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件-11(歌表演)脚印-湘教版(共17张PPT)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4.91 MB
- 文档页数:20
小学音乐《脚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脚印》这首歌曲的内容和含义。
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
二、教学内容《脚印》是一首受欢迎的小学音乐曲目,歌词简单动听,旋律欢快,非常适合小学生学唱和表演。
本课将重点讲授以下内容:1.学习歌曲的歌词和基本旋律。
2.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速度。
3.学习如何运用简单的乐器进行合奏。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歌曲1.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先听一遍《脚印》的原版音乐,并观察歌词的内容。
2.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歌曲可能的主题和含义。
步骤二:学唱歌曲1.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脚印》的歌词,分段学唱,并注意发音和节奏。
2.学生跟唱歌曲,老师逐句带领纠正。
步骤三:节奏练习1.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歌曲的节奏练习,使用拍子进行敲打或跳跃动作配合歌曲的节奏。
2.学生可以分成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的节奏更准确。
步骤四:合奏练习1.老师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的乐器(如敲击乐器、手拍等),与学唱的歌曲进行合奏练习。
2.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参与合奏,也可以分组进行合奏表演。
步骤五:舞蹈编排1.老师让学生自由发挥,参考歌曲的内容和节奏编排舞蹈动作。
2.学生可以个人或小组来设计舞蹈动作,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步骤六:展示和评价1.学生可以在学校的音乐会或班级演出中,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展示他们学唱、合奏和舞蹈编排的成果。
2.老师和同学们可以用评价表对表演进行评价,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唱评价:学生是否能熟练掌握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唱唱跟唱。
2.合奏评价:学生是否能够掌握乐器的使用方法,与歌曲的节奏和速度进行合奏。
3.舞蹈评价:学生的舞蹈动作是否能够与歌曲的内容和节奏相匹配,表达出明确的意思。
4.团队合作评价: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与其他成员合作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