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珲春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分析

珲春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分析

珲春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分析

北京水资源调查报告

论文题目: 农村水资源问题调查报告 学生姓名: 赵鸿鹏 学 号:201320822131 班 级:文法学院社工2班 课程论文提交时间:2016年5月24日

(一)计划书 实习课题:北京市农村地区水资源问题 调查方法:实地调查,走访当地居民,访问当地水利及环境部门。 之后,通过对比的方法,调查城区内污染河流 的治理,简要说明治理过程,并提出建议。实习计划:1·应用一天时间安排行程,设计行动路线,搜集文本资料,必要时制作调查问卷。 2·用四天时间分别调查两地河流沿岸的卫生 状况,观察水资源的数量差异以及沿岸居民的 用水状况。 3·整理资料,完成实习论文 4·完成汇报,必要时对问题做出解答 内容简述: 水源对人类是必要而宝贵的,但在北京,水资源有限,且大量的河流存在污染,有些已经失去生机,特别是在城乡结合地区,大量生活垃圾被人为排放进河流中,不仅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更对北京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作为北京农学院的学生,本应就该对自然环境有更多地关注,何况是作为社工系的学生,自然应对关注社会对环境的影响。故从农村生态问题中的水资源文体为切入点,完成这次小学期调研。

(二)基础背景: 北京属于资源性缺水城市,1988—2007年20年间,北京水资源总体亏损3214000000平方米,多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2007年地下水位已到21.6米,同时西北部山区水资源相对较少,东南部较多,虽然平原地区开采地下水严重超标,但山区水资源有限,不宜进一步开发。 北京地区无一富水乡镇,而严重缺水乡镇有84个绝大部分乡镇都到了缺水的地步,同时以山区为代表的乡镇超采现象严重,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同时,对水资源的收费也参差不齐,虽然北京市内有明确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价格,但不少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地下水井中的水资源没有特别明确的收费标准,多为集体所有,村镇级政府进行管理,定价十分随意。这也使得一些定价较低或免费供水的地区出现了一定量的浪费行为。 近年北京农村地区水质有一定改善,大量对周围水质有些影响的工场都已搬迁到较远的省市,污水的排放行为已经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整治,中水的处理系统也日益完善。但受制于资金、基础设施等原因,水污染防治问题依旧存在,全市10个郊区生活污水处理率仅48%,大部分村庄没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不光地表水,地下水也污染严重,牲畜养殖的污染比重最大。下面是我调查得出的数据。(三)调查情况:

2014安徽省水资源公报

2014年安徽省水资源公报 安徽省水利厅

发布单位: 安徽省水利厅 编制单位: 安徽省水文局 审定: 张效武 复审: 王家先王德胜 初审: 汪俊飞朱岳松 丁峰张广萍 编写:祝丽萍吴春艳张延孟云侠章莹孙璞储挺韩志国姚梅

目录 一、综述 二、水资源量 三、蓄水动态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 五、水质状况 六、重要水事 附:主要指标解释

安徽省水资源计算分区图

2014年安徽省水资源公报 一、综述 安徽省地处中纬度,为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区,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气候特征。受季风气候影响,天气多变,降水年内年际变化大,洪涝旱等自然灾害经常发生。全省辖16个地级市,国土面积139476平方公里,按水系分属淮河、长江及新安江三个流域。 2014年全省生产总值(GDP)20848.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92.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1201.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252.4亿元。全年工业增加值9581.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530.9亿元。常住人口6082.9万人,城镇化率49.2%。全省有效灌溉面积6497.5万亩,实灌面积5206.5万亩。 1.降水量 2014年全省年降水量1278.5毫米,比2013年多24.9%,较常年值多9.0%,属降水偏丰水年。年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1~4月、5~9月、10~12月份全省降水量分别为340.5毫米、847.2毫米、156.9毫米,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25.3%、63.0%、11.7%。三个流域降水情况是:淮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1013.8毫米,较常年值多7.5%;长江流域1468.3毫米,较常年值多9.2%;新安江流域2060.9毫米,较常年值多15.2%。 2.水资源量 2014年全省水资源总量778.48亿立方米,比2013年多32.9%,较常年值多8.7%。其中地表水资源量712.8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78.9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与地表水资源量不重复量65.62亿立方米。全省人均水资源量为1279.78立方米。全省入境水量8854.88亿立方米,出境水量9427.81亿立方米,比2013年分别多1041.78亿立方米、1191.75亿立方米。 全省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78.65亿立方米,较年初增加25.75亿立方米。 2014年年末与2013年同期比,淮北平原浅层地下水储存量增加14.51亿立方米。 3.供用水量

我国水资源现状分析

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水资源问题是当今全世界最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十分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并且属多水患国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速增长和水资源开发活动的大力开展,水资源保护压力越来越大,同时,不断出现新的生态环境等各种不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缺乏的国家之一,年水资源总量为2.8万多亿吨, 居世界第六位,人均水量不足2400m3,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世界排名第110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同时,我国水域普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降低了水资源利用的功能。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每年缺水60多亿m3。同时,浪费又很严重,我国工业产品用水量一般比发达国家高出5-10倍,发达国家水的重复利用率一般都在70%以上,而我国只为20%-30%;此外,还面临着严重的污染,近50%的重点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的标准。水资源短缺,迫使一些城市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和城市地面沉降。城市缺水问题,特别是北方城市缺水问题的严重性,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长期以来受“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价值观念影响,水资源被长期无偿利用,导致人们的节水意识低下,造成了巨大的水资源浪费和水资源非持续开发利用。水资源日益短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共同的使命。 由于人们节水意识淡薄、浪费现象严重、农业灌溉与工业用水效率低、环境污染、地下水超采等原因,我国水资源短缺形势极为严峻。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应提高水的使用效率,加强人们的节水意识,建设节水型社会,以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这是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我国节水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我国人民群众对节水的认识普遍不高,节水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 2、投入不足。节水工作面广、量大,情况复杂多样,需要大量投入和一定的先进技术,这就需要大量的投入。随着节水量的加大、用水重复利用率的提高,

吉林省水资源供缺现状分析

吉林省水资源供需现状分析 摘要:吉林省是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省份之一,通过分析吉林省自然概况和水资源分布特点,可以看出吉林省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东部山区水资源丰富,而中西部平原地区水资源相对缺乏,水资源的可利用量不多,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本文根据吉林省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现状,提出吉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思路和建议,进而促进吉林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资源;供需;措施;吉林省 Jilin Province, water supply and demand analysis 0503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Geography classes Yang Chao Abstract:Water shortages in China's Jilin Province, one of the provinces,Profile of Jilin Provinc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natural and water resources distribution, we can see that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Jilin Province uneven,the eastern part of mountain is rich in water resources,the central and western plains and the relative lack of water resources,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can be limited,very conspicuous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In this paper, Jilin Province, water supply and dem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bvious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status quo, the sustainable use of water resources in Jilin Province of the basic ideas and suggestions, and the promotion of Jilin Province,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Water resources; supply and demand; measures; Jilin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和工农生产等原因,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水体的污染不断加剧,使水资源面临着

4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4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4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4.1水资源状况 4.1.1水资源分区 水资源分区采用区域区划的有关规定和方法,在高级分区中以水 资源中地表水的区域自然形成(流域、水系)为主,在低级分区中,考虑供需系统及行政区域,水资源分区与行政区域有机结合,保持行政区域和流域分区的统分性、组合性与完整性,适应水资源评价、供需分析、合理配置、节约保护、综合治理和科学管理等工作的需要。 根据贵州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分区成果,石阡县全境属于长江流域一级水资源分区;二级水资源分区包括乌江和洞庭湖水系;三级分区包括乌江思南以上和洞庭湖水系的沅水浦市镇以上;四级分区为思南以上的余庆河~石阡河、沅江浦市镇以上的施洞以上四级分区。结合石阡县河流分布状况,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特点,综合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今后规划等因素,将石阡县划分为6个水资源五级区:直汇乌江区、余庆河区、本庄河区、黑滩河区、石阡河区、汇入沅江流域区。石阡县全县面积为2165.49km2,其中境内乌江流域面积为2070.51 km2,占全县面积的95.6%,境内洞庭湖水系流域面积为94.98 km2,占全县面积的4.4%。石阡县河流水系及水资源分区见图 1和图2。各水资源区面积见表4.1.1-1。 表4.1.1-1石阡县水资源分区表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分区面 积 (km2) 长江乌江思南以上 余庆河~石阡 河 直汇乌 江 36.84

(2070.51km 2 ) 余庆河 336.11 本庄河 171.23 黑滩河 79.24 石阡河 1447.09 洞庭湖水系 沅江浦市镇以上 施洞以上 (94.98km 2) 汇入沅江 94.98 4.1.2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 4.1.2.1 降雨的时空分布特点 根据石阡县境内站网布设状况,选择石阡气象站、石阡水文站、石固雨量站、坪山雨量站、聚凤雨量站、本庄雨量站、白沙雨量站、扶堰雨量站、甘溪雨量站、中坝雨量站、尧寨雨量站等站进行分析,依据各站实测资料,并以石阡气象站为参证站,对各站降雨资料进行插补延长,计算各站多年平均降雨量成果见表4.1.2-1。 表4.1.2-1 石阡县境内雨量站情况表 站名 降雨量均值(mm ) Cv 观测项目 备注 石阡气象站 1103.3 0.16 降雨、蒸发、气温等 Cs=2Cv 石阡水文站 1093.4 0.16 降雨、径流等 石固雨量站 1016.9 0.19 降雨 坪山雨量站 1191.4 0.21 降雨 聚凤雨量站 1069.0 0.18 降雨 本庄雨量站 1145.6 0.17 降雨 白沙雨量站 1141.2 0.18 降雨 扶堰雨量站 1150.2 0.21 降雨 甘溪雨量站 913.6 0.17 降雨 中坝雨量站 1051.0 0.16 降雨

六安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暂行办法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六安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六政办〔2006〕39号 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六安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06年6月12日市政府第1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六年六月二十九日 六安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供水和用水管理,维护城市供水、用水双方的合法权益,保障城市生活、生产用水和其他用水,根据国务院《城市供水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六安市城市规划区内供水、用水等活动。 本办法所称城市供水是指城市公共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 第三条城市供水和用水工作,应当坚持开发水源与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相结合,保障供水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则。 第四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下称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城市供水用水工作,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对城市供水用水进行管理和监督。 市规划、环保、水利、卫生、质量技术监督、价格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城市供水用水管理工作。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组织城市规划、环保、地质矿产、城市供水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编制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作为城市供水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第六条依法做好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一切污染水质的活动。城市供水水质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市环境

保护、卫生、城市供水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对城市供水水源和水质进行监测。 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应当设立水源保护标志或告示牌。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饮用水水源、节约用水的义务。 第七条新建、改建、扩建城市供水工程项目,由市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选址、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卫生行政部门参加。 第八条城市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应由持有相应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并应遵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禁止无证或超越资质证书规定的经营范围承接城市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业务。 第九条城市供水工程使用的设备、管材及配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第十条城市供水工程竣工后,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一条城市公共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供水的单位(下称城市供水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对其管理的供水设施定期检查维护,加快供水设施和供水管网的更新改造,保障正常供水。 城市供水企业应当制定城市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饮用水安全。城市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城市供水设施发生故障时,供水企业应限时抢修,尽快恢复供水。对重大故障,应及时公告并向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供水设施抢修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给予支持和配合,不得阻挠或干扰抢修工作,抢修完毕后,供水企业对损坏设施应及时修复。 第十二条用户自行投资建设的结算水表外管道及其附属设施需与城市公共供水管道连接的,经供水企业验收合格后由供水企业统一管理和维护。 结算水表和表箱由用户负责维护,应当保持内外清洁,箱盖完好,无压物。因用户原因造成损坏的,其维修、更换等有关费用由用户承担。 第十三条影响城市公共供水设施安全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在施工前应当向供水企业查询地下供水管网的分布情况,并与供水企业商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因工程建设确需改装、拆除或者迁移公共供水设施的,应当与供水企业商定方案后,报市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

通化市概况

通化市概况 发布日期:[2011-06-08] 浏览次数:4664 (一)地理气候: 通化市位于吉林省南部,地处东经125°10‘ -- 126°44‘,北纬40°52‘ -- 43°03‘之间。东接白山市,西邻辽宁省的铁岭市、本溪市、丹东市,北连辽源市、吉林市,南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南北长228公里,东西宽108公里。全境幅员15,195 平方公里。 全市气候特点是:气温正常稍低,降水稍多,日照时数偏少。全年平均气温为0.5℃,比常年低0.3℃;降水量为920毫米,比常年多139毫米;日照时数为2155小时,比常年少203小时。 (二)生态环境: 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阶段性遏制。“蓝天工程”全面完成,重点污染源得到治理,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283天,比上年增加21天。饮用水源和重点流域水资源得到保护和治理。全年共对哈泥河饮用水原流域检查4次,取缔非法营建度假村1户,报废金矿1个,停产炼硅厂2个,停建污染企业3个,规范规模化畜禽养殖场4个,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0%。全市共建成3个生态示范区,示范区总面积达88.4万公顷。 (三)历史沿革: 6000多年前,通化就有人类生息繁衍。这里是东北少数民族政权高句丽王国和满清贵族的发祥地,是高句丽文化、满族萨满文化的发源地。高句丽王国在这里设都425年,留存大量珍贵文物和文化遗址。全市各种文化遗址300多处,有4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级文物保护

单位。万发遗址是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通化民族众多,相互融合,创造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通化满族剪纸是中国三大民族剪纸之一,有3位艺术家列入“中国十大民间剪纸大师”行列。 通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时期,民族英雄杨靖宇在这里浴血奋战。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四保临江”的主战场。通化是中国空军的摇篮,中国第一所空军航校就创建在通化,建有高志航(中国空军之父)纪念馆。 (四)自然资源: 【河流】河流千余条,分归鸭绿江、松花江水系。最大河流有鸭绿江、浑江、辉发河。中朝界河鸭绿江流经通化市至辽宁省丹东市入黄海,境内流长203.5公里,流域面积3.2万平方公里。浑江流经白山、通化、桓仁、集安汇入鸭绿江,流域面积4371平方公里。辉发河系属松花江水系主要支流,沿龙岗山脉东北流向,经柳河、梅河口、辉南、桦甸入第二松花江,境内流长112公里,流域面积1.04平方公里。 【资源】全市商品鱼产量15370吨,其中养殖产量14240吨,捕捞产量1130吨。鱼种生产1121吨,鱼苗生产3亿尾。全市总经营面积为1530793公顷。其中,林地面积为1045263公顷,占总经营面积的62.28%。有林地面积为935113公顷,占林地面积的89.46%。全市森林覆盖率为63%。

安徽省水资源质量状况

安徽省水资源质量状况 通报 安徽省水文局2010年第5期 2010年5月份 全省主要江河湖库水质状况 5月份全省降雨偏少,平均降雨量93mm,比常年同期偏少3成。其中江淮之间偏少2成,其它各区域均偏少3成。长江干流水位呈上涨趋势,均高于常年同期水位,大通站全月过水量1071亿m3,比常年同期多2成,比去年同期过水量多2成。淮河干流水势平稳,王家坝站、鲁台子站、蚌埠(吴家渡)站全月过水量分别为4.07亿m3、14.8亿m3、17.8亿m3,分别比常年同期少5成、1成和持平。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评价,全省主要江河112个监测断面中符合I~II类水质的占26.8%,III类水质的占32.1%,IV类水质的占7.1%,V类水质的占9.8%,劣V类水质的占24.1%。达标河段数(符合III类标准,下同)占58.9%,环比上升2.4%,同比上升8.0%。劣V类水环比上升4.1%,同比下降3.2%。大型水库水质总体良好。 淮河流域5月份淮河流域III类以上的达标河段比例占41.1%,环比下降3.2%,同比上升9.6%。劣V类河段占26.8%,环比上升0.6%,同比下降6.5%。淮河干流鲁台子段、凤台大桥段、淮南大涧沟段、蚌埠闸上段、吴小街段、明光小柳巷段为III类水。王家坝段、淮南公铁大桥段为IV类水。淮南田家庵段为劣V类水,氨氮超标。颍河界首省界段、阜阳闸上段、颍上闸上段为V类水;范台子段为劣V类水,颍河主要为氨氮超标。颍河支流泉河杨桥新闸上段、老闸上段均为劣V类。涡河亳州省界段、涡阳闸上段为劣V类水,氨氮超标;蒙城闸上段为V类水。茨淮新河插花闸上段、上桥闸上段为II类水;阚疃闸上段和插花下段为III类水。浍河临焕集段、固镇闸上段水质为劣V类。奎河栏杆集段、肖濉新河符离集闸上段、濉河浍塘沟闸上段、新汴河宿州市区段、石梁河泗县闸上段为劣V类水,水质很差。沱河宿东闸上段、新沱河徐楼闸下段、池河明光大桥段水质为V类。新汴河灵西闸上段、沣河霍邱段、西淝河凤台闸上段为IV类水。白塔河天长市区段为III类水。淠河横排头闸上段为I类水;六安市区段大店岗段为III类水。淠河总干渠九里沟段、罗管闸上段为II类水。史河红石嘴段为I类水,水质良好。 长江流域长江干流安庆市下渡口段、池州水厂段、芜湖弋矶山段、马鞍山猫耳山段水质为II 类,质量状况良好。铜陵水厂段为III类水。青弋江南陵弋江段、芜湖中山桥段为III类水,大砻坊

浙江省为例,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

浙江省为例,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 河流和湖泊是中国主要的淡水资源。中国人均径流量为2,2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径流量的24.7%。中国水资源分布情况是南多北少 以下为浙江省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和潜力分析 浙江省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955亿m3,人均占有量仅为2060 m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全省实际可用水资源为310亿m3,人均可用水资源为700 m3,而且全部由降雨补给。从浙江省的天气气候特点及全省历史平均降水量分布情况分析,浙江的降水主要集中在5 月至7月上旬的梅汛期及7——9月的台风干旱期(受台风影响),期间出现的降水往往是大到暴雨,雨水流失多,蓄储率不高。降水具有地域分布不均、旱涝明显、随机性大、年际年内分布不均、水资源的分布与经济区域需水地区不平衡的特点。同时,省内河流源短、流急,大量径流以洪水形式流入东海。 1、水资源总量 浙江省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2200mm之间,属于我国的湿润地区,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955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我省人口稠密,人均拥有量只为2060m3,已接近国际所规定的人均年2000m3的中度缺水警戒线。浙江省河湖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4%,全省按流域分区可划分为潘阳湖水系、太湖沿岸、钱塘江、浦阳江、曹蛾江、甬江及浙东沿海诸河,椒江、瓯江及浙南沿海诸河,闽东诸河,闽江,各流域分区降水量与地表水资源量见表2-3。表2-4是以行政分区的水资源分布,从列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浙江省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水资源总量相对缺少,而经济欠发达的西南山区降水更为丰富,水资源总量相对宽裕。 洗车浪费的水够100万上海人用20天 “上海临江靠海,不可能缺水!”在多数人的观念中,上海拥有充沛的水资源,但事实上因为污染严重,上海地表水资源中仅有20%的淡水可供使用,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200立方米,低于北京,属于典型的污染型极度缺水城市。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对水基础知识和水资源状况不了解,甚至有误解,许多企业和个人节水意识淡薄,认为水价便宜,多用点水也花不了多少钱,生产、消费、生活中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屡见不鲜。 仅以上海的洗车行业为例。作为特大型城市的消费新热点,目前上海各类机动车数量已达150万辆,预计到2010年将达300万辆。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洗车行业迅速发展。 据上海市水务局统计,上海有70%左右的加油站附设机动车清洗,约为550家至600家;持经营许可证的洗车站(点)为315家;无证经营的洗车摊点约有300家。洗车站(点)的年用水总量约为1000万立方米。而在数以千计的洗车站(点)中,目前仅有8家安装使用了机动车污水循环净化系统。大型公交公司的洗车站虽然具备洗车水循环回用能力,但由于洗车设施不适应公交车结构、机械洗车成本高等原因,大都仍采用耗水量更高的人工清洗。 根据测算,清洗一辆车平均耗水70升至80升。如果使用洗车水循环回用设施,耗水量可降至15升至20升,按全市100万辆机动车每年清洗50次计算,全市洗车水可节约将近300万立方米/年。也就是说,目前仅洗车行业浪费的水,就可供100万上海人20天的生活用水。 在水资源同样奇缺的北京,除了超过230万辆机动车所创造出的规模更加庞大的洗车行业外,城市管网漏水造成的水资源浪费也十分惊人。北京市水务局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市管网漏失率近20%,有1/5的供水被白白浪费。北京每年跑冒滴漏所损失的水量,相当于13个北海。

北京市水资源现状

北京市水资源现状 1、水资源现状 北京市多年平均降水585mm,年均降水总量98.28亿m3,形成地表径流17.72亿m3,地下水资源25.59亿m3,当地自产一次水资源总量37.39亿m3。境内五大水系除北运河发源于本市外,其他四条水系均发源于境外的河北、山西和内蒙古。多年平均入境水量16.06亿m3,出境水量14.52亿m3。 北京属资源型重度缺水地区,属111个特贫水城市之一,是水库存水量全国下降最快的三个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30、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8,远远低于国际人均1000m3的缺水下限。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瓶颈。 2003年北京市总用水量35亿m3,地表水、地下水、其它水源用量分别为8.33、25.42、1.25亿m3,分别占全市总用水量的24%、73%、3%。 工业、生活、农业、河湖环境用水分别为7.96、12.43、13.66、0.95亿m3,分别占全市总用水量的23%、35%、39%、3%。 地下水长期超采,使用率由2000年的67%上升到2003年的76%,致使水位年均下降1.29米,水环境和水生态平衡受到威胁;全市每年仍有4亿方污水直接排放,再生水利用率也不足40%;大量宝贵的水资源还未有效利用,不仅污染城乡环境,也加剧了水资源紧缺的局面。 2、用水特点 城市生活用水水平呈上升趋势,由1980年的194L/人·d,增加到2003年的316L/人·d,年增长率2.2%。 工业用水呈现负增长趋势。万元产值用水量由1980年的279m3/万元下降到2003年的21m3/万元,万元产值用水量的下降率11%。 农业用水由1980年的31.8亿m3降到2003年的13.66亿m3,降低了57%。 2003年用水总量35亿m3,比1980年降低了27%。用水构成发生较大变化,农业用水比例由1980年的65%下降到2003年的39%;生活用水的比例由8%增加到35%;工业用水量比例有所减少。

六安市地下水环境与污染和防治

六安市地下水环境与水污染的防治和治理报告 一. 序言 1.研究地下水的重要意义 地下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但近年来地下水污染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日严重,已经成为一个相当普遍的环境问题。地下水是安徽省主要的生产生活水,近年来不断加剧的人类经济活动造成了安徽省地下水污染的不断恶化。主要表现为地下水中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等常量组份的含量有不断增高的趋势。 当今人类面临着着严重的水资源问题。地下水作为一种重要的水资源,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成为了人民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世界范围内约有1/3的人口使用地下水作为饮用水。但人们在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同时也在变着地下环境,并因此产生诸多问题,其中,水质污染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地下水一旦由于开发不当丽受污染,南予萁自净能力极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直接对人类造成危害。近年来地下水污染问题受到了较大关注,我国对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研究工作已经开展起来,根据六安市地下水污染调查的相关资料,本文重点针对六安市的地下水污染进行了相关评价和研究。 地下水这一名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地下水是指赋存于地下水以下岩土空隙中的水;包气带及饱水带中所有含于岩石空隙中的水均属之。狭义的地下水仅指赋存于饱水带岩土空隙中的水。因此人们的饮水等生活用水大量都是来自于地下水,所以研究地下水有着重要的意义及作用。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地下水水化学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日本、瑞典、美国、芬兰和翻拿大等国相继对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Helgeson等阻3建立了水溶液中不可逆反的地球化学模型,这些模型是现代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的基础;Osmon等口’在美国加利福尼距和佛罗里达碳酸岩盐分布区,开辟了应用铀同位素对地下水进行研究的先例;Stumm等川出版了《水化学一天然水化学平衡理论》,较系统地提供了定量处理天然水环境中各种化学过程的方法;Frengstad 等强3对挪威地下水的水化学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地下水中各元素浓度随pH值升高的原因;Edmunds等嘲逶过主量元素方法对墨西哥市地下承沿承流路径的地球化学演化、氧化一还原过程等进行了研究。 近年来我国对地下水水化学也进行了长期研究。宋长春等口1分析了吉林西部不丽地貌区地下水元素地球化学分异性,元素迁移地球化学过程的转化;郭占荣哺1对三屯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系统中的主要离子、TDS和水化学类型的特征及其变化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钱家忠等睁1分析了徐州张集永源地裂隙岩溶水水化学特征,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李向全等n们运用构造控水分析、水化学同位素等方法,对宁夏南部“南北古脊梁"岩溶裂隙水流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丁宏伟等n玛系统研究了河西走廊地区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揭示了走廊平原地下水水化学组分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演化规律,提出了颇具意义

甘肃水资源现状分析

1、甘肃省水资源现状分析 甘肃省位于中纬度内陆地区,包含黄河、长江和内陆河三大流域,九大水系。水资源不足,人均和平均耕地占有量少,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286.21亿m3,人均占有量1119m3, 居全国第22位。西部河西走廊属内陆河流域,干旱多风,年降水量稀少,以灌溉农业为主,水地面积占全省水地面积的75%,人丁绿洲发展速度较快,水资源利用程度较高:中东部地区属黄河流域,年降水量250-550mm左右,地表水、地下水十分稀少,区内多为山区早地,农业生产完全依靠天然降雨,旱地面积占全省早地面积的80%。受特定自然条件的制约,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水 土流失进一少加剧。在部分河谷沟道、黄河及其支流沟谷有一定量的地下水存在,但由于开采有一定难度,或由于资金原因,开发利用程度不高:长江流域多为山地(陇南山区),但降水量相对较大,水多地少,水资源利用程度较低。 2、模型应用 应用任务1中所建模型,对甘肃省承载能力潜力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甘肃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研究。基本资料见表3,结合甘肃地区水资源的有关资料确定矩阵A的 权重,。为了更好地反映各等级水资源承载能力情况,对 、 、 进行0~1之间的评分,取得 计算出水资源指标特征值见表4,推求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综合评分值见表5 Partition Population (Million)Land area () Irrigated area () Water supply () Use of water () Water requirement () Total water resources () Inland River in Hexi Corridor 478.22270024901.447308180698930079550006591500 Longyangxia 3.57101800.056990289032002686400

水资源的基本特点

水资源的基本特点 水资源是在水循环背景上、随时空变化的动态自然资源,它有与其他自然资源不同的特点。 一、可恢复性与有限性 地球上存在着复杂的、大体为年为周期的水循环,当年水资源的耗用或流逝,又可为来年的大气降水所补给,形成了资源消耗和补给间的循环性,使得水资源不同于矿产资源,而具有可恢复生,是一种再生性自然资源。 就特定区域一定时段(年)而言,年降水量有或大、或水的变化,但总是个有限值。因而就决定了区域年水资源量的有限性。水资源的超量开发消耗,或动用区域地表、地下水的静态储量,必然造成超量部分难于恢复,甚至不可恢复,从面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就多年均衡意义讲,水资源的平均年耗用量不得超过区域的多年平均资源量。无限的水循环和有限的大乞降水补给,规定了区域水资源量的可恢复性和有限性。 二、时空变化的不均匀性 水资源时间变化上的不均匀性,表现为水资源量年际、年内变化幅度很大。区域年降水量因水汽条件、气闭运行等多种因素影响,呈随机性变化,使得丰、枯年水资源量相差悬殊,丰、枯年交替出现,或连旱、连涝持续出现都是可能的。水资源的年内变化也很不均匀,汛期水量集中,不便利用,枯季水量锐减,又满足不了需水要求,而且各年年内变化的情况也各不相同。水资源量的时程变化与需水量的时程变化的不一致性,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时间变化不均匀性。 水资源空间变化的不均匀性,表现为资源水量P和地表蒸散发量Es的地带性变化而分布不均匀。水资源的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多年平均年降水量P的地带性变化,基本上规定了水资源量在地区分布上的不均匀性。水资源地区分布的不均匀,使得各地区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上存在巨大的差别。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与人口、土地资源的地区分布的不相一致,是又一种意义上的空间变化不均匀性。 水资源时空变化的不均匀性,使得水资源利用要采取各种工程的和非工程的措施,或跨地区调水,或调节水量的水量的时程分配,或抬高天然水位,或制订调度方案,-----,以满足人类生活、生产的需求。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两面性和多功能特点 水资源随时间变化不均匀,汛期水量过度集中造成洪涝灾害,枯期水量枯竭造成旱灾,因此,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在于增加供水量,满足需水要求,而且还有个治理洪涝、旱灾、渍害问题,即包括兴水利和除水害两个方面。 水可用于灌溉、发电、供水、航运、养殖、旅游、净化水环境等各个方面,不的广泛用途决定了不资源开发利用的多功能特点。按照水资源的功能,有是可将水资源分别称为:灌溉资源、水能(力)资源、水运资源、水产养殖资源、旅游资源等,作出专项的水资源评价。表现在水资源利用上,就是一水多用和综合利用。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 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开始闹水荒,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水荒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情势越来越严重,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已经带来了严重影响。 缺水:全面告急 ?北方资源性缺水! ?南方水质性缺水! ?中西部工程性缺水! “中国是一个中度缺水的国家”,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吴季松说,这是从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上得出的判断。据统计,我国目前缺水总量估计为400亿立方米,每年受旱面积200万~260万平方千米,影响粮食产量150亿~200亿千克,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全国还有7000万人饮水困难。缺水对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从人口和水资源分布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水资源南北分配的差异非常明显。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口占了中国的54%,但是水 资源却占了81%。北方人口占46%,水资源只有19%。专家指出,由于自然环境以及高强度的人类 活动的影响,北方的水资源进一步减少,南方水资源进一步增加。这个趋势在最近20年尤其明显。这就更加重了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和南北水资源的不平衡。最近几年,北方连年干旱。如果说北方资源性 1 / 16

重庆市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

重庆市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以万州为例 内容摘要:介绍了重庆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并以万州为例,从万州水资源 实际情况和开发利用现状出发,针对水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其中涵盖了万州及重庆的水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为重庆市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土流失;环境保护;对策;万州 一、绪论 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虽然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不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重庆市人均占有当地水资源量约为1600m3,仅为全国平均数的2/3/,不足世界平均数的1/6,随着重庆经济的发展,缺水将更加突出。近年来,由于人类对水资源的破坏性利用,水危机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万州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的研究分析,目的在于让人们正确的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以更好的解决水资源不足和水资源严重污染的问题,力求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2、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宏观政策上研究较多,节约用水主要从采用节水技术、倡导人们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入手。而且国家已经出台了实行阶梯水价的政策,但目前具体研究阶梯水价实施办法的不多,真正实施阶梯水价的城市也较少。 二、正文 1、重庆市水资源现状及利用 重庆市地跨105°17′—107°14′E、28°22′—30°26′N,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的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口处,东西长约470km,南北宽约450km,幅员面积

六安地质地貌

六安地质地貌 一、地质 地层市境属于扬子地层区、大别山地层分区、六安地层小区,岩性单一。除在淠河沿岸沉积有全新统(Q4)黄色砂土、砂砾等河漫滩相地层外,大部分均被第四系上更新统(Q3)松散沉积物覆盖,主要岩性是土黄色含铁锰质结核粉质粘土与浅红色粉质粘土层。另外望城岗乡的二虎山、大岗头附近有上第三系正阳关组(N2)灰绿、灰白粘土质砂砾岩零星出露,在九里沟乡的九里沟,望城岗乡的十里铺一带出露有少量下第三系戚家桥组(E8)砖红色砂岩。 构造 市境处于合肥——六安凹陷构造单元的南西边缘地带。距市中心正南方十多公里处有一条纵贯东西的肥西(防虎山)——六安县韩摆渡深断裂带,断面倾角大于80度,落差3至4公里。在市区十里铺、望城岗和五里塘附近有一条呈北东向的正断层。肥西(防虎山)——韩摆渡断裂形成于扬子期,具有多次活动的特征。位于该断裂上的六安县杨公庙地带,距市中心仅有15公里,在近十年中已发生地震4次(1976年1月20日2.4级,1982年9月27日3.8级,1985年5月10日3.5级,1985年5月13日2.5级)。此外,呈北西西向延伸的南港——龙门冲断裂,自东向西经舒城南港,六安县毛坦厂、龙门冲、金寨县响洪甸;呈北北东向的为皖西地区主要发震构造的固镇——霍山断裂,距市境都不远。因此,本市具有受邻近地区地震波及的背景。市区地震设防烈度为七级。 工程地质 市境范围内的工程地质条件简单,按照沉积物岩性大致可以分为四区。 基岩裸露区:市境东部,红色砂岩偶有露头,岩石风化强烈,风化带内有一些粘土,其容许承载力在30——50吨/平方米,地基很好,是重工业建筑的首选基地。粉质粘土区:淠河总干渠沿岸2公里左右范围内,黄色粉质粘土厚度一般在10米左右,其容许承载力为20--25吨/平方米,是城镇建设的良好地带;但须注意本层粘土具微弱膨缩性。 松散砂石区:淠河沿岸沉积的黄色砂土,由于沉积年代较近,几乎呈松散状态,厚度一般为15米,容许承载力在10吨/平方米以下,是开发果园、林场的良好基地。 隐伏的淤泥区:掩埋在杂填土下的老城河淤泥地带,淤泥土呈流塑状态,厚度5——10米不等,其上不宜建高层建筑物。 水文地质市境地下含水层有两类。 砂土孔隙浅层潜水层:淠河河床及漫滩相沉积的砂土层厚达15米,富水性较好,一般可采涌水量达20——50立方米/小时,地下水来源主要靠大气降水及地面流水补给,水质较好,是市境内可靠的供水源地。 裂隙含水层:市境内广布粉质粘土区和风化砂岩带,棱柱状裂隙发育,含有少量的裂隙潜水。这种裂隙自上而下发育渐弱,地下水埋藏浅,水量小,无开采价值,所以常称此为波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暂 行办法的通知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六政办[2006]39号 【发布部门】六安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6.06.29 【实施日期】2006.06.2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六政办[2006]39号) 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六安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06年6月12日市政府第1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六年六月二十九日 六安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供水和用水管理,维护城市供水、用水双方的合法权益,保障城市生活、生产用水和其他用水,根据国务院《城市供水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六安市城市规划区内供水、用水等活动。 本办法所称城市供水是指城市公共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 第三条城市供水和用水工作,应当坚持开发水源与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相结合,保障供水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则。 第四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下称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城市供水用水工作,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对城市供水用水进行管理和监督。 市规划、环保、水利、卫生、质量技术监督、价格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城市供水用水管理工作。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组织城市规划、环保、地质矿产、城市供水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编制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作为城市供水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第六条依法做好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一切污染水质的活动。城市供水水质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市环境保护、卫生、城市供水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对城市供水水源和水质进行监测。

市水资源现状调研报告

市水资源现状调研报告 一、我市水资源现状 我市是国家商品粮主要基地之一,农业人口多,人均土地少,水资源贫乏。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50.5毫米,水资源总量为7.2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3.6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3.6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484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省人均占有量的1/4,被列入全国300个缺水城市之一。 尤其是近年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地表水资源逐渐减少。我市虽然中有洋河东西穿过,北有泷河,南有松、洪、赵等主要河道。还有南北流向的新河、宁、宋及洋松、大观等二十多条大的输水河道,并有几十处涵闸。但是由于拦蓄工程不配套,干旱少雨气候蒸发强烈,水资源大量流失。使之大部分沟河蓄水量不多,大旱时甚至干涸,加之能用提水设施缺少、而不全,设备不配套,造成仅有的水资源利用率不高。 水位下降迅速。目前我市机井管理不完善,淤积严重,布局混乱,全区虽有两万多眼机井,但有的百亩仍无一眼,有的百亩竟达三眼之多。特别是靠近市区的地方机井越打越深,越打越密,平均每平方公里达六、七十眼。地下水日开采量达8万多立方米,年开采量约三千万立方米,而浅层地下水资源的年补给量仅为七百多万立方米,常期严重超采,引起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据有关资料获悉,深层水位70年代高出地面两米多(曾在政府院内、宋营、洋北等地打深井40余眼,当时成井后不用动力抽水,有的能自流,有的水头能喷出地面一人多高)。现在抽水降深至地面下三十多米,并且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面积达三十多平方公里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其中心静水位埋深二十五米左右,动水位埋深六十多米。将造成地面下沉,为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灾害。 水质污染严重。据有关部门监测表明,一些地区不论是地表水或地下水,水质甚优,耗氧有机物“三氧”铁、锰、氧等均超过标准值。据今年二月中旬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对洋河铁路桥处的测试,其值为劣ⅱ类水质,属于严重污染。特别是市区人口和工厂迅猛增加,化肥农药大量使用及工业、生活废水的无控制排放,严重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