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气体系统的安全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684.99 KB
- 文档页数:2
一、总则为保障医院医用气体系统的安全运行,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医用气体系统的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
三、管理职责1. 医用气体系统管理部门:负责医用气体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
2. 医用气体系统使用部门:负责医用气体系统的日常使用、维护和管理工作。
3. 医用气体系统操作人员:负责医用气体系统的操作、维护和管理工作。
四、安全管理措施1. 设备安全(1)医用气体系统设备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产品,并经过专业厂家认证。
(2)设备安装、调试、验收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3)设备运行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管道安全(1)医用气体管道应选用医用气体专用管材,符合ASTM B819标准。
(2)管道安装、连接、固定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3)管道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管道无泄漏、腐蚀、磨损等现象。
3. 气体品质(1)医用气体品质应符合医用药典要求,定期进行检测。
(2)气体生产、储存、输送、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气体品质,确保气体纯净、安全。
4. 人员安全(1)医用气体系统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2)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操作安全。
(3)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五、事故处理1. 事故报告(1)发生事故后,立即向医用气体系统管理部门报告。
(2)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影响等。
2. 事故调查(1)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
(2)根据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3. 事故处理(1)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对事故进行处理。
(2)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医用气体系统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医用气体系统,也称生命支持系统,用于维持危重患者的生命并促进其康复。
它就像医院的心血管系统,分布在医院医疗系统的每个角落,在维持生命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生命支持系统作为医院建设中的一项特殊工程,是保障医院安全的必要条件。
不同医用气体对不同科室的每个终端有不同的流量要求,因此,规定每个系统的流量和管径必须按区域准确计算和设计,才可保证每个区域所需的气体量能满足要求。
除了设备选型的安全考虑,管道设计是否合理也非常关键,将直接影响病人用气的安全。
本文根据GB 50751—2012《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要求对系统中的管道设计进行分析。
对于管道的选择,美国规范NFPA99 Health Care1 引言医用气体系统管道设计分析张家宝(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0)ZHANG Jia-bao(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3, China)Design and Analysis of Medical Gas System Pipeline【摘要】医用气体系统设计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对系统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做细致周密的设计才能保证其安全运行。
论文结合我国GB 50751—2012《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及英、美国家的医用气体标准,对医用气体管道系统进行设计,设计出了既满足要求,又能将成本控制在最佳范围内的医用气体管道系统。
【Abstract 】Medical gas system design is a professional work, each link of the system needs to do detailed design to ensure its safe operatio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GB 50751-2012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edical GasEngineering in China, and the medical gas standards in Britain, America, and designs the medical gas pipeline system, the medical gas pipeline system which both meet the requirements and can control the cost in the best range.【关键词】生命支持系统;医用气体;管道设计【Keywords 】life support system; medical gas; pipeline designFacilities Code 和英国规范HTM 02-01 Medical gas pipeline systems 都规定医用铜管须脱氧和脱脂,因为铜管是柔性的,容易焊接,并且不会随温度变化而导致泄漏,也不会有油脂积聚而阻止气体流动。
医用气体工程主要施工方案引言医用气体工程是医疗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医院提供各类医用气体,包括氧气、氮气、制氮空气等。
医用气体在医院的各个科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保障医院的正常运作,还能为患者的康复提供必要的支持。
本文将介绍医用气体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案,包括气体管道系统的设计和安装、压缩机房的布置以及安全监测系统的设置等。
气体管道系统设计与安装医用气体管道系统是医用气体工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其设计与安装需要严格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
下面是医用气体管道系统设计与安装的主要步骤:1.设计规划阶段: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医用气体的用量、压力要求等参数,并绘制管道系统的布置图。
2.材料选择:选择具有良好耐腐蚀性、安全可靠的材料,如不锈钢、铜等。
3.管道布置:根据设计规划,合理布置气体管道,避免交叉、交错现象,并尽量缩短管道长度,减少压力损失。
4.安装施工:在管道布置完成后,进行管道的焊接、连接等施工工作,确保连接紧密、无漏气现象。
5.压力测试:完成管道安装后,进行压力测试,确保管道系统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压缩机房的布置医用气体工程中的压缩机房是医院供应氧气、氮气等医用气体的重要环节。
压缩机房的布置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要求:压缩机房应该选址在无毒、无尘、无腐蚀气体的环境中,室内温度要适宜,并保证通风良好。
2.安全要求:压缩机房必须具备防火、防爆等安全措施,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设备布置:压缩机、储气罐等设备应合理布置,避免过度拥挤,方便维护和管理。
4.噪音控制:压缩机房应采取降噪措施,减少噪音对医院正常工作和患者休息的影响。
安全监测系统设置医用气体工程中的安全监测系统是为了保障医用气体的安全使用而设置的。
安全监测系统的设置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气体泄漏监测:安装气体泄漏传感器,实时监测气体泄漏情况,一旦发生泄漏,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2.压力监测:安装压力传感器,监测医用气体管道的压力变化,确保气体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目录一、施工组织设计1、主要施工方法;2、工程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情况、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3、劳动力安排计划及劳务分包情况表;4、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5、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6、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7、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8、施工总进度表或施工网络图。
二、主要设备性能及参数三、售后服务承诺施工组织设计总则1、为了科学的组织施工,确保系统工程项目按时竣工,并严格控制项目质量,配合总承包方满足确定的创优目标,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编写本项目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2、如我公司承接本项目,我们将以此项目安装施工组织设计为雏形,进一步征求医院和总承包方的意见和要求,重新编制更具体,更完善的项目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1、工程围:本项目包括医用氧气、负压吸引、医用电源、医用呼叫的材料制作、管道安装、配件安装、设备安装、检测、调试,直至各系统正常使用。
2、工程概况:本次灵寿县医院医用气体工程项目包括2*10氧气汇流排站房的安装及调试、2BV5110负压站房的安装及调试,氧气管道、负压管道的安装及调试,医用电源的安装及调试,医用传呼系统的安装及调试,具体工作容详见工程量清单。
3、工程特点:本次工程项目建筑面积较大,覆盖面宽,气体种类较多,管路走向及管径变化较大,是一个综合性气体管路工程,施工相对比较复杂,施工难度较大。
二、编制依据YY/T0186—94《医用中心吸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YY/T0187—94《医用中心供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1527《拉制铜管》GB14976《拉制不锈钢管》GBJ50235《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J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GB150《钢制压力容器》GB3091《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GB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GB8992《医用氧》GBJ29-90《压缩空气站设计规》GB50030-91《氧站设计规》GB706.1-1995《医用电器设备第一部分:通用安全要求》 GBJ232-90.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招标文件三、主要施工方法施工准备:1、了解医用气体施工图纸2、编制施工用材料、设备、机具等进场计划3、根据工程特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4、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管道工程安装:管道预处理医用气体工程所需管道、阀门等,除真空系统外,必须脱脂处理。
医用气体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为了保障医院内医用气体的安全使用,规范医用气体的存储、运输、使用和管理,防止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制定本医用气体安全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医用气体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使用医用气体的科室和部门。
三、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将患者和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医用气体的安全使用。
2. 合规管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进行医用气体的存储、运输、使用和管理。
3. 资源节约:合理规划医用气体的使用,避免浪费和过量使用。
4. 管理质量:加强对医用气体的质量控制和监督,确保气体的纯度和质量符合要求。
四、医用气体的存储1. 存储条件:医用气体的存储区域应远离热源、火源和易燃物品,保持通风良好。
存储区域应干燥、清洁,并设置明显的标识。
2. 分区划定:根据不同气体的特点和危险性,将存储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进行明确标识。
3. 进出管理:医用气体的进出应按照规定通道进行,严禁私自携带、存放气瓶。
4. 数量备案:医用气体的入库和出库应进行台帐登记,确保数量的准确性和追溯性。
五、医用气体的运输1. 车辆选择:医用气体的运输应使用专门的运输车辆,确保车辆符合相关要求。
2. 运输管理:医用气体车辆的司机应经过专门培训,持有相关资质证书。
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气瓶的稳定状态,避免碰撞和摩擦。
3. 装卸作业:医用气体的装卸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确保过程安全。
4. 运输台帐:医院应建立医用气体运输台帐,记录每次运输的日期、时间、数量和接收方信息。
六、医用气体的使用1. 操作规范:医用气体的使用应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严禁违规操作。
2. 设备维护:医用气体使用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 安全阀检测:医用气体使用设备的安全阀应定期进行检测,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准确性。
4. 气瓶标识:医用气体的气瓶应标识明确、清晰,并在可见位置设置警示标志,以便快速辨识。
医用气体系统安全管理探讨摘要:医用气体由中心供氧、空气压缩、二氧化碳、高压氮气、低压氮气和中心吸引等多种系统构成,是医院医疗服务的保证,是救死扶伤、挽救生命的重要支持系统。
医院中心供气系统主要利用管道,输送于医院各科室,方便快速,安全稳定。
如何确保医用气体使用中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是医院的重中之重,因此,有必要做好医用气体系统安全管理工作。
本文介绍了医用气体系统的组成,阐述了医用气体理化性质,提出了医用气体中心供应系统有效安全管理措施。
关键词:医用气体;安全;管理前言:医用气体属于医院医疗服务的生命线,其主要用于手术室、重症监护室、高压氧仓和普通病房等。
医用气体纯氧提取、操作流程、气体气压输送环节监控和终端安全管理等环节,均关乎着医疗质量及安全。
为满足临床需求,本院新建完成了医用气体中心气站,作为医院管理部门,应以为病人服务为中心的宗旨,对医用气体安全管理的各环节做到细致周密,充分保障医疗用气供给,挽救危重患者生命,促使其康复。
1医用气体系统组成医用气体中心供氧涵盖氧源、氧气恒压控制、安全报警装置、监视装置、氧气输送管道以及终端。
为充分满足临床医疗要求,我院新建中心供气、中心真空吸引、压缩空气、中心供氧化亚氮系统和回收排放装置。
设备供氧系统通过分子筛制氧机,利用变压吸附法,对各种高纯度气体进行制取,输出的气体经过多个环节过滤和除菌处理之后,进入供给管道系统中,气体在确保压力额你当、品质优良的基础上,满足呼吸机、真空吸引系统以及麻醉机等医疗设备的运转。
分子筛制氧机具有低压产气和传输、安全性好、占地面积小等优势,使用空气作为原料,运行成本较低。
其制氧设备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审批和注册,按二类医疗器械管理。
中心供氧系统双机组、双回路,两套气源可以自动手动相互转换,从而保证临床不问断供给。
2医用气体的理化性质2.1二氧化碳理化性质物理性质:是一种无色无味,沸点为-70度的气体。
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一.概述1、本方案具有下列特点:◆充分结合了目前国内外医用气体系统先进设计理念及国内知名医院设计模式;设计的动力设备目前国内医院普遍使用率较高,运行性能良好,经济合理;设计规范在按照GB50751-2012《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前提下,又参照了GB503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医用气体篇》要求。
大楼内供氧、吸引、压缩空气系统主管管道设计十路作为大楼内所有病区的供气主管。
第一路供往1#门诊综合楼小手术室、ICU区域,第二路供往1#门诊综合楼普通病房区域;第三路供往连廊楼手术部区域,第四路供往连廊楼普通病房区域;第五路供往2#外科楼手术部区域,第六路供往2#外科楼普通病房区域;第七路供往3#内科楼手术部、ICU区域,第八路供往3#内科楼普通病房区域;第九路、第十路备用。
保证系统今后的扩展性,氧气、吸引、压缩空气机房总管出口处预留阀门,可连接今后其它大楼的用气连接之用。
项目概况:临沂市人民医院本次医用气体系统工程合计4328 套用气单元,其中包括:(1)、手术部区域:重大手术室48间,麻醉诱导15床,术后恢复苏醒33床;(2)、重症监护区域:ICU、CCU 142床,血透90床(3)、病房区域:普通病房4000床(4)、35人位高压氧舱。
3、医用供气系统的设计要点:(1)、解决全系统的最佳气体流量及压力分配问题:①根据整幢大楼的总用气点流量,从主管、横管、支管进行一系列的实际与理论相结合的计算,确定最佳管径保证了用气点的气体流量。
②为保证压力符合使用要求,氧气、空气每层均有流量调压装置均采用双路设计,并能根据需要调节使用压力。
(2)、解决全系统的密封性问题:为了提高系统密封性,从工程设计到施工、材料选购、检验均严格按照GB50751-2012《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国家医药行业标准YY/T0《医用中心吸引、中心供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及国家相关标准执行。
中心供氧、吸引、压缩空气系统均设计脱脂紫铜管,连接均采用标准的医用紫铜管件连接金属密封后银钎基焊接,保证了大楼医用气体工程整个系统的气密性。
医用气体工程建设标准
医用气体工程建设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医用气体工程应提供高纯度、高质量的医用气体,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纯度应达到99%以上,且应无菌、无病毒等杂质,以满足医疗用途。
2. 医用气体工程应确保气体的安全使用,规定气瓶的存放和运输要求,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如佩戴防护用品、进行气体泄漏检测等,确保气体的安全使用。
3. 医用气体管道设计应符合相关规范,包括《医用气体管道设计规范》、《氧气管道设计规范》等,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医用气体工程的设计需符合相关消防安全规范,包括《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氧气用管道输送系统安全规范》等,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消防能力。
5. 医用气体工程的设计需符合相关环境保护规范,包括《医用气体管道设计中的环境保护要求》、《氧气用管道输送环境保护技术要求》等,以确保系统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6. 医用气体工程中的设备设计需符合相关规范,包括《医疗设备设计规范》、《医疗电气设备安全通用要求》等。
7. 医用气体工程中的管道设计需符合相关规范,包括《氧气管道设计规范》、《管道工程技术规范》等。
8. 医用气体工程中的控制系统设计需符合相关规范,包括《自动控制设计规范》、《仪表工程技术规范》等。
9. 医用气体工程建设应满足医疗设施单位应急需求,如设置医用氧气、医疗空气、医用真空供应系统等。
总之,医用气体工程建设标准涉及多个方面,以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和高效。
手术室医用气体安全使用医用气体是手术室必不可少的物资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化医院和洁净手术室的发展,中心供气快速发展,为临床、监护和手术麻醉提供了一种安全、便捷的医用气供应和分配系统,即插即用、可免去临床对气体钢瓶和吸痰器等大量抽吸设备的需求,既清洁卫生、减少了交叉污染,又节约了成本。
无论是独立的瓶装气体,医用气体都关系到病人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必须正确安装和使用。
1 医用气体的理化性质1.1 二氧化碳的理化性质1.1.1物理性质: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气体;沸点-70C。
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通常状况下能溶于水,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加。
1.1.2 化学性质:二氧化碳能跟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1.2 氮气的理化性质1.2.1 物理性质:氮气是无色无味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氮气密度比空气小,通常状况下不能溶于水,熔点为-209.86C,沸点为-195.8C。
1.2.2化学性质:N2具有三键(N三N),键能大,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常温下几乎不与任何化学元素反应,只有在高温时才能与少数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化合,不能燃烧,也不助燃的气体。
1.3 氧气的理化性质1.3.1 物理性质:氧气是无色、无味、无刺激性助燃气体,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通常状况下易溶于水。
熔点沸点低。
1.3.2 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虽不燃烧,但可助燃。
1.4 各种气体理化性质的比较。
2 瓶装医用气体的气简颜色区别不同种类的瓶装医用气体,其气筒颜色不同。
正确识别这些气筒的颜色,对防止用错医用气体至关重要。
3 二氧化碳的安全使用CO2是腹腔镜气腹首选气体。
CO2在血液中的溶解度高于空气、氧气甚至N2O。
由于机体内有碳酸氢盐缓冲对,同时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可携带CO2可以解释CO2气栓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较快的原因)。
其中CO2气栓致死剂量是空气气栓的5倍量,所以应该高度重视CO2的安全使用,积极预防气体栓塞的发生。
医院医用气体工程施工方案1. 项目概述医院医用气体工程是指为医院提供医用气体供应和管道系统的安装工程,包括氧气、氮气、氩气、二氧化碳气体等。
医用气体是医院生产和医疗服务的重要物质,对医院的正常运行和患者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医用气体工程的施工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气体的供应安全可靠。
2. 施工前准备2.1. 设计与规划在进行医院医用气体工程的施工之前,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与规划。
根据医院的需要和实际情况,确定气体种类、用量、供应位置、管道布局等参数,进行系统的设计。
同时,需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设计方案合理可行。
2.2. 材料准备医用气体工程所需的材料主要包括气体储存设备、管道、阀门、仪表等。
在施工前需要做好材料的采购工作,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并对材料进行清点、检验和储存。
2.3. 施工人员培训医用气体工程施工需要具备相应资质和技能的专业施工人员进行操作。
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包括气体设备的安装、管道连接、阀门操作等内容,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2.4. 安全防护医用气体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引导施工人员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具,并定期进行安全培训与演练,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施工流程3.1. 气体储存设备安装医用气体的储存设备一般包括气瓶、液氧储罐等。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方案,对储存设备进行安装和固定,确保设备的稳固和安全性。
3.2. 管道系统安装医用气体的管道系统是医用气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管道的安装质量直接影响医用气体的供应质量和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需根据设计方案,对气体管道进行布置、连接与固定,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确保管道安全可靠。
3.3. 阀门与仪表安装阀门与仪表是医用气体管道系统中的重要部件,用于控制气体的流量和压力。
在施工中,需根据设计方案对阀门与仪表进行安装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
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是指针导医疗机构建设,规范医院内气体装置和线路的设计、
建设、运行和维护的技术规范。
其目的是保障医疗机构内气体供应系统的安全、稳定
和可靠性,以确保医疗设备和手术室等工作环境中的气体供应满足医疗需求,保障患
者的生命和健康。
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涵盖了以下方面:
1. 气体种类和特性:规定了医疗机构需要使用的各种气体的种类、纯度要求和特性,
如氧气、氮气、气体混合物等。
2. 设计和施工:包括气体管道系统、气体储存设备、气体分配系统等的设计和施工要求,包括管道材料、阀门、连接件等的选择和安装。
3. 运行和维护:规定了气体供应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要求,包括气体储存设备的检查和
维护、管道系统的清洁和保养等。
4. 安全措施:规定了医用气体供应系统中的安全措施,如气体泄漏的检测和报警系统、防火防爆措施等。
5. 质量控制:规定了医用气体的质量控制要求,包括气体纯度检测、气体供应压力和
流量的控制等。
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有效地保障医疗机构内气体供应系统的正
常运行和患者的安全,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信誉度。
医用气体站工程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摘要:医用气体系统作为生命支持系统,用于维系危重患者的生命、促进患者康复[1]以及驱动各种医用治疗工具,其质量安全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给医院和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对于医用气体工程中存在的站房设计不能满足国家标准规范要求、系统供气压力和气体流量不足、管道焊渣、油雾、水及其他颗粒物吹入导致系统洁净度和供气品质达不到要求,以及气体管道错接或终端无防错插、监测报警系统不符合要求、设备无接地装置及管道标识混乱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为及时发现问题、有效救治患者以及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用气体系统;常见问题;应对措施;检测1医用气体系统常见问题目前,国内医用气体工程中常常存在站房设计不合理或不能满足标准规范要求,系统供气压力和气体流量不足,管道焊渣、油雾、水及其他颗粒物吹入导致系统洁净度差,供气品质达不到要求,气体管道错接或终端无防错插,监测报警系统不符合要求,设备无接地装置、管道标识混乱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对患者的有效救治,严重的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如何及时有效的发现其中的问题,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将直接影响医院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健康。
1.1气源站房问题国家卫生行业标准《医院医用气体系统运行管理》(WS435-2013)[2]中指出,医院应根据医疗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设置符合要求的医用气源供应模式。
医用氧气站房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标准《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2013)[3]的规定;中心供氧站液氧罐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GB50751-2012)[4]和现行国家医药行业标准《医用中心供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YY/T0187-94)[5]的规定;医用真空汇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GB50751-2012)和现行国家医药行业标准《医用中心吸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YY/T0186-94)[6]的规定;医用空气供应源的布局应符合国家标准《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29-2014)[7]和《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GB50751-2012)规定。
医用气体报警系统技术要求1.灵敏度和准确性:医用气体报警系统应具备较高的灵敏度,能够及时监测到气体浓度或压力的变化,并准确报警。
对于可燃气体,灵敏度应能达到国际安全标准。
2.可靠性:医用气体报警系统应具备高度的可靠性,能够在长时间运行的情况下保持稳定性。
系统应具备自检功能,能够自动检测传感器和其他关键部件是否正常工作,并在发现故障时及时报警。
3.多通道监测:医用气体报警系统应能够同时监测多个气体的浓度和压力。
不同的医疗设备和区域可能需要监测不同的气体,系统应具备多通道功能,能够满足不同区域和设备的监测需求。
4.报警方式:医用气体报警系统应具备多种报警方式,以便及时提醒相关人员处理。
常见的报警方式包括声音报警、光亮报警、短信报警等。
报警声音应足够响亮,以确保在嘈杂环境中也能被清晰听到。
5.数据存储和传输:医用气体报警系统应能够持续记录和存储监测数据,并能够将数据传输到相关人员的终端设备上。
数据存储量应能够满足长时间的需求,数据传输应具备安全可靠的机制,确保数据不被篡改或丢失。
6.易于使用和操作:医用气体报警系统应具备简单易懂的人机界面,便于用户使用和操作。
报警系统的设置和参数调整应方便快捷,并能够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
7.维护和保养:医用气体报警系统应设计合理,方便维护和保养。
系统应提供相应的维护手册和操作指导,用户能够根据指导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8.兼容性:医用气体报警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能够与其他医疗设备和信息系统进行接口连接。
系统应能够实现与医院的监控系统和网络系统的无缝集成,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
总之,医用气体报警系统作为医疗机构中的关键设备,其技术要求非常严格。
只有满足了灵敏度、准确性、可靠性、多通道监测、报警方式、数据存储和传输、易用性、维护和保养以及兼容性等多个方面的要求,才能够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
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医用气体工程设计实例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事业蓬勃发展,医疗建筑建设规模及投入不断扩大,设计水平显著提高。
其中医用气体更是在医疗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针对医疗建筑中病人治疗、诊断、预防,驱动外科手术工具等所用使用的医用气体系统设计进行论述。
关键词:医疗建筑,医用气体,动力设计,氧气,压缩空气引言:医用气体系统主要包括医用氧气供应,医用真空汇,医疗空气供应,洁净手术部医用氧化亚氮、医用二氧化碳及医用氮气供应,以及洁净手术部麻醉废气排放系统等。
正文:1.工程项目概况本工程建设用地面积32111.823㎡,总建筑面积为97406㎡,其中地上57800㎡,地下39606㎡,规划床位数500床,日门诊量为890人次。
包括三个建筑:医疗综合楼、液氧站、污水处理站。
医疗综合楼地上8层,地下3层,建筑面积为96732.85㎡,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57126.85㎡,地下建筑面积为39606㎡;液氧站地上一层,建筑面积为97㎡;污水处理站地上一层,建筑面积为175㎡。
2.医用氧气供应系统各科室氧气耗量如下:(1)手术室:8间;每间用气指标:Qa=100L/min,Qb=10L/min,同时使用系数0.75。
QF=Σ[Qa+Qb(n-1)η]=Σ[100+10(8-1)x0.75]=152.5L/min。
(2)ICU:19床;每床用气指标:Qa=10L/min,Qb=6L/min,同时使用系数1。
Q B=Σ[Qa+Qb(n-1)η]=Σ[10+6(19-1)x1]=118L/min。
(3)治疗室:18间;每间用气指标:Qa=10L/min,Qb=6L/min,同时使用系数0.15。
QC=Σ[Qa+Qb(n-1)η]=Σ[10+6(18-1)x0.15]=25.3L/min。
(4)苏醒室:12床;每床用气指标:Qa=10L/min,Qb=6L/min,同时使用系数1。
QD=Σ[Qa+Qb(n-1)η]=Σ[10+6(12-1)x1]=76L/min。
医用气体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瓶装气体(一)、各类气瓶必须认真按规定注上不同颜色的图案和标记,要保持放置场所清洁卫生。
(二)、以预防为主,氧气瓶的安全帽,防震胶圈应完整。
(三)、严禁氧气瓶和可燃气体及带油物混杂存放在一起。
(四)、氧气瓶不准与易撞击物堆放在一起,也不得放在日光曝晒及火源、电源的近处,并要有充分的自然通风。
(五)、开闭氧气瓶要小心谨慎,应慢开慢闭,人应站在侧面,阀门坚固打不开(冻结)时,严禁用火烤氧气瓶,操作者使用工具均不得沾有油脂。
(六)、各类气瓶应分开运输和存放,严防火灾及爆炸事故发生。
二、分子筛制氧系统及供氧管道系统(一)、严格比选具有《特种设备生产和安装许可证》资质的生产企业或安装公司。
(二)、医院操作人员应按规定的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分子筛制氧系统,如发现问题及时联系生产厂家前来解决或远程控制解决。
(三)、操作人员必须参加生产厂家提供的规范操作培训,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四)、医院委托分子筛制氧机组生产厂家(签约合同)保证对分子筛制氧机组及安全附件,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做好维护、保养和安全运行,医院严格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规范(安全阀、压力表、流量计、管道、接头和阀门等)定期进行检查。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检验报告复印件一份,留存设备科备查。
(五)、保持制氧机房的安全运行和质量合格的环境标准。
三、负压吸引中心及管道系统(一)、严格比选具有《特种设备生产和安装许可证》资质的生产企业或安装公司。
(二)、医院操作人员应按规定的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负压吸引系统,如发现问题及时报医院工程组维修,或联系生产厂家前来解决。
(三)、操作人员必须参加生产厂家提供的规范操作培训,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四)、医院委托负压吸引系统生产厂家(签约合同)保证对负压吸引系统及安全附件,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做好维护、保养和安全运行。
(五)、保持负压吸引系统机房的安全运行和质量合格的环境标准。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医院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提高应对医用气体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医用气体系统发生故障、泄露、火灾等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处理。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应急工作。
2. 应急领导小组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等工作。
(2)医护救援组:负责伤员救治、病情观察、医疗救治等工作。
(3)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调配、供应等工作。
(4)信息宣传组: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发布、宣传等工作。
四、应急处置流程1. 事故发生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2. 现场处置组立即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3. 物资保障组迅速调配应急物资,确保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4. 医护救援组对伤员进行救治,并观察病情变化。
5. 信息宣传组及时收集、发布应急信息,确保信息畅通。
6. 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故情况,指挥各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五、应急处置措施1. 事故发生后,立即切断事故区域医用气体供应,防止事故扩大。
2. 对泄漏、火灾等事故现场进行隔离,防止有毒有害气体扩散。
3. 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4. 组织人员进行事故调查,查找事故原因。
5. 根据事故情况,及时调整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六、后期处置1.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
2. 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3. 加强医用气体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提高安全性能。
4.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5.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医院应急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预案如遇特殊情况,需修改时,由应急领导小组提出修改意见,经医院领导批准后,予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