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与单纯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的对比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59.95 KB
- 文档页数:2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疗效分析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实施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的疗效。
方法:择本科室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实施随机数表分组:灌注组(n=40)、联合组(n=40),灌注组实施血液灌流治疗,联合组实施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对比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
结果:联合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病死率较灌注组明显降低(P<0.05)。
联合组患者患者治疗后血清百枯草水平、SOFA评分较灌注组明显降低(P<0.05)。
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实施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标签:急性百草枯中毒;血液灌流;血液滤过急性百草枯中毒是能较为常见的农药中毒类型,由于百草枯属于快速灭生性除草剂,该药物毒性较大,可通过接触及内吸过程对人体产生毒性,当前临床尚未发现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特效解毒药,患者中毒后常引起脏器功能衰竭,致死率较高[1]。
加强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早期急救,及早清除患者体内残留毒素,积极预防患者脏器衰竭是临床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主要原则。
本科室对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4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实施了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
现行效果总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择本科室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实施随机数表分组:灌注组(n=40)、联合组(n=40)。
灌注组中含有男22例,女18例;患者年龄跨度20~72岁,平均年龄40.2岁(s=10.6);服药距入院时间跨度30min~10h,平均时间5.2h(s=3.7);联合组中含有男23例,女17例;患者年龄跨度20~73岁,平均年龄40.3岁(s=10.5);服药距入院时间跨度30min~10h,平均时间5.3h(s=3.7)。
灌注组与联合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独立样本检测结果符合对比研究标准(P>0.05)。
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内容。
血液灌流在百草枯中毒中的应用目的:对百草枯中毒患者行血液灌流治疗方法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百草枯中毒患者80例,以患者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为分组依据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
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
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死亡率也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液灌流用于百草枯中毒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标签:百草枯;中毒;血液灌流百草枯又名敌草快或克芜踪,归属于吡啶类的除草剂[1-2]。
百草枯中毒直接伤害人体肺部,损害人体肺部功能,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患者死亡[3-4]。
由于当今社会中人民精神压力的增大,若家庭生活不和谐或者人精神脆弱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服毒现象发生。
百草枯作为一种农药制剂,服用其致死致伤的不仅发生与农村,更蔓延于城市。
百草枯中毒若得不到及时救治很容易导致死亡。
因此,医院提高门诊急救能力,探索科学高效治疗方法十分必要。
不仅有利于提高服农药中毒患者的救治率,更提高了医院的整体治疗水平,促进社会发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以血液灌流用于百草枯中毒的临床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其中男40例,女40例,男性患者年龄21~57岁,平均(36.2±1.0)岁;女性患者年龄22~59岁,平均(35.9±1.2)岁,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百草枯误服,误服量为5~500 ml,所有患者在误服中毒后均得到及时的洗胃等临时处理措施,其中有48例患者在当日内入院,另有32例患者陆续发生多脏器受损后入院,所有患者体质健康,无既往病史。
依据患者个人经济状况及其他因素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
1.2 排除标准既往合并慢性疾病;有其他药物同时中毒[5-6];中毒方法为非口服,洗胃时间>2 h;6 h内未用活性炭或白陶土吸附毒物;24 h以内未能导泻成功;血液灌流透析开始时间超过12 h或未坚持12 h一次,连续3 d。
血液灌流治疗32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目的:探析血液灌流治疗32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有效护理措施。
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给予血液灌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22例病情好转,9例死亡,治疗总有效率为68.75%;而对照组16例病情好转,16例死亡,治疗总有效率为50%,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运用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患者时,再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能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标签:血液灌流;百草枯中毒;护理百草枯是一种运用比较广泛的除草剂,毒性较强,人体中毒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往往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比如肺部感染、中毒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肺间质纤维化等[1],严重的情况下,甚至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并且百草枯中毒的死亡率较高,约为85%~95%[2],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血液灌流治疗32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有效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30例,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为(38.1±7.3)岁,病程3~24h,平均病程为(13.9±5.4)h,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
两组患者在病程、性别以及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2.1 治疗方法临床上主要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其中包括导泻、皮肤清洁、补液利尿以及洗胃等。
而观察组则给予血液灌流治疗,具体操作如下:患者入院后,按照操作流程将血液灌流器安装好,运用2L肝素生理盐水对血滤管路进行冲洗,冲洗时间>20min,尽量冲洗掉细小的碳微粒,确保灌流器完全肝素化。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在急性百草枯患者中的应用体会发表时间:2016-03-02T14:50:04.23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8期作者:叶昱栋[导读] 贵州省六盘水市首钢水钢总医院急诊科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更加有利于患者恢复。
贵州省六盘水市首钢水钢总医院急诊科 553000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在急性百草枯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诊治的78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实验组昏迷时间、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检测指标,如:BUN、SGPT、CK以及LDH等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5)。
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更加有利于患者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急性百草枯;临床效果百草枯是农业中使用较多,且毒性相对较强的除草剂。
目前,临床上对于急性百草枯中毒尚缺乏理想的解毒方法,患者服用百草枯后吸收较快,排泄相对较慢,使得百草枯能够在机体内长时间存在,并且能够分布在机体各个组织器官中。
患者中毒后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治疗,将会引起器官衰竭、低氧血症等,严重者将会引起死亡。
常规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长期疗效欠佳,预后较差。
近年来,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在急性百草枯患者中广为使用,该方法能够迅速清除小分子、水溶性物质,提高毒物清除率,为患者后续治疗赢得时间[1]。
为了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在急性百草枯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诊治的78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百草枯中毒的临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观察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救治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
方法24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在给予禁食禁饮、洗胃、利尿、导泻、补液、药物解毒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方法进行治疗,并给予相应的特殊护理。
观察临床效果。
结果24例患者中,治愈及好转患者16例,8例因中毒量较大、中毒时间过长,抢救时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导致死亡,有效率为66.67%。
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并配合特殊有效的护理方法,对于救治急性百草枯中毒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救治有效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百草枯中毒;护理百草枯(Paraquat)又名克无踪,化学名:1,1-二甲基4,4-二氯吡啶,作为除草剂的一种,易溶于水,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其毒性强,大多患者由于误服或自杀口服百草枯引起中毒,致死率较高。
百草枯中毒后,主要损害大部分内脏器官,如:肺、肾、心、肝等,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一旦大量服用,几小时即可致死[1]。
百草枯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及时有效的降低和控制毒性物质在人体血液和组织中的扩散是救治关键。
常规方法是立即救治,及早洗胃、导泻、利尿、补液、血液净化、药物解毒,尽快将体内毒素清除。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百草枯中毒,可将血液中的毒物进行吸附,并帮助纠正患者紊乱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利于保护患者脏器的正常功能。
现选择2010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并给予相应特殊护理的百草枯中毒患者24例进行研究讨论,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百草枯中毒患者24例,其中男9例,女15例;年龄17~56岁,平均年龄37岁;21例为情绪激动后服用20%百草枯浓缩液,3例为误服;24例患者均有明确百草枯口服史,于服用后1~14 h内入院就诊,口服剂量为20~120 ml。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疗效评估目的:评估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疗效,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2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4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
对照组患者接受洗胃、导泻、补液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观察组患者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0.0%(14/2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45.0%(9/20),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血肌酐、血肌酸激酶等实验室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疗效显著,减少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和死亡率。
标签: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百草枯中毒百草枯(paraquat,PQ),是一类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剂和除草剂。
1882年,英国首度合成PQ,距今已有上百年历史。
因百草枯具有价格低廉、除草彻底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农田、果园和花园的除草方面[1]。
但是百草枯对人畜具有强毒性,可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在25%~76%[2]。
目前尚未有针对PQ中毒的特效治疗方法,一般采用洗胃、导泻等手段阻止机体对百草枯的吸收,补液、利尿等对症治疗。
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是血液净化的一种手段,对相当大部分毒药和药物来说,血液灌流清除效果更好[3]。
笔者所在医院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疗效获得满意效果,本文主要浅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在百草枯中毒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分析自2013年3月-2015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
按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百草枯中毒护理摘要】目的:采用血液灌流合并血液透析的方法治疗百草枯中毒患者,并分析其有效的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的58名百草枯中毒患者,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
每组29例,均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法,实验组给予特殊护理,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护理效果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远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参照组。
结论:对百草枯中毒患者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后,施以特殊的护理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而且患者满意度较高,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百草枯中毒、护理百草枯(Paraquat)又名对草快、克瑞踪,是上世纪80年代引进我国的一种速效触杀型灭生性季铵盐类除草剂,其腐蚀作用及毒害作用均较大,极易造成心肺和肝肾的严重损害,死亡率极高[1]。
大多数患者是由于误食或自杀口服,引起中毒,大剂量服用后几小时内就可致死,百草枯致死剂量低,且目前临床上还未有有效的解毒药物。
本院在临床急救中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方法治疗百草枯中毒患者,并加强临床监护及护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研究资料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月在本院救治的百草枯中毒患者58例,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7例。
将其随机分配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29名患者。
实验组中男性患者18名,女性患者11名,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为26.6岁±4.2岁;参照组中男性患者13名,女性患者16名,19~50岁,平均年龄为34.5岁±2.1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情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1.2.1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洗胃、导泻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联合治疗,且均使用同一规格型号的灌流器及透析器。
应用灌流器串联透析器,股静脉中置入双腔导管,建立血管通路后,进行碳酸氢盐透析,并按照说明设定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血流量为200~300ml/min,均皮下注射给予低分子肝素5000u以防止患者消化道出血,每次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3小时,每两天一次。
血液灌流对百草枯中毒疗效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血液灌流不同治疗次数对百草枯中毒的临床效果。
方法79例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与常规组4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给予洗胃、导泻、吸附、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护肝肾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与对照组采用不同的血液灌流治疗方案。
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8周后治疗组治愈23例,治愈率为59%,对照组治愈14例,治愈率为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灌流后两组患者的肝酶、心肌酶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酶学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未进行性降低,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液灌流可降低百草枯对脏器的损害,治疗总时间20 h的血液灌流治疗方案,可以明显降低百草枯中毒的病死率。
关键词血液灌流;百草枯中毒近年来,我国农村应用百草枯日渐增多,中毒病例的报道呈上升趋势,虽然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百草枯中毒的救治做了大量的研究,但目前对其尚无特效的解毒剂,且明确有效的治疗措施较少。
本文旨在探讨血液灌流不同的治疗时间及次数对百草枯中毒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院急诊科病房2011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百草枯中毒患者79例,均有明确的口服百草枯病史,服药量5~200 ml,男34例,女45例;年龄18~70岁。
将7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
治疗组中男18例,女21例;年龄(38.6±11.8)岁;服毒后就诊时间0~3 h。
对照组中男16例,女24例,年龄(39.5±11.4)岁,服毒后就诊时间0~3.5 h。
两组患者口服剂量、年龄、性别、服毒后就诊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洗胃、注入吸附剂吸附、导泻剂导泻、甲泼尼龙、环磷酰胺、保肝、营养心肌、大量补液等治疗。
百草枯中毒血液灌流方案研究目的:分析不同灌流方案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尿百草枯检测达100ug/ml的37位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其中串联灌流器清除百草枯27例为A组;单个灌流器清除百草枯10例为B组。
观察每组灌流后尿百草枯转阴时间及灌流器消耗数量,以及转阴后24h、48h、72h检测尿百草枯的结果。
结果:A组尿百草枯转阴的平均时间为5.4h,B 组尿百草枯转阴的平均时间为8.0h,A组尿百草枯平均转阴时间较B组短(P<0.05);A组灌流器消耗平均5.6个;B组灌流器消耗平均8.8个,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串联2个血液灌流器清除百草枯的速度及效果明显优于1个血液灌流器。
标签:百草枯;中毒;血液灌流百草枯(PQ)为有机杂环类接触性除草剂,又名对草快,国内商品名为克芜踪,“龙卷风”、“天除”、“迅达”、“迅锄”、“一把火”、“一扫光”、“草枯宁”,具有应用广泛、毒性高、病死率高等特点,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国外报道病死率为40.0%~50.0%,我国高达60.8%~88.7%。
本研究拟探讨不同灌流方案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问我院收治的37例重症百草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主要条件:1)年龄9~60岁,体重大于30kg;2)所有病例为口服百草枯,尿百草枯检测达100μg/mL;3)存活3天以上。
4)平素健康。
排除主要条件:1)非口服百草枯者;2)尿百草枯检测100μg/mL;3)没严格按照预先设定方案进行。
37例入选病例分为两组,A 组27例,女性15人,男性12人,年龄9~57岁,平均(46.64±8.01)岁;B组10例,女性6人,男性4人,年龄16~59岁,平均(44.21±9.25)岁。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以血液灌流为主综合治疗抢救百草枯中毒疗效观察目的超早期指导泥浆水催吐,早期反复泥浆水洗胃,应用自配百草枯排毒液全消化道灌洗加反复、长疗程血液灌流等多法联合应用,对无特效解药、救治困难,且口服死亡率极高的百草枯中毒救治方法疗效观察与研究。
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6月~2011年3月收住的9例百草枯中毒患者院前超早期泥浆水催吐指导,入院后早期反复泥浆水洗胃,自配百草枯排毒液500 ml反复行全消化道灌洗加反复、长疗程血液灌流等进行综合救治。
结果9例中毒者均一过性出现咽喉肿痛,口腔黏膜溃烂,吞咽困难,未出现脏器衰竭并发症,随访3~10个月,全部成功治愈。
结论百草枯中毒目前无特效解毒剂,口服致死量极低,常规对症治疗死亡率极高,早期有效的阻断毒物吸收,快速清除毒物是救治成功的重要因素。
笔者所在科室采用超早期指导泥浆水催吐,入院早期反复泥浆水洗胃,自配百草枯排毒液行全消化道灌洗加长疗程血液灌流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有效、迅速、高效、稳定的,能成功救治急性百草枯中毒。
标签:百草枯;泥浆水;百草枯排毒液;全消化道灌洗百草枯(PQ),又名见青杀、对草快、克芜踪、泊拉夸特,为吡啶类除草剂,化学名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在酸性及中性溶液中稳定,遇碱分解,遇土壤失活,对环境无污染。
但人体吸收后具有多系统损害,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以肺组织最重,最终因呼吸衰竭死亡,常规治疗效果极差,病死率高,无特效解毒剂,早期进行有效阻断毒物吸收,排出体内毒物的综合救治方法尤为重要。
笔者所在医院于2010年开始对急性百草枯中毒用超早期指导泥浆水催吐,早期反复泥浆水洗胃,百草枯排毒液行全消化道灌洗加反复、长疗程血液灌流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救治,取得明显效果,9例病例随诊超过3~10个月,均存活,无严重后遗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9例患者均为笔者所在科2010年6月~2011年3月收治住院患者,男7例,女2例,年龄14~22岁,中毒量为20%溶液15~60 ml,9例中毒者均确定百草枯口服中毒自杀,口腔黏膜表面变为绿色,中毒后开始呕吐物、洗胃液及所排的大便仍为墨绿色,所有患者均有上消化道烧灼感,咽喉肿痛,恶心、呕吐、腹痛,入院2~5 d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溃疡、咽喉红肿溃烂、吞咽困难,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生化检验均有不同程度转氨酶、黄疸指数、心肌酶、尿素氮升高表现。
强化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百草枯中毒疗效观察资料与方法观察组:2004年1月~2009年10月百草枯中毒患者36例,男14例,女22例;年龄15~47岁,平均38.6岁。
均为经口服中毒;服药量为20%百草枯原液10~200ml,其中服药量50ml以上者8例。
对照组:2000年1月~2003年12月百草枯中毒患者14例,男3例,女11例;年龄18~44岁,平均37.4岁,服药量为20%百草枯原液10~200ml,50ml以上4例。
临床表现:①观察组:服毒后就诊时间2~120小时,平均20.5小时,中毒中期症状为恶心、呕吐,服药后口咽灼样疼痛,口腔黏膜糜烂、出血等。
服药量在50ml 以上8例,4例在第1~4天出现呼吸困难;3例在第2~9天出现肾损害,黄疸,肝损害;1例在第6天出现精神症状。
36例均有心肌酶谱升高,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升高。
②对照组:患者服毒后就诊时间2~110小时,平均18.5小时,中毒中期症状与观察组无显著性差别。
服药量在50ml以上4例,2例在第1~4天出现呼吸困难,2例在第2~9天出现肾损害、黄疸、肝损害。
14例均有心肌酶谱升高,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
两组均采用:①洗胃,服药时间在18小时以内者均给予5L以上清水洗胃,活性碳100g胃管内注入;②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甲强龙160~500mg静滴,渐减量;③抗氧化剂及控制纤维化药物,大剂量维生素C、维生素E及还原型谷胱甘肽等;④抗生素预防感染;⑤一般病例禁止吸氧,PaO2<40mmHg吸氧,机械通气;⑥质子泵抑制剂保护胃黏膜。
血液净化治疗:入院洗胃后,积极综合治疗,同时尽快给予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
有肾功能损害或心肌酶谱仍高于正常值上限3倍以上者,继续血液透析或血液透析滤过治疗。
结果观察组36例,死亡10例(27.8%),1例为口服量15ml,就诊时间在服药后第7天,2例为30ml,就诊时间在第2天,7例为口服药量50ml以上者。
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血液灌流(HP)串联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治疗对急性百草枯(PQ)中毒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7年3月由本科室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30例,其中20例采用HP联合CRRT治疗,作为实验组,其余10例采用常规HP治疗为对照组。
结果:实验组在入院时Cr、BUN峰值、ALT峰值、PaO2最低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不同时间段血清PQ水平及PQ清除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死亡患者存活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
结论:HP串联CRRT治疗能改善急性PQ中毒患者的预后,效果较HP好;HP串联CRRT治疗能提高急性PQ中毒患者的存活率,其可作为急性PQ中毒患者理想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百草枯;血液灌流;连续性血液净化;存活率【中图分类号】R5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8-0148-02百草枯是一种全球广泛使用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剂,对人畜具有较强毒性。
人口服20mg/kg,甚至更少即可中毒,致死量为30mg/kg~40mg/kg。
摄入百草枯,可引起舌、口及咽部烧灼感,发生食管炎和胃炎,致呕吐和腹痛。
药物从肾脏排泄可损害肾小管,产生蛋白尿、血尿、血中尿素氮、肌酐升高等肾功能损害的变现。
百草枯能产生过氧化物离子(O-)损害1型2型肺泡上皮细胞,引起肿胀、变性和坏死,抑制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产生。
基本病变为增殖性细支气管炎和肺泡炎。
百草枯中毒可引起肾小管坏死,肝中央小叶细胞损害、坏死、心肌炎、肺动脉中层增厚,肾上腺皮质坏死等。
目前HP是我国急性PQ中毒常用的救治方法,但患者病死率偏高。
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利用超滤、弥散及对流方式非选择性的清除中小分子量、水溶性、不予蛋白或血浆结合的物质。
研究表明CRRT 可无选择性地清除代谢毒素、细胞因子、内毒素、补体活化产物等物质,改善免疫细胞的低反应状态、平衡凝血与纤溶紊乱以及修复内皮细胞。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在敌草快及百草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研究在敌草快或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2年10月期间接收治疗的82例敌草快或百草枯中毒患者展开研究,患者在入院后都及时予以洗胃、导泄等治疗,然后回顾分析患者的治疗情况,其中41例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方式,作为对照组,另外41例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基础上再采用血液灌流治疗,作为研究组,最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治疗3天后患者肝功能、肾功能明显恢复更好,同时在炎症因子改善水平上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关指标变化存在明显差异。
结论:在敌草快或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治疗中,选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方式,将能够获得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患者症状改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在临床上可加大这种治疗方式的推广应用力度。
关键词:血液灌流;血液透析;中毒患者;应用效果敌草快、百草枯都属于毒性较强的除草药剂,在当前农村农业生产种植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而随之由于应用不慎等因素,出现敌草快及百草枯中毒的情况也越来越多。
从临床症状表现来看,此类中毒患者的肺、肾等器官会受到严重损害,进而造成器官衰竭死亡[1]。
由于临床上并无针对此类中毒患者的特效治疗药物,一旦在抢救方面存在不及时,便可能引起患者死亡。
基于此,当前对该类型患者的治疗展开研究表现出较高的必要性,本文主要采用案例对比研究的方式,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2年10月期间接收治疗的82例敌草快或百草枯中毒患者展开研究,回顾分析患者的治疗情况,对照组患者41例,除常规洗胃、导泄等治疗外,仅应用血液透析治疗方式,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在26-57岁之间,平均年龄(37.2±1.6)岁,16例患者属于误服中毒,25例属于服毒自杀,患者服用量在5-100ml之间,从服用到就医间隔时间为2-10h;研究组患者41例,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额外应用血液灌流治疗方式,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在26-55岁之间,平均年龄(36.9±1.8)岁,15例患者属于误服中毒,26例属于服毒自杀,患者服用量在5-110ml之间,从服用到就医间隔时间为2-10h。
血液透析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32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在治疗百草枯中毒方面的作用和疗效。
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法治疗并观察疗效,联合治疗1~7次,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32例中死亡12例,死亡率为37.5%,与对照组相比,死亡率明显降低。
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百草枯中毒可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百草枯;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百草枯(paraquat) 化学名为1,1-二甲基-4,4-二氯二吡啶,商品名为克芜踪、杀草快,是被广泛使用的除草剂[1],毒性强,其中毒患者死亡率高,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对人主要造成以肺为主的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国内报道百草枯中毒死亡率85%~95%[2],且少见口服致死量百草枯抢救成活病例。
由于多数患者以口服为主,因而首先造成消化道腐蚀,进而累及心、肝、肺、肾等脏器。
我院自1998年至2008年采用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串联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配合综合性的对症处理措施,抢救3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百草枯中毒42例,均有明确口服百草枯病史,其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15~68岁,平均(35.7±13.4)岁。
均为口服中毒,口服量为20%百草枯10~250 ml,口服后至就诊时间2~48 h。
其中常规治疗组(对照组)10例,血液透析灌流组(治疗组)32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服药量、入院时间、入院时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及病情比较差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42例百草枯中毒者首发症状皆有口腔烧灼感、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其中18例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见表1。
1.3 治疗方法1.3.1 常规疗法患者入院后立即常规给予去除污染衣物,清洗皮肤,采用温生理盐水进行彻底洗胃,给予活性炭吸附,甘露醇导泻,口服思密达保护胃黏膜,应用激素抑制肺纤维化,应用大量维生素C对抗氧自由基及对症支持治疗[3],用甘立欣、古拉啶静脉滴注保肝治疗,大量静脉补液利尿,氧分压<40 mm Hg(1 mmHg=0.133 kPa)或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时才用>21%浓度氧吸入或呼吸末正压给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