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抗感冒药的合理选用
- 格式:pdf
- 大小:199.16 KB
- 文档页数:2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论文题目: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学院年级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论文提交日期感冒作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并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一般主要采取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这三种方法,在并发细菌感染时可采用抗细菌治疗的方法。
抗感冒药使用出现的不良反应属于药学的范畴,越来越多的患者已认同大病去医院,小病去药店的观点。
现如今,感冒药已成为各家必备的药物之一,但是感冒药的种类繁多,有相当一部分的人缺乏相关的医药知识,同时使用多种感冒药,致使如今感冒药滥用现象的发生,并有可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说,合理的应用感冒药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主要介绍了感冒药的应用,分析滥用感冒药产生的不良反应,提出合理科学的运用感冒药的重要性。
关键字:抗感冒药应用不良反应前言 (1)1.抗感冒药物的运用 (2)1.1 关于抗感冒药物的处方组成 (2)1.2 根据感冒症状合理选用抗感冒药 (2)1.3 与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 (3)1.4与免疫调节治疗药物联合使用 (3)2.抗生素的滥用 (3)3.使用抗感冒药常见的不良反应 (4)3.1解热镇痛药 (4)3.1.1消化系统 (4)3.1.2泌尿系统 (5)3.1.3血液系统 (5)3.1.4过敏反应 (5)3.2鼻黏膜血管收缩药 (5)3.3抗过敏药 (5)3.4中枢兴奋药 (6)3.5抗病毒药 (6)4.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 (6)5.抗感冒药物的合理选用 (6)5.1合理科学用药,避免感冒药的盲目滥用 (6)5.2不能盲目使用感冒药,应对症用药 (7)5.3禁止婴幼儿患者应使用感冒通类的药物 (7)结论 (8)致谢 (9)参考文献 (10)前言感冒作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对于来说人们都不陌生。
感冒指的是由病毒、混合感染或变态反应引起的上呼吸道卡他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咽部不适及畏寒、低热等局部和全身症状。
根据发病的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的不同,每个人的临床表现也不相同。
抗感冒药的合理选用张涛(广东省中山市湖滨中路17—19号门诊部,广东中山528400)1资料来源与方法1.1资料来源从某市医药公司出货单、广东省阳光采购平台某市订购量收集2010年度某市市场上流通的抗感冒药资料,从维普资讯网、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查询近十年相关文献备用。
1.2方法将上述收集到的有关抗感冒药资料,按纯中药制剂、纯化学药制剂、中药与化学药复方制剂进行分类;再将每种产品按所含成分、药理作用、传统剂型或新剂型等进行列表统计,并结合成分等进行配伍分析、讨论。
得出按不同症状、生理状态(老人、儿童、孕妇)、特殊病理状态、特殊禁忌条件下对感冒药的正确选择。
2调查结果与分析本次调查共统计到536个不同品牌或不同制药企业的抗感冒药,其中处方药97种,占全部18.1%。
可见抗感冒药还是以非处方药居多,占了全部81.9%之多。
这也符合市场规律,随着非处方药与处方药分类管理机制的实施与发展成熟,患者自我购药的机会不断增多的市场现状。
2.1感冒药的剂型分布(1)纯中药制剂[9]:在中药组方中,主要由辛温解表或辛凉解表等清热解毒类的中药类组成,如荆芥、防风、桔梗、银花、连翘、竹叶、板蓝根、柴胡、黄芩等,具有使入侵之邪毒从表而散、驱邪外出的作用。
这一类中药,经现代药理学研究,均有抗病毒,抗细菌,清除炎症的作用。
本类感冒药以中药材为原材料组成,疗效好,且标本兼治,毒副作用相对较小。
如柴胡、葛根、黄连、金银花等,这些中药具有西药所不具有的抗病毒的效果。
如柴胡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均有明显解热作用,具有毒性低、退热迅速的特点。
在抗病毒方面,柴胡除有抑制流感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葡菌作用外,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所以柴胡不仅能够应用于治疗流感,对感冒所引起的各种感染流行性腮腺炎、肺炎、急性支气管炎等多种感染性疾患都有治疗作用。
(2)中西药复方制剂[9-10]:在中西医结合的组方中,多是以解表清热的中药配以解热镇痛类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组成的复方制剂,解热镇痛类药具有迅速去除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的作用,解表清热中药的抗病毒消炎作用可抑制咽痛等炎症反应,使其症状缓解,从而达到标本同治的目的。
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抗感冒药是常用的一类药物,广泛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疾病和症状,它们也称为OTC(非处方药或非用药药物)。
尽管它们能有效治疗感冒,但使用不当会对人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首先,抗感冒药有可能引起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头痛、失眠、腹泻、皮疹等。
还有一些抗感冒药可能会增加血压,出现心跳加快、气促等症状。
如果患者本身有高血压、心脏病、出血性疾病等慢性疾病,则宜少量少剂量地使用抗感冒药。
其次,抗感冒药也可能与其他药物形成药物相互作用,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或药效转变。
例如,服用抗感冒药同时服用氯胺酮药可能会导致血压过高,而服用抗炎药同时服用抗感冒药也可能会引起肝功能不全的症状。
因此,使用抗感冒药前应该谨慎地考虑所服用的其他药物。
最后,抗感冒药有一定的耐受性。
如果患者长期使用抗感冒药,很可能会形成耐药性,也就是说,抗药性菌会变得抵抗抗感冒药,本身感染的症状仍然无法得到改善。
因此,使用抗感冒药应该意识到其风险,并采取合理的使用方法,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1、使用正确的剂量和方法。
根据临床情况,选择合适的剂量和药物,但一定不要超过药典上规定的最大剂量。
一般来说,在严重病情的情况下可以大剂量服用,但是患者应尽可能地使用最小剂量。
同时,应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
2、禁止自行改变剂量和药物。
抗感冒药不要自行改变剂量,否则可能会导致药效失常或不良反应出现。
同时也不能自行更改多种药物,除非与医生商量。
3、避免长期使用抗感冒药,以免出现耐药性。
抗感冒药的使用时间过长可能会形成耐药性,使得药物的疗效下降,甚至产生新的病原体,因此,当感冒持续存在时,应尽快就诊,找出病因,改变药物。
此外,应避免把抗感冒药作为日常疾病的常备药。
要定期做体检,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治疗,尽量避免使用抗感冒药。
总之,抗感冒药是常用的OTC药物,能有效控制感冒症状,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副作用或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甚至出现耐药性等不良反应。
中老年人感冒治疗选择适合的药物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不仅年轻人容易感染,中老年人也不例外。
然而,中老年人与年轻人在感冒治疗上存在一些差异,因此选择适合的药物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中老年人感冒治疗的药物选择,并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感冒。
一、常见感冒症状及治疗需求感冒的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喉咙痛、鼻塞、流鼻涕、发热等。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由于其免疫力有所下降,感冒病情可能更加严重,治疗需求更加迫切。
因此,选择合适的药物非常重要。
二、解热镇痛药物的选择中老年人感冒时常常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因此需要选择适合的解热镇痛药物。
常见的选择包括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而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布洛芬可能会增加心脏负担,因此建议选择对乙酰氨基酚作为首选。
对乙酰氨基酚具有较好的解热镇痛效果,并且相对安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中老年人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时应严格按照每日剂量使用,以避免肝功能损害。
三、抗病毒药物的选择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帮助缩短疾病的持续时间和减轻症状。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非常重要。
目前市场上有一些针对感冒的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它们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
然而,中老年人在使用抗病毒药物时需要注意用药剂量和时间,并且在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
四、咳嗽药物的选择中老年人感冒时常常伴随咳嗽,因此选择适合的咳嗽药物也是必要的。
对于干咳,可以选择中枢镇咳药物,如右美沙芬等。
对于有痰的咳嗽,可以选择祛痰药物,如盐酸氨溴索等。
然而,并非所有的中老年人都适合使用咳嗽药物,特别是存在其他基础疾病或者药物禁忌症的情况下,应避免滥用咳嗽药物,并在使用前咨询医生的意见。
五、免疫增强药物的选择中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感冒后容易反复发作。
因此,选择适合的免疫增强药物也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免疫增强药物包括维生素C、锌等。
中老年人可以适量补充这些药物,以增强免疫力,减少感冒的发生。
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引言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多数情况下可以自愈。
但在某些情况下,需要采用药物治疗。
抗感冒药物是一类常用的治疗感冒的药物,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抗感冒药物的分类抗感冒药物根据其药理作用和成分可以被分成几类。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抗感冒药物:1.解热镇痛药物这类抗感冒药物的作用是解热和缓解疼痛。
对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和头痛症状,这类药物能够有效减轻。
解热镇痛药物的主要成分是扑热息痛和布洛芬等。
然而,这类药物也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例如,扑热息痛会导致胃肠反应和过敏反应。
另一方面,布洛芬会影响肾功能,尤其是在老年人和已有慢性肾病的人。
2.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常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等症状。
这些药物能够抑制组胺对身体的影响,减轻鼻塞和流涕等症状。
抗组胺药物的主要成分是氯苯那敏和扑尔敏等。
但是,这种药物也会产生不良反应。
例如,氯苯那敏会导致口干、头晕和恶心等不适症状,而扑尔敏则可能会导致嗜睡和头晕等反应。
3.收敛剂这类抗感冒药物能够收缩血管,减轻鼻黏膜肿胀和流涕等症状。
主要成分包括麻黄碱和去甲麻黄碱等。
然而,收敛剂也会导致不良反应,例如,麻黄碱和去甲麻黄碱可能会导致心悸、高血压和失眠等症状。
4.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通常被用来治疗流感等病毒性感染。
这种药物能够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
抗病毒药物的主要成分是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等。
这些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问题、头痛和疲劳等。
如何合理应用抗感冒药物1.理解自己的症状在使用抗感冒药物之前,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症状。
不同的抗感冒药物适用于不同的症状。
例如,对于流感引起的发热和头痛症状,解热镇痛药物是更好的选择。
而对于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和流涕症状,则建议使用抗组胺药物。
2.避免过量使用抗感冒药物过量使用抗感冒药物可能会导致中毒。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抗感冒药物时,应注意剂量和使用频率。
同时,在使用多种抗感冒药物时,需要注意药物成分和作用,以避免重复用药和药物相互作用。
抗感冒药的合理使用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凉,感冒的季节也即将到来。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一旦发生就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休息和喝水,但随着药物的发展,抗感冒药已经成为治疗感冒的重要手段之一。
抗感冒药并非万能,其使用也需要谨慎。
下面将从抗感冒药的种类、使用原则以及风险提示三个方面,探讨抗感冒药的合理使用。
抗感冒药的种类抗感冒药是一种可以缓解感冒症状的药物,通常包括解热镇痛药、抗组胺药和镇咳药。
解热镇痛药是用来降低发热和减轻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的药物,常见的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成分;抗组胺药是用来缓解流涕、打喷嚏、鼻塞等过敏症状的药物,常见的有扑尔敏、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成分;镇咳药通常用来缓解咳嗽症状,常见的有左氨基丁酸、二甲双氢吗啡酚等成分。
由于感冒症状的不同,可以根据自身症状选用适合的抗感冒药。
抗感冒药的使用原则在使用抗感冒药时,应注意以下原则:根据自身症状选用合适的抗感冒药。
不同的抗感冒药对症状的缓解作用也不同,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
按照药品说明书或医生建议使用。
药品说明书中包含了药物的成分、剂量、适应症、注意事项等信息,应仔细阅读并按照说明使用。
如果有疑问,可以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注意药物的剂量和频次。
药物的剂量和频次是根据症状的轻重和个体的耐受性而定的,应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使用,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频次。
不要长期或过量使用抗感冒药。
长期或过量使用抗感冒药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依赖性,甚至对身体造成伤害。
在使用抗感冒药时应尽量控制使用时间和剂量,避免对身体造成损害。
抗感冒药的风险提示尽管抗感冒药可以缓解感冒症状,但其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抗感冒药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晕、恶心、呕吐、皮疹等,严重的还会引起肝肾功能损害、肠胃溃疡等。
在使用抗感冒药时应密切观察自身身体状况,一旦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就诊。
抗感冒药可能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
有些抗感冒药在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会产生不良相互作用,甚至危及生命。
特殊人群合理选用感冒药报告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人们愈来愈意识到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对于老人,婴幼儿,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而言合理用药更为必要,因为他们生理功能上和普通人存在较大差异,对药物的反应也比常人敏感。
抗感冒药一般为非处方药,多种抗感冒药所含成分相似,或仅部分功效不同,或某些成分含量有别,因生产厂家不同而商品名不一,给医生及患者用药带来一定困难。
不论什么类型的感冒,治疗的关键都在于“对症”。
本文对感冒药的成分进行分析,并针对各类特殊人群给出用药建议,以利于特殊人群合理感冒药。
一、孕妇感冒合理用药1、孕妇患感冒的治疗原则是:控感染、排病毒、降体温。
第一,原则上应尽量不用或少用药物,尤其是妊娠前三个月。
第二,不要自行用药,严格遵从医嘱,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注意说明书上“孕妇慎用、忌用、禁用”字样。
第三,用药必须注意孕周,严格掌握给药剂量、用药持续时间。
第四,尽量避免应用新药、含禁忌成分的中成药等。
2、选择解热镇痛剂要避免对孕妇、胎儿有明显不良反应的药物。
①阿司匹林有一定的胎儿毒性和弱的致畸效应,妊娠初期使用可致胎儿畸形,妊娠反复或过量服用可影响凝血功能诱发流产。
②APC片中的咖啡因影响细胞内遗传物质的合成。
③APC片中的非那西丁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与溶血反应。
④氨基比林可使人体造血功能障碍。
⑤孕妇不能使用像氨酚那敏制剂成分的复方制剂。
如:氨酚那敏、三九感冒灵、氨酚烷胺、氨酚伪麻、感冒通片、速效感冒片、VC银翘片等西药及中西医结合的复方制剂。
⑥孕妇也不能选用含抗组胺药物的复方制剂。
⑦如无明确的细菌感染症状如:扁桃体炎、血象高、咳黄痰、流浓涕等)不可使用抗菌药物。
若必须使用应慎重使用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其他抗菌药物均不宜使用。
3、孕妇轻度感冒可多喝开水,注意休息及保暖,较重感冒伴高热者应尽快控制体温(物理降温法)如:额颈部用湿毛巾冷敷或冰块,同时口服感冒清热颗粒、板蓝根颗粒、或四季感冒片。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论文题目: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学院年级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论文提交日期感冒作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并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一般主要采取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这三种方法,在并发细菌感染时可采用抗细菌治疗的方法。
抗感冒药使用出现的不良反应属于药学的范畴,越来越多的患者已认同大病去医院,小病去药店的观点。
现如今,感冒药已成为各家必备的药物之一,但是感冒药的种类繁多,有相当一部分的人缺乏相关的医药知识,同时使用多种感冒药,致使如今感冒药滥用现象的发生,并有可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说,合理的应用感冒药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主要介绍了感冒药的应用,分析滥用感冒药产生的不良反应,提出合理科学的运用感冒药的重要性。
关键字:抗感冒药应用不良反应前言 (1)1.抗感冒药物的运用 (2)1.1 关于抗感冒药物的处方组成 (2)1.2 根据感冒症状合理选用抗感冒药 (2)1.3 与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 (3)1.4与免疫调节治疗药物联合使用 (3)2.抗生素的滥用 (3)3.使用抗感冒药常见的不良反应 (4)3.1解热镇痛药 (4)3.1.1消化系统 (4)3.1.2泌尿系统 (5)3.1.3血液系统 (5)3.1.4过敏反应 (5)3.2鼻黏膜血管收缩药 (5)3.3抗过敏药 (5)3.4中枢兴奋药 (6)3.5抗病毒药 (6)4.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 (6)5.抗感冒药物的合理选用 (6)5.1合理科学用药,避免感冒药的盲目滥用 (6)5.2不能盲目使用感冒药,应对症用药 (7)5.3禁止婴幼儿患者应使用感冒通类的药物 (7)结论 (8)致谢 (9)参考文献 (10)前言感冒作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对于来说人们都不陌生。
感冒指的是由病毒、混合感染或变态反应引起的上呼吸道卡他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咽部不适及畏寒、低热等局部和全身症状。
根据发病的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的不同,每个人的临床表现也不相同。
基层部队官兵如何合理使用感冒药做到合理选药、合理用药,才能保证用药安全和用药效果。
感冒药种类繁多,合理选择和使用感冒药显得颇为重要。
标签:基层官兵;合理使用;感冒药基层部队以年轻官兵为组成群体,感冒属于常见病、多发病。
而现在感冒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如何合理选择感冒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1]。
感冒在临床上有很多种类,可以将其分为如下几种: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与上呼吸道感染等。
1 抗感冒药的分类1.1 临床分类1.1.1 中药(1)适合风热感冒患者应用的药物主要有:苦甘冲剂、银翘解毒颗粒、清开灵颗粒等等。
(2)用于治疗风寒感冒的药物主要有:感冒清热颗粒、感冒疏风丸等等。
(3)用于治疗胃肠感冒的药物主要有:藿香正气水(片)、龙虎仁丹等等。
胃肠感冒与普通所说的感冒不同,主要指的是胃肠道疾病,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头晕恶心、拉肚子等等。
1.1.2 中成药(1)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的药物主要有:维C银翘片等。
(2)用于治疗风寒感冒的主要药物有:感冒清、感冒软胶囊等等。
(3)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的药物主要有:羚羊感冒片等。
(4)用于抗病毒的药物主要有:大青叶等。
(5)治疗普通感冒的药物主要有:感特灵胶囊等等。
1.1.3 西药(1)复方氨酚烷胺胶囊。
例如:快克、泰克等等,主要是针对病毒应用的药物。
(2)氨酚伪麻美芬片、氨麻苯美片。
即白加黑。
(3)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
这种成分是比较特殊的。
(4)氨咖黄敏胶囊。
是速效感冒胶囊的主要成分。
若患者体温超过37.5℃,要应用(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
1.2 处方分类(1)非处方药:因为感冒通常发病很快,症状也是各有不同,所以,没有一种药物可以应对所用的症状,通常应用复方制剂,常见的组方有:解热镇痛药;鼻粘膜收缩药;抗过敏药;中枢兴奋药;蛋白水解药;抗病毒药;镇咳药等。
(2)处方药:口服抗病毒药,并抑制病毒从细胞中释放。
2 抗感冒药的用药原则2.1 错误治疗感冒2.1.1 抗生素治感冒大多数人患感冒后一有不适,就使用抗生素,这种用法是错误的,并且对患者的身体是有害的,原因是:通常的抗生素不能治疗感冒病毒,长时间大剂量应用抗生素对身体还会造成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