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阅读及答案 (2)

阅读及答案 (2)

阅读及答案 (2)
阅读及答案 (2)

_________________

①王若飞同志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解放前,他因为从事革命工作,被敌人逮捕了。在监狱里,他经常对难友们说:敌人要摧残我们,我们一定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我们是革命者,决不能向恶劣的环境屈服,要坚持斗争。

②若飞同志的身体不好,为了坚持对敌斗争,他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条件锻炼身体。

③若飞同志在狱中的锻炼方法之一,是日光浴。他利用每天短暂的放风时间,到院子里晒太阳。后来,他得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敌人被迫允许他每天晒一两个小时。他就利用这个机会,躺在院子里让太阳晒全身,把皮肤晒得紫红紫红的。

④冰水擦身,是王若飞同志锻炼身体的另一种方法。那时,反动派百般折磨政治犯。别说洗澡,就连喝的水也不供给。但王若飞的言行感动了出身贫苦的老看守员,他偷偷地给王若飞买了几只大碗,若飞同志每天用它盛冷水,用手巾蘸着擦身,擦到全身发红为止。

⑤王若飞同志在狱中还有另外一种锻炼方法,叫做室内体操。体操包括伸腿、弯腰、屈臂等动作,不管三九天,还是三伏天,他都坚持锻炼。

⑥一次,一个难友问王若飞:我有一件事不明白,你骂国民党,骂蒋介石,天不怕,地不怕,连死也不怕,真是好汉。可是,你坐在牢里,还天天做操,又好像很爱护自己的身体,你究竟是怎么回事?王若飞同志说:我不怕死是因为敌人要损害我们的真理,我们必须拼命去保卫我们的真理;我爱护身体,是因为有了健壮的身体,才能更有力地保卫真理。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了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

⑦他的道理讲得很透,难友们豁然开朗,精神振作,也都开始锻炼身体,投入更艰苦的斗争中去。

练习:

1. 短文可以分为三大段,请选出一个正确的分法,在( )里打√。

A.①②‖③④⑤‖⑥⑦( )

B.①‖②③④⑤‖⑥⑦( )

C.①‖②③④‖⑤⑥⑦( )

2. 文中的第②自然段与第③、④、⑤三个自然段的关系是______。

3. 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了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这里的真理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简要回答王若飞在狱中有哪些锻炼身体的方法?他为什么坚持锻炼身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根据短文主要内容,选择合适的题目写在文首横线上。

①王若飞②为了真理

③监狱里的锻炼④王若飞和他的难友们

新春佳节之际,妈妈买来了一幅画。我粗粗一看,这幅画并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我心想:书店里有那么多色彩鲜艳的年画,妈妈为什么要买这幅呢?我一边琢磨,一边细细欣赏起来。

这是一幅国画,画的背景是巍峨挺拔的高山,被淡淡的烟云笼罩着,使群山若隐若现,令人格外神往。山坡下横插过来一株苍劲的松树,松树下是一对飞奔的骏马。奔在前头的是一匹枣红马,它浑身火红,仰天长嘶,红色的鬃毛高高飘起,全身的肌肉结实得像拳击场上的运动员,一块一块地凸出来,显得十分健美有力。枣红马腾空而起,柔软而漂亮的马尾巴甩得很起劲。紧挨着枣红马旁边是一匹白马,从头到尾一片洁白。连一根杂毛也没有,像一团白云轻轻飘来,显得那么洒脱矫健,分明是一匹千里马。

我越看越着迷,似乎听到了它们”得得”的马蹄声,看到了他们身后卷起的阵阵尘土,仿佛看见它们自由自在地飞驰在广阔的原野上。

这时,我猛然想起刚才的疑问,便跑去问妈妈。妈妈神秘地笑了,反问我:”你属什么呀?”我恍然大悟,抢着说:”知道了,知道了,我属马,这年画上的马象征着我。您希望我努力学习,不怕挫折,永远向前飞奔,对吗?”妈妈满意地点点头。

啊!马儿,你知道这是妈妈对我殷切的期望,我决心要让它变成现实。

1.填空。

(1)这幅国画画的是()、()、()、(),主要画的是()。

(2)妈妈买这幅画的目的是()。

2.用横线画出写”我”观画时联想的句子。

3.用‖把文章分成3段,用简洁的语句写出文章的叙述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归帆

我看过太湖上的归帆,也看过东海上的归帆。

夕阳把水面映得通红,把天空也染成万道彩霞。一会儿,黄昏的纱幕就轻轻地落在水面上。就在这当儿,水天相接处出现了一只帆影,接着又是一只……不多久,整个船队都出现了,它们散散落落地驶回港口,仿佛一队出征的战士,唱着凯歌整队回营,带着满舱的战利品。

但这只是在岸上看到的远处的景象,等到这些船只快靠码头,船老大准备向岸上抛缆绳的时候,情形便不一样了。

有的船上喜笑颜开,热火朝天,小伙子们打闹着,嬉笑着,隔着水同岸上的人大声地打招呼,问村里今天能有些什么事,广播有些什么重要新闻,也故意说些无关紧要的话。这样的船,不用问,就能断定今天的成绩很好,超额完成了生产指标,说不定还网住了几条少见的大鱼。有的船,几乎是垂头丧气,悄悄地溜回来的。船老大一面不停地抽着旱烟,一面望着水面沉思,平时爱打闹的小伙子,像泄了气的皮球,闷声不响地蹲在甲板上,岸上的人同他们打招呼,有的不搭理,有的只好苦笑着嚷了一句:“嗨!今天倒霉,别说了!”这样的船总是由于某种原因,今天没有完成任务。虽说渔家的生产并不在乎一天的得失,但是没有完成自己定的指标,人们总不会有好的情绪。对集体,对生产的责任感,在纠缠着、冲击着他们。

沉沉夜暮笼罩着每个鱼家的笑语和沉思,无论是哪条船上的人们,都休息了,积畜力量准备迎接新的战斗。对于明天的信念,人们总是相同的。既使暂时泄了气,在明天早晨出海的时候,也一定会抖擞精神,重新鼓起劲儿来。

1.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粗的字,再解释词语。

喜笑颜开:

垂头丧气:

2.划出文末一段中的四个错别字,并把改正过来的字依次写在横线上:

3.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归帆”的景象的?从文章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4.第3自然段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

5.“对于明天的信念,人们总是相同的。”“明天的信念”指的是什么?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望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飘散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hán bāo yùfàng ( )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舒畅!——徘徊了一会,窗外雷声发作了,大雨接着就来,越来越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摇摆。在那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出去,也无法可想。

对面屋里母亲呼唤着,我便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身边——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下来,正f ùgài ( )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打在勇敢慈爱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到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能为我遮挡?

【练习】

1、按照内容,补充词语。

()雨声()天()飘散()雨点

2、把短文中的拼音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3、联系短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徘徊:遮蔽:

4、文中的“唤”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5、用“——”画出文中的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6、读句子,联系短文回答问题。

(1)“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摇摆。”这句话与下文哪一句相照应?写出相照应的句子。

(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这里作者把母亲比作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3)“我心中深深地受到了感动”。“我”心中为什么会受到感动?在生活中,你曾受过感动吗?请把自己的过的感动用几句话写下来

7、你还学过哪些描写荷花的诗篇?请把印象深刻的一、二句写下来。

丈夫在一所重点中学教书,我们便住在这所学校里。这天,一个女学生来敲门,跟在她身后的是一位中年人,从眉目上看,(显然竟然)是女学生的父亲。

进得屋来,父女俩拘谨的坐下。他们并没有什么事,只是父亲特地骑自行车从八十多里以外的家来看看读高中的女儿。“顺便来瞅瞅老师。”父亲说,“农村没什么鲜货,只拿了十几个新下的鸡蛋。”说着,从肩上挎的布兜里颤巍巍地往外掏。在兜里装了很多糠,裹了十几个鸡蛋。显然,他做得很(细心精心),(害怕生怕)鸡蛋被挤破。

我提议中午大家一起包饺子吃,父女俩一脸惶恐,死活不肯,被我用老师的尊严才“震慑”住,吃饺子时,父女俩(依然居然)拘束,但很高兴。

送走女学生和她的父亲,丈夫一脸诧异。他惊奇从来都把送礼者拒之门外的我,为何因十几个鸡蛋而折腰?还破例要留父女俩吃饺子?

望着丈夫不解的眼神,我微微一笑,进述了20年前自己经历的一件事。

在我10岁那年的夏天,父亲要给外地的叔叔打一个电话。天黑了,我跟在父亲身后,深一脚浅一脚地去10里以外的小镇邮电局。我肩上挎的布兜里装着刚从自家梨树上摘下来的7个大绵梨。这棵梨树长了3年,今年第一次结了7个果。小妹每天浇水,盼着梨长大。但今天晚上,梨被父亲全摘下来了。小妹急得直跺脚,父亲大吼:“拿它去办事呢!”

邮局早已下班。管电话的是我家的一个远房亲威,父亲让我喊他姨爹。进屋时,他们一家正在吃饭。父亲说明来意,姨爹嗯了一声。没动。我和父亲站在靠门边的地方,破旧的衣服在灯光下分外寒酸。一直等姨吃完饭,剔完牙,伸伸懒腰,才说:“号码给我,在这儿等着,我去看看能否打得通。”5分钟之后,姨爹回来了,说:“打通了,也讲明白了,电话费九毛五分。”父亲赶紧从裤兜里掏钱。

父亲又让我赶快拿绵梨。不料,姨爹一只手一摆,大声说:“不,不要!家里多的是,你们去猪圈瞧瞧,猪都吃不完!”

回来的路上,我跟在父亲的身后,抱着布兜,哭了一路。仅仅因为我们贫穷,血缘和亲情也谈了。仅仅因为贫穷,我们在别人的眼里好像就没有一点点自尊。

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姨爹摆手的动作一直深深藏在我心里。它像一根软鞭打着我的心灵,我不会做姨爹那样的手势,给一个女孩子的记忆抹上灰色印痕。我相信,我今天的饺子将给女孩子留下抹不去的记忆,因为爱心的力量总比伤害的力量大得多。

【练习】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读音下画横线)。

顺便来瞅瞅(chǒu qiū)老师留下抹(mǒmā)不去的记忆

2、将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划去。

3、从文中找出下例词语的近义词。

拘谨()诧异()

4、文中表示“看”的词还有___、____、____,除文中出现的,请你再写3个(一个字的)___、___、___。

5、联系上下文理解画线词语的意思。

眉目:

生怕:

6、第5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7、你认为女学生的父亲是一位什么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8、读了这篇文章,对“收礼”有自己什么的看法,请写出来。

2 006年7月3日,星期一。洛阳市浅井头中学特别批准:允许初一(2)班的女生胡艳艳来校上半天课。这是已经停学三年、患再生性贫血停治三个月、奄奄一息的胡艳艳最大的幸福了。

胡艳艳家穷,母亲早逝,她和捡破烂的父亲相依为命。艳艳9岁才上学,小学几年,她品学兼优,获得过市级和省级各类大奖28次。为了上学,她成了最苦累也最快乐的孩子。她必须抢课堂之外的所有时间干活,只为了能让爸爸每天多捡点垃圾。可惜,15岁时,胡艳艳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住院时,医生护士没能禁绝她在病床上继续她的学习,同学们来当“二传手”复述课业,老师们也每个星期轮番到病房为她补课,她是在医院的病床上读完了小学并考上了初中!她还发表过不少文学作品,最大的理想是“把自己的生命之火化作一篇篇温暖人间的诗文”。

家里太穷,社会各界捐助的钱,让她的生命在不断输血中延长了三年,已经算是奇迹了。几天前,一向坚强的胡艳艳哭了,她嘤嘤地说:“爸爸,我很想回学校上一堂课……”爸爸立即去学校。学校惊动了,校长当即就落泪,特意批准她上半天学!八个女生用手臂交织成特殊的“担架”,把胡艳艳架进了校园。到校,离上课还有十多分钟,每间教室都有欢迎她的队列,还有“艳艳你好”的彩旗!一走进校园,每个人眼前的风景都有前所未有的新意——花坛、雕塑、操场、小果园,那棵有几百年历史的老树,还有图书室、教学楼、宿舍楼、教室。

上课铃响了。看似正常中的震撼与悄然转变:人们都比往常认真了,亲近了,默契了。老师含泪的微笑,同学们端正的坐姿,就连校园清洁工也格外勤奋起来,一遍又一遍擦洗花坛的池壁栏杆!艳艳在靠前正中的位置坐好,笑着,但仍是没忍住,泪水撒在了桌面上——幸福的泪、疼痛的泪,留念的泪……

这节课,是老师特意安排的,艳艳最喜欢的作文课。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的作文题是:《今天》。

同学们都含着泪在写,包括平日最讨厌作文的同学。

“我有许多‘今天’没能做到最好。今天,我又回到学校了,这里是我的天堂……”胡艳艳在本子上一字一字的写,很重很慢……

胡艳艳的作文没有写完。她写的最后一行字是:我真想做一盏灯,挂在这人间天堂的上空……她晕倒了。送医院后,由学校发起,一场来自四面八方的义捐又自发形成,但,艳艳生命的火焰已经燃至极限了。

2006年7月7日,艳艳走了。但,她把天堂的灯留给了大家。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为什么说艳艳流的泪是“幸福的泪、疼痛的泪,留念的泪……”,请结合文章,具体说说其中的原因。

幸福:

疼痛:

留念:

2.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你对“我真想做一盏灯,挂在这人间天堂的上空”这句话的理解。

4.假如你是艳艳的同学,或你的身边也有艳艳这样的同学,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说的话:

做的事:

5.艳艳的生命之灯即将燃尽,却还坚持去上半天课,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妹妹扮演的角色

1为了募捐,学校准备排练一部短话剧。告示一贴出,妹妹便热情万丈地去报名当演员。可是定角色那天,妹妹回家后一脸冰霜,嘴唇紧闭。“你被选上了吗?”我们小心翼翼地问她。

2“是。”她丢给我们一个字。“那你为什么不开心?”我壮着胆子问。

3“因为我的角色!”

4短话剧中只有4个人物:父亲、母亲、女儿和儿子。“你的角色是什么?”

5“他们让我演狗!”说完,妹妹转身奔上楼,剩下我们面面相觑。妹妹有幸扮演“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全家不知道该恭喜她,还是安慰她。饭后爸爸和妹妹谈了很久。

6总之,妹妹没有退出,她积极参加每次排练。我们都纳闷:一只狗有什么可排练的?但妹妹却练得很投入,还买了一副护膝。据说这样她在舞台上爬时,膝盖就不会疼了。妹妹还告诉我们,她的动物角色名叫“豆豆”。我注意到,每次排练归来,妹妹眼里都闪着兴奋的光芒。

7.演出那天,我翻开节目单,找到妹妹的名字:“甄妮——豆豆(狗)”。偷偷环视四周,整个礼堂都坐满了,其中有很多熟人和朋友,我赶紧往椅子里缩了缩。有一个演狗的妹妹,毕竟不是很有面子的事。幸好,灯光转暗,演出开始了。

8先出场的是“父亲”,他在舞台正中的沙发上坐下,召集家人。接着“母亲”“女儿”和“儿子”先后出场。在一家人的谈话声中,妹妹穿着一套黄色的、毛茸茸的狗道具,手脚并用地爬进场。

9但这不是简单地爬,“豆豆(妹妹)”蹦蹦跳跳、摇头摇尾地跑进客厅,她先在地毯上伸个懒腰,然后才在沙发旁安顿下来,开始呼呼大睡。一连串动作,惟妙惟肖。很多观众也注意到了,四周传来轻轻的笑声。

10接下来,剧中的父亲开始给全家讲故事。他刚说到“夜晚,万籁俱寂,就连老鼠……”“豆豆”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机警地四下张望,仿佛在说:“老鼠?哪儿有老鼠?”神情和我家的小狗一模一样。我用手掩着嘴强忍住笑。

11男主角继续讲:“突然,轻微的响声从屋顶传来……”昏昏欲睡的“豆豆”又一次惊醒,好像察觉到异样,仰视屋顶,喉咙里发出呜呜的低吼。太逼真了!妹妹一定费尽了心思。很明显,这时候的观众已不再注意主角们的对白,几百双眼睛全盯着妹妹。妹妹幽默精湛的表演使得台下的笑声此起彼伏。

12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却抓住了所有观众的心。后来,妹妹说让她改变态度的是爸爸的一句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

13四十年后,那句话我仍然记忆犹新。命运赋予我们不同的角色,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全力以赴。再小的角色也有可能边成主角。

1.对待演出,妹妹的神情态度先后有很大变化。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写下表。

时间神情态度

报名时:

定角色那天:

排练时:

排练归来:

2.通读全文,概括妹妹演出成功的原因。

答:

3.第5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没有交代爸爸和妹妹的谈话的内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答:

4.第13段画横线的句子中加点词语“主角”有何含义?

答:

5.分析划线句子的作用:

6.爸爸的一句话,让妹妹改变了态度,让“我”40年后仍然记忆犹新。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应该怎样对待长辈的引导?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3分)

丑石

(1)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后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推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2)于是,伯父家盖房,想以它垒山墙,但苦于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用錾破开呢,又懒得花那么大气力,因为河滩并不甚远,随便去掮一块回来,哪一块也比它强。房盖起来,压铺台阶,伯父也没有看上它。有一年,来了一个石匠,为我家洗一台石磨,奶奶又说:“用这块丑石吧,省得从远处搬运。”石匠看了看,摇着头,嫌它石质太细,也不采用。

(3)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4)稍稍能安慰我们的,是在那石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凹儿,雨天就盛满了水。常常雨过三天了,地上已经干燥,那石凹里水儿还有,鸡儿便去那里喝饮。每每到了十五的傍晚,我们盼那满月出来,就爬到其上,翘望天边;奶奶总是要骂的,害怕我们摔下来。果然那一次就摔了下去,磕破了我的膝盖呢。

(5)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6)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7)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8)奶奶说:“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却怎样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

(9)“它是太丑了。”天文学家。

(10)“真的,是太丑了。”

(11)“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

(12)“以丑为美?”

(13)“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小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14)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

(15)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传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常常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1.第(1)段“这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中的加线词语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形象地描写了丑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2)、(3)段各写了丑石“无用”的哪些方面?(可摘引文中语句回答)

<1>第(2)段中它不能(不超过15个字)

<2>第(3)段中它不能(不超过10个字)

3. (5)段“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在文章结构上起

的作用。

4. 最后一段中画线的“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中的“伟大”在文中指的是:(可摘引文中语句回答,不超过15个字)

遍地黄金

①人蜷缩在湿漉漉的雨季,整个儿像一颗受潮的糖,沮丧而又无奈。

②前日忽然放晴,心,也就跟着晴了。从南窗望去,那边楼缝的坡地上一如往年,绽出一抹黄色。还刚刚惊蛰呢,油菜花这么快就开了?中午儿子放学回家,进门就说,路边的菜花约好了似的,一夜工夫全黄了!下午乘车去市郊,果见满畈满坡一片片明艳的黄,一种生命的喜悦油然灌注全身。

③几乎已成条件反射,人一见到油菜花,忧郁的心境就豁亮了。油菜花,我从小年年见,但着意关注它,是在病重以后。四年前腿骨发生病变,每周需去武汉两次,接受希望渺茫的康复治疗。也是雨季,天色像心境一样阴晦,人默坐车上,打不起丁点精神,对人生已失去信心,甚至对生命也没有更多的留恋。就是这个时候,对车窗外成片成片的油菜花,我有了不同于以往任何时候的感觉,那种蓬蓬勃勃的美,使我的心情变得轻松许多。它那浓郁的生气无形中感染了我,唤醒了我生命中沉睡的信念,生活是美的,生命是可留恋的呀!从此,每年油菜花开时节,虽是行走艰难,也要拄着拐杖到郊外看看,我才不怕得什么花粉症呢。

④要论好看,任何一种单朵的花都会比单朵的油菜花好看得多,单朵的油菜花细小单调而不起眼,它之所以让我有了生命的感动,是因为这些花是以集团军的面貌出现的,显现出一种浩浩荡荡的生机,一种攻城略地的气势,一种汪洋恣肆的活力。油菜花才真正是太阳之光,是光和热的象征。

⑤多少个响晴天,我恋恋地望着窗外,对妻子说,陪我去看看那些油菜花吧。去了,在地头一站就是好半天。所有的油菜花,不论高的矮的,壮的瘦的,一例顽强地展示着自己那一份生命的本色。它们的黄,既不是初春的柳芽那种嫩黄,也不是菊花、葵花的那种老黄,那是一种青春的黄,黄得明净,黄得酣畅,黄得秀朴,黄得平净如水,黄得恬柔如笑。我偷偷给它取了个名字:女儿黄!灿烂的黄花下面,是绿得发暗的秆和叶,青葱的生命高擎着纯情的黄,托展着一个欣欣向荣的季节的美丽扉页。黄花满眼,清芳扑鼻,看花人沉醉了,恍觉自己也变成了一株充满青春活力的植物。

⑥油菜花似乎不怕雨打风吹,它前谢后继地开着,整体花期比一般的花都长些。菜花开了,再阴晦的日子也不难耐了,那爽心的亮色风雨收不去,望一眼,心田就会洒满阳光,它们其实就是活的香的阳光!更多的时候,我于户内凝望菜花,在病榻上斜靠着,看书倦了,总喜欢透过窗子看对面楼缝里的那片油菜花,那差不多成了一种生命的需要。油菜花谢了,没有画家会为我在窗外画一片女儿黄,但我不会再阴郁,花事一过,就是青阳朗朗的夏季了,阳光里流淌着无尽的菜花黄。我本质上仍是个农夫,春天于我,是希望的季节,更是收获的季节,我收获遍地黄金,那是一年乃至一生受用不尽的黄金!

1.油菜花“生命的本色”是什么?

答:

2.第④⑤段中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油菜花?请概括回答。

答:

3.第⑤段写油菜花的黄,为什么还要写柳芽的黄、菊花的黄、葵花的黄?

答:

4.概括说明油菜花对“我”生命态度产生的重要影响。

答:

5.文章主要内容是写油菜花,却以“遍地黄金”为题,说说你的理解。

2角5分的奖励

我家附近有一个熟肉铺,有时我到铺里买些烤猪肉之类的食品,带回家当午饭。

我从来不用铺子里给的纸盒和塑料袋,而总是拿着一个方塑料盒去买食品,这样回到家后也省得再把盒子里的食品腾到碟子里。

一天,我让老板娘给我割了一块肉。她微笑着对我说:“七块两毛五。”当我拿出钱包取钱时,她用赞许的语气说:“给七块钱吧!两毛五就算了。我想鼓励人们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也真希望每个人都能像你这样。”像学生得到校长的表扬一样,我高兴得发狂。并且我得到了一份小小的环境保护奖——她给了我两角五分的折扣。

你可能会说:两角五分算得了什么!可是我却很激动。回到家后,我就忍不住向人们夸耀我得到的这份奖金。我先给在国外的儿子通了电话,把这件事告诉了他。我又向别人讲了又讲。家人对我的行为都迷惑不解。是啊,两角五分的奖金有什么特别呢?

政治家总是在讲“热爱祖国”,在我看来,“热爱祖国”还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热爱的具体体现是:节约能源、减少生活垃圾、不污染环境。

在我们所有污染环境的罪过中,最容易避免的就是塑料袋。我小的时候,大人们总是带着手工编制的竹篓到集市上买东西,豆腐和猪肉都包在绿色的荷叶里,它们最后都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里。我还记得著名诗人余光中的几句诗,这几句诗是我的孩子还小的时候我教给他们的。

让我们用肥大的荷叶/包裹起皎洁的月光带回家/把它夹在一本唐诗书里/压得平平展展,像思念亲爱的人那样

真的,用来做包装的荷叶是多么美啊!我们还用竹叶来包米饭团。有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山民们用中空的竹筒盛装米饭。

可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塑料袋和过去用的包装物是多么的不同啊!这也是我上集市时总带着塑料盒的原因。当然,保护环境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一些不便,但是这些不便不过是我们热爱祖国所付出的代价而已!常常有卖主问我为什么不要塑料袋时,旁边的人会代我解释:她要保护环境!

我对他们的理解表示衷心的感谢。还有那两角五分的奖金,在我一生获得的奖金中,它是最宝贵的一次!

1.按要求写词语。(2分)

写近义词:赞许——()写反义词:增强——()

夸耀——()保护——()

2.给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4分)

(1)算:A 作罢,不再计较B计算数目C当做、认做,值

给7块钱吧!2角5分就算了。()

你可能会说:2角5分算得了什么?()

(2)腾:A奔跑或跳跃B空出来,挪移C升到空中

省得再把盒子里的食品腾到碟子里。()

万马奔腾。()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含义,完成填空或画线题。(8分)

(1)这“2角5分”是对“我”这样做的奖赏,

是对“我”具有意识的肯定。

(2)“在我们所有污染环境的罪过中,最容易避免的就是塑料袋。”日常生活中,人们污染

环境的罪过还有、等。

(3)“可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塑料袋和过去用的包装物是多么不同啊!”“过去用的包装物”在短文中指的是、等。使用它们的好处是。作者至今还记得并在文中引用余光中的诗,表达了她对过去那些包装物的

感情。

4.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表达怎样的意愿?请用“”画出原文中的语句。(2分)

5.环境保护其实是容易做到的,但我们身边的人常常做不到,请你写一句警示语告诫大家注意保护环境。(4分)

《王若飞》参考答案

1. A(√)

2. 总述和分述的关系

3. 解放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或:为了革命的胜利,和中国实现共产主义。)

4. 日光浴、冷水擦身、做室内体操了有健壮的身体都能更好地和敌人斗争,都能更有力地保卫真理

5. ③

“新春佳节之际”参考答案:

1.(1)高山、松树、枣红马、白马;健美有力,腾空而起的枣红马和洒脱矫健的白马。

(2)希望”我”努力学习,不怕挫折,永远向前飞奔。

2.联想(第3小节);

3.第一段(第1-2小节)

第二段(第3-4小节)、

第三段(第5小节);文章先写国画的美丽,再写”我”的联想和妈妈对”我”的希望,最后写了”我”的决心。

4.反映了妈妈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希望”我”努力学习,不怕挫折,永远向前飞奔。

《归帆》参考答案:

1、指心里很高兴,满面笑容

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2、暮改为幕鱼改为渔畜改为蓄既改为即

3、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或时间顺序),“一会儿、不多久、沉沉夜暮笼罩、都休息了”等词

4、作用:是文章更加充实,细致描写船上人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是文章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吸引读者眼球。

5、指:对明天或是未来的憧憬,一种目标,和一种向上的动力。这种力量将陪他们一起面对未来的一切不顺利,一切战斗!

《红叶与白莲》【答案】

1.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轻轻的飘散心中的雨点

2.含苞欲放、覆盖

3.徘徊:作者不安的来回走动遮蔽:有东西遮挡

4.叫

5.“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能为我遮挡!”陈述句: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没人能为我遮挡。

6.(1)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2)把母亲比作荷叶。因为在我伤心或遇到困难时只有母亲才能安慰我,就如荷叶保护红莲那样。

(3)写写母亲让你感动的事例便可。

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

《穷人的自尊》【答案】

1、chǒu mǒ

2、划去“竟然、精心、害怕、居然”

3、拘谨(拘束)诧异(惊奇)

4、文中出现的词:瞅、望、瞧除文中的还有--盯、瞪、观、瞄、瞥等

5、眉目:相貌(或脸形、长相、面目)生怕:担心鸡蛋被挤破非常害怕

6、第5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过渡(或承上启下)

7、女学生的父亲是一位尊敬老师、关爱孩子、老实、淳朴、贫穷的人。可以从他说的话和带鸡蛋的方法以及拿鸡蛋的动作看出来。

8、首先,我们在哪种情况下会去“送”礼?

一是出于真心的分享;二是发自肺腑的感谢;三是有求于人。对于第三种情况,一定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去做吧。既然决定去“送”,就应该拿出“送”的态度出来。文章中的那个父亲送的是一份心意,是他力所能及的贵重的礼物,如果不收,会伤害他们的感情。(意思说到即可)

《天堂的灯》参考答案:

1.胡艳艳虽然得了绝症但是仍旧勤奋的学习.

2.幸福--胡艳艳回到了怀念已久的中学.

疼痛--因为自己的病而使得自己无法来享受上学的快乐,以及父母与老师同学的关心

留念--自己对于学校,课本,人事物的留念..曾经熟悉无比的地方可能无法再看到

3.理解---

知道了自己可能会离开这个世界...但是仍旧很眷恋这里的人事物.不想离开他们,只想远远的关注着.

4.说的话--努力,你一定可以撑下去的~~!!

做的事--帮胡艳艳整理笔记,尽量将老师所说的复述给胡艳艳

5.明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好,但是仍旧想要去看看曾经学习的地方,这让我感到..胡艳艳是多么的喜欢上学..只是希望可以和平常人一样..每天都去上学..但是因为身体的不允许..也只能够靠同学的笔记来学习..就算是生命之灯即将燃尽也想要再次坐在那熟悉的座位.

《妹妹扮演的角色》参考答案:

1.热情万丈一脸冰霜很投入兴奋(或:眼里都闪着兴奋的光芒)

2.1听从父亲的教导,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2积极参加每次排练,非常投入,为演好自己的角色费尽了心思3演出时表演得惟妙惟肖

3.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

4.指积极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他人和社会认可的人不抱怨命运或生活对自己的不公,而强调自身努力的积极人生态度

5..示例: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应该善于听取长辈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因为长辈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处世经验,这样可以少走弯路,健康成长(具体事例略)

《遍地黄金》参考答案:

1.(3分)生机;气势;活力(每点1分,文字不求一致,意思对即可)2.(3分)形状;态势;花色(每点1分,文字不求一致。)3.(2分)为了衬托油菜花的黄。或:为了更加突出油菜花的黄。(意思对即可)4.(2分)油菜花唤醒了“我”生命中沉睡的信念,使“我”认识到生活是美的,生命是可恋的。(意思对即可)5.(3分)油菜花遍地都是,呈现一片黄色,犹如遍地铺满黄金(1分);油菜花在“我”生命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像黄金一样宝贵,值得珍视(2分)。(意思对即可)

《2角5分的奖励》参考答案

1.赞扬炫耀减弱破坏(这是考查学生对词义的掌握情况)

2.(1)AC (2)BA (这是对词语在具体的语境中的意思的考查)

3.(1)拿方塑料盒买食品,不用塑料袋保护环境(2)排放污水乱排工业废气(3)手工编制的竹篓绿色的荷叶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怀念(这是培养学生准确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4.节约能源、减少生活垃圾、不污染环境。(这是培养学生寻找课文中心句的能力)5.小草青青,脚下留情。(这是考查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表达的能力)

【英语】高考英语快速阅读套题答案及解析

【英语】高考英语快速阅读套题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过去将来时 1.We made ____ clear when and where we ____ going to have the meeting. A.that; are B.it; are C.it; were D.that; were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句意:我们弄清楚了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召开会议。这里it是形式宾语,真正的宾语是后面的从句;第二空谓语动词的时态根据主句的动词来确定,主句用了过去式,宾语从句也用过去式,故选C。 考点:考查代词及动词时态的用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代词是高中阶段要求掌握的语法项目,尤其是it的用法多,并且还是高考常考的知识点,需要考生在平时反复的练习中巩固掌握它的用法。动词的时态是高考必考的内容,考生必须会理解不同时态的用法。 即学即练:At the shop, they wanted to show me all the dresses, but I was interested only in ________ in the window. A. this B. that C. it D. the one 解析:D。the one替代the dress. 2.—The plane is leaving right now,but Jim hasn’t arrived yet. —Well,he said he________here on time. A.came B.would come C.can be D.will be 【答案】B 【解析】 【详解】 考查时态。句意:——飞机马上要起飞了,但是吉姆还没有到.——他说过他会准时到这儿。由答语可知应用过去将来时,故选B。 3.Nowhere else, as Tim said, _____ except to the small garden in the backyard after school. A.he has gone B.he did go C.had he gone D.would he go 【答案】D 【解析】

4月快速阅读训练教案

2019年4月快速阅读训练教案学习目的: 1。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克服阅读中出现的各种障碍。包括阅读的畏惧心理、应付心理、依赖心理、 2、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与部分应试技巧 3、以现代文学作品为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德育目标: 1、建立一种自信的氛围。 2、培养一种观念的流畅性,即头脑风暴 注:观念的流畅性:指在限定时间内提出尽估计多的满足一定要求的观念,即提出尽估计多的解决问题的答案、 头脑风暴——意想不到的解决问题的好途径。 课时安排:一课时(35分钟,10分钟测验) 课型:多媒体辅助教学 导入:今天我们上一节现代文阅读、谁来谈一谈,平常作现代文阅读阅读练习时,最省事的方法是什么。一提起现代文阅读同学就会有一种感受,文章是真好看,题目是难做;看来,同学的阅读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真正考试的时候阅读能力的缺陷就暴露无疑了、阅读方法有特不多,抓“文眼”精读法,巧妙设疑导读法,比较细读法,品味语句法,等等、陶渊明也有一种读书法,是什么呢? 我们来看一下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娴静少言,不慕名

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它告诉我们了一个读书的方法,这句话的是什么?“不求甚解"“会意”。意思是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陶渊明认为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不求甚解速读法、[板书]“会意”就是不求甚解速读法的精要所在、 什么缘故提倡速读? 一方面,快速高效阅读是时代的需要、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图书出版成倍增长,传统的阅读模式面临挑战,人的一生有效阅读时间也只是四五十年。无限的图书与有限的生命显然有些矛盾、 一方面,目前我们最重要的是面对高考,我们能够算一算,语文两个半小时(作文一小时,一卷40分钟,二卷的古诗鉴赏主观题,文言文的翻译与现代文的阅读理解还剩下不到1小时),也就是讲,现代文的阅读时间只有二十分钟,掌握快速高效阅读方式,特不必要、 高考现代文阅读要求应试者能够迅速而准确的从书面材料中,获取重要信息,阅读能力,就是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您会筛选信息不?看一则广告的片段,讲讲这是陈小春给什么商品作的广告。注意到一定的信息,这些信息组合在一起,就是它的主旨、我们看一遍完整的广告、刚才同学看广告时,

(英语)高考英语快速阅读套题答案及解析

(英语)高考英语快速阅读套题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一般现在时 1.I would be happier if you did more studying while you are free, but you ___________. A.don’t B.didn’t C.wouldn’t D.weren’t 【答案】A 【解析】 如果你空闲时多学习学习我会很高兴,但是你不这样做。But为转折连词,前后时态应该一致,would为虚拟语气一般现在时态,所以but后面应为一般现在时。 2.An incre ased concentration of carbon dioxide and certain other gases in the Earth’s atmosphere ______ global warming. A.contributing to B.contribute to C.contributes to D.to contribute to 【答案】C 【解析】 句意:地球大气层中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导致了全球变暖。分析可知An increased concentration为句子的主语,谓语动词应用单数第三人称形式。故选C。 3.I must say he reads very well, and I shouldn’t be surprised if he ______ acting for a living one day. A.had taken up B.would have taken up C.have taken up D.takes up 【答案】D 【解析】考查时态语态。句意:我得说他读得很好,如果有一天他以演戏为生的话,我也不会感到惊讶。根据时间状语one day可知是表示将来的意思,if从句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的意思,故选D。 4.——Have you seen my e-mail about our TESL project? ——Yes. Luckily I checked my e-mails yesterday. Normally I _______my e-mail box for days. A.haven’t opened B.didn’t open C.hadn’t opened D.don’t open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一般现在时。句意:—你看到我发的关于我们TESL项目的邮件了吗?—看到了。幸好昨天我查看了邮件。一般来说,我连续几天不开邮箱。 考点:一般现在时及其被动式 5.My parents in Hong Kong. They were born there and have never lived anywhere else.

快速阅读第1册答案

Key to Fast Reading (Book One) Unit 1 Festivals and Holidays In-Class Reading 1. Carnival in Brazil (502 words) Key: 1. N 2. Y 3. Y 4. NG 5. N 2. Valentine’s Day (480 words) Key: 1. the 5th century 2. lottery 3. married young men 4. recover her sight 5. Cupid After-Class Reading 1.Chinese Festivals: Keeping Traditions Alive (1,099 words) Key: 1. B 2. D 3. C 4. A 5. A 2.The First Thanksgiving (1,073 words) Key: 1.C 2. B 3. D 4. C 5. A Unit 2 Campus Life In-Class Reading 1. How to Deal with College Classes (500 words) Key: 1. books and notebooks 2. their reading 3. all their classes/every class 4. days or weeks 5. teachers and upperclassmen 2.The Virtual College (501 words) Key: 1. N 2. Y 3. Y 4. Y 5. NG After-Class Reading 1. The American Education System (945 words) Key: 1. B 2. C 3. C 4. D 5. C 2.Saying Goodbye (991 words) Key: 1. C 2. B 3. A 4. A 5. D Unit 3 VIP & VIP’s Talks In-Class Reading

快速阅读4答案

第四册 I. DCAB II.1.但是新墨西哥州东北部地区地势较高,具有形成旋转式暴风雨的一切地理特征,这种暴风雨被称作“超级暴风雨”, 它有可能最终形成最强劲的龙卷风。 2.能行驶的道路非常有限, 地形以山为主,山脉阻挡了雷达的扫描,这给我们追踪正在形成的风暴带来了困难。 3.但这一切已经毫无意义,我们一直监视风暴不停地旋转,最终却没有形成龙卷风。因此,我们没有获得任何科学数据,看到的却是美丽壮观的风暴渐渐地消失在地平线上。4.在形成龙卷风的条件已经成熟的那几天里,可能会有多股强劲的风暴可以成为追逐的目标,最终决定追逐哪一股风暴有时纯属偶然。 Key to the Reading-Skill Exercises Extract 1 1.“yet”and “but”, showing contrast; “for”, indicating a reason; “in addition to”, additive; “indeed”, restating an assertion. 2.All of them make the paragraph highly cohesive Extract 2 CB 2 I, CDDA II. 1. 他回忆到,他很小的时候夜间常常躺在床上,想像生命会怎样终结、什么是虚无、为什么死亡是无法改变的。 1.随着美国进一步走向多民族化,对人的本性产生了新的认识,进而影响到我们原有的个人观点。 2.我们对涉及人类本性的问题的回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以及对犯罪、贫困等社会问题的处理方式。 3.即使是弗洛伊德也相信:为了平衡其(动物)本能和文明社会的要求,人类能超越其纯动物性的存在。 4.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人类没有道德选择的自由,需要的是设计者来创造一个完美的环境规范人的行为,那么,我们就能创造一个完美的社会。在《活尔等第二》一书中,斯金纳对此进行了描述。 3 I.CDAA II.1.他当时33岁,我4岁,他有力的大手一把握住我细小的双臂,轻而易举地把我扛上肩头,使我能居高临下地看到我想看到的一切。 2.但是,对一个生活在二战后的小男孩来说,父亲就像一个具有神秘力量和威力的神,超乎凡人之上无所不能,无所不知。 3.每天晚上他下班回来以后我们都会练习握手。戴着克利夫兰印弟安球队的旧帽子的我,蹒跚地跑向身材高大的父亲,一遍又一遍地同他握手,直到能够所得很紧。 4.第二年,我的狗被车压死,我感到悲痛难忍。这时,父亲来到我身边,用他有力的双臂抱着我,陪我一起流泪,告诉我生与死都是自然规律。但是,我总是不明白,一辆超速行驶

快速阅读理解率的测试记录

快速阅读理解率的测试记录 快速阅读让我相信的确阅读速度是可以经过练习而提升的自然我并不会被书封面上最终可使你达到每分钟约10000字的有效阅读速度所蛊惑单独看这本书而没有长时间的实践尤其是难度逐渐加大的实践我相信10000字还是不容易达成的这本书属于引领让人明白阅读速度可以快到什么程度可以通过哪些观念的改变和技巧的锻炼来提升阅读速度但并不是一剂服后立现效果的仙药。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并不只是读书中有大量的练习尤其是数字方面的每一个我都认真地做了每一个测试也都认真地做了虽然有些还不是很熟练而且也不算适合自己比如使用引导物不过我相信按照循序渐进的练习方法、并且加大阅读量、有意识地提高阅读速度是可以让自己取得快速的进步的。 第一次时间:3分钟速度1323字理解度73%(这是我最早的一次测试也是我当时的起点); 第二次时间:2分钟速度1515字理解度64%; 第三次时间:2分钟速度 1500字理解度30%; 第四次时间:1.82分钟速度1659字理解度46%; 第五次时间:1.5分钟速度 2333字理解度40%; 第六次时间:1分钟速度2450字理解度60%; 理解度是个参考值这和文章内容有关系一般来说感兴趣的领域、以前有了解的领域理解度高些完全陌生且不感兴趣的理解度

低些好在平常要读的书基本都是感兴趣的所以理解度应该还算可以。 下面wtt再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速读训练的训练方法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传统的阅读方法一般是通过一个字一个字的默读 在看到文字的同时大脑中发出声音经过耳朵的感知然后达到理解 用一个简单的流程来表达传统的阅读方式:字---看---音---听---想---理解 人们通常说话的语速每分钟大概为160180个汉字快一些的可以达到250300字。 如果你用传统的方法来阅读由于受到语速的影响一般阅读速度通常不会超过300字/分钟 而快速阅读的主要原理就是直接从词语(句、段)入手整体的感知文字段最大限度的克服文字的发音直接在大脑中理解。 用一个简单的流程来表达传统的阅读方式:字---看---理解---想 这样通过扩大摄入量阅读不再受到说话语速的大脑所接收的信息更多、更快大脑的注意力会比普通阅读更高度集中因此理解率不仅不会下降反而会有所上升。 而普通的阅读方式由于阅读速度慢大脑容易走神 而且阅读时间过长后面忘了前面所以理解率反而会更低。

大学英语快速阅读3答案(全)

Keys Unit 1 Fashion and Trend In-Class Reading Passage I 1. N 2. N 3. N 4. Y 5. NG Passage II 1. following trends 2. fabrics 3. details 4. very contrasting colors 5. clashing After-Class Reading Passage I 1. C 2. B 3. D 4. A 5. C Passage II 1. D 2. C 3. A 4. B 5. D Unit 2 Dreams and Ambitions In-Class Reading Passage I 1. Y 2. N 3. Y 4. NG 5. N Passage II 1. getting used to 2. upset and depressed 3. The Confederacy 4. European 5. southerner white dude After-Class Reading Passage I 1. B 2. D 3. A 4. B 5. C Passage II 1. A 2. D 3. B 4. D 5. C Unit 3 Culture and Society In-Class Reading Passage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 No 2. Y es 3. No 4. NG 5. Y es Passage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 fun and festivity 2. dark continent 3. scheduled joy 4. lack of seriousness 5. stuff After-Class Reading Passage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 A 2. D 3. C 4. B 5. D Passage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英语2练习题答案,快速阅读

41. I guess Professor Wang hasn't finished grading the papers yet. If he had, he would not keep us in ___A___. A) suspense B) trouble C) doubt D) wonder 42. John remarked after the meeting that the speaker was a woman of ___D___ wit. A) emotional B) accurate C) excellent D) exceptional 43. "Are you worried about your son being alone in a strange country?" " ___C___. I'm sure he'll manage fine." A) By all means B) Of course C) Not in the least D) No wonder 44. The plot of the novel ___A___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village. A) evolves with B) emerges from C) blends with D) attaches to 45. The decision to quit school at that young age is, ___C___, the most stupid thing I have ever done. A) at times B) at first sight C) in retrospect D) by comparison 46. At the conference yesterday, our differences were further ___A___. The next step is to work out a solution acceptable to both sides. A) narrowed down B) cooled down C) driven home D) brought about 47. Brian cheated in the last math exam, so he thought he could ___B___ it again this time, but he was wrong. A) get rid of B) get away with C) avoid being caught D) mess around with 48. This child is a born mathematician. He loves mathematics ___C___ he will spend a whole day solving mathematical problems without remembering to have meals. A) and so B) to the extent that C) so much so that D) so much that 49. As a cleaning woman, her ___B___ duties include cleaning the desks and mopping the floor. A) continuous B) routine C) initial D) constant 50. Even ___B___what you said about his personal life is true, it is irrelevant to his qualifications as a software engineer. A) knowing B) assuming C) recognizing D) acknowledging 51. Bonuses are meant to ___D___ hard work and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This means that not all workers are entitled to them. A) restore B) grab C) push D) reward 52. As a senior student, you are supposed to know better than just ___B___until the examination time. A) fooled around B) to fool around C) having fooled around D) to have fooled around 53. The president of the automobile company said that short-term profit is not at the top of the company's ___B___list. Their major concern at present is developing a more competitive model. A) interest B) priority C) assignment D) job 54. In the ten years Jack has been with us, I think he has proved that he ___D___ respect from everyone of us. A) qualifies B) expects C) reserves D) deserves 55. He has been ___D___ since he was appointed as president of the university last year.

(英语)高考英语快速阅读套题答案

(英语)高考英语快速阅读套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冠词 1.One way to understand thousands of new words is to gain _____ good knowledge of basic word information. A.不填B.a C.the D.one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理解成千上万个新单词的一种途径就是好好掌握基本单词。此处为固定短语gain a good knowledge of:精通,故选B。 考点:考察冠词。 2. It will be ___ wonderful world if all nations live in ____ peace with each other. A.a ; a B.the ; the C.a ; the D.a ; /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冠词的考查集中在定冠词the表示特指,不定冠词a/an表示泛指;以及冠词的一些特殊用法和固定词组,还有一些不使用冠词的情况,如抽象名词,物质名词前面就不要冠词。还要掌握冠词的特殊的用法,如不可数名词变成可数名词;抽象名词具体化等。本题第一空后的名词world是世界是一个可数名词,前面用形容词wonderful修饰,再加上不定冠词a表示泛指:一个很精彩的世界;第二空是固定搭配live in peace生活在和平里。句义:如果所有国家都能和平相处,这将是一个非常精彩的世界。故D正确。 考点:考察冠词 3.As soon as __________ new film was released, it became __________ great hit in all big cinemas across the country. A.a; the B.the; a C.the;/ D.a; a 【答案】B 【解析】 考查冠词。the new film特指的这部新电影;a great hit大为成功,根据句意选B。 4.According to the public notice from the police station, ____$5,000 reward will be offered for ____ return of the stolen cultural relics. A.a; the B./; the C.a; a D./; a 【答案】A 【解析】 考查冠词。前文泛指任何一笔5000美元的奖金,故用不定冠词。下文return后的修饰词of the stolen cultural relics,可知是特指某物的归还,为特指,用定冠词。选A。 5.——What about lesson this morning?

大学英语快速阅读(第二版)答案In-class_reading_(第二册)武汉大学出版社

Unit 1 In-Class Reading PassageⅠ 1. N 2. N 3. Y 4. NG 5. Y PassageⅡ 1. interesting and attractive 2. enjoyment and satisfaction /pleasure and contentment 3. real or/and imaginary 4. desert us 5. valuable experiences After-Class Reading PassageⅠ 1. D 2. B 3. A 4. C 5. D PassageⅡ 1. A 2. C 3. B 4. D 5. C Unit 2 In-Class Reading PassageⅠ 1. N 2. N 3. NG 4. Y 5. Y PassageⅡ 1. steps and stages 2. patience … frustrations and hardships 3. disagreements and quarrels 4. on its peak 5. compared to After-Class Reading PassageⅠ 1. D 2. A 3. B 4. D 5. A PassageⅡ 1. C 2. D 3. A 4. D 5. C Unit 3 In-Class Reading PassageⅠ 1. N 2. N 3. Y 4. NG 5. Y PassageⅡ 1. against one’s will 2. what he enjoys 3. fun index 4. a big leap 5. Your inner prompting After-Class Reading PassageⅠ 1. B 2. D 3. A 4. C 5. B PassageⅡ 1. C 2. A 3. B 4. D 5. A 阅读技巧 1. O 2. F 3. F 4. O 5. O 6. O 7. F 8. F 9. F 10. O Unit 4 In-Class Reading PassageⅠ

怎样检测快速阅读的效果

怎样检测快速阅读的效果 这样,实际检测内容就是阅读速度、理解记忆率和阅读效率三个方面了。 阅读速度一般是指每分钟阅读的字数。 阅读速度的测试比较好理解,也比较容易进行,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来检测,一是让被检测者用其经常的习惯的速度阅读一分钟,再数一下他阅读了多少字,就知道他的阅读速度是多少了;而是在他阅读的同时计时,看他读完一篇文章用多少秒钟,然后用文章的字数除以阅读所用秒数,再乘以60就是他一分钟的阅读速度了。 理解记忆率主要通过书面考试和口头考试两种途径来检测。 其中书面考试又分为试卷法、默写法、写大纲法和思维导图法四种;口头考试也分为问答和复述两种。 怎样检测快速阅读的效果?下面对这些快速阅读检测方法分别加以介绍。 书面考试的试卷法:国内比较通行的做法是根据所读文章的内容设计一份共计10道题的试卷,每道题10分,满分为100分,由被检测者在阅读之后书面答题。 试题的类型可以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和问答题等。 而国际快读协会的做法则是设计一份共计20道题的试卷,每道题5分,满分为100分,其中主观题型和客观题型各占一半。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国内许多学者和专家主张对快速阅读理解记

忆率的检测以70分为及格,而国际快读协会制定的检测标准是60分为及格。 显然,以70分为及格的要求既不符合国际通行标准,又与其他科目的检测要求相差较大,是应该加以修正的。 书面考试的默写法:这种检测要求被检测者在阅读完毕之后,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单纯依赖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将文章内容默写出来,并且争取尽量靠近原文的结构、风格和语言,然后根据所默写的内容是否详细、具体和准确,以及和原文的接近程度来评分。 默写法检测的优点有三:一是因为没有任何提示而可信度最高;二是经常进行这种练习会明显提升记忆的精确性,乃至最终达到过目成诵的境界;三是对被检测者的书面表达能力(即写作能力)的考验和锻炼也是非常显著的。 但是,其缺点是评价的分数很难精确到个位数,有时不同的阅卷者之间的差异会比较大。 由于没有任何提示,默写法检测是难度最大的。 书面考试的写大纲法:这种检测要求被检测者在阅读完毕之后,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仅仅依靠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写出文章的提纲,然后评判者根据提纲的详略程度来评分。 写提纲法检测也是没有任何提示的,可信度自然较高;但是它对文章的真实情况的反映却是粗略的。 因此,这是一种难度比较适中的检测。

快速阅读4

Fast Reading 4 Raising Wise Consumers Almost anyone with a profit motive is marketing to innocents. Help your kids understand it?s OK not to have it all. Here are five strategies for raising wise consumers. 1. Lead by example While you may know that TV commercials stimulate desire for consumer goods, you?ll have a hard time selling your kids on the virtues of turning off the tube if you structure your own days around the latest sitcom (情景喜剧) or reality show. The same principle applies to money matters. It does no good to lecture your kids about spending, saving and sharing when doing out their pocket money if you spend every free weekend afternoon at the mall. If you suspect your own spending habits are out of whack (不正常), consider what financial advisor Nathan Dungan says in his book Wasteful Sons and Material Girls: How Not to Be Your Child?s ATM. “In teaching your child about money, few issues are as critical as your own regular consumer decisions,”he writes. “In the coming weeks, challenge yourself to say no to your own wants and to opt for less expensive options.” 2. Encourage critical thinking With children under six or seven, start by telling them, “Don?t believe everything you see,”says Linda Millar, vice-president of Education for Concerned Children?s Advertisers, a nonprofit group of 26 Canadian companies helping children and their families by media – and life-wise. Show them examples of false or exaggerated advertising claims, such as breakfast cereal (谷类) making you bigger and stronger. Shari Graydon, a media educator and past president of MediaWatch, suggest introducing children to the “marketing that doesn?t show”–the mascots(吉祥物) and web-sites that strengthen brand loyalty, the trading toys that cause must-have-it fever and the celebrity endorsements (签名,认可). “Explain that advertisers pay millions of dollars for celebrities to endorse a product, and that the people who buy the product end up sharing the cost,” she says. 3. Supervise with sensitivity According to a survey conducted by the Media Awareness Network in 2001, nearly 70 per cent of children say parents never sit with them while they surf the net and more than half say parents never check where they?ve been online. The states for TV habits paint a similar picture. A 2003 Canadian Teachers?Federation study of children?s media habits found that roughly 30 per cent of children in Years Three to Six claim that no adult has input into their selection of TV shows; by Year Eight, the figure rises to about 60 per cent. “Research suggests that kids benefit more from having parents watch with them than having their viewing time limited,” says Graydon, noting that many children have TV sets in their bedrooms, which effectively free them from parental supervision. And what exactly does …supervision”mean? “Rather than ridiculing your child?s favorite show, game or web-site, which will only create distance between you, you can explain why certain media messages conflict with the values you?d like to develop in your child,” Graydon says.

全新版大学英语快速阅读第二册课文

Unit 1 How to Study There is a lot of misunderstanding about studying. Most students have not been taught the principles behind really effective working. Imagine a graph showing the amount a person learns against the number of hours he works in a day. If he doesn't do any work, he learns nothing (point 0). If he does an hour 's work he learns a certain amount (point 1). If he does two hours' work he learns about twice as much (point 2). If he does more work he'll learn still more (point 3). However, if he tries to do twenty-three and a half hours' work in one day, he'll be so tired that he'll hardly remember anything: what he learns will be very little (point 4). If he did less work he 'd learn more (point 5). Now whatever the exact shape of the graph 's curve, made by joining these points, it must have a high point. Point "X" is the very maximum anyone can learn in the day. And this represents the optimum, the best, amount of work to do. It is the best possible compromise between adequate time at the books and fatigue. Fatigue is an absolutely real thing; one can't escape it or ignore it. If you try to ignore it and press yourself to work past the optimum, you will only get on this downward slope and achieve less than the best—and then become very tired and lose your power of concentration. The skill in being a student consists of getting one 's daily study as near the optimum point as possible. I cannot tell you what the optimum is. It differs with the type of work, it differs from person to person, and even in the same person it varies from week to week. You must try to find your own. Every day you study, bear this principle of the optimum in mind. When you feel yourself getting fatigued, if you find yourself reading the same paragraph over and over again and not taking it in, that's a pretty good sign you 've reached your highest point for the day and should stop. Most ordinary students find their optimum at about five hours a day. Yours may be a little more or a little less—but if you get in five hours' good work a day, you will be doing well. Now, what are you doing with yourself when you aren't working? Before examinations some students do nothing at all except sit in a chair and worry. Here is another misunderstanding. People often think that the mind works like the body; it does not. If one wanted to save one 's physical energy in order to cut the maximum amount of firewood, one would lie flat on a bed and rest when one wasn't chopping. But the mind cannot rest. Even in sleep you dream, even if you forget your dreams. The mind is always turning. It gets its relaxation only by variety. That is what makes the mind rest. When you 've finished your optimum number of hours you must stop. You must not then sit around in the chair thinking about the work—that only tires without any learning. You must get out and do something. It doesn't matter what—anything so long as you are actively doing something else but work.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