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铁皮压入与夹杂的区别
- 格式:doc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5
热轧板材质量缺陷分析许国超2007-7-5摘要:在热轧厂,对于企业板材的轧制板材质量直接关系到经济利益,同时也是轧钢的水平的体现,轧制板材质量在各钢厂故十分重视,对于热轧板材的质量成因分析便十分必要,在经验及理论总结上,做出适当的分析十分必要的,本文是提供参考。
关键字:热轧板材板材缺陷板材质量热轧板材质量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种:因近年来国家钢铁行业形势,热轧板材线也先后上了不少,预计未来的产能在板材中占有主导地位。
特别是先进的轧线应用不但大大提高了钢铁行业的整体装配水平,也提升了技术水平,缩短了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但是也为热轧工作的工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掌握并吸收先进技术的程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轧制出的产品质量控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热轧板材主要的质量问题有:卷形不良、氧化铁皮卷、折边、辊印、划伤、边裂、浪形、规格偏差、其他等。
1.卷形不良1.1塔形卷塔形卷是一种带钢边部卷绕不平齐,一处或多处呈螺旋状出边的不良卷形。
主要分为头塔和尾塔两种。
头塔是由于带钢头部偏离轧制中心线或2—3圈后从轧制中心线偏离导致的。
尾塔是由于带钢尾部偏离轧制中心线或2—3圈后从轧制中心线偏离导致的。
1.2塔形卷形成原因(1) 带钢自身原因来料镰刀弯、楔形、异常凸度以及波浪、气泡、头部温度低,材质硬度大等都容易产生头部塔形。
对策是要求精轧调压下水平,卷取操作方面应尽早打开助卷辊,(2)操作上的原因导板夹力过大,带钢弓起,运行不平稳,以及带钢中心偏离导板中心进入卷取机,对策是采用适当的夹紧力、夹紧方法,以及适当的导板开口度。
(3) 设备上的原因侧导板的部分松动以及动作不一致,夹紧力不足、侧导板偏心、下夹送辊不水平、夹送辊左右辊缝不平衡。
由于带钢尾部从精轧抛出时,带钢张力比正常状态低,因此,平时因为高张力而未能表现出来的使带钢横向移动的力就变得明显,使带钢横向移动后卷取,有时可以通过改变减速点来达到控制尾部张力。
1.3松卷松卷是指钢卷没有卷紧,处于松散状况的缺陷卷根据带钢的厚度、宽度、材质、卷取温度、卷取速度设定合适的张力。
钢板常见质量缺陷及原因分析一、热轧钢板1辊印:是一组具有周期性、大小形状基本一致的凹凸缺陷,并且外观形状不规则。
原因:1)一方面由于辊子疲劳或硬度不够使辊面一部分掉肉边凹;另一方面可能是辊子表面粘有异物,使表面部分呈凸出状;2)轧钢或精整加工时,压入钢板表面形成凹凸缺陷。
2表面夹杂:在钢板表面有不规则的点状块状或车条状的非金属夹杂物,其颜色一般呈红棕色、黄褐色、灰白色或灰黑色。
原因:1)板坯皮下夹杂轧后暴露,或板坯原有的表面夹杂轧后残留在钢板表面上;2)加热炉耐火材料及泥沙等非金属物落在板坯表面上,轧制时压入板面。
3氧化铁皮:氧化铁皮一般粘附在钢板表面,分布于板面的局部或全部,呈黑色或红棕色;铁皮有的疏松脱落,有的压入板面不易脱落;根据外观形状不同有:红铁皮、块状铁皮、条状铁皮、线状铁皮、木纹状铁皮、流星状铁皮、纺锤状铁皮、拖曳状铁皮和散状铁皮等,其压入深度有深有浅。
原因:1)压入氧化铁皮的生成取决于板坯加热条件,加热时间逾长,加热温度愈高,氧化气氛愈强,生成氧化铁皮就愈多,而且不容易脱落,产生一次铁皮难于除尽,轧制时被压入钢板表面上;2)大立辊设定不合理,铁皮未挤松,难于除掉;3)由于高压除鳞水管的水压低,水咀堵塞,水咀角度不对及使用不当等原因,使钢板表面的铁皮没有除尽,轧制后被压入到钢板表面;4)氧化铁皮在沸腾钢中发生较多,在含硅较高的钢中容易产生红铁皮。
4厚薄不均:钢板各部分厚度不一致称厚薄不均,凡厚度不均匀的钢板,一般为偏差过大,局部钢板厚度超过规定的允许偏差。
原因:1)辊缝的调整和辊型的配置不当;2)轧辊和轧辊两侧的轴瓦磨损不一样;3)板坯加热温度不均。
5麻点:钢板表面呈现有局部或连续的凹坑叫麻点,其大小不同,深度不等。
原因是加热过程中,板坯氧化严重,轧制时铁皮压入表面,脱落后形成细小的凹坑。
6气泡:钢板表面上有无规律分布的圆形凸包,有时呈蚯蚓式的直线状,其外缘比较光滑,内有气体;当气泡轧破后,呈现不规则的细裂纹;某些气泡不凸起,经平整后,表面光亮,剪切断面呈分层状。
冷轧板夹杂类表面缺陷成因分析及控制摘要: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汽车、家电等高品质冷轧钢板的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冷轧板已经成为钢铁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
由于下游行业需要进行涂漆、涂镀、冲压成型等工序,一旦冷轧基板出现表面缺陷,会严重影响后续深加工的产品质量和性能,因此,在整个钢铁产品中,冷轧板对表面质量要求是最严格的。
冷轧板常见表面缺陷可以分为原料缺陷和冷轧缺陷,两类缺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原料缺陷大部分会遗传到冷轧板上,如果控制得当,有一些可以在冷轧工序减轻或消除。
关键词:冷轧板夹杂类;表面缺陷;成因分析;控制措施引言冷轧板表面夹杂是冷轧产品中常见的一种缺陷,严重影响冷轧板的质量和性能。
随着汽车、家电行业的发展对冷轧板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首钢京唐在生产冷轧板过程中,一度出现较多表面夹杂缺陷,不仅造成降级带出品的大量产生,影响合同兑现,严重时还造成冷轧断带等生产事故。
针对冷轧板表面夹杂缺陷研究很多,夹杂缺陷本身从形貌上很容易与氧化铁皮等缺陷相混淆,表现为点、线状缺陷。
1夹杂类表面缺陷特征及来源沿钢板轧向分布的细条状或条状、带状、线状缺陷是冷轧板上比较常见的表面缺陷,统称为Sliverdefect。
各厂因检测方法不同对缺陷的叫法亦不同[2],有钢板表面在线检测设备的厂家,在检查灯下观察,根据其颜色可分为“黑线”和“亮线”两种线状缺陷。
而在自然光下观察时,其颜色正好相反。
钢板表面“黑线”是一种出现在钢板表面的宏观缺陷,它不同于非金属夹杂物和氧化铁皮引起的表面缺陷,其特征是:缺陷细而长,颜色较钢板表面深,嵌入钢板表面之中,厚度在0.05mm至0.1mm之间,延展性好,随着压下量的加大而延伸。
目前关于“黑线”的形成机理比较清楚,主要与连铸工序有关。
而“亮线”的成因判断难度则很大。
首先,缺陷在钢板表面的分布规律不同则其形成机理亦不同。
其次,用肉眼观察时,容易将其与冷轧工序形成的酸洗划伤和平整、剪切划伤缺陷混淆。
O5板表面质量及带钢粗糙度控制O5来源于德国工业标准,是对表面质量的定义,它将钢板表面质量分为“O3”和“O5”两个级别。
O5板,是德国国家标准《冷轧低碳钢板和钢带》的质量等级代号。
“O5”级是生产轿车用钢板的最高级别,其深冲性能和表面光洁度要求极高,主要用于高级轿车的车门、车顶盖等外壳。
☐“O5”级别要求钢板表面无任何缺陷,并且在优质涂漆和电镀的过程中不出现影响外观的缺陷。
☐高档和豪华型轿车外板全部要求O5级和平整度高于5I的冷轧板。
☐实际生产中,板带表面缺陷的产生贯穿于冶炼、连铸到热轧、冷轧、退火、平整及包装的全部过程。
☐板带表面缺陷通常有非金属夹杂、皮下气泡和气孔、氧化铁皮、表面裂纹、折叠、压印、划伤和斑迹等。
热轧需要重点控制氧化铁皮、表面裂纹,其次就是压痕和划伤。
☐一个钢铁企业能生产O5板是对装备、技术的肯定。
铸坯质量判定等级标准1)中间包液面高度不小于450mm。
2)不能使用长水口出现裂纹或孔洞生产的铸坯3)不能使用更换浸入水口所生产的连铸坯。
连拉过程如更换浸入式水口,更换后首块铸坯不用于O5板生产。
4)不能使用敞开浇注的铸坯(及其后的2块铸坯)。
5)不能使用烧氧的铸坯。
6)不能使用头坯。
7)不能使用尾坯。
8)不能使用过渡坯。
9)不能使用结晶器浸入水口出现堵塞生产的铸坯。
11)不能使用结晶器液面剧烈波动(>±5mm)的铸坯。
12)铸坯表面、形状和内质要求要满足内部《DC06冶炼标准》:表面不得有明显划伤、结疤、压痕等缺陷硫印达到C类0.5板坯存在的纵裂、角裂和严重的横裂、毛刺等缺陷必须清理干净板坯不得有超过2mm深的振痕每米翘曲低于5mm,整块板坯翘曲低于30mm。
热轧质量判定等级标准热轧质量判定等级标准开卷检查如热轧现场无表面质量自动检查仪,第一卷开始每隔2卷开卷进行人工表面质量检查,开卷长度大于8m,其中尾部4m的表面情况不参与本卷带钢的表面质量判定,并做好记录。
板形检查(1)板型控制:目标凸度±20um,(2)楔度不超过厚度的0.5%且小于凸度值,平直度小于100I unit;无明显镰刀弯。
中厚板轧制⼯艺学-副本中厚板的轧制⼀、原料准备1.原料种类:扁钢锭、连铸坯、初轧坯、压铸板坯2.原料设计:①厚度尺⼨尽可能⼩;②原料的宽度尺⼨尽量⼤;③原料的长度应尽可能接近加热炉的最⼤允许长度。
⼆、原料的加热1.加热的⽬的①提⾼钢的塑性,降低变形抗⼒;②使坯料内外温度均匀;③改变⾦属的结晶组织,保证⽣产需要的机械和物理性能。
2.加热的要求①满⾜⼯艺规范的需要;②沿长度和断⾯均匀;③减少加热时氧化烧损3.加热炉型式:按其构造分:连续式加热炉、室状加热炉和均热炉三种。
①连续炉:推钢式(热滑轨式)步进式②室状炉:特重、特轻、特厚、特短的板坯,或多品种、少批量及合⾦钢,⽣产灵活。
③均热炉:多⽤于由钢锭直接轧制特厚板推钢式:优点:设备简单、操作容易掌握、投资少;缺点:钢坯在⽔梁上滑动产⽣擦伤;加热时间长,钢坯氧化,脱碳严重;容易粘钢;不能空出炉。
步进式:靠动梁的上、下、前、后平移动作⽽实现的,故炉长不受限,操作灵活,易于空出炉。
不会造成钢坯划痕,加热效率⾼。
便于调整坯料间隙和加热时间,易于调整出炉节奏,适应冷装坯,冷热混合坯在炉内的加热条件控制。
加热⼯艺制度①加热温度:满⾜轧制⼯艺规范的温度;②加热速度:单位时间内钢在加热时的温度变化③加热时间:精确确定困难,影响因素多④炉温制度及炉内⽓氛的选择与控制估算公式:τ=CH H—坯料厚度cmτ—加热时间h C—系数,h/cm低碳钢 0.1~0.15中碳钢 0.15~0.2低合⾦钢 0.15~0.2⾼碳钢0.20~0.30⾼级⼯具钢 0.3~0.4④加热制度钢在加热炉内加热时的温度变化过程叫钢的加热制度。
⼀段式加热制度:只有⼀个加热段;⼆段式加热制度:加热段+均热段预热段+加热段三段式加热制度:预热段+加热段+均热段多段式加热制度:预热段+多个加热段+均热段三、轧制除磷--粗轧--精轧或成型轧制--展宽轧制--伸长轧制(1)除鳞①除鳞⽬的:除去表⾯的氧化铁⽪以获得有良的表⾯质量。
科普知识钢铁材料常见缺陷(图谱)及产生原因我们在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以及试验检测过程中,经常发现材料中存在这样那样不同程度的缺陷,有的缺陷可能直接影响到使用。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识别缺陷成因及其对构件的影响,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第一部分为“钢铁材料常见缺陷及产生原因”; 第二部分为“缺陷图谱”;“图谱”部分是笔者多年收集、整理、编写而成,供大家参考。
(一)钢铁材料常见缺陷及产生原因型钢常见缺陷重轨常见缺陷线材常见缺陷中厚板常见缺陷热轧板(卷)常见缺陷冷轧板(卷)常见缺陷镀锌板(卷)常见缺陷镀锡板(卷)常见缺陷彩涂板(卷)常见缺陷硅钢产品常见缺陷露晶带钢表面上可看到隐约可见的晶粒。
(1)CA3线MgO底层含水率较高。
(2)带钢在CA3线过氢化或油污清洗不净。
(3)CB炉露点高。
保护气体中的含氧量高或含有水份。
(4)保护气体供给量不是。
(5)钢卷装CB炉前滞留时间长使MgO含水率增高。
(6)密封不严吸人空气。
二:缺陷图谱图1-8为弯曲试验缺陷,图9-21为拉伸断口图1:刮伤图2:角钢中夹渣分层图3:角钢夹渣分层图4:夹杂分层图5:气泡起层图6:三分层缺陷图7:气泡形成三分层图8:角钢上的缩管分层图9:结晶状断口和星状断口图10:全杯状断口和半杯状断口图11:菊花状断口和燕尾断口图12:燕尾断口和斜断口图13:中心增碳和心部增碳图14:心部增碳图15:表面增碳图16:结晶胎性断口和残余增碳图17:结晶胎性断口和残余缩孔断口图18:残余缩孔断口和残余缩孔图19:缩孔断口和缩孔横截面劈开成二半图20:缩孔断口图21:白点断口和劈开断口。
电渣重熔过程中氧的控制电渣重熔作为一种精炼手段在生产优质钢的方面具有独特的优点,它的优点之一就是能够有效的去除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
实践表明,在重熔过程中,自耗电极中的原始夹杂可以去除,重熔钢中的夹杂主要是金属熔池冷却结晶过程中新生成的。
由于非金属夹杂物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钢的强度、塑性等力学性能。
大量实践表明,钢中的氧化物夹杂与氧含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如图),氧化和还原是化学反应的两个方面,一个元素被氧化,必然伴随着一个元素的还原,在重熔过程中,钢中活泼元素如Al、Ti、Ce、B等,经常会因为氧化而损失。
如何防止活泼元素的氧化,是电渣重熔的重要冶金问题之一。
一、电渣过程中氧的来源电渣重熔过程中氧通过下述途径进入熔渣及钢液[1]:(1)原始电极钢中溶解的氧及电极中不稳定的氧化物在高温时分解放出的氧(2)电极表面生成的氧化铁皮随电极的重熔带入渣中的氧(3)氧直接从大气中通过渣池转移到金属熔池(4)渣中不稳定氧化物带入金属熔池中的氧二、熔渣的传氧实践表明,当原始电极中的氧含量较低时,电渣冶金实际是一个增氧过程,增氧的程度与渣系的选择密切相关。
W.W.Holzgruber等人通过对惰性气体保护下用不同氧分压及不同渣系分别重熔304不锈钢的含氧对比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大气中的氧能透过渣层进入金属中,其氧含量随大气中氧分压的增加而增加,另外不同的渣对氧有不同的透气性,并且其透气性与渣的稳定性相一致,即在惰性气氛下重熔时,钢中氧含量高的渣,其透气性也高。
许多实验已证明,由稳定性低的氧化物所组成的渣重熔的钢含氧量高;而由稳定性高的氧化物所组成的渣重熔的钢含氧量低。
熔渣的传氧方式主要由渣中不稳定的变价氧化物传递,如Fe、Ti、Mn 、Cr 等低价氧化物,在渣池表面吸收大气中的氧,形成高价氧化物。
这些元素的高价氧化物在渣池和金属熔池界面放出氧,变成低价氧化物,氧从而进入钢中,这一反应是一个循环过程。
以Fe的氧化物为例,其全部化学反应如下:2(FeO)+1/2 O2→(Fe2O3)(Fe2O3)+[Fe]→3(FeO)(FeO)→[Fe]+[O]这些元素的低价氧化物都是传氧物质,不断地将空气中的氧送入金属熔池,起到了“气筒”的作用为了准确理解熔渣在电渣过程与氧含量的关系,排除空气在实验过程中的影响,有人在保护气氛下做了如下电渣重熔实验1(如图1)[2]。
缺陷名称纵裂 Longitudinal Crack照片缺陷形貌及特征:缺陷形貌及特征纵裂纹是距钢板边部有一定距离的沿轧制方向裂开的小裂口或有一定宽度的线状裂纹.板厚大于20mm的钢板出现纵裂纹的机率较大.缺陷成因:1。
板坯凝固过程中坯壳断裂,出结晶器后进一步扩展形成板坯纵向裂纹,在轧制过程中沿轧制方向扩展并开裂;2。
板坯存在横裂,在横向轧制过程中扩展和开裂形成.预防:防止纵列纹产生的有效措施是使板坯坯壳厚度均匀,稳定冶炼,连铸工艺是减少纵裂纹产生的关键推荐处理措施:1。
深度较浅的纵裂可采用修磨去除。
2。
修磨后剩余厚度不满足合同要求的钢板可采用火切切除、改规的方法,由于纵裂有一定长度,一般不采用焊补的方法挽救;3。
纵裂面积较大时钢板可直接判次或判废可能混淆的缺陷1. 边部折叠2。
边部线状缺陷缺陷名称横裂 Transverse Crack缺陷形貌及特征:缺陷形貌及特征:裂纹与钢板轧制方向呈30°~90°夹角,呈不规则的条状或线状等形态,有可能呈M或Z型,横向裂纹通常有一定的深度。
缺陷成因:板坯在凝固过程中,局部产生超出材料迁都极限的拉伸应力导致板坯横裂,在轧制过程中扩展和开裂形成。
有可能是板坯振痕过深,造成钢坯横向微裂纹;钢坯中铝,氮含量较高,促使AIN沿奥氏体晶界析出,也可能诱发横裂纹;二次冷却强度过高也会造成板坯上的横裂预防:1. 减少板坯振痕;2. 控制板坯表面温度均匀并尽量减少板坯表面和边部的温度差;3。
根据钢中不同合力选用保护渣;4. 合理控制钢中的铝、氮含量.推荐处理措施:1。
深度较浅的横裂可用修磨的方法去除;2. 修磨后剩余厚度不满足合同要求的钢板可采用厚度改规或切除缺陷后改尺的方法;3. 缺陷面积较大时钢板可直接判次或判废; 可能混淆的缺陷1。
夹渣2. 折叠3。
星型裂纹缺陷名称边裂 Edge Crack缺陷形貌及特征:边部裂纹是钢板边部表面开口的月牙型,半圆型裂口,通常位于钢板单侧或两侧100mm 范围内,一般沿钢板边部密集分布。
新钢1580mm生产线热轧卷板质量缺陷判定标准及图谱本标准主要根据表面检测仪上的带钢上下表面缺陷等级和近来热卷质量异议情况来确立判定依据的,并对热卷的质量异议图片、表面检测仪上的图片和现场钢卷图片缺陷组成缺陷图谱,对缺陷的特征、产生的原因、预防措施和检查判定进行了归纳。
本标准主要分以下三大部分。
一、表面检测仪缺陷等级划分;二、钢卷缺陷判定标准;三、热轧卷缺陷图谱。
本标准起草人:唐小勇、朱永宽。
一、表面检测仪缺陷等级划分上下表面仪上表面缺陷等级分为5级:轻微为1,2级——显示为鲜绿色。
一般缺陷为3级——显示为黄色严重缺陷为4级——显示为淡红色极严重缺陷为5级——显示为红色1级的缺陷面积<2mm*2mm2级的缺陷面积在(2mm*2mm——5mm*5mm)之间3级的缺陷面积在(5mm*5mm——10mm*10mm)之间4级的缺陷面积在(10mm*10mm——15mm*15mm)之间5级的缺陷面积>15mm*15mm二、钢卷缺陷判定标准(客户有特殊要求时,按客户特殊要求进行;否则,按以下标准判定。
)表1缺陷类型钢种国内或出口判定标准补充规定结疤或重皮(见缺陷图谱1)冷轧基料和管线钢国内只允许边部10mm以内存在,否则判订单外。
对于只是在带钢头尾存在重皮或结疤,要对其进行切除处理。
出口热轧商品卷国内只允许边部15mm以内存在,否则判订单外。
出口只允许边部10mm以内存在,否则判订单外。
气泡(见缺陷图谱2)冷轧基料和管线钢国内只允许边部15mm以内存在气泡,且在带钢边部的长度方向每米不多于1个,缺陷宽度<6mm、长度<20mm,可放行。
对不符合判定标准的钢卷判订单外,临时封锁,上平整线做第二次判定。
出口只允许边部10mm以内存在气泡,且在带钢边部的长度方向每米不多于1个,缺陷宽度<6mm、长度<20mm,可放行。
热轧商品卷国内①允许边部25mm以内存在气泡,且在带钢边部的长度方向每米不多于1个,缺陷宽度<6mm、长度<20mm,可放行;②对于国内的热轧商品卷,带钢宽度其它部位若出现翘皮,只要在表面缺陷等级≤3级,且相邻两个缺陷沿轧制方向的距离超过3米,可放行。
1
冷轧板厂:
为进一步提升冷轧产品质量,弄清冷轧板卷表面缺陷的真实成
因,以便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请冷轧板厂酸轧线对氧化铁皮与夹杂分
类记录。氧化铁皮压入与夹杂的区别方法见附件。
技术中心
2007-4-18
附件:氧化铁皮压入与夹杂的区别(目测观察)
1.表面夹杂
2
1)定义:表面夹杂为钢渣、保护渣在钢液凝固过程中粘结于铸坯表
面,在轧制过程中未被去除,冷轧酸洗或酸洗轧制后呈现在带钢表面
的肉眼可见的非金属夹杂物。
2)典型外观特征
a.一般呈蓬松状,类似火山岩外观形貌;
b.去除表层后,缺陷处菱角不分明的凹坑或有不规则的凸起铁粒;
c.一般呈黑色。
3)典型图片
3
(以上均为冷硬板样本)
2.氧化铁皮压入
1)定义:在热轧过程(均热过程)中,较硬的氧化铁皮在轧辊(输
送辊)和高温轧件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被压入钢基体中而形成的表面
缺陷。
2)典型外观特征
a.氧化铁皮压入物嵌入钢板基体中,且与钢板基体有明显的分界线;
b.在热轧带钢表面呈点状或小凹坑分布,酸洗后板面可见鱼鳞片状、
细条状、块状或点状分布;
c.正常酸洗或轻度过酸洗不能去除,形貌较规则,轮廓与菱角较夹
杂分明;
4
d.一般呈棕色、浅灰色,缺陷部位表面较粗糙。
3)典型氧化铁皮压入图片(冷硬板与酸洗板)
(以上为冷硬卷样本)
5
(以上均为冷硬板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