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课件_选矿学实验指导书
- 格式:docx
- 大小:376.35 KB
- 文档页数:43
第1篇第一章引言一、目的本实践教学指导书旨在指导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掌握采矿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适用对象本指导书适用于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和指导。
三、内容概述本指导书分为五个章节,包括实践教学概述、实践教学项目、实践教学考核、实践教学注意事项和实践教学总结。
第二章实践教学概述一、实践教学意义1.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教学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教学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实践教学强调团队协作,培养学生沟通、协调、合作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目标1. 掌握采矿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具备采矿工程的现场操作技能。
3. 具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
第三章实践教学项目一、实践教学项目分类1. 实验室实验:通过实验验证理论,掌握实验技能。
2. 工程实习:到矿山企业实地考察,了解矿山生产过程,掌握矿山生产管理。
3. 工程设计:根据实际问题,设计合理的采矿方案。
4. 采场测量与地质编录:掌握采场测量和地质编录的基本方法。
5. 采矿工程安全与环保:了解采矿工程安全与环保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二、实践教学项目具体内容1. 实验室实验(1)矿石浮选实验(2)矿石选矿实验(3)矿石化学分析实验2. 工程实习(1)矿山生产过程考察(2)矿山生产管理考察(3)矿山安全技术考察3. 工程设计(1)采矿方案设计(2)矿山井巷工程设计4. 采场测量与地质编录(1)采场测量基本方法(2)地质编录基本方法5. 采矿工程安全与环保(1)采矿工程安全技术(2)采矿工程环保知识第四章实践教学考核一、考核方式1. 实验室实验:实验报告、实验操作考核。
2. 工程实习:实习报告、实习总结。
《选矿学》实 目 一、 细粒物料粒度组成筛分分析 二、 物料可磨度测定 三、 松散物料密度组成测定及数据分析 四、 异类粒群悬浮分层的规律研究 五、 细粒物料螺旋分选 六、 摇床分选 七、 物料的静电分选 八、 磁性物料的分选回收 九、 散体物料磁性物含量测定 十、 材料表面润湿接触角测定 十^一、最大泡压法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 十二、小浮选实验 十三、微细矿物油团分选 十四、悬浮液絮凝沉降特性研究 十五、悬浮液过滤特性试验 十六、简振系统动力学试验 附件:实验报告编写提纲 细粒物料粒度组成筛分分析 、试验目的 析方法,研究、确定、分析物料的粒度组成及分布特性;学习、训练利用筛分试验结 果数学分析及粒度特性曲线分析。 二、基本原理 松散物料的筛分过程主要包括两个阶段: 1. 易于穿过筛孔的 颗粒和不能穿过筛孔的颗 粒所组成的物料层到达筛面; 2. 易于穿过筛孔的颗粒透过筛孔。 实现这两个阶段,物料在筛面上应具有适当的 相对运动,一方面使筛面上的物料层处于松散状态,学习使用振筛机对松散细粒物料进行干法筛分的方法; 学习筛分数据的处理及分 验指导书 录 物料层将按粒度分层,大颗粒位于上层,小颗粒位于下层,易于到达筛面,并透过筛 孔;另一方面,物料和
筛子的运动都促使堵在筛孔上的颗粒脱离筛面,有利于其它颗 粒透过筛孔。
松散物料中粒度比筛孔尺寸小得多的颗粒在筛分开始后,很快透过筛孔落到筛下 产物中,粒度与筛孔尺寸愈接近的颗粒(难筛粒) ,透过筛孔所需的时间愈长。 振筛机 般,筛孔尺寸与筛下产品最大粒度具有如下关系 d最大K D
式中d 最大— -一筛下产品最大粒度, mm D 筛孔尺寸, mm K 形状系数。
K值表
孔形 圆形 方形 长方形 K值 0.7 0.9 1.2~1.7
通常用筛分效率 E来衡量筛分效果,其表示如下:
(1-2)
式中E ――筛分效率,%; a ――入料中小于规定粒度的细粒含量,%;
b——筛下物中小于规定粒度的细粒含量,%;
q 筛上物中小于规定粒度的细粒含量,%。
三、仪器设备及材料 1. 1. 振筛机一台,摇动次数 221次/min ,振动次数 147次/min ;振筛仪1 台; 2. 2. 标准套筛,直径 200mm 孔径 0.5、0.25、0.125、0.075、0.045mm 的
筛子各一个,底、盖一套; 3. 3. 盘天平一台,称量 200~500g,感量 0.2~0.5g ;
4. 4. 中号搪瓷盘 6个,中号搪瓷盆 6个;大盆2个;
5. 5. -0.5mm散体矿样若干(煤泥、石英沙、磁铁粉各 400g );
6. 6. 制样铲、毛刷、试样袋。
四、实验步骤与操作技术 (以煤泥干法筛分为例,湿法小筛分仅做演示) 1. 1. 学习设备操作规程,熟悉实验系统;
接通电源,打开振筛机电源开关,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确保实验 过程的顺利进行及人机安全; 3. 3. 将烘干散体试样缩分并称取 80g ;
(1-1)
2. 2. 4. 4. 将所需筛孔的套筛组合好,将试样倒入套筛;
5. 5. 把套筛置于振筛机上,固定好;开动机器,每隔 5min停下机器,用
手筛检查一次。检查时,依次由上至下取下筛子放在搪瓷盘上用手筛,手筛 1 分钟,筛下物的重量不超过筛上物重量的 1%,即为筛净。筛下物倒入下一粒 级中,各粒级都依次进行检查; 6. 6. 筛完后,逐级称重,将各粒级产物缩制成化验样,装入试样袋送往化
验室进行必要的分析; 7. 7. 关闭总电源,整理仪器及实验场所;
8. 8. 实验指导教师进行湿法筛分的过程演示及注意事项讲解。
五、数据处理、实验报告 1. 1. 将试验数据和计算结果按规定填入散体物料筛分试验结果表中。
2. 2. 误差分析:
3. 3. 筛分前试样重量与筛分后各粒级产物重量之和的差值,不得超过筛分
前煤样重量的 2.5 %,否则试验应重新进行。 4. 4. 算各粒级产物的产率, %; 5. 5. 绘制粒度特性曲线: 直角坐标(累积产率或各粒级产率为纵坐标,
粒度为横坐标)、半对数坐标法(累积产率为纵坐标,粒度的对数为横坐标) 、 全对数法坐标法(累积产率的对数为纵坐标,粒度的对数为横坐标 ); 6. 6. 分析试样的粒度分布特性;
7. 7. 编写实验报告。
表1.1 松散物料筛分试验结果记录表 试样名称 ________ 试样粒度 _____________ 毫米 试样重量 ___________ 克 试样来源 ________ 试样其它指标: 试验日期 ________ 粒度 重量 产率 正累积 负累积 mm 网目 g % % % +0.5 0.5~0.25 0.25~0.125 0.125~0.074 0.074~0.045 -0.045 合计 误差分析 试验人员: 日期: 指导教师签字: 六、思考题 1. 1. 影响筛分效果的因素有哪些?湿法与干法筛分的效率有何差别?
2. 2. 如何根据累积粒度特性曲线的几何形状对粒度组成特性进行大致的
判断? 3. 3. 举出几种其它的微细物料粒度分析方法,并说明其基本原理和优 缺
占; 八、、\
4. 4. 查阅文献,举出几种常用的超细粉体分级设备,简述其原理及特点;
教学指导 1. 1. 引导学生对筛分效率公式中各指标实际意义的理解; 介绍限上率和限下
率的概念; 2. 2. 让学生讨论只进行细粒级的检查是否可以?此问题的讨论主要让学生
进一步理解难筛粒的概念; 3. 3. 引导学生结合数理统计、 及高等数学知识分析频率曲线和累积粒度曲线
的数学关系、正负累积的数学关系; 4. 4. 适当介绍常用的粒度分布方程并分析各自的特点;
5. 5. 建议感兴趣的同学验证 Rosin-Rammier方程,并确定所研究物料的均匀
常数。
Rosi n-Rammier 方程
R(X)为筛上累积;x、xa、
分别为颗粒大小及筛下累积百分率为 63.2%时的颗粒尺寸; n为被测物料的特征 常数,也称均匀性常数。 (二) 物料可磨度测定试验 一、 实验目的 了解实验室磨碎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学习物料可磨度的常用评价方法,掌握 绝对可磨度的测定方法,训练磨矿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 二、 基本原理 用所测出的磨矿设备单位容积生产能力或单位耗电量的绝对值来度量物料的可 磨度,叫绝对可磨度。 开路法是将一定数量的平行试样在所需的磨矿条件下, 依次分别进行不同时间的 磨矿,然后将每次的磨矿产物用套筛进行筛分,建立磨矿时间与磨矿产品各粒级累积
(x) exp Xa 产率的关系,从而找出将物料磨到目标细度(如按 时间T。 磨机的单位生产能力即绝对可磨度,有两种表示方式: 1)按给料量计算,可表示为:
60G q VT 其中 q—在指定的给料和产品粒度下,按给料量计算的单位容积生产能力(
1 h);
磨到目标细度所需要的磨矿时间 100VT
、仪器设备与材料
试样袋若干。 四、实验步骤与操作技术 1. 学习设备的操作规程;检查所用磨矿设备是否运转正常,确保实验过程的顺
利进行和人机安全。 2. 缩制3份平行样(烘干样),每份100克待用;
3. 依次将每份试样装入磨机进行磨碎,磨碎时间分别为 T1、T2、T3分钟;
4. 4. 将磨矿产品全部清理收集,用标准套筛筛分;
5. 5. 对每一层筛上物进行称重,记录相关数据;
6. 6. 注意事项:实验过程应保证每次磨矿入料的性质、磨矿条件的平行;
每次磨矿结束应将磨矿机清理干净,磨矿产品全部进行筛分; 7. 7. 清理实验设备,整理实验场所。
五、数据处理及实验报告 a.将实验数据记录于下表;
磨碎实验数据记录表 样品名称: 样品粒度范围:
-75微米含量计算)所需要的磨矿
g/ G_试样原始重量, g;
试验用磨矿机体积( );
2)按单位容积新生的目标细度(如 -75
75 60G 微米)产品计算应为:
75
按新生 微米产品量计算的单位容积生产能力 g/1.h ;
新生 微米含量,(
1. 1. 仪器:实验室磨机、标准套筛、振筛机、天平
2. 2. 工具:试样盘(盆) 6,毛刷1、试样铲 1、缩分器 1、缩分板 2、秒
3. 3. 材料:3~0.5毫米无烟煤、(磁铁矿、铜矿、石灰石、蒙脱石)
2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