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字化变电站
- 格式:pdf
- 大小:121.47 KB
- 文档页数:1
数字化变电站晋阳珺2009.11内容提要数字化变电站的定义和组成非常规CT、PT技术合并单元技术介绍数字化变电站工程应用数字化变电站推荐方案数字化变电站设计、检修、维护数字化变电站发展展望数字化变电站的定义与组成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变电站层监控、远动、故障信息子系统间隔层保护装置、测控装置过程层合并单元(MU)、智能单元数字化变电站的定义与组成数字化变电站的定义与组成控制中心监控主机远动主站交换机路由器r站控总线保护A 测控单元r 光电互感器保护B 保护A 测控单元传统一次设备保护BIEC61850-9-1IEC61850-8智能终端传统一次设备间隔层过程层r 站控层r光电互感器数字化变电站与常规SAS 比较常规变电站数字化变电站一次设备:电磁式互感器非常规互感器传统开关智能组合电器二次设备:传统保护测控设备网络化装置电缆硬连接SV/GOOSE通信协议:私有协议IEC61850常规互感器与非常规互感器的比较绝缘性能优良,造价低。
电磁式互感器一次侧与二次侧之间通过铁心耦合,绝缘结构复杂,其造价随电压等级的升高呈指数关系上升。
在光电式互感器中,高压侧信息通过光纤传输到低压侧,其绝缘结构简单,造价一般随电压等级的升高呈线性增加。
消除了磁饱和、铁磁谐振等问题。
光电式互感器无铁心,消除了磁饱和及磁谐振现象,互感器运行暂态响应好、稳定性好。
常规互感器与非常规互感器的比较暂态响应范围大。
电磁式互感器因存在磁饱和问题,难以实现大范围测量。
光纤互感器有很宽的动态范围,一个测量通道额定电流可达到几十安培至几千安培,过电流范围可达几万安培,可同时满足测量和继电保护的需要。
没有易燃、易爆炸等危险,无需检压检漏。
非常规互感器一般无需油或SF6绝缘,避免了漏油、漏气、爆炸等问题。
常规互感器与非常规互感器的比较二次侧无开路、短路危险。
电磁式互感器二次回路存在开路和短路危险,非常规互感器的高压侧与低压侧之间一般只存在光纤联系,可保证高压回路与低压回路在电气上完全隔离。
数字化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的比较王 玮(宁夏电力公司 电力科学研究院 宁夏 银川 750002)摘 要: 对于数字化变电站来说,通常采用智能化一次设备,其数字化的主要对象为变电站中的一、二次设备。
通过网络这一高速平台作为基础保障,加上数字化信息来实现标准化,使站内外的信息实现共享和相互操作。
通过网络数据这一基础,来探索测量监视、控制保护和信息管理等实现变电站现代化的自动化功能。
近年来,数字化变电站的相关技术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尝试对数字化和传统变电站进行比较,对数字化变电站的自动化和传统变电站本质进行浅析。
关键词: 数字化;传统;变电站;区别比较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1110176-02数字化的变电站,其由一次设备的智能化以及二次设备的 2 相对于传统变电站来说,数字化变电站的优势网络化进行分层的构建。
实现了变电站的电气设备间信息智能1)便利性。
在数字化变电站中,被检测的一次设备的信共享,以及相互操作的现代化的时代。
号回路,以及操作驱动回路的被控制全面采用光电技术和微处1 存在于传统常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缺点理器。
以光来代替电,加强电磁的兼容特性。
光电数字与光纤的采用,替换了传统强电模拟信号以及常规控制电缆。
数字化1)传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相对复杂,其可靠性较变电站设备之间,采用了高速网络通信模式,其运行管理系统低。
在传统的变电站中,其二次设备、自动和远动装置等,大的高度自动化也得以实现,为运行管理提供了便利。
多数都采取了小规模的集成电路或者是电磁模式,自检功能缺2)存在于数字化变电站的数字优势。
乏,结构复杂,而且其可靠性极低。
① 由于数字化变电站的功能能够实现统一信息平台的共2)配置采取固定的模式,灵活性低。
在传统的变电站享,从而较大程度上避免了重复设备投入。
在传统的变电站中,其二次设备多半是依赖足够多的电缆,再加以空触点的利中,其装置和系统都是功能单一的、独立的,如监视、保护、用,以模拟信号为载体进行信息的交换,这样就造成信息量控制和测量等,硬件的重复配置,信息不共享等,造成资金的小,灵活性能较差的缺点,同时也无法实现其可靠安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