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为党旗增辉添彩 为油田领航助跑——记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塔河采油二厂党委

为党旗增辉添彩 为油田领航助跑——记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塔河采油二厂党委

为党旗增辉添彩  为油田领航助跑——记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塔河采油二厂党委
为党旗增辉添彩  为油田领航助跑——记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塔河采油二厂党委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劳动模范名单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劳动模范名单(601个)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李世庆钻探工程公司钻井二公司15152钻井队队长 刁国玉钻探工程公司市场开发处科长 和传健钻探工程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完井技术研究所所长 隋新光第一采油厂总地质师 任相财第一采油厂第四油矿北十一队技师 姜兴国第二采油厂第二作业区经理 姜峰远第二采油厂电力维修大队大队长 曹瑞成海塔指挥部常务副指挥兼总地质师 王渝明开发部主任 杨军政研室主任 雷茂盛勘探分公司天然气勘探项目部经理 司军第三采油厂第一油矿采油206队15号中转站班长 单文辉第十采油厂第一油矿矿长 蒋德山井下作业分公司修井一大队修119队队长 王希安井下作业分公司作业一大队作业102队队长 刘备战物资供应公司让胡路仓储分公司机械一队刘备战班组班长 杨元建装备制造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力神泵业公司经理 石前装备制造集团射孔弹厂研究所技术总负责人 关俊武化工集团轻烃分馏分公司动力维修车间电气工段工段长 杨庆林矿区服务事业部物业管理三公司解放供热管理处4号锅炉班班长

夏丽娜(女,满族)矿区服务事业部油田总医院心内科护士长王玉春消防支队呼伦贝尔消防队队长 丁洪涛第四采油厂第四油矿测试队高压班长 李福章第九采油厂副总设计师、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 孟广凡采气分公司第二作业区采气二队党支部书记 殷季慧(女)天然气分公司规划设计研究所规划室副主任 姜志敏储运销售分公司北油库主任 张海燕(女)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化建公司女子大罐 预制队队长兼第二工程处副处长 杨春明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设计院总设计师 施怀根试油试采分公司试油大队试油十队党支部书记 齐春艳(女)勘探开发研究院海外石油评价中心高级工程师 刘波(女)文化集团大庆油田报社要闻采访部主任 高春富第五采油厂地质大队地质室主任 胡永军第六采油厂试验大队大队长 肖德臣第七采油厂保卫大队大队长 张卫杰电力集团油田热电厂燃料分厂机械检修班班长 王福军供水公司水源开发研究所环境监测实验室主任 李东旭通信公司新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工程师 周广军创业集团庆新实业公司工程材料公司经理 姚军昆仑集团上海九天塑料薄膜有限公司经理 刘俊杰世博会石油馆项目部常务副经理 郑有志第八采油厂第四油矿永一联合站站长 张勇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第四大队主任工程师

油田分公司机关职能部门设置

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 关于油田分公司机关部门设置建议 一、油田企业机关机构设置现状 (一)胜利油田 (1)合署(双管)办公处室23个:党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工会委员会、团委、机关党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人民武装部)、局办公室(经理办公室)、政策研究室、基建处、设备管理处、油地工作处、科技处(技术发展处)、经营管理部、规划计划部(规划计划处)、劳动工资处(人力资源处)、法律事务处、技术监督处、审计处、安全环保处、纪委监察处、生产管理部(生产管理处)。 (2)分公司单设处室4个:勘探处、开发处、采油工程处、财务资产处。 (3)局单设处室2个:财务资产部、石油工程管理处。 (4)机关直属单位16个:勘探项目管理部、西部勘探项目部、新疆勘探项目管理部、勘探开发监督管理部、销售事业部、胜利油田油区稽查支队、信息中心(ERP支持中心)、财务监控中心、定额价格管理中心、审计中心、卫生管理中心、公

共事业管理部、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社会保险管理中心、离退休职工管理中心、胜利黄河宾馆。 具有管理职能的二级单位1个:外事外经处(海外工程管理中心) (二)中原油田 (1)合署(双管)办公处室23个: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纪委监察处、工会、团委、企业管理处、安全环保处、技术监督处、对外关系处、生产管理处、法律事务处、设备处、基建处、直属机关党委、人力资源处、科技部、审计处、外事办公室、社会化服务管理办公室、人民武装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 (2)分公司单设处室8个:勘探管理部、开发管理部、天然气管理部、油藏经营管理办公室、油气技术管理部、油气销售管理部、规划计划部、财务资产部。 (3)局单设处室3个:钻井工程处、财务资产处、规划计划处。 (4)机关直属单位19个:国际勘探开发事业部、内蒙采油事业部、概预算中心、信息中心、审计中心、财务结算中心、档案管理中心、西部工作委员会、投资管理中心、债权债务清理处、生产物资调剂中心、机关车辆管理中心、机关服务中心、矿权建设工程部、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离退休职工管理处、社会保险统筹中心、就业服务中心、文化体育活动管理中心。 (三)河南油田

中石化各油田情况简介

中石化目前有以下14个油田企业,其中11个油田: 胜利油田 中原油田 河南油田 江汉油田 江苏油田 西南油气分公司 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 西北油田 华东分公司 华北分公司 东北油气分公司 管道储运分公司 天然气分公司 勘探南方分公司 各油田简单情况介绍如下: 1.胜利油田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胜利油田分公司),位于黄河下游的山东省东营市,工作区域分布在山东省的东营、滨州、德州等8个市的28个县(区)和新疆的准噶尔、吐哈、塔城,青海柴达木、甘肃敦煌等盆地。 胜利油田分公司经过近50年的勘探开发建设,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面积已达19.4万平方公里,拥有石油资源量145亿吨,天然气资源量24185亿立方米;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0.66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2383亿立方米;累计生产原油9.9亿吨,生产天然气443.7亿立方米;新增探明储量连续28年保持在1亿吨以上,原油产量连续15年保持在2700万吨以上,连续14年实现年度储采平衡,为中国石化“东部硬稳定,西部快发展”战略的实施做出了重大贡献。2010年,胜利油田分公司生产经营取得良好业绩,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12亿吨、控制储量1亿吨、预测储量1.43亿吨;生产原油2734万吨,生产天然气5.08亿立方米;加工原油172.24万吨,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济南路258号 2.中原油田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原油田分公司),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油气销售等业务领域,公司本部位于河南省濮阳市。主要勘探开发区域包括东濮凹陷、川东北普光气田和内蒙探区。2010年,新增探明油气地质储量1341万吨,生产原油272.5万吨、天然气58.3亿立方米、硫磺102.6万吨,加工原油、轻烃87.5万吨。 东濮凹陷横跨豫鲁两省,面积5300平方千米,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85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1351.77亿立方米,生产原油1.29亿吨、天然气333.1亿立方米。近年来,油田坚持以油藏经营管理为主线,深化复杂断块群精细研究和构造岩性油气藏勘探,强化油藏精细描述、开发井网分类调整和技术配套集成,连续五年每年新增探明油气地质储量1000万吨以上,水驱控制和动用程度大幅提高,自然递减得到有效控制,稳产基础不断增强。 普光气田位于川东北,面积1116平方千米,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4121.73亿立方米,是国内迄今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海相碳酸盐岩高含H2S、CO2大气田。气田2010年6月全面投产,共投产39口开发井、16座集气站、6套净化联合装置和硫磺外输铁路专用线,形成年100亿立方米生产能力、120亿立方米净化能力和240万吨硫磺生产能力。 内蒙地区拥有3万多平方千米的勘探面积,通过大打勘探进攻战,呈现出探井有好显示、试油有新成果、研究有新进展的良好态势。目前已建成10万吨原油生产能力,成为油田重要的油气资源接替战场。 地址:河南省濮阳市中原路277号 3.河南油田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河南油田),位于豫西南的南阳盆地。工矿区横跨河南南阳、驻马店、周口、新疆巴州和伊犁等地市。下属15个二级单位,勘探开发30多年来,发展成为集石油勘探、油气开发、规划设计等为一体的综合型石油化工企业。 河南油田始终把油气勘探放在首位。1970年开始勘探,1971年8月在南阳凹陷东庄构造发现工业油气流,先后在泌阳、濮阳、焉耆等多个盆地钻探出油,1972年5月1日成立南阳石油勘探指挥部,河南油田正式诞生。2009年11月准格尔盆地西北隆起带春光区块划归河南油田,截止2010年底,探区内共探明油气田16个,含油面积202.47平方千米,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3.3亿吨(油当量),为全国中小盆地勘探提供了成功经验,先后被授予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和全国地质勘探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在勘探油气的同时,先后又探明安棚碱矿、舞阳盐田,地质储量分别为5000多万吨、2000多亿吨。 4.江汉油田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江汉油田分公司),位于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本部设在中国明星城市湖北潜江市,北临汉水,南依长江,东距九省通衢之都武汉150千米,西距历史文化名城荆州60千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截至2010

中国石化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化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 司 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是中国石化上游第二大原油生产企业,油田主体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部分区域分布在和田地区境内。总部机关设在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并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建立了前线指挥基地。负责勘查、开采的区块合计29个,矿权登记面积10.24万平方公里,分布于塔中、塔北、巴麦、天山南、孔雀河,探明地质储量14.21亿吨油当量,累计动用石油地质储量9.84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1148亿方。投入开发的有塔河油田、西达里亚油田、巴什托油田、雅克拉凝析油气田、大涝坝凝析油气田、轮台凝析油气田6个油气田。2016年,生产原油594.3万吨,天然气14亿方。 随着产量规模的不断攀升,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各项工作已经迈上了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快车道”。油公司模式进一步完善,逐步探索形成了“组织结构扁平化、工程施工市场化、服务保障社会化、生产运行集约化、作业装置自动化、经营管理流程化、基础管理信息化”的具有中国石化特色的现代油公司管理模式。与同等生产规模相比,机构设置最精、管理人员最少、劳动生产率最高。经济指标屡创新高,人均产量、效益、利润等指标连续多年在国内陆上油田中名列前茅。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特大型油气田勘探与开发》《超深井超稠油高效化学降粘技术研发与工业应用》项目获得国

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企业文化建设成果丰硕,在继承“敢为人先、创新不止”塔河精神基础上,确定了以“激情塔河、幸福西北”为宗旨、“建设千万吨级大油气田”为愿景、“坚韧、务实、精细、高效”为作风、“诚信、规范、和谐、共赢”为主题的核心价值理念。 展望未来,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将按照自治区“社会稳定、长治久安”要求和集团公司“转方式调结构,聚焦提质增效升级”要求,以“理念引领、问题引领、实践引领、目标引领”为导向,突出“降成本、调结构、补短板、消瓶颈、抓创新、稳增长”,持续推进千万吨级大油气田建设,朝着“两个1”的奋斗目标不断迈进,为中国石化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长庆油田各个采油采气厂 延长油田采油厂简介

坪桥乡、谭家营乡、王窑乡、槐树庄乡、子长县的李家岔乡、宝塔区的河庄坪乡和志丹县的候市乡、杏河乡、保安乡、靖边县的大路沟乡)。榆林气田分布在陕西北部榆林市与横山县境内。 靖安油田位于陕西省靖边和志丹县境内, 吴旗油田位于延安市吴起县境内,主要分布在吴起县洛源、五谷城和薛岔乡。 采油二厂开采范围涉及庆城、华池、环县、镇原、合水、宁县、正宁、西峰七县一区。管理着马岭、华池、城壕、樊家川、南梁、西峰等14个油田、66个开发区块 1。七里村采油厂,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文明遐迩的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就诞生在这里。该厂位于延长县城西3.5公里处,其前身是创建于1905年的延长石油厂。经过几代石油人的艰苦创业,历经百年的曲折发展,目前已形成集勘探、开发为一体的综合型石油生产单位。 全厂现有职工1428名,下设9个生产单位、7个后勤服务单位、19个职能部门。目前已累计探明储量面积245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25亿吨。截止2005年底,拥有固定资产14.43亿元。现有生产井3600余口,各类生产设备3778台(套)。至2006年,累计生产原油333.6万吨,年原油生产能力30万吨。

2.甘谷驿采油厂位于延安市宝塔区甘谷驿镇以东1.5公里处,210国道横穿矿区。油区横跨宝塔、延长、一县一区五个乡镇。油田始探于1970年,1974年试采,1975年投入开发,属特低渗油田,主力油层为长6油层。 多年来,甘谷驿采油厂始终坚持科技兴油的发展思路,先后推广应用了冻胶压裂技术、浅油层丛式井钻井技术、反九点注水开发等新技术、新工艺,大大提高了单井采收率。1991年率先在全局突破10万吨大关;2004年,原油产量突破26万吨,年增产幅度达到5万吨。 采油厂2002年档案管理通过国家二级认定,2004年荣获陕西省卫生先进单位,同时还涌现出了“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王景芳,全国“五一”劳动奖获得者王海荣,感动陕西2005年度十大杰出人物李炳建等一大批先进个人。 3.青化砭采油厂地处陕西省延安市东北部34公里处的青化砭镇。毛主席转战陕北时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着名的“青化砭战役”就发生在这里。该厂始探于1953年,1967投入开发。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该厂已发展成为一个集勘探、开发、采油、井下、修井、选油、注水、机修、供电、运输及社区服务为一体的综合配套型原油生产企业。 50多年来,该厂油田开发稳步前进,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截止目前,累计提交探明含油面积259.2平方公里,探明地质储量10277万吨,已开发动用含油面积108.9平方公里,地质储量6383万吨。现有职工2400人,其中正式职工1287人,雇工1124人。油井4000多口,固定资产27.25亿元,年产原油50万吨。累计生产原油3464701吨。 采油厂2000年被评为市先进集体。2001年荣获“陕西省城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03年被授予“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2005年荣获“陕北石油开发企业环境污染专项整治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同时,荣获了中央文明委颁发的“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06年1月被授予“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4.子长采油厂位于子长县城西北十华里的枣林村,主要生产区分布在子长县境内,其开发范围350平方公里。采油厂现有职工1259名,2006年原油产量40万吨。 开发建设20多年以来,子长采油厂采油厂广大职工发扬埋头苦干的老矿精神,加速勘探开发,狠抓产能建设,在沟壑丛横、地形复杂、开发条件极为艰苦的黄土高原上建起并发展成一个拥有采油、井下、修井、供电、机修、注水、集油、运输等综合能力的石油生产基地。与此同时,该厂狠抓企业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使采油厂的科技、文教、卫生、后勤、厂区建设、职工福利等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该厂开发20多年来,先后两次获得石油部劳动竞赛铜牌奖,荣获全国石油战线优质高效采油队、国家石化总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省立功竞赛先进班组、市“环保先进企业”称号。荣获“市文明单位”等荣誉。涌现出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徐林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 5.子北采油厂组建于1990年3月,位于子长县城东北约十公里的白家原则村。 该厂现原油生产能力24万吨,主要采油区分布在子长县玉家湾镇、南沟岔镇、涧峪岔镇和李家岔镇,下设6个主要生产单位、6个辅助生产单位和18个职能科室。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和努力,目前控制储量面积96平方公里,控制储量3700万吨,累计探明储量面积152.9平方公里,探明储量7119万吨,累计动用储量面积98.92平方公里,动用储量4541.82万吨,累计采油124.84万吨。 子北采油厂现有职工560人,男职工407人,女职工153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数106人,占总人数的19%。现有厂级领导8名,科级干部58名,共产党员94名,共青团员90名。目前,职工平均年龄30岁。 采油厂曾先后获得公司先进集体,市“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 6.川口采油厂地处延安市宝塔区,油田始探于1985年,1997年3月建厂,现有职工914人,储量面积151平方公里,探明地质储量5979万吨。主力油层为长6油层,渗透率1毫达西左右,属超低渗透油田。 采油厂紧紧抓住以成本管理为龙头的企业管理和以安全管理为龙头的生产管理,全面推行目标成本管理、项目管理、合同管理、预算管理等现代科学管理制度;成功应用了一井多缝、一层多缝、液体胶塞、CO2压裂等12种压裂工艺;全面应用注水开发工艺,使采收率有望提高到20%左右。 截至目前累计采油280万吨,实现利润4.98亿元,上缴国家税收8.2亿元。到2006年底,资产总

西北油田分公司承包商违章问责规定

西北油田分公司承包商违规违章问责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全面落实中石化安全生产禁令、西北油田分公司安全生产禁令和安全环保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承包商安全环保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保证安全生产,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分公司按照隐患当事故对待,“三违”当事故处理,事件当事故深究的原则,问责处理违反分公司HSE管理制度的承包商。 第三条分公司问责处理实行二级问责制,一级问责组织为分公司HSE委员会问责小组,二级问责组织为各二级单位和各承包商HSE委员会问责小组。对各承包商的问责处理方式包括:扣除工程款、扣业绩考核分、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停止招投标、停工整顿和清出市场等。 第四条违反西北油田分公司HSE管理制度的承包商,按本规定问责处理。 第五条对承包商员工违反中石化安全生产禁令、西北油田分公司安全生产禁令和西北油田分公司HSE管理制度的行为,责成承包商按相关管理制度问责处理,报西北油田分公司安全环保督察大队备案。

第六条承包商员工对事故隐患和各类违章行为有权向分公司各级HSE监督机构报告,对举报人的奖励执行分公司《安全环保有奖举报制度》。 第七条本规定适用于西北油田分公司油田市场的承包商。 第二章职责 第八条分公司HSE委员会问责领导小组负责对中石化安全环保检查、分公司各部门安全环保检查和分公司安全环保督察大队查出问题和隐患的核查和问责;分公司各二级单位HSE委员会问责领导小组负责对所辖承包商检查中查出问题和隐患的核查和问责。 第九条质量安全环保处负责每月5日组织召开月度、季度问责分析会,根据HSE检查和督察情况,按照本规定对需要问责的承包商向西北油田分公司HSE委员会问责领导小组提交问责处理建议;对举报案件按照西北油田分公司《安全环保有奖举报制度》进行调查确认后,向西北油田分公司HSE委员会问责领导小组提交奖励和问责处理建议;负责对问责结果的通报。 第十条市场管理办公室依据问责结果负责对承包商进行处理。 第十一条发包部门依据问责结果负责对承包商扣除工程款。 第三章问责处罚

中国石油企业劳模名录

集团公司劳动模范名单(601个)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王岩楼第九采油厂厂长 李世庆钻探工程公司钻井二公司15152钻井队队长 刁国玉钻探工程公司市场开发处科长 和传健钻探工程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完井技术研究所所长 隋新光第一采油厂总地质师 任相财第一采油厂第四油矿北十一队技师 姜兴国第二采油厂第二作业区经理 姜峰远第二采油厂电力维修大队大队长 曹瑞成海塔指挥部常务副指挥兼总地质师 王渝明开发部主任 杨军政研室主任 雷茂盛勘探分公司天然气勘探项目部经理 司军第三采油厂第一油矿采油206队15号中转站班长 单文辉第十采油厂第一油矿矿长 蒋德山井下作业分公司修井一大队修119队队长 王希安井下作业分公司作业一大队作业102队队长 刘备战物资供应公司让胡路仓储分公司机械一队刘备战班组班长 杨元建装备制造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力神泵业公司经理

石前装备制造集团射孔弹厂研究所技术总负责人 关俊武化工集团轻烃分馏分公司动力维修车间电气工段工段长 杨庆林矿区服务事业部物业管理三公司解放供热管理处4号锅炉班班长 夏丽娜(女,满族)矿区服务事业部油田总医院心内科护士长 王玉春消防支队呼伦贝尔消防队队长 丁洪涛第四采油厂第四油矿测试队高压班长 李福章第九采油厂副总设计师、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 孟广凡采气分公司第二作业区采气二队党支部书记 殷季慧(女)天然气分公司规划设计研究所规划室副主任 姜志敏储运销售分公司北油库主任 张海燕(女)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化建公司女子大罐预制队队长兼第二工程处副处长杨春明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设计院总设计师 施怀根试油试采分公司试油大队试油十队党支部书记 齐春艳(女)勘探开发研究院海外石油评价中心高级工程师 刘波(女)文化集团大庆油田报社要闻采访部主任 高春富第五采油厂地质大队地质室主任 胡永军第六采油厂试验大队大队长 肖德臣第七采油厂保卫大队大队长 张卫杰电力集团油田热电厂燃料分厂机械检修班班长 王福军供水公司水源开发研究所环境监测实验室主任 李东旭通信公司新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工程师 周广军创业集团庆新实业公司工程材料公司经理 姚军昆仑集团上海九天塑料薄膜有限公司经理

塔河油田地层简表

塔河油田地层简表
地 界 系 第四 系 新 上新统 库车组 康村组 吉迪克组 统 层 群 系 组 统 代号 Q N2k N1k N1j E3s E1-2km 岩 性 描 述
灰白色粉砂层、细砂层夹黄灰色粘土层。 黄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与灰白色粉砂岩略等厚互层。 浅灰、白色细粒砂、粉砂岩岩与黄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略等厚互层。 上部棕、蓝灰色泥岩夹棕色粉砂岩、细粒砂岩,下部褐棕色泥岩、膏质泥岩夹 浅棕色粉砂岩、细粒砂岩。 棕褐色泥岩与浅棕色细粒砂岩不等厚互层。 棕红色中粒砂岩、含砾粗-中粒砂岩。 上部为红棕色粗-细粒岩屑长石砂岩、粉砂岩与棕褐色泥岩略等厚互层;中部 棕色粉砂岩、细粒长石岩屑砂岩与棕褐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不等厚互层;下部 棕色粉砂岩、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夹棕褐色泥岩。 棕褐色泥岩与浅棕、灰白色细粒砂岩略等厚互层。 棕、棕褐、灰绿色泥岩与浅棕、灰白色细粒砂岩、粉砂岩不等厚互层。 浅灰色细粒砂岩、砾质中粒砂岩夹棕褐色泥岩。 灰白色粉砂岩、细粒砂岩、砾质细粒、中粒砂岩夹棕褐色泥岩及煤线。 (1) T3h :深灰、棕灰、灰黑色泥岩夹少量灰、浅灰色细粒砂岩、粉砂岩、 泥质粉砂岩,底部灰黑色炭质泥岩为三叠系标志层。 1 (2)T3h :浅灰色细粒砂岩、中粒砂岩夹深灰色泥岩,为三叠系 T-Ⅰ砂组。 (1)T2a :深灰色泥岩夹浅灰色细粒砂岩、粉砂岩。 3 (2)T2a :浅灰、灰白色细粒砂岩,为三叠系 T-Ⅱ砂组。 2 (3)T2a :深灰色泥岩夹浅灰色细粒砂岩; 1 (4)T2a :浅灰色细砾岩、含砾中粒砂岩夹深灰色泥岩,为三叠系 T-Ⅲ砂组。 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浅灰色粉砂岩。 深灰色、灰绿色英安岩。底部为灰黑色玄武岩。 (1) C1kl :棕灰色、灰色、浅灰色、灰白色中粒砂岩、细粒砂岩、粉砂岩与 棕褐、棕红色、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略等厚-不等厚互层。为卡拉沙依组砂 泥岩互层段。 1 (2)C1kl :棕褐、深灰色泥岩。为上泥岩段。 (1)C1b :黄灰色泥晶灰岩夹深色泥岩,即“双峰灰岩”段; 2 (2) C 1b : 棕褐色、 灰色泥岩、 粉砂质泥岩夹灰色泥质粉砂岩, 即“下泥岩段”; 1 (3)C1b :灰色灰质粉砂岩、灰色细粒砂岩与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略等厚互 层,即“砂泥岩互层段”。 上部为灰白色细粒石英砂岩。下部灰白色细粒石英砂岩与深灰色、绿灰色泥岩 呈不等厚互层。 深灰、灰绿、灰色泥岩与灰色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略等厚-不等厚互层。 上部灰色细粒砂岩与绿灰、 深灰色泥岩; 中部为绿灰、 深灰色泥岩, 下部绿灰、 深灰色泥岩夹灰色细粒砂岩。 灰色泥岩、灰质泥岩与灰色泥晶灰岩、灰岩略等厚-不等厚互层。 灰、褐灰色泥微晶灰岩、泥灰岩。 上部为棕褐色灰质泥岩、下部为浅灰色泥晶灰岩。 浅灰色砂屑泥晶灰岩、泥晶灰岩。 灰白、灰色泥晶灰岩、含砂屑泥晶灰岩、泥晶砂屑灰岩。
3 2 4 2
上第 生 三系 中新统 界
渐新统 苏维依组 下第 三系 古-始新 库姆格列 统 木群 巴什基奇克 组
K1bs K1b K1s K1y J1
白 垩 系
下统
巴西盖组 卡普沙良 群 舒善河组 (K1kp) 亚格列木组
中 生 界
侏 罗 系
下统
上统
哈拉哈塘组
T3h
三 叠 系
中统
阿克库勒组
T2a
下统 二 叠 系 中统
柯吐尔组
T1k P2
晚 古 生 界
卡拉沙依组 石 炭 系 下统 巴楚组
C1kl
C1b
泥 盆 系 志 留 系 早 古 生 界
上统
东河塘组 塔塔埃尔塔 格组
D3d
S1t S1k O3s O3l O3q O2yj O1-2y
下统 柯坪塔格组 桑塔木组 上统 良里塔格组 恰尔巴克组 中统 中下统 一间房组 鹰山组
奥 陶 系

长庆油田各个采油采气厂简介

安塞油田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境内,横跨志丹县、吴起县、安塞县、子长县和延安市宝塔区(安塞县的坪桥乡、谭家营乡、王窑乡、槐树庄乡、子长县的李家岔乡、宝塔区的河庄坪乡和志丹县的候市乡、杏河乡、保安乡、靖边县的大路沟乡)。榆林气田分布在陕西北部榆林市与横山县境内。 靖安油田位于陕西省靖边和志丹县境内, 吴旗油田位于延安市吴起县境内,主要分布在吴起县洛源、五谷城和薛岔乡。 采油二厂开采范围涉及庆城、华池、环县、镇原、合水、宁县、正宁、西峰七县一区。管理着马岭、华池、城壕、樊家川、南梁、西峰等14个油田、66个开发区块 1。七里村采油厂,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文明遐迩的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就诞生在这里。该厂位于延长县城西3.5公里处,其前身是创建于1905年的延长石油厂。经过几代石油人的艰苦创业,历经百年的曲折发展,目前已形成集勘探、开发为一体的综合型石油生产单位。 全厂现有职工1428名,下设9个生产单位、7个后勤服务单位、19个职能部门。目前已累计探明储量面积245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25亿吨。截止2005年底,拥有固定资产14.43亿元。现有生产井3600余口,各类生产设备3778台(套)。至2006年,累计生产原油333.6万吨,年原油生产能力30万吨。 2.甘谷驿采油厂位于延安市宝塔区甘谷驿镇以东1.5公里处,210国道横穿矿区。油区横跨宝塔、延长、一县一区五个乡镇。油田始探于1970年,1974年试采,1975年投入开发,属特低渗油田,主力油层为长6油层。 多年来,甘谷驿采油厂始终坚持科技兴油的发展思路,先后推广应用了冻胶压裂技术、浅油层丛式井钻井技术、反九点注水开发等新技术、新工艺,大大提高了单井采收率。1991年率先在全局突破10万吨大关;2004年,原油产量突破26万吨,年增产幅度达到5万吨。 采油厂2002年档案管理通过国家二级认定,2004年荣获陕西省卫生先进单位,同时还涌现出了“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王景芳,全国“五一”劳动奖获得者王海荣,感动陕西2005年度十大杰出人物李炳建等一大批先进个人。

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总会计师 刘宝增

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总会计师刘宝增 油气生产成本持续攀升已成为油气田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油气田企业为遏制油气生产成本,有效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不断创新成本管理方法,全面推进成本管理工作精细化、标准化。笔者从油田生产企业的生产实践和管理要求出发,开展基于作业管理的标准成本管理研究,以期为我国油田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一、作业标准成本管理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西北油田)作为中国石化第二大油田、国内陆上十大油田之一,围绕集团公司提出的“打造国际一流,加快上游发展”的目标方针,在原油产量由2005年的420万吨迅速跃升至2010年的700万吨。同时,企业生产成本实现集约受控,成为中国石化原油产量的主要增长区和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点。 西北油田勘探开发区域主要集中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在油田开发生产上呈现出开发区域广、开发难度大、开发层系多、投产周期差异大、地面建设配套程度低及业务类型多的特点。油田开发生产的特点以及企业的经营现状对成本控制和成本精细化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过去缺乏系统严谨的成本消耗标准,企业制定的成本目标容易偏离油田生产实际,导致成本和费用的实际执行结果与成本目标的偏差较大,成本预算和成本分析不能准确对标,成本考核难以体现效率和公平,难以准确判断成本运行是否优化、成本结构是否合理、成本决策是否科学,严重制约了成本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深化全面预算管理遇到了瓶颈,不能适应油田快速发展的需要,创新完善成本管理方法是摆在企业面前十分迫切的任务。 2010年以来,为进一步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提升成本竞争优势,加快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能源化工公司,中国石化在全系统内组织开展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工作。为落实推进全员成本目标管理,企业客观上亟待建立一套符合油田开发生产特点的成本费用消耗标准,将消耗标准落实到节点和岗位,并能够与生产作业过程紧密结合,以提高成本决策的科学性,为有效开展建标、对标、追标、创标提供支撑。 标准成本管理作为一种传统的成本控制手段,其强大的差异分析功能使其在近百年的实践历程中经久不衰。而作业成本管理的动因驱动原理、作业有效性分析思想的先进性,在当代企业成本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客观方面来说,由于油田生产是一个多环节的复杂过程,兼备了资金、技术密集以及管理细分等特点,从而使得油田生产成本的形成过程较为复杂,而这正好与成本动因理论和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环境相适应。鉴于此,西北油田从2010年开始,借鉴国内外有关作业成本管理和标准成本管理实践的最新成果,着力开展以作业管理为基础的标准成本管理,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不断完善。 二、作业标准成本管理体系的整体架构 依据作业成本管理的原理和标准成本管理的要点,结合企业实际需要,西北油田标准成本管理体系整体架构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划分生产作业、确定费用要素、明确费用项目的成本动因、制定作业标准成本(首先计算标准作业成本项目的消耗标准,然后测算成本消耗标准的级差系数,最后汇总计算作业标准成本)、开展差异分析(具体分为标准与实际的差

华北油田采油二厂实习汇报

华北油田采油二厂实习汇报 本人在渤海石油职业学院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采油专业知识的学习,对采油工作的相关只是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而后的一个月的实习,使我的认识更加深刻了。 本人是在第二采油厂岔中工区第十一采油队进行的实习。 一、第二采油厂概况。⑵生产情况。976年10月4日,以南孟油田霸10井正式投产为标志,宣告采油二厂正式成立。历经一年的开发,相继发现霸22,霸30等高产工业油流井。至1978年8月创日产3527吨的历史最高峰,年产油111.82万吨,为华北油田年产量突破1700万吨大关,全国产量上亿吨作出了奉献。通过不断扩大勘探领域,又发现了岔河集油田岔⑷岔3⑼岔⑿岔1⑸岔19等15个断块油藏,形成了冀中地区最大规模的砂岩油田,于1981年9月全面正式投入开发,使采油二厂油田开发的主战场转向岔河集油田。并于1988年到达年产油78.97万吨的砂岩油田最高产量。“十五”以来,采油二厂坚持“油气并举”勘探开发战略,不断扩大天然气销售市场,调整产品构造,自2000年连年向北京供气保持在1.1亿立方米以上,保证了油田的开发效益。 采油二厂主要生产区域分布在霸州市、雄县、文安县、永清县、固安县这五个县市,包括岔河集、南孟、苏桥、龙虎庄、高家堡、文安6个油气田,其中联合站4座,常输站1座,转油站6座,计量站86座,注水站9座。二、在第十一采油队的实习情况。我在小站实习期间,通过师傅们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努力学习与实践,我对工区的采油岗有了一定的认识,我在站上的工作主要就是跟着师傅们学习,学习和采油有关的一切知识,从打扫卫生到录取资料、量油、巡井取样、拔井场、修井台、配水间注水、保修抽油机、 采油树刷漆等,我跟师傅们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以及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实习期间的锻炼对我以后的工作肯定是受益匪浅的。 我把在日常工作实验中学习到的知识总的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一)录取资料。

塔河油田掺稀降黏工艺

第37卷第1期2009年1月 石 油 钻 探 技 术 PETROL EUM DRILL IN G TECHN IQU ES Vol137,No11 J an.,2009     收稿日期:2008201202;改回日期:2008209217 基金项目:中国石化“十条龙”攻关项目“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 预测及开发关键技术”(编号:P04081)部分内容 作者简介:梅春明(1974—),男,河南息县人,1997年毕业于成 都理工学院油藏工程专业,工程师,副厂长,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方 面的研究与管理工作。 联系电话:(0996)4687516 !油藏与开采# 塔河油田掺稀降黏工艺 梅春明 李柏林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新疆轮台 841600) 摘 要:塔河超深层稠油油田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碳酸盐岩油田,油藏具有双孔隙网络特征,非均质性严重,埋藏深,温度高,原油在地层条件下黏度小,地面条件下黏度大,开采难度大。为此,在分析稠油黏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优选出了掺稀油降黏开采方案。利用节点分析方法,建立了掺稀油降黏的优化设计模型,编制了应用程序,完成了实例计算,并对掺稀降黏工艺在塔河油田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通过掺稀降黏试验和现场应用,解决了埋深超过5600m的稠油储量动用问题,实现了常温下高黏度稠油的举升和集输。掺稀油降黏技术目前已成为塔河油田超深层稠油开采的主要采油工艺和增产措施。 关键词:稠油开采;深井;掺稀降黏;塔河油田 中图分类号:TE3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20890(2009)0120073204 塔河油田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碳酸盐岩油田,储集空间复杂,主要为溶蚀缝洞,储集体发育随机性强,非均质性严重,埋藏深,油藏温度高,原油在地层条件下黏度小,地面条件下黏度大,原油能从地层顺利流入井底。由于井筒举升过程中存在较长垂直流动段,造成原油热量散失较大,同时随着压力降低,原油脱气,使原油在举升过程中黏度增加,流动困难,因此,开展原油井筒降黏工艺技术研究意义重大。 1 塔河油田稠油特征 111 油藏特点 塔河油田主力油藏为具有底水的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稠油油藏,它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储集体内部及储集体之间连通关系复杂,油藏埋深均在5400~6000m,油层中部温度125~130℃,地层温度梯度212~213℃/100m,原始地层压力6118 M Pa,压力系数一般为1110,地层水为CaCl2水型,总矿化度(171875~241000)×104mg/L,p H值615,属高矿化卤水,呈弱酸性,含硫2128%~3135%,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最高达1221250g/ m3。 112 原油物性特点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地下原油密度一般为019600~110285kg/L,地下原油黏度24126~46121mPa?s,地面原油黏度一般为700~25000 mPa?s(50℃),目前最高黏度2145×105mPa?s (55℃),平均含硫2137%,含蜡量1147%~15160%,以中、低含蜡量为主,含硫量0147%~3149%,胶质沥青质含量平均为43180%,凝固点高(-24~59℃),原油含盐量高(23000~42017mg/ L)。饱和烃含量平均为33178%,芳香烃含量平均为25171%,非烃含量平均为12184%,沥青质含量17142%。原油主要微量元素当中,铜、铅、镍、钙及铁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11、0119、1118、1107及39168mg/L,金属含量直接影响了原油密度。 地层条件下原油黏度小于100mPa?s,不属于常规标准稠油[1]范畴,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地面原油密度大、黏度高,基本在重质原油、特稠油和超稠油范畴。也就是说,塔河油田的稠油在地层流入井筒过程中表现为常规原油,在井筒举升过程中又表现出特重质稠油特点。在油田开发初期,高粘原油频繁堵塞井筒,不能正常生产,在前期采用了保温油

中石化各油田情况简介

胜利油田 中原油田 河南油田 江汉油田 江苏油田 西南油气分公司 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 西北油田 华东分公司 华北分公司 东北油气分公司 管道储运分公司 天然气分公司 勘探南方分公司 各油田简单情况介绍如下: 1.胜利油田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胜利油田分公司),位于黄河下游的山东省东营市,工作区域分布在山东省的东营、滨州、德州等8个市的28个县(区)和新疆的准噶尔、吐哈、塔城,青海柴达木、甘肃敦煌等盆地。 胜利油田分公司经过近50年的勘探开发建设,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面积已达万平方公里,拥有石油资源量145亿吨,天然气资源量24185亿立方米;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2383亿立方米;累计生产原油亿吨,生产天然气亿立方米;新增探明储量连续28年保持在1亿吨以上,原油产量连续15年保持在2700万吨以上,连续14年实现年度储采平衡,为中国石化“东部硬稳定,西部快发展”战略的实施做出了重大贡献。2010年,胜利油田分公司生产经营取得良好业绩,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亿吨、控制储量1亿吨、预测储量亿吨;生产原油2734万吨,生产天然气亿立方米;加工原油万吨,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济南路258号

2.中原油田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原油田分公司),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油气销售等业务领域,公司本部位于河南省濮阳市。主要勘探开发区域包括东濮凹陷、川东北普光气田和内蒙探区。2010年,新增探明油气地质储量1341万吨,生产原油万吨、天然气亿立方米、硫磺万吨,加工原油、轻烃万吨。 东濮凹陷横跨豫鲁两省,面积5300平方千米,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亿立方米,生产原油亿吨、天然气亿立方米。近年来,油田坚持以油藏经营管理为主线,深化复杂断块群精细研究和构造岩性油气藏勘探,强化油藏精细描述、开发井网分类调整和技术配套集成,连续五年每年新增探明油气地质储量1000万吨以上,水驱控制和动用程度大幅提高,自然递减得到有效控制,稳产基础不断增强。 普光气田位于川东北,面积1116平方千米,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亿立方米,是国内迄今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海相碳酸盐岩高含H2S、CO2大气田。气田2010年6月全面投产,共投产39口开发井、16座集气站、6套净化联合装置和硫磺外输铁路专用线,形成年100亿立方米生产能力、120亿立方米净化能力和240万吨硫磺生产能力。 内蒙地区拥有3万多平方千米的勘探面积,通过大打勘探进攻战,呈现出探井有好显示、试油有新成果、研究有新进展的良好态势。目前已建成10万吨原油生产能力,成为油田重要的油气资源接替战场。 地址:河南省濮阳市中原路277号 3.河南油田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河南油田),位于豫西南的南阳盆地。工矿区横跨河南南阳、驻马店、周口、新疆巴州和伊犁等地市。下属15个二级单位,勘探开发30多年来,发展成为集石油勘探、油气开发、规划设计等为一体的综合型石油化工企业。 河南油田始终把油气勘探放在首位。1970年开始勘探,1971年8月在南阳凹陷东庄构造发现工业油气流,先后在泌阳、濮阳、焉耆等多个盆地钻探出油,1972年5月1日成立南阳石油勘探指挥部,河南油田正式诞生。2009年11月准格尔盆地西北隆起带春光区块划归河南油田,截止2010年底,探区内共探明油气田16个,含油面积平方千米,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亿吨(油当量),为全国中小盆地勘探提供了成功经验,先后被授予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和全国地质勘探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在勘探油气的同时,先后又探明安棚碱矿、舞阳盐田,地质储量分别为5000多万吨、2000多亿吨。 4.江汉油田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江汉油田分公司),位于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本部设在中国明星城市湖北潜江市,北临汉水,南依长江,东距九省通衢之都武汉150千米,西距历史文化名城荆州60千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截至2010年底,资产总额亿元。 自1958年投入勘探以来,江汉油田分公司已建成4个勘探开发区域:湖北江汉油区、山东八面河油田、陕西坪北油田和鄂西渝东建南气田,5家油气生产单位:江汉采油厂、荆

塔河油田油气地质特征1

塔河油田油气地质特征 一、基本情况与勘探历程 二、油气勘探成果 三、综合研究成果 四、勘探技术方法 五、“十五”后期规划部署 六、存在问题与攻关目标

1.历史沿革 1978年5月,原国家地质总局在第一普查勘探大队的基础上组建“新疆石油普查勘探指挥部”,由青海迁入新疆。 1983年改名为地质部西北石油地质局。 1985年地矿部党组决定依托西北石油地质局成立“地矿部塔北油气勘查联合指挥部”。 1997年1月中国新星公司成立,变更为中国新星石油公司西北石油局。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整体并入 中国石化集团后的发展 2000年中国新星石油公司整体并入中国石化集团后,李毅中总经理、牟书令副总经理等集团公司领导十分关心西部油气勘探开发和西北石油局的发展,多次来新疆视察指导工作。 2001年重组改制为新星西北分公司和新星西北石油局。

2.油气勘探历程及主要成果 准噶尔盆地 主战场---塔里木盆地 吐哈盆地1978年进入新疆,探区遍及新疆各盆地

奇克里克侏罗系油气 藏,形成了塔里木盆地山前坳陷油气勘探第一次热潮。 塔河油田 (4)1997年塔河亿吨级海相整装油田的发现和1998年克拉2千亿方级陆相大气田的发现,标志着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进入了新的阶段。 克拉2气田 ⑵1977年柯克亚第三系凝析气藏的发现,又一次掀起中新生界油气勘探高潮。 (3)1984年沙参2井奥陶系获高产油气流,开创了塔里木盆地海相古生界找油的新领域,为我国油气勘探战略西移提供了依据。迎来了地矿、石油系统大规模勘探会战局面。

沙参2井 1984年9月22日于井深5391 米奥陶系白云岩中获日产 油1000方,天然气200万方, 发现雅克拉凝析气田. 沙参2井在海相古生界的重大突破,拉开了塔里木盆地新一轮大规模石油勘探开发的序幕;为国家制定“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油气资源战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轮南塔河油田稠油油源对比

基金项目: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9-111-01-03) 第一作者简介:马安来,男,34岁,副教授(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后),石油地球化学 收稿日期:2003-12-24 文章编号:0253-9985(2004)01-0031-08 轮南、塔河油田稠油油源对比 马安来1,2,张水昌3,张大江3,金之钧1 (1.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2.长江大学,湖北荆州434023; 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摘要:运用G C ,G C -MS ,G C -MS -MS 、配比实验、沥青质钌离子催化氧化技术,研究了塔里木盆地轮南、塔河稠油油源。轮南、塔河油田稠油中含有252降藿烷,但正构烷烃分布完整,色谱基线呈不同程度抬升,油藏经历了两期成藏过程。稠油具有三环萜烷含量高、C 24四环萜烷含量低、伽马蜡烷含量低、C 28甾烷含量低、甲藻甾烷及三芳甲藻甾烷含量低、42甲基2242乙基胆甾烷及其芳构化甾烷含量低、242降甾烷含量低的特点。油源对比表明轮南、塔河稠油来源中、上奥陶统烃源岩。配比实验表明,原油中若混入了25%寒武系生源的T D2井原油,混源油也会呈现寒武系生源的特点,表明寒武系烃源岩生成的原油并未大规模混入到轮南、塔河油藏中。轮南、塔河稠油沥青质钌离子氧化降解产物在一元酸及甾烷酸、42甲基甾烷酸的分布与T D2井稠油明显不同,进一步证明中、上奥陶统烃源岩可能为轮南、塔河稠油的主力源岩。关键词:生物标志物;油源对比;稠油;钌离子催化氧化(RIC O );沥青质;塔里木盆地中图分类号:TE122.1 文献标识码:A Oil and source correlation in Lunnan and T ahe heavy oil fields Ma Anlai 1,2 Zhang Shuichang 3 Zhang Dajiang 3 Jin Zhijun 1 (1.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SINOPEC ,Beijing ;2.Changjiang Univer sity ,Jingzhou ,Hubei ; 3.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N PC ,Beijing ) Abstract :Several technologies ,including G C ,G C 2MS ,G C 2MS 2MS ,match experiment and ruthenium ion catalytic oxi 2dation of asphaltenes ,are used to study the s ources of heavy oil in Lunnan and T ahe oilfields ,T arim basin.The heavy oil in Lunnan and T ahe oilfields contain 252norhopane ,while the distribution of normal paraffin hydrocarbons is com 2plete and chromatographic base lines are uplifted in varying degrees ,showing that the accumulations have been formed in tw o stages.The heavy oil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content of tricyclic terpane ,low content of C 24tetracyclic ter 2pane ,gammacerane ,C 28sterane ,triaromatic sterane ,42methyl cholestane 2242ethyl cholestane ,aromized sterane ,and 242norsterane.Oil and s ource rock correl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oil in Lunnan and T ahe oilfields come from the s ource rocks in Middle and Upper Ordovician.Match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oil w ould have als 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mbrian s ource rock if it is mixed with 25%of T D2well ′s oil generated from Cambrian s ource rock ,indicating that the hydrocarbons generated from Cambrian s ource rocks have not extensively migrated into Lunan and T ahe reserv oirs.Ruthenium ion catalytic oxidation of asphaltenes further verifies that the s ource rocks in Middle and Upper Ordovician are the main s ource rocks of heavy oil in Lunnan and T ahe oilfields. K ey w ords :biomarker ;oil and s ource correlation ;heavy oil ;ruthenium ion catalytic oxidation (RIC O );asphaltenes ;T arim basin 自20世纪80年代塔里木盆地沙参2井发现 古生界油气以来,油源研究一直是争论的焦点。1978年,康玉柱[1]首次提出寒武2奥陶系碳酸盐岩 是盆地重要的生储油岩系,“八五”至今,地矿系统及中石化系统认为塔里木海相原油源岩为寒武系至下奥陶统。在中石油系统,“九五”以来油源争  第25卷 第1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OI L &G AS GE O LOGY 2004年2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