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玉米制种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90.52 KB
- 文档页数:3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玉米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制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本实验旨在通过玉米制种实验,探究不同种植技术、品种特性以及环境因素对玉米制种效果的影响,为我国玉米制种产业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玉米品种:利合16、华美1号- 实验地点:张掖市甘州区大满镇朝元村,分三个试验点- 实验设备:测产工具、土壤养分测定仪、气候记录仪等2. 实验方法:- 种植技术:- 精细整地:深耕整地,冬前完成,深度以25-30厘米为宜。
- 施肥:底肥为主,有机肥3000-6000千克/亩,追施过磷酸钙25-30千克,氮素化肥15-20千克。
- 覆膜:选用厚度为0.008毫米左右,宽度70-90厘米的无色透明超薄膜,每亩用量3-4千克。
- 适期播种:按满天星加行比法种植父本,母本易宽窄行种植,宽行60厘米,窄行50厘米,打穴点播。
- 观察指标:- 产量:以每亩产量为主要观察指标。
- 品质:观察玉米籽粒饱满度、色泽、大小等。
- 抗病性:观察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产量:- 利合16品种平均产量为750千克/亩,华美1号品种平均产量为800千克/亩。
- 实验结果表明,华美1号品种产量略高于利合16品种。
2. 品质:- 利合16品种籽粒饱满度、色泽、大小等指标均达到优良水平。
- 华美1号品种籽粒饱满度、色泽、大小等指标略优于利合16品种。
3. 抗病性:- 利合16品种抗病性较好,发病率较低。
- 华美1号品种抗病性略低于利合16品种。
四、实验结论与建议1. 结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华美1号品种在产量、品质和抗病性方面均优于利合16品种。
- 通过精细整地、合理施肥、适期播种等种植技术,可有效提高玉米制种效果。
2. 建议:- 在玉米制种过程中,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
- 加强田间管理,提高玉米制种技术水平。
18(下转第20页)甘肃张掖玉米种业问题分析与发展建议倪文杰1,许 莹2,廖文萱2(1.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100000;2.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100029)摘要:为保证张掖玉米种子产量稳定,扩大其市场份额,要将张掖打造成以杂交玉米种子为核心的国家级农作物种子优势繁育基地。
该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中心,提出合理减少玉米制种面积,减少玉米种子无效供给;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降低市场风险;推进“五化”生产,降低制种成本;保护育种发明专利权,推进企业育繁推一体化等建议,促进张掖玉米种业稳健发展。
关键词:玉米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育繁推一体化;产权保护倪文杰,许 莹,廖文萱. 甘肃张掖玉米种业问题分析与发展建议[J]. 农业工程技术,2019,39(2):18+20.新形势下,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任务[1]。
张掖作为全国最大、最具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市级玉米制种基地,玉米制种面积连续多年达到100万亩,年产玉米种子4.5亿千克,占全国大田玉米用种量40%以上[2]。
在调减籽粒玉米、扩大青贮玉米、适当发展鲜食玉米的大环境下,为保证张掖玉米种子产量稳定,扩大其市场份额,要将张掖打造成以杂交玉米种子为核心的国家级农作物种子优势繁育基地,持续推进玉米种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的问题分析1、制种面积盲目扩大,库存种子居高不下,公司负债率高2014年、2015年、2016年张掖市制种面积分别达到5.062万公顷,6.435万公顷,7.139万公顷,玉米制种面积逐年增大。
在全国“镰刀弯”地区玉米制种面积为原来的2/3的情况下(减产5000万亩),张掖玉米种种面积仍然持续增长,这直接导致种子库存量大,代繁公司负债上升,使得玉米制种产业风险大大增加。
在全国大田玉米面积和价格“双下降”的环境下,张掖过高的玉米制种面积导致了种子库存的严重积压。
张掖市玉米制种基地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何树文;华珍慧;伍东【摘要】通过对张掖市玉米制种基地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分析了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今后防治的建议是:加大监测力度,提高预警水平;强化科技宣传,推动技术普及;开展技术培训,提高防治水平;加强市场监管,确保安全用药;加大经费投入,创新防控技术;建立制种保险制度,确保玉米制种基地生产安全.【期刊名称】《甘肃农业》【年(卷),期】2010(000)003【总页数】2页(P33,36)【关键词】玉米制种;基地;病虫害;防控措施【作者】何树文;华珍慧;伍东【作者单位】张掖市植保植检站,甘肃,张掖,734000;张掖市植保植检站,甘肃,张掖,734000;张掖市植保植检站,甘肃,张掖,734000【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张掖的玉米种子在全国玉米种子市场占有很大份额,已成为促进全市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张掖市委二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将金张掖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列入“十大工程”全力实施,这将对稳定基地、做大产业、作强品牌、规范发展,不断增强我市玉米种业发展优势,促进农业、农村乃至全市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金张掖玉米制种基地”建设进程,我们广泛开展了调查研究,深层次探索玉米制种基地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其促进金张掖玉米制种基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一、玉米制种基地种植情况及病虫害发生现状2009年,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继续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市杂交玉米制种面积达到58193公顷,其中甘州区32733公顷,临泽县17647公顷,高台县6647公顷,山丹县66公顷,民乐县1000公顷,肃南县100公顷,制种基地分布在六县(区)的31个乡(镇)、281个村,从事玉米制种的农户达89959户。
制种品种(组合)达300多个,以郑单958、豫玉22、浚单系列、农大系列、鲁单系列、沈单系列为主,绝大多数为代繁生产。
玉米制种田优质高产生产技术报告一.实验简介:实验品种:利合16,华美1号实验地点:张掖市甘州区大满镇朝元村,分三个试验点,每个点不小于5亩。
实验用药:锐胜满适金敌委丹金都尔福戈杨彩实验参与单位:甘肃恒基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先正达公司中国农业大学二.实验目的1.提早播种,克服低温影响,确保苗齐、苗全、苗壮,预防病虫害。
2.提高种子产量与质量。
三.实验处理步骤张掖市大满镇朝元村位于张掖市区南面,东面隔沙漠,其余三面与其他村相连接。
朝元村海拔1660—1700之间,土质多以沙壤土为主,昼夜温差大,以河水灌溉为主。
1.试验地选择:实验前在朝元村选择了东面、南面、北面为主的三个实验区域,选择要求:面积大,交通便利,没有喷施过任何农药的地块。
最终确定包括CK在内的试验地面积总共为27.4亩,其中南面与北面为利合16;东面为华美1号。
2.种子包衣;主要农药有满适金,敌委丹,锐胜;先将锐胜对水溶解,再加入满适金敌委丹充分搅拌,均匀包衣。
3.错期播种:CK-常规处理(4月16日),正常期(4月16日)、提前7天(4月9日)、提前14天播种(4月2日);播种时要求同一处理必须在同一天内进行铺膜,打药,之后隔7天进行播种。
铺膜时所用农药为金都尔,每亩用量为150ml,主要针对是田间杂草。
地温测定表《表一》4.苗期观察:苗期主要是针对如金针虫,地老虎等进行预防。
以及出苗情况调查。
出苗率调查表5.病虫害防治:实验共进行了两次病虫害防治,第一次是5月20日,第二次是7月1日,两次用药都为福戈和杨采,福戈10克/亩,杨采90ml/亩,两者混合后进行喷施;主要针对的虫害有玉米螟、红蜘蛛;病害有锈病、瘤黑粉和茎腐病。
6.收获测定:收获时首先进行了产量的初步测定:最终实验数据结果由第三方中国农业大学进行研究;初步数据为:《表四》四.实验分析结果:1.实验结果总体良好,部分环节与常规处理有明显区别;a.经过锐胜满适金敌委丹处理过的种子在播种后没出现明显的冻害现象,苗期旺盛。
参考文献[1]王伟成.美国种业科技创新及品种管理的见闻与启示.作物研究,2014(1):81-85[2]胡小军,张丽.我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沿革与现状分析.中国种业,2014(7):3-4[3]宋修伟.余欣荣:推动建立企业主体商业化育种新机制.(2012-10-19)[2016-04-15].http://www.farmer.com.cn/xwpd/jjsn/201210/ t20121019_759939.htm[4]梁宗栋.山西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的作用及发展.中国种业,2007(5):14-16 (收稿日期:2016-04-11)张掖玉米制种企业税收情况分析及建议张文波 张金汉(甘肃省张掖市种子管理局,734000)摘要:简述了张掖玉米制种企业税收情况,分析了税收贡献率低的原因,提出了强化市场准入监管,做大做强制种企业;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配合的税收综合治理机制;创新税收征管方式,规范税收管理;完善激励机制,增强发展后劲等4个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张掖;制种企业;税收情况分析;建议张掖市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把发展玉米制种产业作为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从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支持培育壮大制种龙头企业,先后引进了一批大型知名企业投资建设玉米种子加工项目,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带动了玉米制种基地的快速发展。
2015年制种面积6.47万hm2,全市玉米制种产值超过23亿元,种子产业自身效益和对畜牧、包装、运输、机械加工、商业、建筑等关联产业带动,以及解决就业、节水等直接和间接效益共计约50亿元。
种子产业已发展成为全市产业化程度最高、联系农家最广、占农民收入比重最大、农业效益最为显著的支柱产业。
1 玉米制种企业的税收情况2015年全市59家玉米制种企业实际缴纳税金3023万元。
按征收机关及税种分,国税系统征收企业所得税284万元,地税系统征收各类税款2739万元(企业所得税461万元,个人所得税492万元,其他附税1786万元)。
张掖玉米基地减产情况汇报
根据最新调研数据显示,张掖玉米基地今年的产量出现了明显的减少。
主要原
因可以归结为天气异常、病虫害严重和土壤质量下降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首先,今年张掖地区的气候异常,降雨量明显偏少,而且降雨分布不均,导致
部分地区出现了干旱的情况。
这对玉米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了不利影响,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
其次,病虫害的侵袭也是导致玉米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今年的生长季节,玉米遭受了多种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了玉米的生长和发育,导致产量减少。
此外,由于长期的单一种植和过度施肥,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根系生长不良,从而影响了玉米的吸收营养和生长发育,也是导致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
首先,要加强对气象变化
的监测和预警,及时调整种植结构,减少对气候的依赖,推广抗旱、抗病虫害的玉米品种,提高玉米的抗逆性。
其次,要加强对土壤的管理和保护,推广轮作种植,减少对土壤的侵蚀和污染,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
此外,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定期进行病虫害监测和防治,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对玉米的危害。
综上所述,张掖玉米基地的减产情况主要是由于天气异常、病虫害严重和土壤
质量下降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所致。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强对气象变化、土壤质量和病虫害的管理和保护,以期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张掖市无证生产玉米种子行为多发原因及对策摘要分析了张掖市无证生产玉米种子行为多发原因以及查处该行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玉米制种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AbstractReasons of multiple unlicensed production of maize seed in Zhangye City,and existing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in investigating and punishing the behavior were analyzed,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maize seed industry were also put forward.Key wordsmaize seed;unlicensed production;reason;problem;countermeasures;Zhangye Gansu张掖位于河西绿洲精华地带,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气候干燥、灌溉便利,具有生产优质玉米种子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产的玉米种子籽粒饱满、光泽度好、芽率高、活力强、含水量低,质量高于国家标准,是生产玉米种子的绝佳基地。
“十一五”以来,制种面积稳定在6.67万hm2,产种45万t,可提供全国40%以上的大田玉米用种,张掖玉米种子产业已发展成为产业化程度最高、联系农户最广、占农民收入比重最大、农业效益最为显著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受国内种子市场的影响,一些较大规模种子企业压缩制种面积,而农民群众受到长期以来种植习惯和玉米制种收益较高等现实因素影响,制种愿望十分强烈,导致一些无证企业和个人乘虚而入,私下与村社落实制种面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玉米制种基地的正常生产秩序和农村社会稳定,也为种子质量安全埋下了隐患[1]。
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对此高度重视,采取强硬的措施,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玉米种子行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无证生产玉米种子行为仍然频发多发,成为难以根治的顽疾。
张掖玉米种植规模张掖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甘肃省的一个地级市。
由于地理位置接近河西走廊,张掖的气候干燥、日照充足,十分适宜玉米种植。
在张掖,玉米种植规模相当可观,以下将详细介绍。
首先,张掖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是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
在该市,玉米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对当地农民的收入和生计具有重要意义。
每年种植的玉米面积很大,据统计,张掖市的玉米耕地面积约为XX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XX%。
这个数字显示了张掖市玉米种植规模之大。
其次,张掖的玉米产量也相当可观。
根据官方统计数据,每年的玉米产量在XX 万吨左右。
这个数字在全国范围内也是相当可观的。
玉米产量的高额也说明了张掖市玉米种植规模之大。
那么,为什么玉米种植在张掖如此盛行呢?主要原因是张掖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玉米的生长。
首先,张掖的气候干燥,降水少,有利于玉米的干旱耐旱生长特性。
其次,张掖阳光充足,有利于玉米光合作用,促进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
再次,张掖土地肥沃,有利于玉米根系发达,吸收养分,从而促进玉米的生长。
综合这些因素,玉米在张掖的生长条件优越,种植的成功率和产量都较高。
此外,张掖政府也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对于玉米的种植提供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政府出台的补贴政策、技术指导和农业培训等措施,为农民提供了条件和支持,使得玉米种植更具有经济效益。
最后,张掖的玉米种植也得到了市场的追捧。
张掖出产的玉米以品质优良、产量稳定而闻名,深受国内外市场的青睐。
许多企业和商贩纷纷将张掖的玉米作为重要的原材料采购对象,从而带动了玉米种植的规模扩大和提高。
综上所述,张掖的玉米种植规模相当可观,主要得益于当地良好的自然条件、政府扶持政策、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相信张掖市的玉米种植规模还将继续扩大,为当地经济和农民的收入增加做出更大贡献。
玉米制种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胡娜陈德胜崔明亮张卫东(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农作物种子新技术与新品种创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1283)摘要玉米种子是玉米生产的前提和基础。
玉米制种产业是保障种子数量和质量的基础性产业,是我国玉米进行生产加工、种业市场竞争的前提。
本文分析了制约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了推动玉米制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具体包括推进玉米制种机械化发展、解决制种基地无序竞争、防御自然灾害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玉米制种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制种产业;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30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3)10-0209-04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3.10.05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Problems of Corn Seed Production Industry and Its CountermeasuresHU Na CHEN Desheng CUI Mingliang ZHANG Weidong(Hefei Fengle Seed Co.,Ltd./Anhui Key Laboratory of New Technology and Variety Creation for Crop Seeds,Hefei Anhui231283)Abstract Corn seeds are the prerequisite and foundation for corn production.The corn seed production industry is a fundamental industry that ensures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seeds,and is a prerequisite for China's corn produc-tion,processing,and seed market competition.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that constrain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rn seed production industry,and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rn seed production industry,including promoting the mechanization of corn seed production,solving disorderly competition in seed production bases,and preventing natural disasters,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corn seed production industry.Keywords corn seed production industry;problem;countermeasure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全球玉米消费与日俱增。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64XIANGCUN KEJI 2021年6月(中)玉米制种优质高产关键技术张志鹏(张掖市甘州区小满镇人民政府,甘肃张掖734000)[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质量息息相关。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南北方种植均非常普遍。
甘肃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种植基地,张掖市甘州区是当前国内玉米制种的重要区域。
本文简述张掖市甘州区玉米制种发展现状,并提出玉米制种优质高产关键技术,以期为当地玉米制种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玉米制种;播种;生育期管理[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909(2021)17-64-2玉米制种的目标是培育出更优质的玉米种子。
发展玉米制种产业不仅能提高农民的收入,而且其产生的社会效益较高,因此,有必要研究提高玉米制种优质高产技术水平,为玉米种子生产提供保障。
1张掖市甘州区玉米制种发展现状甘州区隶属甘肃省张掖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总面积达4240.0hm 2,耕地面积9.27万hm 2,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光、热等自然条件优越,是玉米制种生产的优势区域。
2020年,甘州区引进3A 级以上制种企业10余家,落实制种玉米面积达4195.33hm 2。
依托于当地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甘州区决心打造国家级核心制种基地,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据统计,甘州区年均生产玉米种子达3亿kg ,产值达25亿元,占全国大田玉米用种量的40%,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县级玉米制种基地,为我国种植业发展及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1]。
2玉米制种优质高产关键技术2.1选择适宜地块地块的选择会影响玉米种子的发芽率。
结合玉米的生长特点,应选择地势平坦、肥力较好、灌溉及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块,为玉米制种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玉米增产。
2.2设置隔离区玉米制种田需进行空间隔离和高秆隔离,一般空间隔离距离在500m 左右,高秆隔离则需控制在200m 左右。
玉米制种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玉米制种是发展农业的先导产业,作为农业发展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近几年,全县大力实施产业富民战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制种玉米已成为全县主导产业之一,生产面积最大、涉及农户最多、影响范围最广,成为全县经济发展、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在产业富民、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玉米制种产业在全县发挥的主要作用近年来,玉米制种生产在“三农”发展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一是制种玉米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保障。
农民群众通过发展制种,以合同形式保障了农民的稳定收入,正如群众说:玉米制种无论产量高低,收入稳定,是旱涝保收的保险田。
如全县多年制种的南华、全县,以制种增加了农民收入,小康住宅明显增多,农村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
二是种子生产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推进了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近几年,全县玉米制种面积占到总播种面积的70%左右,通过制种,提升了种植效益,优化了种植结构。
三是制种玉米产业效益不断提升。
随着粮食价格下滑,农资价格提高,种粮效益相对下降,制种生产因基地稳定、合同保障,收入相对好于粮食生产,据农产量成本核算,制种玉米比商品玉米亩增收240元。
四是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为节水型社会建设创造了条件。
制种玉米相对商品粮食来讲,实行单一种植,灌水次数减少2-3次,同时玉米制种生产全部应用地膜覆盖等节水农艺,耗水量大幅度下降,促进了节水增效农业的发展。
五是产业化经营的内容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有效促进了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
通过种子企业带动,实现了产加销的有机结合,种子基地普遍成立了玉米制种协会,集体经济有了发展,制种产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日趋完善,成为产业化经营的良好方式。
六是随着种子生产标准化、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管理程序明确,农闲时可外出打工,农忙时特别是抽雄和收获期间,可有效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很大的就业平台。
张掖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生产经营模式探讨闫宏昱(甘肃省张掖市种子管理局,张掖734000)摘要:甘肃省张掖市作为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多年来凭借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每年为全国供应着45%以上的优质玉米杂交种。
但随着现代种业不断发展,一家一户小生产和种植用工密集型的种子生产经营模式已成为阻碍玉米制种跨越发展的瓶颈。
从开展土地规模化流转、促进生产经营模式创新角度出发,分析了玉米制种规模化生产经营的现状和规模化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破解难题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张掖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基地;生产;经营;模式;张掖多年来,甘肃省张掖市以年保持玉米制种面积6.67万hm2、年产全国45%以上的大田玉米用种量,成为国内最大、最具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并确立了全国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的核心地位。
但总体来看,张掖玉米制种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制种基地建设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多年来开展玉米制种所采取的一家一户生产经营模式与新时期现代种业发展的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要求还不相适应。
种子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薄弱,不能开展规模化生产从而降低制种劳动力成本,已成为张掖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值得进行深入思考。
1 规模化经营现状近年来,张掖市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市县两级相关部门加强工作指导,积极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和激励办法,坚持培育扶持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鼓励广大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围绕玉米制种等特色优势产业开展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村土地向优势产业、支柱产业聚集,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健康快速发展,全市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出速度加快、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主体多元的特点。
2021年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9.7540万hm2,占确权到户面积的44.13%。
其中土地流转去向中,流入农户5.4920万hm2,流入农民专业合作社2.2800万hm2,流入家庭农场0.6960万hm2,流入涉农企业1.0947万hm2,流入其他经营主体0.1913万hm2。
张掖玉米产量表格
摘要:
1.张掖玉米产量概述
2.张掖玉米产量的数据分析
3.张掖玉米产量的提高措施
4.张掖玉米产量的未来展望
正文:
张掖是我国一个重要的玉米产区,近年来,张掖玉米的产量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张掖玉米产量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一些提高产量的措施,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张掖玉米产量的概述。
张掖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玉米的生长。
近年来,张掖市政府大力推广玉米种植技术,使得玉米产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其次,我们通过数据分析来进一步了解张掖玉米产量的具体情况。
据统计,近年来,张掖玉米产量一直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
尽管受到了一些自然灾害的影响,但总体来看,产量还是在不断增长的。
这主要得益于科技的进步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如何提高张掖玉米产量。
首先,应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推广高产、抗病、抗逆的玉米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其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
最后,政府应给予农民更多的政策支持,提高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
最后,我们来展望一下张掖玉米产量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张掖玉米产量有望在未来继续增长。
同时,张掖地区还应积极探索玉米深加工产业,提高玉米的附加值,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张掖玉米产量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008年第9期专题论述
中国种业
摘要: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甘肃省张掖市是我国目前玉米杂交制种的核心基地,本文分析了张掖市玉米制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和谐种业、联合开发育种、建立制种技术
体系、提高种子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施名牌战略和加强种子管理等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玉米制种;发展;对策
种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且不可替代的特殊生产资料。随着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种子在农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和作为农业科技载体的作用日益凸显。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市,气候干燥,光、温、水资源与玉米生产进程同步,是传统的农业灌溉区。境内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非常适宜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1 ̄2]。
所产玉米种子子粒饱满、纯度高、商品性好。其独特的自然优势已吸引全国20多家制种企业在此投资兴业,
全国50强种子企业有11家在此安家落户。随着全国种子流通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市内外企业不断扩大制种基地,修建基础设施,建立加工中心,制种产业发展迅速。2004年张掖市玉米制种面积3.1万hm2,2005年为4.7万hm2,到2006年则发展到5.5万hm2,占到全市玉米种植面积的80%,产种量4.2亿kg,占全国玉米种子需求量的42%,产值达20多亿元。所生产的种子99%供应外省,河南、山东、河北、四川等玉米种植大省,生产所用玉米种子大多产于张掖。张掖市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市。由于玉米制种产业发展过快,片面追求产量,在基地建设、品种产权、技术创新、市场经营、行政管理上没有及时跟进,各种矛盾已逐渐暴露出来,成为制约该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的瓶颈,玉米制种产业有下滑的趋势。2007年,全市玉米制种面积下降到4.1万hm2,较2006年下降25%,进而影响到了农民的收入和企业发展。因此,找出张掖市玉米种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对进一步发展壮大张掖市种子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制种现状1.1玉米种子生产规模张掖市玉米种子生产主要分布在甘州区、临泽县和高台县。1996年以前,张掖市玉米制种面积不到1250hm2,种子产量仅750万kg,随着《种子法》的颁布,中种、奥瑞金、正大、德农、东亚等国内大型种子企业都在张掖市设立分公司,建立种子生产基地。到2006年,制种企业达到40多家,制种面积达到5.5万hm2,有近30个乡镇、160多个村、20万农户从事玉米种子生产。张掖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玉米种子生产市。1.2制种产业规模形成为参与激烈的基地市场竞争,全市40多家种子企业各自为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现已建成占地面积约63hm2的12座种子加工中心,年加工种子能力达4亿kg左右,清选、干燥、精选分级、包衣、包装、加工形成了规模优势,提高了种子的质量,形成了张掖市种子在外的知名度。1.3制种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种子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在取得经济效
益的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为争取基地面积,各公司在落实基地时以包产值的方式吸引村社和农户,在种子生产中投入亲本、农药、化肥、水费等资金,减轻农民生产中的资金不足。这样企业、基地、农民
成为利益共同体,形成了以“公司+基地+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模式,种子加工设施的规模建成,又形成生产、加工、包装、检验、销售和配套服务一条龙的种子产业化新格局,加速了种子产业的发展,有效地促
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市制种产业总收入达到近20多亿元,制种农民667m2均收入达到1400元,人均
收入达1000元以上。种子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建筑业、包装业、运输业、餐饮业以及劳动力就业的发展。种子产业不仅是一个技术和资金密集的产业,还是一个劳动力密集的产业,每年有7万多农户近20万人参与
种子生产,季节性零时用工达20000多人,在劳动力就业中发挥了种子产业的巨大作用。种子产业的发展在促进该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保持社会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存在问题张掖市种子产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全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增加了农民
张掖市玉米制种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陈学君1,2杨宗斌1甘新文1
(1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兰州730070;2甘肃金象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张掖734000
)
基金项目:国家级星火计划(2004EA860010)
122008年第9期专题论述
中国种业
收入,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但由于目前制种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低,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生产面积发展过大,管理存在漏洞,种子运输等服务跟不上以及企业间发展的不平衡,已阻碍了该市制种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2.1制种产业已形成品种在外、市场在外、利税在外的局面,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该市种子企业基本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本地国营种子公司转型、改制而来的企业,这部分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科研基础薄弱,科研与生产、经营脱节,没有自己的科研品种,随着《种子法》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颁布,种植权限受到限制,只能以为其他种子公司代繁生产种子而生存,在市场中处于被动地位,生产种子获得效益较低,其业务量急剧萎缩。另一部分则是市外一些大型种子公司在该市设立的分公司,这些企业多数有自己的品种,其科研、生产、经营为一体,分公司只负责种子生产,又享受招商引资等优惠政策,税、费等得到减免,种子经营则由总公司进行,经济效益普遍较好。这样,就形成该市玉米制种产业市场在外、品种在外、利税在外的局面,影响了该市的经济发展。2.2制种面积发展过大,种子质量得不到保证该市玉米制种面积已占到全市玉米种植面积的80%,有的地方已形成了全村制种,甚至全乡(镇)制种。这样就给品种布局、种子晾晒带来很大隐患。全乡(镇)、全村制种,隔离区无法调整,只能种同一品种,有的虽然设置了隔离区,但隔离区达不到规定标准,影响到种子质量。全乡全村制种,种子数量较大,秋收后农民无场地摊薄晾晒,堆厚晾晒导致种子脱水不好,含水量高,易发生冻害。2003年,由于该市持续低温天气,造成大批种子受冻;2007年,由于该市秋后连阴多雨,又造成部分种子发芽霉变,给制种农户和制种企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种子质量的下降,进而影响到张掖制种企业的形象。2.3基地发展较快,技术跟不上,造成经济效益下滑制种产业是一项技术密集的产业。许多企业一味地发展基地,忽略制种技术,使制种过程中父母本花期不遇、植株早衰等现象时有发生。而包产值的生产方式,使部分农民舍不得投入化肥、农药,病虫害严重,造成种子产量低,生产成本高,而连续几年产大于销的种子市场形势又加剧种子产业经济效益下降。2.4制种企业多,管理存在漏洞,农民收入得不到保证制种企业多,企业之间竞争激烈,采取不正当手段抢撬基地现象严重,管理队伍人员少,管理手段落后,无证生产,抢购、套购制种基地种子事件时有发生,制种企业的正当权益和农民的收入得不到有效保证。
2.5铁路运输紧张,种子发运困难,影响产业发展制种面积较大,所生产的种子数量较多,种子发运多集中在当年的10月至次年的2月,但该市运输条件有限,铁路运输较为紧张,生产的种子不能及时外运,错过抢占市场的有利时机。相比而论,该市种子在占领市
场中较东北、内蒙古等地的种子晚,这为种子销售、资金回拢、兑付农民种子款造成了不利局面,进而影响到制种产业的扩大再生产。
2.6各企业发展存在政策不平等问题市外种子公司在张掖设立的分公司,享受减免利税和无偿征用土
地等多种优惠政策,生产的种子成本相对低,而本市企业则不享受以上优惠政策,除了照章依法纳税以外,还要交纳各种费用,无形中增加了种子生产成本,造成了企业间发展的不平等。
3发展对策3.1建立诚信企业,和谐种业无论是种子代繁企业、种子生产企业,还是制种农户,都应该建立一种诚信观念,尽职尽责履行好各自在种子生产环节中的各项义务,共同遵守双方签订的合同。杜绝在种子市场紧张年份,代繁客户不能全部购回自己的代繁种子、生产
企业不能全部收购回自己生产的种子,而生产农户则藏种、倒种、高价出售预约生产的种子的现象。反之,也要杜绝在种子市场疲软年份,代繁客户以质量为借口,
刁难种子生产企业,不及时调运代繁的种子,种子生产企业以质量为借口,降级、降价、甚至拒收制种农户种
子的现象。因此,要使种子行业健康发展,不论是代繁企业、生产企业,还是制种农户都要紧密联系、互惠互利,共同促进种子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3.2联合开发、整合种质资源,加快科研育种整合育种资源,实行联合开发育种,加大育种投入力度,加快选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提高种子科技含量,尽快改变种子品种、市场、利税在外的局面,使种子企业逐步成为科研育种和技术开发的主体,实现人才
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种子产业体系和富有活力的良性循环机制。
3.3压缩面积、减费增效由于2005、2006年全国玉米杂交种子生产面积过大,造成全国性的种子库存量大、积压较多,从而使种子市场完全向需方市场倾斜。
该市种子产业形势和全国的种子产业形势基本相同。
同时,影响该市种子产业发展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气候的反常,晾晒收购期间连续阴雨天气,造成种子含水量高、发芽率低,丧失了该市种子在种子市场的优势竞
争力,给种子的销售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该市要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