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的一般方法

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的一般方法

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的一般方法
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的一般方法

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的一般方法

—、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1.确定调查内容

植物资源调查,内容可多可少,取决于调查目的和可能投入的人力物力,在调查内容上通常有以下三种范围。

(1)调查本地的全部植物资源。当一个地区从来没开展过植物资源调查时,需要进行全面调查,以提供一份本地区的植物资源名单。

(2)调查本地某一类或某几类植物资源。这样做,通常是根据本地某项经济要求或根据调查者本人的愿望而确定的。

(3)调查本地一两种或几种资源植物。在对本地区植物资源已有初步了解,而想对其中利用价值大、有发展前途的种类进行重点了解时,则采用深入调查少数几种植物的做法。

2.选择调查地点和时间

(1)调查地点。可选择本地有代表性的地方作为调查点。所谓具有代表性,是指在生境和植被方面,能代表本地的生境特点和植被类型。在山区,可选择1~2个山头。平原则可选择1~2块自然地段作为调查点。

(2)调查时间。在时间安排上,最好选择周年定期的方式,即在4月份至10月份的植物生活期间,每隔半个月或一个月,进行一次调查。这样安排,对全面了解一个地点的植物资源很是必要。在人力不足时,也可采取在暑期集中调查几次的方式。

3.选用调查方法

调查并不意味着要“踏遍青山”。只是需要在调查地点中选择若干地段进行调查。根据这种考虑,在调查方法上可从以下两种中选用一种。

(1)样地法。在植物群落中划出一定面积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样方,在样方中进行调查,叫样地法。在同一植物群落中,要在不同高度不同坡向选择典型地段设臵若干个样方,其数目多少随群落大小和调查人力情况而定,一般为5~10个,样方面积,森林一般为400米2,灌丛50米2,草坡5米2。样方适用于各种生活型的植物(乔木、灌木、草本均可),调查结果也容易准确,但比较费时费力。(2)样线法。在植物群落中设想一条直线,沿直线一侧的1米范围内进行调查,这种方法叫样线法。样线长度一般不短于50米,样线数目不少于5~10条(要在不同高度不同坡向设立样线)。样线法一般适用于乔木、灌木、大型草本和稀疏分散的种类。

4.准备调查的用品、用具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测定资源植物的用品、用具。这类用具随所调查的资源类别而异。如测定纤维植物需要显微镜和测微尺;芳香植物则需要小型蒸馏装臵。应该根据调查内容做好准备。

(2)标本采集和制作的用品、用具。植物资源调查,离不开分类工作。在确定某种植物的资源价值时,必须同时确定它的名称和分类地位。要使调查者认识所调查的植物,并采集和制作标本。

(2)群落考察的用品、用具。植物资源调查,是在群落中进行的,无论是样方还是样线法,都需要测绳、标杆、坡度计等各项用具。

二、调查过程

1.野外初查

在众多的野生植物中,究竟哪些是资源植物?又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资源植物?这在野外就必须初步确定下来。所以野外初查是植物资源调查的第一步,而且是很重要的一步。

在进行野外初查前,应先在植物群落中设臵样方或样线,在样方(样线)的范围内寻找植物,进行调查。

(1)野外初查的基本方法。用器官感觉的方法:即利用视觉、嗅觉、乃至触觉,去观察形态颜色、分辨气味和触摸质地。在野外,大多数资源植物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测定。简单的化学速测方法:例如将碘——碘化钾溶液滴在含淀粉的器官薄片上,会迅速产生兰紫色,证明有淀粉存在。用1%铁矾滴在含单宁的树皮切面上,很快呈现兰绿色,证明有单宁的存在。访问当地居民:特别是各种药用植物,在野外很难测定,可访问当地居民,了解各种植物的药用价值。

(2)野外初查中应注意的问题。不同科属中常含有不同的资源植物,所以在野外初查中,要根据分类学所提供的资料,心中有数地进行调查。例如,唇形科是富含芳香植物和药用植物的一个科,当我们遇到唇形科植物时,就应该主要从芳香油和药用这两个方面进行鉴别;或者,如果要寻找芳香植物或药用植物,就应该多考虑唇形科的植物。这样就不会“大海捞针”了。

野外初查中,要特别注意那些鲜为人知的植物种类。这样的植物,很少被人研究和利用过,它们可能具有某种不为人知的资源价值。另外,对于人类已经了解和利用过的资源植物,也要注意它的第二个乃至第三个资源价值。

2.采集标本和样品

初查后,要对初步确定的资源植物进行标本和样品的采集。

(1)采集标本。植物资源调查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资源植物的名称一定要准确,而这就必须要采集标本,使调查工作有依据。对于所调查的资源植物,不

管调查者是否认识,都要采集标本。采集标本时,要按照正确方法进行,必须填写采集记录卡,在标本制作好以后,定名务必准确。

(2)采集样品。采集样品主要是为了在室内检验测定之用。

样品采集的部位、数量以及规格要求,视资源植物的类型而异。例如油脂植物要采集果实(或种子)2000~3000克,纤维植物则要采集其皮部或全部茎叶,数量则在1000克左右。采集的样品要放在阴处风干保存,勿使生霉腐烂。

样品采集后,应填写“资源植物采集样品登记卡”,并拴好号牌。登记卡和号牌式样见表3-1。

表3-1资源植物采集样品登记卡

eq \x(类号)

(样品号应和各类植物资源调查表中的号数一致)

3.室内测定

室内测定是利用有关仪器设备,在室内对资源植物进行检验测定。室内测定有两个任务:一是提取植物体中的有关成分。如芳香植物的芳香油,纤维植物的纤维;另一是分析提取物的含量和质地。如芳香植物单位干重含芳香油的数量,芳香油的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的测定,纤维的化学分析,单纤维的长度和宽度等等。通过室内测定,可以确定一个资源植物的产量、品质和利用价值,这是调查植物资源不可缺少的步骤。如果调查者缺乏室内测定的手段,可将一部分样品送交有关单位代为测定。

4.调查资源植物的蓄积量

蓄积量是一个很重要的数值,因为衡量一种资源植物的利用价值,不仅看它本身有用成分的含量和质地,还要看它的蓄积量有多少。如果一种植物的蓄积量很少,既使有用成分含量再高、质地再好,利用价值也不大。

蓄积量包含数量和重量两个方面。数量蓄积是指单位面积内该资源植物的株数。可以用样地法或样线法进行计算,在样方大小方面,乔木一般为400米2,灌木50米2,草本5米2。样线应不短于50米,沿样线一侧1米范围内进行调查。样方和样线均应设5~10个,取其平均值,最后计算每公顷所含株数。样方和样线的设立,可利用野外初查时所划的样方、样线。

重量蓄积是指单位面积内该资源植物的总湿重和总干重。重量蓄积的调查是在数量蓄积调查基础上进行的。可在样方内或在样线一侧选择一定数目的植株,或挖取其整株植物,或采摘其有用部分,就地进行称重,获得湿重数字,再将称重过的植物带回晒干,再次称重,获得干重数字。调查也应在5~10个样方(或样线)上进行,求取平均值,并计算每公顷所含重量。每个样方(样线)中选取的植株数目,视植株大小而异,乔木和灌木可取5~10株,草本可取10~50株。所选用的植株均应是中等发育水平的。

三、资料整理和总结

在调查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当调查工作结束时,应该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

1.资料的整理

(1)整理植物标本。在野外调查中,采集了大量标本,应及时将它们制成腊叶标本和浸制标本,并查阅文献,鉴定名称。定名后的标本,应该按资源植物的类别进行分类,妥善存放。

植物标本是资源调查工作全部成果的科学依据。因此,每一份标本都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标本本身应是完整的,包括根、茎、叶、花、(果);野外记录复写单的各项内容应完整无缺;定名正确。

(2)整理样品。每一种样品都要单独存放(放入布袋、纸袋或其它容器内),样品要拴好号牌,容器外面贴好登记卡。需要请外单位代为测定的样品应及时送出,不要拖延,以免时间过长后样品变质。

(3)整理各项原始资料。所有野外观察记录、野外简易测定结果、室内测定数据、各种测定方法、访问记录等,都是调查工作的原始资料。依据这些原始资料,才能发现和确定新的资源植物和提出如何对植物资源利用的意见。所以要珍视各项原始资料。原始资料要按类别装订成册,由专人保管。

2.资料的总结

(1)提出本地区各类野生植物资源名录。一份准确而全面的野生植物资源名录能够对本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线索和依据,作用很大。野生植物资源名录,最好是在野外初查、室内测定和蓄积量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如果室内测定和蓄积量调查不能很快完成,名录也可以根据野外初查的结果提出。

对名录中的每一种资源植物,应说明它的分布、生境、利用部分、野外测定结果、利用价值等项,如果做了室内测定和蓄积量,应将这两方面的数值写入名录。(2)提出几种有开发价值的资源植物。在提出一份植物资源名录的基础上,应提出几种有开发价值的植物。有开发价值的植物应该是新发现的、有重大利用价值的新资源植物;或是已知的资源植物,但在调查中发现有新的重要用途;或是已知的资源植物,也没发现新的用途,但在本地发现有大量分布。对有开发价值的资源植物,除应按照名录中各项内容进行介绍,还应提出它的利用方法和发展前途。

(3)提出本地区野生植物资源综合利用方案。根据本地区的野生植物资源名单和重要资源植物情况,可以提出对本地野生植物资源综合利用的方案。其内容包括应开发利用哪些植物资源;如何开发利用;如何做到持续利用;对本地濒危植物资源如何保护;如何做到开发和保护相结合等等。

(4)举办小型展览会。可以将上述资料整理和总结的全部内容进行展出,这样,不仅可向各方面汇报自己的调查工作,同时也是宣传、保护和开发野生植物资源的一种好形式。

在展览会上,如果能将学生自己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的成果进行展出,如小编织、小引种、小提炼、小制造等,则会使展览会锦上添花。

(5)将调查工作的内容以“通讯”、“小论文”的形式进行总结,投交报刊发表,扩大影响。

3.3 各类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一、纤维植物资源调查

富含纤维的植物叫纤维植物。植物纤维按其存在于植物体部位的不同,可分为韧皮纤维、叶纤维、茎秆纤维、种子纤维、木材纤维、果壳纤维和根纤维。

1.野外初查

在野外,对于木本植物,可剥取枝条的皮部;对草本植物,则摘取它的茎或叶,用手试验它们的拉力和扭力,并将纤维和其它组织分离,观察纤维束的长短、粗细和数量,初步判断它们的利用价值。

2.标本采集

和一般植物相同,但对木本植物,要采它的树皮,并将树皮和纯净的纤维束装订在腊叶标本的台纸上。

3.样品采集

对一般双子叶植物,可直接剥其皮部,用木棒锤打,并在钉梳上来回撕拉,再在水中揉搓漂洗,除去纤维以外的杂质,仅留纯净的纤维束。对一般单子叶植物(禾草、莎草、蒲草等),可以割取其地上部分,所得到的这些样品,要放在阴处风干保存。这种风干的样品,应不少于2000克。样品应进行登记,并拴好号牌。

4.室内测定

(1)纤维的脱胶和含量计算。纤维在植物体内多成束集中,彼此由果胶质紧密相连,此外尚有木质素、五碳糖混生其中。脱胶的目的是将这些物质分解而使纤维分离出来。脱胶的方法很多,大致为天然脱胶和人工脱胶两类。前者是利用细菌分解纤维细胞间的果胶质和其它物质,后者是用化学物质分解这些物质。野生植物纤维一般多采用化学脱胶法,其中最常用的是碱煮脱胶法和氯碱脱胶法。果胶含量多、木素含量少的材料,应采用碱煮脱胶法,木素含量多,则应采用氯碱脱胶法。

纤维脱胶后,应求算纤维在样品中的百分含量。

(2)纤维的化学分析。纤维的化学分析项目,有含水量、脂肪含量、水溶性物质含量、酒精可溶物含量、果胶质含量、半纤维素含量、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和灰分含量等,其中以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质四项最为重要。条件具备时,应该测定。

(3)纤维在茎叶中的分布及相对含量。用徒手切片法将树皮、茎、叶进行横切,制作临时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纤维的形状、大小和排列方式,并用测微尺测定纤维在单位面积中所占的比例,以确定其相对含量。

(4)测定单纤维的长度和宽度。将纤维放入铬酪—硝酸离析液中进行离析,约经半天至一天,纤维细胞即可彼此离散。将离析好的纤维制作临时装片,并用测微尺测量单个纤维的长度和宽度。

(5)测量纤维的拉力、扭力和公制支数。本项由于需用特殊仪器,自己一般无法测定,可请有关单位代测。

5.蓄积量的调查

按本章第二节“调查资源植物的蓄积量”一段内容进行调查。

6.记载

按野生纤维植物调查登记表内容进行记载,见表3-2。

表3-2 野生纤维植物调查登记表

二、油脂植物资源调查

油脂是指脂肪酸甘油脂的复杂化合物。按照所含各种脂肪酸的饱和度不同,分为干性油、半干性油和非干性油三类。各种油脂都是植物体内的贮存物质,主要贮存于种子和果实中。

1.野外初查

取1~2片滤纸,夹好果实或种子(或其它含油部分),用手或木板加力压榨,若见纸上留有油迹,即可初步确定有油脂存在,又从纸上所留油迹的大小和透明程度,可以初步确定其含油量的多少。

2.标本采集

除按照一般方法进行采集外,要采集产油的果实种子,在制作标本时,应将一定数量的果实种子放入种子袋中,再将种子袋粘贴在台纸上。

3.样品采集

(1)采集含有油脂的果实种子(或其它部分),带回住地晾干,要经常翻动,以免受热生霉,也不能用火烘炒,以免变质。样品一般要采2000~3000克,如果含油量较低。则应采集3000~4000克。

(2)样品晾干后,进行捣碎,除去硬壳和外皮、用压榨器进行压榨,得到流出的油脂。油脂要存放于暗色的玻璃瓶内,避免受高温和日晒。榨油时应取定量的样品,以记录压榨后的出油量。榨出的油脂留作室内测定时用。

4.室内测定

为了鉴定植物所含油脂的应用价值,必须在室内对油脂的理化性质进行测定,通常测定的项目有比重、析光率、碘值、酸值和皂化值等。设备和试剂具备的学校,应该进行测定工作。

(1)比重的测定。油的比重是在20℃下,油的重量和同一温度下或4℃下同一体积的水重量之比。可以用比重瓶法进行测定。

(2)折光率的测定。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与光在某物质中的速度之比,即入射角正弦与折射角正弦之比,称为该物质的折光率。每一种植物油都有一定的折光率,这与它的分子结构有关。所以折光率是油脂的物理性质的重要指标,折光率随温度和波长而不同,通常多在20℃时和黄射线下测定,可用折光计进行测定。

(3)碘值的测定。与100克脂肪相化合的碘的克数称为碘值。因为碘可以加合在不饱和的脂肪酸的双键处,所以碘值能表明脂肪内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碘值愈高,这类脂肪便愈近乎液态,在空气中愈易吸收氧而变干,也就愈适于制漆、涂料等,而不适干制食品,这类油即所谓干性油,其碘值都在140以上,碘值在100~140之间者为半干性油,100以下为非干性油。

可用氯仿、哈努斯溶液、碘化钾溶液、硫代硫酸钠等试剂测定碘值。

(4)酸值的测定。酸值是表示中和1克油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苛性钾的毫克数。它是脂肪特性及状态的极重要指标之一。酸值过高,不宜食用。酸值常因油的纯度、新鲜度以及分解氧化程度而异,新鲜油脂的酸值常较小,贮藏日久、酸值很易增高,所以测定酸值时,要用新鲜材料。

测定酸值方法的基础是先将油溶于中性酒精和乙醚混合液中,以酚酞作指示剂,用0.2N苛性钾进行滴定。

(5)皂化值的测定。皂化1克油所需苛性钾的毫克数叫皂化值。它表明需要多少碱不仅用来中和游离脂肪酸、也用来分解中性的甘油脂,并中和从其中产生的脂肪酸。

可将一定量苛性钾加入油中,加热,以酚酞作指示剂,用硫酸滴定,可得出皂化的数值。

5.蓄积量的调查

按本章第二节“调查资源植物蓄积量”一段的内容进行调查。

6.记载

按表3-3所列栏目进行记载。

表3-3 油脂植物调查登记表

年月日

三、芳香油植物资源调查

芳香油又叫精油,是芳香植物组织经过水蒸气蒸馏等方法得到的挥发性成分的总称。其主要组成为单萜及倍半萜类化合物。这些挥发性物质大多具有发香团,因而具有香味。芳香油主要存在于植物的茎、叶、花、果中。

1.野外初查

在野外,采摘到植物后,用手揉搓,利用自己的嗅觉判断,如有某种芳香气味,即可初步确定它为芳香植物。

2.标本采集

同一般植物。

3.样品采集

(1)不是所有具芳香气味的植物都有利用价值,除了特殊芳香气味的种类以外,一般含油量须达到0.05%以上,才有开发利用的价值。所以在野外凭嗅觉判断为芳香植物后,不要马上大量采集样品,要先采集少量样品(50~200克),带回室内蒸馏,如含油量超过0.05%,再大量取样。

(2)由于芳香油在植物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采集方法和需要数量也有不同。草本植物可割取地上茎叶,木本植物则采摘所需要的部分。在采集茎叶时,宜在无风的清晨进行。不要在夜晚以及下过雨或通夜刮风的清晨采集。花朵宜在花初放时采摘。果实宜在将成熟时采摘。这些时候通常是含油量最高和质量最好的时期。

(3)采到样品后,需要摊在阴处风干,经常翻动,促使干燥,以免生霉变质。由于芳香油容易挥发,不能在阳光下晒干和用火烘干。干燥后的样品,重量应不少于2000克。

4.室内测定

采到的样品不宜久放,应迅速蒸馏获取油样。蒸馏得的芳香油,应装入有色的玻璃瓶中,瓶口密封,贮藏暗处,以备测定时用。

(1)测定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所有芳香油都易溶于酒精中。在稀酒精中只有那些含有大量氧化物的芳香油才能溶解,而那些碳氢化合物是很难溶解的。因此芳香油溶解度是指示其成分的重要指标。根据溶解度可以略约估计其中碳氢化合物含量的多少,从而初步确定其成分和品质。

可以将1毫升的芳香油放入量筒内,向其中不断滴入70%或90%的酒精,直到形成了完全均匀的无乳浊现象的溶液为止。溶解度是以在20℃时溶解1毫升芳香油所需酒精的体积表示的。

(2)醇的含量测定。在芳香油的组成物质中,有多种醇类(如肉桂醇、蔷薇醇、薄荷脑等)。这些醇大多具有令人愉快的香味而被利用在香料及食品工业中。所以醇的含量测定也是芳香油质量的重要指标。

测定的方法通常采用醋酸将其乙酰化后,测定酯值。根据乙酰化后的酯值与未乙酰化的酯值之差,即可算出自由醇的含量。

(3)醛和酮的含量测定。醛和酮的含量也是芳香油品质鉴定中的重要指标。其中大多数都有愉快香味,如柠檬醛、雄刈萱醛、薄荷酮、香荆芥酮等。

醛的测定方法是根据醛可以和酸性亚硫酸钠起加成反应,形成水溶性的酸性亚硫酸化合物,可以从剩下的油的体积算出醛的含量。酮的含量是根据酮能够与盐酸化羟氨作用形成肟,而将盐酸析出来,用标准的碱溶液滴定,可求得酮的含量。

5.蓄积量的调查

按本章第二节“资源植物的蓄积量”一段内容进行调查。

6.记载

按表3-4所列栏目进行记载。

表3-4 芳香油植物调查登记表

年月日

四、淀粉植物资源调查

淀粉是高分子的碳水化合物,是植物的贮藏物质,多存在于种子、根、根茎和块根中。

1.野外初查

在野外检定淀粉植物时,可利用淀粉遇碘变蓝这一特性进行检验。其方法是将用来检验的植物部分切开,在断面上滴1~2滴碘或碘化钾溶液,如果断面呈现蓝紫色,即可初步确定为淀粉植物。

2.标本采集

同一般植物。

3.样品采集

采集含淀粉的种子或地下部分,摊在阴处风干,使其逐渐干燥。

4.室内测定

将含淀粉的植物材料切开,用小刀刮取少许粉末,放在载玻片上,加1~2滴清水,制成临时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圆形或椭圆形具有环状结构的淀粉粒。如果再滴加碘或碘化钾溶液,淀粉粒均变蓝色。

5.蓄积量的调查

调查方法见本章第二节“调查资源植物的蓄积量”一段。

6.记载

按表3-5所列栏目进行记载。

五、鞣料植物资源调查

鞣料是多元酚的衍生物,多含于木本植物的树皮、枝条、树叶和草本植物的茎秆中,特别在树皮中含量最高。

1.野外初查

在野外确定单宁植物最简单的方法,是用一把无锈的铁制小刀,切开要检验的材料,如果含有单宁,小刀及断面上很快变成

表3-5 淀粉植物检验结果登记表

年月日

兰黑色。或用1%铁矾[FeSO

4·Al

2

(SO

4

3

·24H

2

O]溶液滴在断面上,如呈兰

绿色,即说明有单宁存在。

2.标本采集

和一般植物相同。

3.样品采集

采集含有单宁的植物的枝、叶、树皮、根、果实以及虫瘿等。带回风干或晒干,干后的样品应取1000~2000克、虫瘿则取500克即可。

4.室内测定

(1)测定单宁含量。可用高锰酸钾氧化法进行测定,可以测出样品中单宁的含量。

(2)单宁种类的含量。单宁可分为水解单宁和凝缩单宁两大类。水解单宁的分子中均含有酯键或配糖物键,因此易于水解。凝缩单宁的分子结构更复杂,分子中的各个部分,都由碳链连结,遇强酸或进行氧化时就结合成不溶于水的物质。

对这两种单宁,可以用醋酸铅沉淀法进行测定区分。

5.蓄积量的调查按本章第二节“调查资源植物的蓄积量”一段的内容进行调查。

6.记载

按表3-6所列栏目进行记载。

表3-6 单宁植物资源调查登记表

年月日

六、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药用植物的药效成分各种各样,并存在植物体的各部分。1.调查访问

为了初步了解药用植物资源,可以访问当地居民,访问可按下列内容进行:

(1)药用部位;

(2)民间加工方法;

(3)所治病名和症状;

(4)药方剂量和使用方法;

(5)治疗有什么效果。

2.标本采集

方法同一般植物。应采到植物的药用部分,并装帧到标本的台纸上。

3.样品采集

样品采到后,迅速阴干,放入纸袋或布袋中保存。若系有毒,应作特殊包装和注明,不要随意放置。供室内测定的样品,应不少于1000~2000克,药用植物由于种类繁多,成分互异,一般设备往往不易弄清成分,可将样品送有关单位代为测定。

4.蓄积量的调查

按本章第二节“调查资源植物的蓄积量”一段内容进行调查。

5.记载

按表3-7所列栏目进行记载。

表3-7 药用植物调查登记表

年月日

七、橡胶植物资源调查

橡胶在植物体内常呈溶胶的状态存在于乳管中,如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uell.-Arg)、橡胶草(Taraxacum kok-saghyz Rodin);或存在于叶和茎皮层的薄壁细胞中,如银胶菊(Parthenium argentatum A.Gray)。当这些植物被砍伤或折断后,就有白色乳汁流出,乳汁中除橡胶外,还有蛋白质、糖类、树脂、无机盐等其它物质。此外,橡胶也呈凝集状态存在于植物体内,如杜仲、卫矛属(Euonymus)的某些种以及橡胶草的老根部分。这些植物被折断后则可见到许多弹性细丝。

1.野外初查

根据橡胶存在的特征,在野外初查橡胶植物时,首先应将植物砍伤或折断,看有无乳汁或细丝。如有乳汁,收集少许放在手中揉搓,借手的温度将水分蒸发,剩下的残余物如有弹性,说明有橡胶存在,如粘而无弹性即为其它物质。另一速测方法,是在乳汁中加入少许醋酸使其产生沉淀,把沉淀榨去水分,如有弹性也说明有橡胶存在。如果植物体折断处有细丝或拉断后形成有弹性的小珠,也说明有橡胶存在。

2.样品采集

对有乳汁的橡胶植物,可割取其乳汁,将乳汁加热去水(在30~40℃温度下),使其凝固成胶块,取量在200克左右。对橡胶在体内呈凝集状态存在的橡胶物,草本割取其整株,木本则采集含胶部分,晒干后取量3000~4000克即可。

3.室内测定

橡胶含量可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测定。

(1)碱煮法。这个方法是根据碱可以破坏其它物质而使橡胶分离出来的原理进行的。碱煮法中的碱,多用3%氢氧化钠溶液。将一定量的样品放入其中,直到煮烂为止。经过冲洗过滤,样品中所含的橡胶,就会聚在一起,干燥后称重,即可计算橡胶的含量了。这个方法适用于含胶多的材料。

(2)提取法。这个方法的原理是根据氯仿、乙醚、石油醚、苯等有机溶剂可以溶解橡胶,而不溶解糖类和蛋白质,因而可以将橡胶从样品中提取出来。本方法较碱煮法为精确,但需时间太长,而且上述各种溶剂有的易燃,有的有毒,操作时要特别小心。操作时,可取上述溶剂中的任何一种进行提取橡胶,提取后将溶剂蒸干,剩下的就是橡胶。提取出来的橡胶中可能混有少量树脂,遇到这种情况,则需再用丙酮将树脂提取除净。

4.蓄积量的调查和标本采集

(1)按本章第二节“调查资源植物蓄积量”一段内容进行调查。

(2)标本采集和一般植物相同。

5.记载

按表3-8所列栏目进行记载。

表3-8 橡胶植物资源调查登记表

年月日

八、树脂树胶植物资源调查

树脂树胶是植物伤口的流出物或分泌物。树脂流出后,暴露于空气中,所含的挥发性物质挥发后,逐渐变粘而干燥,其质地发脆,遇热发软溶化,遇水不溶也不膨胀,易燃,燃烧时有浓厚黑烟。树胶包括真树胶和植物粘液。前者遇水溶解;后者遇水膨胀,加热后碳化。

1.野外初查

可在树木的树干上,寻找伤口的流出物或分泌物,按树脂树胶的特性进行鉴定。

2.标本采集

同一般植物。

3.样品采集

采集时,要在产树脂树胶植物的树干上打洞、削皮、砍伤,取树脂常于树干基部砍剥,取树胶常在树干上部,砍剥不应大于三分之一树干的圆周,以免树木死亡,但也不能过小,否则脂胶流动太慢。下部的砍口应作“V”形,以使脂胶集中下流。在伤口下方放置小瓶或小瓷罐,接取流下的脂胶。为了避免伤口堵塞,每天要定时刮取流出的液体。由于脂胶流得很慢,瓶罐需要放置1~2天。取量在1000克左右。

4.室内测定

树脂树胶的测定比较复杂,其成分不易测定,可将样品送交有关单位代为测定。

5.蓄积量的调查

按本章第二节“调查资源植物的蓄积量”一段内容进行调查。

表3-9 树脂树胶植物资源调查登记表

年月日

6.记载

按表3-9的栏目进行记载。

九、观赏植物资源调查

观赏植物资源是栽培花卉的主要来源,存在于种子植物各科中。

1.野外观察和记载

对于可能作为花卉的野生植物,应在野外进行详细观察记载,可以按表3-10的栏目记录。

表3-10 观赏植物资源野外调查登记表

年月日

2.引种

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及合理开发利用

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及合理开发利用 作者:冯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作者简介:冯晨,男,汉族,湖南省岳阳市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08级林学二班经济林方向,学生。学号: 摘要:研究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野生植物资源,使其更好的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是植物资源学的重要内容。挖掘各种野生有用植物,研究其利用途径和方法,开发植物资源产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也就是要在科学、合理、有效、充分利用已有野生植物资源的同时,不断深入、持久地发掘野生植物资源、新用途、增加新产品,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对于栀子的开发与利用价值和途径。 关键词:野生植物资源特点合理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栀子 正文: 野生植物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一定人文背景和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的野生植物,是在众多的植物中,经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而认识的具有各种特殊使用价值的野生植物。 研究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野生植物资源,使其更好的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是植物资源学的重要内容。野生植物资源除了具有一般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生理学特性、和遗传学特性等特点外,也有许多资源意义上的特点。如资源有可更新与不可更新之分,有各种不同的用途之分,与不同利用方法之分以及如何挖掘普通植物成为资源等。这些植物资源的特点是我们深入认识和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的理论基础,忽视了对这些特点的认识,就会影响我们挖掘、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的成效,就会陷于盲目,导致野生植物资源的被破坏,甚至物种灭绝。综合起来野生植物资源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可再生性:野生植物资源的再生性,从狭义上讲,是指植物具有不断繁殖后代的能力,从广义上讲,不仅指其繁殖后代的能力,而且还包括其自身组织和器官的再生能力。因此,野生植物资源的再生性包括两个方面。①产生新个体的再生性,植物产生新个体是通过不同的繁殖方式实现的,即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如穿龙薯蓣、莲花等可以通过根茎繁殖;天麻、半夏、马铃薯等可以通过块茎繁殖:东方草莓可以通过地上匍匐茎繁殖。②组织器官的再生性,植物的组织器官受自然或认为的损伤后仍能得以恢复和再生。如杜仲是一种以茎皮入药的植物,其茎皮部分剥落后仍能得到自身的修复。植物具有这些特征,在开发利用中我们可以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再生能力生产更多的产品,并进行人工繁殖,扩大资源量。 二、易受威胁性:野生植物资源多数是具有直接经济价值的,受到经济利益的趋势,长期以来许多价值较高的物种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威胁。如人参、天麻、草苁蓉等在自然界中已经很难找到,利用的大部分为人工栽培品。野生人参已被列入世界有灭绝危险的物种。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物种灭绝速率是其自然灭绝速率的100~1000倍,有近30%受威胁的物种与直接经济利用有关,为此,研究重要野生植物资源的自然更新能力、更新周期及利用强度的关系,探讨持续利用的方法、技术和途径,制定合理的轮采制度,加强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管理是植物资源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研究内容。 三、成分的相似性,植物化学分类学是从分子水平来探索各种类群的亲缘关系的一门科学。植物化学分类的大量研究表明,植物近缘属种在所含化学成分上具有相同或相似性。

植物种类调查方案

植物种类调查方案 篇一:植物配置调查报告 第四块绿地调研 摘要 对校园绿地进行调查其选用的绿化植物种类、种植形式、观赏特性等。 关键词 校园绿地,植物种类,种植形式,观赏特性 正文 1. 前言 此次调研是本学期植物造景最后一次调研,虽然临近期末事情很多,但我们组员都分外积极的参与了这次调研。在拍照收集资料的同时,也会现场讨论每种植物配置形式的巧妙或者缺漏之处,让我深深感觉到这门课给大家带来的激情。虽然植物种类不多,归纳的时候我以个体开始介绍,林林总总的列了出来,关于植物观赏特性方面也加进了自己的理解,如果有错误之处希望老师包涵。 2. 植物配置

指以自然乔、灌、藤、草本植物群落的种类、结构,层次和外貌为基础,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其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进行创作,形成山水—植物、建筑—植物、街道—植物等综合景观,让人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 3.调查绿地植物种类 龙柏(柏科,圆柏属) 形态特征 树冠圆柱状或柱状塔形;枝条向上直展,常有扭转上升之势,小枝密、在枝端成几相等 长之密簇;鳞叶排列紧密,幼嫩时淡黄绿色,后呈翠绿色;球果蓝色,微被白粉。周围环境:土壤湿润,水分充足 种植方式:孤植 观赏特性 树干挺直,树形呈狭圆柱形,小枝扭曲上伸树皮深灰色,纵裂,成条片开裂。龙柏树形优美,枝叶碧绿青翠,公园篱笆绿化首选苗木,多被种植于庭园作美化用途。应用于公园、庭园、绿墙和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龙柏移栽成活率高,恢复速度快,是园林绿化中使用最多的灌木,其本身清

脆油亮,生长健康旺盛,观赏价值高 黄杨 形态特征 枝圆柱形,有纵棱,灰白色叶面光亮,中脉凸出,下半段常有微细毛,侧脉明显周围环境: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性较好 种植方式:列植 观赏特性 叶四季常青。黄杨在园林中常作绿篱、大型花坛镶边,修剪成球形或其他整形栽培,点缀山石或制作盆景。木材坚硬细密,是雕刻工艺的上等材料。 海桐 形态特征 嫩枝被褐色柔毛,有皮孔,叶革质,花白色有芳香味,花瓣倒披针形周围环境:土质疏松,土壤水分充足种植方式:孤植 观赏特性 花白色有香味,叶色浓绿而又光泽,经冬不凋,初夏

野生植物资源学

一:名词解释 1. 引种驯化:通过人工栽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使野生植物、外地或外国的植物适应本地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成为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本地植物。 2. 仿生栽培:指利用野生植物的原始生境条件,通过优生抚育、人工播种、营养繁殖、剔除竞争种等人为措施,扩大其生长面积、种群规模和资源产量的一种半人工栽培技术。 3. 生态环境:指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的总和。 4. 自然保护区:指在不同的环境区域内划出一定范围,将自然资源和自然历史遗产保护起来的场所。包括陆地、水域和海岸。就地保护:指在其自然原生地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的措施。 5. 野生植物资源: 是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一定人文背景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的野生植物,是在众多的植物中,经人类长期的生产、生存实践活动,而认识的具有各种特殊使用价值的野生植物。 6. 生态适应:植物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生长发育的内在规律,并以其自身的变异适应外界条件的变化,成为生态适应。 7. 药用植物资源:是指含有药用成分,具有原料用途,可以作为植物性药物开发的一群植物。药用植物资源还包括人工栽培和利用生物技术繁殖的个体及产生药物活性的物质。 8. 踏查:是对调查地区或区域进行全面概括了解的过程。 9.果树植物资源:指一些能够提供鲜食、干果和作为饮料加工原料的经济植物 10.油脂植物:含油器官的含油量达10%的植物 11.系统研究法:是建立在植物区系和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植物化学研究的科学积累和技术手段,采用植物分类,分布和植物化学等学科结合的一种开发新植物资源的方法。 12.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包括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种生命形式,以及各种生命形式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多种相互作用的生态过程和所形成的各种生态体。 13.引种与驯化:通过人工栽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使野生植物、外来(外地或外国)的植物能适应本地的自然环境和栽种条件,成为生产需要的本地植物。 14.野生抚育:根据资源植物生长特性及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在其生态或相类似的生境中,人为或自然增加种群数量,使其资源量达到能为人们采集利用,并能继续保持群落生态的平衡的一种资源植物仿生态的生产方式。 二:填空题 1. 在一下植物(银杉、银杏、三尖杉、人参、红豆杉、水杉、金钱松)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有银杉、人参、水杉。 2. 地下器官的更新调查需要: 3. 1983 年在中国植物学会 50 周年年会上,吴征镒将植物资源分为5类,分别是:食用植物资源、工业用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防护及观赏植物资源、植物种质资源。 4. 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的基本方法:现场调查、路线调查,样调查。 5. 芳香油提取的三种方法: 6. 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按采用的主要方式分为针对发展原料的一级开发、针对发展产品的二级开发、针对发展新资源的三级开发。 7.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域可划分为:缓冲区、实验区、旅游区。 8.特种油脂的内涵:a不饱和脂肪酸的结构特殊,b用途特殊,c产地独特,d价值高 9.特种油脂的种类:高亚油酸,高亚麻油酸,高ve油酸,二十五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 1东北三宝是:人参、鹿茸、乌拉草 2植物资源的特点有可再生性、易受威胁性、成分相似性、利用的时间性、用途的多样性_ 可栽培性、分布的地域性、价值的潜在性。 3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中,_中华猕猴桃_被誉为维生素C之王,且现已被驯化。 4野生抚育的基本方法有:禁封、人工管理、人工补种、仿生栽培。 5写出一种我国特有的有着“活化石”之称的植物:银杏、水杉、攀枝花苏铁、银杉等

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的方法

第六章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的方法 目的要求 掌握:资源调查准备工作;资源调查内业工作。 熟悉:药用动植物资源调查;药用资源的评价。 了解:资源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基本背景资料 当今中药行业引用的数据资料基本是来源于20年前(第三次全国中草药资源普查)的统计资料! 《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列出的6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占156种,其中属于中药物种的占主体。 中药资源调查的意义 中药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和基础工作。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需要。 中药行业的战术需求。 中药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形象。 中药资源调查的准备工作 组织准备、物质准备、技术准备 组织准备基本程序 制定并提交计划任务书→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立项→组织有关单位召开调查准备会议→建立组织机构→讨论和审定技术方案和工作计划→确定各单位和部门职责→举办技术培训(含野外调查和自救生存练习)

物质准备(1) 收集资料:调查地区的动植物资源资料,地图、生产规划、研究报告等资料。 动植物资料:区域生态系统、植被和植物群落以及动植物志等。 物质准备(2) 地图资料: 地形图、植被图、土壤图、农业和林业区划图。 野外物资:GPS卫星定位仪,数码相机或摄像机,照度计、温湿度计、枝剪、标本架。 技术准备 制定技术方案:外业调查技术方案→编写野外调查实施细则→编制各种记录表格→确定调查路线→编制工作日程表。 确定取样调查方法:取样调查的精度和误差,取样单位和取样方法,标准样方调查 1、线路调查 2、样地调查 常用样地调查取样方法:典型取样法、随机取样法、系统取样法、分层取样法。 技术准备 “3S”技术调查法: 遥感(RS,remote sensing)是指从远距离、高空,以至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光、微波等探测仪器,通过摄影或扫描、信息感应、传输或处理,根据地物反射和发射的波谱特性

矿产资源预查、普查及详查勘探项目设计编写提纲

矿产资源预查项目设计编写提纲 1 前言 1.1目的任务 说明上级主管部门下达项目任务书中规定的目的任务及其文号、内容、要求。 1.2位置、范围 简要说明预查区位置、地理座标、范围、面积。 1.3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简要说明预查区地形、地貌、水系等自然地理条件、气候概况、交通条件及社会经济概况。 1.4以往工作评述 简要说明预查区以往所进行的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各项工作情况,主要成果与结论意见。 1.5矿权登记情况 说明各地质勘查单位及矿山等在预查区内的矿权登记项目、面积、范围及地理座标。 2 区域地质及成矿特征 2.1区域地质背景 重点阐明大地构造位置及区域构造单元划分,并较详细叙述各构造单元的地质特征(含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等),有条件时(能收集到资料)应阐述区域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场和遥感信息特征及其与区域构造环境的关系(本节要避免泛泛罗列地质资料,力求文字精练,紧扣主题)。 2.2预查区成矿地质条件 若调查区内有几个找矿区,应分别叙述。

2.2.1简要叙述区内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及与成矿的关系。

2.2.2叙述区内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重砂等异常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2.2.3根据区内已知矿床(点)、矿化点等成矿信息,阐述区域矿产分布、矿化类型及矿化特征,分析重要矿化类型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标志及相关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阐明区内已知矿床(点)的矿体形态、规模、产状、空间关系、分布特征、矿石共生组合特征,矿石矿物组成、含矿围岩蚀变特征等。 3 工作部署和工作方法 3.1总体思路和总体工作部署 根据目的任务和区域矿产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总体工作思路和部署原则,如区域展开、重点突破,综合找矿综合评价,广泛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对不同层次及各类地区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包括各地区矿产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区域地质调查、面积性物化探扫面、各类矿点检查和异常查证,成矿条件研究等。 3.2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3.2.1路线地质调查 说明路线地质调查方法选择的依据、技术要求以及侧重解决的地质问题。 3.2.2地质填图(或遥感地质填图) 说明地质填图方法的选择及依据、范围、面积、比例尺、剖面地点的确定、填图精度的要求等方面技术要求以及侧重解决的地质问题。 3.2.3槽井探工作 说明种类槽井探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规格及质量要求。 3.2.4物化探工作 参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项目设计编写提纲》

2016《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复习题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复习题 一、单选题 1.野生植物资源的分布有明显的() (C) P12 A、季节性特点 B、空间性特点 C、地域性特点 D、时间性特点 2.西南区的主要药用植物资源有()(B)P18 A、党参、甘草、半夏 B、黄连、贝母、厚朴 C、枸杞、人参、何首乌 D、雪莲、肉苁蓉、伊犁贝母 3.西洋参的原产地是()(D) P26 A、英国 B、印度 C、芬兰 D、美国 4.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分成()(B)P26 A、2个 B、3个 C 、4 个 D、5个 5. 系统研究法的理论依据是植物体内有用成分在植物界中分布与植物系统发育的() (A) P28 A、相关性 B、相异性 C、排斥性 D、融合性 6.世界上裸子植物最多的国家是()(B) P69 A、巴西 B、中国 C 、美国 D、哥伦比亚 7. 以下不属于野生植物资源特点的是()(C) P21-25 A、易受威胁性 B、成分的相似性 C、不可栽培性 D、可再生性 8. 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取样数目公式n=V2 /P2中的V代表()(C)P41 A、所需要的样方数 B、要求的标准差 C、所测得的标准差 D、所测得的样方数 9. 以下不属于野生植物资源开发的目标是()(A) P28 A、零级开发 B、一级开发 C、二级开发 D、三级开发 10. 热量条件、降水和生长期内降水的分布、霜冻特征和越冬条件统称()(A) P57 A、气候 B、生境 C、季节 D、环境 11. 世界上应用天然药物最多的国家是()(D) P79

A、南非 B、俄罗斯 C、中国 D、印度 12. 阳坡分布的植物为()(B) P13 A、喜阴冷潮湿植物 B、耐干旱高温植物 C、喜肥植物 D、耐贫瘠植物 13.缓冲区的周围最好划出相当面积的() (D) P69 A、核心区 B、休憩区 C、旅游区 D、实验区 14. 野生植物资源的二级开发主要针对的是()(C) P26 A、发展面积 B、发展原料 C、发展资源产品 D、发展产量 15. 根据资源利用的程度,“常用种类”属于() (A) P52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6. 根据资源利用的程度,“较常用种类”属于() (B) P52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7. 根据资源利用的程度,“一般民间利用”属于() (D) P52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8. 公式“贮藏量×达到采收标准的比率”所计算的是()(B) P44 A、年允收量 B、经济量 C、单株产量 D、单位面积产量 19. 我国闻名世界的三大名花之一是() (B) P390 A、合欢 B、杜鹃 C、茉莉 D、鸢尾 20. 宁夏枸杞的药材商品名是()(C) P128 A、茨果子 B、明目子 C、枸杞子 D、茄果子 21. 野生植物资源的三级开发手段侧重于()( D) P28 A、工业生产方式 B、可持续利用性 C、农学和生物学方面 D、多学科综合性科学研究 22. 阴坡分布的植物为() (A) P13 A、喜阴冷潮湿植物 B、耐干旱高温植物 C、喜肥植物 D、耐贫瘠植物 23. 组织培养技术所利用的原理是() (A) P32(2.3)

宜宾市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

宜宾市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 【摘要】通过资料查询、实地考察等调查研究方法,总结出宜宾的野生植物共3000余种。本文对主要野生植物种类的功能、生长习性及分布进行简单介绍,并对开发利用和保护宜宾野生植物资源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宜宾;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在人类干扰活动下,生物多样性正经历一次由人类导致的大灭绝,而植物作为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生产者,在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乃至全球生态系统的动态影响方面其意义不言而喻,其多样性问题更加受到关注。 1 宜宾自然概况 宜宾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云贵川三省结合部,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汇流地带。辖9县1区,幅员面积13283km2。全市地貌以中低山地和丘陵为主,岭谷相间。气候类型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温度19.5℃,年均降水量1070.4mm,湿度为81%,年均日照时数976.2小时,无霜期270天,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温和,雨量充沛[1]。植被绝大部分为原始植被受破坏后的次生植被与人工植被。境内亚热带次生性常绿针叶林植被分布较广,竹林为一大特色。其地形、气候土壤等特点也为喜温暖、好湿润的蕨类植物定居、生长、繁殖和古老珍稀蕨类植物的遗留、保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其中蕴藏着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2]。 2 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概述 人类利用植物资源的历史最为古老,尤其是对食用植物和药用植物的利用,可追溯到人类的整个生存与发展过程。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森林蔬菜和药用植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药用植物资源遭到掠夺式破坏[3-4],而森林蔬菜则一度被人们遗忘,野生蔬菜开发进展缓慢,资源分散,种类少,规模小,大量还处于自采自食或任其自生自灭状态,能形成产业的不多,给加工销售带来困难,野生蔬菜资源利用率不高[5]。因此,森林蔬菜及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使山区脱贫致富、促进林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尤其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中,具有十分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3 主要野生植物资源 宜宾市地带性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多变,植被类型多样,蕴藏了极其丰富的植物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宜宾市有植物约3000多种[6-7],按用途主要分为: (1)药用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全市药用植物约1700多种,其中药用价值高,已开发利用的有:天麻、枸杞、杜仲、厚朴、黄柏、喜树、枳壳、

某项目压覆矿产资源调查评估报告书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第一节目的与任务 (1) 第二节调查评估方法、依据及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2) 第三节评估区自然地理及经济状况 (5) 第二章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7) 第一节建设项目概况 (7) 第二节建设项目分布范围 (8) 第三节建设项目保护等级 (8) 第三章调查评估区地质特征 (11) 第一节区域地质背景 (11) 第二节主要地质特征 (11) 第三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壳稳定性及地震特征 (21) 第四章建设项目与矿产资源关系 (29) 第一节主要矿产资源分布状况 (29) 第二节矿产地与拟建工程项目关系分析 (37) 第三节探矿权分布状况与勘查工作进展 (43) 第五章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储量计算 (45) 第一节绩溪县徽厦河塝岱石灰岩矿压覆资源储量估算 (45) 第二节绩溪县宏环砂石矿压覆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47) 第三节安徽省歙县伏川蛇纹岩矿压覆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49) 第四节安徽省歙县伏川玄武(细碧)岩石料矿压覆资源储量估算 (58)

第五节工程各方案压覆矿产资源储量比较 (61) 第六章建设项目压矿经济价值评估 (66) 第一节资源形势分析 (66) 第二节建设条件分析 (66) 第三节经济价值评估方法 (66) 第四节经济价值评估结果 (66) 第五节工程各方案压覆矿产资源储量经济价值比较 (72) 第六节工程建设项目经济效益 (74) 第七章结论 (75) 第一节主要工作成果 (75) 第二节存在问题及建议 (76)

附图: 绩溪—黄山(歙县呈村降)高速公路工程矿产资源分布图 附表: 附表一安徽省绩溪—黄山(歙县呈村降)高速公路工程沿线两侧各2km 范围矿产资源分布一览表 附表二安徽省绩溪—黄山(歙县呈村降)高速公路工程沿线两侧各2km 范围矿山分布一览表 附表三安徽省绩溪—黄山(歙县呈村降)高速公路工程两侧各2公里沿线探矿权分布一览表 附件: 附件1 安徽省绩溪—黄山(歙县呈村降)高速公路中心线逐桩坐标表附件2 安徽省绩溪—黄山(歙县呈村降)高速公路沿线各县矿产资源主管部门关于矿产资源分布证明 附件3 委托书 附件4 承担单位资质证书 附件5 承诺书 附件6 安徽省公路勘测设计院《关于绩溪高速公路占压伏川蛇纹岩矿普查区的说明》皖路院[2006]69号 附件7 《绩溪至黄山高速公路佛岭隧道压矿安全性论证会专家组意见》

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方法

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的方法 李金鹏 (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长春130118) 摘要: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蕴藏着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种类。为了充分开发利用丰富野生植物资源,并能做到合理的采挖,持续利用,必须对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研究,掌握调查地区野生植物资源种类、贮量和生态地理分布规律等。本文研究野生资源植物传统的调查方法,引进现代技术,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科学调查方法。 关键词:野生植物;调查方法;取样技术;3s技术; The wild plant resources survey method Li jinpeng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orticulture courtyard,changchun130118) Abstract: China has a vast, complex and diverse natural conditions, is rich in species of wild plant resources. In order to fully develop and utilize a rich wild plant resources, and can do the excavation of a reasonable, sustainable use of wild plant resources must be research, types of wild plant resources to master the survey areas, storage of, and eco-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wild plant resources in the traditional survey methods, the introduction of modern technology, to adapt to the times shape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methods of investigation. Keywords:wild Plant sresoure; Survey methods; Sampling techniques;"3s" technology; 1 调前的准备工作 调查的准备工作是顺利完成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任务的重要基础,明确调查的范围、调查内容,调查开始前搜集和分析有关资料,准备调查工具,调查方法,制定调查的计划的过程。 1.1确定调查内容 植物资源调查,内容可多可少,取决于调查目的和可能投入的人力物力,在调查内容上通常有以下三种范围: 调查本地的全部植物资源。当一个地区从来没开展过植物资源调查时,需要进行全面调查,以提供一份本地区的植物资源名单。 调查本地某一类或某几类植物资源。这样做,通常是根据本地某项经济要求或根据调查者本人的愿望而确定的。

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调查评估报告

《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调查评估报告》编写提纲 提纲, 矿产资源, 项目, 编写, 评估 《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调查评估报告》编写提纲 一、报告的名称、扉页 (一) 报告名称:河北省××建设项目用地压覆矿产资源调查评估报告 (二)扉页:报告提交单位、单位负责人、单位技术负责人、报告编写人、报告提交日期 二、正文目录: 前言(简述建设项目的用途和意义) 第一节目的任务 第二节建设项目用地范围概况 (一)位置交通 (二)建设项目用地范围、面积、坐标、标高 第三节建设项目单位概况 (一)建设项目的由来 (二)建设项目单位主管和有关部门的审批文件 (三)建设项目的设计单位和设计方案 (四)建设项目范围内有矿业权设置的,建设单位与矿业权人有关说明 (五)难以避免压覆矿产资源储量的理由和计算被压覆矿产资源储量数量的依据,并对被压覆的矿产资源储量进行必要的经济分析论证。

第四节以往地质勘查和矿产资源开采利用情况 (一)以往地质勘查工作简述(简单叙述以往地质勘查工作单位名称、工作时限、提交地质成果、审批情况及批准储量) (二)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和周边地区目前矿业权设置情况,简述勘查、开采单位名称、矿种、范围及拐点坐标、法人、生产规模、矿权证号、有效期等情况。 第五节本次工作情况 (一)调查工作起止时间、工作范围及投入主要工作量 (二)调查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主要包括地质测量工作方法、精度;地质编录、取样方法、化验及其质量等) (三)调查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六节工作区地质概况 (一)工作区构造单元及地层、构造、岩浆岩简述 (二)矿床地质特征(简述矿体空间位置、规模、形态、产状及其变化;重点说明压覆的以查明矿区名称、矿种、位置、范围、矿产资源储量类型、数量、质量等) 第七节资源储量估算 (一)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二)工业指标 (三)估算范围(包括保护区) (四)矿体圈定及块段划分原则 (五)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第六章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的方法

第六章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的方法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第六章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的方法 目的要求 掌握:资源调查准备工作;资源调查内业工作。 熟悉:药用动植物资源调查;药用资源的评价。 了解:资源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基本背景资料 当今中药行业引用的数据资料基本是来源于20年前(第三次全国中草药资源普查)的统计资料! 《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列出的6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占156种,其中属于中药物种的占主体。 中药资源调查的意义 中药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和基础工作。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需要。 中药行业的战术需求。 中药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形象。 中药资源调查的准备工作 组织准备、物质准备、技术准备 组织准备基本程序 制定并提交计划任务书→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立项→组织有关单位召开调查准备会议→建立组织机构→讨论和审定技术方案和工作计划→确定各单位和部门职责→举办技术培训(含野外调查和自救生存练习)

物质准备(1) 收集资料:调查地区的动植物资源资料,地图、生产规划、研究报告等资料。 动植物资料:区域生态系统、植被和植物群落以及动植物志等。 物质准备(2) 地图资料: 地形图、植被图、土壤图、农业和林业区划图。 野外物资: GPS卫星定位仪,数码相机或摄像机,照度计、温湿度计、枝剪、标本架。 技术准备 制定技术方案:外业调查技术方案→编写野外调查实施细则→编制各种记录表格→确定调查路线→编制工作日程表。 确定取样调查方法:取样调查的精度和误差,取样单位和取样方法,标准样方调查 1、线路调查 2、样地调查 常用样地调查取样方法:典型取样法、随机取样法、系统取样法、分层取样法。 技术准备 “3S”技术调查法: 遥感(RS,remote sensing)是指从远距离、高空,以至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光、微波等探测仪器,通过摄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报告编写提纲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报告编写提纲 篇一:省级矿产资源“三率”调查与评价报告提纲 附件1 省级重要矿产资源“三率”调查与评价报告编写提纲及要求 前言 简要介绍重要矿产资源“三率”调查与评价工作的目标任务、重要意义和主要成果。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工作概况 第一节项目概况 概述项目来源、目的、任务、组织领导、分工部署等基本情况,以及人员培训、调查表的发放与审核,正常生产矿山和非正常生产矿山的基本情况,实地核查、数据库建设、“三率”评价等工作的情况。 表1-1 “三率”调查评价基本工作情况表 注:调查矿山数、实地核查矿山数应填写规定调查矿种对应的矿山数。 第二节调查结果质量评述

从调查矿山数是否做到全覆盖,调查表数据填报内容是否齐全,实地核查矿山数、实地核查报告、实地核查记录表的填写是否符合相关要求,调查数据是否反映实际情况等方面评述调查结果的质量。 第二章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第一节资源储量、分布及特点 简述本次调查工作所涉及矿种的主要特点,分布情况,XX年动用资源储量和查明资源储量(调查评价报告中的资源储量数据均为本次调查矿山的资源储量)情况等。 表2-1 矿产资源储量情况 第二节开发利用情况 简述各矿种的生产建设规模,采、选设计产能、实际产能,产值等。 表2-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注:正常生产矿山是指XX—XX年中至少有一年生产,且有生产数据的矿山。 第三章“三率”调查与评价结果 第一节“三率”调查结果

简述各矿种“三率”指标的概况,包括最高值、最低值、平均值,以及不同规模、不同开采方式等“三率”指标的情况。 表3-1 各矿种“三率”指标情况 2.没有选矿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的矿种可不填。 第二节“三率”评价结果 分矿种、行政区、开采方式和生产规模等情况对“三率”的调查结果进行评价,并分别与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矿山设计或核定的指标,以及XX年国土资源部发布的煤炭、攀西钒钛磁铁矿、高岭土、金矿和磷矿“三率”指标要求公告进行对比分析。 第三节技术工艺调查与评价结果 阐述矿山开采、选矿、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主流的、先进的和落后的技术工艺装备等。 第四节废石尾矿等调查与评价概况 简述低品位、难选冶资源储量,开发利用量,采选技术工艺、水平等。矿山废水、废渣、尾矿等资源的保有量,开发利用情况,综合利用工艺技术等。

野生植物物种资源调查附表1

附表1 野外植物物种资源样方调查表 网格编号:省市(州)县乡(镇)村(小地名)日期: 样方号:经纬度:E N 坡向:坡度:坡位:海拔:m 样方面积:m×m生境:干扰: 群落类型及组成:调查人:表格编号: 注:(1)群落类型为:乔木、灌木、草本层主要的物种组成;(2)生境:石/土山、沟谷、山脊、村边、路旁等;(3)层次:乔木层、灌木层、 —1—

草本层;(4)数量:物种的株(木本)、丛(草本)数;(5)物候期:花期、果期等;(6)盖度:直接填百分比数值;(7)生态位置:建群种、优势种、寄主等;(8)受威胁因素:过度利用、生境破坏、病虫害等及潜在的威胁。 附表2 野外植物物种资源样线(带)调查表 网格编号:省市(州)县乡(镇)村(小地名)日期: 样线(带)号:样线(带)长度:m宽度:m路线: 起点:E N 终点:E N 海拔:/ m 生境: 干扰:群落结构及组成:调查人:表格编号: —2—

注:(1)群落结构为:乔木、灌木、草本层的组成物种;(2)生境:石/土山、沟谷、山脊、村边、路旁等;(3)数量:株(木本)、丛(草本)数;(4)盖度:直接填百分比数值;(5)物候期:花期、果期等;(6)生态位置:建群种、优势种、寄主等;(7)受威胁因素:过度利用、生境破坏、病虫害等及潜在的威胁。 附表3 植物物种资源访谈调查表 网格编号:省市(州)县乡(镇)村日期: 被访谈人姓名:性别:职业:民族:文化水平:年龄: 调查人:访谈地点:访谈时间:表格编号: —3—

注:(1)分布面积:写出分布大概面积;(2)用途:药用、观赏等;(3)利用方式:民间、企业等;(4)物候:开花、结果时间;(5)生境:路边、林下、山坡等;(6)保护管理现状:采取的保护管理措施。 附表4 植物物种资源贸易市场调查表 网格编号:省市(州)县乡(镇)村日期: 市场名称:被调查摊位:摊位性质:被调查人:联系方式: 调查人:访谈地点:访谈时间:表格编号: —4—

《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调查报告》编写提纲

附件一 《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调查报告》编写提纲 正文目录 绪论 目的任务(项目来源,目的任务,编制报告依据),位置,交通(工程或调查区位置,交通情况) 自然地理 以往地质工作 有储量报告的说明勘查单位,完成时间 审批部门,审批储量等 本次工作情况 说明工作方法,工作过程,完成的工作量 工程概况 介绍拟建工程情况,详细叙述工程选址,方案,位置,坐标,项目范围,面积等 地质概况 区域地质概况 调查区地质(地层,构造,岩浆岩) 矿产资源概况 区域矿产 调查区矿产资源 矿业权设置及矿产地情况 探矿权 采矿权 矿产地 压覆资源储量估算 估算范围,工业指标 估算方法,参数确定 资源储量分类 估算结果(与原报告资源储量级类别一致,有以往压覆的应予以区别) 潜在经济价值评估 结论 附图目录 图号顺序号图名比例尺 01 01 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调查区域地质矿产图 (附拟建工程及矿业权设置) 1:5000~1:100000 02 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图 1:500~1:10000 03 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储量剖面图 1:100~1:5000 04 04 其它需要图件 附表目录 1, 建设项目压矿矿柱区第四系,基岩矿层上覆基岩平均厚度计算表 2, 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结果表附件目录 1, 压覆矿产资源调查报告合同书(或委托书) 2, 压覆矿产资源调查报告项目来源批文 3, 压覆矿产资源调查报告编制单位地质勘查资格证书 4, 压覆矿产资源调查报告市局初审意见 5 , 压覆矿产资源调查报告所涉及到的矿业权人与建设单位的协议书 6, 压覆矿产资源调查报告所涉及到的矿业权人的采矿证或探矿证复印件 7, 申报表,承诺书 8, 其它相关资料

植物资源调查分析

植物资源调查报告 一.前言 1.调查的任务及与目的: 任务:进一步了解信阳地区的植物资源的分布,及植物资源的种类。目的:通过对植物资源的调查分析认,识植物资源的大致分布为以后的植物资源开采做铺垫,同时通过植物资源的调查分析加强对植物资源的保护意识。 2.调查工作的地区: 主要调查河南省信阳市的植物资源的分布及种类 3.调查的工作开展人员及工作过程: 主要是个人在信阳部分地区进行植物资源调查 4.调查的内容及结果的简述: 调查信阳市地区的植物资源种类及分布,了解到信阳市的资源分布及资源种类 5.调查方法:主要靠向当地的居住人员寻求帮助,另一个实地进行部分考查切身进行了解,利用网络进一步了解信阳地区的植物资源分布。 二.信阳地区的经济概况: 一:产业 信阳经济支柱产业:冶金、机械电子、化工、医药、轻工纺织和粮油食品工业,茶叶,畜牧业。

特色产业:茶叶,餐饮,劳务经济 优势产业:茶叶,旅游,物流,餐饮,信息 突出资源:交通区位,生态环境,水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 二:消费 和同等经济实力城市相比,消费偏高。 三:居民收入 在全国来说本地收入平均偏低。外出务工收入是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工业园区 几乎各县区都有工业园区,各有发展方向。其中市级工业园区信阳工业城占地74平方公里,统一规划,基础设施与软环境日益完善,同和车轮,万华生态园,华仪化工园,金光木业,航天科技园、亚洲新能源等相继入驻,投资快速突破100亿元,成为信阳经济发展新的引擎。 五:城市建设 正在进行六城联创,市容市貌发生显著变化。采取老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相结合,中心城区、各县城区亮点频现。小城镇快速扩大。

植物资源学试题

植物资源学试题终极版 植物资源学 一、名词解释 1植物资源:指在一定时间,空间,人文背景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的植物总和。 2植物资源开发的系统研究法:是建立在植物区系和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植物化学研究的科学积累和技术手段,采用植物分类,分布和植物化学等学科结合的一种开发新植物资源的方法。 3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指在人类利用植物资源的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充分研究和利用植物的再生能力,在不影响植物自身繁衍生息的条件下,既能当今满足人类对植物资源的需求,又不影响后代的需要,以实现植物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4野生抚育:根据资源植物生长特性及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在其生态或相类似的生境中,人为或自然增加种群数量,使其资源量达到能为人们采集利用,并能继续保持群落生态的平衡的一种资源植物仿生态的生产方式。 5生态环境:是指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的总和。 6、详查:详查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具体调查区域和样地上完成野生植物资源种类和贮量调查的最终步骤,是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 7、地理底图:是指用来转绘专题内容的地图,它可以是地形图、行政地图或植被分布图等,并在转绘内容时,原地理底图上与专题内容及使用目标无关紧要的内容简化掉,以便更清晰地表达专题内容 8、范围法:就是指用来表示地面间断而成片分布面状现象的一种表示方法。并用各种符号、着色、绘晕线和文字标注等形式表示不同现象的区别。 9、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包括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种生命形式,以及各种生命形式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多种相互作用的生态过程和所形成的各种生态体。 10、生态环境:是指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的总和。 11、生境岛屿:在生境破坏时常常留下补丁一样的生境残片,这些原生生境片段常与那

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报告

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报告 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报告野生动植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十分珍贵的资源,具有生态、物质资源、遗传基因、文化四大功能,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大力培育、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复杂、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气候多样化,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从而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领土广阔,全国有脊椎动物6000多种,约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的10%。除此之外,我国有许多特有的野生动物,其中:特有的兽类86种,鸟类80种,两栖类163种,爬行类126种。例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华南虎、羚牛、藏羚羊、褐马鸡、绿尾虹雉、白鳍豚、扬子鳄为我国特有动物;全国约有高等植物3万多种,仅次于世界植物最丰富的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前三位,其中特有植物种类约万余种,如水杉、银杉、台湾杉、百山祖冷杉、珙桐、银杏、香果树等,均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

植物种类。 二、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困境 虽然,我国在野生动植物数量上让世人瞩目、羡慕。但是,如今中国的野生动植物的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近年来,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开发利用,造成了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极度减少,物种衰退灭绝的速度越来越快。 第一,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和资源过度利用,特别是商业目的的贸易活动使大量野生动植物遭到捕杀、破坏。第二,由于经济的繁荣带动着石油时代的继续发展,全球气候问题直接影响着地球生态类型的变异和瓦解。第三,我国人口压力逐渐增大,大量占用了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第四,我国公民的保护野生动植物意识普遍缺乏,与野生动物为敌并随意加以捕杀或者随意破坏其栖息地第五,生物入侵也是导致野生动植物物种濒危与消失的重要因素,我国主要是外来草本植物的入侵,影响当地的生态系统的和谐,使野生物种的栖息地逐渐破碎化与丧失。 三、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措施 许许多多的威胁对野生动植物的生存来说都是挑战。由于我国在保护野生动植物这方面的工作起步晚,已经造成了大量野生物种的灭绝,加上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使得我国野生动植物生存形势相当严峻。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得补救措施,使这一严峻形势的得到一些缓和。

压矿资源调查报告

压覆矿产资源调查报告 2011年1月

压覆矿产资源调查报告提交时间:二〇一一年一月

目录 第一章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目的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位置、交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自然地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以往地质工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本次工作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工程规划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地质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区域地质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调查区地质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矿产资源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区域矿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调查区矿产资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矿业权设置及矿产地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探矿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采矿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矿产地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压覆矿产资源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