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黑龙江省漠河县鹿角沟地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及靶区预测

黑龙江省漠河县鹿角沟地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及靶区预测

黄金

GOLD2018年第5期/第39卷黑龙江省漠河县鹿角沟地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及靶区预测

收稿日期:2018-02-27;修回日期:2018-04-16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项目(SDK2013-075)

作者简介:谈艳(1990—),女,青海西宁人,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西宁市城西区黄河路15号测绘大厦23楼,青海省地质调查局,810000;E-mail:jltyandk@163.com

谈艳1,鄢鑫生2,薄军委3,杨延乾1,于小亮1,保善斌1

(1.青海省地质调查局;2.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七〇三队;3.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

摘要:鹿角沟地区地处大兴安岭北成矿带,区内W、Mo、Au、Bi等元素的区域背景值较高,局部富集趋势明显。通过1∶1万激电测量和土壤测量,圈出激电异常4处,W、Mo、Au为主的组合异常

17处,并筛选出2处重点组合异常HT-4、HT-5。综合地质条件及各类异常特征,探明地层与正

长花岗岩接触带部位异常套合较好,预测并圈定出2处找矿靶区,具有很好的找矿潜力,有望实现

Mo、Au、W、Bi等矿种的找矿突破,为本区进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激电异常;土壤地球化学异常;靶区预测;找矿潜力;鹿角沟地区

中图分类号:TD15 P631 P632文章编号:1001-1277(2018)05-0022-05

文献标志码:A doi:10.11792/hj20180506

研究区地处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大地

构造位置处于大兴安岭—蒙古褶皱区额尔古纳隆起

与上黑龙江凹陷及大兴安岭火山岩带复合部位,属于

大兴安岭北成矿带之上黑龙江Au、Cu、Mo成矿

带[1-4]。该区构造复杂,沉积作用、火山作用较为发

育,尤其是火山作用最为活跃,伴生的矿产资源十分

丰富,目前已发现金及多金属、煤等矿床(点)多处。

研究区先后采用地质、物探、化探等方法开展找矿工

作,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已有的成果进行综合分析,

圈定找矿靶区,评价研究区找矿潜力,为本区进一步

寻找多金属矿床提供一定依据。

1成矿地质背景

区域地层发育,主要为中生界中侏罗统二十二站

组(J2er)、漠河组(J2m),上侏罗统塔木兰沟组(J3t),

中生界下白垩统木瑞组(K1m)、光华组(K1gn)、甘河

组(K1g)及新生界第四系。区内未见大面积的侵入

岩出露,仅在局部分布有早白垩世花岗闪长斑岩

(K1γδπ)及花岗斑岩(K1γπ)小岩体。区域内已发现

的矿床(点)中与研究区空间上最为接近的矿床(点)

主要为砂宝斯金矿床、页索库岩金矿点、二根河金矿

点、奥拉奇河金矿点等(见图1),表明该区成矿地质

条件优越[3-7]。

研究区内地层、侵入岩和构造都比较简单,出露

的地层主要为中生界中侏罗统漠河组(J2m),岩性为

细粒长石砂岩、中粒长石砂岩及粗粒长石砂岩,其次

为第四系全新统。出露的侵入岩主要为中生代早白

垩世中粒正长花岗岩,分布于研究区中部

,呈岩株状

1—洛古河(W、Sn、Mo)2—老沟(Au)3—砂宝斯(Au)

4—二根河(Au) 5—页索库(Au)6—马大尔(Au)

7—奥拉奇(Au) 8—丘里巴赤(Cu)9—二十一站(Au)

10—西吉诺山(Pb、Zn、Cu) 11—下吉宝沟(Au)

12—小伊诺盖沟(Au) 13—得耳布尔(Pb,Zn)

14—二道河子(Pb、Zn) 15—下护林(Pb、Zn)

16—塔源(Au、Ag、Cu)17—环宇(Pb、Zn)

图1大兴安岭北部地质矿产略图(据文献[3]修改)

产出。

区域上研究区位于漠河前陆盆地的老沟逆推带

内,漠河推覆体的前峰带北西侧上。构造发育,主要

包括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2]。褶皱构造总体上为复

背斜,表现形式有背斜、向斜、层间褶皱及由断裂引起

的牵引褶皱,褶皱赋存于中侏罗统二十二站组、漠河

组地层中。断裂构造常成群成带分布,有叠加及错断

现象,表现为多期性、继承性的特点。本区最主要的

控矿构造为发育于侏罗系地层中的低角度、近水平的

层状构造,深部呈低角度层状、似层状产出,具多层、

分支复合、沿基底起伏、收缩膨胀等特征,该组构造为

侏罗世中晚期推覆构造形成的片理化糜棱岩带,为本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