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昭通市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报告

昭通市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报告

昭通市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报告

昭通市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报告

摘要:经过对昭通市十县一区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特别是对七种石仙桃分布、生境、面积等的调查,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业;野生植物;石仙桃;调查

农业野生植物是宝贵的基因资源,能为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的改良提供一些优良基因,是遗传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质量的改进、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农业部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工作安排,昭通市农环站高度重视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工作,积极按照省农环站相关文件及方案的要求,组织技术力量,在全市十县一区农环站及所有乡镇(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站)的配合下全面开展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工作。

一、项目基本情况

昭通市地处云南省东北部,全市国土面积23021平方公里,地势南高北低,山高坡陡,海拔悬殊,最高海拔4040米(巧家县药山),最低海拔267米(水富县滚坎坝),境内气候属亚热带、暖温带共存的高原季风立体气候,年平均气温12.60℃,年平均日照190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760毫米。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

候特点,造就了丰富的植物资源,全市有木本高等植物151科457属1025种。60余万亩竹林遍布全市,是中国珍贵稀有竹种一筇竹、方竹的集中分布区。经济作物以烤烟、油料、麻类、魔芋等为优势产品,是云烟的主产区,是中国山嵛菜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为全国马铃薯最适宜生长区域,还有“中国白魔芋之乡”的美誉。经济林木有100多个品种,大宗产品有油桐、乌桕、五倍子、木漆、白腊等,产量居全省之首;以苹果、柑橘、梨、蜜桃为主的各种水果有37种,量大质优,是中国南方优质苹果基地,苹果年产量2亿多公斤,享有“果乡’,之称;天麻、杜仲、黄柏、半夏等天然药材更以其优良的品质享誉海内外。这些均是极其宝贵的农业基因资源。

二、项目执行情况

(一)组织领导及工作部署

1、成立领导组、制定实施方案

按照省农环站相关文件及方案的要求,昭通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成立了以站长为组长的昭通市农业野生植物调查领导组,成员由市农环站相关工作人员及十一县区农环站相关工作人员组成,并由昭通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制定《昭通市农业野生植物调查工作方案》实行划片包干负责制,严格按照方案开展工作。

2、调查原则、要求及时间

(1)调查原则

第一,全面性原则:在调查区域、调查范围上要具有全面性,做到被调查资源的详细资料。第二,真实性原则: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实地调查,获取真实文字和影音资料,不弄虚作假。

(2)调查要求

首先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对调查工作要足够重视,市农环站站长为此次全市调查的第一负责人,要求调查人员在调查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和识别7种野生植物物种,熟悉调查标本采集、制作方法和手段等。全市农业环保站野生植物保护联络员负责工作进展汇报和相关问题反馈。其次制定调查计划和指标:根据7种野生植物分布的特点,明确调查时间、物种、方法、地点、填表说明、组织分工和责任落实等。最后充分利用各种方法和途径,力求数据真实可靠,资料详细清晰,全面真实的反映全市7种野生植物资源的分布情况和数量状况。

(3)调查时间

9月25日~ 10月30日。

(二)调查范围及对象

调查范围为昭通市全市十一县区范围内的所有乡镇(办事处)。调查对象为:宿苞石仙桃、云南石仙桃、粗脉石仙桃、长足石仙桃、文山石仙桃、节茎石仙桃、岩生石仙桃等7种野生植物物种。

(三)调查内容和方法

1、调查内容

重点调查7种野生植物资源分布地点、面积、生态环境(包括气候、降水量,日照时间、周围植被类型、植被覆盖率、土壤类型及土壤肥力。)、种群数量、濒危状况(包括物种的濒危状况,受威胁的因素,如: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当前的保护与利用状况,并要求详细填报《农业野生植物调查表》。

2、调查方法

一是文献调研:综合收集各种文献资料,整理分析所调查物种的分布、数量等历史情况。二是走访调查:结合文献资料收集数据,在调查区域内经过有目的的对当地实际情况经验丰富的群众、技术人员、有关专家和果农菜农等进行走访咨询,了解当地7种野生植物资源种类、分布、种群数量等相关信息。三是野外调查:按照设计的调查路线,进行实地踏查。当发现所涉及的物种时,应及时采集标本进行鉴定。并拍摄相关影响资料。四是全面调查:对发现野生植物资源的地区要对周边区域进行全面调查,所有结果均须记录在案。

(四)调查结果处理

1、数据整理

各县、区农环站对收集的资料、笔录、数据和照片等进行整理、归纳,对采集的植物标本进行分类、鉴定。整理后的调查资料由各县、区农环站按要求上报到昭通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2、标本采集和寄送

各县、区农环站所采集的标本,自行进行鉴定、制作,无法鉴定的应及时将标本派人送至市农环站后由指定的专家组织鉴定,并要确保运送过程中标本的安全。由于标本的种类、质地不相同,对处理、制作的要求各不相同。为此,各乡镇制作的标本要求完整、全面、成套、典型、标签清晰,并配彩色生态照片。

三、调查结果

全市十一县区内所有乡镇(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站)调查人员采取文献调查、走访调查和实地调查的方式,经过35天的深入细致调查,在全市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中暂未发现宿苞石仙桃、云南石仙桃、粗脉石仙桃、长足石仙桃、文山石仙桃、节茎石仙桃、岩生石仙桃等7种野生植物。

(一)主要工作经验及问题

1、工作经验

昭通市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工作具有面积大、范围广、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领导组针对此特点,结合全市十县一区的实际,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取得了实效。主要工作经验有:(1)积极及时汇报,争取上级领导支持;

(2)全面管理,分级负责;

(3)由各县区农环站及其乡镇(办事处)抽调技术骨干组成调查人员,并认真组织学习,为全面展开的调查奠定坚实的基础;

(4)依靠群众基础和历史资料,灵活采取文献调查、走访调

查和实地调查的方式,突出针对性和目的性,保证了调查的全面性和真实性。

2、存在问题

昭通市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工作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调查经费有限,给全面掌握兰科类宿苞石仙桃在我市的分布情况带来了不少困难。有些乡(镇)区域较大山势陡峭,我们无经费进行全面详实的调查,只有经过对当地群众、牧民及采集草药的人进行了解。主要存在问题有:

(1)无专项工作经费,致使必要的一些调查设备和交通费都无法解决,极大地影响了调查工作的效果和进度。

(2)时间仓促,未能全面地学习了解调查对象,特别是标本制作方面。

(3)时间紧、任务重、工作人员少,加上整个工作的开展没有资金保障,导致普查工作与部署不全面不系统。

(二)建议

1、建立健全持续的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机制,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促进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利用。

2、开展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的技术培训,全面系统地让调查人员深入掌握相关知识。并加强宣传培训和教育,提高民众对野生植物的保护意识。

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立项资助我市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