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石油地质学课件10-天然气成藏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4.69 MB
- 文档页数:44
高等石油地质学知识点总结绪论第一章现代油气生成理论第二章输导体系与油气运移第三章油气聚集过程与成藏期第四章断层与油气聚集与运移第五章油气藏封盖保存理论第六章异常压力、流体封存箱与油气成藏第七章含油气系统与成藏动力学第九章天然气地质学进展绪论:现代油气生成理论(未熟低熟油理论、煤成油理论)油气运移聚集理论(优势通道、输导体系)流体封存箱与成藏动力学(异常压力与成藏、幕式成藏)油气藏封盖保存理论(盖层与断层封闭理论)天然气成藏理论(晚期成藏、动态成藏、深盆气与煤层气成藏理论)含油气系统与油气成藏系统第一章现代油气生成理论一. 干酪根热降解成烃理论要点:在成岩作用晚期,有机质主要由干酪根组成,热降解形成大量油气;干酪根是石油的主要前驱物质;沉积岩必须达到一定埋深(温度),即门限深度(温度),才能大量生成石油;油气生成数量取决于干酪根的类型及其所经历的地质时间和温度。
四个阶段:(1)生物化学生气阶段。
低成熟演化阶段,主要为活跃细菌作用,生成生物甲烷和少量二氧化碳和水。
生物单体转化为干luo 根。
后期生成少量液态石油。
(2)热催化生油气阶段。
成熟演化阶段,主要为粘土矿物的热催化作用,热力使干luo根化学键大量断裂,转化为大量烃类。
生油窗。
(3)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
高成熟演化阶段,残余干LUO根和大分子液态烃,在热力作用下,生成水、二氧化碳、氮气等。
低分子量烃类转化为凝析气,采至地表,为凝析油。
(4)深部高温生气阶段。
过成熟演化阶段,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剩余干LUO根,裂解,生成碳沥青、石墨。
液态烃和重烃在热变质作用下,转化为甲烷。
干酪根热降解成烃理论在勘探中卓有成效。
存在问题:(1)忽略了成岩-深成作用早期沉积岩中可溶有机质对油气形成的的贡献;(2)不能很好地解释在生油门限以上形成的大量未熟石油。
二、低熟油理论1. 低熟油基本概念(Immature oil)低熟油:所有非干酪根晚期热降解成因的各种低温早熟的非常规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