
天镇盆地位于大同盆地以北,内蒙地轴的南部山脉走向北西,与内蒙地轴一致。
自震旦纪以来长期受剥蚀,中生代燕山影响较大,基底褶皱颇为强烈造成本区北边山区的大断层,中部下陷而成地堑。
北部边山断层走向大致为北东、南西向,水磨口至丘陵区相对为下降区。
務❺他傅第38卷第2期GEOLOGY OF SHAANXI2020年12月文章编号:1001—6996(2020)02—0012—06走近中央水塔董天印(陕西地矿集团有限公司,西安710054)摘要:本文从秦岭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特点,论述秦岭具有成为"中国中央水塔"的自然条件;从秦岭地区水资源特点,论述秦岭具备成为"中国中央水塔"的水源条件,从秦岭是长江、黄河支流重要补给水源、是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说明秦岭这座"中国中央水塔"具有强大的储水输水功能。
秦岭泽被华夏,滋养无数中华儿女。
关键词:秦岭;中央水塔;水资源;生态环境中图分类号:P942文献标识码:A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
2020年国庆期间,有幸随“丈量大秦岭”团队走进秦岭,秦岭的俊美、秦岭的挺拔,秦岭的涓涓细流、秦岭的澎拜激流,秦岭的雄伟和秦岭的斑斓都让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鸟鼠山渭河源、玉带河汉水源、南水北调丹江畔、淮河源头太白顶,亲历和见证了秦岭良好的生态环境、广茂多样的水源涵养和丰沛洁净的优质水资源。
由衷感到认知和保护秦岭这座“中央水塔”是秦岭区人民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1认知中央水塔顾名思义:水塔是用于储水和配水的高耸构筑物,用来保持和调节给水量和水压的设施。
秦岭为中国的中央水塔。
秦岭位于北纬32°〜34°之间,横亘中国中部,是中央造山带产物。
狭义上的秦岭介于陕西省关中平原和汉江盆地之间,是渭河、伊洛河、嘉陵江、汉江四条河流的分水岭,东西绵延约500km,南北宽约150km。
广义的秦岭,按照丈量大秦岭团队地质专家和地理专家意见,西起昆仑西倾山东侧,经陇南、陕南,东至伏牛山东缘,是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东西长870km,南北宽约500km。
登封导游词篇一:郑州到登封导游词郑州到登封导游词来到河南,想必大家一定听到过很多河南方言。
其中河南地区方言中的最典型的一个字就是“中”。
许多人来到郑州,学说河南话,学的第一个字就是“中”。
其实呢,“中”是中国古代一个特别重要的观念。
它有中心,中央,核心的意思,也有:平衡,和谐,不偏不倚,不过不及的意思。
我们所说的“中”,在审美上,讲究中和;在礼法上讲究中庸之道。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中,有一本叫《中庸》的书,它是儒家的重要经典著作,这本书上说:“中业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他的意思就是说:“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
如果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广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和谐发展了。
“中和”是指一种高度和谐的境界,一种十分完美的境界。
这倒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的国家不就是叫“中国”吗?2400多年前,孔子就在《论语》中说过:中和之美才是尽善尽美。
我们今天河南话中的“中不中”就是“行”或者“不行”的意思。
众所周知河南的简称是“豫”。
据许慎《说文解字》这本书是这样解释豫字的:左边一个人,右边一头大象,说明一个人拉着一头大象。
从而表明在远古时期的河南曾是森林茂密,水草丰美,是大象出没的地方。
这种温暖湿润的气候一直延续到殷商时代,为当时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
据《尚书禹公》记载,大禹在统一中国后,把天下分为九州,而豫州指的就是河南广大地区,在九州中豫州地处中原,位居九州中心。
因而河南又被称为中州,中原。
后来“中州”就专指以郑州为中心的河南的地区。
但是在今天中国的版图上河南虽然不像古代的豫州正处九州的几何中心,但从自然,政区,交通位置以及全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区位关系看,河南仍不失为中国之中的地理位置。
首先从地理位置看,全国地势自西向东大体可分为三大阶梯,河南正处于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带上因而河南省的地势不太高也不太低,离海洋不太远也不太近,降水不太多也不太少。
中国地理知识问答1.横断⼭⼭河相间处等温线分布特征及原因:⼭⾕等温线向北凸。
原因:⼭⾕,地势低,⽓温⾼;⼭岭等温线向南凸。
原因:⼭岭,地势⾼,⽓温低;2.雅鲁藏布江⾕地等温线分布特征及原因:等温线向上游凸(⾕地,地势低,⽓温⾼)3.伊犁河⾕地较周围地区降⽔多的原因:地处西风带,地形西部有缺⼝,有利于⼤西洋、北冰洋⽔汽进⼊,在⼭地迎风坡形成地形⾬。
4.分析说明地形对伊犁河⾕⾃然环境的影响。
西部敞开的半封闭地形,利于河⾕形成地形⾬;⼭地植被覆盖率⾼;河流⽔量丰富,落差⼤;北部⾼⼤⼭脉可抵御来⾃西伯利亚(北部)的⼲冷⽓流;南部⾼⼤⼭脉可阻⽌来⾃塔⾥⽊盆地(南部)的风沙⼊侵和夏季热浪侵袭。
5.在伊犁河⾕地区,有⼀部分⼭地长有“阴阳脸”,即⼀侧⼭坡林⽊葱郁(“阴脸”),另⼀侧⼭坡草地青翠(“阳脸”),出现了⼭脉“阴阳脸”的现象。
请说出“阴脸”的坡向,并运⽤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阴阳脸”现象形成的原因。
北坡。
阴坡温度低,蒸发弱,湿度⼤,林⽊⽣长旺盛;阳坡温度⾼,蒸发强,⽔分少,只适合草甸⽣长,从⽽形成这⾥⼭脉的“阴阳脸”现象。
6.试分析伊犁河⾕雾凇的成因。
伊犁河⾕为温带⼤陆性⽓候,冬季温度低;但上游河流落差⼤,⽔流急,冬季不易结冰;在河⾕容易形成雾且河⾕地形相对封闭雾不易扩散;⼤量雾⽓遇冷后便以霜的形式凝结在周围粗细不同的树枝上,形成⼤⾯积的雾淞奇观。
7.海南岛⽓候东西差异的原因?主要受地形的影响。
东侧位于⼭地的迎风坡⼀侧,受地形的抬升作⽤,降⾬较多;西侧位于⼭地的背风坡⼀侧,⽓流下沉,降⾬较少。
8.长⽩⼭地、⼤兴安岭、⼩兴安岭地区成为湿润区的原因?纬度较⾼,蒸发⼩,冬季有积雪,融化时可补充⽔量,故较湿润。
9.四川盆地冬季⽐同纬度地区⾼温的原因?受盆地地形的影响。
四川盆地北⾯有东西⾛向的⾼⼤⼭脉——秦岭、⼤巴⼭地,阻挡了冷空⽓的南下,故冬季⽓温较同纬地区⾼;10.海南夏季不是全国最热的地/区的原因?地处热带季风⽓候区,夏季云层较厚,降⾬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较强,⽓温不会太⾼。
☆经纬度:介于东经114°49′-116°39′、北纬33°43′-34°52′之间☆省份:河南省(Henan Province)☆合作: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中心城市商丘气候商丘属暖温带半温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春季温暖大风多,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凉爽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雪,年平均气温在13.9℃-14.3℃之间,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04.4-2427.6小时,无霜期平均为207-214天。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自然资源商丘资源丰富,物华天宝。
商丘地处黄淮平原,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气候温和,物产丰富。
盛产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芝麻、油菜、烟叶、苹果、梨、葡萄等。
是全国商品粮基地、优质棉基地、优质种籽基地、优质红富士苹果基地、无籽西瓜基地、酥梨和辣椒生产基地。
商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常年粮食产量在100亿斤以上,占全国的百分之一强,占河南省的十分之一强,被称为“豫东粮仓”。
商丘是全国著名的“泡桐之乡”,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市。
畜牧业也很发达,是全国重要的山羊板皮生产基地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
这里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达100亿吨的永夏煤田为全国六大无烟煤基地之一。
商丘电力资源充足,投资134.3亿元的裕东、鑫源等电厂在建装机规模达360.5万千瓦,2004年发电总容量达133.5万千瓦。
商丘劳动力资源丰富,每年可向社会输送大量剩余劳动力商丘位于河南省的最东部,为豫鲁苏皖四省的结合部,是河南省的东大门。
地理坐标为北纬33o43’~34o52’,东径114o49’~ 116o39’。
南北跨纬度1o09’,东西跨经度1o50’。
辖区北与山东菏泽市、济宁市毗邻,西与河南省开封市接壤,南与河南省周口市、安徽省阜阳市相连,东与安徽省淮北市、宿州市相接。
京九铁络纵穿商丘地区境内的睢阳区、梁园区、虞城县3个县(区)的14个乡镇,在商丘市中心与被称之为“金腰带”的欧亚大陆桥陇海铁路大干线交汇;连霍高速横穿境内的民权、宁陵、梁园区、睢阳区、虞城、夏邑、永城8个县(市)区与济广高速在虞城县境内交汇;310国道横穿境内的夏邑、虞城、睢阳区、梁园区、宁陵、民权6个县(市),与105国道在商丘市城市中心交汇;铁路、高速公路和国道所形成的三“十”字交汇,使商丘成为豫皖苏鲁接壤地区重要的黄金交通枢纽,为商丘市的人财物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给商丘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第一章 中国旅游地理的一般理论与实践第一节 旅游与旅游系统1) 旅游的空间构成要素: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通道;2) 3) 国际旅游者:来我国参观旅行、探亲、访友、休养、考察或从事贸易、业务、体育、宗教活动、参加会议等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4) 国内旅游者:国内居民离开惯常居住地,在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的国内游客; 5)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6) 旅游资源依据其吸引强度可分为世界级、国家级、区域级、地方级;7) 广义的旅游业是指以旅游者为对象,为其旅游休闲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经济性产业;8) 旅游目的地:是能够使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追求旅游动机实现的各类空间要素的组合;9) 旅游交通主要有旅游交通线路、旅游交通工具、旅游交通节点和旅游交通方式四个基本要素构成。
第二节 旅游地理学的学科理论与方法1)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闲娱乐、康乐消遣等活动与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2) 古代朴素的旅游地理记述: i. 殷商西周《诗经》:以诗歌形式颂扬当时的民间出游活动;ii. 战国《山海经》:中国最早记载山川风物的典籍;iii. 西汉史学家、旅行家司马迁,“纵观山川形势,考察民风,访古籍、采集传说”撰成《史记》,蕴含丰富的旅游地理内容;iv.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撰成《水经注》:是一部描述记载中国山川的“宇宙未有之奇书”;v. 晋代僧人法显旅行考察南亚和东南亚30余国,所著《佛国记》:记载了所到国家的山川风物;vi. 唐代高僧玄奘去印度等国探求佛法,回国后著成《大唐西域记》:记述了他亲践的110个国家和传闻国家的交通、城邑、关防、气候、物产、风土、习俗等极为丰富的旅游地理内容;vii. 宋代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陆游的《入蜀记》和赵汝适的《诸番志》; viii. 元代耶律楚才的《西游录》、李志常的《长春真人西游记》和王大渊的《岛夷志略》;ix. 明代费信的《星槎胜览》、马欢的《瀛涯胜览》、巩珍的《西洋番国志》和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x. 清代魏源的《海国图志》、刘继庄的《广阳杂记》和顾炎武的《肇域志》。
作者: 黄生娣
作者机构: 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河南南阳473132
出版物刊名: 化工管理
页码: 216-216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22期
主题词: 南阳凹陷;地热资源;未来的发展情况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地热能源逐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到目前为止,我国主要利用的是以热能为主的地热资源.但 除了热能之外,地热流体及其他的部分也都属于地热资源.本文就根据我国南阳凹陷地热资源进行分析和讨论,然后就针对于南 阳凹陷地热资源的本身特质进行研究,并结合现在地热资源的发展情况来讨论南阳凹陷地热资源的开发前景.。
云南农业大学论文题目:特种经济动物——南阳黄牛的养殖姓名:***学号:****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年级:****级所属学院:基础与信息工程学院学院2011年12月摘要特种野猪是经过人工驯化改进后的一个野猪品种,基因稳定。
特种野猪一般分:含50%野猪血缘及含75%野猪血缘等。
在生产性能上,生长速度明显提高,仔猪出生体重也显著提高;在肉的品质上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纯种野猪肉肉质粗糙,肌间脂肪含量少且有腥躁味。
而特种野猪肉肉丝细腻,鲜嫩多汁,色泽鲜红,肌间脂肪含量饱满,大理石花纹丰富,猪肉不但无腥味而且香味浓厚。
同时特种野猪的养殖与加工利用也正在迅速的向规模化、产业化、高科技方向发展,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1 楚雄自然条件楚雄地理条件楚雄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中部偏北,地跨北纬24°13′~26°30′、东经100°43′~102°32′之间,属云贵高原西部、滇中高原的主体部位,自古为“省垣屏障、滇中走廊、川滇通道”。
楚雄州东靠昆明市,西接大理白族自治州,南连普洱市和楚雄市,北临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西北隔金沙江与丽江市相望,是省会昆明市西出滇西7州〔市〕及缅甸的必经之地,故有“迤西咽喉”之称。
全州行政区域总面积29258平方千米。
州府驻楚雄市城区,海拔1773米,东距省会昆明165千米。
1.2 楚雄气候条件楚雄州境内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但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楚雄彝族自治州划分总的气候特征是冬夏季短、春秋季长;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分明、雨热同季;日照充足,霜期较短;降水偏少,春夏旱重。
同时因各地地形和海拔的差异,形成气象要素时空分布复杂、立体气候和小气候特征明显的特点。
年均气温为14. 8~21.9 摄氏度。
绝大多数地区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摄氏度;最热月〔6月〕平均气温摄氏度。
极端最高气温42摄氏度〔1963年5月31日〕,极端最低气温摄氏度〔1974年1月1日〕。
第46卷第9期2019年9月㊀㊀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E x p l o r a t i o nE n g i n e e r i n g (R o c k &S o i lD r i l l i n g a n dT u n n e l i n g)㊀㊀V o l .46N o .9S e pt .2019:51-56收稿日期:2019-02-19;修回日期:2019-07-29㊀㊀D O I :10.12143/j .t k gc .2019.09.005作者简介:王刚,男,汉族,1971年生,正高级工程师,从事水文地质㊁工程地质㊁环境地质相关研究工作,河南省郑州市南阳路56号河南地矿大厦6楼607室,617623706@q q.c o m .引用格式:王刚,王烁,赵建粮,等.地下水监测井钻探施工技术[J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9,46(9):51-56.WA N G G a n g ,WA N GS h u o ,Z HA OJ i a n l i a n g ,e t a l .G r o u n d w a t e rm o n i t o r i n g w e l l s 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J ].E x p l o r a t i o nE n g i n e e r i n g(R o c k &S o i lD r i l l i n g a n dT u n n e l i n g),2019,46(9):51-56.地下水监测井钻探施工技术王㊀刚1,王㊀烁2,赵建粮1,李卫华1(1.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环境调查院,河南郑州450053;2.河北地质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31)摘要:地下水监测井是进行地下水监测的公益性㊁永久性基础设施,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后期的运行效果,钻探成孔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河南省范围内地下水监测工程站点主要分布在黄淮平原㊁南阳盆地㊁洛阳盆地及灵三盆地,监测地下水的类型以孔隙水为主,其次为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钻探施工根据监测井性质和地质条件不同,分别采用泵吸反循环㊁正循环回转钻进㊁冲击钻进及空气潜孔锤钻进等.根据不同钻探工艺原理论述了施工技术要点,对比分析了各工艺的特点及应用效果,总结的施工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关键词:地下水;监测井;钻探技术;河南省中图分类号:P 634㊀㊀文献标识码:B ㊀㊀文章编号:1672-7428(2019)09-0051-06G r o u n d w a t e rm o n i t o r i n g w e l l s 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WA N G G a n g 1,WA N GS h u o 2,Z H A OJ i a n l i a n g 1,L IW e i h u a 1(1.N o .2I n s t i t u t e o f G e o Ge n v i r o n m e n t S u r v e y o f H e n a n ,Z h e n gz h o u H e n a n 450053,C h i n a ;2.H e b e iG E O U n i v e r s i t y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He b e i 050031,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G r o u n d w a t e rm o n i t o r i n g w e l l sa r e p u b l i cw e lf a r e p e r m a n e n t 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 f o rg r o u n d w a t e rm o n i t o r i n g,a n d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q u a l i t y d i r e c t l y d e t e r m i n e s i t s p e r f o r m a n c e i n t h e l a t e r p e r i o d .G r o u n d w a t e rm o n i t o r i n g st a t i o n s i n H e n a na r em a i n l y d i s t r i b u t e d i nH u a n g h u a i P l a i n ,N a n y a n g B a s i n ,L u o y a n g B a s i n ,a n dL i n g s a nB a s i n .T h e t y pe s ofg r o u n d w a t e r t ob em o n i t o r e da r em a i n l yp o r ew a t e r ,f o l l o w e db y b e d r o c k f i s s u r ew a t e r a n dk a r s tw a t e r .A c c o r d i n gt o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 g e o l o g i c a l c o n d i t i o n so f t h e m o n i t o r i n g w e l l s ,d r i l l i n gp r o c e s s e ss u c ha s p u m p su c t i o n r e v e r s e c i r c u l a t i o n ,d i r e c t r o t a r y d r i l l i n g ,p e r c u s s i v ed r i l l i n g ,a n da i rd o w n Gh o l e Gh a mm e rd r i l l i n g a r ea d o p t e d .T h e a r t i c l e a n a l yz e s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f i e l d p e r f o r m a n c e o f e a c h p r o c e s s ,w h i c hc a nb e u s e d a s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s i m i l a r p r o je c t s .K e y wo r d s :g r o u n d w a t e r ;m o n i t o r i n g w e l l s ;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H e n a n 0㊀引言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水质污染等问题日渐突出,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科学㊁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需要对地下水进行监测,多数发达国家在20世纪末已建成了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网.我国地下水的监测工作起步相对较晚,2014年7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了水利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报送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项目建议书»,开始实施国家级地下水监测工程.2015年河南省范围内国家级地下水监测工程国土部分㊁水利部分先后开始实施,2017年完成.2016年河南省级地下水监测工程开始实施,2018年完成.已实施的国家与省级地下水监测工程基本分布在黄淮平原㊁洛阳盆地㊁南阳盆地及灵三盆地,主要监测孔隙地下水㊁其次为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河南省范围内已经实施的地下水监测工程概况详见表1.利用监测井观测地下水动态要素是国内实施地下水监测的主要手段,钻探成孔则是监测井施工的重中之重,决定成井质量,直接影响后期监测效果.本文总结了国家级地下水监测工程及省级地下水监测工程实施中监测井钻探施工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All Rights Reserved.表1㊀河南省范围内地下水监测工程统计T a b l e 1㊀S u m m a r y o f g r o u n d w a t e rm o n i t o r i n gp r o je c t s i nH e n a n 监测工程类别数量/眼监测井性质井深/m 分布地区含水层实施年份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孔隙水监测井643浅井<100孔隙水监测井62中深井100~350孔隙水监测井7深井>450黄淮平原㊁洛阳盆地㊁南阳盆地砂㊁卵石层2015-2017砂㊁卵石层2015-2017砂㊁卵石层2015-2017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国土部分)孔隙水监测井364浅井<100孔隙水监测井61中深井100~350孔隙水监测井24中深井>350岩溶水监测井6中深井250~500黄淮平原㊁洛阳盆地㊁南阳盆地㊁灵三盆地㊁济源盆地砂㊁卵石层2015-2017砂㊁卵石层2015-2017砂㊁卵石层2015-2017灰岩㊁白云岩2015-2017省级地下水监测工程孔隙水监测井335浅井<100孔隙水监测井39中深井100~350孔隙水监测井2深井350~500孔隙水监测井1深井>500裂隙水监测井3中深井200~300岩溶水监测井7中深井200~400黄淮平原㊁洛阳盆地㊁南阳盆地㊁灵三盆地㊁济源盆地砂㊁卵石层2016-2018砂㊁卵石层2016-2018砂层2016-2018砂层2016-2018砂岩㊁灰岩2016-2018灰岩㊁白云岩2016-2018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1㊀监测的目的任务地下水监测是在一个地区选择有代表性的泉㊁井㊁孔等,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和技术要求对地下水的水质㊁水温㊁水量等动态要素进行观测㊁记录和资料整理的工作[1].近些年,实施地下水监测的部门主要是国土资源部门和水利部门.国土资源部门开展地下水监测是地质环境监测[2]的一项重要工作,监测重点是地下水的水位㊁水温的动态变化及发展趋势等,目的是为地面沉降防治[3]㊁地热㊁浅层地温能利用等提供基础数据,为防治地面沉降灾害[4]㊁保护地质环境等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水利部门开展地下水监测是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主要为地下水资源的评价㊁配置㊁节约㊁保护和抗旱决策提供依据.2㊀监测井的分类监测井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井身结构设计,能够客观㊁准确㊁真实地反应出地下水诸要素的动态情况,具有区域代表性.根据含水层的介质类型,监测井可以分为松散层地下水监测井和基岩地下水监测井.松散层监测井包括卵石层地下水监测井.根据监测含水层的数量可分为单层监测井和多层监测井.目前,国家级地下水监测工程监测井多数是单井对应特定的含水层进行监测,少数为一孔监测多层地下水.无论哪种类型的监测井都必须能够客观㊁准确地反映所监测含水层地下水的特征及变化,能够及时获得所需要的地下水参数.3㊀钻探工艺钻探施工是监测井成孔的技术关键,是最基础的施工工序,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监测井的成井质量和监测效果.不同的监测井所采用的钻探工艺也不同,需要根据监测井类型㊁地质条件确定科学㊁合理㊁适用的钻探工艺.3.1㊀松散层钻探施工3.1.1㊀泵吸反循环钻进深度100m 以浅的松散层监测井,井径400mm ,管材为P V C U 塑料管[5],管径200mm ,Ø200mm 割缝式滤水管.地层以第四系粉土㊁粉细砂和粉质粘土为主的监测井,一般采用泵吸反循环施工工艺.钻探设备选取G F 200型钻机或Z J80型钻机,钻具组合为Ø400mm 刮刀钻头+Ø168mm 钻杆,一径成孔.钻进参数:开孔减压钻进,正常钻进时钻压不超过钻具总重的80%.清水钻进,钻进时转速控制在50~75r /m i n ,泵量根据地层㊁口径等确定.泵压根据钻孔间隙㊁孔深等确定,并监控水泵的运行情况,密切注意孔内残余岩屑和沉渣量,防止卡钻和埋钻.这种钻探工艺的优点是:清水钻进,成井效率高,钻进速度可以达到10m /h .钻孔孔壁很少有泥皮,便于洗井.缺点是钻探深度有限,一般不超过150m ,且不适用于土质硬的地层.3.1.2㊀正循环回转钻进井深100~350m 的松散层孔隙水监测井,井径450mm ,井管为无缝钢管,管径159~273mm ,同径桥式滤水管.地层为第四系粉土㊁粉细砂和粉25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㊀㊀2019年9月㊀. All Rights Reserved.质粘土为主的监测井,一般采用泥浆护壁正循环回转钻进工艺.设备选取S P J300型水源钻机或红星300型钻机,钻具组合为:Ø311mm三牙轮钻头+Ø114mm钻铤+Ø89mm钻杆.初次成孔直径311mm,钻进到底后扩孔,采用Ø444.5mm三牙轮钻头扩孔.钻进参数:开孔减压钻进,正常钻进时钻压不超过钻具总重的80%.钻进时转速控制在50~75r/m i n.泥浆粘度一般小于30s,密度1.2g/ c m3,失水量<10m L/30m i n,含砂量<4%.泵量根据地层㊁口径㊁泥浆粘度等确定.这种钻探工艺的优点是:钻孔垂直度好,对地层适应性强.缺点是:钻进速度不快,一般情况下0.5~1m/h.3.1.3㊀冲击钻进井深50~100m的卵石层监测井,成孔直径450mm,管材为P V C U塑料管,管径200mm,Ø200mm割缝式滤水管.场地地层以砂层㊁砂卵石㊁碎石等为主的监测井,软硬不均匀,易坍塌,可采用冲击钻进成孔方式,高粘度泥浆护壁,利用捞渣筒捞渣.设备选用G Z2000型冲击钻机和配套捞渣筒,钻进参数一般为:冲击锤头直径450mm,锤重0.5~1.2t,冲击高度500~1000mm,冲击频率40~45次/m i n,回次进尺0.2~0.4m.这种钻探工艺解决了其他钻探工艺在软硬不均匀卵石层钻进困难的问题,适用于卵石层㊁砂砾石层㊁含泥质卵石层等地层的钻进,而且施工设备和工艺简单.冲击钻进的深度受限制,一般不超过100m,而且钻进效率不高,一般情况下钻进速度0.5~0.8m/h.为防止孔壁坍塌,钻进过程中需要高粘度泥浆护壁,成孔后孔壁有较厚的泥皮,下管前需要破除泥皮,否则成井后水跃值较大.3.2㊀基岩钻探施工3.2.1㊀空气潜孔锤钻进井深50~200m的基岩裂隙水监测井,成孔直径273mm.完整基岩段不下管,局部井壁岩体破碎㊁易掉块时下保护管,管材为无缝钢管,管径245mm,同径桥式滤水管.地层为泥层㊁砂岩㊁白云岩和灰岩等坚硬基岩的监测井,可采用空气潜孔锤钻进工艺[6],设备选用M D400B型履带式多功能潜孔水井钻机,钻具组合为:Ø273mm潜孔锤+Ø89mm钻杆,一径成孔,破碎带跟管钻进.钻进参数为:钻孔压力8~15k N,送风量20~30m3/m i n,转速20~40r/m i n;跟管钻进参数为:钻孔压力5~15k N,送风量20~30m3/m i n,转速10~30r/m i n.这种钻探工艺的优点是:针对坚硬的地层钻进速度快,可以达到30m/h,而且解决了泥浆护壁回转钻进时漏浆的问题.缺点是:施工成本高,当地层破碎或软硬相间时钻进效率不高[7],且钻孔圆度和垂直度控制效果不好.3.2.2㊀回转钻进井深200~350m的基岩裂隙水或岩溶水监测井,成孔直径273mm.井管(破碎地层下管)为无缝钢管,管径245mm,同径桥式滤水管.地层为泥层㊁砂岩㊁白云岩和灰岩等基岩,质地坚硬,采用泥浆护壁回转钻进施工工艺.设备选用S P J400型水源钻机或红星400型水源钻机配套B W280/30型泥浆泵,钻具组合为:Ø273mm镶齿牙轮钻头+Ø159mm钻铤+Ø89mm钻杆,一径成孔.钻进参数:钻铤加压,钻压5~50k N,转速50~75r/m i n,泵量根据钻进深度㊁地层情况㊁钻孔直径㊁泥浆粘度等确定.泵压根据泥浆粘度㊁钻孔间隙㊁孔深等调整[8].这种钻探工艺的特点是:对地层和钻探深度适应性强,但钻进效率低,一般情况下0.2~0.5m/h.在破碎带或岩溶发育地段钻进时,经常会发生漏浆现象,易造成卡钻㊁埋钻事故.4㊀钻进原理与施工技术要点4.1㊀泵吸反循环钻进原理与技术要点泵吸反循环是利用砂石泵(离心泵)在钻杆内腔造成负压产生的抽吸作用,使钻杆内腔液体上升的反循环钻进工艺.泵吸反循环钻进时钻头压入土体并回转,地层一经搅动,钻渣就很快被循环介质携带出孔外.一般松散层孔隙水监测井井深较浅,地层多为第四系粉土㊁粉质粘土和砂层,钻进效率很高,成孔质量好,成本也低.施工中除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外,还应重视以下方面问题:(1)根据孔径㊁孔深和地层条件,合理选择钻具配置㊁泵的型号㊁转速㊁安装稳定器及导向装置,减少钻头㊁钻杆摆动问题和因土质不均引起偏心现象.(2)钻进施工前检查钻具的弯曲㊁磨损和密封情况,避免影响钻进效率和成孔质量.(3)钻进和成井期间采用水压护壁,孔内满足3m以上的水头压力,以确保孔壁不坍塌.35㊀第46卷第9期㊀㊀王㊀刚等:地下水监测井钻探施工技术㊀. All Rights Reserved.(4)钻进至设计深度并完成清孔排渣后应立即进行下管㊁投砾等后续成井工作,保持施工的连续性.4.2㊀泥浆护壁回转钻进原理与技术要点泥浆护壁回转钻进是常规的回转钻进工艺,利用钻头转动破碎岩土体,通过泥浆循环将破碎物排出孔外.钻进中严格控制施工参数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1)这种钻进工艺是靠泥浆护壁保持孔壁稳定,要保持孔内泥浆面距地面小于0.5m,且上部有松散的土层时必须下保护管.(2)泥浆护壁造成成孔后孔壁有泥皮,下管前需要破除泥皮并进行冲孔换浆,否则成井后监测井水跃值较大.(3)钻进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孔内残余岩屑㊁沉渣量等情况,防止卡钻和埋钻,并根据地层情况调整泥浆密度和粘度.(4)钻进时选用合理的钻探参数,保持钻铤加压,随时测量孔斜度,及时纠正.(5)终孔后用特制的钻头扫孔,使井孔圆直,上下畅通,钻头外径与设计井孔直径相适应,长度6~8m.(6)下井管前,校正孔径㊁孔深和测孔斜,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4.3㊀空气潜孔锤钻进原理与技术要点空气潜孔锤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风动冲击钻进工艺,将压缩空气经过潜孔锤所产生的冲击功和冲击频率直接传给钻头,再通过钻机和钻杆的回转驱动,形成对岩石的脉动破碎能力,同时利用潜孔锤排出的压缩空气将破碎的岩石颗粒排出孔外.施工期间应注意以下问题:(1)这种钻进工艺施工中振动较大,钻机固定要牢固,钻进中严禁钻机移动,为防止偏孔开孔时应采取慢速冲击.(2)随钻进深度增加需要调整钻孔压力,否则当地层涌水量变大大㊁水头高度增加时,岩屑吹不上来,容易造成埋钻和卡钻现象.(3)钻进过程中遇到破碎带或强风化层等不稳定层位必须采用跟管钻进工艺,跟进套管在含水层段要加工成透水花管.(4)钻进过程中随旋转振动冲击进尺6~8m 时提升钻具排渣一次,遇到阻力时要向上提升潜孔锤,提升距离0.3~0.5m.(5)钻进至设计深度后需要压力清孔2~3m i n,清孔压力ɲ10M P a.4.4㊀冲击钻进原理与技术要点冲击钻进是对卵砾石层最有效的钻进工艺,在冲击钻进过程中,钻头底刃在切入和破碎岩(土)层的同时,也产生向周围挤压的作用[11],能使孔壁密实坚固,顺利钻进成孔,对采用回转钻进或其他钻进方法难以钻进成孔的复杂地层有明显的优越性.施工中应重视以下问题:(1)由于砂卵石层易坍塌,护壁是关键,采用稠泥浆或粘土护壁,上部埋设钢护筒,长度约5.0m.(2)开钻前要向孔内灌注高粘度泥浆,保持孔内液面高于地下水位1.5~2.0m,并低于孔口0.5m,以防溢出.(3)在砂及卵石夹土等钻进时,按照1ʒ1投入粘土,用冲击锥以小冲程(500mm)反复冲击,使孔壁形成均匀的泥膏层,发挥护壁作用.遇到流沙或厚层砂卵石层时,增加粘土用量,加大泥浆粘度,以保证孔壁稳定.(4)调整回次冲程也是防止钻孔坍塌的关键,冲程高时对孔底振动大,会造成塌孔.细粒土层钻进时,采用小冲程(500mm)㊁高频率反复冲砸,使孔壁坚实不坍塌.在松散砂㊁砾类土㊁卵石夹土及高液限或含砂低液限粘土的地层钻进时,采用中冲程(750mm).在坚硬密实卵石层或基岩漂石类的土层钻进时,可采用高冲程(1000mm).(5)采用冲击钻进过程中要及时捞渣,捞至泥浆内含渣显著减少,无粗颗粒,泥浆的相对密度恢复正常为止.(6)由于冲击钻进孔壁泥皮较厚,下井管前应采用同孔径钢丝刷通孔破壁,在含水层孔段上下提拉不少于5回次.然后进行冲孔换浆,泥浆密度达到要求后方可实施后续工作.5㊀应用效果分析评价采用不同钻进工艺施工地下水监测井的钻进效率差别较大.一般情况下,施工1眼井径400mm㊁井深70m的松散层监测井,采用泵吸反循环工艺正常钻速可达20~30m/h,纯钻探时间仅需要3~4h;泥浆护壁回转钻进正常钻速3~4m/h,钻探时间需要2~3d;冲击钻进正常钻速0.6~1m/h,钻45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㊀㊀2019年9月㊀. All Rights Reserved.探时间则需要7~8d.也就是说泵吸反循环钻进速度最快,钻进效率是回转钻进的20倍,是冲击钻进的60倍.当监测井深度达到100m时,这种功效比则大打折扣.因为泵吸反循环驱动液体的压力一般小于一个大气压(0.1M P a),在浅孔钻进时效率很高,孔深大于80m时抽吸效率会迅速降低,钻进效率大幅度降低,深度约140m时钻进工效与回转钻进基本持平.在基岩地区,施工1眼深度200m的基岩监测井,采用泥浆护壁回转钻进需要30d左右,采用空气潜孔锤钻进则只需要1~2d,空气潜孔锤钻进工艺钻进效率是回转钻进效率的15倍以上.不同钻进方式效率对比详见表2.表2㊀不同钻进方式效率对比T a b l e2㊀E f f i c i e n c y c o m p a r i s o n o f d i f f e r e n t d r i l l i n g m e t h o d s监测井编号监测井性质井径/mm井深/m钻进方式所在区域含水层施工周期ⅠS Q237松散层孔隙水40070泵吸反循环钻进黄淮平原粉土㊁细砂3h ⅠS Q281松散层孔隙水40070泥浆护壁回转钻进洛阳盆地砂砾石3d ⅠS Q283松散层孔隙水40070冲击钻进洛阳盆地粘土㊁卵石8d ⅠS L002基岩裂隙水245200泥浆护壁回转钻进山前平原区泥岩㊁砂岩30d ⅢS Y001裂隙㊁岩溶水245276空气潜孔锤钻进灵三盆地灰岩㊁砂岩2d㊀㊀不同钻进工艺施工监测井的成井效果差别也较大.同样的地质条件和井身结构,采用泵吸反循环施工的监测井初始单井出水量最大,洗井时间最短,采用回转钻进施工的监测井次之,采用冲击钻进施工的监测井初始单位出水量最小,洗井时间最长.据统计,采用泵吸反循环施工的监测井初始单井出水量是回转钻进施工监测井的1.2倍,是冲击钻进施工监测井的1.5倍以上.泵吸反循环施工的监测井采用潜水泵抽水的洗井方法即可,洗井时间2~3h便可以达到水清砂净的效果.泥浆护壁回转钻进施工的监测井,需要采用潜水泵大降深抽水的洗井方法,甚至要增加空压机震荡洗井,洗井时间1~2d.粘土护壁冲击钻进施工的监测井,需要采用空压机震荡+潜水泵大降深抽水+拉活塞等组合式洗井方式才能达到效果,洗井时间2~3d.6㊀结语地下水监测井是进行地下水监测的公益性㊁永久性基础设施,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后期的运行效果,钻探成孔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泵吸反循环㊁回转钻进㊁空气潜孔锤㊁冲击钻进等钻探方法各有特点和适用范围,施工前需要根据监测井的类型㊁深度和场地地质条件,合理确定钻探工艺,以确保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参考文献(R e f e r e n c e s):[1]㊀G B/T51040-2014,地下水监测工程技术规范[S].G B/T51040-2014,T e c h n i c a l c o d e f o r g r o u n d w a t e rm o n i t oGr i n g[S].[2]㊀D Z/T0283-2015,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规范[S].D Z/T0283-2015,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s u r v e y a n dm o n i t o r i n g o fl a n d s u b s i d e n c e[S].[3]㊀王刚,李莹,黄烜,等.郑州市地面沉降监测基岩标施工技术[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8,45(4):82-86.WA N G G a n g,L IY i n g,HU A N G X u a n,e ta l.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b e d r o c km a r k f o r g r o u n ds u b s i d e n c em o n i t o r i n gi nZ h e n g z h o u[J].E x p l o r a t i o nE n g i n e e r i n g(R o c k&S o i l D r i l lGi n g a n dT u n n e l i n g),2018,45(4):82-86.[4]㊀王进明,罗美芳.地面沉降分层监测标施工实践[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5,42(2):65-68.W A N G J i n m i n g,L U O M e i f a n g.C o n s t r u c t i o n p r a c t i c e o f l a y e r w i s e m a r k f o r l a n ds u b s i d e n c e[J].E x p l o r a t i o nE n g i n e e r i n g(R o c k &S o i lD r i l l i n g a n dT u n n e l i n g),2015,42(2):65-68.[5]㊀卢予北,蒋国盛.P V C U塑料管水井成井技术应用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3:17-99.L U Y u b e i,J I A N GG u o s h e n g.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a n d r e s e a r c ho n P V C U p l a s t i c p i p e w e l l c o m p l e t i o ni n w e l l s[M].W u h a n: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 o fG e o s i e n c e sP r e s s,2013:17-99.[6]㊀陈鑫发,牛建设.空气潜孔锤钻进技术在豫西抗旱找水打井施工中的应用[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1,38(10):37-39.C H E N X i n f a,N I U J i a n s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f o rd r o u g h tr e s i s tGa n c e i nw e s t e r nH e n a n[J].E x p l o r a t i o nE n g i n e e r i n g(R o c k&S o i lD r i l l i n g a n dT u n n e l i n g),2011,38(10):37-39.[7]㊀卢予北,王建华,陈莹,等.空气潜孔锤在松散地层中的钻进试验[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4,41(7):9-11,27.L U Y u b e i,WA N GJ i a n h u a,C H E N Y i n g,e t a l.D r i l l i n g t e s t si n l o o s e f o r m a t i o nw i t ha i rD T Hh a mm e r[J].E x p l o r a t i o nE nGg i n e e r i n g(R o c k&S o i l D r i l l i n g a n dT u n n e l i n g),2014,41(7):9-11,27.[8]㊀张统得,严君凤,房勇,等.空气潜孔锤钻进技术在乌蒙山地下水探采结合工程中的应用[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6,43(10):238-241.Z H A N GT o n g d e,Y A NJ u n f e n g,F A N GY o n g,e t a l.A p p l i c aGt i o no f p n e u m a t i cD T H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W u m e n g M o u nGt a i n g r o u n d w a t e re x p l o r a t i o na n d p r o d u c t i o n p r o j e c t[J].E xGp l o r a t i o nE n g i n e e r i n g(R o c k&S o i lD r i l l i n g a n dT u n n e l i n g),55㊀第46卷第9期㊀㊀王㊀刚等:地下水监测井钻探施工技术㊀. All Rights Reserved.。
拔976米,最高2106.3米,多在10001500之间,总的地形西高东低,基本地貌第一部分县域基础资料由山地、丘陵地、平川盐碱地构成,分别占总面积的51.2% 28.6% 20.2%天镇盆地位于大同盆地以北,内蒙地轴的南部山脉走向北西,与内蒙地轴一致。
第一节历史沿革自震旦纪以来长期受剥蚀,中生代燕山影响较大,基底褶皱颇为强烈造成本区北边山区的大断层,中部下陷而成地堑。
北部边山断层走向大致为北东、南西向,水磨天镇县在周朝属代国,战国时属赵国, 称“延陵邑”,秦又设置“延陵县”,西口至丘陵区相对为下降区。
天镇县城位于天镇盆地东端,在东北角张家庄与李家庄汉设置“阳原县”,东汉改设为“当城县”“延陵乡”,隋朝属“云内县”,开皇初年为一缺口,南洋河流经其中。
设“玉泉驿”,元朝仍称“天城县”,明代设“天城卫”兼设“镇虏卫”,清代将“三、气候与气象卫”合并称“天镇卫”,后改称“天镇县”。
1952年撤消察哈尔省建制后,归属山西天镇县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呈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历年平均气省,1958年天镇县与阳高县合并,1961年分县后,恢复天镇县建制,属雁北行署辖, 温64C,最高气温38.1C,最低气温-322C,年平均日照时数2839.4小时,年平均1993年(雁北行署取消)属大同市辖县至今。
降雨量373.3mm,最大降雨量为93.1mm,年平均无霜期150天,最大冻土深度120cm, 2001年进行撤乡并镇,撤宣家塔乡入逯家湾乡,大营盘乡入新平堡镇,孙家店年平均蒸发量137.6mm年平均相对温度55%,全县主导风向是东北风和西南风,乡入三十里铺乡,其余乡镇不变。
在南洋河、三沙河、红塘河、虎沟等较大风口处和一些边山峪口的沟道,每年四、五月出现八级以上的大风,冰雹发生主要在6—9月之间,危害性较大。
年平均风第二节县域概况速2.2米/秒,静风频率25%。
详见表2—1:天镇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地处晋、冀、蒙三省交界处,东经113。
南阳盆地地热地质特征研究
[摘 要]南阳盆地位于秦岭纬向构造带与华夏类型构造反接复合部
位,为三面环山向南开口的单断式中、新生代山间盆地,面积约1.7
×104Km2,主要热储层为新近系上寺组和古近系核桃园组。热水资源
储量为9.4×1010m3,年可利用地热资源量为9.02×1014J。
1 区域地层情况
根据普查区地形地貌、钻孔揭露,结合水文地质物探测井资料,
区域地层层序自下而上为中元古界定远组,新元古界耀岭河组,古生
界下寒武统、中寒武统、上寒武统、下奥陶统、中奥陶统、下志留统、
上志留统、中上泥盆统、下石炭统、上石炭统,中生界上白垩统,新
生界古近系始新统、新近系,第四系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
全新统。
与地热资源有关的地层主要为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
1.1古近系(E)
主要为廖庄组、核桃园组,主要岩性上部为紫红色泥岩夹粉砂岩,
中部以灰色泥岩为主夹砂岩,下部为深灰色泥灰岩、泥岩、灰质砂岩
不等厚互层夹油页岩及含油砂岩,厚762m~2700m。
1.2新近系(N)
主要上寺组,岩性为红棕色砂质泥岩含砾岩。据钻孔揭露岩性为
橄榄绿色、兰灰色及灰兰色泥岩、砂岩及含砾泥质粗砂岩,具细而清
晰的水平层理,厚30m~ 932m。
1.3第四系(Q)
主要为中粗砂或泥质砂砾石、细砂、粉细砂、粉砂、粘土质粉砂、
粉质粘土、粘土等,厚约100m。
2 地热资源评价
南阳盆地地温梯度较高, 达3.4-4.5 ℃/100m,1 000米深度的
温度达51.5-54.3 度, 1500米深度的温度达70.4-71.4 度(表1)。
表1 南阳盆地地温梯度
构造 油田 地温梯度(度/100米) 备注
南阳盆地
魏岗油田 3.65
新庄油田 4.0
杨楼油田 4.0
泌阳浅层
古城油田 4.5
注蒸汽开采
井楼油田 4.3
泌阳盆地
王集油田 4.0
安棚油田 3.4
双河油田 4.0
下二门油田 3.4
2.1 热储层
本区常被利用的有新近系上寺组、古近系廖庄组及古近
系核桃园组一段三个热储层。
1) 上寺组热储层: 顶板埋深为78m~220m,底板埋深为550 ~
1200m,地层厚度为50 ~ 300m,热储累计厚度为30 ~ 150m。热储
层温度32 ~ 51℃,单井出水量为160 ~530m3/d( 降深20m时)
2) 廖庄组热储层: 顶板埋深为780~1100m,底板埋深为1200~
1330m,地层厚度330~550m,热储层累计厚度为32~110m,单井出
水量不详。
3) 核桃园组一段热储层: 顶板埋深为78~220m,底板埋深为
150~1900m,地层厚度为130~ 430m,热储累计厚度为26~350m。
热储层温度40~74℃ ,单井出水量为162~460m3/d( 降深20m时)。
2.2 传热导水通道
南阳盆地地热田内目前尚无大地热流测点,依据中国大陆地区大
地热流值统计结果进行的构造分区,南阳盆地位于华北-东北构造区
,平均热流值为59~63 mw/m2,与全国平均值相接近,属正常地热
区域。这意味着不存在深部高热背景,上部地壳不存在侵位的岩浆囊
一类的高温热源,区域大地热流是本区的供热热源,在可及深度范围
内( 以3000m深度为准) ,不具有高温地热资源形成的条件,属中低
温(25℃~90℃) 地热资源。
南阳凹陷区三面环山, 向南开口, 地表主要河流都向开口处径
流。深层水在山前地带接受大气降水和浅层水补给,向邻近区域径流
排泄或者越流补给浅层地下水。根据南阳地区深层地下水水压线,
可以看出深层热水径流趋势与地表水流趋势趋于一致, 都是在北部
山区补给, 向盆地开口方向径流排泄。因而凹陷区深层水可以得到持
续性补给, 为开采地热资源提供了保障。
赋存于新近系热储层中的地下热水,起源于大气降水。然而,普
查区热储层埋藏较深,上部还有80~800m厚的第四系覆盖层,新近
系热储层不大可能直接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而是通过侧向径流方式
获取上游方向径流来的地下水的补给。
赋存于古近系热储层中的地下热水,起源于山前大气降水入渗,
通过地下水侧向径流和断裂带入渗后侧向径流方式获得补给。
2.3 地热水水质特征
1)上寺组
该地层地热水中主要阳离子为Na+,主要阴离子为SO42-和HCO3-,
水化学类型SO4 ·HCO3 Na型。热水矿化度为1363 ~1828mg/L,
属 盐 水,PH值为7.96~8.10,属中性水;总硬度( 以CaCO3计)为
144.97~255.8mg/L,属硬水。
地热水中氟含量达到了命名矿水浓度,偏硅酸含量达到了有医疗
价值浓度和矿水浓度,且水温较高,并含有铁锰锂和放射性元素等多
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具有一定的疗保健作用,可作为供
暖、医疗及洗浴等用水开发。
2)廖庄组
该地层地热水中主要阳离子为Na+ ,主要阴离子为HCO3-和Cl-,
水化学类型 HCO3 · Cl Na型 。热水矿化度为1115 ~1160mg/L,
属盐水; PH值为8.20~8.48/,属中性水; 总硬度(以CaCO3计) 为
74.6~75.54,属硬水。
地热水水温较高,并含有铁、锰、锂和放射性元素等多种对人体
有益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具有一定的疗保健作用,可作为供暖、医疗
及洗浴等用水开发。
3)核桃园组
该地层地热水中主要阳离子为Na+ ,主要阴离子为HCO3-和SO42-,
水化学类型HCO3·SO4 Na型 。热水矿化度为1110~1235mg/L,属
盐 水;PH值为7.64~8.50,属中性水; 总硬度( 以CaCO3计) 为
74.5~369.2mg/L,属硬水。
地热水中偏硅酸含量达到了有医疗价值浓度和矿水浓度,水温较
高,并含有铁、锰、锂和放射性元素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 素,
对人体具有一定的疗保健作用,可作为供暖医疗及洗浴等用水开发。
3 地热资源量评价
热储法计算 ,南阳盆地地下热储量约4.86×1019J,其中地热流
体资源量约9.4×1010m3,地热流体中储存热量约1.62×1019J。
参考文献
李国良,蔡佳,甘华军,廖计华 南阳凹陷边界断裂带砂体反演及预测
史军超,顾春桥,郑华杰,白海超 等 南襄盆地区域大剖面采集观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李清林,黄邦武,贾杰华,孟建 生南阳市区地热资源及成因探讨
胡圣标,何丽娟,汪集旸 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