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的结构、工作原理(精选)
- 格式:ppt
- 大小:2.99 MB
- 文档页数:47
离心泵的基本原理和结构讲稿范文离心泵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一、引言离心泵是常见的水泵之一,是一种通过旋转叶轮将流体加速并转换为动能的设备。
离心泵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流量大、扬程高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城市供水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离心泵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二、离心泵的基本原理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旋转叶轮的离心力将流体加速,并将加速的流体动能转换为静能。
具体来说,离心泵通过电动机或其他类型的驱动设备带动叶轮旋转,流体从进口端流入泵体,经过叶轮的加速作用后,流体能量增加,压力也随之增加。
最后,流体经过泵体的出口端排出,完成了整个泵送过程。
三、离心泵的基本结构离心泵一般由以下几个主要部件组成:1. 泵体:泵体是离心泵的基础部件,它负责容纳和固定其他部件,并提供流体的流动通道。
泵体通常由铸铁、不锈钢等材料制成,以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2. 叶轮:叶轮是离心泵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通过高速旋转来加速流体并将其推送出泵体。
叶轮是由多个叶片组成的,叶片的形状和数量会影响到离心泵的流量和扬程。
3. 导叶器:导叶器位于叶轮的进口端,其作用是引导流体进入叶轮并保持流动的方向,从而提高泵的效率。
导叶器通常由曲线片组成,其形状和角度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计。
4. 泵轴和轴承:泵轴是连接电动机和叶轮的部件,它负责传递旋转动力。
轴承则在泵轴上提供支撑和允许旋转运动。
泵轴和轴承通常采用耐磨和耐腐蚀的材料制成,以提高泵的寿命和可靠性。
5. 密封件:离心泵的密封系统主要用于防止泵体与环境之间的介质泄漏。
常见的密封方式包括填料密封、机械密封和磁力密封等。
不同的密封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工作条件和介质。
6. 进出口管道:进出口管道是离心泵与管道系统之间的连接部件。
进口管道负责将流体引入泵体,而出口管道则用于流体的排出。
管道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流体导向性,以确保泵的正常运行。
四、离心泵的工作过程离心泵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进水:流体从泵体的进口端流入,进入泵体内部。
一、离心泵的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的离心泵的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环、填料盒1、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分,它转速高出力大,叶轮上的叶片又起到主要作用,叶轮在装配前要通过静平衡实验。
叶轮上的内外表面要求平滑,以减少水流的磨擦损失。
2、泵体也称泵壳,它是水泵的主体。
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并与安装轴承的托架相连接。
3、泵轴的作用是借联轴器和电动机相连接,将电动机的转矩传给叶轮,所以它是传递机械能的主要部件。
4、轴承是套在泵轴上支撑泵轴的构件,有转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种。
转动轴承使用牛油作为润滑剂加油要适当一般为2/3-3/4的体积太多会发热,太少又有响声并发热!滑动轴承是使用的是透明油作为润滑剂的,加油到油位线。
太多油要沿泵轴渗出并且漂贱,太少轴承又要过热烧坏造成事故!在水泵运行过程中轴承的温度最高在85度一般运行在60度左右,假如高了就要查找原因(是否有杂质、油质是否发黑,是否进水)并及时处理!5、密封环又称减漏环。
叶轮进口与泵壳间的间隙过大会造成泵内高压区的水经此间隙流向低压区,影响泵的出水量,效率降低!间隙过小会造成叶轮与泵壳磨擦产生磨损。
为了增加回流阻力减少内漏,延缓叶轮和泵壳的所使用寿命,在泵壳内缘和叶轮外助结合处装有密封环,密封的间隙保持在0.25-1.10毫米之间为宜。
6、填料盒主要由填料、水封环、填料筒、填料压盖,水封管组成。
填料盒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封闭泵壳与泵轴之间的空隙,不让泵内的水流不流到外面来也不让外面的空气进进到泵内。
始终保持水泵内的真空!当泵轴与填料磨擦产生热量就要靠水封管住水到1水封圈内使填料冷却!保持水泵的正常运行。
所以在水泵的运行巡回检查过程中对填料盒的检查是特别要留意!在运行600个小时左右就要对填料进行更换。
二、离心泵的过流部件离心泵过流部件有:吸进室、叶轮、压出室三个部分。
叶轮室是泵的核心,也是流部件的核心。
泵通过叶轮对液体的作功,使其能量增加。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构造离心泵的结构原理离心泵,是一种常见的流体输送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水利、建筑、石化、农业、医药等行业。
它具有流量大、扬程高、结构简单、运行平稳等优点,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
那么,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构造是怎样的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离心泵是利用离心力的作用将流体从低压区域输送到高压区域的机械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吸入阶段和排出阶段。
1、吸入阶段。
当离心泵启动时,叶轮开始旋转,使得流体产生一定的离心力,从而产生负压区域。
流体在这个负压区域内被吸入到泵内,然后进入叶轮。
2、排出阶段。
随着叶轮的高速旋转,液体被向周围扩散,产生一定的离心力,使其受到向外的压力,从而被排出到排空管道中。
二、离心泵的构造离心泵主要由吸入口、泵体、叶轮、引出管和驱动装置等几部分组成。
1、吸入口。
它通常设置在泵体中央位置,是泵入口。
通过它来使流体进入泵体内部,进行离心泵的工作。
2、泵体。
它是离心泵的主体部分,由压力壳体和泵底座组成。
压力壳体由前壳体、后壳体和蜗壳组成,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3、叶轮。
它是泵体内部的旋转部件,主要由叶片、叶轮盘和轴承组成。
其作用是将流体吸入泵内,然后通过叶片的旋转推动流体从泵体内部排出。
4、引出管。
它是用来将流体从泵体中输送出来的管道,它连接在泵体的出口处,通过管路系统将流体输送到需要的地方。
5、驱动装置。
它主要由电动机、减速机、联轴器和轴承等组成,通过电动机的转动来驱动叶轮进行旋转,进而实现泵的工作。
总之,离心泵的结构简单、运行平稳,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机械设备。
通过对离心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运用它的优点,为各个行业输送流体提供便捷和高效的服务。
离心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离心泵是一种流体泵,它基于离心力将液体从入口吸入泵内,经过离心运动,最终从出口处排出。
离心泵的主要工作方式是使用一个旋转的叶轮,通过离心力将液体推向泵的出口。
与其他类型的泵相比,离心泵的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和使用,并且在一些特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如水处理,油田开采,化工和建筑等领域。
下面将对离心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结构离心泵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泵轴:泵轴是和泵轴承配对的中心轴,同时也是连接泵壳和电机的组件。
2. 泵壳:泵壳是包裹叶轮和进口的静态部分,根据泵的类型和模型不同,泵壳也有不同的构造设计。
3. 叶轮: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组件,其形状和大小取决于泵壳的大小和流量要求。
当叶轮旋转时,离心力会推动液体流向排出口。
4. 前盖和后盖:前盖和后盖是叶轮和泵轴之间的密封件,可以防止液体泄漏。
它们通常位于泵轴的一侧。
5. 轴承:轴承是支撑泵轴的组件,分为前后两个轴承。
前置轴承通常位于前盖与泵轴之间,后置轴承通常位于后盖与泵轴之间。
工作原理当电机启动时,泵轴开始旋转,叶轮随之旋转。
液体通过进口处进入泵壳,进入叶轮,并夹带叶轮的旋转动力。
绕着叶轮旋转的液体产生离心力,液体被推向泵壳的出口处。
在推进液体的时候,离心力会将液体压缩以增加流体压力。
压缩后的液体最终流出泵壳的排放口。
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离心泵的过程中,流量和扬程是最重要的指标。
流量是指泵每单位时间内输送的液体体积,而扬程是指泵能提供的液位高度差。
泵的总扬程等于泵之前的高度差和泵内部的压力差。
总结离心泵是一种常见的机械泵,其结构简单,维护容易,在水处理、油田开采、化工和建筑等领域都有应用。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旋转的叶轮产生的离心力将液体推向泵的出口。
流量和扬程是离心泵运行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对于离心泵的选择和使用至关重要。
离心泵的应用范围很广,适用于各种流体输送场合,如水、废水、油、化工品等。
以下是几个具体的应用场景:1. 水泵系统在自来水厂、工业用水和污水处理等场合,离心泵经常用于输送水或废水。
离心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离心泵是一种常用的流体机械设备,主要用于输送流体,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结构:
离心泵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a) 泵壳:由进口和出口两个端口组成,用于容纳并导向流体。
b) 叶轮:固定在泵轴上,其叶片以离散的方式排列,通过旋
转来产生离心力。
c) 泵轴:连接电机和叶轮的部分。
d) 密封件:用于防止泵内外流体泄漏。
2. 工作原理:
当离心泵启动后,电机带动泵轴旋转,叶轮也随之旋转。
流体通过进口进入泵壳,被叶轮的叶片迅速卷起,并随着叶轮的旋转产生离心力。
离心力使得流体获得能量,并形成一个高速旋转的涡流。
流体的动能转化为压力能,使得流体被推向泵壳的出口。
最后,流体从出口排出,完成泵的输送功能。
总结起来,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旋转的叶轮产生离心力,将流体加速并生成高速旋转的涡流,从而使流体获得能量并被推向出口。
离心泵的结构设计使其具有高效、可靠、稳定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等领域。
一、离心泵的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的离心泵的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环、填料盒1、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分,它转速高出力大,叶轮上的叶片又起到主要作用,叶轮在装配前要通过静平衡实验。
叶轮上的外表面要求平滑,以减少水流的磨擦损失。
2、泵体也称泵壳,它是水泵的主体。
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并与安装轴承的托架相连接。
3、泵轴的作用是借联轴器和电动机相连接,将电动机的转矩传给叶轮,所以它是传递机械能的主要部件。
4、轴承是套在泵轴上支撑泵轴的构件,有转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种。
转动轴承使用牛油作为润滑剂加油要适当一般为2/3-3/4的体积太多会发热,太少又有响声并发热!滑动轴承是使用的是透明油作为润滑剂的,加油到油位线。
太多油要沿泵轴渗出并且漂贱,太少轴承又要过热烧坏造成事故!在水泵运行过程中轴承的温度最高在85度一般运行在60度左右,假如高了就要查找原因(是否有杂质、油质是否发黑,是否进水)并及时处理!5、密封环又称减漏环。
叶轮进口与泵壳间的间隙过大会造成泵高压区的水经此间隙流向低压区,影响泵的出水量,效率降低!间隙过小会造成叶轮与泵壳磨擦产生磨损。
为了增加回流阻力减少漏,延缓叶轮和泵壳的所使用寿命,在泵壳缘和叶轮外助结合处装有密封环,密封的间隙保持在0.25-1.10毫米之间为宜。
精彩文档6、填料盒主要由填料、水封环、填料筒、填料压盖,水封管组成。
填料盒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封闭泵壳与泵轴之间的空隙,不让泵的水流不流到外面来也不让外面的空气进进到泵。
始终保持水泵的真空!当泵轴与填料磨擦产生热量就要靠水封管住水到水封圈使填料冷却!保持水泵的正常运行。
所以在水泵的运行巡回检查过程中对填料盒的检查是特别要留意!在运行600个小时左右就要对填料进行更换。
二、离心泵的过流部件离心泵过流部件有:吸进室、叶轮、压出室三个部分。
叶轮室是泵的核心,也是流部件的核心。
泵通过叶轮对液体的作功,使其能量增加。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离心泵是一种利用动能将液体向外循环的机械设备。
它有两个主要部分:旋转机械部件(转子)和固定机械部件(壳体),在外壳的内壁上设有多个进口,多个出口,以及吸入口和排出口。
液体被吸入容器内,并在外壁上转动而沿容器外壁向外流动,最后从出口处抽出,实现液体循环。
转子把机械能转换为流体内能,将压力转换成流动内力,即液体离心力,从而产生液体循环,并将液体带到较高位置。
离心泵的结构由外壳、转子、轴承、密封和叶轮等组成。
外壳是泵体,由最高处的排出口和最底部的吸入口以及中间的一系列出口和入口构成,多数时候外壳是可分离的,只有拆开外壳才能拆卸转子和叶轮。
转子是泵的核心部分,由轴头(轴心)、主轴筒、动叶片和定叶片组成,轴头上安装有衬套和轴承,以传递转子的转动动能。
转子的转动的转动能传到叶轮上,由叶轮向离心力传递,从而使液体产生流动。
轴承是传递转子转动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等,它不仅传递转动能,还支撑转子,密封用来密封转子和外壳之间的连接部位,防止机械污染物混入容器内,叶轮用来承受离心力的作用,它的结构有内渗式、外吐式、内浸式、外植柱式等,其形状也不同。
离心泵工作原理与结构形式一、工作原理工作原理离心泵结构示意2-1-11—吸入室;2—叶轮;3—轴;4—轴封;5—蜗室;6—压出室被送液体经吸入室进入泵内,并充满泵腔,原动机驱动轴带动叶轮旋转,叶轮的叶片带动被送液体与叶轮一起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送液体由叶轮中心向叶轮边缘流动,其速度(动能)逐渐增大,在流出叶轮的瞬间其速度最大,然后进入蜗室,被送液体速度逐步降低,将大部分动能转换为压力能,再经压出管进一步降低速度,被送液体的压力继续升高,达到需要的压力后将液体压入泵的排出管路。
当液体由叶轮中心流向叶轮边缘后,叶轮中心呈现低压状态,泵外的液体在泵外与叶轮中心部分的压差作用下进入泵内,再由叶轮中心流向液轮边缘。
如此叶轮连续旋转,泵连续地吸入和压出被送液体,完成对液体输送。
只有在泵腔内充满液体时,液体从叶轮中心流向边缘后,在叶轮中心部分才能形成低压区,泵才正常和连续地输送液体。
为此离心泵启动前,必须将泵内充满液体,排净空气,称作灌泵。
二、结构(一)主要结构型式1.卧式单级单吸离心泵卧式单级单吸离心泵在炼油化工生产装置中应用的数量最多,一般用于炼油化工生产的进料泵、回流泵、循环泵和产品泵等。
2.卧式单级双吸离心泵在炼油化工生产中常用作回流泵、塔底泵及冷却塔水泵等。
图2-1-2卧式单级单吸离心泵图2-1-3 卧式单级双吸离心泵1—支撑;2—泵轴;3—托架;4—轴封;5—泵盖;6—叶轮;7—泵壳3.卧式多级离心泵在炼油化工生产中主要用于锅炉和废热锅炉给水泵,高压液氨输送泵, 高压甲铵泵和铜氨液泵等。
4.立式离心泵立式离心泵其安装基础的顶面为 NPSH 计算准面,故可得到较大的NPSHA值,有利于防止汽蚀。
炼油化工生产中,立式离心泵主要用于输送液氨、液态烃( 甲烷、乙烷、乙烯、丙烯等 ),以及液氧、液氮等物料的产品泵、给料泵、塔底泵和回流泵等。
图2-1-4 分段式多级离心泵图2-1-5水平剖分式多级离心泵图2-1-6 筒式多级离心泵5.液下泵液下泵属于立式离心泵的一种(见图2-1-8)。
离心泵的结构和原理
离心泵是一种常用的动力泵,其作用是将液体通过旋转叶轮的离心力来提高液体的压力和流动速度。
离心泵的结构和原理如下:
结构:
1. 泵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管道组成,通过泵体将液体引入进口并通过出口排出。
2. 叶轮:位于泵体内部,通常为弯曲型的叶片,固定在轴上,并与泵体腔室的内壁之间有一定的间隙。
3. 泵轴:连接驱动设备,带动叶轮旋转。
4. 导向装置:位于叶轮的出口,用于引导液体流向出口。
原理:
1. 进水口:液体从进口进入泵体。
2. 叶轮旋转:驱动设备带动泵轴旋转,进而带动叶轮旋转。
3. 离心力生成:当叶轮旋转时,液体也开始随之旋转,由于叶轮的弯曲叶片形状,液体被迫向离轴的方向移动。
这导致产生一个向外的离心力。
4. 压力增加:离心力使液体流动速度增加,并且压力随之增加。
5. 出口排液:液体通过叶轮的转动和泵体的导向装置被引导到出口,然后排出。
需要注意的是,离心泵的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液体的黏度、泵体和叶轮的设计等。
为了提高离心泵的效率,还可以通过优化叶轮形状、增加叶片数量和使用高效节能的驱动设备等措施。
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流体输送机械——指向流体供给机械能的设备。
泵——输送液体的设备压缩机——输送气体的设备流体输送机械分类:1.叶轮式(动力式)—依靠高速旋转的叶轮给液体动能,后再转变为静压能;离心泵﹑轴流泵2.容积式(正位移式)—依靠机械密封的工作空间作周期性的变化,挤压流体,以增加流体的静压能;往复泵﹑旋转泵3.流体动力作用式—利用流体流动时,动能与静压能相互转换来吸送流体;喷射泵气体输送机械: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真空泵第一节离心泵一、离心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离心泵具有结构简单、流量大且均匀,操作方便的优点。
1.结构——由一高速旋转的叶轮和蜗状泵壳所组成。
2.工作原理(1)离心泵的操作灌液——克服气缚现象启动——先关闭出口阀门,再合闸运转——逐步开启出口阀门,调节流量停车——先关闭出口阀门,再拉闸(2)工作原理:1)液体的排出2)液体的吸入离心泵能不断地输送液体,主要是依靠泵内叶轮的高速旋转和逐渐扩大的通道,液体在泵壳内因离心力作用而获得了能量(动能)以提高压强。
(3)气缚现象——若离心泵在启动前,未灌满液体,壳内存在空气,使密度减小,产生的离心力就小,此时在吸入口所形成的真空度不足以将液体吸入泵内。
所以尽管启动了离心泵,但不能输送液体。
二、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离心泵铭牌上标注的参数——1.流量qV(送液能力):指单位时间内泵能输送的液体量[L/s,m3/h]2.扬程He(泵的压头):指单位重量液体流径泵后所获得的流量。
[m液柱]测定压头的实验:在1-1与2-2截面间列伯努利方程注意:泵的扬程不能仅仅理解为升举高度。
3.功率和效率(1)有效功率:单位时间内液体由泵实际得到的功。
Pe=HeqVg [w](2)轴功率:泵轴从电动机得到的实际功率Pa(3)效率1)容积损失——由泵的泄漏所造成的。
a. 离开叶轮的高压液体,在吸入口与泵壳间的间隙回流到吸入口;b. 液体由轴套处,流出外界。
因此泵所排出的液体量小于泵的吸入量。
简述离心泵结构与工作原理
离心泵是一种常见的水泵类型,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离心力和动能转换来将液体送出。
离心泵的结构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泵壳:离心泵通常具有一个圆筒形的泵壳,用于封装和支撑其他部件,并提供流体的进出口。
2. 叶轮:叶轮是离心泵的关键部件,它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并将液体向外抛出。
叶轮通常由多个弯曲的叶片组成,可以分为封闭式叶轮和开放式叶轮两种类型。
3. 泵轴:泵轴是叶轮的转动轴,将电机或其他动力源的转动力传递给叶轮。
4. 导叶:导叶位于叶轮后方,它的作用是将离心泵进口的流体引导到叶轮中,增加进口流速,提高叶轮的效率。
5. 泵座和机座:泵座和机座用于支撑泵壳和电机等其他部件,同时提供了组装和维修的方便。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如下:
1. 进口压力:当液体从进口进入泵内时,由于进口管道较长,形成一定的进口压力。
如果进口液体的压力较高,可以降低泵的吸入高度,从而减少泵的功耗。
2. 离心力:电机或其他动力源带动泵轴旋转,使叶轮也随之旋转。
液体被叶轮的离心力挤压,同时叶轮的旋转还可以增加液体的流速和动能。
3. 出口压力:当液体被叶轮抛出后,由于叶轮的旋转和泵壳的形状,形成一定的出口压力。
出口管道的直径较小,可提高出口液体的压力。
4. 内部流动:液体在离心泵内部的流动主要由泵壳、叶轮、导叶和泵壳的封闭性等因素影响,使液体按照一定的流动路径通过离心泵的进出口。
通过上述工作原理,离心泵可以将液体从低压区域输送到高压区域,适用于各种水处理、供水和排水等领域。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标题: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引言概述:离心泵是一种常见的水泵,通过离心力将液体送至出口处。
其工作原理基于离心力的作用,通过旋转叶轮产生离心力,从而将液体抛出泵体。
本文将详细介绍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一、离心泵的结构1.1 泵体:离心泵的主体部分,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用于容纳叶轮和液体。
1.2 叶轮:离心泵的关键部件,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将液体送至出口处。
1.3 泵轴:连接电机和叶轮的部件,传递旋转动力。
二、离心泵的工作原理2.1 吸入液体:当离心泵启动时,叶轮开始旋转,产生负压,使液体从进口处被吸入泵体内。
2.2 旋转叶轮:叶轮旋转时,液体被抛出叶轮,形成离心力,加速液体流动。
2.3 排放液体:液体在叶轮作用下被送至出口处,完成液体输送的过程。
三、离心泵的性能参数3.1 流量:离心泵每单位时间内能输送的液体体积。
3.2 扬程:离心泵能够克服液体重力的高度。
3.3 效率:离心泵输送液体时的能量转化效率。
四、离心泵的应用领域4.1 工业:离心泵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用于输送液体、冷却系统等。
4.2 农业:离心泵用于灌溉、排水等农业领域。
4.3 建筑:离心泵用于建筑排水、供水等领域。
五、离心泵的维护与保养5.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叶轮、泵体等部件是否磨损,及时更换。
5.2 清洗保养:定期清洗泵体内的杂质,保持泵的通畅。
5.3 润滑维护:保持泵轴的润滑,延长离心泵的使用寿命。
结语:离心泵作为一种常见的水泵,其工作原理简单明了,通过离心力将液体输送至出口处。
了解离心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助于更好地应用和维护离心泵,确保其正常运行。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离心泵的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