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成为9个阿拉伯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 人民币在中东受到广泛认可
- 格式:docx
- 大小:11.21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对外贸易的地位和实力1.引言1.1 概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对外贸易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以其庞大的规模、广泛的市场和竞争力强的产品赢得了世界各国的认可。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中国对外贸易的地位和实力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对外贸易的地位在全球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对外贸易总量位居全球前列。
中国的出口产品涉及各个领域,包括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纺织品等。
同时,中国也是世界各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贸易合作关系。
中国的贸易伙伴遍布全球,包括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地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贸易网络。
中国的对外贸易不仅在地位上占据重要位置,而且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外贸易,中国不仅可以促进国内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经济效益,还能够吸引外资、技术和人才的引进,推动国内经济的发展。
此外,对外贸易也为中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
然而,中国对外贸易的地位和实力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中国的贸易状况可能会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
另一方面,中国对外贸易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加大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扩大高端产品的出口比重。
同时,中国还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改善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工作,以提升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总之,中国对外贸易的地位和实力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中国通过对外贸易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为国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然而,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继续努力进行改革和创新,提高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只有不断适应和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才能确保中国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发展,为国家经济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析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间的相互投资作者:姜英梅王晓莉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2年第09期阿拉伯国家是指阿拉伯联盟的成员国,主要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国家,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
目前阿拉伯国家和地区共有22个,主要分布在西亚、北非地区,总面积约14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1.5亿。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间的友谊源远流长。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间的相互投资始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新世纪以来,双边投资持续增长,投资领域不断扩大。
中国已与除索马里、巴勒斯坦、毛里塔尼亚、科摩罗、伊拉克、利比亚以外的16个阿拉伯国家签署了投资保护协定。
截至2010年底,中国在阿拉伯国家累计实际投资额超过150亿美元,阿拉伯国家对华累计投资达26亿美元。
阿拉伯国家已成为中国企业对外合作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
一、阿拉伯国家对华投资(一)20世纪末的阿拉伯国家对华投资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为阿拉伯产油国带来丰富的石油美元,阿拉伯银行业开始走向国际化,加大对外投资力度。
与此同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投资环境日益改善,石油、石化等能源行业的投资扩建有利于吸引阿拉伯资金。
因此,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原则的指导下,双方逐步开展双向投资。
中国利用阿拉伯国家的资金主要包括政府贷款和直接投资两种方式。
中国最早利用阿拉伯国家资金是在1982年,科威特政府与中国政府签订了三项贷款协议,科威特基金向中国提供总价值3030万第纳尔(约合1.07亿美元)的低息贷款,分别用于安徽宁国水泥厂、长沙人造板厂和厦门机场的建设。
到1995年为止,科威特是阿拉伯国家中唯一向中国提供政府贷款的国家,也是中国利用阿拉伯国家资金最多的国家。
1984年,黎巴嫩、约旦和利比亚三国开始在中国进行直接投资,以合资和合作企业为主。
直到1991年,阿拉伯国家在华投资都集中在服装加工生产行业,每年投资项目不超过10个。
1992年以后,阿拉伯国家对华投资额略有增加,合同外资金额从1992年的874万美元,上升到1997年的3660万美元,但由于金融危机,到1999年又回落到2110万美元,呈起伏发展态势。
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文章属性•【缔约国】•【条约领域】外交•【公布日期】2016.01.13•【条约类别】其他•【签订地点】正文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二0一六年一月前言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友谊源远流长。
2000多年以来,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一直把中阿两大民族连接在一起。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始终是中阿交往的主旋律。
新中国成立和阿拉伯国家相继独立,开创了中阿友好交往的新纪元。
1956年至1990年,中国同全部22个阿拉伯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中国坚定支持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坚定支持阿拉伯国家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争取和维护民族权益、反对外来干涉和侵略的斗争,坚定支持阿拉伯国家发展民族经济、建设国家的事业。
阿拉伯国家在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台湾等问题上给予中方有力支持。
冷战结束后,中阿双方顺应要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世界潮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致力于深化传统友好,积极发展双边关系,政治、经贸、科技、文教、军事、卫生、体育、新闻等领域合作成果显著,构建起面向新世纪的友好合作关系。
2004年,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成立,并发展成为涵盖众多领域、建有10余项机制的集体合作平台。
2010年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建立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战略合作关系,中阿集体合作进入全面提质升级的新阶段。
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明了中阿集体合作的重点领域和优先方向,为中阿关系发展和论坛建设确定了行动指南。
中国开启同阿拉伯国家外交关系已走过60年历程,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
中国同8个阿拉伯国家建有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战略伙伴关系或战略合作关系,同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建立中海战略对话机制。
阿拉伯国家已成为中国第一大原油供应方和第七大贸易伙伴。
中国提出的中阿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突破口的“1+2+3”合作格局、加强产能合作等倡议得到阿拉伯国家积极响应。
一.名词解释:1,重叠需求理论:是从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来研究相互之间密切关系的贸易理论。
如果两国人均收入水平越是接近,彼此需求结构的重叠部分就越大,两国的贸易关系越密切,国际贸易会在收入水平相当的国家间展开。
(百度的)2.方便旗船:指其船舶登记国籍与船舶所属国籍是不同的。
3.集装箱运输:指将一定数量的单件货物装入一定规格的金属箱---集装箱内,以集装箱为单元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4.大陆桥运输:指以横跨于大陆的铁路或公路为桥梁,把两端的海洋运输连接起来的运输方式。
5.自由港:指一国(地区)规定的、置于海关辖区以外的特别区域。
特点:贸易自由金融自由投资自由运输自由6.自由贸易区:以贸易为主,工商业兼营的多种功能的经济性特区。
7.中东: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泛指西亚、北非地区,约十八个国家。
(百度的)8.硅谷:地处美国加州北部旧金山湾以南,早期以硅芯片的设计与制造著称,因而得名,现泛指所有高技术产业.(百度的)二.简答题。
1,1.生产发展水平高,外贸规模大,生产结构优化水平高。
反之。
2.地理环境对外贸的作用:国家的地域规模大,国内资源和生产部门多样化,自给程度较高,进口依存度小。
反之。
国家的资源状况国家的地理位置,3.战后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上升,上升到一定程度后缓慢下降,发展中国家大多在上升,发达国家一般在下降。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都在上升4. 世界钢材贸易特征:(1)世界钢材贸易增长速度快于钢产量增长速度(2)世界钢材贸易地区集中,主要出口地区是欧洲联盟;进口最大地区是亚洲,其次是北美。
(3)在地区上以就近供销、区域集团内贸易为主。
(4)出口的同时也进口5 .海运货物结构特点:量大价廉笨重运输距离长的大宗物资,以干散货物运量最大海上运输特点:通过能力强运量大运费低,适应性强速度慢大陆桥运输特点:缩短距离扩大经济辐射范围降低运费速度快铁路运输特点:运量大运输成本低于空运和公路运输,高于水运连续性强时间性强速度快集装箱运输特点:装卸速度快节省费用,降低成本不受天气等自然条件限制,货损货差减少,经济效果好有利于装卸机械化和自动化有机结合海陆空6.加拿大经济的特点:第一,对外资特别是美国资本依赖性大,经济上受美国影响非常深。
中东位于亚、非、欧三大洲结合部,素有“三洲五海之地”之称,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和苏伊士运河战略要地。
历史上就在东西方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诸方面交流起到枢纽作用。
如今中东地区的位置恰在“一带一路”的交汇点,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
2014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和“1+2+3”的合作格局,打造中阿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2016年1月,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东三国,成为构建中国新型大国外交战略的重要一环,明确了中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关键地位。
习主席在阿盟总部全面系统阐释了中国新时期的中东政策,倡导以政治对话促和平,以建设促稳定,以稳定促发展,以互利合作促共赢,为中东国家实现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新思维和新机遇,并规划未来发展蓝图。
中国与中东国家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中东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宗教和文明多样性突出,资源禀赋独特,发展潜力巨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发展民族经济的过程中,中东国家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经济发展道路,但至今未能解决经济发展问题,沦为全球化的边缘地带。
2010年底,中东国家发生了以民生和发展为内在诉求的“阿拉伯之春”,然而,在国内外各种势力的角逐和干预之下,“阿拉伯之春”之后的中东地区地缘政治格局严重失衡,相关国家进入漫长而痛苦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转型期,缺资金、少技术,面临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实现稳定的严峻挑战。
美国战略收缩和欧盟经济乏力,都无暇顾及中东。
石油出口国在国际油价屡跌不休之际,经济受到严重冲击,迫切需要加快经济多元化步伐,寻找稳定的能源出口市场,这与中国打造能源共同体的需求高度契合。
中东阿拉伯世界失业人口约2200万,“一带一路”带来的投资,将帮助其增加就业,改善民生。
中东国家工业基础薄弱,“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和技术转移,有助于中东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中东国家基础设施落后,“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以及中国庞大的基建能力成为改善中东基础设施环境的新契机。
丛宏彬: 一带一路的中国使者2012年的元旦,在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之首的普华永道工作了17年的丛宏彬,收到了一份来自迪拜的邀请,并没告诉他要做什么,只说有些事情要谈,于是丛宏彬就去了。
对于迪拜,丛宏彬并不陌生。
迪拜地处东西方交汇的战略要地,是全球贸易、商旅、金融和投资的重要枢纽,它是阿联酋7个酋长国之一。
迪拜的酋长,同时还是阿联酋的副总统兼总理。
前几年,丛宏彬的两个团队曾受聘给迪拜做过两个项目。
让丛宏彬纳闷的是,到底是什么事,要让迪拜酋长亲自与他约谈。
“我们希望你能来与我们一起工作。
”迪拜酋长说。
那时,丛宏彬已是普华永道大中华区的合伙人,身居高位、事业顺风顺水,妻子和年迈的父母都在身边,让他可以轻松享受亲情。
“宏彬,你要知道,我要让你做的这些工作,不光是为了迪拜和阿联酋,同样对你的祖国也是好的。
”两个人的交谈持续了近40分钟,酋长的一席话,从此改变了丛宏彬的人生轨迹。
迪拜地处东西方交汇的门户,拥有成熟的基础设施,出色的人才配套,兼容并包的文化,他们正积极争取来自中国企业的投资。
中国,也有意将迪拜作为贸易和转口贸易的中心。
这种天然的互补关系,让迪拜成为推进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
迪拜酋长在2010年时提出了一个口号:“LOOK EAST !”(向东看)后来变成了阿联酋的国家战略,迪拜酋长找丛宏彬,就是为了加强和建立与中国更紧密的关系。
从小就梦想当“外交官”的丛宏彬,有种接近梦想的感觉。
CONG HONGBIN: CHINESE ENVOY OF THE “BELT AND ROAD”『 』于是他欣然接受邀请。
年近半百的丛宏彬,出任猎鹰国际董事总经理一职。
5年间,丛宏彬穿梭在中国和迪拜之间。
迪拜冠名中国乒乓球队,在北京、上海举办迪拜周;在迪拜举行博鳌亚洲论坛等等,丛宏彬成了迪拜、甚至阿联酋的一张中国名片。
丛宏彬出身于军人世家,父亲是山东文登人,母亲来自临沂苍山,他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
1980年,丛宏彬考入山东大学,毕业后,先后任职中国教育部、德国西门子、普华永道,做到了大中华区合伙人。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卫生治理中的突破点——来自中国的力量4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青蒿素问世50周年暨助力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际论坛致贺信。
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密切公共卫生领域交流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推动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维护各国人民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次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针对澎湃新闻记者提问时说到,本次论坛是由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卫生健康委和中医药管理局共同举办的,主题是“加强青蒿素抗疟国际发展合作,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青蒿素是人类与疾病艰苦斗争的成功故事,也是中国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同舟共济,以自身发展造福世界的成功实践。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卫生治理的关键角色,特别是在非洲等发展中国家。
尽管近年来中国参与全球卫生工作受到了赞扬和批评,但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全球卫生治理中的努力却很少受到关注,中国政府在发展中国家投入了大量政治、财政和人力资源来改善公共卫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政府面临着薄弱的卫生基础设施、普遍的营养不良和超过25%的婴儿死亡率,但随后十年的重大政策变化短暂地改善了国内公共卫生。
1950年,中国第一次全国卫生大会宣布了形成这一转变的四项原则:医学应为劳动者、农民和士兵服务;预防医学应该是医疗保健的基础;中西医结合;卫生干预措施应侧重于广泛的公共卫生倡议。
、这些原则导致几乎普遍提供社区初级卫生保健。
社区免疫、抗寄生虫病运动、消灭致病性害虫和关闭妓院等横向卫生项目导致传染病显著减少,公共卫生状况得到了改善。
在这一国内卫生政策基础上,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卫生合作和援助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中国向海外派遣医生开办诊所,建立疟疾预防和治疗中心,修建医院和其他卫生设施,提供药品和设备,并在中国培训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医务人员。
中国总共向47多个非洲国家派遣了15000多名医生,为大约1.8亿患者提供了医疗服务。
一带一路与沙特阿拉伯合作在过去的几年里,一带一路倡议已经逐渐成为国际合作的焦点之一。
作为中东地区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之一,沙特阿拉伯被视为与中国展开合作的重要伙伴之一。
本文将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对沙特阿拉伯合作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潜力。
首先,一带一路倡议为沙特阿拉伯带来了巨大的商务机会。
通过桥梁建设、港口扩建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带一路倡议为两国之间的贸易合作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
尤其是在沙特阿拉伯推动未来2030愿景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可以为该国推动经济多元化和减少对石油依赖提供重要支持。
通过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沙特阿拉伯可以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其次,一带一路倡议为沙特阿拉伯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沙特阿拉伯作为石油出口大国,拥有丰富的财富和资本。
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消费市场之一,对外投资需求巨大。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沙特阿拉伯可以将其资金投入到与中国合作的项目中,从而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
例如,沙特阿拉伯可以投资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参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能为本国提供海外投资的平台。
另外,一带一路倡议还为沙特阿拉伯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沙特阿拉伯一直以来依赖石油出口,而一带一路倡议意味着沙特阿拉伯可以与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进行更广泛的贸易合作。
通过拓展贸易伙伴,沙特阿拉伯可以减少对欧美市场的依赖,降低外部经济风险。
此外,沙特阿拉伯还可以推动本国非石油产业的发展,提高对外贸易的多样性。
然而,尽管一带一路倡议为沙特阿拉伯合作带来了诸多机遇,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文化差异和合作方式的不同。
中东地区与中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商务习惯,需要双方在合作中加强理解和沟通。
其次,一些地缘政治因素也可能影响到合作的进展。
例如,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和沙特阿拉伯与伊朗等国家的地区争端,都可能对合作带来不确定性。
总体来说,一带一路倡议为沙特阿拉伯合作带来了广泛的机遇和潜力。
通过加强双方的合作,沙特阿拉伯可以实现经济多元化、吸引更多投资和拓展市场前景等目标。
中东市场分析之沙特、迪拜中东之沙特阿拉伯世界银行把沙特列入全球前20位最适宜经商国家(沙特名列第16位)。
在连续两年里,沙特成为整个中东和阿拉伯国家中最适宜经商的国家,领先于巴林、阿联酋和科威特等发达国家。
世界银行认为,沙特跻身前20位得益于近期的几项改革政策。
商业及资产注册程序的改进,有效地帮助了投资者在创业和注册房地产方面降低了成本。
沙特资本市场局和贸易工业部颁布了几项新法,进一步加强了对公司投资者的保护。
港口费用降低了一半,使得跨境交易成本下降。
此外,破产程序须严格执行期限限定,有效地加快了司法程序,更好地保护了债权人的利益。
1、中沙经贸环境,蕴藏无尽潜力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和石油输出国,也是中东地区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
目前,沙特正全面进行国家的基础建设及工业发展。
2、中沙经贸关系好中国是沙特首要的战略贸易伙伴,沙特是我国在西亚非洲地区的主要出口市场,双方进出口贸易额接近750亿美元。
沙特为海湾地区最大的工程承包市场,其建筑业占据海湾地区市场总额的39%。
在沙特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投资推动下,沙特建筑业增长预计将达7.2%,并有望在2015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3、沙特市场潜力大沙特投资总署的报告预测,在2020年以前,沙特在重大项目上的总投资将达6900亿美元,主要分布在基础建设、石油天然气、石化、电力、通信和信息产业、旅游和农业。
开发沙特市场需要克服的几个方面如下:1、语言和文化差异;2、了解沙特政府的相关规定:进出口商品必须由具有相应商品进出口资格的贸易公司来进行。
工程承包商实施合同所需要的工具和设备的进口也需要由相应的专业公司来完成。
中国产品进入沙特市场须由在沙特注册的具有相应商品类别的进出口资格的贸易公司完成。
中东之阿联酋——迪拜阿联酋全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位于西亚,由7个酋长国组成,首都阿布扎比,迪拜只是其中一个酋长国,但迪拜的名气却最大,被称为中东的香港,因为它是个自由贸易港。
近年来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近年来,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情况如下:一、经济地位变化:1、社会总产值占世界总产值比重从2017年的15.5%上升到2020年的18.7%,位居世界第一。
2、在2018年经济总量和2020年GDP排名上,中国位列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3、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伙伴。
2019年,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额总计达到35.2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3%,超过增长10.0%的全球贸易总额增长速度。
4、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大国,在使用太阳能、风力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上排名第一。
二、政治地位变化:1、中国把总部设在上海的中国联合国驻消防队纳入《调节常规中国联合国驻消防队》,实现全球性特派团。
2、与 43 个国家签署了《中国—中东欧共同致力于实现中非合作议程》,首次在联合国安理会提出“中东欧—非洲一体化”的提案,为国际社会大力推行多边主义。
3、2017年,中国成为第一个成功推出国际天然气管道以及双季国际大海文化节等国际合作和交流项目的国家。
4、作为发展中国家权威代表团之一,中国提出了“和平解决冲突”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重要构想。
三、文化地位变化:1、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向世界推广,如中华民俗文化节及香港中国文化交流项目等。
2、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文化市場之一,是全球文化輸出的主要源。
3、中国媒体融入国际,直播、网络视频内容及教育等内容均受到海外的关注。
4、“中国制造”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品质保证,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四、外交地位变化:1、中国与越南、蒙古、朝鲜、土耳其、以色列、以及多个国家签署了友好关系协定,稳固了睦邻友好关系。
2、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及地区签署各项发展协议,提升区域经济贸易紧密度。
3、中国加入WTO等多个国际组织,被G20承认为主要经济体,在全球政治、经济、安全多边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4、中国在朝核危机、中东和平对话、疫情抗击等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方面处于卓越地位。
中国已成为 9 个阿拉伯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 人民币在中
东受到广泛认可
远流长,合作基础良好,双方经贸关系持续发展,贸易额增长迅速。目
前,中国已成为 9 个阿拉伯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贸易额从
2004 年的 367 亿美元,上升到 2014 年的 2512 亿美元。阿拉伯国家已成为中国
重要的原油供应地和工程承包及海外投资市场,这为双方共建一带一路打下了
坚实基础。
阿联酋与中国经贸关系快速发展,是中国同中东诸国经贸合作进一步加
强的缩影。
阿联酋已连续多年成为中国在西亚北非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
出口市场,2014 年两国双边贸易额已达 548 亿美元。2015 年阿联酋加入亚投行
并成为创始成员。在当前全球贸易疲弱的情况下,两国贸易规模仍保持基本稳
定。两国商品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在产能合作、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通
信技术等领域合作成果丰硕,在航天、新能源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两国相互
投资日趋活跃。与此同时,中国企业积极参与阿联酋机场、港口、道路、通信
及铁路建设,为阿联酋国内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和本地区互联互通贡献力
量。
目前,中国四大银行全部在阿联酋设立分支机构,为两国企业开展合作
助力。
人民币清算中心为阿拉伯企业提供便利
一带一路建设将大大增加中国与中东地区进行金融合作的机会,人民币
国际化和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发展将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