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工程专项风险评估报告

桥梁工程专项风险评估报告

桥梁工程专项风险评估报告
桥梁工程专项风险评估报告

桥梁工程专项风险评估

报告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高速公路**合同段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单位:******

评估小组负责人:

日期:

评估小组人员名单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中国交通部[])

2、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土建工程***合同段合同文件

3、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土建工程***合同段招标、投标文件

4、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5、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_TF50-2011)

7、《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8、《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9、《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

(交质监发〔2011〕217号)

10、《公路桥梁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依据以上文件、规范、标准及工程实地勘探情况,结合我公司现有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多年从事复杂地形地质条件桥梁的施工丰富经验,并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本着经济、合理、高效的原则,编制本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二、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述及规模

***高速公路是《广西高速公路网修编规划(2010~2020)》“6横7纵8支线”中的“横4”线苍梧(龙眼咀)~硕龙高速公路的支线。路线起于梧州市长洲区倒水镇附近,与已建的桂林至梧州高速公路及拟建的梧州环城公路相接,经岭脚、古龙、太平、和平、东华、安怀、官成,与拟建的荔浦至玉林公路相接,经

大鹏、王钳、百丈、寺村、运江、里雍、江口、柳州古亭山,止于柳州市柳州东互通式立交以北约3公里笔架山附近,与已建的桂林至柳州高速公路相接,主线全长公里。

***合同段路线起点K128+958.321位于圣堂山余脉采宾市金秀县六巷乡王钳村王钳屯附近,路线总体为自东南向西北走向,路线从金秀县六巷乡王钳村沿王钳河左右岸坡展线,于K130+670附近预留王钳互通式立交,经六巷乡王钳村委会,于K133+520设新村隧道(482m):路线于K134+600附近进入门头河后,沿门头河两岸展线,于K135+设置向南隧道(621.5m),在河岔连续设置河岔l、2、3号大桥多次跨越门头河,然后于K138+022.5设置王桑隧道(536m),出隧道后沿门头河(在建枫木坳电站库区)右岸岸坡展线,于K142+945设置枫木界隧道(1491.5m),出隧道后设置古浪1#、古浪2#大桥两次跨越门头河,到达项目终点K144+900 ,路线全长km。本标段共有桥梁32座,其中大桥23座/,中桥9座/,详细参数见桥梁参数一览表。

本标段的桥梁结构形式较统一,桥台为肋板及桩基础柱式台,墩柱及基础为圆柱墩、桩基础;桥梁上构预制梁板均为30m、40m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梁的结构形式为先简支后连续后张法预应力砼T梁。桥梁工程量较大,所处环境较恶劣,造成桥梁施工难度的加大,桥梁生产的投入增加,桥梁管理难度加大,对桥梁的施工必须科学组织、精心施工、精细化管理,持之以恒的采用严谨的态度管理,确保桥梁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沿线地形、地貌

项目位于广西大瑶山山脉的西南段,地貌类型主要以侵蚀低山、剥蚀丘陵地带为主,地势起伏剧烈,海拔高度一般在170~900m之间,相对高差50~350m,自然坡度20~45°;路线走向由东南向西北,基本沿山间沟谷、丘陵山坡、冲击平原布设,所经地区山体纵横切割,沟谷发育,山高坡陡,植被茂密。桥位区大部分地形起伏大,山体自然坡度较陡且仅有乡村小路可通达,交通条件极不便利。

(三)气候、水文

本合同段路线位于广西中东部,大瑶山山脉西南段,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高原山区的气候特点和变化规律,其特点是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一年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长而多雨。多年平均气温℃,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为℃,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为℃,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最高气温为℃。多年平均降雨量1824mm,降雨季节多集中在4-9月份,每年5~8月为洪水期,多年平均降雨天数为141天,雨季时间长。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

本合同段沿线冲沟十分发育,境内沿线地表水丰富,线内分布有王钳河、瓦厂河和门头河等小型河流、溪沟和山涧,地表径流量变化显着,河水位受降水量影响明显,水位、水量随季节性变化大,雨季易暴涨暴落,枯水季节流量小。(四)工程地质

本合同段内区域地层包括寒武系上组、泥盆系下统莲花山组和新生界第四系等,其中K141+500~K144+900段为泥盆系下统莲花山组的棕红色、紫红色薄层至中层状粉砂岩、泥质粉砂岩;K129+000~K141+500段为寒武系上组的棕红色、紫红色薄层至中层状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底层岩性以砂岩为主,滑坡、泥石流、顺层边坡等不良地质发育,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地形复杂,沟谷交错,岩性多样,路基工程相对较复杂。桥位区大部分地形起伏大,山体自然坡度较陡。

桥梁工程地质情况见下表:

(五)桥梁施工组织计划

一工区设计有桥梁7座,施工的顺序计划应按预制场的布置确定梁板架设先后顺序来组织桥梁的施工进度计划。桥梁方面主要的施工顺序为K129+540三和垌1号中桥、K129+918三和垌大桥、K130+310三和垌2号中桥、K130+755王钳1号大桥、K131+155王钳2号大桥、K131+495王钳3号大桥、K131+890老蒙冲大桥,预制场预制顺序应严格按照桥梁下构施工顺序预制。

二工区设计有桥梁5座,桥梁施工顺序为为K132+415门头河1号大桥、

ZK134+035新村1号大桥、K133+218门头河3号大桥、K133+052门头河2号大桥、K132+848门头河中桥,其中K132+415门头河1号大桥、ZK134+035新村1号大桥为工区控制性工程,同时也是本项目的关键性工程,桥梁的施工进度直接关系到合同工期的实现。

三工区设计有7座桥梁。K134+693新村2号大桥、K135+335新村4号大桥、ZK136+475河岔1号大桥桥梁工程属于本工区的控制性工程,工因此所有的施工工作应该以这三座桥为控制进行展开,计划桥梁施工顺序为K134+693新村2号大桥、K135+335新村4号大桥、ZK136+475河岔1号大桥、K137+424

(ZK137+417)河岔3号大桥、K137+072河岔中桥、K136+887河岔2号大桥、

K134+950新村3号大桥。桥梁施工必须以K134+693新村2号大桥、K135+335新村4号大桥、ZK136+475河岔1号大桥桥梁为控制,按照顺序进行其它桥梁的穿插施工。

四工区设计有13座桥梁。枫木界1#、2#大桥、古浪1#、2#大桥工程属于本工区的控制性工程,工因此所有的施工工作应该以这四座桥为控制进行展开,计划桥梁施工顺序为ZK141+600(K141+400、K141+730)枫木界1号大桥、

K142+100(ZK142+087)枫木界2号大桥、K144+573古浪2号大桥、

K143+950(ZK143+古浪1号大桥、K140+664(ZK140+664)沙坪2号中桥、

K140+914(ZK140+914)沙坪3号中桥、K140+382(ZK140+382)沙坪1号中桥、

K139+905(ZK139+905)沙坪大桥、K139+679文凤中桥、K139+355(K139+220、

K139+400)文凤大桥、K139+095(K139+099)王桑2号大桥、K139+020

(ZK139+005)王桑中桥、K138+580(ZK138+384、ZK138+689)王桑1号大桥,ZK141+600(K141+400、K141+730)枫木界1号大桥、K142+100(ZK142+087)枫木界2号大桥、K144+573古浪2号大桥、K143+950(ZK143+古浪1号大桥为控制性桥梁,桥梁施工按照计划顺序进行,其它桥梁可在控制性桥梁施工间歇期穿插施工。

其中ZK141+600(K141+400、K141+730)枫木界1号大桥由于枫木坳电站蓄水,导致该桥梁有7跨处于水库库区范围,结合枫木界大桥前后路段弃方量较大,计划采用桩基范围填土至库区最高水位,填高约为19~20m,填方靠近库区河水方向均码砌1m厚的片石,防止河水对高填方造成冲刷位移,防止挤压桩基产生断裂。

(六)工程特点与难点

本工程是广西高速公路网的重要路段,根据业主要求及通过对招标文件的阅读和现场考察分析,本工程具有以下特点及难点:

1.工期紧:合同工期为24个月,枫木界隧道30个月,路线长、工程量大、工序多,工期十分紧张,因此必须做好周密的施工组织计划。

2.投入大:为保证在合同工期内竣工,计划投入足够的施工机械设备以及其它配套设施。

3.要求高:本工程为广西高速公路标准化施工推行工程,对桥梁、结构物、路基路面和隧道的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要求高。

根据以上特点,为了确保本工程按期、按量、优质顺利完成,我项目从组织、设备、管理各方面将全力投入,同时加强领导、协调、调度,组织精干的技术力量、施工机械设备及施工作业队参与本工程施工,同时充分利用我公司地处南宁市的优势及公司雄厚的资金、人员和机械设备实力,充分做好周密的施工组织计划,并在施工中精心组织,科学管理,精益求精,高效、优质、安全完成本工程。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快速优质安全地完成路基土石方、大桥、隧道工程是本工程实施的重点和难点,它们是本工程能否按期优质完成的关键,在本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重点控制好以下几个方面:

1、进度控制的重点

(1)组织动员:工期短是本工程最突出的特点,快组织、快进场、快开工是争取更宽松施工作业时间的关键,只有快速有效地做好人员设备的组织动员,快速地组织起施工,尽快掀起施工高潮,才能确保工期的实现。

(2)控制性工程施工:本工程桥梁施工的控制性工程有:门头河1#大桥、新村1#大桥、枫木界1#大桥,因工程条件复杂,施工难度较大,是影响工程进度的控制性节点,做好控制性工程的进度计划是确保工期的重要保障。

2、质量控制的重点

桥梁桩基水下混凝土灌注、高墩施工、梁体预制等都是本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把控质量关。

3、安全控制的重点

维护好经过施工现场与当地道路交叉部位的车辆、人员的交通安全,施工时要严格按照安全专项方案进行。

4、环境保护和交通疏导的重点

施工期间做好现场的环保及交通疏导是非常之重要的,施工中必须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处理好施工废气、废渣、泥浆、噪音等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做好场地排水、安全防护,做好文明施工。同时为了确保施工期间避免施工车辆与现有道路交通的干扰,一般机动车辆经过场地边沿要保持畅通,做好交通疏导规划。

三、桥梁工程总体风险评估

(一)总体风险评估思路及方法

1、概念

指开工前根据桥梁工程的地质环境条件、建设规模、结构特点等孕险因子,评估其安全风险等级,属于静态评估。

2、评估思路

①结合项目实际,遵循指南要求,建立评估体系;②现场踏勘,收集与总体风险评估相关的基础资料;③根据项目情况,参照评估体系,选择合适的分值;

④建立评估等级,并确定本项目的等级。

3、评估方法

根据《指南》推荐,采用风险指标体系法进行总体风险评估。

(二)指标体系法

1、各指标风险赋值:A1指桥梁建设规模所赋分值;A2指工程所处地质条件所赋分值;A3指工程所处气候环境条件所赋分值;A4指工程地形地貌所赋分值;A5指桥位特征所赋分值;A6指施工工艺成熟度所赋分值。

2、总体风险大小:R=A1+A2+A3+A4+A5+A6

3、总体风险分级标准。

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

(三)桥梁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1、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主要考虑建设规模、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条件、地形地貌、桥位特征及施工工艺成熟等评估指标,评估指标的分类、赋值标准可参见下表:桥梁工程总体风险评比指标体系。

桥梁工程总体风险评比指标体系

(四)桥梁工程总体风险评估

1、三和垌1号中桥

1.1工程概况

三和垌1号中桥位于来宾市金秀县六巷乡王钳村三和垌屯,该桥右幅中心桩号为K129+540,起止点桩号为K129+~K130+,全长为,桥跨径为3×30m;左幅中心桩号为K129+525,起止点桩号为K129+~K129+,全长为,桥跨径为2×30m。最大桥高约为25m。上部结构采用先简支后连续后张法预应力砼T梁,桥墩及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圆柱墩及桩基础,桥台及基础采用柱式桥台及桩基础,桥面设计高程为~。

地质条件

梧州侧斜坡自然坡角约45°~50°,主要由粉质粘土构成边坡主体,为土质边坡,边坡稳定性一般;柳州侧斜坡自然坡角约30°~40°,亦由强风化砂岩构成边坡主体,为岩质边坡,岩层产状外倾对边坡稳定性不利,边坡稳定性一般;桥位附件的非活动断裂F1对线位影响小,桥位地基稳定性较好。桥位区横跨北西向山间冲沟,地层简单,桥区内未见不良地质作用,不良地质不发育。

气候环境条件

桥区位于广西中东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一年四季分明,夏长而多雨,多年平均气温℃,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月

平均气温℃,历年极端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多年平均降雨量1250mm,降雨集中在4~9月份,多年平均降雨天数为141天,雨季时间长。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项目区属柳江水系,支流、小溪发育。

地形地貌

桥位区为类丹霞式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本桥梁跨越近北西走向的山凹冲沟,该冲沟汇入山体背面的王钳河。两侧桥台处地势起伏较大,地形较陡,自然坡角一般35°~50°,局部地段基岩裸露。工程区地面工程约449~475m,高差约26m,第四系覆盖层主要分布在起点桥台及冲沟内,厚度较小,山体上植被发育。桥区仅有乡村小路可通达,交通条件较便利。

我公司对于该类型桥梁有十分丰富的施工经验、施工工艺也相当成熟。

总体风险评估

根据公式桥梁总体风险值R:

R=A1+A2+A3+A4+A5+A6=6

根据总体风险划分标准,三和垌1号中桥总体风险等级为Ⅱ级。

2、三和垌大桥

工程概况

三和垌大桥位于来宾市金秀县六巷乡王钳村三和垌屯,该桥右幅中心桩号为K129+913,起止点桩号为K129+~K130+,全长为,桥跨径为14×30m;左幅中心桩号为K129+918,起止点桩号为K129+~K130+,全长为,桥跨径为13×30m。最大桥高约为26m。上部结构采用先简支后连续后张法预应力砼T梁,桥墩及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圆柱墩及桩基础,桥台及基础采用柱式桥台及桩基础,桥面设计高程为~。

地质条件

梧州侧斜坡自然坡角约45°~50°,主要由强风化砂岩构成边坡主体,柳州侧斜坡自然坡角约45°~50°,亦由强风化砂岩构成边坡主体,均属岩质边坡;桥位附件的崩塌堆积体及非活动断裂F1对线位影响小,桥位地基稳定。

桥位区左侧存在崩坡积体,该崩坡积体厚度较小,原地面坡度较小,场地稳定,地表未见任何崩塌、滑坡的迹象,该处采用桥梁跨线方式通过,对场地稳定影响小。

气候环境条件

桥区位于广西中东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一年四季分明,夏长而多雨,多年平均气温℃,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历年极端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多年平均降雨量1250mm,降雨集中在4~9月份,多年平均降雨天数为141天,雨季时间长。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项目区属柳江水系,支流、小溪发育。

地形地貌

桥位区为类丹霞式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本桥梁跨越三和垌屯的王钳河。两侧桥台处地势起伏较大,地形较陡,自然坡角一般40°~43°,大部分地段基岩裸露,中部跨越农田区,地形较平缓、开阔。工程区地面工程约437~479m,高差约42m,第四系覆盖层两端桥台较薄,中部较厚。桥区仅有乡村小路可通达,交通条件较便利。

我公司对于该类型桥梁有十分丰富的施工经验、施工工艺也相当成熟。

总体风险评估

根据公式桥梁总体风险值R:

R=A1+A2+A3+A4+A5+A6=7

根据总体风险划分标准,三和垌大桥总体风险等级为Ⅱ级。

3、三和垌2号中桥

工程概况

三和垌2号中桥位于来宾市金秀县六巷乡王钳村三和垌屯,该桥中心桩号为

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报告8870462

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报告 一、编制依据 1、《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交质监发【2011】217号; 2、《S323鸿门至旌德公路梅岭隧道及接线工程施工合同文件》、二阶段施工图设计; 3、交通部颂发的《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现行《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现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相关规范; 4、《公路施工手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 5、现场踏勘调查、搜集的实地资料; 6、我单位在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和相关工程的技术总结、工法成果等。 7、依据以上文件、规范、标准及工程实地勘察情况,结合我公司现有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多年从事复杂地形地质条件隧道施工的丰富经验,并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以“保质量、保工期、保安全、创精品”为目标,编制本梅岭隧道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报告。 二、工程概况 (一)、隧道工程概况 S323鸿门至旌德公路梅岭隧道行政区域隶属于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 梅岭隧道进口位于宁国市胡乐镇梅树下村原曙光厂附近梅岭山脚,出口位于宁国市胡乐镇梅岭脚村附近梅岭山脚。隧道进洞口离S323约300米,有机耕道路前往,出洞即为S323,交通条件较好。隧道为单洞双车道,隧道长度为939m,起止里程为K7+722~K8+661,属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 (二)、桥梁工程概况 本桥位于鸿门至旌德公路,行政区域隶属于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胡乐镇

梅岭脚村附近。 本桥上部结构为5×16m现浇普通钢筋砼连续空心板,下部结构桥墩采用柱式桥墩下接扩大基础,桥台采用重力式U型桥台。 (三)、隧道设计技术标准 1、公路等级:二级公路; 2、隧道设计行车速度:40km/h; 3、隧道建筑限界:净宽10.0m,净高5.0m; 4、洞内路面设计荷载:BZZ-100; 5、行车方式:双向行车; 6、通风方式:机械通风; 7、隧道防水等级:二级;二次衬砌砼抗渗等级不小于S6。 (四)、桥梁设计技术标准 1、设计基准期:100年; 2、设计荷载:公路-Ⅱ级; 3、地震动峰值: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场地地震动峰加速度(a)<0.05g,对应于地震基本烈度﹤6度。按6度设防; 4、桥面全宽:净-9.0m(行车道)+2×0.5(护栏),全宽10m; 5、斜交角:45度。 (五)、工程地质概况 1、地层岩性 根据区域地质、野外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和钻孔揭露资料,并结合室内试验结果,隧址区地层可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Q4)和奥陶系新岭组(O3x)基岩。 (1)第四系松散堆积物(Q4) 第四系残、坡积层(Q4e1+d1):主要由灰色、黄灰色角砾石(含碎石、块石)混低液限粘土、低液限粘土混角砾石、低液限粘土组成,分布于山坡、

项目专项风险评估报告

XXX标项目经理部 专项风险评估报告 一、事项概述 (一)基本情况 1.背景情况 2.实施模式 项目部设立了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环保部、物资设备部、计划合同部、计划财务部、综合管理部和综合协调部共7个部门;根据业主要求和铁路施工管理模式的特点,充分考虑项目实际情况,项目部采用“大分部,小总部”的管理方式,按区段划分成立了4个现场管理架子队。 3.资金运作情况 本工程建设资金来自中国铁路总公司、福建省投入的资本金和银行贷款。项目部每期按照与业主签订合同单价与中水三局项目部结算。 (二)合同或协议的主要内容 1.标的:标段内所有工程 2.履行的方式: 3.期限:2013年12月1日至2015年12月1日,完工日期以业主批复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工期为准。 4.价款支付:在工程施工进行中按主合同相关规定进行结算 5.担保条款:乙方向甲方提交四千八百万银行履约保函或一千四百四十万元现金担保。若乙方承担部分项目发生影响甲方的纠纷和诉讼时,乙方不能及时妥善处理,甲方可无条件动用保函用于解决。

6.违约条款和生效条件:如乙方的违约行为导致工期延误、甲方经济损失等后果,乙方应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因此给甲方造成的经济损失,甲方有权利从乙方应得价款中直接扣除;当发生下列严重违约情况是,甲方有权单方面将乙方所承担的施工任务部分或全部收回,与乙方解除合同并不承担责任: (1)乙方擅自将本合同全部或部分权利转让,或私自将合同的全部(部分)义务转移给他人; (2)未经甲方书面批准,私自将合同中约定的投入到本管段内的施工设备和资源撤离现场; (3)乙方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了不合格的材料或工程设备,工程质量达不到主合同要求又拒绝清除不合格工程或依合同修补缺陷仍达不到主合同要求的; (4)乙方未能按照施工计划及时完成约定的工作;关键线路工期滞后累计超过两个月的; (5)乙方在质保期内,未能对其施工管段内所存在的质量缺陷进行及时修复; (6)乙方已无力继续履约或表明不愿意继续履约; (7)乙方未能按照本合同约定履行自身义务且经甲方指出拒不改正; (8)乙方因故意或重大过失拖欠供货商、农民工工资,损害甲方及甲方所属集团公司声誉或扰乱甲方施工和/或办公现场秩序的; (9)乙方在施工期内,发生重大责任安全事故、环保事故等。 甲方的违约行为导致工期延误、乙方经济损失等后果,甲方应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因此给乙方造成的经济损失;当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视为甲方严重违约,乙方根据主合同相关条款有权暂停施工或解除合同,所有费用由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煤业有限公司 2017年7月5日

前言 为贯彻执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的通知、山西安监函〔2017〕47号《关于认真做好<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试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宣贯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推进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中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化建设工作。 为高质量地搞好安全风险分级和辨识评估工作,我矿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的评估专家组,对矿井上下所有主要作业场所和相关作业范围,进行全面排查和分级,针对水、火、煤尘、瓦斯、顶板等主要灾害和运输系统、大型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致灾因素,进行了全面的辨识和分级评估,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对事故多发的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以及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排查、分级和评估,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空间分布图,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升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强化各级管理人员对风险的管控能力,从而确保安全生产,有效防控重特大事故。

目录 第一部分矿井危险因素 (1) 第二部分风险辨识范围 (8) 第三部分风险辨识评估 (8) 第四部分风险管控措施 (13) 附件: (16)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参与人员签字表 序号姓名职务签字备注 1 矿长 2 总工程师 3 生产副矿长 4 机电副矿长 5 安全副矿长 6 机电副总 7 采掘、防治水副总 8 通风副总 9 生产科长 10 安检科工程师 11 机电科工程师 12 通风队工程师 13 采煤工程师 14 掘进工程师 15 防治水主管 16 测量主管 17 监控主管

隧道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隧道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一、编制依据 1、《***隧道风险评估报告》(设计) 2、**铁路XSGZQ-10标段***隧道设计图纸 3、《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 4、《关于印发加强铁路隧道工程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铁建设[2007]102号) 5、《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隧道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铁建设[2007]1007号) 6、《客运专线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TZ214-2005) 7、《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 8、《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工序及作业指南》(TZ231-2007) 9、《铁路隧道防排水设计规范》(TB10119-2000) 10、《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2003) 11、《铁路隧道辅助坑道技术规范》(TBJ10109-95) 12、《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13、《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标准》(TB10503-2005) 14、《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 1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6、《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17、其它国家、铁道部规定的安全规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的决定》、《隧道施工安全作业手册》、《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等有关规定。 18、本公司编制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拥有的科技成果、工法成果、管理水平、现有的技术装备力量和多年积累的铁路施工安全经验。 二、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铁路重点控制工程XSGZQ-10标段起讫里程:DK498+~DK507+,正线全长,联络线单线隧道全长。其中主要工程***隧道全长(双线隧道),进口里程DK498+720,隧道出口里程DK507+;路基;联络线与双线分修里程为K506+376(联络线里程LDK0+),联络线隧道出口里程LDK1+。***隧道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镇境内,隧道进口位于布吉镇水径村附近,邻靠清平高速公路匝道,左、右线隧道出口均位于宝安区***村附近。***隧道共设斜井3座,其中1号斜井与线路相交于DK501+630里程处,与线路大里程夹角75°,综合坡度%,斜长371m;2号斜井与线路相交于DK503+844里程处,与线路大里程夹角90°,综合坡度%,斜长535m;3号斜井与线路相交于DK505+840里程处,与线路大里程夹角60°,综合坡度%,斜长60m。工程自2009年7月1日开工,2011年4月30日竣工。 2、地质概况 地形地貌 本标处于中低山丘陵区,海拔15~700米,山坡自然坡度约20°~50°,植被发育,

风险评估报告书模板

附件: 信息系统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格式 项目名称: 项目建设单位: 风险评估单位:

年月日

目录 一、风险评估项目概述 (1) 1.1工程项目概况 (1) 1.1.1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1) 1.1.2 建设单位基本信息 (1) 1.1.3承建单位基本信息 (2) 1.2风险评估实施单位基本情况 (2) 二、风险评估活动概述 (2) 2.1风险评估工作组织管理 (2) 2.2风险评估工作过程 (2) 2.3依据的技术标准及相关法规文件 (2) 2.4保障与限制条件 (3) 三、评估对象 (3) 3.1评估对象构成与定级 (3) 3.1.1 网络结构 (3) 3.1.2 业务应用 (3) 3.1.3 子系统构成及定级 (3) 3.2评估对象等级保护措施 (3) 3.2.1XX子系统的等级保护措施 (3) 3.2.2子系统N的等级保护措施 (4) 四、资产识别与分析 (4) 4.1资产类型与赋值 (4) 4.1.1资产类型 (4) 4.1.2资产赋值 (4) 4.2关键资产说明 (4) 五、威胁识别与分析 (5)

5.1威胁数据采集 (5) 5.2威胁描述与分析 (5) 5.2.1 威胁源分析 (5) 5.2.2 威胁行为分析 (5) 5.2.3 威胁能量分析 (5) 5.3威胁赋值 (5) 六、脆弱性识别与分析 (5) 6.1常规脆弱性描述 (6) 6.1.1 管理脆弱性 (6) 6.1.2 网络脆弱性 (6) 6.1.3系统脆弱性 (6) 6.1.4应用脆弱性 (6) 6.1.5数据处理和存储脆弱性 (6) 6.1.6运行维护脆弱性 (6) 6.1.7灾备与应急响应脆弱性 (6) 6.1.8物理脆弱性 (6) 6.2脆弱性专项检测 (6) 6.2.1木马病毒专项检查 (6) 6.2.2渗透与攻击性专项测试 (6) 6.2.3关键设备安全性专项测试 (6) 6.2.4设备采购和维保服务专项检测 (6) 6.2.5其他专项检测 (6) 6.2.6安全保护效果综合验证 (6) 6.3脆弱性综合列表 (6) 七、风险分析 (7) 7.1关键资产的风险计算结果 (7) 7.2关键资产的风险等级 (7) 7.2.1 风险等级列表 (7)

桥梁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沂水县许家峪采空区工程 竣工预验收质量评估报告 建设单位:沂水县院东头人民政府 设计单位:陕西中霖集团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沂水县顺达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章):山东同力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总监理工程师: 预验收日期:2017. 12. 22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评估依据 三、质量保证体系评估 四、工程质量评估 五、竣工预验收监理结论 六、附录: 附一:工程概况表 附二:工程质量评定汇总表 附三:单位工程质量综合评分表 附四—1:公路桥梁工程外观评分表 附四—2:公路工程质量保证资料评分表 附四—3:公路桥梁工程实测实量评分表 附五:竣工预验收遗留的整改问题及商定解决办法附六:竣工预验收小组成员名单及分工表

一、工程概况 (1)建设工程名称: 沂水县许家峪采空区工程及480米院墙工程 (2)建设工程地点: 沂水县院东头镇许家峪村东 (3)建设工程组成及规模: 本项目拟新建桥梁采用1*30m的简支小箱梁。右偏角为90度,全桥共1联;桥梁全宽6米,行车道宽5米,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台,桩基础。 (4)工程投资总额: 约76万元(包括变更和签证) (5)建设工程工期:90天 (6)项目参建单位名称:

二:评估依据 1.依据国家法律、法规、部门和地方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3)《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4)《房屋建筑工程和公路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暂行办法》 2.技术规范与标准 3. 工程勘察设计文件 (1)勘察报告 (2)施工图纸及标准图集 (3)设计交底资料、设计变更文件 4. 合同 (1)施工承包合同 (2)监理合同 5. 监理文件 (1)监理规划 (2)监理实施细则 (3)有关工程质量的会议纪要

机电提运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机电运输专业生产期间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二〇一八年四月

前言 为贯彻执行煤安监行管〔2017〕5号《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办法(试行)》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的通知,晋煤安发〔2017〕181号《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办法(试行)》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的通知》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中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化建设工作。 为高质量、高效率地搞好安全风险分级和辨识评估工作,我矿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的评估专家组,对矿井上下所有主要作业场所和相关作业范围,进行全面排查和分级,针对水、火、煤尘、瓦斯、顶板等主要灾害和运输系统、构造、大型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至灾因素,进行了全面的辨识和分级评估,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对事故多发的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以及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排查、分级和评估,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空间分布图,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升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强化各级管理人员对风险的管控能力,从而确保安全生产,有效防控重特大事故。

机电专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一、供电系统基本情况 矿井采用10kV双回路电源供电。一回电源线路来自弓家庄110kV变电站的10kV母线段,供电距离4km,另一回电源线路来自交口35kV变电站的10kV母线段,供电距离6km,采用两趟导线型号LGJ-185架空线路输送至地面变电所。两回路电源安全可靠,能满足矿井供电要求。地面10kV变电所内设2台S11-1000/10/0.4型变压器,运行方式为一用一备运行,负荷保证率为100%。主要通风机、地面空压机房、监测监控系统均实现了双回路双电源供电。 矿井井下采用10kV双回路电源供电,中央变电所两趟电源线路由地面10kV变电所不同母线段馈出,采用两趟MYJV22-8.7/10-3×95 mm2型电力电缆敷设至中央变电所,线路长约450m。 中央变电所内安装14台PJG系列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永磁机构高压真空配电装置。安装2台KBSG-200/10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排水及大巷、运输供电,2台KBSG-100/10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风机专用。 入井电源线路采用分列运行方式,井下局部通风机实现了“三专两闭锁”及双风机双电源供电,并能自动切换,井下电气设备装有漏电、过流、接地三大保护,掘进工作面实现了瓦斯风电闭

胡麻岭隧道风险评估报告

新建铁路 兰州至重庆线 兰州至广元段初步设计风险评估报告 胡麻岭隧道风险评估报告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2008年11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隧道概况 (1) (一)地层岩性 (2) (二)地质构造 (4) (三)水文地质特征 (5) (四)不良地质、特殊岩土条件 (8) 三、评估对象范围及目标 (9) 四、风险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 (9) (一)评估程序 (9) (二)评估方法 (11) 五、风险评估内容 (11) (一)风险指标体系 (11) (三)风险清单表 (11) (三)风险分级及接受准则 (12) (四)初始风险评定 (14) (五)初始风险处理措施 (16) (五)残余风险等级评定 (18) 六、风险评估结果 (22)

一、编制依据 1、《关于印发加强铁路隧道工程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铁建设【2007】102号)。 2、铁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隧道安全工作的通知》(铁建设【2007】1007号)。 3、铁道部计划司“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项目建议书的批复》的通知”(计长函[2007]115号)。 4、铁道部与甘肃省、四川省和重庆市《关于报送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函》(铁计函[2007]950号)。 5、铁道部计划司《关于下达2007年铁路勘察设计工作计划的通知》(铁计[2006]1号)中附件3《2006年铁路勘察设计工作计划》的要求。 6、铁道部鉴定中心《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可行性研究审查意见》(参考初稿)及2007年7月16日?2007年7月21日可研审查会精神。 7、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关于《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组评估意见》(初稿)。 8、其他国家、铁道部规定的安全规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401)、《隧道施工安全作业手册》、《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工序及作业指南》、《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7〕186号)《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程》、《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等有关规定。 二、隧道概况 胡麻岭隧道工程位于甘肃省境内榆中县与定西市,进口位于榆中县龙泉乡下郭家庄村,出口位于定西县苦河左岸,主要穿行于黄土高原的黄土梁、峁区。地面高程一般为2105~2430m。梁、峁顶部多为耕地,隧道顶部的黄土

专项风险评估报告

评估小组人员名单 亲笔签名

邯大高速公路S5标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报告 一、工程概述 1、工程概况 邯郸至大名(冀鲁界)高速公路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的东南部,路线呈西东走向。西接拟建的京港澳高速邯郸绕城东南环,途经成安县、广平县、魏县、大名县,终点与山东省拟建的青兰高速复线相接。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车速120公里/小时。 本项目为邯郸至大名(冀鲁界)高速公路S5标段,起讫里程为K37+770~K49+518,全长11.748km。主要工程为路基、路面、桥梁、箱涵等。 2、地形地貌 本项目地处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地貌主要是冲积平原及少量沙丘。 3、气象水文 项目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风多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3.2~13.30C。一月平均气温-2.4~-2.50C,七月平均气温26.6~26.90C。 项目区处于少雨区。降雨集中在7~8月份,多年平均降水量567.8~588.5mm,季节降水分布不均,7~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62%。土壤最大冻结深度0.80m。 项目区地表水、地表水不具腐蚀性,可供饮用及施工使用。 二、风险评估依据

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2002」第70号) ⑵、《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2003」第393号)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7」 第91号)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2002」第70号) ⑸、《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8」 第88号) ⑹、《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2007」第69号) 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8」 第4号) ⑻、《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令「2005」第1号) 2、国家、交通部现行的施工规范和标准 ⑴、《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定指南》 ⑵、《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1301-2003) ⑶、《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20-2011) ⑷、《公路工程地质勘测规范》(JTG/C20-2011)

桥梁工程竣工预验收监理质量评估报告

XX空区工程 竣工预验收质量评估报告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章): 总监理工程师: 预验收日期: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评估依据 三、质量保证体系评估 四、工程质量评估 五、竣工预验收监理结论 六、附录: 附一:工程概况表 附二:工程质量评定汇总表 附三:单位工程质量综合评分表 附四—1:公路桥梁工程外观评分表 附四—2:公路工程质量保证资料评分表 附四—3:公路桥梁工程实测实量评分表 附五:竣工预验收遗留的整改问题及商定解决办法附六:竣工预验收小组成员名单及分工表

一、工程概况 (1)建设工程名称: 沂水县许家峪采空区工程及480米院墙工程 (2)建设工程地点: 沂水县院东头镇许家峪村东 (3)建设工程组成及规模: 本项目拟新建桥梁采用1*30m的简支小箱梁。右偏角为90度,全桥共1联;桥梁全宽6米,行车道宽5米,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台,桩基础。 (4)工程投资总额: 约76万元(包括变更和签证) (5)建设工程工期:90天 (6)项目参建单位名称:

二:评估依据 1.依据国家法律、法规、部门和地方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3)《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4)《房屋建筑工程和公路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暂行办法》 2.技术规范与标准 3. 工程勘察设计文件 (1)勘察报告 (2)施工图纸及标准图集 (3)设计交底资料、设计变更文件 4. 合同 (1)施工承包合同 (2)监理合同 5. 监理文件 (1)监理规划 (2)监理实施细则 (3)有关工程质量的会议纪要

三.质量保证体系评估 为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明确了各主要岗位质量职能,实行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负责制,施工技术员岗位责任制,并建立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对主要工序实行技术交底,对工程关键部位及质量薄弱环节建立质量管理点,并对现场工序质量进行跟踪检查。能按质量保证体系的方针和目标对工程进行规范的管理,使所有影响施工质量的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施工单位为达到工程质量的目标,加强对工程质量的检验工作,对现场的工序质量进行跟踪控制,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及规范要求组织施工。在质量保证措施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⑴前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⑵挖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⑶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⑷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体系。⑸测量工程质量保证措施。⑹雨季施工质量保证技术措施。⑺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够按照其制定的质量保证措施组织施工。为保证工程的质量,对施工班组制定严格的奖罚制度,目的是要求施工班组加强工程的质量意识。通过各种有效的控制措施,使工程的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致使在施工过程中未出现质量事故。 通过对施工单位整个的质量保证体系综合分析来看,施工单位能够按照程序、规范及其制定的措施进行组织施工,既确保了工程的质量,也完成了其预定的目标。 四.工程实体质量评估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范例

案例示范: ××煤矿 ××××年度安全风险辨识 评估报告 编制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年月日

目录 第一部分矿井危险因素 (1) 第二部分风险辨识范围 (2) 第三部分风险辨识评估 (2) 第四部分风险管控措施 (7) 附件重大安全风险清单 (10)

××煤矿××××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参与人员签字表

第一部分矿井危险因素 ××煤矿生产能力600万吨/年,采用平硐开拓,布置主平硐、副平硐、进风斜井、回风斜井四条井筒;主采2号煤层,平均厚度米;井下布置2个综采工作面,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矿井主要危险因素如下: 1.顶板:2号煤层顶板为泥岩,粉砂岩,基本顶为细粒砂岩,中等稳定。 2.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t,绝对瓦斯涌出量min,采煤工作面相对瓦斯涌出量t,绝对瓦斯涌出量min,掘进绝对瓦斯涌出量为min,属高瓦斯矿井。 3.煤尘:2号煤挥发分%,煤尘具有爆炸性。 4.自然发火:2号煤层不易自燃,自然发火期大于12个月。 5.矿井水:矿井正常涌水量37m3/h,最大涌水量56m3/h。各含水层富水性较弱,水文地质条件中等。 6.冲击地压:2号煤层顶底板均为有弱冲击倾向性岩层,煤层无冲击倾向性。 7.运输提升:主运输采用阻燃型带式输送机,辅助运输采用无轨胶轮车。 … …

第二部分风险辨识范围 风险辨识范围包括矿井各大生产系统及下一年度采掘范围。根据矿井五年生产接续规划,下一年度矿井采掘作业集中在三采区、四采区两个采区,各采区分别布置1个综采工作面和2个综掘工作面,总产量600万吨,进尺7300米,采掘范围具体为: 综采一队回采三采区2303工作面,采完接2304工作面。 综采二队回采四采区2401工作面,采完接2402工作面。 综采活动范围为:2303、2304、2401、2402工作面回采。 综掘活动范围为:2304、2305、2402工作面回采巷道掘进。 … …。 第三部分风险辨识评估 ××××年××月××日,矿长×××组织各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业务科室、区队(名单详见签字表)召开了年度安全风险辨识会议,布置年度风险辨识评估工作、职责分工,并由安全副矿长组织风险辨识评估知识培训。 ×至×日各小组分头收集资料,开展风险辨识评估;×日安检科对辨识评估报告、清单和管控措施进行汇总整理;×日,矿长组织会审。 一、风险辨识

铁路隧道风险评估报告

新建铁路 **线**段 **隧道风险评估报告 ****集团有限公司**铁路工程项目部 2009年9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隧道概况 (2) (一)地层岩性 (3) (二)地质构造 (6) (三)水文地质特征 (6) (四)不良地质、特殊岩土条件 (11) 三、评估对象范围及目标 (21) 四、风险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 (22) (一)评估程序 (22)

(二)评估方法 (24) 五、风险评估内容 (36) (一)风险指标体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风险清单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风险分级及接受准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初始风险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初始风险处理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残余风险等级评定 (1) 六、风险评估结果 (21)

风险评估报告

事故风险评估报告与应急物资调查清单 XXXX矿山工程有限公司2019年1月4日

1公司概况 XXXX矿山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产、检修、运输、工程施工、爆破作业设计施工、爆破作业安全监理、钻爆一体化的综合型公司。公司总部设在平山县,我公司拥有专业技术人员XX人,其中,二级建造师XX人,中级工程师XX人,助理工程师及技术人员XX人;高级爆破工程技术人员XX人、中级爆破工程技术人员XX人、初级爆破工程技术人员XX人,建筑施工人员XX人。 主要经营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露天矿山、尾矿库建筑施工建设及爆破工作。 公司坚持以优质完善的服务,务实的价格满足矿山企业的需求,不断跟踪国内外先进技术动态,采用新工艺、新设备,至今为止,我公司为多家矿山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赢得矿山企业的好评。 2存在或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种类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1危险源的确定 通过对矿山企业综合环境、采矿系统、选矿系统及辅助系统的生产工艺过程、设备操作条件、产品性质特征的识别和分析,确定出各生产环节主要有如下危险源: (1)井下作业的危险源有:坠井、冒顶片帮、采空区垮塌、大面积岩移、硫化矿物粉尘爆炸、跑溜等。 (2)装药和爆破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源有:装药作业范围内存在杂散电流、明火或火种携带入爆区或爆破器材库,炮烟中毒等。

(3)尾矿库施工作业的危险源有:机械车辆伤害、高处坠落等。 (4)其他危险源有:地表和地下水、泥石流淹井或涌入矿坑,硫化矿物或碳质页岩、易燃物或可燃物、自燃、安全设施和装置失效等。 2.2 风险分析 通过对危险源进行分析,矿山及尾矿库施工中主要存在如下危险有害因素:地压灾害、水害、火灾、爆破伤害、中毒与窒息、冒顶片帮、透水淹井、触电、高处坠落、机械车辆伤害等。 (1)地压灾害主要表现为地下采场顶板大范围垮落、陷落和冒落,采空区大范围垮落或陷落,巷道或掘进工作面的片帮、冒顶等。产生地压灾害的主要原因有:回采顺序不合理,未及时处理采空区;采矿方法选择不合理和采场顶板管理不善;缺乏有效支护手段;检查不周和疏忽大意;浮石处理操作不当;矿岩地质条件差,节理裂隙发育,地应力大等。 (2)水灾事故的原因有:采掘过程中遇到含水的地质构造、老窿或地表水体,没有探水或者探水工艺不合理;未及时发现突水征兆;降雨量突然加大,造成井下涌水量突然加大;没有或防排水设施设计、施工不合理;采掘工作面与地表水体、溶洞意外连通。 (3)火灾。根据发生火灾的原因,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 引起内因火灾的原因除矿岩本身有氧化自热特点外,还必须有聚热条件;当热量得到积聚时,必然产生升温现象;温度升高又导致矿岩加速氧化,发生循环;当温度达到该物质的发火点时,则发生自燃火灾。内因火灾只能发生在具有自然性矿床的矿山,且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发火原因十分复杂;其初期不易发现,很难找到火源中心的准确位置,扑灭此类火灾比较困难。 外因火灾的发生原因有:各种明火引燃易燃物或可燃物;各类油料在运

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煤矿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煤矿煤矿 二〇一七年八月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人员名单

目录 第一章概况 (1) 第一节工作面概况 (1) 第二节工作面安全生产条件 (2) 第三节工作面生产系统 (3) 第二章安全风险辨识 (9) 第一节安全风险辨识原则 (9) 第二节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范围 (9) 第三节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等级标准 (10) 第四节安全风险因素 (10) 第五节安全风险辨识 (13) 第三章安全风险评估 (23) 第一节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23) 第二节安全风险评估 (27) 第四章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34) 第一节瓦斯灾害管控措施 (34) 第二节火灾防治管控措施 (39) 第三节顶板灾害防治管控措施 (41) 第四节支护设备(支柱)防治管控措施 (44) 第五节其它类灾害防治管控措施 (45)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工作面概况 一、概况 *****煤矿位于***旧府办事处陈贝屯村,矿井总体构造形态为走向北东,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一般5~13°,局部达14°,井田面积约为,批准开采 C 5b、C 6 a号煤层。矿区内构造简单,但小断层较多。矿井属于高瓦斯矿井,相对瓦 斯涌出量为min,矿井平均涌水量50m3/h。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30万t,布置一个回采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采用皮带输送机和刮板输送机运煤。1155采煤工作面于2017年7月20日布置切眼贯通,形成通风系统。 二、工作面位置: 1155回采工作面为一盘区内最后一个工作面,位于井田东南部,运输上山右侧,南部为1153工作面采空区隔离煤柱,东部距井田边界155m,北部为二盘区采区(未开采)。 工作面煤层顶板标高为+1400~+1385;该工作面倾向长度45~130米:工作面运输巷长度为699m、回风巷长度为682m,可采面积为69756m2。 三、地面相对位置: 工作面位于井田东南部,回采面地面标高为+1700~+1825m。 四、回采对地面的影响: 本回采面位于井田的东南部;地表主要为山地,地貌属黄土丘陵区;地面标高为+1700~+1825m之间,无村庄、河流及其他构筑物等地面设施,预计在开采过程中地面塌陷程度微小,应加强地面巡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分部隧道风险评估报告

改建铁路南平至龙岩线扩能改造工程N L Z Q-V I I标谢鹅山隧道风险评估报告 中铁四局南龙铁路NLZQ-7标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四年三月 1 140号) 、(铁 (9)《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 (10)《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11)《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10063-2007); (1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13)《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 (14)《铁路隧道施工机械配置的指导意见》(铁建设函[2008]777号); (15)《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TZ 331-2009); (16)福建福平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及中铁四局风险源相关管理规定; (17)《谢鹅山隧道设计图》; 2 3 谢峨山隧道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铁山镇富溪村,隧道全长1820.84m。隧道围岩类别如下表: 表2.1.1 隧道工程概况

3.2地形 地貌概况 处 于剥蚀低山,低山坡度约35~50°,植被发育,辟为林地。隧道进口无道路通过,交通不便;出口及隧道中部有公路通过,交通较为便利。 309°∠85D 3tzb (3)速度目标值:200km/h ; (4)正线线间距:正线间距4.4m ; (5)设计活载:中-活载; (6)轨道类型:无缝线路有砟轨道;

(7)牵引种类:电力。 5、工程重难点 南平至龙岩铁路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大部分为侵蚀构造地形,属于中低山地貌。沿线山高坡陡,植被发育,森林资源、水资源较为丰富,分布有较多的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施工时对环保、水保要求较高。 本隧道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无不良地质,隧道穿越2道断层带,易发生突水、

桥梁施工总体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书

桥梁施工总体安全风险 评估报告书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目录 2、各项基本风险、引起风险的因素 3、总体风险评估 4、专项风险评估 5、风险估测 6、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 7、重大风险源风险等级汇总 八、成立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领导小组……………………………………………………… 21 1 2 2 2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书 一、编制依据 1、《贵州省织金至纳雍高速公路施工招标文件》、《织金至纳雍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织纳高速公路10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及技术规范。

2、《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交质监发[2011]217号)》、《关于开展织纳高速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文件。 3、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9年版)》、《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年版)》、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现行《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现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相关规范。 4、现行《公路施工手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设计规范》、《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公路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5、现场勘探调查、搜集的实地资料。 6、我单位在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和相关工程的技术总结、功法成果等。 7、依据以上文件、规范、标准及工程实地勘探情况,结合我公司现有的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多年从事复杂地形地质条件桥梁的施工丰富经验,并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以“保质量、保安全、保工期、创精品”为目标,编制本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二、桥梁工程概况 1、工程概述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

2018年度安全风险辨识 评估报告

×××煤业有限公司二〇一八年一月

目录

第一部分矿井危险因素 ×××煤业有限公司生产能力90万吨/年,采用四个斜井单水平开拓,分别为主井、副井、回风井和行人井;批准开采4、7、9#煤层,4、7#煤层为剥蚀层,仅井田东北角存在,设计首采区9#煤层,平均厚度;初步划分为两个采区,采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采煤方法,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矿井主要危险因素如下: 1.顶板:9号煤层顶板为石灰岩,泥灰岩为主,局部为泥岩,砂质泥岩,中等稳定。 2.瓦斯:矿井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t,矿井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min,属低瓦斯矿井。 3.煤尘:9号煤煤尘具有爆炸性。 4.自然发火:9号煤层属自燃煤层,倾向性等级为Ⅱ类。 5.矿井水:矿井正常涌水量430m3/d,最大涌水量550m3/d。各含水层富水性较弱,水文地质条件中等。 6.冲击地压:9号煤层无冲击倾向性。 7.运输提升:主运输采用阻燃型带式输送机,辅助运输采用绞车运输。

地面建设主要危险因素:各施工建设场所 第二部分风险辨识范围 风险辨识范围包括矿井地面建设施工场所和各大生产系统及采掘施工范围。井巷工程计划进行井底附属硐室及集中轨道运输巷、三条采区上山等工程施工,共施工2个炮掘工作面和3个综掘工作面,施工范围具体为: 掘进一队进行行人井及等候室、集中轨道运输巷、无极绳牵引车硐室、消防材料库、永久避难硐室工程施工。 掘进二队进行井底车场、水泵房、变电所、水仓、管子道工程施工。 掘进三队进行井底联络排水巷、集中轨道运输巷、轨道上山工程施工。 掘进四队进行回风上山、截水联络巷、胶带上山工程施工。 地面绞车房、联合建筑等其他建设施工场所。 第三部分风险辨识评估

隧道风险评估报告

目录 一、编制依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隧道概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工程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2、地质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3、施工图设计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风险评估对象及目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风险评估程序及方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成立风险评估小组........................... 错误!未指定书签。 2、隧道风险评估的总体程序..................... 错误!未指定书签。 3、风险评估方法 (5) 五、风险源识别及确定风险因素....................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六、基本风险点清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七、风险评估内容及基本风险点归类................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八、风险控制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降低掉块风险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2、降低塌方风险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3、边仰坡垮塌风险控制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4、突水突泥风险控制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专项风险评估

专项风险评估 4.1 一般要求 4.1.1 专项风险评估是在总体风险评估基础上,对达到高度风险及以上的路堑高边坡为评估单元,以施工作业活动为评估对象,根据其安全风险特点,进行风险辨识、分析、估测;并针对其中的重大风险源量化评估,划分风险等级,提出风险控制措施。专项风险评估可分为施工前专项评估和施工过程专项评估。专项风险评估结论可作为制定、完善高边坡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依据。 4.1.2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路堑高边坡,应开展专项风险评估: (1)总体风险等级为Ⅲ级及以上的; (2)总体风险评估中单一指标影响过大的。 4.1.3 专项风险评估的基本程序包括: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估测、风险控制。具体流程如图4-1所示。 4.1.4 路堑高边坡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应完成施工前专项风险评估,形成专项风险评估报告。 4.1.5 路堑高边坡施工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之一的,应开展施工过程专项风险评估: (1)经论证出现了新的重大风险源; (2)风险源(致险因子)发生了重大变化,如现场揭露地质条件与事前判别的地质条件相差较大、主要施工工艺发生实质性改变、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重大险情等情况。施工过程风险评估报告以报表形式反映,报表中应包含评估指标前后变化对比、现阶段风险评估等级、风险源及防控措施等。 4.2 风险辨识 4.2.1 风险辨识步骤包括: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施工现场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调查、

施工队伍素质和管理制度的调查、施工作业程序分解、施工作业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类型分析。 4.2.2 专项风险评估需收集、整理的相关工程资料主要包括: (1)本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等资料; (2)工程区域内的环境条件,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埋藏物、管道、缆线、民防设施、铁路、公路、外电架空线路等可能造成风险事故的要素; (3)工程区域内地质、水文、气象等灾害事故资料; (4)同类工程事故资料; (5)其他与风险辨识对象相关的资料。 施工过程专项风险评估除以上资料外,还需收集:重要设计变更资料、施工记录文件、监控量测资料、质量检测报告。 4.2.3 施工现场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调查主要包括: (1)地质条件; (2)周边环境; (3)边坡变形破坏迹象和特征。 施工过程专项风险评估还需调查:补充地质勘察结果(如有)、现场开挖揭露地质情况的差异、周边环境的变化情况。 4.2.4 施工队伍素质和管理制度调查主要包括: (1)企业近十年业绩,同类工程经验和施工事故情况; (2)施工队伍素质,施工队伍的专业化作业能力和技术水平; (3)管理制度,各种管理制度是否健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